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小学三年级作文

2025-02-2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神舟十一号小学三年级作文(共10篇)

神舟十一号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1

北京时间10月17日07时30分28秒,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出征。这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两位宇航员将在太空翱翔30天。

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比较高。与天宫一号相比,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高了50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 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 变轨控制验证试验· 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 微生物控制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这是是因为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舟十号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需要比过去更强。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 篇2

神舟一号

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飞船简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

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 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

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惟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神舟四号

飞船名: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称,“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五号

飞船名:神舟五号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飞船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飞船名:神舟六号飞船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后备宇航员: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吴杰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在轨时间:115.5小时 飞船简介: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

飞船名:神舟七号飞船 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2天20小时27分钟 飞船简介: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神舟八号

飞船名: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神舟九号

飞船名:神舟九号飞船

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2年 6月29日10点0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 飞船简介: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

飞船名:神舟十号飞船 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女)发射时间:20 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或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在轨运行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任务标志: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

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两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航天员

神舟十一号飞船乘组包括指令长景海鹏和航天员陈冬,形成一老一新的搭配。航天员的这次乘组的选拔经过了初选和定选的两个阶段。

1.初选阶段:对所有的现役的航天员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在经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初选选出四名航天员;

2.定选阶段:四名航天员针对这次任务进行心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并按照考核标准和评定流程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经选评委员会确定乘务组人选。

任务进程

1.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2.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航天员生活保障 医健医保

飞行期间,地面医疗团队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的评估。更加注重飞行期间舱内微生物的控制,并且配备了预防治疗的一些药品和相关的医疗器械,以此来保证航天员的健康。首次建立起了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

天空二号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来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航天员可以使用套袋来解决飞行初期这种头晕和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自行车的锻炼,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可对心肺功能下降,对肌肉萎缩和骨丢失进行综合防护。

营养健康保障

此次任务可提供近百种航天食品,食谱周期达到五天,膳食结构也更加科学,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他们的营养需求。同时也考虑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并增强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心理支持

写给神舟十一号的信 篇3

“点火。”

“呼”的一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开始,神舟十一号火箭“嗖”的一声,从地上腾空而起,以时速2万8千公里,“唰唰”的往上蹿,最后,变成了一个小白点,消失在空中……

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一阵时,就有声音报道“东风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跟踪正常。“,”东风飞行正常。”……听着这些声音,我的心稍稍平静下来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片欢呼声,鼓掌声,激动的我连续鼓掌叫好,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代表着我国的航天技术逐步提高。

这次成功的发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结晶。在飞船正常入轨后,航天员在飞船里一举一动就立刻显示到电视屏幕上来了。

看着神舟十一号成功的发射,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了,我多么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额力量啊。不过,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为航天事业付出劳动,为我国事业献出自己的智慧。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视频【完整】

2.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全程回放】

3.神舟十一号最新消息

4.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下载

5.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间和返回时间

6.神舟十一号航天员

7.神舟十一号写信200字以内的

8.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直播

9.给神舟十一号写信200字

10.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时间

11.神舟十一号的资料

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有感 篇4

对于中国航天事业而言,近期的小目标当然是建设一个100吨级的空间实验室,或者说是空间站。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个转折点,天宫二号对航天员的支持能力已经提升到双人30天,接近美国宇航局天空实验室2号的状态。(其实,神舟十一号飞船原本就是为天宫一号神舟十号飞船准备的备份飞行器,虽然我国载人飞船设计为最多承载三个人,但由于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所以这次神舟十一号只搭载两名航天员。

美国宇航局在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2号实现了三名宇航员在轨支持28天的总时长,天空实验室3号已经能够延长一个月以上。长时间在轨支持能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其中就包括研究人体长时间暴露在微重力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 篇5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公布,阳光帅气的航天员陈冬就这样进入公众的视野。

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他为何选择当一名航天员?这次任务为何选择了他?他在太空会做些什么……面对记者的一个个问题,这个常常面带微微笑意的河南人娓娓道来。

梦想:越飞越高

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当航天员?

陈冬:我能当上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有一些偶然和巧合。高三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参加招飞体检,没想到一路过关,顺利成为了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强击机属于相对低空域飞行的机种,那些年我就常想飞得再高点,想着飞出大气层会是什么样。

所在部队进行航天员选拔的时候,我恰好在西北大漠执行任务,没办法参加,当时心里还是有些小失落的,以为与高飞的梦想擦肩而过。没想到,等任务完成回到部队后,仍然还有参加选拔的机会。面试我的是杨利伟,那时,他可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就这样,我一步步成为了航天员。从翱翔蓝天到宇宙太空,我的梦想也越飞越高。

优势:最适合执行这次任务的航天员

记者:你是我国第二批男航天员中第一个飞天,有什么感想? 陈冬:我能够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飞行乘组,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毕竟自己飞天的梦想可以实现了。但目前来讲,那股兴奋劲头已经过去,内心也趋于平静,还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训练上,完成好这次任务是我首要的目标。

记者:是不是意味着你是第二批男航天员中最优秀的?

陈冬:每次载人飞行任务,都会进行层层选拔,目的就是根据每次任务的特点来选出最适合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我们的选拔系统从神舟五号到现在,事实证明是可靠合理的。

但并不是说,我就一定是最优秀的。比如,曾代表我们第二批航天员参加欧洲洞穴训练的叶光富同志,他的表现也非常优秀。

可以这么说吧,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应该是最合适这次任务的。

心愿: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记者:有没有想象过进入太空的场景?

陈冬:太空和地面最大不同就是失重。我想进入太空后,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把地面不太好完成的动作尝试一遍。

记者:进入太空后,有什么心愿吗?

陈冬:我其实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把这次任务完成好,毕竟国家培养了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把我们送入太空,关键还是要做好各种试验,得到试验成果,最终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国计民生上。

当然,我也希望可以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因为只有在太空才能完整地看到地球,看到祖国。

即兴发挥:和景海鹏PK跑步或掰手腕

记者:会不会像费俊龙那样即兴翻个跟头?

陈冬:翻一个跟头可能有点少吧,毕竟现在空间大了。在天上,也有可能会和景海鹏PK一下,比如我俩搞个跑步比赛、掰手腕比赛等。

记者:有没有想过在天宫二号里面给以后的航天员留一个神秘礼物?

陈冬:我记得神十的时候,航天员突然在天宫一号里面发现了一个以前战友留下的东西,心里非常高兴。我之前还没有这个想法,但这个问题提醒了我,我要好好琢磨琢磨,该给以后的航天员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到时候会给大家惊喜,现在还不能剧透。

任务:多重身份包括种菜

记者:在这次任务中,您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陈冬:应该是多重身份,首先是驾驶员,要驾驶飞船。然后是工程师,做各种试验。还得是修理工,设备坏了去维修。还得是保健员,要保持一个干爽清洁的环境。同时也是农民,要种蔬菜。

自己的角色也会根据任务发生不同变化。比如,我会统计每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然后将数据传输给地面工作人员,由他们来判断我们现在的饮食量、进水量能不能维持工作。

默契: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记者:和景海鹏在一起合作了多长时间?

陈冬:我是2010年成为航天员的。从那时起,我就和景海鹏一起开始训练。6年时间的训练磨合,我们彼此都相互了解,越来越默契。训练的时候,基本上是他递一个眼神或者做一个动作,我就会马上给他竖个大拇指,因为心里已经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他有句话说得好:要百分之百的信任对方,但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对方。航天员是高风险的职业,所以我和他是生死之交,只有百分之百信任对方,才能彼此依赖。但是具体到事情的时候,就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对方了。因为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疏忽,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就要相互补位,确保每一个动作、指令都是准确无误的。

记者:他在训练时会给你提些什么建议?

陈冬:太空与地面上最主要的不同,是失重。景海鹏经常提醒我两点:一是东西不能随便放。比如拿着一个东西,在地面可以随手放在桌上,过一会儿还能在桌上找到,但在失重条件的太空,如果我放在这,过一会儿再想找它,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二是移动身体前要先想到固定。在国际空间站,经过长期飞行的航天员,他们的脚底非常光滑,脚面却磨出茧子,因为他们随时要勾着脚限位器来固定身体。

记者:如何评价景海鹏?

陈冬:在我心中,他一直是我的榜样。他的太空飞行经验丰富,在训练中给了我很多指导。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不光对别人更是对自己。有时训练他会突然问我问题。他还是个非常细心的人,考虑问题非常周到。一次训练,我在穿压力航天服的时候,由于一个地方没卡好,手套戴得比较慢。这时,他已经戴好,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些紧张了。后来,他有些歉意的对我说,以后训练尽量做到步调一致,相互余光看一眼对方,防止一个人还没做完,另一个人早早就做完了,这样无形中会给对方压力。

记者: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陈冬:首先,要有知识的积累,因为载人航天工程是由庞大的系统组成的,包括火箭、飞船、测控等,对这些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其次,作为航天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有了精力和体力,才能在失重环境下完成各项工作。第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航天员执行任务时,需要在狭小密闭的舱内完成所有的工作生活,不像在地面,待久了可以出去转转,或者心烦了打开电视看看,这些在天上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做一些隔绝和剥夺睡眠的实验。此外,还要有团队的协作能力,因为任何一次任务都是一个乘组共同努力完成的。在太空如果出现情况应该怎么处置,谁来决策,决策之后该怎么执行,都是我和队友在地面上需要考虑到的。

深情:业余爱好就是陪家人

记者:孩子多大了?

陈冬: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5岁。现在正是调皮的时候,不太好管。

记者:谁来帮着照顾孩子?

陈冬:妻子当初为了支持我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跟我一起到了北京,现在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我的主要精力在训练上,照顾家庭主要落在她的身上,父母和岳父母也会经常过来帮着带孩子。

记者: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你的职业吧?

陈冬:其实我观察过他俩,我经常不回家,他们不会想我,不会提我,看到我之后才会想起来爸爸,看不到我他们自己也玩得很高兴。他们现在还小,不可能理解航天员是个什么概念,但我会在走之前跟他们说这次爸爸会出远门,你们有时候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星星,说不定爸爸就在那里,跟爸爸打个招呼。

记者:有没有想过孩子以后子承父业?

陈冬:他们都挺喜欢看星星和月亮。其实我也畅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从太空看到祖国的时候,这两个孩子也在看着我。但是至于他们长大后想干什么,我对这个没有刻意的要求,如果他们有这样的想法,那我肯定会大力支持,还会把我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记者:平时都有些什么业余爱好?

陈冬:我的业余生活主要是陪家人,陪孩子。因为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太少了。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孩子们都缠着我让讲故事,有时候只能讲一两个故事就要匆匆回宿舍,

我和妻子相识的时候,我还是一名飞行员。刚开始,她也有顾虑,觉得飞行不安全。后来经过沟通,慢慢就习惯了。那时因为执行任务,经常半年回不了家,大部分时间是她在安慰我,总是说家里的事都放心吧。

神舟十一号返回地球观后感 篇6

随后,飞船开始自由下降。从离开原运行轨道到进入大气层之前,飞船要完成推进舱分离,建立再入姿态,返回舱要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这个角度必须精确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将从大气层边缘擦过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飞船返回速度过快,就会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烧毁。

飞船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因此,对返回舱要采取特殊的防热措施。

最后,返回舱开始开伞着陆。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使返回舱的速度缓缓下降,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为了迎接它,地面回收试验队已进行过多次演练,做好全面准备。

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观后感 篇7

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此进行了全程直播,据中国之声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央台的一名热心听众,我对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进行了认真收听,我认为“神十”成功飞天再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更标志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由此我想到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一个个令世 界瞩目的成就,心中无比自豪,从开始,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中国用了1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航天之路。中国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说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我认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发展思路现在看来是完全正确的,这种小步快跑、先无人后载人的模式,安全、稳妥,尊重规律,必将引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继续蓬勃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稳步推进,是我国国力强盛的标志,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在当代得到完全的实现。

我们相信党、相信政府,决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让祖国更富强,再次对“神十”升空表示祝贺,祝航天英雄们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平安归来!

神舟十一号安全着陆观后感 篇8

昨天,在神舟十一号飞船出生的地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曾经参与飞船研制的工作人员们早早就来到了大门口,迎接在太空遨游了33天的返回舱回家。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团五院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控组织计划组组长李航说:“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回家我很激动,就像迎接自己孩子回家一样。”该集团五院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师王鹏鹏也表示:“很完美,航天员通过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平安回家,我觉得特别好。”

从内蒙古主着陆场风尘仆仆赶回北京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一到家就被拉进了厂房,迎接它的工作人员们立即忙碌起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一号副总设计师马晓兵说:“返回舱从初步的外形来看,还是非常棒的,符合我们设计的比较好的状态。”

据介绍,接下来技术人员将对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的外观进行专业性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对返回舱带回的部分空间实验成果进行研究,为未来我国空间站及新型载人飞行器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航天神舟十一号返回观后感 篇9

今天(11月20日)中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乘坐火车从内蒙古返回北京,并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试验队员的护送下,冒雨回到了它的“出生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尽管天气寒冷,还飘着冷飕飕的冬雨,但神舟十一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夹道欢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口立起了贴有“热烈欢迎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回家”字样的红色拱门,门的两侧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现场鼓声和鞭炮声震天响,不少人还手捧着鲜花。

给神舟十一号宇航员的一封信 篇10

1,太空是不是24小时全白天的?

2,地球上空大气层有“乌云和闪电”,不知太空有没有“乌云和闪电”?

3,太空的平均温度是多少?变化大不大?

4,能不能观测到地球真的每天会自转一周吗?因为本人有研究地球是不会自转的.本人发明了一个太阳方向针,可以百分之百准确定位地球的东南西北.所以肯定地球是不会自转的`.

5,太空能不能观测到地球是不是球形的?如果是球形的话,地球上面就应不可能有如此辽阔的海平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中秋节吃月饼的禁忌202下一篇:镇政府工作报告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