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奇幻森林》唯美语录

2024-07-26

电影《奇幻森林》唯美语录(精选4篇)

电影《奇幻森林》唯美语录 篇1

昨天,我又观看了电影《奇幻森林》,我妈说我是超级电影迷,确实没说错,我非常喜欢看电影,特别是那些大制作,无论是动作片、科幻片,还是动画片,几乎每部我都看过。这部《奇幻森林》出乎意料的好看,它由《钢铁侠》导演乔恩·费儒执导,改编自经典童话和迪士尼经典动画,用影评的语言是“为观众带来一场波澜壮阔、叹为观止的全新传奇!”影片主角毛克利是一个由狼群养大的人类小男孩,本来他在狼群中快乐地生活着,可是当谢利·可汗,一只受过人类伤害的老虎出现后,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了,这只老虎发誓要将毛克利铲除,狼群无法再为他提供保护,于是让他在黑豹巴吉拉的保护下回到人类的村庄,途中又遭遇了很多凶险,又认识了棕熊巴鲁,最后他在巴吉拉和巴鲁的帮助下回到狼群,又在狼群的帮助下,打败了老虎谢利·可汗。

这部影片中只有一位演员,就是扮演毛克利的10岁小男孩尼尔·塞西,他的演技真是太好了,我妈妈说他的眼神特别清澈有灵气,我很佩服他,因为他和我一样大,但是能演得这么好,真是了不起!

影片的特技效果也非常棒,森林的场景拍摄得非常美,让人很向往,而很多场面非常紧张刺激,我妈在旁边紧张了好几次,搞得我非常无语,她能不能表现得淡定些啊!我在想,为什么美国电影的想象力如此丰富?特技制作如此厉害?

影片结束后,我妈妈问我这部影片和之前看过和《疯狂动物城》哪部好看,我认为二部影片都不错,但各有不同,《疯狂动物城》很幽默,里面全是象人一样思考和生活的动物,而且影片非常励志,而《奇幻森林》所表现的内容则比较深刻,大概是它希望表达出人与动物和平相处、互相信任的场景,它里面反复吟诵的《森林法则》,“本法则是森林法则,像上苍一般古老正确。 遵循的狼将繁荣昌盛,违反的狼必招致灭绝。 似匍匐植物缠绕树干,森林法则也左右不离。 群体之力汇聚自孤狼,孤狼之力来源于群体。” 这段法则表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团结凝聚之后却是强大的,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克服恐惧。

电影《奇幻森林》唯美语录 篇2

本文主要从“万物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态美”、“对立与统一并蓄的生态和谐美”以及“以德报德、超人类化的伦理道德美”三个层面来分析影片与庄子生态美学的关系。

一、万物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态美

美国生态哲学家在解释“生态意识”中提及:每个生物包括人在自然这个有机整体中都占据着各自的生态位,发挥自身价值,除了满足生机需要外,人没有权利恶意破坏其他生命形式”。这从自然万物包括人的生态位的界定来解释生态意识。而生态美学以生态位为基础,把“生态意识”注入自然之中,自然界本身呈现去雕饰的自然美,关键在于其内在生命的彰显及系统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这与老庄所描述生态审美意识相符。在老庄的世界中,自然万物以“道”为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如影片所展示的那样,以森林这个充满生命的有机存在实体作为大背景,将人注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系。天地长空、高山阔地、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无不是各得其所、各自生长、各显其性,彰显内在生命及系统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彰显自然生态美。角色设定上也秉承生命源于本然的原则,就如庄子所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及庄子所说的“固”都有尊重生命本然的意思。各种生命存在体结成一个生物链环,并无不参照并遵守着生物的生活本性,它们都是这个链环中的不可分割和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环节,人也是这个生态链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尊重声明本然的基础上再运用拟人的手法,加以放大其生命特性,达到了栩栩如生的荧幕效果。无论是群族主义、善于驰骋的狼群,还是懒惰成性、贪图安逸的大熊,还是尽显空灵、神圣不可侵犯的象群,还是充满灵性、与人相当的猩猩,还是默不作声、伺机而动的毒蟒,还是至高无上、霸权主义的猛虎,还是骁勇善战、坚不可摧的黑豹,影片都把它们展现的活灵活现,充分表现了它们都是充满生命、充满个性的个体,在自然生态中尽享自由、自得其适。

二、对立与统一并蓄的生态平衡美

万物在其物的层面上是“万物霜天竞自由”,富有生命性和独特性,在影片中,黑熊想方设法窃取蜂蜜,为冬天储备食粮,羚羊群在广阔的领土上自由驰骋、水牛们怡然自得地在河边饮水。但在“道”的层面上,万物都和谐地生存在“道”的光辉映照之下,以“道”为其运行的最高法则顺着自身的本然,和谐地统一于这片森林之中。影片中展示男孩在婴幼期被黑豹收留,后被母狼抚养,在狼群中长大,应运自然而生存。男孩骨子里流淌着人类独有的理性、和创造力,在生物本能上区别于其他动物则代表着“物的对立性”。万物虽然有各自的生物本能,但仁然与这片奇幻森林相生相克,在“万物齐一”的平等观下遵循着食物链和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这片奇幻森林代表着自然——一个和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万物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万物从自然中产生,又复归于自然。人亦是如此。就如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系统的一个成员,人同其他生物一样“通天下一气”,是自然系统进化的结果。人与自然不是索取与被索取、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它们同根于“道”,同化于“气”。这是一种微妙的境界,是无可比拟的,无法作以理性的解释。电影中有一个经典镜头,当象群从森林中穿梭而过时,动物们都下跪磕首,散发着一种虔诚的光芒,尽显空灵。这种下跪磕首并不是源于一种霸权的威逼,就是源于一种“气”场,因为象群的充满大爱、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用象牙开掘了河床,让森林万物享用清甜源泉,造福了整片森林。所以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任何功利心的膜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美,不矫揉造作。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以自我为中心、霸权当道的猛虎与其他动物们的互动态度,猛虎虽威力无穷,但是动物们面对它所表现的那种恭恭敬敬也是在强势之下迫于恐惧而产生的一种伪装,太过机械,太过刻板。另外,从主角小男孩的角度来分析,他虽是人类之子,拥有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但生存于自然之中,也自然而然地遵守着丛林法则,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所以说,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处,结成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自然万物像邻居一样和谐生存,自然万物就如老子所说,“一”即是“道”,它们与“道”有着内在的亲和性,有着生态的和谐之美,这和谐之美源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由充塞于宇宙中的阴阳二气交感运动而生,阴阳两极在对立中走向了统一,对立只是一种避免同质化的一种状态和手段,而统一却是一种本性显现和大美追求,在统一中涌动着勃勃生机,呈现出和谐的生态平衡之美。

三、以德报德、超人类化的伦理道德美

人源于自然,吸收了天地之气,接受了大自然的雨露恩惠,故而要以德报德,造福自然。

影片中有这么一段情节,正是展现了人归于自然,以德性回馈自然的伦理道德美。男孩与猛虎作斗争时,从人类的村落中拿到火把——在影片中被视为威力无穷的“红色花”,不料在猛虎的挑拨离间之下构成了对森林与了其他动物们的威胁。面对着这样的威迫,在利己效用与森林和谐两者间,男孩选择了森林和谐,同化于森林之中,丢掉在大家眼中至高无上、无所匹敌的“红色花”,展现了充满道德关怀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主要持一种自然价值观,主要有两个理论支撑点。分别是雷根的“动物权利论”和史怀泽从“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提出的生命中心论。而影片中所展示的充满道德关怀的生态伦理观主要受后者影响,强调自然中心主义而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说以德报德、超人类化的伦理道德美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其实就是一种“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人类属性是动物物种,与其他生命形式一样,从属于整个自然,这种关系从并非是否认我们是文明的、与众不同的、有思考能力的,它只是坚持认为,“我们本质中的这些因素,都是以我们是自然性动物这个事实为条件的”。缘于此,人类不能过于强调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状态,忽略与其他生物的平衡关系,人与其他生物还是需要守恒的,在自然整体中服从契约准则,维持公平对等的生存状态。这种情况下,自然界原本具有自主性生态平衡,人断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密切联系,正像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德沃尔所说:“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人关心自然、尊重自然并生活于自然之中,是地球家庭中的一员,要听任自然的发展”。

美,无处不在,对万事万物持有着一种审美态度,会安抚与愉悦心灵、提升个人气质、升华生活品质。在欣赏电影层面上用审美的眼光来看电影,比蜻蜓点水式的浏览电影感受到的更为独到、更加耐人寻味、意味深长。而生态美是一种大美,一种高境界的美,更适合细水长流。本文研究的只是冰山一角,还留有更多的空间等着我们去探寻与感受。

参考文献

[1]老庄生态美学观的当代阐释[D]李季,辽宁师范大学,2007

[2]徐岱,从生态主义视野理解环境美学[J]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

[3]杨晔.动物当主角-野生动物纪录片是怎样拍摄的[J].森林与人类,2009(10).

电影《奇幻森林》唯美语录 篇3

情节一影片中小主人公Mowgli趴在一头野牛的背上,一群野牛在湿滑、崎岖以及无任何植被的悬崖上的一条小路上前进着。此时天空下着暴雨,突然悬崖上方泥石流崩腾而下,小主人公马上跳下悬崖下方的河流中。

分析视频中,可以看出该现象是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特点及泥石流发生时的因地制宜的逃生方法。教师可利用该视频,结合课本上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自己从视频中分析、归纳泥石流的相关知识。可设计如下问题:

1.视频中展示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该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2.该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分别是什么?

3.判断该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及地区以及如何防治。

4.我们在遇到这种自然灾害时,应如何逃生?

情节二影片中小主人公为给棕熊Baloo采集悬崖上的蜂蜜,用尖锐的石头切割下从树干上向下生长的“根”,做成树绳。小主人公Mowgli通過利用这些树绳把自己吊在悬崖上,最后成功地采集到蜂蜜。

分析视频中,小主人公Mowgli切割下树上的这些“根”称为气生根。热带丛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相对湿度大。当空气湿度较大时,茎节部位受到湿度信号的刺激,加速分化,形成了气生根。所以,当参天大树的树干部分出现气生根时,就预示着该树生长在高温、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根据这段视频,可设计如下问题:

1.你能判断影片中的植物一般分布地区及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吗?为什么?

2.除了视频中例子外,你还能举出类似通过植物的外形来判断其生长环境的气候类型的例子吗?

3.总结、归纳出从赤道向两极的气候类型和相对应的典型植被的分布规律。

情节三影片中的树木具有较长的气生根,出现巨蟒等生活在热带的典型动物,Mowgli摘下一串生长在树干上的果子充饥等电影情节向观众展示了热带雨林的美丽与魅力。但是影片中小主人公为了打败老虎ShereKhan,从人类那里偷来“红色的花”——火,但是却意外点燃森林里的树木,导致森林发生火灾,Mowgli差点失去养育他长大的家园。

分析从电影所展示的这些素材中,可以推断出该故事发生地的环境气候类型应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作为陆地森林中最主要的生命功能载体,不仅具有地球上最丰富的物种量和生物生产力,而且以强大的环境影响与改造能力维系和支撑着地球的大部分环境生态的平衡。但现在的热带雨林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可设计如下问题:

1.热带雨林生长环境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什么?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有哪些?

2.结合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3.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及保护措施。

情节四影片中小主人公Mowgli遇到泥石流跳入悬崖下方的河中,抱着一块木头顺着河流漂到丛林里。在丛林里遇到巨蟒Kaa,巨蟒想吃掉小主人公,就在这时,棕熊Baloo出现与巨蟒Kaa搏斗,救下小主人公Mowgli。

分析视频中,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而棕熊是世界上现代生存的最大陆生食肉森林野生动物,别名“罴”,有些地方又称它为“人熊”“黄熊”“马熊”。结合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棕熊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及其以北地区。因此,巨蟒Kaa和棕熊Baloo不可能生活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而影片中所呈现的环境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不应该出现棕熊这种动物。可设计如下问题:

1.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影片中在同一环境下的动物角色的设定有没有意见或建议?

2.你还能举出在其他影片中从地理视角分析出现错误的现象吗?

奇幻森林电影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4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一个被遗弃在森林的婴儿毛克利,从小被狼抚养长大。由于他是人孩,遭到曾受过人类伤害的老虎谢利·可汗的敌视,并且在和平岩露出的休战期宣示要杀死毛克利。为了让毛克利存活下来,狼族经过商议,做出让黑豹巴希拉护送毛克利回到人类村子的决定。于是,就开启了一次以毛克利为主人公的森林冒险之旅,除了被老虎追杀,还遭到巨蟒卡奥的魅惑,被懒熊巴鲁从蟒口救下,后又被猩猩、猴子掳去,受到巨猿路易的威逼,被黑豹与懒熊机智救出后,毛克利得知狼爸爸阿克拉被老虎杀死,愤怒之下从人类村口拿下火炬去找老虎报仇,最后凭借他的机智战胜了老虎,森林中各种动物赢得了和平的到来。

影片中一再渲染森林法则,由狼群多次背诵的森林法则是影片的中心之一:“狼群的力量汇聚于孤狼,孤狼的力量来自于狼群,森林法则如上苍般古老,遵守的狼群将繁荣昌盛,违背者狼群必将灭亡”。这几句话,辩证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既强调个体的作用,又不忽视集体的重要性。但“森林法则”具体何指,影片中并无明确说明。在吉卜林的《丛林之书》中,“森林法则”是大自然运行着的一种法则,即“弱肉强食”,弱者被自然规律淘汰,强者生存、繁衍、进化。但在《奇幻森林》中,“森林法则”少了血淋淋厮杀的残酷,而披上了温情脉脉的外衣,即便是“森林之王”的老虎也要遵循森林法则,在休战期信守“只许玩耍,不许狩猎”的规则,只是对狼群提出要杀死毛克利的口头警告,并没有立即展开厮杀。“法则至上”的思想,在这里是非常明显的。

然而,“法则至上”的前提下,森林里的动物也存在着温情感人的伦理。当毛克利要离开森林之时,狼妈妈拉克沙对毛克利的依依不舍真切感人,导师黑豹对毛克利的谆谆教诲与誓死护卫也让人为之动容,甚至棕熊与毛克利之间的友情也能触动我们的内心。这样的动物伦理,与人类社会中的伦常物理,本质上没有区别。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森林当作一个隐喻,隐喻着人类社会。

毛克利被黑豹成功地送走,按理狼群与老虎的矛盾就此可以消解。但老虎对人类的痛恨,不是把毛克利驱逐出去就能解决的。老虎突然干掉了狼爸爸阿克拉,这个情节的设置,把老虎推上了“大反派”的位置,成为一个穷凶恶极的坏蛋——如果兽性是一个贬义词,但老虎无疑是影片中最具兽性的动物。也正是老虎杀死了阿克拉,才彻底激怒了毛克利,让他放弃回归人类,而选择与老虎决一死战的冒险。从整体的叙事进程来看,老虎杀死阿克拉这一矛盾冲突的设置是很高明的。没有这一矛盾的激化,毛克利回归森林就动力不足,就更没有精彩的人虎之斗了。

在情节设置方面,还有一处非常高明的地方,就是毛克利拿到人类的火把,这本是克制老虎的利器,却也因此烧毁了森林,引起众多动物的恐惧。火把在这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拿它去攻击老虎,说不定可以报仇雪恨。但毛克利很聪明地把火把扔进了水里,他失去了制敌的武器,却赢得了除老虎以外动物的支持。这里,毛克利身上又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当然,最能体现智慧的地方,是毛克利从枯树枝容易断这一教训上获得启示,他爬上大树,走上一根枯树枝,引老虎过来,然后跳到旁边早已准备好的藤条上,让老虎因树枝断裂而摔下火坑致死。在毛克利身上,人性的智慧与动物的`兽性是相融合在一起的,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人的复杂性——人其实就是人性与兽性的复合体。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讲天人合一,不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影响最大的儒家,还是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道家,都殊途同归于这一点。《奇幻森林》为天人合一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角度:人类在儿童时期,跟大自然是一体的,跟动物是最相近的,所以婴儿毛克利能被狼族接纳。毛克利从小生活在狼群之中,所以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兽性,虽然跟棕熊在一起生活时,他体内的人性有所复苏,但终究是兽性大于人性——只有看清这一点,才能理解故事结尾毛克利选择回归森林,而不是回归人类。这个结局没有落入俗套,给人惊喜,似乎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讽刺。

上一篇:学生会体育部长述职报告下一篇:说说最新说说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