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2024-09-30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共11篇)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篇1

十八岁的青春,二十二岁的汗水励志散文

谈及青春,便徒增一种莫名的伤。她说,青春未来,便了无音讯。正如我们未开始便已经提前宣告结束。

花开花落人未识,人来人往花无意。正值青春的年纪,却选择逃避。以后的人生或多或少会留下些许空白,即便知道遗憾难以抹灭,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一人。虽然知道他或者她不是最优秀的,却还是愿意倾心付出。

时值某日下午,闲来无事,随意翻起那些许发黄的老友照,看着曾经的老友,想起最初的时光。感叹道,如今还有多少人还在联系呢。或许想起那个人时,他已悄然消失在我的生命里,留下离去的背影。即便离去,却还有难以忘却的青春。

青春的泪水,早已擦拭的不知影踪;青春的欢笑,悄然的收敛在含蓄的花朵中;而青春的汗水,我只知道是咸的。

那时的爱情,或许谈不上爱情,只是单纯的互相喜欢对方,每天能看见她的笑便很知足。然而现在看来这样的情感,让我不禁有些怀念,那时为什么不多谈几次恋爱,至少淡淡的喜欢与物质基础关系不是很大。无奈,真正为之心动的人太少。年轻的心动,最终被岁月消磨殆尽。她曾问我,心动的感觉是什么。我说,明明很喜欢对方,却还要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第一个心动的人,应该是初恋吧。我表白,她接受。或许这是一种幸运,然而太过年轻的我们,不得不提前为“爱情”画上句号。渐渐地,她脸颊的微笑变成了憔悴的面容。从此,我便知,提前盛开的花,只会凋零的更早。做不到的承诺,许下只会是伤害。轻描淡写的笔写出的感情比不上华丽词藻的修辞,却适合那最初的爱念,仅仅单纯的那种喜欢。

我想,最难忘的场景之一——爱情离去,老友的告别。曾经宿舍的嬉戏打闹,现在空无一人的.房间,显得那么寂寞与无助。只是想我们能在这里度过最后一晚,各自谈谈自己的理想,回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奈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即便怀念,却还是各奔东西。

离别的那天,下着小雨,道路的路面渐渐被雨水侵蚀。两旁的树叶也随着风的到来而离去。我们也随着即将进站的列车,与最亲爱的人挥手告别。此刻内心纵有万千的话语,也显得苍白无力。一朋友说,兄弟,我舍不得你们。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一个男人,是不允许留眼泪的。男子汉大丈夫,掉眼泪,未免显的有些矫情,暂时分别不代表永远不再见,”我安慰着朋友,脸却一如既往的平静。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启程另一段旅途。看着列车进站、出站,眼睛湿润了,转过身才发现原来有的人走着走着便不再联系,有的人说了再见便再也不见。

告别青春,我学会了努力,再不会因为某人的到来,而欣喜若狂,更不会因为某人的离去,而徒增莫名的伤感。离别了青春,也和曾经的自己说了再见。渐然明白,未来能陪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汗水。

爱人说,爱情需要两个人互相经营,与你相互到老只可能是我,你应该珍惜我;友人说,我们之间没有利益之争,感情也是最纯洁的,别人是代替不了的,你不能离我而去;亲人说:所谓的爱情和友情在我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在你人生低谷时,只有我会帮你。你要永远站在我这一边。我说,我尝过自己的汗水,也清楚自己的选择。

漫漫人生路,留给我们无数的答案,不拼尽全力,永远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汗水从我身上一滴又一滴落在地上,我深知。未来的路又近了一步。

有时,在想。人生,不狠狠地逼自己一把,又怎会知道未来有多精彩呢?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篇2

你喜欢油绿的叶子

你喜欢清澈的山泉

你喜欢扑过来的清风

你喜欢枝头小鸟

你喜欢大树和小树

你喜欢山溪和水潭

你喜欢奇花异草

你喜欢昆虫

你喜欢小动物

你喜欢隐秘的山坑

你喜欢光明的峰顶

你喜欢我所喜欢

你喜欢我是山里的闺女

你喜欢原始与本真

第五十九支歌

我到达你

你到达我

风和雨是同一个到达

我驾着阳光和白云

你驾着闪电与流星

我是清泉到达岩石

我是清风到达树冠

我是晨露到达叶尖

你写上另一个到达

火到达火

水到达水

冰到达冰

我再次写上到达

身体到达身体

自然到达自然

第六十支歌

哦,领受吧

我在沐浴中

我已沐浴完毕

太阳沐浴了肌肤

月亮沐浴了心

快来领受我沐浴的过程

森林沐浴了长发

溪流沐浴了大腿

快来领受我沐浴后的芬芳

夜风,露水

蛩鸣以及寂静

哦,快来领受

我正在沐浴

我将沐浴完毕

第六十一支歌

你闯入这条幽谷

嫩草、清浅之水

百花与惊喜

你追逐斑斓的蝶子

到我身上,描绘图案

你高卷裤腿,赤足入细沙

石子铺垫,水草丰盛

你噙住颤栗的

你一头露水和蛛网

我要不要阻止你

我阻止不住你的脚步

幽谷一旦被闯入

那奇景无穷变化

不再有出路

第六十二支歌

溪水浅唱低吟

一夜没停

水潭子快要涨满

我的身子流呀流

撞击岩石的内心

泉水从高到低

快乐莫非如此?

我的快乐又急又缓

小小漩涡像一支号角

我的快乐若然停顿

你可听到它的回声?

我的快乐若然干涸

你可追溯到它的泉眼?

责编:黄素芳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篇3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这是眼前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已经顺利解决了,希望解决得好。“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出来后,就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发现靠我们这老一代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于是我们推荐别的人,真正要找第三代。但是没有解决问题,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不是在经济上出问题,都是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栽跟头。这就不能让了。我在****年五月底还说过,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现在中央这个班子年龄还是大了点,六十过一点的就算年轻的了。这些人过十年还可以,再过二十年,就八十多岁了,像我今天这样聊聊天还可以,做工作精力就不够了。现在中央的班子干得不错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什么时候问题都不会少。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看着现在的同志成熟起来。老年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作障碍人的事。对于办得不妥当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现在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帮助培养。不要迷信。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比你们现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样干?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炼。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篇4

(五)专题十八至二十二(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

2.“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3.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4.黄仁宇曾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文中的“他”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5.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 6.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天宫”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人民对太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代科技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B.在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造纸术 C.指南针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条件 D.明清时期古代科技飞速发展成就显赫 7.(2012·西城模拟)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8.(2012·南京模拟)“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9.(2012·长春三模)有学者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和实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兼有“肥瘦相和,骨力相称”“自然”“意境”“风骨”等特点,这反映出()A.魏晋士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

B.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的趋势

B.动荡时期文人们追求精神寄托

D.书法成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

10.(2012·皖南八校模拟)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12.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C.“西学为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14.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A.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 B.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C.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 D.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16.(2012·青岛模拟)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17.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18.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19.(2011·北京模拟)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中国近代思想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下列各项排序体现这一轨迹的是()①洋务思潮 ②维新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2.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了《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原因是()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 ②“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 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文学创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与下列四位安徽名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1主张无为而治,被尊为道祖,著有《逍遥游》

②图2是同光时期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③图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遵义会议后,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④图4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1分,共50分)26.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实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 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5分)(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8分)(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4分)27.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北宋时,三河“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臣(北宋国子祭酒邢昺)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5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4分)28.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3分)

答案解析

1.A 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孔子所述的含义,由‚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以看出他强调统治者应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人才,从而巩固统治。可以看出其意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故选A。

2.A 从材料看,作者认为不断地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才能体会到各种知识,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这是‚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选A。B是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是王守仁的心学思想,D属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B、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3.B A不能反映这种‚自觉精神‛而是对人性的压抑;C、D是明清时期的顾炎武提出的;B是范仲淹提出的,体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4.C 这些人物都发展了儒家学说,但只有李贽是作为离经叛道的形象出现的,他的学说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无法实施。

5.D 从材料看,顾炎武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否则宁可不写。可见,顾炎武主张文章应关注当世事务,即他主张经世致用。

6.C 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明清时期逐渐落后,A、D错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早的是司南。

7.A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8.B 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A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D与材料不吻合。本题选B,‚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

9.B 本题抓住时间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实质集中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儒释道的发展。

10.C 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是注重写意,而非写实,备选项中A、B、D都是强调写实。11.A B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C错在‚全面‛;D错在‚政治制度‛。

12.C 材料中的‚新‛是指道光咸丰年间的新思潮,该新思潮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潮的萌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出现了新思潮。故选C。

13.D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在19世纪90年代失败,故D不正确。14.D A说法错误,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B错误,材料中未论及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C不符合本质意图的说法。本题选D,材料中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1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A、B表述不全面;C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正确答案为D。16.A 根据时间提示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应该是陈独秀。17.B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企业,创办于1872年;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于1911年;《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重要的宣传刊物,创办时间是1896年;《新青年》是1915年创办的新文化运动重要的刊物。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18.D 本题考查民生主义。根据‚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排除A、C。根据‚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的信息与D相符,故选D。19.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比如①;‚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比如②③;‚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比如④。排列顺序为①②③④。

20.C 通过分析,材料论述了新民主主义论思想,根据所学,材料应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著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重要思想。

21.D 注意‚本质‛的题干要求,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的正确政策,都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选D。

22.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使人们的思想从毛泽东个人崇拜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使人们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标志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故选D。

23.A ‚二为‛方向提出是在1980年;‚鲁迅文学奖‛设立于1986年,③④与材料不符可排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原因是讴歌革命和建设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以及1956年‚双百‛方针的推动。

24.B ①错误在于《逍遥游》为庄子所著,从选项上看,答案特征四个中仅只有一个错误,由此即可判断B为正确选项。

25.C 材料中只是对高考学生‚不再搞群众推荐‛,并未表明否定这个制度,排除A;B‚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完全不同;D说法不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所学1977年恢复高考,使广大青年不再受到出身、家庭成分等的影响,通过努力都可考上大学,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通过平等竞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26.【解析】第(1)题,背景根据题干中‚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归纳;主要内容根据‚仁学‛‚礼‛‚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等回答;传播方式根据孔子生平的相关史实回答;历史地位根据‚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分析。第(2)题,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思想文化为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阶级、时代背景服务。根据西汉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儒学思想为政治、经济、教育服务的史实回答。第(3)题,材料四的图一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传承,图二却利用孔子来谋利,紧扣二者的核心思想进行评价。

答案:(1)①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1分)②主要内容:仁;礼;实用;中庸;(2分)③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1分)④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1分)(2)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分)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3分)(3)图一《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图二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2分)27.【解析】第(1)题,可以根据对材料一的判断分析来回答。主要指文化推广到落后地区、推广到更多阶层等。第(2)题可根据对材料二、三、四的理解分析来回答文化普及原因。第(3)题,材料五中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最繁盛时期是在宋代。论证这一观点可根据宋代思想、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来回答。

答案:(1)特点:文化普及程度较高;从先进地区推广到落后地区;从士阶层推广到农工商各阶层。

(2)原因: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强;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宋代教育的发展(书院教育);宋代科举取士条件放宽;家庭重视文化教育。(3)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风俗画流行;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科技发明出现并外传。

28.【解析】第(1)题注意前后对外国的称呼不同的历史背景,据此回答。第(2)题态度的变化依据材料相关信息,态度变化的原因则应该注意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剧烈变化,据此来作答。第(3)题由臣民到国民的变化必须意识到这是属于思想方面由封建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种转变,再结合当时哪些事件能促进这种变化回答。第(4)题,三方面的变化都是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有关,回答出三方面的变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即可。

那年我们十八岁散文 篇5

十八,一个青春的年纪,充满了朝气蓬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多么令人向往。

回忆我十八的时候,正在读高中,是随母亲下放农村的第八个年头。十八,也是正式参加劳动的时候。一放假,就和村里的老老少少一起割麦子,收玉米,挺热闹的。

可十八的时候,最怕说自己十八,也怕村里的快嘴嫂子们问:“静儿,今年多大了?”乖乖地回答:“我今年十八了。”这时,就有人尖声叫起来:“天哪,咱静儿十八了,那就该找婆家啦,也该出嫁了。”

哈哈哈!地里干活的人全笑起来,搞得我脸红极了,恨不得找一块地钻进去。身边也有好心的大嫂提醒我:“静儿,以后谁问你多大了,要么说十七,要么说十九,千万不要说十八,要不他们会笑你话的。”那时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不能说自己十八呢?

现在想想,十八,多好的年龄,真想一辈子都十八。但青春就像一场雨,尽管感冒了,发烧了,在雨里如何徘徊,踌躇,再也回不去。

十八的时候,最喜欢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了,他高高的个子,很帅。南方人,语文教得好,喜欢穿一件涤卡中山装。喜欢他叫我帮班里往黑板上抄歌词,做黑板报。每每抄完歌词后,班里就有一些男生跑进来:“咦,今天班里谁抄的歌词?字写的不错吗,很棒!”我心里就超得意。

有段时间,学校搞开门办学。教我们的物理老师,是个南方人,个子中等,穿衣服太随意,大大咧咧,我不太喜欢他,总觉得老师对女生不怀好意。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这种偏见,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因为那段时间,老有同学们议论,说我们的数学老师,喜欢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老叫她去办公室,真真假假搞不清楚,现在想想,全是青春的嫉妒,猜忌。

十八,对爱情懵懵懂懂的时候,也是最谨慎,最天真的时候,所以对男人,充满了小心戒备。有一天晚上。物理老师给我们讲发动机原理,那天我们学习线圈原理,测发电机马达,学着学着就到夜里十二点了。

起风了,由于穿着单薄,冷得我直打哆嗦。物理老师看到后,走过来好心地把他的灰外套,轻轻披在了我身上。我突然脑子打了一个激灵,这老师会不会别存有企图吧,结果硬是把衣服还给了老师,搞得老师很尴尬。

后来,回到宿舍就感冒了,还发烧了几天。今天回过头一想,真是太幼稚了,自讨苦吃。老师关心学生,给学生披一件衣服,能干啥,咋就那么敏感,这也许是因为那个年代太禁锢,太封建的缘由吧。

搞开门办学那会,我们还被派到地方拖拉机厂实习。分给我的师傅有三十左右,人长得气气派派,干干净净的。一走进他住的宿舍,天呀,这哪像男人的宿舍,一切被打理得整洁有序,干净利索。就连两条挂在架上的毛巾,洗的雪白的雪白的,就像从来不曾用过似的,真不忍用它拿来擦手。

师傅是一个用心生活的人,他话不太多,可对我真的好。教我技术,带我吃饭,有时还做给我吃,方方面面照顾的也很仔细。实习时间不长,我便学会了开铲土机,拖拉机。

放暑假了,回村去参加假期劳动,赶上村里场上碾麦。拖拉机手突然家里有事离开了,工眼看着就要停下来,怕突然下雨,坏了麦子,队长急得团团转。看到这情况,我自告奋勇上前说:“队长,我会开拖拉机,让我来开吧!”

队长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看我这个乳嗅未干的黄毛丫头,持一副怀疑态度。场上其他老少爷们和大嫂大婶开始起哄:“就让她试试,反正现在也没人会开,看看她到底会不会。”我也知道有人等着开我玩笑呢,年轻就是想试试。在没办法的情况下,队长点头同意了。

我得意洋洋地登上了驾驶室,打开方向盘,启动,冲刺。突!突!突!拖拉机开始前行了,村里人欢呼起来,有人喊:“别看我们静儿瘦瘦小小的,还挺能干,有本事。”就这样,我开着拖拉机,在场上转了好多次,碾好了麦子,直到拖拉机手回来。最后,队长还给我多加了几分工分。

十八,敢说敢干。班里组织的文艺汇演,常常少不了我,也有点滥竽充数。主持朗诵舞蹈,个个都参加。但舞蹈总因个子问题,一直排后面。

十八,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那年班里让我唱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毫不畏惧地上台了,等到唱最后一句,不懂得用假嗓子,生生地唱不上去,闹了个大红脸。现在想想,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真不是吹的。

十八,也有记忆悲痛伤心的时候。母亲不幸患病,住院治疗。总想母亲得了一般的病,不久就会缓过来,虽然害怕,但也没往心里去,有哥哥姐姐担着,他们说没事,我就相信没事。母亲住院,我还在上学。放假留我一人在乡下,哥哥不放心,请假回来陪我。当时赶上唐山大地震,和村里人各自住在玉米杆,塑料纸搭的防震棚里,哥哥怕我害怕,就给我讲故事,还为我做饭。终于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

开学不久,父亲有天带我急急赶回了家。原来母亲被姐姐们用车送了回来,母亲此时已经处于昏迷,我傻掉了。就想,母亲走时不是硬朗得很嘛?当时上坡我还跑过去搀母亲,母亲很不高兴地说道:“我这好好的,用不着你搀。”怎么说昏迷就突然昏迷了。我难受,我伤心,就跑到田野里,大喊大哭了一场后,又静静回到屋里,和家人一起等待东北大姐的归来。

当大姐带着两孩子,风尘仆仆地来到母亲面前,母亲突然睁开了眼睛。我可怜的母亲啊,她就是为了等着大姐回来,一直在心里默默坚持着。我们一起扑到母亲身边呼喊着母亲,希望她能醒过来。

但是,母亲也只是张了张嘴,望了我们每个人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就静静离开了我们。我们痛心疾首,齐刷刷地跪倒在母亲身边,我们悲痛欲绝,我们泪如泉涌。

都说十八岁的天空是湛蓝的,可我的十八岁天空是灰暗的,没有了母亲,我的生活,失去了多少开心和欢乐。

十八岁,就将快要毕业了,有一天,正在教室里复习资料,学校喇叭里传来消息和哀乐,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不幸离开了我们。班里的女生们抱成一团,个个痛哭流涕。男生有的在流泪,也有一些红了眼睛。

个性很强的副班长,当时心里也很难受,但为了安慰大家,他大声喊道:“大家都别哭了,要是哭能把毛主席哭得活过来,那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哭。”我们听了他的话,后来也就止住了哭啼。

十八岁那年,要毕业了,准备考试,准备领毕业证,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大家又在一起照了张合照,留作以后纪念。在给学生发毕业证时,我在宿舍开玩笑说,谁谁谁,老师把你的年龄写错了,写成了二十,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好不快乐。

可万万没想到,毕业证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傻眼了,老师真的把我们班最聪明的谁谁谁,年龄写成了二十岁,她委屈,哭得一塌糊涂。我们又帮她找老师,找学校,又在安慰她,最后终于把年龄改过来了。

十八岁,最爱唱的歌有歌剧白毛女里的《北风吹》,学习大寨时唱的.《我站在虎头山上》,还有《金梭和银梭》、《打起手鼓唱起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最最爱听爱看的是歌唱家王昆,主演的大型历史诗剧《东方红》,还有她唱的《农友歌》《天边飞来金丝鸟》等等。

十八岁,正式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同学。没有了母亲,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哥哥姐姐都相继参加了工作。由于父亲单位的住房紧张,就给父亲分了一间房,在外面屋檐下搭个灶做饭。

十八岁的女孩,已经不好意思和父亲住在一个房间。看见院子里有个小厨房没人用,就和三姐跑过去,把里面收拾了又收拾,用报纸贴上墙纸,搭一张床,和三姐住在里面。

冬天,四面透风,冷得要命,三姐就紧紧抱着我入睡,相互取暖。可就算这样,有一天,父亲单位领导为了院子美观,要强行拆掉这个小厨房,一时想到又没了住处,心里那个气呀,真有点无处安放。也不知哪来的力气,性急之下,就将领导找人搬出来的床板,生生地堵住了他的门,让他出进艰难。领导看我是个小女孩,看看我家确实住不下,就再没有提及此事。结果,在那个简陋的小厨房里,一直住到我参加了工作。

工作之前,也相继参加了两三次高考,希望能上个理想的大学,完成自己和父母的心愿。怎奈那时一门心思想写小说,小说倒是写了一点,可影响了高考,每次都以几分之差落榜。

十八,叛逆,狂妄,有抱负,也有理想。十八岁的天空,有人说是是淡蓝色的,带点忧郁,带点孤单。有时也有点宁静,有时有会喧嚣。一个人的身影,难免多了一些孤寂。

十八,有欢乐,有痛苦,有铭刻,有难忘。也有世事的沉浮,人生的幻想,行走的泥泞。她犹如生命中多彩的贝壳,美丽多姿,同时纷纷扰扰,坚定执著,有着永不停止追求的脚步。

十八,不再是孩童的天真,不再是豆蔻的羞涩,而是日渐的成熟和稳重。十八,我们曾徘徊在人生的转角,不懂得何去何从。十八岁的心,是孤独的,她渴望被理解,渴望冲破牢笼。

当一颗寂寞的心,被温情暖热,就会不再孤僻,不再迷茫。当听到一声声鼓励的话语,看到一张张善良的笑脸,前方的道路,就不再坎坷,心中的彩虹,已经高高挂在了天空。

十八岁的天空,十八岁的年龄。朋友,只因有你相伴,学会了倾听爱的旋律;十八岁的青春,十八岁的灿烂,也因有亲情相依相伴,懂得体会到爱的力量。

散文随笔《十二月十八日》 篇6

秋天,是个多思的季节,前人对于秋的思考,可谓丰富而多彩了。然而,其主色调大多是悲伤、凄凉、肃杀与寂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好像都是表达这样的情感。最典型的要数李煜李后主了,他的最具代表的《虞美人》词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他的《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无不是那种悲伤与凄凉。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类似于李后主这样的伤秋、悲秋的诗词佳句,真可谓不胜枚举。

不仅仅是那些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诗词如此,乃至到了近代,如革命女侠秋瑾,也曾有“”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的诗句。连伟大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沁园春.长沙》词中也有”独立寒秋“,也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那”独立寒秋“,那”怅寥廓“,不也是在表达心中的肃杀与寂寥吗?

当然,漫漫历史长河中,面对秋天,也有昂扬的声音,如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至于刘禹锡的《秋词》,则属更上层楼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这类昂扬的诗情,在描摹秋天的诗词海洋里,真乃凤毛麟角。

我曾经认真的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读书人,面对秋天,总爱悲伤?总会感觉肃杀与凄凉?为什么会有这样深邃的悲秋情结呢?

这是一个大话题。我只想谈点粗浅的想法。

第一个缘由,可能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关。

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崇信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一。”(《管子》)。“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和其序。”(《庄子》)。于是,这就来了!秋天,百卉凋敝,众芳摇落,繁华消逝,肃杀纷来。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凉,就成了中国读书人的通感了,所谓睹物伤情是也。秋景,秋情,对应的就是萧瑟,凄凉,好像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与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观有关吧?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崇尚的美德是什么?是忧患意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进,亦忧;退,亦忧。”,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人生识字忧患始”。这种经年累月的忧患意识教育,就使正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血管里,流淌着这种忧患。于是,“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天引暮愁”,也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也与个人的遭际有关。

中国的读书人,往往是胸怀大志。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这些个目标,要想实现,何其难哉!所以,大多数的读书人,不得志,失落,是为常态。于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哀叹,就屡见不鲜了。

其实,悲秋,是很正常的,是健康的。“”时期乃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把这些情愫,通通视为文化糟粕,实在是太武断了。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惧、欲,为什么不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呢?

但愿人的思想情感,能够挣脱一切禁忌,自由的抒发,那该多么美好。

十八岁,浅殇记忆的心情随笔 篇7

偶像剧是青春萌芽的催化剂,让这个年龄的我们对爱情充满向往,那颗心蠢蠢欲动。你们遵循了一般规则,恋爱了,恋爱了。也许,我在七个人中是看起来最沉稳的,你们总喜欢听听我的意见,不论什么事,男朋友也如此……

微言少言,谁对我说过的这句话,早已不得而知。我想的多,顾虑的也多,打算的也长远,对于你们的感情,我是有些话要说,但最终还是把那些话放在我的心里,选择沉默……有些事,说出来并不好不是吗?我应该长点记性的,小茵的那件事我至今不会忘,每当思及于此泪眼朦胧。

貌似那季里雨很多,淅淅沥沥的没个尽头。我一人我在宿舍无聊的转着钢笔。门外传来”当当当”的声音,然后开门,关门。定睛一看,原来是小茵,踩着与年龄不符的高跟鞋,化着浓艳的眼影,紧身的女郎装更凸显出她出落的高挑、妖娆的身材。我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天真的小茵吗?那个最可爱的老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许只有那抹依旧甜甜的微笑能证明我没有做梦,也没有看错吧。 小茵没有看出我的诧异,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三妹,喏,这就是我男朋友”我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怎么样?还合适吧。”

我认真打量了那个男孩,线条分明的轮廓、一双丹凤眼带着丝丝凉意、性感的嘴唇、修长的身材……完美的好像找不出缺点。太完美了,能给小茵幸福吗?在一起后,不能一心一意对小茵,再好也没用啊!衣着虽不华丽,可以看得出也是有钱的人家,呵,他爸妈会同意吗?我们可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小茵输不起,也不能陷进去啊,终会受伤吧。

淡淡的话从我口中挤出:“你们不合适。”小茵抓着我的手猛的放开,不顾一切的跑进雨中。他冷俊的表情怔了一下,马上又释然,转身去追小茵。

雨还在下,我站在雨中找不到方向,那句话让我们之间的友情崩溃。

尽管最后小茵原谅了我、尽管如我所料,他们没有走到最后、尽管小茵最终伤的好深好深……一切都在那天变了。如今同样的`事我选择了沉默,我慢慢理解了你们,或许你们会受伤、会难过,你们爱过了就不后悔的是吗。

何时累了,哭了,伤了,就回来吧,我这里永远为你们留着暖暖的咖啡,长亮的七色花灯…………

小薇说的不错,我没有接受爱情的勇气,一直在逃避,是个十足的懦夫!其实,在我心里有一个秘密,一直藏在我心中。

其实,我早已失恋!呵,没谈过一次恋爱却失恋,说了你们不会信,连我自己都不愿相信呢,可它是真的。

隔着薄幕,掩着心伤。那天哲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听了这个消息我整整呆了一个小时,抓着你们问了无数遍,:“这不是真的,你们骗我的对吧……”

你们哭着说:“哲,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离开了……这句话回荡在我耳旁,心“嗤啦”扯开了长长的口子,好痛好痛!

是谁说过,最爱的越会离你远去……青梅竹马,我们和哲一起长大,可我却喜欢上了他,喜欢和他一起的感觉,喜欢他关心我时的画面……可是,一切都不在了。

哲葬礼那天我没有去,你们说我没有良心,哲在世可是最疼我的,竟然那么狠的心!嘶哑的声音苍白无力,我没有向你们解释,那双通红的眼睛几欲奔出泪水。其实,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舍不得哲,舍不得…………

永远回不去的十八岁散文 篇8

年末,年初,朋友圈里一夜之间被十八岁刷屏了。无论男女,都争相晒出自己的十八岁照片,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回忆一下自己的漂亮,换来一声无奈的感叹。就连未满十八岁的少男少女们也晒了一把文字:我晒下十八岁,不过等十年后。短短十几个字,晒出了无数的优越感。

看着一张张或漂亮或帅气的照片,我不欣喜,也无忧伤。毕竟我年过三十,既无年少时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没有年老时对过去的感伤,似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然,我与范仲淹老先生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只是自我调侃一下罢了。

本着无聊的想法,我也翻看了一下自己的相册,想找张十八岁的照片,翻遍所有,也没有一张。其实用翻字有点夸大其词,因为我的相册里空空如也,不过近照三五张而已,年轻时的照片难觅踪迹。

这些照片哪去了,我搜刮脑海中的记忆,想起来了。那是二十岁时,正是伤花悲月的年龄,突有一日看到读者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作者失恋后,为了埋葬恋情,与过去挥手,将所有与恋人有关的照片、日记全都用一把火点燃,最为化成一缕炊烟,随风而散。看完,我对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心驰神往,也学着作者,找出所有照片和文字,一页页地翻看一遍,再堆积成小山,点起一把火。在火光中,我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反有种淡淡的伤感,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至此,我十八岁的照片彻底不见。以后的岁月里,即使想去翻看一下,也再无机会。

不过,照片和文字烧得掉,但记忆无法抹去。曾经的一切都像一把刀一样,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刻痕,必将陪我一生,至死为止。

十八岁的我在忙什么?那一年,是我读书生涯的最后一年。我上的是中专,读的是水产专业。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学期开学特别晚,春节过后将近一个月,仲春来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温度也已回升。一位同学连被子都没带,只带了一床薄薄的夏凉被,就到了学校。放假也很早,其实在校时间不过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里,学习已没有多大心思,毕竟毕业证书已近在咫尺,但工作遥遥无期。虽说,我们考上中专时,政府还包分配,连户口都迁了走。我老家的一点农田也没有分到。老爸说我这辈子没分过半厘田。对于农村而言,田是口粮,意味着一家人的衣食。小时候由于我是超生人群,没有田分;有资格分时,户口又走了,所以注定了这辈子与田无缘。

上学时说有分配,毕业时政府改革,工作又没了。我们的心里空了,像无根的草,像没有着落的娃,不知怎么办?离别是少不了的,大家忙着写寄语,写上各种调侃,写上各种情感。特别是心中的那个他或她,总想写点经典的,留下独特的感觉。

我对我的那个她属于暗恋型。她人不高,一头短发,干脆清爽。她并不理会我,我只能像看花一样,远远地欣赏。毕业时,她找到我,让我写寄语。我耍了点小心思,说过两天。其实,我是等最后一个,等大家都写完了,我再写。写的时候,我偷偷地,在没有人的时候,静静地一笔一划地写着。至于写的内容,我已经忘记,但那种感觉如在昨日,偷偷摸摸的,像做贼一样。多年后,我再次看到《凡卡》,读到凡卡写一会字,看一下窗口的句子,与我如出一辙。

写完了寄语,毕业的骊歌也唱响了。学校组织我们拍了毕业照,给我们准备了毕业晚餐。晚餐上,我们一杯杯地喝酒。我不善喝酒,却一杯杯地干,找到一个个认识的人,每人一杯。最后,好多学生都醉了,东倒西歪的,抱在一起互相哭泣,哭完又一起笑,一起闹,一起跳,就是不肯去睡觉。也许,这就是青春吧!

同学们陆续踏上回家的客车,我留了下来,送走一个又一个。每送走一个,心里就多一分酸楚,像吃了酸梅,像心里被灌了凉风。等他们走完,我打算找个工作。先后几次来到介绍所,想通过他们找个合适的工作,从而留下来。结果呢,交了十元钱,得了一个无用的消息,没有丝毫作用。

几天后,没有任何进展,只能打道回府。来自哪自,回到哪里。我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呆了几天,又因为青春的叛逆跟父母吵了一架,一气之下只带了几十元钱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浙江东阳。那里有我的哥哥。

哥哥也是无业游民,打点零工,只能管我点吃,并不能帮我找到工作。我只能自食其力,每天来到职业介绍所,蹲在那里,希望上天垂怜。结果呢,几天后,看到一则招聘信息:业务推销员,推销公司新产品,工资千元以上。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毕竟当时手机还未普及,千元等于天文数字。

我与几位同是天涯之人来到了公司所在地,就是一个旅馆,业务员挺多,竟有三十四人。他们每天带着洗发水外出推销,这洗发水并非新产品,而是打着噱头,买进卖出,从中谋利。他们以我的身份证为押,为我指定了一位师傅,每天指点我技巧,带着我四面八方推销,一包洗发水利润不过三五毛。我却做得有滋有味,甚至还搭进了自己本就少得可怜的几十元储蓄。

十来天后,市场已被挖空,公司准备易地,我们不愿意走。经理说第二天办离退手续。结果呢,等我们第二天赶到时,已人去楼空,所有东西被他们席卷一空。我的`身份证也不见了。这时,我才彻底清醒,他们无非是一群厚黑学高手,打一枪换一地,而且心的黑无底限。这给我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加强了警惕性,避免吃亏上当。

身份证不见了,但生活还得继续。我来到了一家饭店打工,整天洗菜切菜。学了一手的切菜本领,但朝五晚十的生活节奏太累了,忙得人昏沉沉的,好几次差点切到手,惊出一身冷汗。我实在受不了,只好辞职。老板娘说给我加工资,我执意离开。老板娘不高兴了,算账时只给了我十元钱,可怜的我已经干了整整半个月。我敢怒不敢言,毕竟我只是一个外来务工者,没有能力没有势力,只能默默地离开。

再后来,我来到一家织布厂。生活总算安定下来,每月六百元工资,这对于十八岁的我已经足够。每天两班倒,要么白天上班,要么晚上上班。白天还好,晚上十二个小时,真有些难熬。所有人都沉入了梦乡,我却对着机器轰鸣。幸好年轻,幸好身体健康,幸好心态平衡。

当然,我也再一次见证了人性的丑陋。那是个小作坊,才不过十几台机器,所赚取的利润微薄。为了能多赚点,老板采取用纱浸油的方式,这样重量可凭空增加许多,利润也随之增多。不过,我对此并不关心,毕竟我不是收布的厂家,我只管我的那点工资。

同厂的有位来自贵州的老大哥,三十多岁,已经结婚,听说还有一个女儿。妻女都在老家,他打工赚钱养家。他是位憨厚的汉子,对我颇多照顾。我刚进厂,什么都不懂,他也不吝经验,一点点地教我。在短短的一点时间里,将我培养成一个织布高手,可以自己操作机器,甚至还会修机器。如果我没饭吃,他也热情地招呼我一起吃,尽管他的生活也比较拮据。乃至多年后,我依然感恩于他。尽管我已不记得他的名字,尽管我不知道他具体的家庭住址,但抵不住这颗挂念的心。

隔壁有位小女孩,不过十六七岁,相当的年纪。她皮肤黑黑的,显得有些成熟。她对我特别关心,曾经特意炒过两个菜,请我去吃饭,还送给我一点小礼物,是个小小的笔记本,在那时挺流行的。

我也曾邀她一起出去玩。玩的地方就是一些小公园,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聊着。聊得挺轻松,笑容像花一样,都开在了彼此的脸庞。记得有次,她下班后来看我,我正在上班,她一边等我,一边就在我的床上睡着了。我在上班的间隙去看她。她的头发扎了个马尾辫,睫毛轻轻地盖住眼睑,脸圆圆的,写满了可爱。

只是我不懂爱情,不懂浪漫,没等感情培养出来,就离开了东阳。这段似是而非的爱情就划上了不是句号的句号。

十八岁的女孩一朵花散文 篇9

春节前的一天,我入住某大酒店,因为家里人都过来了,房间搞得比较狼藉,于是叫服务员清理,过了一回,房间走进来一位个子不高,身穿米黄色工作服的小女孩。

“你好!我是打扫房间卫生的服务员。”小女孩很有礼貌地说。说完她就熟练地开始打扫房间卫生。

“能告诉你哪里的吗?”

“我是湖北的。”她回答的干脆而又腼腆。

“你来义乌多久了?”

“今年刚来,没几个月。”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今年才十八岁,在老家的一所职业学校学酒店管理刚刚毕业,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打工,几个月前来义乌后是经人介绍到这个大酒店做楼层服务员。

“再过十多天就要过年了,何时回家呀?”

“不回家过年了。”她微微一笑,“我家在湖北孝感,我们那边在春节前两个月就能感受到热闹的气氛,而在义乌春节前依然是充满浓浓的商业气氛,和平时没有多大的区别。我在家过了十八个年,十八个快乐的年,团圆的年,吃年夜饭放鞭炮、上坟磕头拜祖先,穿新衣去拜年,这些都是令女孩子兴奋万分的事情,可是我偏偏从小对这些事情兴趣不大,当然除了穿新衣服。于是,那个时候既盼望过年又不愿意过年。十八年就在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过去了。”

她说在义乌的这几个月里,尽管也有过太多的孤独,也经常想家,但和酒店的其他员工相处的很好,他们都很关心她,她感到很快乐,很充实,她很满足现在的工作。她显得特别成熟,一边整理房间一边对我说:“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对家的依恋也变得少了一点,当然,在千里之外,我能体会到家人对我的思念,特别是妈妈。今年不回家过年,不能陪他们,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不过家人会理解的。我会打电话祝福爸爸妈妈。”

不知不觉中,她打扫完了房间卫生。我在想,一个从未离开过家的.女孩,今年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肯定别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我让她坐会。她说:“很对不起,现在是上班时间,等我下班了好吗?”

我理解她的工作性质,也没执意留她,向她要手机号码,她说:“真不好意思,手机前段时间被小偷偷了,这些可恶的小偷!”

我留给了她我的电话号码,并告诉她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联系我。

十二月的散文 篇10

每年都是这样,隆冬来、树叶光。然后萧瑟寒冷,再就是到我们迎接新年的时刻了。20xx年要离去了,生活中该老去的,已老去。该湮没的,已消失无踪。而该到来的,已静悄悄地到来了。虽说好日子天长地久、绵长无尽,然而20xx年的365天,将永不再来。

到了十二月,我的心里总带点韶华易逝的薄凉。有点慌里慌张,因为岁月在提醒自己,很多很多的人生目标,尚未达到。自己问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干出什么成绩没?似乎只是平平常常,无惊天动地的大业。但即使虚度了光阴,独自懊悔也无济于事。只有静下心来,把即将过去的20xx年,梳理一番。

20xx年将成为过去式,在告别无法复制的旧年之际。既留恋逝去岁月的美好,又对将要到来的新年寄予无限的厚望。20xx年,自己的事业无多少收获,一双儿女的就业和学业没达到预设目标。财富的积累,离拟定的目标差一大截。在20xx琐碎庸常的日子里,生活有跌宕亦有哀愁。但更多的还是平淡而快乐幸福着。

自己对自己说:创造财富绝非一朝一夕,人活着,就有机会。更何况,财富不等于幸福,幸福远比财富重要。健康地活着,就该感恩大地万物。自己鼓励自己,丢弃晦暗,迎接未来的光明。对生活赐予的美好,除了珍惜还是珍惜。人生只是瞬间,得抓紧体验生命里每分每秒的喜乐。在未来的日子里,经营好自己和家,就可以了。

早春二月散文随笔 篇11

来游赏的人挤挤碰碰,他们关闭了都市的吵杂到郊区的宁静来走走停停。生活本需要景色,需要一起才会有了爱。

去年,我约她来,她没来。

今年,我做了个休闲的人,一样的去爱,生活需要想象,我不爱生活我真怕生活狠抛弃了我。

这是个播种的.季节,春风手舞足蹈的欢跑在田野,树林,穿梭在人们之间。当看着春风培育的花朵开到最热烈底样子的时候,我就认定这是个好日子了,我心甘情愿了。看着这些娇嫩的面孔,我的家,还有个这样好听朴实的名字----二月兰。

我随着你春风,从南走到北,在这我不想走了。

清晨,露水挂在草尖,阳光出来你就抬起头,花也笑了,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你,是多么的欢喜呢。我把对你说的话清晨讲一遍,在日落讲一遍,只对你讲。

我守着日子守着你老去,眼里有你妩媚的脸,仟窕的身姿,你美丽的腰带一起随风飘舞。

过去,这片水杉林是片杂草地,小时候玩耍的时候会到里面捉蚂蚱。前几年后勤部门撒了二月兰的种子,也没会想到成了南京春天梅花过后的又一个景点。

虽然二月兰就开在我家的后面,可要我去看的日子却没得空,在这个季节我都是出差在外地,今年特殊还没行程。

天说下雨就会下雨,泥地会很烂,如果你愿意爱我的话,去年,就会雨带来花。我也想让你看新疆冬天里的雪花,也想让你看云南阳光裹在轻纱薄雾里的花。

如果你也能爱上它,在我不在的时候去看看它。

上一篇:医学影像考试试卷下一篇:和睦家庭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