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通用8篇)
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 篇1
我们时刻不在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们,如今七年了,汶川走过了“悲壮、艰辛、创新、奇迹”的每一个脚印。我们将永远记住“5·12”,以此缅怀遇难同胞、激励生者奋进。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相信,四川,一定能够开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未来。
为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电影《大太阳》于4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展开宣传攻势。
《大太阳》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夫妇为孕育新生命,历尽艰难曲折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灾区人民坚强、乐观、积极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世界。
主演倪萍:“拍摄这个电影让我感受颇深,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到他们(灾区人民)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你觉得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想想自己拍个电影又算什么呢。所以你不敢慢待这个角色,不敢说仅仅靠演技(去演绎这个角色)。那两个月挺折磨人的,而那种折磨是无法逃避的。”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我们在拍戏的时候,被四川人民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这种乐观你是心疼的,人总要活着,20块钱吃个火锅,这种感觉,这种坚强、不放弃,主创人员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他们拍得非常好,我演得也非常好。每演一场戏,真的有死亡一次再站起来的感受,不是说我有多高尚,而是被人性所感动了。”
刘佩琦则表示,拍这部电影有回到战区的感觉。影片的场景很真实,并且加入了很多群众演员,确实是地震后真实的生活再现,反映了灾区人民的心灵重建过程。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剧组每个人对已经过去很久的汶川地震理解各异。拍完后则认为,“我们不仅是拍一部电影,而是用诚意为汶川这片土地上活着或死去的人做一点点事。”杨亚洲则称,“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人性传奇。楼塌了可以再建,桥垮了可以再修,但是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对于那些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却需要更大的修缮和回归。希望我们自身也能在这场拍摄中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 篇2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日。在此,首先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
虽然岁月已经变迁,尽管历史成为过去,但是那一刻,必将永远的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那痛彻心扉,那血流成河,那一片废墟...都将会象一个烙印一样,永远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时光轮回,带走了昨日的伤痕,却带不走我们深深的缅怀!多个日夜的变换,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地震已经过去七年了,可地震的每个瞬间,发生在灾区的每个动人的场景我们依然清晰记得:
让我们感动的是,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安抚受灾百姓!
让我们感动的是,那群身着迷彩服军装的人,他们,用最直接和最朴素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些老师们,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和孩子,他们用生命践行着为人师表的诺言!
让我们感动的是,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和共和国的军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又一个重生的太阳和希望!
让我们感动的是,聪明机智的林浩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孩子,他们用稚嫩的行动展现出这个国家和民族在腾飞和复兴中所具有的坚强的基石和坚挺的脊梁
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些不远万里来到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他们在这次特大的自然灾害中无私奉献,也自我成长!
让我们感动的是,爱心涌动的捐款和捐物,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善良与真诚,这优良的传统和美德,必将生生不息,永远流传下去,是全体中国人永远的传家宝!
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国家便动用了数十几万的军队参与求援,但当时的情况,西藏闹事问题、奥运会火矩传递问题、国外反华问题,国内事务繁重,如此大规模的决定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更加深入,为安抚人民、鼓舞士气和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赢得了先机!
让我们感动的是,为了纪念512遇难的人们,党和政府决定把5月19日——5月21日设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哀悼三日,中国全境和所有驻外领事馆全部下半旗致哀。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第一次为平民的死亡下半旗,它表明了国家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让我们感动的是,全中国和全世界对汶川和四川的关注,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好了,我们的自我救援能力强了,因而,我们这次的自我救援和抗震救灾才会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
让我们感动的是,国家决定对灾区实行对口支持和帮扶,由东部,中部的二十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省的各个受灾县市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对口帮助下,汶川、北川、青川、汉旺镇、红白镇,还有都江堰等重灾区,重建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茶、有条不紊。这一切都展示着,四川,它不会被遗忘,并将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
512汶川地震作文200字 篇3
我在电视上看到512的人们还在坚强的生活下去,但到了清明节,他们悲伤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看着他们伤心的流泪,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他们正在伤心,我看了,想送给他们一首歌,叫做【隐形的翅膀】。希望他们真的长出一对美丽的翅膀,带着他们飞呀飞,一直飞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悲伤,没有痛苦,那里的人都有一颗快乐和感恩的心,我在幻想着,如果灾区人民在那儿,一定非常快乐。
512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篇4
抉择,为救儿子切断老伴尸体
是营救废墟下的儿子?还是要把压在儿子身体上老伴的尸体切断?一个是骨肉,一个是风雨同舟40年至爱之人。面对这样的抉择,68岁的老人王感强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他作出了此生最艰难的选择:切断老伴的身体,把儿子救出来。最后,儿子虽然被抢救了出来,但没能挺到最后。儿子被救出来时,身上已经爬满了妈妈身体上的蛆。 地震后,老王天天找自己的亲人,直到两天后,他才找到了气息尚存的儿子。于是,他赶紧找来消防队员营救。在前天的营救中,消防队员面临难题:地形非常复杂,抢救难度很高,但消防官兵们还是坚持着。当营救步步为营的时候,却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老王已经死去的老伴卡住了儿子的身体,如果要救儿子,就必须切断老伴的身体。面对这样的选择,营救人员无法作出决定。老王老泪纵横,很短时间他就决定:“抢救活人要紧!”那位切尸体的医生安慰老王:“对不起,我们实在„„”
儿子救出来了,老伴也成两半了,可最后,儿子还是死了,老伴的尸体也烂在废墟里没能抬出来。救援人员说这些事时,映秀镇边上的岷江水“哗啦啦”流个不停,像在替老王哭泣,也在替映秀哭泣,那一瞬间,一直自认坚强的记者忍不住把头转向一边„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 篇5
2011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的日子。
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
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走进地震中的几个人物,感受他们的坚强与伟大。一个女孩
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孩,在打着手电筒忘情地读书。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废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一位战士
他哭了,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大声请求,里边还有人,让我再救一个人吧!因为强烈余震,倾斜的房屋即将再次倒塌,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两眼熬得通红,两手磨出血泡,被强行拉了出来。在汶川大地震中,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战士,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柔情似水的爱心天使,他们特别能战斗,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忍耐,也特别有爱心。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一名教师
人们惊呆了,在挖开的废墟上,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生前,他在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危难之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身躯庇护着心爱的学生。谭老师,一路走好,感谢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躯把人间大爱写到了极致。一个老板
他是老板,又是个慈善家,香港百岁老人邵逸夫。在汶川大地震后,立即为灾区捐款一亿港元。当然,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贵在尽力而为。所以,邵逸夫先生的一亿是高尚的,成龙的1000万是高尚的,你我捐的100元、50元、10元同样是高尚。一个乞丐
他,衣衫褴褛,他,食不果腹,可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使他成为感动中国的一员,他就是东莞石龙镇的一位乞丐,他向灾区捐献了身上所有的80元钱。他说,向社会讨了这么多年,也该向国家捐点钱了。钱,微不足道,话,更朴实的掉渣。一个公仆
他是日理万机的总理,又是对无数灾民关心入微的贴心人,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最紧张,哪里就响起他镇定的声音。救人,救人,全力救人,他一遍一遍地大声疾呼,前进,前进,全速前进,他一次次地发出命令。废寝忘食,是他的常态,殚精竭虑,是他的写照。一次次泪流满面,是他对灾民的声情流露,一次次果断指挥,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执政为民,他是楷模,赤心报国,他是典范。
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的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六万遇难同胞虔诚地献上一朵花,点燃一支蜡烛,祈求一个祝福,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人民教师,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让我们把地震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把地震中的瞬间留存下来,把温暖的爱心播撒下来,用不停息的爱之潮,鼓励灾区更多的伙伴坚强而乐观地面对未来。
穿越灾难,迎来荣光。这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仍将激励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续写一个古老民族奋发图强的激情文字,托起五千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百年梦想。
纪念512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xx,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震灾无情人有情》。
您还记得吗?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
您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县。
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
顷刻之间,汶川震动,四川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里氏8.0级大地震,震碎了中国人民的心。然而,它并没有将我们击垮!震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13亿同胞热切牵挂、伸出援手鼎力相助!
现在离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了,我们虽然都曾慷慨解囊过,但是灾区的重建还只是冰山一角!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兄弟?当我们在饭店饱食美味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饥肠辘辘的受难姐妹?当我们在挑选名牌服装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衣不蔽体的父老乡亲?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又怎么会忘记那些苦难的同胞!是的,震灾无情人有情!只要有爱,灾区的孤儿便不会孤单!只要有爱,重建家园便不再遥远!只要有爱,灾难怎能匹敌?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海洋。
现在,灾区人民还在受苦受难,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提议,我们可以继续捐款捐物援助灾区,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继续了解灾区、关注灾区;我们可以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祝福;我们可以写信给灾区的孩子,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节省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加强防震演习,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发奋学习,长大了也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旗下的讲话: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讲话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温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而努力吧。
汶川地震周年祭 我们该做什么?
(演讲人:徐惠珍)
去年的今天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四川的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它波及之广,破坏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需要感念、铭记、追忆和思考的东西很多。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或正在进行着各种纪念活动。这对于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什么样的纪念是合适的?我想,这种纪念,既不能过于悲情地让大家重拾悲伤,也不该让人浮华地感觉是在消费悲伤,更不能将悲伤变色变味。而是通过这种纪念,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帮助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通过这种纪念,促使每位公众更深入地思考诸如公民社会道德和责任的构建、慈善发展、援助科学化、人性化、长期化等深层的东西;通过这种纪念,让人性之美能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让善与博爱长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总靠灾难去唤醒人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总靠灾难去激发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过去我们对物质主义、精神颓废、短视狭隘、人际冷漠以及各种良心泯灭和缺德行为,只能报以无奈的宽容乃至最终的麻木,那么正是这个赈灾过程中新形成的主流价值观,才唤起了深藏于我们多数人内心的良知、爱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热情,现在这些你还留有多少?而当初地震所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那些心惊胆战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抑或是瞬间温暖的感动,改变我们什么,让我们懂得什么?现在这些“什么”你还珍惜着吗?
5.12大地震它是生命的劫难,更是我们民族永难忘怀的心理创伤。民族在哭泣中进步,国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严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长。纪念的初衷因此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寄托一个民族的悲情,一个民族的反思和一个民族的期盼。
亡者安息,生者奋发,虽然苦难和悲伤刻在我们心上,但生活总得继续。天灾无情,人类无法抗拒。飓风、洪水、冰冻、地震„„种种天灾的无情和损失,都可以最终化为电脑屏幕里的“科学数据”。而种种客观的“科学数据”,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头总结,往往都已付出了无数条鲜活生命的沉痛代价。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总结、检讨。而人的智慧总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
2007年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过去一年全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而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如果我们多一些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如果我们平时多加强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识守护生命,许多灾难就可能会消于无形。让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过后,防震减灾和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自觉选择,“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成了大多数师生的共识。
每一片生命的绿色,都需要细心呵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2009年5月7日-13日)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一日一小练,一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让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切实减少悲剧的发生,我校将积极响应号召,现在我就高中校区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提三点要求:要求一:为普及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要求以班级学生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进行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主题宣传教育。同时由学校办公室、团委负责制作防范自然灾害的展板,每位学生务必自己抽出时间前去食堂前的宣传橱窗观看、学习。
要求二:为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初中校区将在5月12日下午50—4:30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高中校区本次活动不参加,但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老师把平时的每一次课间操出操的过程,每一次大型集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疏散过程、一个逃生过程,熟练地做到有序、安全、快速!
要求三: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平时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从身边做起,消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旦发现隐患或对安全不利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消除或报警。
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 篇6
你们好!
哀乐还在心中回响着,泪水依然在“泛滥成灾”。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了8级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无数无家可归的亲人哪!那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那一幕幕的残垣断壁啊!心中那无尽的哀思,我更想在这哀思中做点儿什么?
我决定,再一次伸出自己的双手,献出我的一份爱心,拿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钱,也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入我的行列,帮助灾区的小朋友早日重回校园,早日重回家园!
灾区的小朋友啊!不要再哭泣了!在地球的大家园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和你们在共同承受着生命的疼痛,我们是连在一起的!众志成城,让我们一起微笑面对生活吧!
最后,我们向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所有亲人表示深切地悼念,愿他们一路走好;向在四川地震中所有的小朋友表达无尽地祝福,祝福你们远离灾难,永远快乐!
此致
敬礼
xxxxx
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 篇7
沉痛哀悼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伤亡惨重,目前已有四万多人遇难,500多万人无家可归。人民解放军开赴第一线抗灾救人,温家宝总理亲临第一线指挥。
前一天还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昔日美丽的家园已变成如今残破的.废墟,无数个家庭不再完整。看着被破坏的房屋和坍塌的道路,听着丧失亲人悲痛的哭声和获救后因激动而无法言语的哽咽,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震动。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脆弱,但在灾难降临后,13亿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灾区的救援工作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所有人都希望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早日得到救助。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 205月19日 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你阅读的文章来自:本网]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 ,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默哀,只短短三分钟;哀悼日,也不过三天时间。但这三分钟、这三天,对我们的影响,或将持续一生——它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它让我们明白,在灾难面前,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热爱这个国家,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
现在,为表示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让这一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铭记灾难,告慰遇难者,请大家集体默哀三分钟!
为遇难同胞哀悼 为幸存者祈福 !
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 篇8
我出生在2008年5月13日,还记得在我五岁生日那天妈妈对我说:“飞飞,你知道吗?在你出生的前一天,我国的四川省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生命,所以你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那时我还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如今已过去了十四年,直到上个星期我看了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那是一场八级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高楼大厦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还来不及反应什么就已经被瓦砾埋了,救援人员在废墟里发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死去,但她跪在地上用身体护在她孩子上面,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孩子,孩子被救出时,人们发现这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怀里有一个手机。手机里写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纪录片里还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可是看到这里,我却泪如雨下。大灾大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这一刻,我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是啊,妈妈说得对,难道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看完纪录片,我擦干脸上的泪水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给了我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纪念512地震作文结尾】推荐阅读: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10-19
汶川地震纪念馆06-07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12-15
纪念五四兼玉树地震爱心捐款活动主持词11-25
512汶川特大地震05-30
512汶川地震学校监控08-08
纪念512五周年策划书11-10
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座谈会上讲话12-21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英雄的中国(512汶川地震演讲稿)07-02
地震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