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用8篇)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1
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吹响全面深化学校改革“集结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今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学校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学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明确改革目标,开启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深入学习全会精神 凝聚改革发展共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改革发展上来,切实做好各项改革工作,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和部署,学校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各单位通过座谈会、学习会、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全会精神的学习,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为给广大师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学校通过经纬网、校报、电视台、广播台、官方微博等校内媒体陆续转载、播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发布的相关报道,开辟专栏、专版报道校属各单位的学习动态。通过学习,全体师生对全会的重要意义、《决定》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总要求、重点领域改革要求,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3月4日,校党委分别下发了《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中心组2014年理论学习安排》和《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教职工理论学习安排》,把“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学校改革”作为专题,纳入今年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的重点,继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把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全面深化改革上来。
加强顶层设计 总体部署改革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学校多次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及时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校党委书记刘伟在学习会上强调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学校党委和各二级党组织要拟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专题,作为中心组学习研讨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政策方针,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深入研究和思考我校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为何改、怎么改,力求取得改革实效。
2月10日,学校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动员暨2014年工作布置会。会上,刘伟书记和张清杰校长分别就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重要讲话。刘伟书记强调,改革是历史必然,也是大势所趋。学校合并组建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当前,我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要以敢于改革的精神、勇于创新的气魄,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为完成学校“十二五”目标任务,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张清杰校长在工作布置会上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深度部署和推进改革,清楚地预示了国家和社会即将通
过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何认清形势,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学校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改革定位、改革内容、改革方式上实现全面对接,面向21世纪学校的发展和超越,描绘全新的改革发展蓝图,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把今年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年。今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学科专业、管理制度等9项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抢抓发展机遇,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创建和谐校园,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学校发展的重点保障工作与惠民实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 全面深化学校改革
2月14日,学校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针对党政工作要点确定的改革任务,分别成立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组、深化本科教育教学与试点学院改革工作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组、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组、科研评价机制及期刊运行机制改革工作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组、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工作组、机构优化调整工作组、干部制度改革工作组等9个工作组。各工作组明确了组长、副组长和相关成员单位。目前,学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思路和实施方案;各工作组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工作组专题会议,拟定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积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4月10日,学校在会议中心301召开处级领导干部大会,动员部署学校机构优化调整、处级领导干部换届调整工作。学校机构优化调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形成与学校快速发展需要和章程规定相一致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机构优化调整,形成“宽职能、大部门、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按人尽其才原则确定岗位职责并核编,适当减少干部职数和非教师编制总量;优化调整机构编制,强化机构编制的统一管理;在学校核定职数和编制内,二级机构自主内设机构和使用内部编制,经学校审定后实施。
学校出台了《武汉理工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公布了2014年处级领导干部换届调整工作方案,推进学校干部制度改革。领导干部换届调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选拔任用民主;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充分运用干部考核结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确保换届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拉开。我们深信,深化改革将进一步理顺关系,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资源,释放和激发干部师生的活力,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这个春天,必将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起点!(木子)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2
从表面看, 财税体制改革与钢铁工业面临的这些问题并无多少直接关系, 但只要由表及里, 顺藤摸瓜, 查找深层的原因, 就会发现钢铁工业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几乎都与财税体制不完善、不科学、不透明、不合理与从而带来的央地之间宏观调控取向、步调不尽一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所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是钢铁工业深化改革, 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税收制度不完善、不统一, 有的央地宏观调控取向不尽一致是造成钢铁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政策推手, 要通过改革统一规范
第一, 当前, 钢铁行业正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精神, 研究制定淘汰落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具体措施之际,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在研究制订新措施的时候,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造成钢铁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内在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小钢厂盲目发展, 国家难以调控。从近几年钢铁产能增长情况看, 地方小钢厂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国有大钢厂, 无论产量还是产能, 目前中小钢厂、民营钢厂之和都超过了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近几年来, 在国家严格控制钢产总量的情况下, 出现了大钢厂减产、小钢厂增产, 大弱小强、国退民进的发展势头。国企先进装备限产, 高消耗、重污染的小钢厂却开足马力增产。从国家发布的减量指标和今后3年化减产能指标看, 主要集中在几个小钢厂盲目发展的省份, 今后3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减量指标为8000万吨, 仅小钢厂发展较快的河北省达6000万吨, 占化减总量的75%。地方小钢厂过剩产能为什么上得这么快?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央地有些宏观调控政策不尽一致, 有些税收政策不规范、不统一、不合理。比如, 近年来, 根据钢铁产品供过于求的实际情况一直强调控制总量, 而有些地方政策却把发展小钢厂作为财柱子和GDP快速增长提高政府业绩的重要砝码, 在宏观调控中明调暗保, 压大护小, 在税收政策上重点倾斜, 大力支持, 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果。据抽样调查, 同样生产一吨钢所担负的各种税费在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要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 平均350元/吨左右;而地方小钢厂仅占3%, 只有120元/吨左右, 有的地方根本就不收税费, 甚至还要额外给予各种补贴、优惠。还有的地方对应该淘汰的小钢厂不是限期淘汰, 而是为保GDP增长千方百计支持其发展, 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 国有企业承担的一些地方性苛捐杂税, 在地方钢铁厂一律减免;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 在同样地段购地, 国有企业每平米需要几万元, 地方小厂只要几千元或几百元, 甚至免费使用;在入行门槛上给予放宽, 在财政上给予补贴, 在资源能源价格上千方百计给予关照;在投融资政策上给予优先, 有的地方违反财政资金使用规定, 用财政资金建小钢厂或由政府出面借贷款, 利息由政府贴补;有的地方甚至不顾环保部门硬性规定, 对小钢厂任意放宽环保标准, 以牺牲当地环境保护支持小钢厂发展, 使有些地方小钢厂越减越多, 越调越胀, 给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带来重重阻力。所以说, 规范统一宏观调控政策, 完善统一税收制度, 深化税制改革, 完善地方税体系, 按照统一税制, 公平税负, 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加强对税收的规范管理, 完善国税、地税管理体制, 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从政策层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一项重要措施。
解铃还需系铃人,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 在钢铁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化解产能过程中同样应该发挥相应的正功能, 做好相关工作。第一, 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 推进地区调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由于化解产能过剩, 必然要关闭一些地方小钢厂, 一大批职工需要重新安置, 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培训, 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由于环保不达标, 一些本应退出市场的钢铁企业却在退出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一是绝大部分职工都不愿离开原单位原岗位, 而国有大钢厂也都因近几年来效益低迷压缩定员, 无力吸纳外来人员;二是有些职工缺乏找到其他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再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 政府要认真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各项政策, 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提供职业培训, 为他们建立再就业的便利渠道, 消除后顾之忧。
第二, 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 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项目, 为需要退出的企业有效转型创造条件, 并承接转移的下岗失业职工。受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一些需要退出的钢铁企业面临着向何处转型的问题。同时, 由于地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钢铁主业转移出来的职工即使具备必要的技能, 也往往是就业“无门”。这就需要政府从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入手, 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这既可为转型企业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又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还可以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此外, 还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 按规定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障待遇, 依法妥善处理职工的劳动关系。
第三, 地方政府要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地方政府可以扶持下岗失业职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失业人员创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出台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资讯和项目推介, 并为创业者实施的项目搭建市场对接平台。
第四, 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认真执行问责制, 做好被关闭小钢厂的债务处理、职工的工作安置、生活安排和思想安抚工作, 使他们顺利渡过转产困难期, 保持社会稳定。
二、税收不统一、不合理, 是造成钢铁行业竞争不公平, 国企竞争不过民企的重要原因, 要通过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装备先进、节能减排的大型现代化国企应该优先发展,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近几年来, 在钢铁行业中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无论在钢产量、还是效益提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民营和地方中小企业。以2012年为例,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产量增幅是负数, 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增幅却高达7%以上, 而且呈上升趋势。今年9月份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同比下降1.23%, 200万吨以下的小钢厂日产水平却比8月份增长14.65%, 所以今年9月份全国钢产量环比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地方小钢厂增速过大拉动的;从建设投资上看, 今年前9个月66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完成总投资705.7亿元, 同比下降12.72%, 占钢铁总投资的16.88%, 非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完成总投资3474.74亿元, 同比增长8.57%, 占全国钢铁总投资的83.12%, 从而反映出非重点钢铁企业仍在继续加快扩张之中;从效益上看据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大中型企业钢产量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而实现利润只有15.81亿元, 民营和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与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相当, 实现利润却高达180多亿元, 按吨钢平均利润计算, 中小企业相当于大中型钢铁企业的11倍以上。今年前9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776亿元, 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为112亿元, 销售利润率为0.41%, 不足工业行业同期平均利润率 (5.49%) 的十分之一。民营中小钢铁企业达664亿元, 相当于大中型钢铁企业的6倍左右。为什么装备水平、资源条件都占优势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却比不过中小企业?是大中型钢铁企业工作没做好吗?当然在任何时候, 个别企业间的工作差距都会客观存在, 但在整体上出现这么大的差距非属正常。其实这个问题早在2010年就已显现。当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明显低于中小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为了弄清原因, 笔者曾对2010年的实际情况做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 现将主要数据抄录于下。
2010年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与地方中小企业效益差异比较:
从2010年的效益情况看, 民营、合资和地方小钢厂的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77家钢铁企业中, 销售利润率超过5%的有16家, 其中, 国有大中钢铁企业中只有宝钢集团和凌源钢铁集团两家, 其余14家均为民营、合资和地方小厂。唐钢和国丰同在唐山市, 距离不过20公里, 前者销售利润率2.56%, 后者为5.60%, 高出一倍以上。港陆钢铁公司也是唐山市附近的小厂, 利润率高达8.38%, 仅次于宝钢 (8.84%) , 位居全行业第二名。为什么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效益低迷甚至有不少企业亏损, 而民营、合资和地方小厂却能挣钱甚至挣大钱?为了找出原因, 寻求迷底, 笔者从经营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差异做了比较, 算了几笔账。
第一, 由于用工制度不同带来人工成本上的差异。民营、合资或地方小厂一般都是新办厂, 没有或很少离退休职工负担, 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一般都建厂多年, 有一大批离退休职工, 他们的工资、保险、住房、医疗费用等负担一般吨钢平均分担80元左右;民营企业人均工资2957元, 国企为4411元, 高出民企1454元, 带来人工成本大大提高;销售收入工资率民营企业为1.39%, 国企为3.43%, 高出一倍以上, 这两组数字说明, 在人工成本方面, 国企明显高于民企。
第二, 国企和民企承担的社会负担差异较大, 不少大中型钢铁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要分担由社会负担的医疗卫生、学校、医院、俱乐部、公安等项社会费用, 吨钢平均分摊50元左右, 民企却很少甚至没有;职工集体福利, 娱乐设施等费用国企吨钢平均要分摊50元左右, 民企却没有;国家规定的各种保险、基金等开销国企都按国家标准执行, 吨钢最低也要平均分摊60元左右。地方小钢厂在执行中却有很大的弹性。
第三, 由于收费标准不同带来管理费用上的差异。从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看, 2011年前9个月77家钢铁企业的吨钢期间费用平均为355元, 大部分大中型钢铁高达700元以上, 有的达1000元以上, 而许多小钢铁厂不足百元, 相差600元以上。民营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期间费用率为3.12%, 比国有企业6.61%, 仅是国有企业一半;民营企业的管理费为75/吨, 国有企业高达221元/吨, 高出146元;民企的销售费用为22元/吨, 国企为60元/吨, 高出38元;民企财务费用79元/吨, 国企为120元/吨, 高出41元。以安全环保费用为例,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 安全环保门槛越来越高, 治理费用逐年加大, 这笔费用民营或地方小钢厂都有一定伸缩性、灵活性。而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一般都要按国家规定高标准治理, 其费用明显偏高, 按吨钢平均分摊, 要高出50元左右。
第四, 由于税收标准不同带来税费优惠差异。各地政府为了加快当地发展, 出台不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对地方小厂又采取一些地方保护主义, 对各种税费给予优惠。这些优惠政策原有的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是享受不到的。粗略估计, 在一般情况下, 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与民营、合资、地方小厂相比一吨钢平均多交税费200元左右。
第五, 由于执行国家政策力度不同带来政策成本上的差异。国家为控制钢铁总量, 曾几次实行限产。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都是严格按国家下达的指标执行, 带头限产, 从而大大提高了政策成本;地方小厂往往大打折扣, 每次大的限产, 往往只限了国企, 放开民企。2012年在国家总量调控情况下, 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下降, 而中小钢铁企业产量迅速增长。据统计, 2012年钢铁协会会员单位粗钢产量为58959万吨, 同比下降0.6%, 会员外中小钢铁企业生产粗钢10195万吨, 同比增长24.5%, 等于限了国企, 放松了民企, 在效益上肯定会带来很大差异。
以上五项合计, 国企吨钢成本要比民营、合资、地方小厂高出300元-350元。如果按公平竞争的原则计算, 在国企现有吨钢平均利润基础上增加300元, 其利润水平不是低于而是大大高于大部分民营和地方小钢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税费政策上不合理、不统一会给国企和民企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差异, 甚至在对国企和民企的业绩评价上出现本末倒置现象。所以, 要营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 对央地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定要规范统一, 按照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尽量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条件。
三、财政预算不科学, 央地税制不统一, 加剧了钢铁行业的高消耗、重污染, 要在改革中实现优胜劣汰
钢铁工业本身属于高消耗、重污染行业, 应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加大治理力度, 向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但目前, 央地在项目审批和税收双重标准及地方保护的条件下, 往往会背道而驰。加剧了钢铁工业的高消耗、重污染。
按照国家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和钢铁工业发展实践, 凡是采用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钢铁厂, 资源消耗低, 污染排放少, 属于节能减排项目, 国家在项目审批中理应降低门槛, 优先安排。但长期以来有关部门的审批标准则越是大项目, 门槛越高, 要求越严, 越难通过。越是小项目, 标准越低, 越好通过。而技术先进的大项目大部分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小项目大部分属于地方中小企业, 有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地方保护主义, 使地方企业在投融资和相关政策上享受各种优惠, 这样, 就使一大批技术装备差、环保能力低的小铁厂、小焦化厂、小烧结厂、小钢厂、小铁合金厂等“五小”优先入行, 蜂拥而上, 而使一些技术装备水平高、环保设施完备的的大钢厂被关在门外。甚至迫使一些大钢厂为缩减规模化整为零, 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几, 不得不把生产和环保分开, 先上生产, 后上环保措施, 使一些大钢厂也加重了污染, 使吨钢平均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大提高。从一些统计报表看, 目前大钢厂的综合焦比只有500公斤左右, 而一些小钢厂的综合焦比达650公斤, 高出150公斤, 提高30%, 如果按去年产钢7.1亿吨计算, 大钢厂生产要比小钢厂生产减少标煤上亿吨, 相应减少了大量污染物排放, 而且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按目前焦煤价格1200元/吨计算, 吨钢节煤150公斤, 使成本下降180元, 7亿吨钢, 可降低成本1260亿元,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改变钢铁厂的社会形象, 造福于人类和社会。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一定要按照《决定》中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 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 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权重, 更加重视社会保障、人民健康、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 推进税制转型, 由生产型向消费性转变, 加大营改增力度, 坚持统一税制, 公平税负,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废除央地在相关政策上的双重标准, 彻底铲出滋生高消耗、重污染的土壤, 改变钢铁工业形象, 使钢铁工业尽快走出困境, 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预算不规范、税制优惠不稳定带来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 集中度偏低, 需要在改革中从源头治理
目前, 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和集中度低的问题比较明显。人们形象地概括为北重南轻、东多西少, 东北为重中之重, 西北为轻中之轻。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产品产地距用户较远, 提高了物流成本, 加重了厂家和用户双方负担。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造成今天这种不均衡、不合理的布局也非一朝一夕,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形势的发展变化与财税政策不同时期的不同取向不无关系。建国初期, 由于受矿产资源的制约, 在钢铁厂建设上强调靠近矿山建厂, 由于铁矿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矿区在北方, 所以在北方建钢厂财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优惠, 逐渐形成了北重南轻格局, 80%以上的钢铁厂建在北方;上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备战备荒为人民, 过分强调靠山隐蔽, 在山区、偏僻的三线建钢厂作为政治任务给予优惠, 所以当时新建钢厂多在三线山区;上世纪90年代以后, 由于我国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进口矿大量增加, 为减少内地运输, 降低物流 (主要是进口矿) 成本又过分强调沿江沿海建厂, 所以当时对于在海边建钢厂在财税政策给予不少优惠, 不管是投融资政策上还是生产经营中的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政策上都向海边建厂倾斜, 所以很快在海边出现一大批新钢厂;近几年来, 受强化市场功能的影响, 有些钢厂的选址又比较注重靠近用户, 相关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又开始向用户附近建钢厂倾斜。由于财税政策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 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方案也很难制定, 什么是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又有不同的解释, 不易形成共识, 很难说清。应该说, 我国对钢铁工业布局优化调整一直是比较重视的, 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形势和政策的复杂多变, 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虑, 成效甚微。《决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 明确指出市场是在资源配制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同时指出, 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我们一定要按照《决定》指明的方向, 实施科学预算管理, 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的各项因素, 全面权衡, 综合治理, 一定会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化解难题, 走向正规。
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问题也是如此, 多年来钢铁行业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 几乎每年都提到这个问题, 而且陆续采取了许多措施, 如关停小钢厂, 实行联合重组, 成立钢铁集团公司等, 但由于国家在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多变, 政策的不稳定带来许多后遗症。比如为支持沿江沿海建钢厂有政策优惠;后来支援东北老工业区, 又在东北地区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要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相关的优惠政策也接踵而来, 不仅新厂上得很快, 而且连过去已经淘汰掉的小钢厂、小铁厂、小矿山、小铁合金厂等也会死灰复燃。这样, 随着国家对不同地区轮番实行优惠政策, 又没有及时清理, 到处都有优惠政策扶植起来的钢铁项目, 使全国各地的小钢厂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除台湾以外, 几乎各地都有优惠政策扶植起来的小钢厂, 而且是建厂易淘汰难。所以, 在全国7亿多吨钢产量中有大小8000多个生产厂家, 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看, 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逐年降低。2012年钢产量前10家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钢产量的45.94%, 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3
一、进一步统一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思想认识
(一)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一年。目前我区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一段时期将呈现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发展加快转型、需求结构趋于协调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广西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人才,要通过人才工作,进一步推动广西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职称工作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深化职称改革,通过完善职称政策合理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广西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通过职称评审和各类职业考试,切实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二)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的需要
长期以来,职称工作的导向主要是满足行业管理的需要,忽视了职称工作的主体,也就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和发展需求。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职称工作的导向应当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由满足行政部门的需求转变为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完善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公开规范的评审程序,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环境;设置科学合理的评审条件和评审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逐步优化完善职称管理措施,减少评审管理的环节,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提供便利。
(三)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还原职称工作本质的需要
自1988年恢复职称工作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省、自治区都始终把改革作为方向,“职称”与“改革”密不可分。职称改革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知识分子政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缩影,职称改革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职称工作本身来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难免存在不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职称改革需要盘点一下得与失,通过总结与回顾,还原职称工作本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出发,要求我们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建立聚集人才体制机制,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健全完善人才的流动、激励和评价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现有人才政策的体制机制束缚,使职称制度回归对人才能力和水平评价的本质属性上来。
二、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目标方向
习近平同志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就需要在准确把握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国家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安排的基础上,找准广西职称改革的目标方向。
(一)职称改革要为经济多元化发展服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称改革应顺应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以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重点推进各项制度的完善。
职称改革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应当以推动制度公平为核心,适当倾斜。长期以来,包括职称制度在内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都是围绕公有制经济或者说体制内管理单位来设计的,导致很多制度设计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诸多限制或不平等对待。因此,职称改革应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通过制度上的调整完善,进一步清除人才政策准入障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非公有制经济中专业技术人才与体制内专业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状况,这就需要在职称改革中,注意在不以单位性质区分人才管理政策、平等对待的基础上,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人才队伍的特点,出台必要的倾斜政策,扶持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进而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二)职称改革要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整体推进,才能防止顾此失彼。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职称改革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必须在目标方向上注重与其他人事制度改革协同配合。长期以来,广西职称评审采取的是评聘分开的管理模式,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岗位设置管理的全面推开,评聘矛盾、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等在部分地方、部分行业、部分单位日益突出。因此,职称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衔接配合,通过加强政策研究,采取合理的控制与调整方法,化解评聘管理中的结构性矛盾,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职称改革要注重向生产和科研一线倾斜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一大批生产和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全面推进工业强桂战略的实现。当前在职称制度,尤其是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均衡把握,但缺少对生产科研一线的必要倾斜,导致生产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存在先天的劣势。因此,下一步职称改革的方向要在把握评审条件和评价方法整体科学有效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不同群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对生产科研一线的人才给予必要的倾斜照顾,服务广西产业发展需求。
nlc202309011817
(四)职称改革要体现分类改革的思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明确提出要开展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论证,以分类改革为核心深入推进职称管理体系改革。下一步,国家层面的职称制度改革将会以分类改革为目标,在中小学教师系列、工程系列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职称制度改革。广西各项职称改革工作,必须服从和遵循国家职称改革的制度设计,按照国家有关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扎实推进。
三、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原则方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现行的职称管理工作实质依托的是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因此,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人事管理自主权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要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今年,广西将选取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开展扩大卫生系列自主评审权试点改革,同时选取广西大学作为扩大高校自主评审权试点。这项改革是职称改革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简政放权,赋予试点市和用人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试点市和用人单位发挥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有效衔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决评聘矛盾;同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卫生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过于集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等结构性矛盾,从而推动广西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下一步,职称工作将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地方、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
(二)正确履职,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规范作用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一方面需要最大程度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中退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优化管理,做好服务。今后一段时期,将根据广西经济社会的特点,结合广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探索“创新制度、优化管理、强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的职称改革基本框架,把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创新制度,切实破除人事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今年我区将开展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试点工作,就是从具体制度层面解决两支人才队伍相互独立、流动困难的局面,切实打破身份制约,破除管理机制障碍。从依据上看,国家层面在高技能人才中长期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制定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办法,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探索开展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规定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试点;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全国目前尚未有其他省区提出畅通两支人才队伍的具体制度设计,因此,今年我区开展此项改革试点工作,既符合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安排,同时也是结合广西实际在全国首开先河的大胆探索。
今年将统一无职称申报管理的规定,探索建立无职称直接申报中初级职称的制度。对现实中很多工作年限较长、具备中级能力水平但因未取得初级职称放弃申报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无职称申报的机会,使职称评审从能力水平角度而不是简单的资历条件角度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优化管理,合理设计和减少内部管理的流程。对于很多参评人员而言,职称申报评审的经历是一个相当漫长、痛苦、煎熬的过程。从政策的理解、材料的准备、软件的使用,到逐级的申报、评审审核、结果的公示、证书的发放等等,在现有职称行政管理模式为主的背景下,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大多数参评人员是能理解的。但作为职称管理工作者,应换位思考如何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参评人员的合理要求,今年自治区层面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职称申报审批流程,包括优化职称信息化管理系统、审批流程设计等,减少内部管理矛盾,加快评审结果的审批进度,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运用多种手段,强化服务。加强政务公开力度,确保职称政策的透明和可查询;加强技术服务和保障能力的提升,减少申报人员申报环节,推动申报过程的信息公开;开发职称证书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职称证书的发放领取管理以及后续的注册验证管理,避免证书造假,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社会的需要。
(三)改进作风,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各环节的监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以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职称工作直接面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党的人才工作职能的延伸,因此,要求各级职改工作部门、各职称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必须要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规定,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决杜绝职称评审环节中的各种请托、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严格防范职称管理工作人员、评委利用职权收受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各系列职改部门应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监管。一是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申报人员材料造假、违规申报等行为查处力度;二是加强评委以及学科组的管理,坚持评委随机抽取,评委名单保密等基本的工作原则,防止评委请托、利用职权收受好处;三是在近几年规范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严格落实评委会封闭评审管理等手段,切实加强对各级评委会评审活动的监督指导。自治区层面也将在今年创新职称评审组织管理手段,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下放评审权的各市,采取异地委托交叉评审方式组织中小学教师系列副高级评委会评审,不断提升职称评审社会公信力,确保评审公平公正。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营造职称改革良好外部环境
职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其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共同营造职称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强领导。多年的职称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职称改革的成效往往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重视往往职称工作就会推进顺利,管理规范、群众意见少,而领导不重视,则职称工作就会出现种种矛盾、重重阻力。因此,各市、各单位、各部门都应把职称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人事人才工作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政策宣传。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各项职称工作的主体,做好职称政策的宣传工作,是落实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知情权的重要体现。同时,广泛的宣传职称改革,增强职称改革的透明度,也是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顺利推进职称改革的有效手段。在职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受众的特点,找准政策对象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使专业技术人员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体现人才的价值。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各级职称工作者队伍是我们职称改革的基础。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称工作者的素质。职称改革工作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应配足配强干部。职称改革涉及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切实利益,在职称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各级职改部门工作人员,都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踏踏实实推进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职称工作不变的主题。全区各级职称改革工作者将在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推进职称改革各项任务完成,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4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我们的学生只要有知识就行。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2.我们在发展普通高等院校的同时,可以暂时忽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地改善民生。A.正确
B.错误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未提到关于党的建设的改革内容。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唯一手段和途径。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随着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A.正确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虽然我们的教育数量和规模扩大了,教育质量却没有成比例地提高。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各界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没有给与明确的回应。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1.在今后的改革里,我们要()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A.创新
B.保持
C.稳定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2.我们应在政策制度上()作为,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突出的利益问题。A.无所
B.互动
C.被动
D.主动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3.李克强指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转变为()。A.市场利润
B.人才红利
C.人力资本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4.现在我国的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到了()以上。A.99%
B.50%
C.30%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改革在社会体制改革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A.社会保障制度
B.医疗制度
C.教育制度
正确 √
正确 √
D.收入分配制度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6.()曾说过,“近年来纵向社会流动越来越难”。A.习近平
B.朱?基
C.温家宝
D.李克强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我们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A.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B.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正确 √
正确 √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管理体制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8.()是所有制的核心。A.知识
B.经济
C.政治
D.产权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9.我们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A.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正确 √
正确 √
B.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管理体制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A.根本
B.基础
C.制度保障
D.内在要求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2009年,我们调整了农村扶贫标准,把年均收入低于()的农村人口定义为贫困人口。
错误 ×
正确 √
A.4500元
B.2300元
C.1500元
D.800元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2.我们应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A.出发点和落脚点
B.出发点和关键点
C.落脚点和关键点
D.落脚点和核心点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13.现在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A.99%
B.50%
C.30%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4.我们的学生应当德才兼备,()。A.以德为先
B.以才为先
C.以能为先
D.以知识为先
正确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全面深化改革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A.指导
B.适应
C.制定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6.我们要坚持()的教育理念。A.唯才是取
B.立德树人
C.高分优先
正确 √
正确 √
D.重点培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建立和完善
B.建立和发展
C.完善和发展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8.我们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A.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B.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正确 √
正确 √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管理体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体制。A.治理
B.管理
C.控制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0.李克强指出,我们要把人口红利转变为()。A.市场利润
错误 ×
正确 √
B.人才红利
C.人力资本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需要()。A.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B.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开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D.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正确 √
答案分析: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错误 × A.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
B.学生考试多次选择
C.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D.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包括()。A.坚持克己复礼的教育理念
B.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C.提高教育质量
D.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正确 √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4.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A.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B.增进人民福祉
C.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D.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错误 ×
5.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正确 √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的公平正义要求越来越高。A.社会服务
B.公共管理
C.司法领域
D.以上选项都正确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7.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A.保障和改善民生
B.促进公平正义
错误 ×
错误 ×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健全财税体制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8.我们要推进()改革发展。A.学前教育
B.特殊教育
C.继续教育
D.普通教育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9.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均衡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越来越少。
A.困难家庭
错误 ×
正确 √
B.边远地区
C.农村地区
D.城市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10.此次教育领域改革涉及()的改革。A.普通教育
B.特殊教育
C.职业教育
D.教育主体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公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中全会: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三中全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全会公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确保国家安全
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6
单选题
1、下列各项措施建议中,不利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是(实行资源无偿使用制度)。
2、对于农民工问题,下列解决思路错误的是(进城农民工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4、(城乡二元化结构)
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应在改革上取得的成果不包括(物价水平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
6、在投资体质改革中(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确认。
7、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是(提高关税水平)
8、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10、(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的基础。多选题
11、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全选)
12、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选)
13、我国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市场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政府干预过多)
14、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有(不选:加强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
15、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全选)
16、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政府需要推进开展的工作有(全选)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全选
1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政府需要完成的工作有(不选:增加税收项目..)
2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包含的制度有(全选)
判断题
21、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减少顶层设计,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2、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四化同步,体现产业支撑、就业优先的城镇化。(√)
2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和改革。(√)
2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5、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6、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三重任务的叠加时期。(√)
27、十七大推动设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八大进行了改组。(×)
28、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政府的决定性作用。(×)
2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7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解决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点核心和根本保证, 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 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把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不断推向前进, 对于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充分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是我们党落实十八大要求, 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作出的主动选择, 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1.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十八大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2012年,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 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 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2.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三十五年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三十五年, 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 全方位推进各领域改革开放, 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是改革开放, 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 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没有改革开放, 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大好局面, 就不可能有我国在国际上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不可能有今天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未来形势发展的清醒认识。
以这次全会为标志,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 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突出矛盾和严峻考验。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 高举改革旗帜, 坚定改革信心, 敢于涉险滩, 敢于打硬仗, 以更大信心和决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 真抓实干, 力求实效, 切实推进改革、深化改革, 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深刻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点核心和根本保证, 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既涉及经济基础, 又涉及上层建筑, 揭示了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指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 推动各项基本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则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 使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思路”:
“六个紧紧围绕”。三中全会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六个方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六个紧紧围绕”,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思路”, 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同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强化公共服务, 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富裕, 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五项重大任务安排。全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 从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治理、财税体制、城乡发展、内外开放、民主政治、法治中国、监督体系、文化强国、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军队建设、党的领导等十五个方面,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总的安排。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落实这些重大任务, 深入推进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确保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5.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 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 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加强党的领导, 履行好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 关系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关系到整个改革的进展成效。有了党的坚强领导, 就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 就能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 就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全会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在基本经济制度、协商民主、司法体制、反腐制度保障、党的领导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毫不动摇”。
全会强调指出,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强调,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 推进协商民主,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会强调, 要在党的领导下,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拓宽协商渠道, 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和社会协商;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 拓展协商民主形式, 规范协商内容和程序, 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提高协商成效。
3.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司法管理体制,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 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等。
4. 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反腐败制度保障。
关于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方面的举措主要有: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规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 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 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等。
5.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明确指出, 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全会还从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等方面, 对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8
11月14日,国家林业局党组召开会议,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传达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实的工作举措,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赵树丛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回应人民期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政治承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赵树丛说,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发展,充分发挥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认真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实的工作举措,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加严格保护林地和森林资源,建立健全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沙化土地封禁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赵树丛要求,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冬春造林、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当前重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关心林业棚户区等困难职工的生活,科学谋划2014年工作重点,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十一月二十一日,国家林业局党组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发出通知,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安排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眼界和胸怀、审时度势的韬略和智慧、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领导艺术。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林业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改革任务上来。
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林业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全面提高贯彻全会精神、指导林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和
水平。
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的成就。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良好开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的成就,充分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卓越领导才能,进一步增进对党中央的信赖,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二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会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nlc202309011239
三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四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五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六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六大改革主线来开展,涵盖了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七要深刻领会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发表了重要讲话,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作出了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实现中国梦中肩负的重大任务,提出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工作要求,为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将学习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三、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紧密联系林业改革发展实际,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林业系统干部队伍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切实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一)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近期,国家林业局党组将采取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司局长理论研修班、开展绿色大讲堂专题讲座等措施,进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林业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要求和局党组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认真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林业任务和谋划好明年工作结合起来。尽快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学习贯彻意见,统筹部署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决定》、《说明》、《公报》原文,研读人民日报社论等材料。采取集中办班、专题研讨、辅导讲座、讨论座谈、撰写体会文章等多种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继续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要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利契机,在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善于从全局看问题,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确保改革举措符合国家全局需要,契合人民群众期待,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
(三)积极探索,切实深化林业关键领域改革。《决定》涵盖了国有林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提高林地征占用成本、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问题,以及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等内容。这些都是事关林业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做起,不等不靠,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尽快拿出贯彻《决定》精神、推进林业改革的具体措施,切实做到真改、敢改、快改。
(四)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部署。国家林业局将按照中央要求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林业系统改革工作,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系统研究全面深化林业改革问题,更好地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林业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成立领导小组,切实落实责任,抓好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要按照职责自觉参与推进改革,综合牵头组织好有关改革,配合其他部门推进改革,独立完成自身承担的改革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改革、谋划改革、推进改革、领导改革。同时,对于相对成熟、已经确定的改革举措,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向社会公布,为林业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荐阅读:
大学生全面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09-20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两会精神思想汇报08-20
大学生思想汇报:无私奉献精神07-15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改革与开放》08-26
大学生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0-22
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05-15
西迁精神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