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024-08-18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1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动火作业:

1. 防火、灭火措施没落实的不动火作业。

2. 周围杂物和易燃品、危险品未清除的不动火作业。

3. 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动火作业。

4. 凡盛装过油类等易燃、可燃液体的容器、管道,用后未清洗、未干燥的不动火作业。

5.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场所未采取安全措施,危险性未排除的不动火作业。

6. 在进行高空焊割作业时,未清除地面的可燃物品和采取响应的防护措施的不动火作业。

7. 未配有灭火器材或器材不足时不动火作业。

8. 现场安全负责人不在场时不动火作业。

9. 现场安全负责人要坚守岗位,加强观察,发现不安全苗头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10. 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要立即报警和组织扑救。

11. 动火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2. 完成动火作业后,动火人员和现场责任人要彻底清理动火作业现场后才能离开。

13. 严禁燃放烟花、炮竹和燃烧废料废品。

明火使用:

1. 工业楼宇内正常使用明火的`设计及工艺必须符合消防法规定,必须配足有效的消防器材,要有足够的应变措施。

2. 正常使用明火燃料要严格按规定储存、发放和使用。对油管、煤气罐、仪表、接头、阀门等关键部位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对用火环境、用火装置及工艺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失火隐患。

报备审核:

1. 凡在工业园区内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和承担作业的单位、个人,必须向管理人(物业部、保安部、工程部)申报审核。大型动火作业须经消防支队防火科同意。

2. 凡使用燃料能源进行机械设备驱动、加工、生产的企业单位必须经消防部门审核许可。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 化工园区火灾分类分析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物质部分为易燃、易爆品, 存放量大且较集中, 一旦发生火灾, 易形成大规模、立体、流淌的大型火灾事故。化工园区内的火灾不仅对化工厂和工人造成伤害, 还对消防救援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 影响救援过程。其中, 与设备相关的火灾事故占了比较大的比例。Daniel和Joseph收集并分析了1972年到2001年间的化工事故, 指出比例最大的三类设备事故分别是和管道系统、反应器与储罐相关的事故。依据这些设备类型对2010年以来国内化工园区内发生的部分典型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归类, 具体分为管道设备、反应器设备、储存设施与其他设备4个方面, 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1.1 管道设备

管道设备是化工园区最常见的设备, 担负着输送原料与产品的任务。这些管道数量多且多为压力管道, 输送物料常为易燃、易爆品。因此, 一旦发生事故, 高压物料便会泄漏到管外, 易与管外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发生爆炸。管道延伸距离长且物料输送连续, 易形成大面积、多点式燃烧的火灾。管道内输送的物料带有较高的温度和一定的毒性, 一旦发生燃烧爆炸, 会给消防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

目前, 管道设备方面的火灾事故主要表现为管道泄漏。具体来说, 事故起因主要分为误操作引起的泄漏和管道因腐蚀造成的泄漏两类。表1列举了近年有关管道设备火灾事故的典型案例。其中, 表中“7·28”南京爆炸事故和“5·28”山东淄博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起因均为拆迁施工时丙烯管道被误挖断, 泄漏的丙烯进入空气遇明火爆炸。分析原因, 主要是拆迁时施工人员未带管道图或未按照管道图回避管路。两次“大连输油管爆炸”也同样与人为因素有一定关系, 分别为卸油操作不当和施工时钻漏管线。值得注意的是, 大连的输油管路从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共发生事故8次, 频率之高让人惊叹。虽然事故伤亡人数与其他伤亡事故相比较少。历次事故都间接反映出施工、监管等部门间的配合不当与监管不力。此外,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的起因为输油管道腐蚀减薄, 发生破裂, 原油泄漏后遇明火作业发生爆炸。究其原因, 除了与管道腐蚀有关外, 明火作业也是重要原因。此外, 企业与市政等相关管理监督部门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 在此类事故中, 处理好人为问题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之一。

1.2 反应器设备

反应器设备是化工过程的核心部分, 原料物料在装置内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产物物料。化学反应常伴随着高温、高压、强腐蚀等过程, 反应器的防火、防爆性能及相关安全措施十分重要。但其反应类型较多、过程复杂, 且各有区别, 在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中也无法全面涉及。应对反应器的特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制定相应防范制度, 配合相关监督与消防部门综合管理。

表2中列举了近年来部分反应器设备火灾事故的典型案例。与其他几种事故类型对比可发现, 反应装置火灾事故均伴随着人员的死亡。这充分说明了此类事故的危险性和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的必要性。表中6个事故案例的起因涉及非法生产、设计不合理、违反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事故等几种情况。其中, “4·13”黑龙江大庆化工厂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非法生产偶氮二异丁腈过程中生产车间内甲醇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遇明火引发爆炸。而“2·28”河北赵县化工厂爆炸事故, 除其直接原因反应釜导热油泄漏外, 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 降低安全防范标准也是间接原因。这与2005年BP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炼油厂发生异构化装置爆炸相似。德州事件的间接原因也是BP公司逐年削减安全投入。此外, “1·5”上海松江化工厂爆炸事故是发生在研发公司的研发过程。在2007年,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化工厂研发汽油添加剂时也发生过爆炸致人死亡的事故。因此, 研发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1.3 储存设施

存储化工园区内各类原料与产品的储存设施 (如各类储罐) , 是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类设施常存储各类易燃易爆油品, 且存储集中、量大, 一旦发生事故, 极易燃烧爆炸。储存设施的火灾事故具有燃烧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爆炸危险大的特点。此外, 发生事故后火势迅猛, 易形成流淌火, 进而引燃周围设施, 扩大事故范围。因此, 此类事故消防灭火的难度大、耗时长, 对消防灭火提出较高的要求。

表3中数据是近年来部分储存设施火灾事故的典型案例。其中, “9·19”重庆长寿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起因是碳氢相储槽附近的装置爆炸引发二氯丁烯储存罐泄漏, 进而发生燃烧。由这次事件可知, 化工园区内设备之间间距较小, 易引发连串事故。因此, 应形成以区域防范为主的监督与应急机制。2012年发生的“大庆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起因是储油罐发生爆炸。此外, 表3还列举了2013年的“9·14”抚顺化工厂爆炸和2014年的“6·9”南京化工厂爆炸的事故起因。两次事故警示人们, 无论是正常运行还是开工检修状态, 储罐的安全问题均应高度重视。

1.4 其他设备

除了上述三类设备外, 化工生产过程中还涉及精馏塔、萃取塔、混料器等一系列设备。与这些装置相关的事故大多涉及工艺操作、生产误操作等问题。表4中简要列举了部分此类事故的典型案例。其中, 2010年“青岛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起因是混料器内物质与强氧化剂氯酸钠混合, 经搅拌后放热爆炸。“8·23”宁夏中卫化工厂爆炸事故中, 氢化液受槽中的氢气未反应完全,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 遇明火爆炸。2011年“山东新泰化工厂爆炸”事故的起因是冷凝器紧急维修时操作不当。由这次事故可看出, 紧急时刻处理问题时的安全意识仍需加强, 在日常培训中应着重加强消防安全培训, 提高防火、防爆意识。2013年的“7·27”鲁西化工厂爆炸事故起因是双氧水萃取塔发生爆炸。此次事故反映出即使是较为稳定的强氧化剂, 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使用方式, 若含量过多或处理速度过快也会有爆炸的危险。

2 事故原因分类及可能的后果分析

2.1 事故原因

对几种典型事故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 归纳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2.1.1 工艺过程控制不当或误操作

化工过程因其反应的特殊性与局限性, 需要过程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过程中要控制:一是原料的质量与投放配比。原料杂质含量多会增加化工反应的不确定性;投放配比过大会加大相应设备的负荷, 易产生泄漏、火灾等事故;投放配比过小则不利于生产的经济性。二是原料的投放速度与投放顺序。化工生产是动态反应下的稳态操作, 因此投放速度过快或过慢, 均有可能脱离化工企业的调控范围, 易产生火灾或爆炸;化工生产具有特定的投料顺序, 变动投料顺序可能会改变反应顺序, 进而易产生火灾等事故。三是过程的温度与压力。化工过程均要求一定的温度与压力, 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增加反应的不确定性和加重设备的负荷, 形成火灾隐患。

2.1.2 化工园区内缺乏科学布局、消防配套设施不足

一些化工园区内布局不规范, 建筑物间的消防间距不足, 缺少相应配套消防设施。化工过程多为特殊、高危的过程, 其对消防配套设施的要求比一般城市消防设施的要求高。但部分化工厂按照普通城区消防标准设立消防设施, 一旦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消防设施无法完全完成灭火。依靠远处消防救援力量又会延误最佳灭火时机, 导致火情扩大。

2.1.3 缺少安全资质、违法生产

化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 其开车动工需必要的资质, 需通过相应的安全生产与消防检查, 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违规、违法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措施。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 应急措施和灭火救援能力均无法达到要求, 易酿成大的事故。

2.1.4 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化工厂内操作工人普遍学历水平较低, 对于化工过程认识不足, 遇到异常状况后处理与应急灭火能力差。此外, 部分中小企业为追求利益, 缺乏对工人日常安全生产与消防的培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 操作人员无法正确处理, 最终小的事故易转变为大的灾祸。

2.1.5 设备年久失修或环境变化导致设备损坏

定期设备检修与消防设施维护是化工企业能够长久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化工园区因其生产的特殊性, 与正常生活环境相比, 易带有一定的腐蚀环境, 且对设备的要求要远高于日常家用设备。此外, 市政规划不当导致化工园区距正常居民生活区较近, 部分输送管道设备与市政管道交叉, 增大了火灾事故的受灾面。

2.2 事故类型

化工园区内常见的三种事故类型分别为火灾、爆炸和毒性释放。文献[2]中对三种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死亡率和经济损失情况进行了比较, 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 火灾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此外, 爆炸事故常常伴随着火灾发生, 而毒性物质释放较多是因为火灾或爆炸导致的。Daniel和Joseph在2 0 1 1年列举的1972-2001年间的100起事故所占比例, 与火灾相关的事故占到了71%。由此可知, 火灾是化工园区内首先要重视的事故类型。针对火灾开展的消防灭火救援措施与消防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国家相关消防科研部门针对化工园区内消防安全与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合各类事故的特点与已有文献资料, 从“政策与规范、消防规划与建设、企业管理、人员管理”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3.1 政策与规范

政策与规范是化工园区内安全生产与消防救援的重要保障之一。相关消防机关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监督与纠正化工园区内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国内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设计标准也做了规范, 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 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但国内石化相关消防标准平均10.5a修订一次, 而美国1~5a便会修订或补充;国内石化相关标准采标率低限制着化工消防安全的发展。因此, 建议紧跟国外消防发展方向, 依据国内消防现状, 建立与时俱进的消防政策与规范体系。

3.2 消防规划与建设

消防规划与建设的落后是化工生产安全性与危机应对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化工园区内的消防规划需与化工园区建设同步, 建立相应防范与救援机制。其中, 消防站建设是消防规划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设施之一。应依照化工企业的危险程度与火灾特点,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建立相应消防站。对于重点防火区域, 建议应依据多布设原则建立救援距离与救援时间更短的消防站。依据化工厂危险品的类型选用恰当、充足的灭火剂与消防设施。对于化工园区内的火灾高危设备, 应配备相应的自动灭火设备。

3.3 企业管理

化工过程火灾风险性大, 且工艺复杂, 消防设施不一定能快速灭火, 加强化工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十分必要。建议化工企业除应严格遵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 履行其防火职责外, 还要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实时火灾监控、日常厂区维护与定期消防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强化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与消防管理的检查, 建立相应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化工园区内, 根据危险区域划分警戒级别建立相应区域预警机制。高危区域重点看护, 相应消防配套设施比一般危险区域内设施数量要多。还要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火灾情况的能力。

3.4 人员管理

加强企业人员管理,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培训, 切实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一线操作工人, 应保证相关安全生产与消防的培训落实到位。保证每一个工人掌握自己所操作的设备与周边的设施, 熟悉消防应急设施的存放位置与使用方法。对于企业管理人员, 建议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执行责任制管理。企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其消防设施, 遇到损坏或过期失效的消防设施应及时上报修理或更换。

4 结论

化工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火灾隐患。其火灾具有发生风险大、燃烧速度快、易形成立体与流淌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单纯地做好“政策与规范、消防规划、企业与人员管理”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做到杜绝火灾。此外, 任何一种风险均可能转变为实际的灾祸。面对化工园区内的火灾风险, 应将防火与灭火结合起来, 建立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与损失。

参考文献

[1]马守信.化工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Crowl D A, Louvar J F.Chemical process safety:fundamentals with applications[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2011.

[3]许晓元, 刘晅亚, 纪超, 等.国内外石油化工消防标准体系研究[C]//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 2013.

[4]Crowl D A, Louvar J.化工过程安全理论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5]刘晅亚, 秘义行, 田亮.石油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规划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5) :383-387.

[6]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

[7]刘志刚.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成因及预防[C]//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 (下) , 2012.

[8]刘晅亚, 陈彦菲.石油化工园区火灾风险与消防安全规划研究[C]//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 2010.

[9]王维.石油化工园区应急消防布局规划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10]刘维刚.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探析[J].科技与企业, 2014, (3) :78-78.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建设途径

一、三级甲等医院消防管理工作之重要性

医院的重大责任在于保卫人民生命健康,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天都有数百乃至上千的人流量,这些人大多数为患有疾病和运动困难的弱势群体,如果发生火灾,其后果是非常不容乐观的。依照中央文件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求,监督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息息相关的。然而,消防管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医院忽视的服务,一个火灾隐患往往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的平日生活,导致人们思想麻痹;第二,消防知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做好思想教育和法制建设,医院火灾风险的良好的传播,预防工作,广泛宣传已成为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新形势下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建设研究

1、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首先,医院在消防管理层面上拘泥于形式。从表面上看,医院在消防安全上,必须反复强调和告诫,要有宣传、有制度、有预案、有检查的重视消防工作,但经常存在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只做些表面形式化的工作。其次,由于综合医院建院时间久远,部分建筑存在易燃性,极其容易与医院内部的易燃易爆等化学成分物品产生火灾隐患。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尽最大能力消除火灾隐患,以确保病患看病放心,住院安心。现代医疗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一些民办医院在医疗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占据极大优势,这也是公办各级医院吸引患者就医的客观条件。

2、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建设研究

医院消防安全是可谓医院的第二条生命线,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管理与建设,做好消防基础工作。过去由于历史累积造成医院中部分建筑和设施不设有消防规范,因此医院应对老建筑重建加大投入,以符合现代社会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要求。如若建设新的建筑楼宇,在进行消防安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审核。设计公司应随时与医院消防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消防智能报警及灭火系统得到合理设置,将技术和人力防范有机结合,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质量和效率。在重视消防建设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基础医疗条件的建设。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意义非凡,关系到医院未来的综合发展及前景战略。院方的行政管理高层领导应抓紧推进医院建设,提升医院各方面综合能力。应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高中层各级领导干部及所有医护人员的信息化战略意识和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创新组织构架,改革管理机制,为信息系统建设给与最大的支持。

3、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工作途径

第一,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协助院方定期对各层领导及医护人员进行防火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培训,这将直接与医院消防工作开展的好坏程度紧密相关,特别像是三级甲等这样的综合医院更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因此院方应批准消防管理部门定期邀请公安消防系统基层消防官兵针对医院消防安全和法定职责讲述防灭火的实战经验,参加人员具体应包括医院消防工作人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医护人员、新晋职工等。现代社会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始终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势下,对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与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要求。要想把这项工作完成好,实属不易。这就要求消防安全责任人及管理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外,还应与其他部门特别是消防监督机构搞好衔接与配合,理顺各方面关系,将医院消防安全工作建设成一股强有力量,使消防管理制度和工作途径不断创新,为医院的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建设保障,为病患和全院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宁与祥和的工作环境。

第二,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义务消防队伍。作为省级医院重点消防单位,应率先制定由院长担任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制度,对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环节上,真正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医院要依照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逐年完善并合理制定消防安全责任书,逐级签订,上至医院领导,下至各科室和部门。

第三,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义务消防队伍,该队伍主要由医院的保卫人员、保安、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组成,并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以提高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应变速率。

三、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综合医院其医疗环境重要性日趋凸显,使得消防安全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更加严谨。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医院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管理与建设,做好消防基础工作,更要创新组织构架,改革管理机制,为信息系统建设给与最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天平.对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外医疗.2011

[2]姜海良.浅议医院消防安全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

[3]王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探讨[J].门窗.2013

[4]张福全.做好医院安全管理工作[J].管理观察.2014

杭州亿事盛园区消防安全协议书 篇4

甲方:杭州亿事盛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确保杭州亿事盛园区内各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杭州市市消防条例》的相关内容,甲乙双方确认特签订本协议书。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据【 物业服务合同】 ,作为杭州亿事盛园区物业部消防安全的主要管理者、实施者,应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2、制定【消防安全协议书】,并提供给乙方,使乙方对楼宇的消防设备设施有一定的了解。

3、定期对园区内的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使全体员工对消防器材的使用、初期火灾的扑救、火场逃生技巧有一定的认识及熟记报警程序和电话。有权对乙方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并协助乙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有权要求乙方及时消除火险隐患,对严重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并拒不整改的,甲方有权提请消防机关进行处理。安全检查以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设备为主。

5、定期对固定消防设备设施保养、维护,出现问题及时检修。

6、乙方区域若发生火灾,在业主或相关授权人未开户门且情况紧急的情况下,甲方在与乙方联系的同时有权以非常规手段进入火灾现场,由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甲方不负承担任何责任,但完成任务后,甲方应对现场进行封闭,并及时向乙方通报。

7、及时向乙方转达消防监督部门对园区内消防工作的布署和要求及有关消防工作的各类文件。转达方式为布告或客信。

8、有义务依据《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任何人及责任人进行纠正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处罚违约金等。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甲方制定的【消防安全协议书】,配合甲方共同做好社区内消防安全工作。

2、禁止在园区内吸烟。

3、有权对甲方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意见,合理化建议。

4、应接受并积极参加甲方专门组织的消防安全讲座。

5、必须爱护园区内的消防设备设施,如果由于乙方责任造成各类消防设备设施损坏,应由乙方负责赔偿。

6、乙方如在户内进行装修施工,应向甲方提出申请,得到审批后,办理室内装修有关手续后才能施工。施工期间严格遵守、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按照额定功率使用电器设备,确保电线、插头及插座质量符合有关安全标准。施工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各项消防安全标准。

7、乙方对户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如果乙方户内发生火灾,由引起火灾的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应赔偿给其他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8、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至乙方产权变更后为止,新产权人须则另行签定本协议。乙方使用人更换,本协议依然有效。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杭州亿事盛服饰有限公司 乙方:

代表人: 代表人: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5

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园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防火和灭火救援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消委〔2016〕x号)精神,园区夏季消防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次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动员部署

园区领导高度重视夏季消防检查工作,6月份召集各相关负责人召开夏季消防检查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园区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根据《通知》的要求,成立了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明确了本次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根据办公会议的统一布置,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层层分解,部署落实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督促各入园企业开展夏季消防自查工作。要求各企业认真制定本单位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督促所属项目部、工程监理部认真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各项工作,并围绕夏季生产的特点,认真落实夏季防火、防爆、防雷击、防触电等措施,努力实现无火灾、无重大事故等目标。

二、加强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在活动期间,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加大检查力度,有力地保障和促进园区安全生产的发展。

一是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是否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否制定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技术交底等,是否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重点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二是加大对施工现场作业区、生活区、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消防通道设置情况,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情况以及安全网、外脚手架、脚手板的防火性能的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特别是对电气线路的安全检查和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防止因电气线路和设备老化短路引发火灾事故;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行为。四是加大对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工程的监管力度,禁止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填缝剂和燃烧性能等级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外墙改造材料。

三、及时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

园区要求业主单位、施工以及监理单位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管,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园区已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要求监理单位及时跟踪,整改完毕后报园区复查。

四、下一阶段园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

工业园区消防执法事迹材料 篇6

2006年3月,初暖乍寒的天气,XXX收拾好简单的行装,来到了XXX工业园区,负责消防科的工作。临行前,支队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园区的情况很复杂,希望你要有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开展好工作。”XXX没有怨言,也没有畏缩,而是把精力全部扑到了工作上。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他的带领下,工业园区的消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在成绩的背后,隐藏着XXX无比的艰辛。

千言万语,让安全深入人心

工业园区位于XXX市南部,驻园企业绝大部分为外商投资企业。市政府为了吸引外商,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促使企业的发展。而在个别投资者的眼里,工业园区就是“特区”,政府的有些政策成了他们的“保护伞”,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诸如消防安全方面工作完全抛于脑后,企业建设前不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不经消防验收就投入生产等不正常现象比比皆是。遇到消防安全抽查等情况,不少的单位采取躲、推的办法,甚至以种种理由予以阻挠。为了改变这种现象,XXX苦思冥想,他始终认为,只要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企业做好消防安全服务,就一定会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韧劲,带着有关法律法规,找到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就园区消防安全现状和自己的想法作了多次汇报,以实际行动打动了领导并取得了政策上的支持。为了做通部分业主的工作,他深入驻园企业,邀请投资商召开座谈会,苦口婆心地向他们宣传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让他们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懈的努力,大多数企业负责人清楚地认识到,消防安全虽然不会直接产生财富,但却是财富的重要保障。要想追求经济效益,做好消防工作必不可少。园区的消防安全状况也得到了XXX市政府和消防支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半年,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消防安全。XXX抓住这一重要机会,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消防进园区、平安促发展”主题宣传月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了多项消防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有效提高了园区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了消防知识,让消防安全深入人心,各企业纷纷开展了消防安全自查自改,许多客商主动找到消防部门要求指导,消防安全状况大为改观。

千方百计,让隐患无处可藏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消除隐患,是XXX对待各企业的唯一准则。在园区管理委员会,他对有关领导汇报时说,园区是全市工业的集中区,财富的集中区,我希望这里永远远离火灾,否则,我就对不起党和国家,对不起全市人民。根据各驻园企业的实际情况,他因企制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深入细致地开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他坚持原则,不抽当事人一根烟,不喝当事人一杯茶,不吃当事人一顿饭,而对火灾隐患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引用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规范如数家珍,言语掷地有声。一份份法律文书下发了,XXX带领监督人员到各隐患单位进行跟踪服务,督促整改,对火灾隐患整改的进度盯住不放。今年“五一”长假,部分企业工人放假,为了抓住时间督促各隐患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带领妻子和儿子回老家团聚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工业园区,不是到企业厂矿进行指导,就是和业主开展谈心。经过努力,长假期间,园区有40余处火灾隐患得到了整改,没有停产的企业也未发生火灾事故,圆满完成了“五一”安全保卫任务。“十一”期间,又是同样的情况,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换取了火灾隐患整改和园区消防安全万无一失的双丰收。某企业曾是政府下发了“保护牌”的单位,负责人曾经觉得消防工作只投入没有回报,对火灾隐患整改一度抱着侥幸心理。经过XXX的循循诱导,他深深地被打动了,“陈科长来我们这里又不图什么,完全是为了我们好。”他主持召开了董事会,讨论通过了企业火灾隐患整改方案,落实了整改资金,终于在今年10月份使遗留了多年的火灾隐患得到了彻底整改。

千辛万苦,让平安成为永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XXX工业园区的企业越来越多,消防工作任务越来越重。XXX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围绕平安这个目标,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为了扩大消防安全工作的影响,他着力抓好了各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自防自救能力,打牢消防安全基础。经过与园区管理委员会和有关企业的协调,由园区消防科自筹资金,组织了多次消防安全培训班,让业主学习消防法律法规,提高消防法制意识,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对消防工作的根本态度。他自己带队深入各企业,指导和帮助各企业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组织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并在园区深入推广,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他选择了几家基础较好的单位,成立了“三支队伍

”,即以党员、干部、技术骨干为主的防火自查队伍,以青壮年职工为主的义务消防队,以老职工、女职工为主的消防宣传队伍,使消防工作有人管、有人讲,火灾隐患有人查、有人改,发生情况有人会正确处置,企业消防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为园区各单位消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针对个别企业火灾隐患未得到有效整改的现状,XXX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下发了法

律文书,并向市政府、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了专题汇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意见,隐患整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用XXX的话来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使园区遗留的火灾隐患不断减少,不再形成新的火灾隐患,不要造成任何火灾事故,让平安永远伴随着园区和各企业健康发展。

展望园区的发展前景,XXX审时度势,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等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为指针,结合园区实际,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着眼于建设和谐平安园区,立足于火灾预防,提请园区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园区消防发展规划,描绘了园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宏伟蓝图。相信有他的勤奋、坚韧和无私奉献,园区消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消防,科技园区,孵化器,监督管理

1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概况

企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所需的场地, 提供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 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以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1.1 企业孵化器的含义及其功能

科技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而科技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其成长的最初阶段,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诸多方面风险的制约, 很难实现由知识向产业化的跨越, 大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市场风险大等瓶颈约束而难以迅速发展。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及区域和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孵化器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 后被引入经济领域, 指能够为创业期的种子企业提供一个集中空间和合适条件的组织。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 帮助和促进新型的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 企业孵化器 (也称“企业创业中心”)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它为新生企业专门提供了一个受控制的工业环境, 以训练和支持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对科技企业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

一是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等共享设施, 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支持, 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二是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帮助创业者将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提供综合服务, 帮助新兴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 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三是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业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氛围, 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孵化器内部企业的聚集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 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 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1.2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 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于1956年诞生于美国纽约的贝特维亚 (Batavia) , 约瑟夫·曼库索 (Joseph Mancuso) 创建的Batavia Industrial Center, BIC, 成为美国也是全球孵化器事业的开端。作为新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企业孵化器相继在世界各国出现并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是以科

技和经济相结合为宗旨的科技体制组织。1987年, 我国诞生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推动下,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一部分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

1.3 沧州靖烨科技园简介

靖烨科技园是沧州市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 针对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需求, 具有现代理念的综合性科技园区。此项目坐落于沧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投资1.2亿元, 占地约3.4万m2, 总建筑面积7.2万m2。拥有高科技孵化大厦1.2万m2、高层个性化厂房3.28万m2、科技综合服务设施2.8万m2, 可容纳15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孵化, 并纳入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运行体系, 是沧州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的延伸和补充。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沧州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靖烨科技园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国家科技引导基金和创新基金申报服务, 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组织、高新技术认定、企业投融资等。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孵化器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类型主要有:单元式厂房、连通式厂房、庭院式厂房、综合产业研发孵化大厦等, 涵盖了科研孵化、综合办公、生产制造、金融商务、生活居住、餐饮娱乐等科技园区的6大基本功能。

(1) 单元式厂房。园区内的1、2、3号楼为单元式厂房, 均为地上十层, 建筑高度31.5 m, 建筑面积约24 861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4.15%。其内部布局与单元式住宅相同, 三幢单元式厂房的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从50 m2至150 m2不等, 房型适合小型企业作为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2) 连通式厂房。园区内的9、10号楼为连通式厂房, 均为地上八层, 建筑高度为29.4 m, 其建筑面积约为26 834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6.86%。内部各房间通过建筑中部的内走道相连通, 连通式厂房房型面积从300 m2至600 m2不等, 通过对房型的拆分与组合其最小单元面积可达到150 m2, 最大单元面积可达到2 000 m2以上, 可以满足中等规模企业的生产、研发和办公需求。

(3) 庭院式厂房。园区内的4、5、6、7号楼为庭院式厂房, 均为地上三层, 建筑高度为11.4 m, 其建筑面积约6 382.7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8.77%。内部布局类似于连排式别墅, 四幢庭院式厂房的单元和单幢面积, 从275 m2至523 m2和825 m2至1 556 m2不等, 适合中等规模企业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4) 综合产业孵化大厦。园区内的8号楼为综合产业孵化大厦, 为地上十四层, 建筑高度52.2 m, 建筑面积14 722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20.22%。大厦房型面积从30 m2至150 m2, 可以满足园区休闲娱乐、商务活动、研发、办公的需求。

以上建筑均为砖混或框架结构, 能够满足二级以上耐火等级的要求。从设计依据看, 孵化器开发建设的主要依据是预先建设好的建筑待租或待售, 没有生产使用的针对性, 属于用途待定建筑。由于其先建设后承租, 往往在标高和跨度等方面与使用要求不配套, 对于中小生产企业显得量大质不优, 对于大型生产企业又感觉削足适履。另外, 一些承租者将建筑改建成写字楼、专家楼、商住楼, 甚至对外营业的客房, 改变了设计用途。从产权归属看, 主要以租赁为主, 以购买为次, 也有一些厂房的产权与使用权混合。

2 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的消防安全问题

根据笔者对沧州靖烨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建筑的调查, 由于孵化器建筑在建设初期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消防设计和使用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2.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照丙类生产火灾危险性等级进行设计, 这对绝大多数孵化器企业应该是科学合理的。但作为科技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试制过程中要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导致其局部的火灾危险性达到甲、乙类。虽然这些部位在整个厂房中所占比例很小, 但设计中未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在建筑结构上也未考虑防爆和泄压, 未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很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甚至威胁到整幢建筑的安全。

2.2 建筑耐火等级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 但在具体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局部火灾荷载超大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 会使局部的建筑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倒塌。

2.3 安全疏散

如上所述的单元式厂房,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只规定了居住建筑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对工业建筑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 对于火灾危险性不大 (丙类及以下, 且不使用明火作业) , 生产操作人数不多, 其综合火灾危险性与居住建筑相比要小的小型企业, 在符合“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下, 采用这种形式也未尝不可。但在使用中, 只要有一个条件超出了“建规”的规定, 即形成火灾隐患。而其他类型的建筑由于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疏散人数的确定方面都无据可循。若在使用中, 位于同一楼层的多家企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则该楼层的疏散宽度就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2.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对于用电负荷也难以掌握, 负荷设计过大,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设计过小,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且易造成超负荷而引发火灾事故。

2.5 消防设施设计

同样是由于其使用性质不确定的原因, 没有针对性, 只有高层建筑设计了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多层建筑仅考虑了室内、外消火栓。

2.6 使用和管理

在此类建筑的使用中, 租用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 这将会造成建筑结构的改变。一是原有的防火分隔被破坏, 导致防火分区超出规范的面积要求;二是对原有建筑的平面布局进行改造, 导致安全疏散出口数量、疏散宽度和距离等安全疏散指标不符合“建规”的有关规定, 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三是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采用钢结构未进行防火保护, 造成建筑物的火灾荷载增加和部分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降低;四是对电气线路改造不规范, 增大了建筑电气火灾危险性;五是改造后对原有消防设施的使用造成影响。

另外, 由于租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资金比较紧张, 会出现住宿与生产、储存合一的情况, 而上述提到的单元式和庭院式厂房在设计上也具备住宿的功能, 即使通过管理能够避免“三合一”企业的情况, 但仍然不能避免在同一建筑内的“三合一”情况。

3 加强企业孵化器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

3.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提高整个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不现实的, 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租赁过程中合理布局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于有类危险性需求的企业, 应当布置在建筑物顶层, 将其危险部位布置在靠外窗的位置, 如条件许可则可以适当增大外窗面积以利于泄压, 并将该部位与其他部位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 设置防爆电器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2 建筑耐火等级的设计

由于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为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的结构安全, 笔者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如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均应达到一级耐火等级。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所用的金属构件必须进行防火保护处理, 使其达到相应的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3 安全疏散设计

在安全疏散方面, 对于单元式厂房, 由于孵化器建筑界定为丙类生产, 按照“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每个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应小于等于250 m2, 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然而, 单元式厂房和庭院式厂房不可能完全杜绝人员住宿的情况, 为确保住宿人员的安全, 根据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以下简称“合用场所技术要求”) 并参照“建规”和GB 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的有关规定, 这两种类型的厂房对于多层的建筑无论层数多少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 能够自然通风和采光, 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若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计,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对于高层建筑, 应在“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要求, 即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3.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用电负荷难以掌握。建议采用分步设计安装的方法, 即在未确定使用性质时仅设计安装基本的照明用电, 并预埋穿线管;在承租者使用性质和用电负荷确定后, 再按其需要设计安装专用供电线路。这样既能保障经济适用, 又能保障消防安全。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用电安全, 参照“建规”第11.2.7条和“高规”第9.5条的规定, 建议在孵化器建筑的配电系统中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5 消防设施设计

由于孵化器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按照“合用场所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建议在“建规”和“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即孵化器建筑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除外) , 并应按照“建规”和“高规”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 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广播。

3.6 消防安全管理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确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作为孵化器的统一管理者, 科技园区应在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下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在与承租者签订的租赁协议和合同中, 应将消防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把消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明确。园区应成立一支由精通消防业务的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授权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 对各承租企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新《消防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内容进行了改革, 园区内的大多数建设项目 (特别是一些改扩建和内装修工程) 均改为备案抽查。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消防安全, 特别是杜绝因改扩建和内装修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应在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或建筑物业管理机构中配备熟悉消防设计规范的专业人员, 履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各承租企业改扩建和内装修的监督管理

3.7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由于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多为丙类及以下, 类似的火灾实例也不多见, 许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消防工作易掉以轻心, 产生麻痹思想, 这是最大的火灾隐患。因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督促科技园区将消防安全的内容纳入园区教育培训内容, 加强对孵化器管理经营者和所有从业者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 从源头上提高此类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消防安全水平。

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方面需要媒体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报道, 另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使社会各阶层对消防工作给予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从而使消防工作真正形成社会化的网络工程。要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为契机, 通过集中开展大宣传、大培训, 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要因地制宜, 周密策划, 精心组织, 广泛利用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日等各种活动, 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实现“人人会查改火灾隐患、人人会扑救初起火灾、人人会疏散逃生”。通过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全面提升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保障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A 703-2007,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S].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8

政府统揽,统一布局。漳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一是明确了各县(市、区)政府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主体;二是明确了重点镇配齐2名专职消防管理员,一般镇不少于1名专职管理员;三是明确了社区、农村网格职责,并做到“六个一”工作标准,即:一个领导组织、一支志愿队伍、一份责任书、一套排查整治台账、一块宣传栏板、一批宣传标语;四是明确了经费保障来源,在每个街道、乡镇建立一支政府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并配备“一泵、两枪、三带、四灭火器”。

层层推进,充实一线。福建漳州支队一方面紧密结合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推动全市324名专兼职基层民警参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市重点单位中,进一步明确了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如此,福建漳州支队还对全市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和定点管理,建立了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并以开发区凌波社区消防窗口为试点,在全市逐步打造“社区消防窗口”。

倒排进度,主抓落实。第一,制定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任务表和进度表,并实行日上报、日通报,每日定时跟踪全市2536个小网格工作落实进展情况。第二,要求“大网格”全面掌握本地区中小网格数量、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及时摸排,及时上报。第三,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及政务督查内容,并实行“日上报、周通报、月督导、年考评”的长效工作机制。

上一篇:世界残疾人现状下一篇:乡镇卫生院医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