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花随笔(精选15篇)
点灯花随笔 篇1
点灯花随笔
北京保定一带,春节多有捏灯花点灯花祈福的习俗。而灯花的燃放时间、叠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又因地而宜,各有不同。有一年在保定阜平过春节,于是对当地点灯花的习俗就有了一些了解。大概最初的灯花是用香油浸了放到灯碗里燃放,所以叫灯花。现在当地点灯花的风俗还保留着,只是形式演变了不少。在这里,就我所知道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当地灯花所用材料,为五色皱纹纸。计有红、紫、黄、蓝、绿等色。一般在除夕晚上,忙完年后,开始捏灯花。正月初一早晨天亮前点灯花。捏灯花前,先将五色纸裁成约15公分长5公分宽的长条,然后沿纵线对折。捏灯花之前,必须先洗手,以示尊敬。捏时,将五色纸缠于右手食指上,用左手捏住纸的两端,拧上多半圈,就成为一个灯花。随即用右手拇指将灯花打结处压在食指上轻轻捏一下,将灯花定型。然后对着灯花轻轻吹口气,再将之放入簸箕中。晚饭过后,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边捏灯花边谈论着去年得失明年生计,聊着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奇闻趣事,其乐也融融。
初一早晨,天还没放亮,一家人就要起来点灯花了。,一这项活动一般由家中长辈女性(如奶奶、妈妈)主持,孩子们配合。预先准备一双筷子(要求干净干燥)、一支红色蜡烛和一个瓷盘(亦要求干净干燥)。先由奶奶(或妈妈)点燃蜡烛,交入孩子手中,总要再三叮咛几遍:“可不敢灭了!可不敢灭了!”于是,孩子们就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圣火,跟着奶奶(或妈妈)开始点灯花。点灯花时,奶奶(或妈妈)用筷子从簸箕中夹起九朵灯花(因九为阳数),一般五色要全,在烛火上点起,必恭必敬地放到屋子的每个角落及屋中央。点起之后,大人孩子要一起轻声念诵:“灯花明,灯花灵,照到哪里哪喜庆”等吉利的话直到灯花自然燃灭,再进行下一处。点灯花的顺序,一般是从内到外。即先从卧室点起,再堂屋,再庭院水井等。不方便直接点放灯花的地方(如炕上等),就将点起的`灯花放入干净的瓷盘中,再将瓷盘放到要点灯花的位置。关键的原则在于要全,不落项。外面住宅地基的四角以及附属建筑如厕所猪圈牛棚鸡窝等处都要点灯花祈福。
点完灯花,才开始煮饺子。吃完早饭然后拜年。
题外: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当真是千差万别,如八仙过海,各有各的一套。例如保定阜平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天吃两顿饭,美其名曰:给游玩多留出点时间来。他们连年夜饭都不吃,更别提大年三十吃饺子了!不过那里拜年的习俗比较正常,比较人性化。初一去长辈家走动走动,道声过年好,就过去了。不象冀中石家庄赵县,大年初一拜年,必须磕头。那一天,只要在村里任何地方(厕所除外,因地方太小,磕不下去)第一次碰上任何长辈,就得一个头磕在地上,叫一声:某某爷、某某叔、某某婶,给您拜年了!男丁从七八岁就开始执行,一直磕到死。女丁免磕,直到嫁人。嫁人后随老公磕去,不过还是有优惠政策:只磕婆家的,本家的免礼。她本家的慰问工作也得让倒霉的老公去做。每每此时,直让人后悔为何不能生为女儿身!所以,大年初一早晨穿新衣,往往没有男丁的份。最起码裤子要来一条有战斗力的:总不能头还没磕完呢,就透亮了吧?也总不能新裤子穿第一天就退休了吧?诚如是,不是老娘就是新娘,能把你骂死,信不?爷们儿,大过年的,还是受点委屈,还穿咱的乞丐裤吧!
随笔化作文,让文学之花自由绽放 篇2
语文教育需要“真善美”的声音,即提倡一种返璞归真的语文教育。结合写作的要求与规范,返璞归真的“随笔化作文”就诞生在写作的园地了。在实际教学中,随笔化作文,就是通过“积累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抒发真情实感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多种评价与分层次训练”等几个方面来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随笔 积累 评价
一、何谓“随笔化作文”
我们这里所说的“随笔化作文”中的“随笔”,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随笔的特点,比如表现形式灵活,可记事抒情,也可评论等,它还有自身特点——随时随地、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无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只要是随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是“随笔”。没有了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可以在课下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下随意地写,课上有序地读、评、改、展,如此一来,学生的日常写作实现了“随笔化”;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又把那些随意而写的文字“化”成像样的文章。
通过随笔化作文的教学和训练,作文不再是个“老大难”问题,它成为一种需要和习惯。作文也不用挖空心思的“造假”了,学生们可以自由的畅抒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二、如何让写作返璞归真
“随笔化作文”让生活与作文结合,“随笔化作文”让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练笔与点拨相结合,让积累与展示相结合。“随笔化作文”使得师生同读同写,共同用心坚持。
(一)积累来源于生活的素材
随笔记录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知,随笔记录是对生活的纯朴反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日记、读书笔记、随笔本等作为训练的载体。作文时学生只需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剪裁、加工、整理,就可以“炼”成随笔化作文。随笔可以为作文积累写作素材,而作文可以促使写作者对平时的随笔和生活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两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作文是需要一定的阅历的,最直接的就是从生活中观察。作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生活的观察中去,可以自己动笔记录下生活中感人的时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来滋润作文之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社会调查、网上调查、咨询专家、师生讨论等活动。我校的“社会实践小论文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平台,到社会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
(二)抒发真情实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需要我们说真话,抒真情,扬个性。但是真话在很多时候并不代表思想的正确,有的时候反而表露出的是消极和自私等不健康的思想。纵观千古流传的名篇佳范,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
汶川大地震后,在临时搭建的地震棚里,教师世家出身的温家宝总理用随笔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来鼓舞和激励汶川的学生。在那时那刻,这不仅仅是真情的流露,更是一种“坚韧奋发”的民族精神的引导和传扬。
写作教学更是育人的教学。我们不能以为随笔化作文是不受拘束的,可以信马由缰,天南海北的任意驰骋。教师对学生的随笔不能听之任之,要引导他们把写作当成完善人生的利器。记得一名学生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复读生。去年的高考结果让我明白:一个只会仰望星空的人注定只能收获失败。在那些逝去的高三日子里,我曾是那样沉溺于和同学畅谈理想而将书本丢弃一旁;我曾是那样只顾设想美好假期而将复习抛之脑后;我曾是那样一直告诉自己要劳逸结合而总是不能坚持到最后……那样多的“我曾是”,让我尝到了只会仰望星空的苦果。在“高四”的复读生活中,我下定决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向着我心中美丽的目标努力!于是,在一道道题、一个个知识点的累积中,我收获了一次次让我惊喜的模拟成绩。我知道了,当我学会脚踏实地时,我离梦想,近了。
透过小作者的文字,我们听到一位“高四学子”用“随笔”的方式,低唱着青春的咏叹调,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小作者的“真善美”溢的满满的,流淌过每一位读者的心田。这样的作文是一场心灵的交响曲,师生共同享受,共同感悟。
(三)多种评价与分层次训练
随笔化作文需要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促使小作者积极完善,不断积累。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师、同学、家长等都可以进行评价,评价应有导向性,要确立发展性的评价观。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把这种兴趣转化为爱好和乐趣。
传统作文用同一目标,同一尺子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
作为返璞归真的“随笔化作文”的践行者,在学生写作时,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层次。
对于那些基础差些的学生,我就采取“牵手帮扶”的方法,并且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
而对于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我就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
三、总结
在随笔化作文的教学中,我始终是按照: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日积月累——养成习惯——掌握方法——自主发展——多种评价——符合规范,这样的线路一路走下来的。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印证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期盼,也积累了些实战的经验和方法。“随笔化作文”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作文教学的走向,从而使得师生们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生活与人生,让文学之花自由绽放。随笔化作文作为写作园地的一朵奇葩,正在熠熠生辉,大放华彩。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圣陶答教师100封信【M】
【2】孟玉华.随笔化作文,让写作宁静而从容的前行【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04)
【3】楚相君.如何使学生爱作文【J】.吉林教育,2005(03)
彼岸花杂文随笔 篇3
学校编制内的教师就是妻子,也许她的理想不是教书,她也不爱这份职业,但是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她成了它的妻,于是努力地学习为人妻的技巧,尽人妻的职责,有些妻在这种适应中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家,自己也成为身兼丈夫的妻子、妾、情人于一身的幸福女人。有些虽然进入学校,可她始终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学校),就产生了失败的婚姻,也孕育出教师队伍的庸才。而另一种女人,可能她本身的理想就是老师,刚好又入了学校的门,她们会成为这个行业的精英,因为她们是因为爱情走入婚姻,自己所爱的人又选择了自己,幸福的婚姻孕育出优秀的人才。名校就是优秀的丈夫,精英就是幸福的妻子,培育的英才就是爱情的结晶。
因为有不幸的婚姻,丈夫不理想的妻子,于是就有了妾,一个个补课班就如妾一样,虽然不那么名正言顺,但也渐渐的被社会认可了,努力的做好自己,希望超越“妻子,”可是她也不得不恪守礼仪和本分,只能尽力做得比妻子好,却不敢想去取代她的位置。也许因了她的特殊身份,不敢如妻子那样理直气壮,既要揣测丈夫的心意,又要顾忌不被妻子所不容,所以既想创造自己独立的风格,又不敢超越自己的本分。既想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恩宠,又不敢逾越妾的权限,妾,似乎也是婚姻中一种尴尬的身份!
妻子和妾都不能满足丈夫的需要,于是就有了情人!男人不用给她名分,她亦不想索求,她也一早就明白自己在这个男人身边的身份,因为对他的爱或需要,明知他有妻有妾,明知他永远不可能娶她,也许因为爱而不舍,不忍离开他。即使没有名分,受人非议,依然信念不衰。她不嫉妒、不怨恨,只是尽自己所能,展示最美好的一面给他。各种私人的补课班就如情人般,孩子在学校学不会,对大型补课班不满意的,于是就到小型补课班,因为它们不像学校有太多的制度、太严的时间性,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任何要求,它们如情人一样没有权利只有义务,这样的需求关系是不是挺好?可谁能理解情人的心酸?若有可能,谁不想做丈夫身边那个身兼妻子、妾、情人于一身的幸福女人?
花未眠-随笔散文 篇4
花未眠
少女心爱的吉他,谁拨弄了谁的琴弦?
你是我的公主白雪,自童话走向现实。世界从未想过抛弃你,而请你也不要放弃自己。经历一切的苦难,只是为了要你更坚强。
总有一天,我希望听见你说。我活得坚韧,并非知道世界从未抛弃我,而是我还没有抛弃这个世界。就算是落魄,骨子里也必须是高傲。
而在这样的时间遇见你。我的拯救天使。
花开正好。
———题记
我们生生世世唱着自己不是寂寞的歌
她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一次又一次地无可抑制地愤怒。她无以面对虚伪,索性便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最尖锐的叛逆。
她不是坏孩子,却出入在坏孩子去的地方。
吉他,玫瑰,灯红酒绿,最最艳丽的夜生活,开出的,却是绝望的,空虚的,苍白的花。
与她一样行为的人很多,但是原因却不同,就算是不同原因,她被那些人看作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她,懒的去解释。
开学第一天,高二C班。班导的高跟鞋“嗒嗒嗒嗒”地走上讲台。朝阳直射在班导的眼睛上,班导扫了一眼空荡荡的教室。又“嗒嗒嗒嗒”地离开。
集体翘课。C班一个人都没有,开学第一天,高二了呢。
“你们开学第一天就敢集体翘课,这样挑衅的勇气真是让人欣赏不已,不过要让你们失望了呢。前方是绝路,转角是希望。”
“如果生活真的太过顺心了,让在座的各位有叛逆的闲情逸致,我并不介意就此充当让你们沮丧的死胡同呢!”
班导,蓝微音。一个不落地将高三C班翘课的`学生个个揪回原位。
敌不动,我不动。
讲台上。
嗒嗒嗒嗒——
班导优雅地笑,“因为力是相互的,能量是守恒的,矛盾的根源是你们而不是我,看来你们也不想让我好过呵。”
她明明已经认为自己足够勇敢,却被班导技巧性地讽刺道:不迎刃而解,以为不面对矛盾便从此不存在,幼稚,痛苦着却避而不见,懦夫。
原来孩子看问题如此绝对,以为黑就是黑,白便是白,可是在成人的世界观里,却存在黑白掺半的灰色地带。
她伪装了那么多年的坚强。却被眼前的这个自称小蓝老师的女人一眼识破。
在她沮丧的不知如何是好时,班导来到她面前,说,你终究只是个孩子而已。
原来眼前这个嚣张的女人也可以露出那么温柔的神情。
起码,和那些夜不归宿的人来比,她安筱凌,是迫不得已。
她也很想,为自己纯粹的梦想去努力,可是不可以,她的生活不允许,家里真的好贫困,那个,仅有外婆一人支撑的,家,她无法做什么,只有夜夜去酒吧弹吉他给别人伴奏,以获取微薄的薪水,即使很累,但是如果可以帮到外婆的话,那也无所谓。
可是别人偏偏误解了她,而她,懒得去解释。
她一直是安静的,安静得到,整个世界都仿佛没有过她。
她用她的方式,向整个世界诉说坚强。
天灰灰,遥远未成年
她独自坐在房间里,毫无目的地拨弄着吉他。四周是简陋的,就算是宁静,还是觉得窒息。
她又闯了祸。
对于她来说,她用叛逆的方式反抗这世界的虚伪。是无所谓的,可是……
当老师的电话打过来时,外婆的声音小心翼翼又恐慌。
安筱凌真的不能自已,她握紧了拳头,听到外婆听电话时的请教人一般的讨好,可是如果对方真的值得请教的话……
她恨不得把那个不知对外婆说着什么恶毒话的人劈成两半。
半刻过后。
“……筱凌?”外婆轻柔地唤着她。
她几乎是立刻就打开了门,在外婆面前,她像个很乖很乖的孩子。
心底有一种很压抑的黑暗,却必须为了眼前弱小,又这样信任她的外婆隐藏,自己分明不是心软的人,却永远对眼前的人狠不下心来。
她无法狠下心。做更多的事,仿佛那些事,只会更伤外婆的心。
可是,没有人有资格这样指责外婆,就算是因为她,是的,没有人可以。
“他又说了什么?”“老师让我下午四点去一趟学校,”外婆的手捏着衣角,有些担心地望着她,神情分明是有些震惊,“晚饭……筱凌自己解决好么?”
为何看见外婆那样要哭不哭的神情,最终哭泣的却是自己,她在一声关门声后,流下了眼泪。
“筱凌自己解决好么?”是无法自行解决的吧!谁还配拥有纯粹的梦想?那个梦,分明抱在手心,何以如此绝望?
她握紧拳头,紧紧的,紧紧的,那是绝望的沙砾,是绝望的信仰,握在手心,只怕一松懈下,它在下一刻便会死去。
而她除了这样固执地要自己咬紧牙关继续坚持,再无他法。
她从头到尾,只有一人默默挣扎,她没有勇气放弃,或说,不敢放弃,她就算是贫困,也一直怀抱着自己的梦想,骄傲地,活。
她抬起眼,望向窗外那分明纯粹明亮,却遥不可及的月光。
安筱凌,十六岁。
遥远如此,未成年。
错误的相遇
安筱凌不顾众人的眼神,横冲直撞地来到学校。有股力量促使她反抗。
外婆站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拘束地站着。只知道跟老师讨好般地说是是是是,老师威严地跟外婆讲话,好像在训小学生一样。
她看到这场景,松开的拳头又握紧。
花开花落随笔 篇5
在一个很热的下午,李月亮接到了两封信,一个是班长的手迹,看来是复写的,只一行字,十月八日中午在市二招待所同学聚会,请按时参加。一个是是吴丽的笔迹,来自河北某县国纺厂。信中说,她已打算永远在河北上班,同来的还有同班同学陈亮,现在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只等双方家庭见个面,就准备结婚了。吴丽说同学聚会,他俩都不打算去了,一来呢,路途遥远,路费不少花钱,二来呢,说实话也不想见那个负心的林强。原来,吴丽早就知道了,早就知道了。
李月亮没有任何理由,再说就在家门口,不去参加也说不过去。
只是没想到的是,那天来得人不是很多。林强来了,但是方娟没来。包括李月亮,一共四个女生,七个男生。班长第一个举起酒杯,里面透明的,是白酒,他说:“祝咱们班所有同学来的没来的前程似锦!”一饮而尽。
接着几个男同学频频举杯,不同的祝福,最后都是用酒表真诚。
今日相聚,再聚首不知是哪年?大家都嘻嘻哈哈地乱说着,开着玩笑。
班长举起白酒瓶,分别给喝光饮料的女生各斟酒一杯,然后十一只杯子清脆地在碰在一起。大家开始有点激动了,李月亮平生第一次喝白酒,酒真是好东西,喝到肚子后,脑子也变得晕晕的,是一种很舒服的很恰到好处的晕。身体变轻了,别人的声音变得遥远,她泪流满面。
林强说我给大家再唱首歌吧。
熟悉的歌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又响起来,只是没有伴奏,这样听到的声音更是清晰,也更好听。李月亮突然也和林强并在一起站着,同唱
“怕自己不能负担对你的深情
所以不敢靠你太近
你说要远行暗地里伤心
不让你看到哭泣的眼睛……”
两年的校园生活,她从未在班内公开唱过歌,没想到她居然唱得这么好,大家目瞪口呆,唱完了过了几秒钟,才想起了赞美,赶紧拼命鼓掌。
她凝望林强,那双纯净的清澈的眼睛,回想着好听的声音,她泪落了下来,赶紧擦去,自嘲说:“聚会太激动啦!”
大家都宽容地笑着,班长说:“再聚会时,别人不来,你一定要来哦,你是留守在这儿的根据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已过去三个多小时了,其他房间的客人都走光了,服务员进来几次,让他们不安起来,再不舍也终究要分开的。
最后,他们同学之间互相拥抱道别,等到林强伸出双手迎接李月亮时,李月亮早就湿润的双眼再一次地被打湿。她拥抱住林强,紧紧的,这种饱满的激情,让林强不由得颤抖了下。她知道,这是她对过去的告别仪式,仿佛站在茫茫的草原上,四面辽远空旷。爱,永远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和别人无关。
为儿童阅读“点灯” 篇6
关键词 阅读推广人 儿童阅读 儿童图书馆
分类号 G258.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04
Ignite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Activities:Libraries to Promote Reading for Children
Long Xiaoro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ook Library to Promote Reading for Children. It highlights the key features of operation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book, which is nominated by the Secretariat of the Library Society of China to be part of the Editor’s series of promotion of reading, and suggests that the children’s reading promoters in library should positively read this instruction, 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exploit and innovate, and introduce more creative activities.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person. Children’s reading. Children’s library.
自2004年,文化部、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组织开展全国性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以来,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工作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十余年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针对儿童和少年,为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人力基础。而自去年“一个家庭,全面两孩”的国家人口新政发布以后,儿童导读和家庭、校园阅读指导更被推上全民阅读推广的前沿位置。包括儿童阅读推广人在内的“阅读推广人”培训,成为全民阅读推广转型、升级、创新、拓展的重要环节和举措。为此,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组织编写了“阅读推广人”系列首批六本教材。其中,由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俊国研究馆员和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汪茜副研究馆员主编的《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朝华出版社2015年9月版)旨在提升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一本助力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的指导书。
全书共二十五万字,依次分为“儿童阅读推广概述”“儿童读物及其选择”“国外儿童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故事会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暑期阅读项目的设计与组织”“儿童阅读推广优秀案例: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儿童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广州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七讲,以及“延伸阅读”文章四篇。全书从阐述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展开,对国内外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做了系统总结,并从具体方式、方法上进行了讲述,最后以经典案例结束。
阅读《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令人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儿童阅读推广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培育良好的人格品质、在成人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进程中成才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家庭的良性持续、民族壮大的前景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为此,编者在第一讲“儿童阅读推广概述”中,从阅读对儿童大脑的发育、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和知识面,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儿童拥有一个更有品质和幸福的人生作了概述,让读者明白了儿童阅读推广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儿童阅读推广在客观上受到家庭、时代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编者将儿童阅读推广的概念分为主体、客体、方式、对象四个方面。认为儿童阅读推广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可分为纵向系统,包括儿童读物创作、出版、销售、评论和推荐、保存和使用系统;横向系统,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其他社会组织;总合系统,包括政府、媒体、学术研究机构三个部分且各个子系统互为影响。
编者还在书中对我国出版界、教育界、儿童文学作家和画家,以及民间儿童阅读推广组织的阅读推广做了介绍,着重对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所处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应该努力的方向做了论述。让读者明白公共图书馆是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儿童阅读的推广。
第三,现代儿童阅读推广与传统儿童阅读推广有着巨大的差别。编者对传统儿童阅读与现代儿童阅读在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选择、推广对象、推广年龄、推广理念上做了比较。传统儿童阅读的目的是认字、学知识、受教育。现代儿童阅读推广注重儿童成长阶段的独特规律和特点,充分观察和研究孩子的成长,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阅读机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大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指导方法上,首先强调保护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推广对象上,强调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参与,注重早期阅读,强调亲子共读。
在第二讲和第三讲中,编者对儿童图画书即绘本进行了介绍。儿童图画书因其独特的叙事功能、丰富的主题、艳丽的色彩、语言的简洁且富于韵律感的特点,非常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习惯和特点,对孩子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都有启发。儿童图画书诞生于欧洲,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我国于21世纪初引进儿童图画书,近年来成为儿童阅读的时尚读物。我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逐步意识到绘本对儿童心理、情感、审美、认知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推广绘本阅读。书中第八讲专门介绍了广州图书馆的绘本阅读推广。
爱花之情杂文随笔 篇7
由于家务繁忙,我只好把水仙花放置一旁,等我火急火燎忙完手里的活后,外面已是漆黑一片。可我还是按捺不住,打着手电筒,把水仙花移植到新的花盆里,丈夫见状,笑道:“花痴!”
我内心暗喜,终究还是你懂我!过年期间,我又添置几盆花,花了不少钱,你虽然嘴里责怪我浪费钱,但还是把鼻子凑到花前,听到你道“真香!”我心花怒放,只希望你能懂我,等我们老了,花前月下,共度余生!
门口的走廊上,摆放了十几盆花,每天浇水,修枝剪叶,乐不知返,再坏的心情,也会云开雾散。
爱花之情,我是继承父亲的爱好。虽然父亲的文化不高,但是他总会把家打理非常干净雅致。在老家,门口种满了月季花和太阳花,村里人总会停留在月季花前,久久不离开。如今,凉台摆满了海棠花,水仙花,茉莉花……春天里,成堆的海棠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犹如一个个红灯笼;红艳艳的水仙花也不逊色;雪白色的茉莉花,清香淡雅!
父亲是一个爱花,懂花的人,哪些花喜阴,哪些爱肥,父亲都了如指掌。时间的熏陶,慢慢的,我们五姐妹都有了爱花之情。
小时候,放学期间,身为老大的我,总喜欢带着弟弟妹妹们游走于各条小道小巷,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各种各样的花。看到人家园子里有花,便想方设法走进距离去看,把书丟进去,然后以捡书为由,进去了。如果主人大方,讨到几朵花,便是一天里最高兴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某户人家,花香满园,可是,我们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铁门紧锁。我们看着红艳艳的“月季花”,可它比月季花更美更艳,我们稀奇得不得了,讨花不成,只有“偷花”。最后决定,我和妹妹做“人梯”,弟弟踩着我们爬上围墙,年幼的弟弟一跃而下,没想到,围墙内的弟弟嗷嗷痛哭。我们心急如焚,想救弟弟却不知如何下手,弟弟的哭声惊动了屋里的人。幸好,弟弟没有摔断骨头,主人知道我们的来意,笑着送我们几朵红似火的花,原来它叫“玫瑰花”。满脸眼泪的弟弟拿着花,忘记了摔跤的疼。
电白公安局里的白玉兰,每每经过那里,就被花香吸引住了,停下匆忙的脚步,进去感受花的芳香。白玉兰洁白无瑕,清香甜馨,我更喜欢它的娇小玲珑和恬静优雅!没人注意的时候,我们踮着脚,摘几朵放进裤袋里,然后匆匆忙忙赶去学校。
后来,我们成了“采花大盗”,看见美丽的花,总忍不住讨,讨不到就“偷”。折一截回来种,慢慢地我们知道哪些花枝可以发芽成树,哪些花非得要有根才能种植。种花,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爱好,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周末,我们总喜欢到不远处的武装部玩耍,因为那里有很多花树、果树,到哪都是花香。我们玩累了,就脱下衣服,把捡到的花瓣放到衣服,裹着回家。
花在我心里,心里有花,画笔下的花总娇艳几分,而且笔下的花都是一笔画成。我喜欢把各种花画在白布上,然后用彩色的针线刺绣上去,自画自绣,特别有一番韵味。
种花、赏花、画花、绣花成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同时,讨花,偷花成了童年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话题。花,是我生命里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因为,能安静地种花,赏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今年的茉莉花又开了,我轻轻地倾听花开的声音,静静享受岁月的静好……
茉莉花
白花点点碧绿间
幽香清清门庭前
何字方辞能比拟
友谊之花随笔 篇8
友谊需要用真诚来播种,用心来呵护,用爱来培育。正是因为你那么的真诚、友好、包容才有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以前我是班上的佼佼者,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围着我转,可自从你转学来到我们班上,情况发生了剧变。你是那么优秀、善良,你多次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欣赏,你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东西。我讨厌你,甚至憎恨你。即使你总友善的向我请教,可在我看来那是你在炫耀,你那甜甜的笑刺痛了我的眼,让我更加的讨厌你。
骄阳似火,火球般的太阳悬在空中,使出浑身解数烤的万物弯了腰。坐在教室里的我更是烦闷不堪,“该死的”传来一位同学的诅骂声。原来是板凳上有一颗钉子刮破了他的网鞋。顿时,我心生一计,赶紧找来一颗铁钉,把它钉在我的课桌腿边上,伺机而动。
我得意洋洋地等待你掉入我的陷阱。这一天,不知怎么的我等了你好久,你却一上午都没从我这儿路过,这可急坏了我。喔!下午不是要上体育课吗?我的心情又豁然开朗,我故意侧着身子坐在座位上慢慢等你,看到你准备起身走时,我赶紧的把课桌轻轻挪到路中间,让你不易避开我的陷阱。
“嘶”你下意识的低头一看,鞋子划破了。只见你满脸通红,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你甚至没有抬头看看罪魁祸首的桌子的主人,默默地径直走出了教室。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报复的快感让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甚至每一根毛发都畅快﹑舒坦,终于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第二天放学后,骄阳依旧热情似火,同往常那样我背着书包走出教室,快到校门口时,我无意中听到身后的谈话。“怎么会这么巧,你说她是不是故意的?”“不,我清除她不是那样的人,都说了是我自己不小心的”她笑着说,不过笑声中有一丝牵强“看,这不是更好看了吗?我的鞋子上还多了一朵花呢。”
我突然有点自责,自己是不是太幼稚了,手段太卑鄙了。后来才知道,那双毛布鞋是你奶奶亲手做的,你一直对它格外的珍惜。在划破那天你很伤心,但你明白就算伤心也无济于事,于是你把布剪成花型,细心把鞋子补好。
风雨点灯 照人前行 篇9
——郑智化《星星点灯》
一、教师是个点灯人
我是一个教师,但我不喜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比喻。春蚕吐丝,死而后已,蜡炬照明,泪尽灯灭,这原本是它们生命的形式,它们只是在履行着生命的义务,既无不满,也无自豪。一旦用来形容教师,春蚕、蜡炬便立刻被笼上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色彩,而且总会让我隐隐约约地想起“耿耿残灯背灯影,潇潇暗雨打窗声”的深宫怨妇。
教育不是一座虎山,也不是一座深宫;教师不是壮士,也不是怨妇,纯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一定需要给教师这个职业来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的话,那么,我宁愿说,教师就是一个点灯人,是风雨中、黑暗里的那个默默的、渺小的点灯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本身也是一盏灯,但我固执地认为,教师更像一个点灯人。
二、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她是一个相貌平平、脸色苍白的小女生,瘦弱的身体瑟缩在朴素、单薄的衣服里,沉默的小嘴总是习惯性地张开,仿佛一个永远也来不及发出的“O”字,眼中若隐若现的卑微和羞怯的神情让你看了会不由自主地心疼。这是一个由生活的贫穷、强烈的自尊心和热切的表现欲望共同打造出来的生命的作品。
她引起我注意的方式很特别。一次,我检查背书的作业,点到她时,她很紧张、很急切地背完了。我领会到了她完成作业的虔诚,但是,她口中吐出的字,十个有六个发音不准,另外四个就干脆读错。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字一顿地将她背诵的内容重复了一遍,像是给她纠错,又像是在告诉大家她的作业完成得比别人好(因为能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出来的人不多),她很羞怯也很感激地冲我笑了笑。此后,她更加努力了。
后来,我从别的同学嘴里打听到:她家里条件不好,母亲是外地人,兄妹三人的学费、生活花销让本已拮据的经济常常捉襟见肘。社会爱心人士曾经与她结对扶贫,但“贫困生”的帽子一度伤害了她强烈的自尊心,使她落落寡欢、沉默而孤单。有几次,我特意叫她到黑板上去默写背诵的作业,发现她写的错别字多得出人意料。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交给她一本崭新的字典说:“xx同学,你能帮我把老师在你作业本上圈出的错别字一一改正过来吗?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量会减轻不小呢!这本《现代汉语词典》是对你支持我工作的奖励。”她迟疑了片刻,继而很感激地从我手里接过词典和作业本,以后的日子里,她的错误就一天天地减少。
冬天来了,看着她衣着单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我把女儿穿过的较新的毛衣外套找出来,带到学校,放学时把她叫到一边对她说:“xx同学,我的女儿不在这里读书,我不能像过去一样天天看到她了,这是她穿过的几件衣服,如果我能看到它们穿在你们谁的身上,我就会觉得她依然在我身边了。你可以帮老师这个忙吗?”任何一颗善良的心都不会对一个母亲善意的请求无动于衷,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知道,我这样做并不能帮她解决大问题,但至少能让她明白,无论她身处怎样的困境,老师对她是不离不弃的。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缺少光明和温暖的地方,才是真正需要我们为它点灯的地方。
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的这首诗除了感叹人生的虚幻外,还描述了一个秋雨泠泠的夜晚。我喜欢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天籁,喜欢在这样的宁静中、这样的灯光下做着自己该做的或喜欢的事情。也许这会使你自然而然地想起那首老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没错,我是在改作业、写教案或查找一些资料,但请你不要把“老师窗前”的那种崇高强加给我。事实上,我丝毫也没有感到形影相吊的自怜、飞蛾扑火的悲壮,更没有所谓呕心沥血的哀伤。
我只是觉得,我是在顺着一行行文字触摸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那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心与心的触碰,就像是星星与星星的眨眼、星星与月亮的对视。我只是觉得,我是在点灯,是在点燃一盏盏还来不及点燃的灯,在拨剪一盏盏负累重重的灯,在擦拭一盏盏被油烟熏黑的灯。
我只是觉得,我是在创造、在探索。而创造和探索本身就是乐趣,这乐趣就是付给我劳动的最大的报酬。何况当我想到这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一点点新奇的创意能激起一双双好奇的眼中极大的兴趣时,这种乐趣又会无数倍地增长。
四、风雨点灯
我想,善于点灯并乐于以点灯为职业的人必然是幸福的。因为,即使在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他也能拥有漫天闪烁的星星;即使在莽莽苍苍的雪域旷野,他也能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盏盏油灯的温馨。
指尖花凉随笔 篇10
过了几天浑浑噩噩的日子,我说我得缓缓,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然后告诉自己,不能再颓了,可小猫你要活的精彩,才能对得起关心你的人。
我本善良,于是决定原谅你。我知道,这是能释怀的唯一方法。给自己另一片天空,远比纠结在原地要好的多。我给你自由,也请你放过我……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其实我一点也不相信你们能有个很好的未来,额,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不想提起关于你们的任何事,你们好自为之。
我喜欢你这样个子高高的穿的.干干净净的男生,成熟稳重对我好。我在他面前就像个小孩子,然后俩人穿着美美的情侣装招摇过市的出去逛街。或许吧,几年以后的我还是未嫁,老爸老妈会到处给我安排相亲。或许吧,到时候会找个差不多的就嫁了。可是那个时候的你,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心酸一下下呢?
你要记得啊,你答应过我的好多事都还没兑现呢,这辈子不行的话,就下辈子吧…下辈子我做男生,好好疼你好不好……
雾里观花情感随笔 篇11
水中捞月,湿身难得月。雾里观花,烂漫皆虚妄。
晨雾弥漫,枯草连天,草尖上轻坠的晨露,晶莹剔透,净若天池之水。天微亮,路灯渐熄。弥虹晕开于飘散的雾气之中,妖娆万分。
寒风舞青丝,晨雾绕身旁。风带动游离的雾气,缓缓而行,飘过城市的街头巷尾,绕过街中仓促而行的人。没有方向,漫无目的的,在日出之前,随意飘摇,恣意的游荡!
总是的喜欢,有雾的天气,一个人静静的,站于氤氲的雾气之中,没有杂念,亦没有烦忧。虽知道雾气对人不好,但还是喜欢,莫名的喜欢。朦胧的雾气缠绕于身,思绪飘飞,随雾,随风。带着思念与憧憬,飘往那不可触及的神圣之地,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有座迷人的小镇,镇前悬挂着典雅别致的牌匾,上面刻有三个字:伊甸园。那个只有梦中才能到达的地方!
飘雾的天气,独自出门,游荡于雾气之中,寻觅雾后的惊奇。总是希望能拨开浓雾见伊人,却总是伊人不见,思念难断。寻觅间,恍惚可见幻世的仙境,天使精灵。还有那满山的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醉人的景,痴迷的人。一个人独醉其中,不忍别离。忽而寒风袭来,吹散了雾,吹醒了沉醉的人,雾散的街,我一人站在拥堵的十字路口,周围挤满了人与车,刺耳的.鸣笛,穿透耳膜。人们在驱赶,咒骂着,我这异想天开的疯子。仓惶逃离了驱赶,马路恢复了通畅,吵闹也渐消一些。蹒跚的步,迷失在现实的路,找不到来时的那条林荫路。人们都说,活在幻想中的人会很累,这一点,不容质疑,天真的理想,童话般的世界,心中所想与残酷的现实显得总是格格不入。现实之手扼住幻想者的咽喉,死死不放,以至气绝身亡。至此,无梦可做,无幻可想。心已死,梦自碎,那未完而灭的梦,只有待下个世纪续作……
雾绕柳枝飘江河,古运河上,缥缈的雾气经久不散,不知那氤氲的雾气,是否也缭绕了江中的荡舟之人。雾气难散,前路难见。雾中行舟易搁浅,与其乱渡,不如静观其美景,浅斟一杯薄雾,独醉于山水雾气之间。
灵雾山上,谁人抚琴独奏?琴声悠悠,雾霭绵延。琴音参雾散,飘荡山谷间。且看那山间迂回萦绕的浓雾,缠绵于山水之间,不知缱绻了多少游人的眷恋。
1960年白日点灯案真相 篇12
外媒报道引发重视
英国伦敦《新快讯报》报道此事,还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那个提着灯笼的人正是在天安门广场点燃白色纸灯笼的小个男子——他手执灯笼,旁若无人地行走着。背后,可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上半截。报道称,这个男子显然是用这种方式来抗议中国大陆的“暗无天日”。
路透社转发了这条短消息在播出后几小时内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获悉,外交部部长陈毅决定立即向总理汇报。周恩来果然非常重视。这是有原因的:1960年3月6日,周恩来就接到了毛泽东主席批转过来的一个文件,这份材料向中央反映当前农村缺粮情况严重,已经出现了农民非正常死亡的事例。
周恩来自己也接到了一封寄自安徽合肥的挂号信函。信中反映:安徽省和县、无为县发生严重粮荒,和县铜城闸已经有多人饿死,两县农民中的许多人已经外出逃荒,有的不得已抛弃了子女,当地干部作风恶劣,不但无法解决此类问题,还迫害敢于说话的群众。
事情真相
针对“白日点灯”事件,周恩來当即指示身边工作人员询问中共北京市委。但北京市委并不清楚此事,于是便询问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公安局也不知情。受命调查的8人小组连夜对此事进行了安排。第二天,从天安门广场传来消息:那个人又出现在广场上,并且再次企图制造白日点灯案。公安人员随即对小个子男子进行了讯问,很快就查明了事实真相———
他名叫何明渊,四川达县人氏。何明渊因不满当地的粮食征购政策和经办干部的作风,认为同村和邻村出现的不少农民因饥饿而死亡就是由此而造成的,其中包括他的母亲和两个孩子的饿死,其妻因此而失踪。
近三个多月中,何明渊一边要饭糊口,一边去专区、省城上访反映情况,结果先后三次被收容,其中一次还被送往公安局拘押。伺机逃脱后,何明渊对上访失去了信心,也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失去了信心,便打定主意到北京制造白日点灯案。何明渊对此举的用意直言不讳,就是以此影射当时的形势“暗无天日”。
调查人员在讯问时特地问道:“你是否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
何明渊回答:“我考虑过———大不了一个死字罢了!我如果不离开家乡,这会儿恐怕也已经饿死了!人民政府竟会让自己的人民饿死,这叫什么人民政府?”
讯问结束后,调查人员随即写了一份《关于白日点灯事件的调查报告》,送到了局长冯基平的案头。不久又送往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那里。
警方调查人员在《报告》中已经对此事作了定性,认为属于“反革命事件”;何明渊已经被拘留,所以《报告》中称其为“该犯”。整篇《报告》不到千字,比较笼统。彭真又将冯基平找来,仔细询问案情。
彭真听完后,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人民政府竟会让自己的人民饿死,这还叫什么人民政府?这句话是那个叫何明渊的人所说的原话吗?”冯基平点头:“是的。”随即从笔录中找出何明渊的原话,指给彭真看。
彭真微叹一口气:“这话说得重了些,不过……”他没有往下说,但是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
原地调查
北京市公安局迅速指派调查人员赴四川达县调查。同时决定将已关押于看守所的何明渊从监房中放出来,安排他从事“外劳动”。安排何明渊从事“外劳动”是一种优待措施,而且还包含着准备从宽处理他的意思。可是,何明渊并没有领悟到这层意思,他在大约一个星期后,就突然来了个不辞而别。
那天,看守所要购买当月的囚粮,派了两名看守员押着4个“外劳动”推了一辆人力车前往粮站。因为“外劳动”是属于受信任的人,以前外出从来没有发生过逃跑事件,看守员因而没太在意。何明渊瞅了个机会,逃了!
让何明渊做“外劳动”,是根据冯基平局长所转达的彭真的指示后讨论决定的。如果何明渊逃跑之后在社会上继续搞白日点灯的把戏,或逃跑出去后发生意外,被外国新闻媒体诬为“杀人灭口”,问题岂不更严重?怎么办?市局领导当即下令紧急追捕。
何明渊那天逃跑后,偷偷爬上了附近停着的一辆军用卡车,一下就到了秦皇岛。然后,他就在秦皇岛一带流浪,靠乞讨糊口。5天后,何明渊被北京派往秦皇岛的一支追捕小组找到,押回北京。
同一天,赴四川达县调查的4名警察返回北京。冯基平听取了汇报:达县地区的灾情确实非常严重。至于何明渊,他本人以及家属均无精神病史,他对审讯人员所说的情况完全属实。另外一点新情况是,何的一个叔叔和大哥均为红军烈士。
调查报告很快就送到了彭真的面前。彭真当天就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称赞北京市公安局做了一桩好事。次日,彭真陪同国家主席刘少奇会见外宾,结束后当面向刘少奇谈到了白日点灯案和随之进行的调查。刘少奇听后,难过得久久不语,最后说:“情况早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境地了!这是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啊!”
由于得到彭真关心过问,何明渊第二次被拘留后的第三天,就被警方宣布解除拘留,改为收容。何明渊提出愿意去贵州一位朋友处落户,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到贵州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妥善安排。
种草得花随笔散文 篇13
阳台的一角,是绿植的空间。这些年,长势最好的,或者说,某人养的最好的,得数这盆君子兰。春节,它曾盛开过。橘红色的花,从年三十开始,一朵一朵的绽放,我们返回南方的那一天,它开到了第八朵。吉祥的数字,火焰般的气势,预示着新年的吉祥。一年半后,丫丫回来,它花期虽过,气色依旧,浓郁的绿,告诉我们它正在酝酿下一个花期。由此,我飘飘然......成长的记忆里,第一次对春节有了期待。不求新衣,不奢美食,不乞奖金,默默祈祷的,就是一个花愿。
养花,是一种闲情逸致。工作之余,侍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修叶,调理光照,避风遮雨,辛苦劳作变成了悠闲自得的享受。看到嫩芽萌生,花苞待放,那一刻,也在心田种下了一个美好希望;体验着生命从诞生开始,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与花草无声的相处,默默地交流,看着它如你所愿,茁壮成长,美丽绽放,你的欣慰,你的骄傲,在它面前无需掩饰;你的压力,你的烦恼,在它面前全然释放。生活在这一角落,让你,和它们,以生物平等的属性,回归自然;回到广阔无垠的宇宙,让你照见渺小的自己,与另一个渺小生命,曾经有缘,彼此懂得,彼此珍惜,彼此共生过一段时光。
时间后退二十年,回到。那时我在七厂总务处,处里负责绿化科的孙主管,是一位毕业于西北农林大学的小伙子,其父亲是杨凌西农大的教授。按说,子承父业,他该是养花养草方面的专家了。可是,由他负责的厂里花房,经常成为厂长视察时痛骂的单元。花无花色,草无草样,不是蔫蔫的,就是歪歪的,就像把世界各肤色里瘸子歪脖斗鸡眼龇牙咧嘴的人都集中在了一起,也是令人沈醉不知归路。两亩多地的花房,竟然挑不出一盆能摆上厂长班台的。碰上一个痴花的厂长,眼看着一个小花房即将断送我的职业生涯,恨的我牙根痒痒的,多次有想撤换他的念头。可搜罗厂里的人力资源,就他,算是个科班专业人士了,这岗位,似乎非他莫属。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拿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技术,我找他谈话。推心置腹,循序善诱,加之威逼利诱,总之,还是想让他发挥专业才能,把工作做好,不要让厂长为一个破花房再喷唾沫星子了。这一谈,不要紧,直接谈到底了,这孙小伙居然和我摊底牌,撂挑子了,他一副愤世嫉俗、义愤填膺、气宇轩昂诉说自己的委屈。说他不想干这份工作,想去车间当保全工。说他压根就不想学这个专业,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没有兴趣,他本以为借高考离开充满养殖氛围的西农大,去省城大学学他喜欢的机械专业,享受拆拆装装的乐趣。可是他那位教授父亲,非把他留在西农大,非要他学生物育种之类的植物专业,他无聊的人生也就此开始了。大学四年生活百无聊奈,让他连谈恋爱的.心情都没有。他讨厌花草,看到它们,全无关爱的心情,倒常有冷漠,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最好早托生死的感觉。他父亲对他说过,花草也是生命,生命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交流,需要点滴的呵护和关注。他父亲说,花草和人,也是讲缘分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投缘的,人对其投一欣赏的目光,花对人回报一蓬勃的生机,人与花草,在相投的缘分里,能相互得到滋养,得到快乐。无缘的,花草的长势也就有气无力,难尽人意。他对父亲以教授的敬业,从生命的高度,对植物的研究深及灵魂的层面,是很敬佩的。他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份心甘情愿为之执着的工作,但,不是养花养草。唉,既然谈到了这个层面,看来我眼跟前的,先不是顾虑自己的前途,是先要挽救他的生活,挽救他的灵魂,帮助他找到一个喜欢的适合的岗位。所谓人才,是人与岗位,能两情相悦,执手言欢,竭尽全力的付出,只为成就彼此最亮丽的一面,人于岗位,是花开之季节;岗位于人,是芳草之天地。一切斤斤计较,别别扭扭,赶着鸭子上架,修炼不成凤凰,更修筑不成凤凰台。
追溯这份闲情逸致,我是害羞的。因为之前的几十年里,季节变换,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从未被我关注过。搬进这个小区,同事们送了三盆很漂亮的绿植,为屋子添彩增色不少,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该对另一个生命体---植物履行照顾的责任。可怜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浇水?施肥?光照?谁知道啊,哪有那闲心啊。两年多的时间里,两盆绿植从最初的枝繁叶茂,被我养成了干枝枯叶,奄奄一息;另一盆金钱树,原本足以两人环抱的轮廓,只剩下四五片垂头丧气垂死挣扎的叶子。养的时候,没有用心,弃的时候,也没心疼,不过是像每天扔垃圾一样。可今天,坐着这里,回想起它们,我的心是痛的,是有愧的。20xx年,擅长将小花小草拍出大美意境的小明,将我从摄影的角度带进了人与自然人与花草交流的世界,生活,从此有了灵动,有了色彩。我豪无意识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之外的乐趣,一种可以让生命更深厚悠长却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记得我是如此记录这种变化的:
认识摄影之后,我迷上了享受从镜头里看一切的乐趣,看天空,看花草,看自然界里非人类的一切。在焦距变换的拉伸之间,角度调整的俯仰之间,光与影的调和之下,看肉眼所无法领略的惊奇,看自然界呈现无比丰富的变化,而个个都是瞬间的永恒。正是这无法复制的美,吸引着我去探寻,更深的探寻。。。。。。我迷恋上它的沉默,迷恋没有被人性浸染的真与纯;我迷恋上它的丰富,迷恋它随心随性的变化,自由灵动;迷恋上它的深邃,能回应我的每一次心跳,读懂我每一个忧伤,迷恋它可以一直给我仰慕的理由,追随的牵引。由此,我愿随它而去,日暮时分也不愿道别,即便深秋的夜里清风冷月,也愿与它一起静默,而我们之间的交流从未间断;我更愿在下一个晨曦,邀日出,同醉,同醒.....
茶花,桂花,椰树以及很多未知名的小花小草变成了我诗里的女主角,云朵,落叶,小狗、蜘蛛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随着小区的景色变幻,也担当了我文章里常有的配角。人生本是一出戏,没有它们烘托,我冰冷的,怎有情怀出演?
家里仅存的那一盆金钱树,经我悉心照顾,平心交流,三年多后,逐渐恢复到初进家门时的姿态。无怨无悔相伴六年多,它之于我,已是挚友。后来相继养了几种可爱的草花,偶尔也用文字记录了它们于我的感动瞬间。人生中一些美妙的时光,就这样被精心打磨成一块块奇异的雨花石,刻录着专属于你的记忆。
如此闲情逸致,可结伴,可独行;过程独自体会,成果大家分享;无污染,无噪音;浅学怡然,深钻也未尝不可。
叶即是花散文随笔 篇14
寺院之南,有一莲池,每逢盛夏之时,便会出现“群僧赏莲”的盛景。
一日,几个小和尚突然发现方丈独坐莲池东侧,微闭双目,长久入定。和尚们大奇,方丈所处的地方,不见一朵莲花,只有一片片莲叶,这有啥好看的.?
最让人纳闷的是,方丈居然背对着莲池。
“方丈,此处有叶无花,您为何不到西边赏莲?那边莲花怒放,美景无限。”和尚们走过去问。
方丈淡淡地回应:“叶即是花。”
和尚们不解。
方丈继续说:“叶与花,同生这汪池,共扎这片土,本是同根生。莲叶是莲花的另一个面目。”
和尚们还是不解。
方丈闭目,再不言语。
随后,大多数和尚又返回莲池西边去了。
一个小和尚却没走,继续问道:“您为何背对着莲池,也不睁眼看看这满池莲叶?”
方丈言道:“叶在心中。”
也不知哪里来的灵感,小和尚取下一片莲叶,经过一番折叠后,莲叶化作一朵莲花,绿色的莲花。
小和尚恍然开悟:“叶非花,花非叶。叶即是花,花即是叶。”
方丈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小和尚进而悟道:“每逢秋冬之季,花谢叶凋之时,您依旧独坐这片莲池之畔,池内残叶片片,大煞风景,您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所谓的‘眼前无花,心中有花’。”
方丈缓缓睁开了眼。
多年后,小和尚成了寺院的方丈。
眼前无花,心中有花。叶即是花,花即是叶。岁月静好,众生平等。此乃大境界,堪称大禅机。
点灯少儿阅读 助力全民阅读 篇15
少儿出版强≠儿童阅读好
在世界读书日逐渐被国人知晓之时,恐怕没有很多人知道每年的4月2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这一天,是世界“童话之父”安徒生的诞辰纪念日,也是“世界儿童阅读日”。自2007年4月2日,第一个“中国儿童阅读日”以来,经过8年时间,我国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呈几何?我们不禁要打上一个大问号。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除北京、上海、深圳少数大城市在“中国儿童阅读日”有相关的阅读科普活动报道,其余二、三线城市的儿童阅读状况几乎不被关注。
在21世纪的中国出版版图里,少儿出版快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出版行业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出版板块,成为继教育图书出版、社科图书出版之后的第三大出版板块。从出版格局看,我国的少儿出版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专业出版,更不是“小儿科”出版,而是全行业参与竞争的大众出版。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少儿图书,被戏称为“举国体制”。据开卷资料显示,2012年少儿类图书占整体市场的码洋比重为15.08%,比2007年的11.33%上升3.75个百分点,比2002年的8.82%更是提高6个百分点。2012年,图书市场中的少儿类图书动销品种超过12万种,占到10.39%。不得不说,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童书出版大国。
我国有着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童书市场,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约3.7亿儿童人均拥有图书仅1.3册,是以色列的1/50,美国的1/30,在全世界排名第68位。我国儿童人均拥有图书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必须看到童书阅读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但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都在出版童书,这样的出版门槛是很低的,极易造成良莠不齐的现象。
童书市场的混乱也为童书阅读推广蒙上阴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儿童出版物滋润亿万儿童的心灵,这恐怕是很多童书出版工作者甚至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少儿阅读的困局在哪里?
在童书快速增长的时候,我国的儿童阅读却没有大跨步向前,究其原因,恐怕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缘故。在童书出版市场中,出版人只瞄准儿童市场的商业价值,争取最大利润化的空间,而忽略正确培养儿童阅读的成长道路,缺乏寓教于乐的儿童阅读推广,以至于很多童书在出版后,只能躺在书架或者仓库,没有被年轻的父母所接受。笔者认为,我国儿童阅读目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童书阅读功利化。在学习重压下,童书阅读功利化已成为重要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老师说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跟学习无关紧要的读物被排斥,这些问题都跟应试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儿童阅读的目标和趣味变得狭隘。如何让孩子的阅读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育大环境下,培养儿童正确的阅读观念,才有可能让他们在未来学习中更好成长。
第二,童书阅读模式化。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孩子从小听家长朗读,他们会有一些模糊记忆,但能否因此培养终身阅读兴趣则很难说。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基本上只剩下功利阅读,也就是那种被简化为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枯燥乏味阅读,他们根本享受不到阅读的兴趣。在现行的正规教育模式里,阅读模式化的培养方法已经让很多儿童失去自由阅读的机会。
第三,童书阅读教育化。在现今的家庭里,童书更多被当作早教教材。很多家长都明白让儿童学习要做到寓教于乐,但重点无疑在“教”,那么“乐”呢?只有让家长知道何谓好的阅读,何谓正确的阅读,家长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多样化的童书。
第四,童书阅读数字化。随着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不少实力较强的出版社投资开发数字出版,儿童出版社也不例外。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的浅阅读、便捷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然而对儿童而言,数字阅读是否合适则有待商榷。以浅阅读为主的数字阅读不利于培养儿童进行深度阅读,会影响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并且让儿童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对他们的眼睛、视力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数字化阅读的出现,为儿童更亲近知识提供了更为多样性的选择,但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在家长引导下适度进行数字化阅读尚可,过分依赖数字化阅读不利于儿童成长。
我们的儿童阅读到底缺什么?
随着上海国际童书展、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中国儿童阅读分级研讨会一些官方儿童阅读活动的兴起,我国的儿童阅读逐渐与世界接轨。有了图书质量的保证,阅读推广的点灯人,我们还需要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儿童阅读氛围的形成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童书出版的规范。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部分包装豪华、价格虚高的少儿图书进行通报,再一次将公众焦点指向少儿图书。在少儿图书市场上,重复出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各异童书充斥出版市场。儿童文学创作选题雷同、跟风现象也十分严重。自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大卖后,林林总总的“淘气包”“小淘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些图书连包装设计都模仿得如孪生兄弟。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畅销后,众多“作家们”都开始特写与动物八竿子打不着的感情。这种走模仿复制的道路,对儿童阅读毫无益处。少儿出版有其特殊的使命和价值,要克服出版的乱象,就必须构建少儿出版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孩子提供合适的阅读选择,优秀的童书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传递成长的“正能量”。
第二,阅读推广的实行。国际上对儿童阅读推广的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如美国历来重视阅读,历任总统都在推动儿童阅读,总统退休后都建总统图书馆等。近几年,我国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广逐渐重视。从2004年开始,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阅读,积极用国家行为来推动,如中宣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会向广大全国青少年推荐100本优秀的青少年读物,这些优秀书目对引导家长挑选儿童读物有很大的帮助。全国各种形式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为阅读推广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方法,这些阅读推广工作者、图书评论员、儿童心理学家成为推动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第三,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优良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阅读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对阅读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儿童对阅读的认识。年轻的父母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学习阅读互动等引导儿童阅读,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鉴于现在社会大部分父母忙于工作,父母可尝试“三个勤一点”来和孩子进行阅读互动。所谓“三个勤一点”,即每天陪孩子读书勤一点,带孩子到图书馆和书店勤一点,为孩子解答读书遇到的问题勤一点,努力在家庭读书环境上形成安静读书环境好、书籍可读性好、阅读延伸性好的“三好”,让家庭阅读氛围更加和谐。
在童书出版商业化的今天,让每一本童书对儿童阅读推动起到重要作用,而不单单为数据贡献力量,需要出版人、阅读推广人、家长共同努力,撑起儿童阅读这片蓝天。
【点灯花随笔】推荐阅读:
好色之徒夜里点灯杂文随笔06-19
草原格桑花随笔07-18
观花随笔散文11-19
爱花之情杂文随笔10-19
镜中花水中月-随笔10-07
坐看云起静听花落心情随笔10-27
考后随笔-随笔作文550字08-03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10-13
静听溪水-随笔作文600字_随笔600字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