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的公开课课件

2024-06-19

捞铁牛的公开课课件(精选2篇)

捞铁牛的公开课课件 篇1

小学捞铁牛课件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

教学要求: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鹏博士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思考练习2。

2、讨论思考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准备工作?

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虑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悉”“议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评议。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阅读:《捞铁牛》课文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捞铁牛的公开课课件 篇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推进,电脑和大屏幕投影等各种电教设备均在各个教室里配备完善,在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普遍。然而,随之带来的“学生视觉疲劳”,“书写能力弱化”,“课堂精彩课后的空白”等等一些负面效应的产生和影响,由此人们开始对于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也逐渐的产生了一些质疑。其实,我们只要对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稍加留意,你便不难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无疑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问题。由于复制粘贴的便捷,多媒体课件却已经成为“教案搬家”的一种替代品,而原有的简明美观的“板书设计”也被堆砌成一张张页面上被拥挤不堪的各种文字所取代,加上各种声响的滥用,使整个课堂教学嘈杂纷乱,喧宾夺主。至于图片的不恰当使用,不仅造成滥用现象,更有甚者还随心所欲的改变图片的长宽比例,严重的污染了人们的眼球。像这种做出来的课件只能说是失败的,或者说是有失误的,甚至是有严重失误的课件,这无疑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如果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制作的课件,造成上课效果不好,就不能说是一个好的课件,或者只能说是一个失败的课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仅看课件所提供的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启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而对课件的评价,要看该课件是否能够真正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优越性,是否有助于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能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针对教师在课件制作中,对课件教学上的误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给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应用对策,希望对课件制作及教学运用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和辅助作用。

二、课件制作所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1.课件信息量过多造成信息接收堵塞现象

当一个人脑在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大脑就会处于停滞状态,这一点很少教师去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电脑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制作课件时,一些老师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课件使用时,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其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理解和接受,造成了信息堵塞现象。

对策1:加强教师课件制作培训,鼓励教学方式及课件形式的多样化

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必须要经过专业理论的指导和培训,对于课件制作的设计者来说,要真正意义上领悟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前学校虽然对教师进过计算机培训,但都是以普及为目的,在课件制作方面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自学方式掌握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造成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更不说开发和制作课件了。由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只有让他们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界面色彩运用技术,才能制作出适合个人口味的课件。只有制作出合理的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课件,才能唤起人们的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和心灵的塑造。因此,多媒体课件要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如果自身的确欠缺相应的“制造”美的能力,就切不可盲目的“与时俱进”赶潮流。

2.过分依赖课件造成师生互动性的自由

在当前课改的环境下,一些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优质课的分数所占比重很大,为了追求这种所谓“好”的课件效果,许多教师认为在公开课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够称的上是一节好课,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大多数教师更倾向于设计“一节”没有差错的课程课件,于是,信息量大的“满堂灌”的课件模式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教师的首选。整节课程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不动粉笔、不用黑板,干脆做起课件的“讲解员”和“放映员”,从开始的复习导入到最后的练习小结都有,表面上看课件很全面,整堂课下来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总体来说整堂课还算是成功的。但是,就整体感觉课堂上学生没有拓展思维的机会,整个“套”在了课件之中,教师因为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没能就课上学生学习时的问题加以进一步的指导,整体上显得仓促不够深入,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带给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当然是无法保证的。

对策2:贯穿课件制作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理念

要明确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课件课堂学习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要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课件设计者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而是应着眼于如何通过课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实效性,从而实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优化。因此,课件的制作关键就在于它所展示的仅仅是需要展示的,不拖不冗,不仅没有束缚师生之间的思维,反而更加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交互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当然,这就对教师制作课件提出了一定的难度要求。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在制作课件时就要将其完善,以免在上课时产生错误。

3.过分重视课件形式而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期,由于教师对课件制作技术的掌握程度不是太高,制作出来的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片的简单拼凑和组合,有的就是典型的教案搬家,加上界面色彩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件界面的追求与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制作者的共识,过分重视课件的演示形式,忽略了课件主要是辅助教学的这一作用,课件中加入了太多不适合媒体元素的展示,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另外,有的课件页面构图不和谐,色彩搭配土气俗气,图文比例严重失衡等等,不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反而走向了美学的对立面,造成了“视觉污染”。这种过分重视课件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却有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

对策3:课件制作应遵循基本艺术规律,避免喧宾夺主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定要在合理承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形式上带给人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基本艺术规律,运用一定的美术技巧,力求使课件整体风格协调,色调和谐统一,构图稳重大方、均衡,图文关系合理。在界面构图方面,至少要遵循以下四点构图原则,即:以少胜多、主次有序、虚实相生以及活泼有致。而就课件的色彩来说,要求整个课件色调的统一和谐,至于是选择冷色调、暖色调,还是明调子、暗调子;是选择艳丽辉煌,还是朴素文雅;是选择轻松愉快热烈,还是感伤忧郁悲切等,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而定。

4. 教师自身创造性劳动的匮乏造成角色异化

自身创造性劳动的匮乏是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和素养的欠缺不足的根本原因,我们一些教师没有摆正自己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的位置,既没有能力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也没有能力修改或改造从网上下载或从别的途径得来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自身创造性劳动的缺乏致使教师角色产生了异化,制作出来的课件由于直接引入别人的课件内容而造成不符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更有甚者下载而直接被引入的课件还有大量的技术错误也被统统搬到屏幕上,这种课件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内容与形式不符,使得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质量严重受损。

对策4:掌握一门教学软件,摆脱课件制作技术上的问题

多数教师的电脑技术还停留在一些Office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仅仅局限在PPT软件,而这些软件对音频、视频、动画的效果处理都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函数图像变化制作有相当大的难度。由于制作技术上的局限性,造成一些课件的制作还存在界面不合理,操作繁杂,字体、颜色搭配不当,动画效果不理想,甚至有的数学图像、几何图形不规范等缺点。另外,特别是运用模拟轨迹移动的课件,需要有一定的编程设计的能力和程序代码函数来实现,这对非计算机专业老师来讲,在课件制作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大的制约了课件制作技术上的局限性,造成课件制作的难度和推广。当然,我们要求每位老师都能像计算机专业人员达到编程设计的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为此,建议在课件制作时,对出现的编程技术问题可以和计算机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而遇到界面色彩搭配设计问题可以和工艺美术类的老师相互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课件制作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结束语

以上只是对一些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做了简单的归纳和个人的看法,总的来说,要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还需要广大的教师充分认识到电脑这个现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的看法和建议是:

0.在教学展示设计方面,除了应全面考虑和择优选用外,还应避免在教学设计层面对多媒体课件有太多的依赖;

1. 在教学策略设计方面,除了应具体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外,还应在每一个环节和知识点的突破上要有所不同的表现方式;

2. 在教学表现设计方面,除了应考虑从感觉器官的刺激入手和视觉刺激外,还应避免实际声音效果给听觉的刺激带来负面效应。

总之,在教学方面应当把握的一条原则就是: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要有利于课堂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趋利避害,在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相互交流,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有利的作用。

摘要:笔者在多次观摩教师公开课多媒体课件教学和课件评比活动等工作中, 发现许多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认知度和制作上不乏出现种种误区。本文针对教师课件制作与教学课件运用的误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并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应用对策, 希望能对课件的制作及教学运用起到一定的帮助和辅助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公开课,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作者:魏长华, 余柏林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误区与对策[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 (03) ;

[2]作者:宣黎平,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中的误区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02) ;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小学英语作文带翻译下一篇:九月份增收节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