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的古诗

2024-10-22

《蜂》的古诗(精选5篇)

《蜂》的古诗 篇1

活动目标

感受古诗意境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字卡、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春天来了,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花都开了,小蝴蝶小蜜蜂都到花园里做游戏。)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春景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火红的太阳,有云朵,还有很多草,还有五颜六色的小花,真漂亮,还有小蜜蜂落在花上面。)你猜一猜小蜜蜂在干什么,它在玩么?(不是,小蜜蜂落在花上面是在采蜜呢。它整天在花从中飞来飞去,到处采蜜,酿出的蜜很甜,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的,还能治病呢。)对了,小蜜蜂每天都很辛苦,为了酿更多的蜂蜜它不怕累不怕苦,为人们的健康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小朋友,我们应该向小蜜蜂说些什么呢?(谢谢你小蜜蜂,你酿的蜜真甜。你真辛苦。你在花从中飞来飞去真可爱。)

小朋友说的真好,小蜜蜂的辛勤劳动被一位大诗人看到了,他非常喜爱小蜜蜂,为了赞美小蜜蜂,于是写了一首古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录音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认识生字“蜂”。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蜂》的古诗 篇2

壁蜂授粉技术自2011年从山东省引入黑龙江省后,经过几年的推广,由于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想要应用该技术。但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冬季漫长寒冷干旱[5]。低温导致凹唇壁蜂在冬天室外自然条件下越冬蜂茧第2年春季都不能顺利出茧或者有少量出茧且出茧率极低。如果放在室内,又提前羽化成峰,与花期不遇。所以每年春季果农仍需大量购买,不仅成本增加,而且阻碍壁蜂授粉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大面积推广。

本试验通过对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探明凹唇壁蜂低温下的生理特征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凹唇壁蜂低温下安全越冬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凹唇壁蜂于果实落花后在果园将蜂管收回,悬挂在阴凉干燥处。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实验室进行。2014年10月初将满管的蜂茧挑出来挂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0月末开始将蜂茧放入0~5℃冰箱内保存,随着室外气温的下降,冰箱逐步调到-10℃备用。体内保护酶的测定取成虫分别放置在10、0、-5、-10、-15、-20、-25、-30℃条件下,处理后取酶液,每个处理3次重复,取平均值。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①过冷却点的测定:采用SUN-V型智能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海尔-40℃低温冰箱进行测定。将测定仪连接好电脑后,将供试蜂茧从储存冰箱中取出(蜂茧用手术刀片剥茧取虫),用调试好的昆虫夹迅速夹住供试昆虫(使虫体腹面紧贴昆虫夹泡沫垫上的热敏电阻),将夹好昆虫的昆虫夹迅速放入缓温管内,盖好盖并将其放入低温冰箱内,观测电脑屏幕上电阻值变化曲线。

②水分测定:取部分蜂茧称其活体重然后在60℃的恒温烘箱中烘24h至恒重,计算虫体含水量。

③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分别称取0.5g干样,放入3支刻度试管中。试管中加入15 mL蒸馏水,封口在沸水中提取30 min。 提取液过滤入100mL容量瓶中,反复冲洗试管及残渣,定容至刻度。吸取0.5mL样品液于试管中,加0.5mL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溶液,加浓硫酸溶液5mL,摇匀后放入沸水中煮沸2min,取出迅速冷却,在620nm条件下测定分光光度值。

④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用自动定氮仪测定凹唇壁蜂蛋白质的含量。

⑤脂肪含量的测定:用索氏提取器进行测定。

⑥甘油含量的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值,查标准曲线得虫体甘油含量。

⑦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取60℃烘箱中烘干虫体0.5g,研成粉末,放入聚四氟乙烯试管中,加6mol·L-1HCl10 mL,放置90~100℃ 烘箱中24h,取出后过滤取上清液1mL加1mL缓冲液在Fos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分析。

⑧体内酶活性的测定:酶液的制备参照李周直等[6]的方法并加以改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测定参照王学奎等[7]的方法并加以改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测定参照李周直等[6]改进的愈创木酚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活性测定参考王学奎等[7]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

1.2.3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分析方法采用DPS7.05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其中组间均值差异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分析(α=0.05)。显著性检验用“DMRT”法,R2=0.999。

2 结果与分析

2.1 凹唇壁蜂过冷却点的测定

对凹唇壁蜂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测定及其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结果表明,在不同测定日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第2次和第3次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且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温度最低,说明此时为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雄性-24.46和-19.41℃,雌性-25.02和-19.97℃。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间相互关系非常密切,且体液冰点温度高于过冷却点温度,且雌性耐寒能力略高于雄性。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Different lowercase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

2.2 凹唇壁蜂体内水分、糖、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从表2中可以看出虫体最高含水量出现在11月份,为4.25%,其次是3月份为4.19% 最低出现在1月份虫体含水量分别为4.03%。凹唇壁蜂在整个越冬期体内水分含量变化不明显,含水量在4.03%~4.25%变动。

同时对越冬期体内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进行了测定。通过表3、表4 可以看出,进入越冬期后,凹唇壁蜂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它们是重要的抗寒物质之一,对抗寒性的增强起促进作用。

2.3 凹唇壁蜂体内脂肪、甘油含量的测定

进入越冬期后分别对凹唇壁蜂在11月份和1月份进行两次脂肪测定,结果分别是5.85%和10.43%,说明在越冬期间体内的脂肪含量是明显上升的。同时对体内的甘油含量进行测定。由表5可以看出,凹唇壁蜂从越冬初期进入越冬期后体内甘油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越冬期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体内甘油含量逐渐下降。这说明在越冬期间以脂肪和甘油作为体内抗寒物质加以储存积累,可以降低冰点和过冷却点而提高昆虫的抗寒能力。

2.4 凹唇壁蜂体内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对凹唇壁蜂体内氨基酸总含量在波长570nm下基光密度比色进行了测定见表6。进入越冬期后,凹唇壁蜂体内的氨基酸平均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12月份达到最大值,比越冬初期含量增加45.3%。越冬后氨基酸含量又降低,到2月份比越冬期低了32.8%。说明氨基酸在越冬过程中是重要的抗寒物质。

2.5 凹唇壁蜂体内酶活性的测定

对凹唇壁蜂体内的酶活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图1可以发现,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凹唇壁蜂体内的酶活性变化没有固定规律,所以可以判断在抗寒越冬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不是主要抗寒因子,不因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多种试验方法,通过对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检测初步研究了生理指标变化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人工模拟条件下计算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

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雄性-24.46和-19.41℃,雌性-25.02℃和-19.97℃。 本地的最低极端温度能达到-30℃以下,说明凹唇壁蜂在室外不能安全越冬。采取保护措施可以使凹唇壁蜂在本地安全越冬,安全温度应该是-15~ -10℃,而决不能低于-18℃。

通过对凹唇壁蜂体内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体内的含水量与体内各种酶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而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和甘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有逐渐增加并积累的趋势,在凹唇壁蜂的越冬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是重要的抗寒物质。

参考文献

[1]李海茂,丛斌,李建平,等.壁蜂及其在果树授粉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22-425.

[2]前田泰生,北村泰三.マメコバチ手用人工巢の開凳[J].畏野果榭银告,1983,12(1):24-30.

[3]Torchio P F.Field and Experiment with the pollinator species,Osmia lignaria propinqua cresson,in apple orchards[J].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1982,55(1):136-144.

[4]魏枢阁,王韧.利用驯化的角额壁蜂提高苹果树座果率及产量[J].中国果树,1990,15(1):31-32.

[5]牛力武.关于牡丹江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4):101-102.

[6]李周直,沈惠娟,蒋巧根,等.几种昆虫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研究[J].昆虫学报,1994,37(4):399-403.

蜂出没的小学作文200字 篇3

蜂出没的小学作文200字

暑假的一天,我在乡下开展了一场人蜂大战,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是觉得可笑。

那是一个早晨,我在我家后面的`池塘旁边散步,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活动手脚,正在我手挥上挥下时,突然打到了什么,我一看哦!是只小马蜂呀。我转身看看周围,没有蜂巢呀!哪里出来的,不等我解开自己的迷惑,那只马蜂似乎恼羞成怒,“嗡”的一声飞过来,直朝我的门面扑来,我吓了一跳,我挥了下手,又打了个正着,这一次,把它打进了池塘中,我盯着它看好久,确定它没有出现,长吁了一口气,突然,不知从哪里出现了两只马蜂,我如法炮制,把一只马蜂打进池水里,另一只我却打不中它,它正躲着我的“如来神掌”时,突然飞走了。我正奇怪,突然从远处飞来几个小黑点,天哪,有七八个马蜂,死定了,那只马蜂与那只最大的马蜂围在一起,过了几秒钟,马蜂全向我飞过来,我吓了一跳,转身就跑,眼看我要被叮成马蜂窝,我一低头,一个急转弯,趁马蜂还没反应过来,抓起碎石朝马蜂扔过去,在石雨的“洗礼”,后马蜂轻则伤重则残,我赶紧一溜烟跑回家,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保命要紧。

《蜂》教学设计 篇4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集体品读)

三、升华感悟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借蜂发挥”记 篇5

“嗡嗡嗡———”一只大蜜蜂由窗而入, 打破了教室的安静。

“快看, 大蜜蜂!”“啊, 好大呀!”学生们骚动起来, 紧张地看着大蜜蜂。我吩咐学生把所有的窗户打开, 希望大蜜蜂快点离开教室, 学生就可以安心上课了。没想到大蜜蜂好像故意和我作对, 在黑板上方盘旋了一圈, 又在学生座位上方跳起了“8”字舞, 一会儿跳起了“人”字舞, 在教室里肆无忌惮地飞来飞去。学生有的吓得双手抱头尖叫起来, 有的干脆钻到课桌下面, 有的用课本拍打大蜜蜂……“别拍, 别拍!快趴着别动, 蜜蜂是跟风走的, 你拍它它就蜇你!”一位男同学大声说。“它蜇人后会死的。”一位女同学说。“不会死!”“会死的!”两个学生争得面红耳赤。

这哪里是语文课堂, 我看着学生因为一只蜜蜂不顾课堂纪律, 生气极了。我正想责备他们,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写说明文, 我何不来个“借蜂发挥”, 让他们进行写说明文的训练?于是, 我对学生说:“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 你们为什么这么怕它呢?”“因为它尾部有刺, 它会蜇人。”一个学生回答。我说:“蜜蜂不会轻易蜇人的, 它的刺是用来防御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用, 因为刺连着内脏, 刺出去了内脏也跟着出来, 蜜蜂就死了。我们不伤害它, 它也不蜇我们。”学生听了放松了许多, 不再理会蜜蜂飞来飞去了。我继续引导:“你们想了解蜜蜂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想!”“既然同学们对蜜蜂这么感兴趣, 这节课不研究琥珀了, 就上‘蜜蜂课’吧。”全班学生欢呼雀跃起来。

我对学生说:“你知道蜜蜂的哪些秘密?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蜜蜂, 可是多数学生说得简单肤浅。我说:“我们对蜜蜂了解得太少了, 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 课后查找资料, 然后写一篇关于蜜蜂的说明文, 明天再来介绍蜜蜂。现在说说, 你们对蜜蜂的哪些方面感兴趣?”学生有的说想了解蜜蜂的种类, 有的说想知道蜜蜂是怎样繁殖的……我接着问:“怎样才能把蜜蜂介绍清楚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看法:有的说要注意条理;有的说要用比喻、拟人、对比、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有的说要抓住蜜蜂的某个方面介绍……学生带着对蜜蜂的好奇下课了, 至于蜜蜂是什么时候离开教室的我也不知道。

上一篇:施工项目节能工作计划下一篇:原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