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智慧课堂

2024-09-05

北京四中智慧课堂(通用10篇)

北京四中智慧课堂 篇1

北京经信委童腾飞:从数字北京迈向智慧北京

2011智慧城市高层论坛12月1日-2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举办。以下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演讲内容:

童腾飞:谢谢各位,谢谢邬院士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作为一个学生回答一下。我汇报的题目是从数字北京迈向智慧北京怎么演进的。

数字北京用了十年时间,应该说十一年时间,1999年刘淇当市长的时候提出数字北京口号,用了十年时间我们认为数字北京当时的目标基本完成。我今年把十年的数字北京做一个汇报,同时做一下未来十年的展望,邬院士刚才介绍智慧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也分析这个确实很难,我们作为未来十年的口号,作为信息化的一个主题。

数字北京经过十年建设,这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来汇报一下北京十年来的情况。第一个就是提升了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应用和普及。

建设宽带、全覆盖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这是站在社会角度看,从目前到2010年底,实现了2兆带宽全覆盖,20兆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335万户,覆盖率50%。光纤到户数200万户,覆盖率28%,3G网络覆盖沉城乡,包括WIFI接入点也很多,3G用户也超过254万,高清电视覆盖22.6%。

政府网络基础设施这块,其中包括有线政府专网,2001年开始投资建设,从01年经过SARS普及应用,那个时候必须用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全面的普及,以及连接到各个单位,首先目前有线政府专网有700多家,承载业务系统300多个。第二个是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级数字集群网络,这个网络是目前建成全球最大的城市网络,这个当然得益于奥运会给北京创造的机会,当时奥运要求建设指挥调度网络,把北京九个模拟网络整合之后建设这样一个网络。

第三个是信息化全民普及率,这个普及率,应该指信息化的意识和参与度,我一个是从网民角度看,北京从去年年底的网民是69.4%,高于第二名5个百分点,高于第三名10个百分点,应该说北京的网民给我们信息化推进提供很好的群众基础。其次手机用户,现在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智能终端,所以前面刚看到一个报道,智能终端普及率,北京是最高的。应该说大家换手机比较多。第四个是政府核心业务信息化这块。目前我们核心业务梳理之后是1500多项,现在基本覆盖,政府的某一项核心业务基本有信息化支撑,支撑不一样,有的是一部分,有的是全流程,目前全流程很少,我们下一步推进全流程的,现在说一下电子政务的概念,好多区县也提出的概念不太一样,他们认为OA就是电子政务,后来有电子政务信息化观念有变化。我们把政府核心业务,有智能有核心业务,有信息化支撑,这才是电子政务的本质,这个指标为十二五建设中采纳了。

第二个方面汇报一下我们怎么来做的,第一个是加强顶层管理,出台一些技术标准。目前我们出台了电子政务技术标准,包括刚才邬院士说的视频,包括北京的网络化等等,这些有45个标准,来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

在城市信息化有18个环节进行管理。再有一个提供共性的政府信息建设,除了网络建设还有软的基础设施。第一个是空间,我们空间非常重要,所以全市集约化的,也是最大的。目前支撑的所有委办局和区县共同来调用。再一个从基础设施是共享交换体系,这个不多介绍。

最后一个是数据库介绍,我们把四大数据库从今年10月份,基本建成。再有一个是推动产业应用和互动这块,这一块我们做的不是太好,但是作为我们十二五衔接汇报一下。从北京的信息产业来说,应该是很好的基础,作为北京的支柱产业,目前电子信息制造加上软件信息服务业占了北京GDP12%,我们这方面高度重视。

同时北京应该有一批也包括在座的骨干企业和培育的重要企业,包括十年以上的软件服务业企业超过40家,这个占前100名以内的40%,同时也有外包的重要企业,能进入全球外包百强的北京有3家,同时也包括一些IT的很多其他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站都在北京。

第三就是我们促进的应用和企业对接这块,这块从工信部总结,以前做的也不够,所以我们这块也在努力,怎么通过应用,给中国产业和企业带来机会,同时我们更多企业创新和应用来创造更多模式。总结一下数字北京十年建设,自我总结的话,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做好四个结合,一个是将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和提高政府履职效能作为核心推动力。智慧城市或者数字城市大家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样,我们北京市特大型城市更关注城市管理城市生活,有一点我想关注的还是产业多一些,我们围绕这个城市,解决城市管理,城市运行为核心,同时做好长远和短期脚踏实地的结合,做好全局统筹与鼓励创新结合,鼓励创新北京也有很多,包括网格化,这个在全国推出,还有实名主业,通过无线的方式扩展到手机上。刚才讲数字北京十年应该说我们达到了网络有了,应用有了,解决有的问题吧,但是真正把客观世界有效的管理好,也就是刚才邬院士给我们上的一课,提到物联网的应用,这个方面差距很大。下面十年我们要经过一个路径,包括刚开始提过智能北京,我们刚开始定一个目标定智能北京,我们智慧达不到,能够把物理世界能够管好,智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后来看智慧城市势不可当,后来也进一步提出智慧城市,但是目标我们定的是未来十年。

所以主要汇报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智慧北京的提出,第一个是北京市总的经济发展目标,当时我们提出一二三四五,一个是一条主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个是两个率先,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个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四个服务,同样尤其习近平同志提出,五个之都。

那么第二个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的问题,应该也是我们的需求。北京最近两千万人口规模,人口过快增长,而且人口老龄化加剧,到2020年北京老龄化人口达到29%,老龄人口会占到三分之一,老龄化将成为我们未来城市管理最大的问题。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00万辆,不像国外的小巷子都是道路。造成我们路网有限,人口又密集。同时北京人口土地资源只有全国的1/6。也包括我们的水资源,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8,这些都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解决我们城市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我们面临新的社会环境,解决人的问题,人的诉求。

我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成为北京的重要问题。刚才邬院士说,我们为什么后来想了之后,敢于提出这个原因就是技术进步,最早是我们中科院若干院士说2050年,就是未来50年中国IT技术演进图,2030年之前科学没有重大突破,但是技术应用是广泛和融合的,就是泛在化、融合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可信,我们现在做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也有局部的突破,摩尔定律等等都没有突破。现在这些足以成为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这两方面,技术的保证,和北京的需求,我们就提出智慧北京的发展战略。

这个是破解大城市的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智慧北京和数字北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数字北京解决的是网络全覆盖,并没有泛在,我们定义为宽带泛在基础设施,我们数字北京解决核心业务信息化,我们解决人的问题,人操作流程的信息化,对着客观世界自动感知,自动处理还是不够的,刚才邬院士介绍,我们地下管网的管理是不够的,所以在智慧北京要做到智能融合信息应用,再一个就是我们信息化发展,让它可持续发展,尤其邬院士刚才提到的,智慧城市管理比建设重要,确实是这样。所以创新可持续发展环境,让智慧城市有序建设是很重要的条件。

从愿景角度来讲,我们大概是这样几句话,或者核心就是我们要建设宽带泛在的网络和智慧公用的应用平台,这是基础设施类,形成应用与产业互动的机制和创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也就是保障条件类的,同时要实现四个智慧目标,第一个城市职能运行,第二个是市民的数字生活,第三是企业的网络运营,第四是政府的整合服务这么一个架构图。我们未来智慧北京,首先管好这个城市,这是一个平台,智能城市运行,其次上面支撑的几个主体,人、企业、政府,这几个主体实现智能。

具体的第三个介绍里面的内容,我们把它分成四个智慧应用和四个智慧的支撑,第一个就是城市的智能运行,这个包括我们对人口的精准的管理,包括对交通智能管理和服务,包括对资源环境的智能监控,也包括城市安全智能保障,主要核心四项任务,在具体目标当中,我们能做可考核和量化的目标,包括全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综合监控率,还有公用智能电表普及率,还有城市和社会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安全生产的覆盖率。

包括市民数字生活,有医疗、教育,基本生活服务,其次就是我们数字生活,享受便捷化的数字生活,网上娱乐、网上教育等等,也包括我们各种旅游服务方方面面,这个数字生活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就是企业的网络运营,其实这个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普及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自己内部的ERP全部都要普及,第二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改变它的生产经营流通这种方式,交易方式。第三个层次就是企业信息化。我们提出一些指标,一个是就是核心业务,企业的核心业务。第二从投入角度来说,目前的投入大概占到营业收入的0.3%,我们未来五年希望提高到0.5%。

在政府服务这块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政府自身的服务的整合,第二个我们政府自身的内部管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为老百姓服务,应该是便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在我们原有核心业务信息化基础之上,进行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来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五个就是建设智能应用支撑平台,刚才汇报的,未来更多的共性平台的建设。我们下一步要能够应用,来建更多的供应平台,这个包括政府平台,还包括社会平台,也包括商业平台。

还有包括宽带泛在信息基础设施,我们刚才提出100兆,还有物联传输的感知网络,这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第七是形成信息化应用与产业的联动发展,应用给产业提供机会,同时产业给应用提供创新模式。应用和产业进行互动,进行良性的互动。第八是新发展环境,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就是协同,包括完善法规标准,包括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共享,包括资金投入社会的和政府的,还有包括人才等等。

最后把智慧北京推进思路汇报一下,我们把它分成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将来更多的是发挥市场主导信息化建设,政府更多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其次我们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智慧北京建设,作为顶层设计概念比较热,我们要逐步推进。

在政府这一块,我们提出了“283”这样一个顶层设计,公众集成服务和领导决策指挥,来领导我们下层的协同。

第三个就是引导企业参与智慧北京建设,包括我们刚才说的,给在座很多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包括政府的保障,包括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鼓励企业创新模式。我们将来都要大力创新鼓励。最后一部分是加强评估考核。通过前面这些指标,评价区域水平,同时为行业和部门进行工作考核,来共同促进。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共同交流,把邬院士提出的课题,我们在未来五年十年交一个满意的答卷。谢谢各位。

北京四中智慧课堂 篇2

智慧课堂。我校2002年就将数字表决终端EZclick引入课堂。这种数字化教学模式及时、清晰地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轨迹, 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从而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出整体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反馈调控。但它仅是数字终端, 并不能形成一对一式的教学。自2012年3月三、四年级530名学生使用了iPad以后, 我校多维数字化教学模式逐渐成形。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 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台iPad, 所有的学习内容与教学内容都被这个学习终端所承载, iPad紧紧地把教师和学生连结在一起。 (2) 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课件, 全以电子书的形式输入到学习终端中。在一对一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中, 教师用电子书讲授, 学生用电子书学习。这既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 也改变了学生赏析的方式、课件的演示方式, 最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 (3) 学生人手一机, 将动态的教学过程用iPad来承载, 同时记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轨迹, 如预习轨迹、赏析轨迹、作业轨迹、评价轨迹等。 (4) EZclick能够记录学生选择目标的正误, 而iPad记录下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分析学生的学情至关重要, 它与EZclick的表决结果配合使用, 结果可以用学习过程加以诠释, 能够准确地判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 (5) 多学科参与的多维数字化学习模式, 使数字课堂变得立体化、多样化。它改变了学生参与音乐的程度, 学生可按照喜好来选择不同的参与方法, 最终实现对音乐的感悟, 它也改变了学生的绘画方式、对色彩的认识和选择, 省去了许多模糊的过程,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速度。劳动课中使用iPad, 则可以达到虚拟课程的效果, 实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施的劳动课程。

智慧文化。丰师附小的数字德育是数字课堂的延续, 是以校园网为载体的数字校园文化的建构, 于2013年初开始使用。丰师附小校园文化的核心任务是数字校园和智慧文化, 其关键为“数字”和“智慧”。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智慧的小学生, 做优秀的中国人, 即具备知识储量, 善于思辨, 具有创造性, 并且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智者, 为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奠定基础。校园文化整体结构分为一个智慧、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十个时间段 (如下图) 。

从“数字北京”迈向“智慧北京” 篇3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处理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进一步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北京市政府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了“智慧北京”发展战略,并于2012年3月颁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这标志着北京城市信息化发展未来十年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升华转变。

2012年11月27日,围绕“智慧北京”这一目标,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等部门的指导,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分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云计算产业联盟、北京信息化协会、软件行业协会、通信信息协会及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等机构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正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动。

据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介绍,“智慧北京”大赛旨在通过赛事评选活动,宣传展示“智慧北京”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促进并带动北京市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通过“奖项申报、材料初审、网上公示、尽职调查、专家评奖、颁奖大会”等一系列环节来完成。对于征集和评选出的项目及方案,大赛组委会继进行大力地宣传推广展示,并通过积极组织面向北京及全国的“智慧城市”应用需求对接活动实现推广及落地。

本次大赛共设置了“智慧北京”优秀示范应用、优秀解决方案和突出贡献等三个奖项,大赛将自启动日起一直持继2013年1月中旬。大赛组委会在12月14日接受奖项申报材料之后,组织专家对材料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审,并在大赛官网(www.ziota.org)、首都之窗网站(www.beijing.gov.cn),对申报各奖项的企业和解决方案资料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公示并同时组织进行对申报项目的尽职调查。之后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的专家组,结合网上公示以及尽职调查情况,进行专家评审,评选出最终奖项,并拟于2013年1月16日召开颁奖大会。

同时,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要支持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分公司已经在“智慧北京”建设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涉及了“基础网络设施、市民主页、物联网六大工程”等三大领域。针对本次的“智慧北京”大赛成果,北京移动将组织开展“无线城市、智慧北京”合作伙伴计划,结合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重点推进在行业应用和市民生活领域的相关项目建设。

北京四中智慧课堂 篇4

主持人:下面咱们请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科技处处长刘杰教授,刘杰教授不单是做了很好的科技管理,他本身做了很多研究开发工作,在好几个领域都有很大的贡献。下面请他来介绍。

刘杰:今天下午非常高兴来介绍一下智慧校园与教育信息化,这里面一个是智慧校园,为什么建设这个校园,另外一个是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有什么结合的地方,我是在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本身是以信息和通讯为主的这么一个学校,从我们学校来看,我们学校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是网络交换,还有一个光通讯,还有一个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联网里面有三个,第一个就是云计算,以为主,网络,另外一个就是无线,刚才我说了智慧城市里面,还有一点,我们大家忽略的比较多的,就是智能终端的出现,这些实验室实际上在我们这个学校里面,是我们学校科研跟交流的主题,在北京邮电大学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学校这样一个环境,去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那么信息化工作,又跟我们科研和教学的主体是吻合的,我们可以把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建立智慧校园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培养IT业里面的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说我们学校在做智慧校园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需求。

我今天下午时间不是非常多,我会过的快一些。我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智慧校园,另外我在谈一下,我们下一步教育信息化,跟智慧校园结合的问题。我们学校规划很简单,我们希望通过最底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把我们这些服务功能,通过整合变成内容,我们去建设一个所谓的3I的校园空间,这3I空间里面包括集成、智能,并且在高校要提倡自主创新,所以我们想通过无所不在的计算与网络,尤其在北京邮电大学这样的环境里面,把我们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去完成一个集成的自主创新的新型校园的建设,最终通过这样的整合,能够把我们学校的环境实现智能化,实现我们校园能够以服务为主,希望我们的教育普适化,使得我们科研能够创新支持我们的培养人才。

我们的建设内容大概分三步,所有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完的,我们大概需要在2015年左右,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计划。第一步我们希望整合一个数字校园,这个数字校园的一个整合一个统一。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构建所谓的泛在北邮,最后一步我们希望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实现智慧校园,这个智慧校园将是教育为主,它不是一个校园简单的物理智慧化问题。

数字校园比较简单,我们现在看到,我们各个单位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零散的数字资源在里面存在着,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系统,比如说我们的图书习惯,我们的财务系统,我们的科研系统,我们希望数字校园实现四个统一,我们有统一的门户,有统一的数据,有统一的认证机构,有统一的应用发布,通过这些发布以后,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校园,这是我们第一个阶段。根据我们学校的特征,因为是IT业的学校,所以我们利用我们这样一个平台,统一出来的东西,科研上的资源,开放大量非隐私的数据和应用API,供学生他们在学习当中去创新去创业,这是我们学校在其他院校里面不是他们的必须,但是在北京邮电大学做这个事儿,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必须。

这个基本上,我们已经通过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基本上实现了这样一个零散资源的整合,然后建立这样一个数字校园的环境,我们这些数据和系统还再不段的更新,也在挖掘系统之间的潜在关系,去支撑更高层的智能化的服务。比较简单的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学校里面有给学生发放贷款的,基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家庭所在地开一个证明,说是贫困学生,我们班主任评判,然后给你贷款,这个时候很容易在所在地开一个证明,班主任做评判也是很主观的,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一卡通的建设,我们可以跟踪这个学生所有消费的习惯,我们把这些数据统一起来,作为这个学生他实际的困难程度的评判,所以我们从这里面看到,引入智能的判断,使得我们对学生发放贷款的时候,更加跟踪目标,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我们做这个东西,数据统一以后,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第二步,我们希望建一个所谓的泛在校园的概念,北京邮电大学,做了很多,在无线通讯方面,我们是全球第一家,实现了通讯的一个科研机构,我们校园里面自己有科研成果,建的无线的覆盖网络,我们有自己交换平台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在校园里面,广泛的部署各种各样的物联网的这些数据采集的传感器,把这些数据采集上来,结合我们的数字校园,构建一个所谓的泛在校园,这个校园里面从基础设施来说,宽带网、无线网,各种制式的无线网都存在,另外把我们科研成果集中上来,使得我们这个地方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无线环境,这个无线环境可以让学生,让我们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场所去做科学研究,也就是说,我们今后的研究,我们大量的无线研究都是仿真等等,我们希望构建这样一个实验环境,使得今后的研究是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环境当中去创新,然后另外一个,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底层次的做研究,提供无线接入环境,他们可以去做针对各式各样手机应用的创新,所以这是第二步要做的的。另外我们把我们的实验资源集中上来,给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去提供不同的实验环境。这里面我们看到学校里面大概教学里面实验分几个层面,第一个以课本为主的,为了促进对课本知识认知做的实验,我们通过智慧校园,智慧环境,给学生提供网络上虚拟的,能够跟课堂匹配起来的认知环境,我们也允许跨领域,进行协同的实验。另外一个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基于我们的无线环境也好,有线环境也好,做一些创新,这个是以创业为目标这样一个概念。

最后一个我们希望通过泛在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我们资源的整合这些做完以后,我们希望通过泛在校园这样的概念,推到我们智慧校园的层面,这个层面我们希望有一个创新的服务池存在,通过这个我们能够开放出一些服务的创新工程,这个就不仅仅是我们北邮的资源,因为物联网每个单位都在建它的东西,如果不利用云计算这样好的概念,把各家的私有云贡献出来,要不只能在一个领域创新,我们把我们北邮的东西贡献出来,其他的人可以到我们这个平台来享受,我们可以借助其他院校的私有云,可以进行跨领域的创新活动。这个是我们最后希望实现的,也是正在建设当中的事情。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基于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和我们的老师,基于校园地理信息服务的系统,这些我都在开发,这些不是技术的先进性的目标,我们希望把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跟我们现在的网络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们今后的就业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个舞台。那么校园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主要涵盖的东西比较多,有各种资源,所以智慧校园里面,也跟政府一样有很多管理,但是校园跟政府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北邮两大资源其他地方没有,一个是教学资源,我们在几十年建设当中,已经数字化了,另外我们利用数字网络,开发了实验资源,这些通过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资源匹配起来,我们希望教学研究活动,这些IT的基础设施,以及校园自然环境智能感知这些东西,联合起来,构建成一个所谓智慧校园的环境,这些智慧校园的环境,反过来能支撑我们科学研究,支撑我们培养人跟教学的改革。所以智慧校园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角度来说,第一是把分散的资源整合,第二个核心是在人才培养,希望通过网络,或者通过新的数字化环境或者是新的智慧化环境,能够为新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下面我想说一下教育信息化,说了半天,我们都是想象是用技术怎么样去取代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这是我们想的比较多的,实际上这是比较错误的理解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不应该是这样,我发现我们人接受知识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我们掌握技术手段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环境和感知获得很多知识,实际上教育信息化不是这样的事情,教育信息化是现在这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怎么样重新去构想我们的高等教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去做教育,使得我们培养学生的效率更加高,使得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创新的人才,而不是说我们要用技术去取代。所以说教育信息化核心是教育,那么它是教育信息化,解释信息化技术和现代信息化的有机融合,这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当然希望满足一些东西,我们教育空间里面,我们有教学空间,有科研空间,有生活空间,这是空间的整合,是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以信息技术为科技基础,以知识管理作为我们资源特征,以人才培养为教育宗旨。教育里面大概分为三大类型,我们所谓的主体教育,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学生本科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我们培养学生,那么这个时候,应用网络化技术,或者智慧校园技术,或者应用数字化技术,我们能够实现过去不可想象的个性化教育,和突出创新精神的教育,这些东西没有技术手段支持的话,成本太高,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主体教育里面,信息化可以扮演非常好的角色。另外是通识教育,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网络技术,我们的云计算,能够使一个人关心专业以外,用非常低的成本,关心其他领域的知识。另外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知识更新快,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网络技术,通过智慧校园的概念,通过云计算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使得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关心不同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地方可以获得知识。

那么教育信息化,我们想把它建立成生态概念,跟云计算一样,它是生态循环的,它有支撑,有实践,有战略决策层,这是相互之间互动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把教育信息化做好。我们整个发展来说,基础设施,如果一个校园没有一个网络的基础设施,没有一个信息的基础设施存在的话,那么所有这些智慧校园都是属于空中楼阁,所以基础设施包括了,宽带网、无线网,以及我们数据中心,另外我们学校有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云计算,包括智能化的知识挖掘,知识的关联,我觉得知识关联非常重要,我们在学习一门课的时候,跟其他课有相关联的关系,我们在信息平台上给支持。我们需要专业的人才。另外最后我们需要以培养人为最终目标,所以把这些服务,变成真正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这样一个目的体现出来。所以通过一个学校或者多个学校私有云的建设,实际上我们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北邮有它的资源,其他学校有其他的资源,我们是搞信息技术,人家搞石油,搞地理的,这些云都贡献出来之后,我们可以做交叉的协同创新。从这里可以看到,从技术平台、服务平台,服务实施,构成校园一体化的概念。

通过我们这样一个创新平台,我们可以借助外界的资源,和学校内部的资源,以及借助环境的资源去支持学生进行创新,进行创业,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实践,当然规模还不是特别大,我们在学校里面已经做了一些,外界比较热门的东西,支持学生创新的,我参加了一个国际联盟在做,我们已经做了比较完整的校园地理信息的开放系统我们不是说开放系统有什么用,大家的研究能够基于这种地理系统开发更新的服务。另外我们也做了宽带无线实验系统,这个分层次,有最基础的认知实验,也有高层的实验。也有物联网的布局等等等等。所以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我们应用服务可以得到改善和创新,我们希望能够支持产学研用的服务。另外核心,最后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各种各样的资源的整合,能够发现数据内部内在的关系,然后使得我们对教育的理念进行更新,去重构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能够使得我们的技术,真正服务于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好!所以教育信息化我们主要还是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高校中心任务,直接面向老师跟学生,打造以数字化、泛在化、智能化、个性化为特征,以共享、开放为手段,以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校园。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改变高校教育和管理过程和结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们教育的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北邮要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去实现这个事儿,我们也希望各方产业界的,跟政府部门能够关注我们学校里面的建设,我们也希望大家有更多的资源能够贡献出来,然后为培养学生,培养创新人才做贡献。好!谢谢大家!

智慧课堂 篇5

智慧课堂是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产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实行“理论、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设有讯飞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对智慧课堂的理论进行了专门研究.[1] 承担并完成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智慧课堂: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研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智慧课堂》专著(2016年5月)。该书被誉为“国内首部基于信息化视角,专门、系统地研究智慧课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著作”。

智慧课堂的定义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1]

智慧课堂的特征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智慧课堂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用于分析的数据大部分来自LMS、CMS和学生档案库等数据库,也有些来自于学生个人的非正式知识管理系统(如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采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据此进行教学决策,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智慧课堂教学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诊断与评价,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评价结果,包括课前预习测评和反馈、课堂实时检测评价和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和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和评价信息反馈,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包括电子文档、图片、影视、语音、PPT等多种样式的资源;在资源推送方式上也是多样的,既包括自动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主订阅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智慧课堂教学流程

智慧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组成。

/ 3

智慧课堂教学流程

课前环节包括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课中环节包括课题导入、探究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课后环节包括课后作业、微课辅导、反思评价等。产品目前从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到西安、南京、合肥、蚌埠等重要城市,均有常态化的学校(名校)应用案例。为促进产品深度应用和经验交流,公司每年会联合国内外知名学校举办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和名校长沙龙等活动。

智慧课堂产品组成

讯飞皆成智慧课堂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开展产品规划,结合讯飞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并与一线用户共同参与产品设计,经过实际的教学应用打磨而成的教育信息化产品。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是由“云”、“网”、“端”三大部分构成的课堂信息化环境。云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支撑平台、资源服务、数据处理、智慧课堂产品组成

教学服务等,比如构建完整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数据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支持各种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综合应用等。

微云服务器 :提供本地网络、存储和计算服务,可以方便直接地将即时录制的当堂授课进行本地化存储;通过构建无线局域网,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同时支持安卓、苹果、windows等多操作系统),在无需互联网的状态下,实现任意点对点的通讯与交互,节省大量互联网资源的占用;当连接互联网时,可以实现教室的跨越空间的直播。

端应用工具: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实现微课制作、授课、交流和评价工具,导入PPT并实现动画及视频的插入,电子白板式任意书写,实现发布任务、批改作业、解答问题、个别辅导等。学生端可以接收并管理任务(作业),直接完成作业,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 3

功能特色

一键开放投屏

采用自主专利投屏技术,一键操作、简单快捷,支持任意应用的投屏与讲解,实现更多优质资源进课堂。

无网环境授课

采用自主专利微云服务器,实现跨平台、不依赖互联网、满足高并发且稳定的师生互动授课。

海量优质资源

提供全学科、同步到书到课优质资源与海量题库,支持校本资源、智慧课堂(5张)第三方引入资源,助力老师轻松备课高效上课。标准语言环境

电子课本提供标准朗读带读功能,以及支持中文、英文的语音评测,帮助学校构建标准语言教学环境。

实用教学工具

支持PPT、WORD的原生态播放,提供白板、实物展台、课堂互动、微课录制等工具,满足全学段、全学科、多课型的常态授课。

多彩互动课堂

支持抢答、随机、分组等多种做题方式,提供投票、分享屏幕、拍照对比讲解等互动功能,助力老师打造多彩互动课堂。

全程动态评价

从日常作业、随堂检测到周考、月考、大考提供全过程学习精准诊断与评价,推进智慧的教与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立体互动交流

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的延伸,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提供学生定制终端,预置优质学习资源与应用,支持设备全方位安全管控,构建绿色学习环境,让老师家长更放心。

未来展望

多元动态评价:对教学过程实现课前、课中到课后全过程动态评价,对学生学业实现GPA综合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从主观评价进入到数字化评价,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的社会评价体系。

学生智慧成长:形成学生数字化个性成长记录,为学生的智慧学习和成长提供科学发展模型。

构建智慧校园模型与区域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基于智慧课堂实现校园教学与管理的数据汇聚分析,构建有特色的智慧校园模型,并以校园为单位构建整个区域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实现区域内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管理与决策的数据化、科学化。

常态化应用

该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从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智慧课堂培训感受 篇6

无负担

高一物理

王晓平

接触智慧课堂以来,一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每次教学设计都会犹豫到底哪些环节能提高课题效果。今天的培训新奇的换了新方式,我以学生的身份真正体会从下载、安装到使用各个环节中切实感受。逐步完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成功应用如此破茧成蝶的过程。沉淀丝丝喜悦,细数点滴收获。一 智慧课堂体现人性。

引入云端智慧课堂的初衷必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激活人的本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来讲理应是还原知识来龙去脉,去伪存真,将具有真实性、启发性的情境通过平台呈现给学生,揭示更多矛盾,提供更多选择、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给人更多的启迪。如此激发思维,意义大大超过解决一个问题所具备的价值。二 云端智慧课堂开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新教学模式

老师在办公室或在家甚至是随时随地即可发布作业、查看作答情况。学生亦可及时通过平台提出问题,而师生在交流平台便能相互解答,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师生、生生交流。

三 智慧课堂助力实现差异教学,确保人人吃饱、吃好 在新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操作 课前预习任务:学习任务单中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安排不同任务 2 微课学习:

将本节内容所涉及知识点细分,分别制作成微课。(如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一节,分为“电磁感应条件理解”“安培力大小计算”“安培力方向判断”“楞次定律中阻碍的理解”“通过安培力做功求解能量问题”“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求解能量问题”)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性学习,从而实现差异学习,提高效率 3 作业超市:是该复习还是巩固新内容亦或拔尖,学生在作业超市中能明确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

四 同步练习可谓检测法宝,及时准确反馈问题

同步练习中学生提交答案后,平台及时呈现分数、正确率和每个选项作答情况,瞬时反馈学生存在问题,代替以往举手或交卷打分等形式。不仅仅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信息及时准确。学生提交后立刻能看到分数、准确答案和解析,实现高效学习。

智慧课堂平台便捷之处还有很多,再如课上抓拍典型错误、典型方法进行下发,同学们改错后再次上交,课堂上即时生成问题及时解决,都是传统课堂不能创造的精彩。

正是老师精心打造的一道道风光,引领着同学们乐此不疲地奔跑在知识的道路上。正是---乐学之下

北京发展智慧物流产业的思路分析 篇7

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经由过去的末端行业, 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型行业。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巨大, 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 促进和推动着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 我国已经明确将物流产业列为国家的战略支撑产业, 近十年来,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明确了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发殿思路。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巨大, 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制约, 我国传统物流产业迫切需要升级改造, 因此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与国外高度发达的物流产业相比, 我国物流效率水平仍然偏低, 特别是在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智慧物流领域差距较大, 缺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手段, 从而严重制约了物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智慧物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为支撑, 结合系统工程、精益等科学的管理手段, 实现物流系统运作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 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促进物流产业升级。以智能物流为基础, 还将建立新的产业服务模式, 提升物流产业的服务能力, 促进以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 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在国外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国内市场规模巨大, 相关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以信息化技术发展为推动, 通过产业升级, 创新运作模式,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引擎。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慧技术也已经开始在我国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并已经显现成效, 为智慧技术的行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基础,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12年以物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智慧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产业规模达到3000多亿, 增长率超过25%, 增长速度仍会上升。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606.8亿元, 增长92.3%, 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物流产业目前在我国仍然是智慧技术应用的“洼地”, 中国物联网应用市场结构调查显示, 物流应用仅占相关产业规模的3.4%。

目前在中国物流信息化领域, 应用最普遍的物联网感知技术为RFID技术, 占38%;其次是GPS/GIS技术, 占32%;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居第三位, 占9%的行业应用案例中采用了视频或图像的感知技术, 这一技术目前还停留在监控阶段;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居于第四位, 大约不到4%的案例采用了传感器感知技术;其它感知技术在物流领域也有应用, 不足4%, 未来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更高层面的物流产业应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智慧物流是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首都北京是我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 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十一五”时期, 北京市物流效率不断提高, 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运行效益的普遍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虽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虽然略有下降, 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维持在16%左右。

北京已经确立了“十二五”建设规划,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已经成为首都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已经对首都的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进一步提升物流业水平, “十二五”期间将物流费用所占G DP的比例降低至14%。

在此背景下, 首都的物流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需要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 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 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 需要加快推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 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 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 提升物流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目前现代物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传统物流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面向供应链管理和可视化管理的服务需求越来越普遍,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提升整个首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 需要转变物流产业发展思路, 构建新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着力发挥现代物流技术的引领作用, 以完成“十二五”期间的预定目标。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都北京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不足, 物流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较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的竞争能力, 无法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优势, 不能对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因此, 发展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已经成为当前北京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物流产业领域的发展需要以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为促进, 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业等行业协同创新, 突破模式桎梏, 已经成为首都北京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方向, 应充分意识到立足产业发展整体需求, 不能单纯重视解决个别企业的个性化问题, 而应研究共性技术, 支撑物流产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 需重点注意到首都北京的物流服务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 已经出现了以第四方物流为代表的诸多新业态, 应适应这种物流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形形势, 要进一步拓展基于智慧技术的物流产业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解决制约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首先应以智慧物流为主体, 通过共性及前瞻性技术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关键技术的研发、标准和发展战略研究, 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形成中国的智慧物流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完整产业链。同时发展智慧物流需要注重共性技术的提升, 形成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 具有广泛适应范围的技术, 结合物流产业的应用特色, 注重以集成创新为主, 形成完整的产业技术基础。同时在发展智慧物流产业的过程中, 要注意产业外部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 要进一步明确产业需求已经由简单提供传统服务转向以提供供应链整体服务为主的时代, 以智慧物流技术为支撑, 为提高产业服务水平而转变服务模式, 创新供应链金融等新的运作模式。最后也要注重强化具有产业融合联动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形成可以支撑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库,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智慧北京的新征途 篇8

让“信息跑”,而不是让“百姓跑”

让“信息跑”而不是让“百姓跑”。这句话很形象地道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精髓。智慧城市是个很大的概念,其建设成果也体现在政务、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方面面。而智慧城市给市民最直观的成效之一,就是能够更便捷、舒服地享受各种信息与服务,用张伯旭主任的话说,就是社会公众与企业在办事时做到“足不出户”。过去市民之所以办一些事情需要前前后后跑多个部门、盖多个章、填多张表、提交多次材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信息没“跑”,只能自己去跑。在“互联网+”时代,传递信息和服务的方式愈发多样化、效率越来越高,完全可以实现让“信息跑”,而不是让“百姓跑”。智慧城市的一大精髓就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整合与市民生活相关的诸种信息和服务,让信息和服务在后台紧密围绕市民的需求而流动,把市民最省心省力的线上渠道提供给他们,而不是让市民在线下追着信息和服务跑来跑去。

作为新时期智慧北京的重要载体,新“北京网”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力量,正在用最高效的方式连接市民与信息、连接市民与服务。早在2007年8月,在奥运北京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经信委、首都之窗运营管理中心携手打造的公益性网站“北京网”正式上线,开始为奥运观众、城市市民、旅游者提供首都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及奥运相关服务。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智慧北京的创新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新条件。另外,京津翼协同发展、首都功能的新定位也为智慧北京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2015年北京市经信委携手神州数码正式启动原“北京网”的升级改造,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打造一个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北京市统一公共服务门户。

新“北京网”除保留原有的海量资讯服务并进行全新梳理整合外,还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手段,全面聚合政府服务资源、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商业便民服务资源,为北京市民及外来人员提供一站式政务、商业、公共服务。目前,新“北京网”围绕十大服务主题,已经涵盖百余项融合服务,提供灾害预警、出行提示、气象预报、应急通知、办事指南、事务查询、在线预约、在线申报、在线办理、资讯内容、互动问答等上千项基础服务,基本覆盖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北京网”已经汇聚融合了北京市交通委、公安局、交管局、社保局、卫计委、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委、市教委等多家委办局的政务服务资源,以及丰富的公共社会服务资源,例如户籍身份、婚育、医疗、养老、公积金、出入境等以往市民常常需要跑多个地方、询问多个部门、准备各种材料的复杂政务流程,现在都可以通过新“北京网”实现一站办理。

灵活、开放的建设运营模式

智慧城市涉及领域众多,要想把方方面面的服务都做到极致,不是仅凭一方力量就能完成的,必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秉持“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共同把事情做好。新“北京网”采取公司化运营、民办公助的PPP模式,由北京市经信委指导,神州数码负责建设和运营。作为神州数码建设运营的城市公共服务开放平台,新“北京网”已经同新京报、蚂蚁金服、阿里云计算、创新创业中关村、互联京津冀、抠电影、携程网、智联招聘、开联通等企业、平台和机构达成合作,在资源、内容、渠道等领域互通有无、强强联合,共同构建京津冀公共服务的新生态,打造一个开放的服务体系。新“北京网”拥有五大服务渠道,包括“北京网”(www.beijing.cn)、“北京服务您”APP、支付宝城市服务、北京网新浪官方微博和北京网微信公众号。

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翼协同发展会促使智慧北京的建设不只是着眼于北京一地,而是将视野放在建设京津翼智慧城市群这个更高的高度。目前我国虽然有200多个城市都在发展智慧城市,但一般都是从自身一座城市的角度来规划和实施,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还不够充分。从智慧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来说,不能仅仅实现一城一地这种“智慧孤岛”,而要实现多个城市,最起码是相邻城市的“智慧互通”。唯有如此,市民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感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未来智慧北京的发展方向就是立足北京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在京津翼之间实现智慧互通。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路琨就曾表示,“相对于京津翼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间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对接更为重要,没有共享对接就没有协同发展”。

智慧课堂作文 篇9

别看只有五十分钟就要听课了,但是,由于智慧课堂很有趣,我就像过了五秒钟似的来到了第二节课。

上课了,我怀着高兴和激动的心情认认真真的听着,但是,我心里总是想快点儿做智慧课堂上数学老师给我们出的题。在做这些题的时候,别看我很激动,也很认真,但还是出现了一点儿小差错,在第一作文组问题中我的第一题就错了,其它的问题全对了,我下定决心,下一组题我一定要争取一次性全部做对,不能再错了,但是尽管我在认真,我还是错了第二组的第一题,我心想:我就跟这个一过不去吗?这个一跟我有仇吗?于是,我又想第一组做的题一样,第一题错了,其它的题全对了。

充满灵动的课堂智慧 篇10

——读《潘文彬讲语文》有感

读《潘文彬讲语文》,是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字字珠玑,闪着溜光,放着思想的异彩,缭绕眼球,光辉心田。当我写下这一句时,尚觉得还不足以叙述文字徜徉于心之舒畅,言我心声共鸣之快乐。(注:后文中称呼潘文彬老师为潘特)

一、使用“陌生化”的教法,课堂有新意

记得我准备上人生中的第一堂语文课之前,紧张忐忑,手捧语文书,反复咀嚼,读着文字中挤出的香甜的乳汁,感觉一遍有一遍的香醇。只是不知如何把文字飘溢出的屡屡幽香传给学生,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那些网络上现成的教学设计,不免有落入俗套之嫌,另外,如何驾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我所烦恼的。我开始遐想假如我是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这篇文章能获得什么。作为老师,我又该教给他们什么,怎样教,注意哪些方面„„一遍遍在脑中盘旋,一次次产生新想法在自我否定中否定,极力想有一个好方法能唤醒或刺激学生对 “新”的认知,上出一节节自认为满意又新颖的语文课。寻寻觅觅,终于在《潘文彬讲语文》中得到结论——“陌生化”教法。啊,经典,真经典,道高一筹啊!我曾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罗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这篇文章。在文章中,什克罗夫斯基提出了一种叫“陌生化”的理论。所谓“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丧失了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陌生化” 手法是以一种新颖的、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惊醒过来,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新的感觉和发现。而在潘特《生命的林子》教学实录中,他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陌生化”的教学方法,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仅仅抓住六个词语(晨中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从听写词语—发现词语—感悟词语—比较词语-回归词语,到形成主线,一气呵成。这个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耳目一新。一环套着一环,孩子们永远不知道老师葫芦里究竟会卖什么药,不敢有丝毫懈怠。因而小脑袋始终在高速运转着,思维的火花碰撞着,交织着。在发现词语环节,潘特让孩子们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能发现些什么?结果孩子们发现它们都是四字词语,它们都是描写法门寺的,逐渐发现了法门寺名气很大,名气太大,能人太多,高僧聚集,成名很难。在感悟词语环节,对于一时半会儿理解不透的词语,潘老师不紧不急,慢慢搭建语境让学生领悟,直到最后完全说出来,看似很磨时间,但正是这一过程教会了学生反复读书,不断揣摩语境领会词义,孩子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不知不觉中有了质的飞跃!

潘特对于文字那种敏感的嗅觉,非常的味觉,灵活的触觉,以及融合一起 谱写出的灵动的课堂乐章的掌控,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为什么要拘泥于别人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贯串,如果都这样,哪来创新,卯着这股倔劲,我也根据不同的文本,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让“陌生化”带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记得那次我上《天鹅的故事》一文,我尝试用简笔画画出一只正在破冰的老天鹅。这只天鹅一下子点击了学生记忆的闸门,掀起 了课堂讨论,交流的热潮。这里,我完全可以下载一副画就可以了,可是我想用手动的方式,画画的过程,让学生去猜,去想,让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后面文本作铺垫。果然,它就像一块大火石,开启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课堂上,大家交流着、碰撞着。我骤然觉得,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适合的,语文教学果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运用干练的语言,步步设营,环环相扣,内容传授得流水无痕

对于文本,他既能匍匐于文字之间,又能凌驾于文章之上。用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文学。想进时进得去,想出时出的来,进退自如。而且在教学铺设的语句中,没有一句无用的话,句句像是过滤过的,除了简洁明了,还仿佛一汩汩清泉,解渴清凉,又引学生回味,深思,不觉中要去找寻泉源。读完潘特《生命的林子》教学实录(后附), 我闭眼想象课堂的互动,不禁感叹做他的学生真幸福。坚信在这样的老师熏陶感染下,要孕育出多少文学的种子呀!有了文学种子在心中萌芽,在多元化的自由的社会土壤中,信手拈来的都是文学的甘露,何愁苗不茁壮?生活中有了文学之苗的荫护,该多丰盈啊!整堂课师生对话46次,学生回答67次,按出现的频率,感觉互动是否有点多了,可是回归课堂,除了19处试陈述句,其余都是问句,句句深入,循循善诱,于无声处就把学生带到了目的地,而且看到了伟岸处的极景。

他曾说:“语文教学要语文一些,我们要关注语言、落实“人文”。真正让教材构成滋育学生生命成长的林子,学生徜徉其间,心灵得到浸润,思想得到净化,灵魂得到洗礼,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有了这样的思想主导,他的课堂语言组织的简洁唯美,每一个问题的设置,既是美的享受,又是美的引导。他反思:“因为话题感召,张弛有度,激发了学生阅读期待,开启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智慧之门,把学生引领到一条曲径通幽的道路,所以。我才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心灵的花开的声音,聆听到那滋育生命的生动对话。”

潘特的课堂智慧从哪里来的呢 ?回味潘特的教学语录,以下几点不可或缺:(一)学而不怠,教而有思

潘特:1)读书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最美丽的行走方式。2)同书为伴,滋长心灵智慧;与思相随,收获七彩人生

3)写“教后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举措。教师写“教后记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省的过程。

4)教学反思是一个且行且思、循序渐进的过程。反思需要武器,教师还必须经常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刊,丰厚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提升能力。

(二)研读教材,创新思维

1)语文教学要务教材这个“本”,要紧扣教材,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的意蕴。2)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的“意义空白”,要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去解读文本,创造性的填补这些“意义空白”。

3)教学需要研究。研究,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三)把握语文教学规律,打造灵动课堂

1)语文教学一定要切合自身的规律,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既得言,又得意。2)语文教学要教得实在一些,再实在一些;“语文味”要浓一些,再浓一些。3)语文教学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愫,建构知识,丰富经验,获取智慧的过程。

4)语文课堂要少些约束,多些自由;少些灌输,多些沟通。5)语文课堂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蓄积丰厚的对话资本。

三、用朴素的语言把文章的本质具像化,让学生可以爬到它的至高处

升华语文本质的方法是什么?没有方法,没有模式,说不清道不明,可是每篇课文的本质却被潘特自自然的传达给学生,有种润物无声的效果。让我们看看他在《生命的林子》一课中最后的结尾:

T:要知道,“生命的林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一棵大树来说,它生命的林子是什么?S(答略)

T:对于玄奘来说呢?S(答略)

T:对于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来说呢?S(答略)

T:其实,我们的六(1)班就是一片生命的林子,我们的游府西街小学也是一片生命的林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班级,在学校,在社会这片生命的林子中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T:------就这样,文字中绵延的营养,静静地注进了学生的心田,拨动了心弦,敞亮了性灵,生长了智慧,开发了潜能。从文本中开发出肥沃的精神土壤,在质疑中深耕思想的种子,在抽象与现实的枢纽间升华语文的本质,于无声处化精灵,让语文的气质永远的渗透在生活的处处,默默的开出充满文字气息的人文之花,彰显着文字中绵柔又坚韧的深远力量。这种力量的传递没有一点刻意的痕迹。让我不禁与曾经经历的教学形式比较起来,那种“通过------表达了-----抒发了-------”的公式化的模式,真的“out”了。试想,学生们面对着这种驾空了文字的结论概括形式,一边强迫自己背着,一边在脑中执拗的否定形式中内容的牵强„„长此以往,对于文学的丁点爱好,一定或消失殆尽,或从此被泯灭了吧。读着潘老师的教学实录,由衷佩服,这是我心中一直向往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学生学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为所用,使文字溢出的乳汁永远流淌在生活的空间里,滋生出文明的生活,有品味的生活。文字的力量升腾如游丝,深入胜血液,随着岁月的延绵,它的发酵更加醇厚。读了他文章之后,我曾学着把他的智慧运用于我的课堂,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一次赛课,上的是一篇课外阅读《奔跑的母亲》。讲的是黑人母亲切默季尔为了给三个孩子赚读书的钱,而选择奔跑,最终获得了马拉松比赛冠军的故事。预设的内容已经上完,可还有10分钟。我预设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一位母亲陈玉蓉的内容。于是,我一边打出 准备好的关于介绍陈玉蓉的截频,并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写给她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孩子们在声形交错中,表情怔住了,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时,我轻轻地说,切默季尔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现在就让我们来为切默季尔写一份颁奖词吧。很快,孩子们就写好了。一个个争着上来朗读写给切默季尔的颁奖词。有的歌送她他的坚强伟大,有的赞扬执着的人生信念,做母亲的不容易。文字朴实,真诚,我被感动了,评委也被感动了。我慢慢带着学生向语言深处漫溯,在觅得语言滋味的过程中砸摸言语,获得智慧。这样一种具像化的方法一步步引领着学生达到了文本的高度,无痕无迹,浑然天成。

在语文教学中,这怎能不是一种境界呢?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潘特所说 “思想,砥砺我的教学智慧”。是的,思,新之始;想,新之源;教学中的思、想是对教学的一次淬火,能催生出更时代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有了思想,教学必然会日新月异,取得喜人进步。在未来的教学中,常思常进是我们的要求,也是追求,让智慧贯穿课堂,充满灵动,也让灵动的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读潘特,学潘特。于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绽放思想的火花,升腾出精当的育人之露来浇灌我们的学生,默默滋养他们语文的素质。

写到到这里,似乎还不解我对于他教语文的理念、思想、课堂语言、习作指导精神的解读之馋,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读着时的温暖,快意,汩汩清流涌向喉咙,何尝不是领悟的另一种形式呢?

后附:《生命的林子》公开课实录

执教者:南湖一小 潘文彬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课时,生字新词会写吗?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请同学们认真听,每个词语,我只报一遍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2.对照屏幕订正

3.齐读生字词,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是形容寺庙的人物很多,从这些词语看出这里是个名寺,这个寺庙里有很多高僧;有很多人都来法门寺

法门寺是一个高僧云集的寺庙,玄藏一开始想离开寺庙,后来又留了下来,此时玄藏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问他些什么?

教师板书:走

师生交流

看来大家对于玄藏的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留很感兴趣,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放飞你们的思想,好好感受文章中的语句,在书上做出相应的圈划

二、新授

1.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默读课文,做出圈划

(1)师生交流:为什么要走呢?

学生说:有人和玄藏说要想展示才华,就要到小的寺庙去,就要去向师父辞行(学生实际是在读书回答)

老师说:能不能扣住文章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呢

学生说(2)师:从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玄藏想潜心修炼,想早日成名,但是他却身在法门寺中,读(刚才听写的词语)

(3)想这玄藏待在这个法门寺想出人头地容易吗?

所以他要决心留下来

我们可以擦去这个问题吗?

2.为什么他又留了下来?

(1)学生说:他的师父对他说,山野小寺就没有竞争,最多在那里当一个方丈,但是留在法门寺的话,会有更多的竞争和提高;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就像一棵树不能离开树林一样

3.方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启发玄藏的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的4—9小节

师生交流:

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方丈是利用两片树林来引导他的;是问玄藏是愿意做太阳还是愿意做烛火的问题来引导他的,方丈是在循循善诱地教导玄藏,他一共问了玄藏几个问题?

师生交流:一共问了四个问题

4.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出示:先来看看这个问题

“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做太阳呢?”

方丈为什么要这样问?

师生交流

是方丈想了解玄藏究竟想做什么样的人?

5.于是方丈带着玄藏来到了树林,他为什么要问这两个问题呢?

(1)出示“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是这么修长,挺直呢?”

(2)这棵树和一片松林有什么不一样呢?

说说树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

从同学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这棵树和一片松林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完全不一样呢?

师生交流:

6.让我们来听听方丈是怎样说的?在他的话语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师生交流

方丈不是拿树作比较,而是拿人做比较,师:就是像他这样扣住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语叫做“鹤立鸡群”是什么意思?

师:你说的是字面的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谈体会:有了竞争才会让一个人成才

方丈的话语真是令人回味啊,请一位同学再读这段话 学生读课文

7.请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联系前面的内容,想像一下,眼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生交流:方丈在耐心地指导玄藏,成为一代名僧

读了这段话我有浏览两幅画面,高高的松树立在灌木丛中,非常高大,另外一幅画就是全是松树的林子

这片林子是什么样的林子?

遮天蔽日的林子,茂盛的林子、充满生命力的林子

8.方丈如此循循善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玄藏,看看玄藏自己是怎么说的?

(1)

指名读

(2)法门寺还是那座法门寺,再读词语

(3)此时的法门寺就是„„

(4)读下去

(5)此时的玄藏还会觉得待在法门寺没有意思吗?

(6)再读课文

9.玄藏一开始要走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要留也还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

寺还是这样的寺,经过方丈的教导,玄藏明白法门寺就像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林子

如果走了玄藏会觉得自己像什么?

师生交流

教师板书:“柴”

“材”

三、拓展

1.后来玄藏又遇到了那位曾经劝他离开的僧人,玄藏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2.学生构思

3.师生交流

学生:我决定不走了,我待在这里一定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不要离开法门寺了

学生:我想继续留下来,不然到了山野小寺里永远不会成为明亮的太阳,否则没有竞争的压力,我永远不会成为高僧

学生:如果我离开了法门寺,我在山野小寺成了名僧,也不过是一棵灌木丛中的杂树而已

4.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题目,齐读,你理解了这个题目的意思了吗?

学生:没有竞争就不会有更高的成就

学生:只有有压力才能茁壮成长

学生:„„

5.齐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小结

1.生命的林子是无处不在,对于一棵大树来说,对于玄藏来说,成才的人来说其实对于六一班,游府西街小学都是一片生命的林子,预祝同学们在这片林子中茁壮成长

2.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的开头,连读两遍

上一篇:我读《不一样的卡梅拉》有感下一篇:建筑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