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闻

2024-06-10

说新闻(精选8篇)

说新闻 篇1

欢迎在新一天的清晨来到播报多看点,各位好,我是东方,首先来看今天有哪些精彩内容。青岛男子独自驾驶帆船,历时137天海上环游世界。现实版少年派的海上漂流成功创下吉尼斯记录。

拿地图掷飞镖,飞镖落哪就去哪,游到一定时候再上班,背包客也是上班族。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诗人的情怀,也是无数人梦想的另一种生活。生活在别处,怎样才能实现梦想摆脱纷扰和现实投身另一种生活呢?一个叫郭川的人给了我们一种答案。最近他在英国伦敦获颁了吉尼斯纪录证书,因为他用137天,完成了一次长达2万1千600海里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成功创下了世界纪录。从去年11月开始,郭川这名勇敢的中国航海家独自驾驶帆船在海上环游了世界。2012年11月18日,郭川在青岛码头告别了家人,升起船帆开始了独自一人的海上征程。他要在不停顿,不靠岸,没有补给的苛刻条件下走出职业帆船运动史上一条全新的东方航线。郭川驾驶的帆船青岛号,只有40英尺,是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帆船中级别最小的一种。而船体越小,面对大风大浪时操控也越艰难。137天郭川单人驾驶帆船要穿越太平洋,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然后驶入大西洋经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再穿过印度洋最终回到出发地。整个航程大约4万公里。帆船上黑匣子记录下经纬度数据必须符合国际帆联的要求,这项世界纪录才能被认可。环球航行不允许中途补给,郭川在出发时带了足够他食用140天的食品,但这些都是脱水食品,所以在航行中虽然也有像电影里那样的飞鱼跃入船舱,但郭川吃的主要是脱水食物和热水混合而成的糊状食物。虽然不像电影里那样极度缺水,但他喝的都是经过净化的海水或雨水,下雨是郭川最高兴的事情。小小一艘船就是郭川在海上唯一的家,为了能够保持这个家平稳前行,郭川睡觉的时候也要特别留心。郭川还把儿子的照片贴在船舱里,作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一个人的海上远航充满了快乐的自由自在的奇幻时光,当郭川驾驶着青岛号回到了出发点这次艰苦的海上之旅才划伤句号,这位48岁的船长在迎接他归来的仪式上说,他期待着下一次远航。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的期盼,郭川完成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环球航海,同时也是人类对极致的追去和梦想的渴望。虽然中国是海洋大国,但国内对帆船这项相当的陌生,不过相信有郭川这样的航海人的坚持越来越多的人会走向海洋。

郭川的故事呢,让人感到羡慕又感到遥远,谁都渴望另一种生活,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抛弃一切去实现的,更何况郭川是专业的航海家,而我们只是普通的工作者,都有家有口,要工作要赚钱,没时间,更没技能啊。不过呢,先别灰心,实现梦想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接下里我们讲到的这位主人公,他很冲动,拿出一张地图,掷出一直飞镖,飞镖落在哪就去哪。主人公也很理智,走到一定时候就停下来又变成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背包客和上班族的转换之间,他活的很潇洒,生活也有此过的很不一样。邓伟的旅程始于2003年,当时他大学毕业,去哪工作,在哪个城市,他的心里并没有打算。望着寝室墙上那幅中国地图,邓伟随手拿起了飞镖掷了过去。邓伟按照飞镖的指示来到上海找工作,但是他没有想到简单的一投却改变了他背包客的生涯。在上海邓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为生活奔波,口袋渐渐充盈起来,但是邓伟渐渐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后来有一次他去黄山游玩,他收获了一把古琴,也收获了生活的方向。每每听到古琴的声音,邓伟心中都会勇气一股冲动,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召唤他,从那之后邓伟像着了魔似的往外跑,他决定还是用那个老办法,让飞镖决定自己去哪。邓伟还将中国周边的国家有了个遍,在印度他坐上了被网友称之为罐头的蓝皮火车,在泰国欣赏到了美丽的海景,也尝到了各式各样令人咋舌的昆虫大餐,也领略的越南当地的戏曲,也领略了柬埔寨曼妙的歌舞。他的房间被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和旅行装备堆满,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整理自己的旅行装备,写游记。为了适应外面的生活他的房间甚至没有床,不是睡沙发就是打地铺。不过邓伟并没有把旅行当作生活的全部,他能够在个人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寻找一个平衡。他的这种旅行理念很适合现在的上班族们,几年他停下了脚步重新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以前的这几年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旅行,旅行对于自己是一种充实的体验。但是现在很多人的旅游却变了味道。邓伟认为旅行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更是生活的一种调节,我们不用为了旅行而放弃原有的生活,也不能为了自己努力的生活而放弃旅行。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另一种视角,另一种体验,从而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多出去走走吧,你也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今天的播报多看点就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说新闻 篇2

另一组数据表明, 有34%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新闻大事, 获取新闻资讯 (见表二 (2) ) 。

两组数据的巨大反差, 一方面说明少儿电视新闻可开发的前景巨大, 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少儿电视新闻发展的现状, 也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诸多问题。

1、克隆成人新闻。联播版的新闻主持人、“良好运行态势”之类成人化的解说词, 在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中频频出现, 这种成人式的新闻模式无形中拉大了节目与孩子的距离。

2、缺失儿童声音。节目制作中, 由于缺乏平等交流, 成人编导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 儿童在节目中经常按照大人的意思, 说大人要说的话, 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 成了大人的“传声筒”。

3、重教育轻娱乐。由于成人的传统思维, 要么认为儿童啥都不懂, 要么认为学生就要多学一点, 把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变成了孩子的第二课堂, 忽视了儿童对娱乐的需求。

这三个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少儿本位”的缺失而造成的。要做出孩子喜欢的少儿新闻节目, 必须坚持一切从少儿的角度出发, 也就是要“说孩子的新闻、让孩子说新闻、为孩子说新闻”。这不仅指少儿电视新闻反映对象主要是少儿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以少儿的视角去表现少儿世界和少儿眼中的成人世界。

一、说孩子的新闻

牢牢把握孩子的注意力, 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接近孩子生活的话题, 容易使孩子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 也就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

1、内容上表现为“孩子的新闻”

“孩子的新闻”, 一是指孩子感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二是指传播的新闻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这就要求新闻选题要从孩子的心理诉求从发, 立足于孩子, 报道与他们年龄相适应, 成长经历相关联的新闻, 满足孩子娱乐需求、信息需求、社会实用的需求。凡是来自孩子提供的线索, 经常都会成为福建少儿《大嘴巴喋报》拍摄的首选题材。像《福州动物园搬新家》, 《鸟语林来了一个新客人》, 《QQ上的鬼叫》等这些来自孩子的新闻, 播出后也经常成为孩子之间津津乐道的谈资。

2、必须是孩子看得懂的新闻

根据皮亚杰 (Jean Piqget, 1896~1980) 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认知发展的起点是感知, 以后逐渐发展表象或形象思维, 12岁的儿童才具初步的逻辑思维, 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 。这就是说, 少儿的思维特点是直接的、感性的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少儿电视新闻应该以现场为主, 重视图像与同期声, 解说为辅。

儿童新闻中用图像和同期声能说清楚的就不用解说词, 像离孩子生活较近的课外活动, 只要有主持人在现场, 基本上后期的配音都不需要了, 像校运会、四驱车比赛等事件性新闻, 由于现场感特别强, 孩子很容易被电视的氛围所感染, 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

对于离孩子实际生活较远而孩子又关注的新闻, 用图像显示, 能更好地反映事物特点。央视曾播过一条关于20世纪中国灭绝动物的新闻。新闻镜头从北京麋鹿苑世界动物灭绝墓碑前的多米诺骨牌切入, 每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上是一种已灭绝的中国特有动物。在新闻的最后画面再次一一展示上述已灭绝的动物, 不加解说, 但叠上灭绝动物的名称、灭绝年代的字幕, 同时配上倾诉的音乐, 就是一首已灭绝动物的挽歌, 画面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 直撞儿童的心灵。 (4)

当然, 少儿电视新闻也少不了解说词, 解说词一定要符合少儿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 应采用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 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说孩子想听的, 说孩子听得懂的。例如在安理会就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举行辩论期间, 儿童新闻是这样报道的:“今天联合国安理会搞了一次辩论。安理会是由15个国家组成的一个俱乐部。它工作的目的是防止打仗, 争取用和平的办法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美国一直怀疑伊拉克这个国家有一些可怕的武器, 这种武器可以一次杀害很多人。美国说伊拉克必须销毁这些武器, 不然就要对伊拉克不客气了。”这样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背景解释, 使得孩子们也可以听懂本来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新闻。 (5)

二、让孩子说新闻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少儿电视新闻必须坚持的方向。除了把握导向外, 少儿电视新闻的采编播全程尽可能由孩子来完成, 以充分展示孩子的视角, 最大限度地接近少儿受众。

1、让孩子参与制作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表明:虽然儿童正处在发展中, 但他们仍具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他们的意见应该得到尊重, 并且儿童在表达自己需要时是最有发言权的。 (6) 让少儿写少儿的故事, 让少儿拍少儿的生活, 让少儿评少儿的表现, 正成为国际少儿电视的新理念, 这也应该是少儿电视新闻努力的方向。福建少儿频道《大嘴巴喋报》中, 小记者们可以收集全省小朋友的话题去北京采访奥运, 可以和国民党中常委洪秀柱阿姨一边游戏一边拉家常, 而编导叔叔阿姨们只能给他们打下手。每月的节目评分, 更是让孩子们把“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口号变成了现实。让孩子参与新闻制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 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满足孩子独立性和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也容易被同龄的受众所关注。

2、孩子要真正说话

首先, 大人要让孩子说话。大多数的少儿电视新闻栏目都培养了一批小主持、小记者, 但是小主持、小记者说的话、采访的内容很多都是事先被编导定好的, 缺乏童真童趣,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成了大人与孩子合演的一台双簧戏。因此, 要让孩子真正说话, 大人就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 除了原则性问题外, 要放手让孩子去说、去做。

其次, 孩子自己要说真话。孩子由于受到成人世界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电视前说套话、官话、和自己年龄不相符合的话。有的小主持人时常蹦出一两句”你有没有文化”、“有毛病的”的话来, 有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接受采访时, 还会冒出“内涵”、“文化底蕴”、“民族精神”等词语, 这些语言明显与少儿的年龄不符。因此, 要让孩子说真话, 编导要营造宽松的环境, 让孩子回归本性;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谈论孩子熟悉的事物;要采访多数孩子的代表, 不要放大个例。另外, 也要通过网络、电话等其它途径, 让更多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第三, 要让孩子发出有力的声音。孩子的声音之所以很微弱,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的声音很少被社会关注。在社会上, 有关儿童的事项, 有时也很少征求儿童的意见。少儿电视新闻要放大孩子的声音、经历来教育社会, 影响社会。《大嘴巴喋报》对患脑瘤的外口学校同学的系列报道, 感动了企业家, 解决了医疗费用;对动物园搬新家接连3个月的报道, 让许多同学的建议被动物园采纳。传播孩子的见解、观点, 放大孩子的呼声, 在影响孩子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社会。

三、为孩子说新闻

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实际情况, 少儿电视新闻不可能完全交给儿童去完成, 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成人的协助。因此成人记者、编辑的业务素质决定着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成败。

1、树立“少儿本位”观念

所谓“少儿本位”, 就是将少儿看作独立于成人的个体, 尊重他们, 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人编导一切工作要“孩子第一”, 服从于“为少儿”, 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 做孩子的帮手。从成人制作到孩子参与再到以孩子为主, 《大嘴巴喋报》这几年的节目制作模式一直在变, 而这些变化都是来自孩子的意见。从创办之初就建立儿童评片制度, 把栏目的定位、内容、形式、风格都交给了孩子, 孩子们就是栏目的智囊团、顾问。“要用轻松的幽默的方式为说新闻”、“要用各种方式讲好每个故事”, 编导们在谦虚接受孩子意见的同时, 孩子也在接受栏目, 而栏目对孩子影响也越来越大。

2、加强业务综合素质

目前全国院校还没有开设少儿电视新闻专业, 当前的从业者基本上都属于“自学成才”, 能熟悉与少儿电视新闻实践极为相关的电视新闻、少儿心理、少儿教育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人才是做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 对现在的少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适时进行在岗培训, 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基础, 以适应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队伍专业化的进程。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 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 但是做出让孩子们喜爱的少儿电视新闻是电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少儿电视新闻从业者要保持一颗鲜活的童心, 为少儿撑起一片天空, 让他们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改变着他们自己, 也将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2]黄会林、杨越明、董宁宁、崔莉、张雨茗、李晓燕:《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 《现代传播 (双月刊) 》, 2009年第1期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4]沈晓静:《论儿童电视节目的信息传播手段及语用策略》,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9卷第1期

[5]郭景:《荷兰, 晚饭前放儿童新闻联播》, 《环球时报》, 2003年7月16日第22版

说新闻 篇3

一、新闻播音的播报分类

《中国播音学》阐述播音语言表达类型有四种:宣读式、播报式、讲述式、谈话式。而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也就是把新闻播音类型分为:“传统的类型”、“播报”、“播报式主持”、“说新闻”、“较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主持”等,而且强调在新闻节目领域,主持和播音、播报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大多数情况下,新闻主持基本等同于新闻播报,而新闻播报较之传统播音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其实,新闻播音作为播音学中的一个大类,在上述提到的播报、主持、说新闻、新闻主持、传统播音等,首先应当肯定,它们都属于新闻播音的范畴。其次再把新闻播音划分为两个大的门类:纯播音和泛播音。凡是只涉及播音,无论是主持、播报、主播、讲新闻、传统播音,不参与节目的采编制作和现场采访,属于纯播音。相应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普通话新闻节目中“整点新闻”播音。凡是在播音的同时,不仅要主持、播,而且还要在串联过程中,现场采访各种人物或通过线路与现场记者沟通,这样的新闻播音同纯播音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本质上还是新闻播音,我们把它定义为泛播音。此类播音方式相应于国际台普通话新闻节目中的“纵深报道”节目的主持。如果我们从播音类型的形式构成来看,播音类型还可作进一步的细分。因为在“播报”和“评说”两种播音类型下,还存在着各种不同方式的播音形式。相对于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理解为“播”与“说”两种播音风格。我们可以说“评说”同“播报”相比,在对新闻内容和节目样式上体现出了实际的驾驭。在新闻播音样式上,“播报”是最基本的播音方式,下面还存在着“播读”这一类型。一种新闻播音类型的产生同产生这种播音样式的时代,同播音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档以消息为主的新闻节目,往往用纯播音的一种类型播报,典型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对应国际台的新闻节目即是普通话“整点新闻”。所谓播报,就是播送报告消息。因此我们常说得“播”新闻,这种播音表达方式适应于消息类型的报道。而“评说”这种播音类型的形式在不断创新,主持人在“说”的形态中将“说”的写意与“播”的“工整”有机地糅合起来。比如讲述式,谈话式和聊述式。这一系列针对不同群体的新闻类型播音的出现,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也为我们突破固有的传统播音风格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二、消息类新闻的特性和写作方式决定了消息类新闻的播讲方式

我们知道,新闻最大的一个特性用一个形象词来讲就是“易碎品”。它是一个时间性极强的作品,这种时间性包括了时效性和时机性。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既然是反映客观事实,因此它必定具有真实性的特征;既然新闻反映的是当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它必定带有公开的特性。以上我们所说的新闻特性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综合。具体就是原原本本地说出或写出事物的具体情况;准确,即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简明或者说简练是新闻最鲜明的特色,它需要在最小的篇幅里说清楚新闻事实;新闻语言是传播语言,只有通俗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新闻语言还需要海纳百川的博大,需要吸收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性语言。以上新闻特性为消息类新闻的语言样态进行了定位,即“新闻播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播报”。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消息类新闻一直是保留书面语特征最多并最长久的传播语体,这种特殊的书面语体的口头对应性实践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播报”方式。在播音创作中我们这样界定“播报”这种语言样态:“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见张颂《关于新闻传播的思考》)。这里的“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强调的是保证消息传播清晰所应具备的用气发音的基本功;“感而不入、讲究分寸”是新闻节目应遵循的客观性、真实性特点对播报提出的要求;“语尾不坠、语势稳健”是适应新闻传播的“新鲜感”和“权威感”所必需的;而“节奏明快、语流晓畅”既反映了消息类新闻语体所固有的特征,又是受众对新闻播音声音形式听觉上的审美要求。形成以上消息类新闻播音的播报式的语言样态,首先是因为播报的语言样态源于消息文字稿的语体特点。消息类新闻写作历来结构严谨、布局紧凑、语言精练,以书面与风格为主,播报的声音形式当然应与稿件风格相一致。其实国外的消息播报也同样具有“吐字清晰、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语言规整”的特点。另外,无论从新闻信息传播的角度,还是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角度,播报的“准确、清晰、迅速”是传播者也是受众的共同要求,而“播报式”的语言样态恰恰能较好地体现这种要求,此外其他各类信息,如股票行情、证券指数、商贸信息、文体信息等也大多采用播报的语言样态,这也是因为“播报”这种语言样态实际上符合简洁明快的传播特点。

三、“播”与“说”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⒈“播”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播”新闻的方式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主体运用在各类新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又自成一腔(播音腔)的语言样态。 新闻语言表达的准确和规范完整实际上是一种播音员特有的“播音腔”,也就是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和使用纯正的普通话。对“播音腔”,原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早有论述:“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这一概括十分鲜明、准确。在“播音腔”的内涵中,任何有声语言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规律,而作为这些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腔调”恰恰体现着这些艺术门类的特色。作为广播电视特有的播音腔是播音员将新闻工作的性质、规律及特殊要求,与语言艺术相结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广播电视的话筒前播音语言表现形式,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称道。体现着新闻播音艺术语言特色的播音腔是我国老一辈播音员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是体现新中国新闻播音风格的艺术结晶。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这些作品经过播音员声情并茂的创作,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播音作品现在听起来依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播音腔和播音风格的形成与成熟是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联的。

⒉“说”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说”新闻这种方式与“播”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主体只能依据新闻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说”新闻是为了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通过创作主体将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处理,采用简练紧凑、富于个性化的消息式语体风格,使受众听来轻松、亲切、自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更加便利,从而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

由于“说”所给予创作主体的创作空间更广,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信息组织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捕捉新闻热点的能力、切中新闻要点的洞察力、现场即兴评述能力等一系列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说”的过程中,要求能灵活有序地处置各类信息,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又不失传播者应有的原则立场,同时注重自身感受与受众心理上的沟通,鲜明而到位地体现创作主体在节目中的驾驭、主导作用,根据节目类型不同给个性形象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型。

四、“播”与“说”的误区

⒈“播”新闻的误区

对“播”新闻的错误理解集中体现在“播音腔”上,还有一些人无视基本功的重要性,一味追求个性、追求所谓的“自然真实”。与个性相对应,我们可以把基本功看做新闻播音的共性,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再加入自己的理解才能彰显个性。“播”新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要将一条几千字的新闻导语或一篇洋洋千言的新闻专题“播”成声情并茂、真切感人的完美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播音基本功力是难以想象的。

⒉“说”新闻的误区

目前,“说新闻”已经占据了许多新闻类节目的重要位置,为新闻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于是,有人就认为,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唯一出路就是“说新闻”,这种观点显然有片面性。“说新闻”的确是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一种创新,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如果运用不当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第一,“说新闻”因为其形式的新颖和亲和力以及主播个性色彩的凸现,而受到一部分受众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其寻找新的突破口时选择了“主播个性色彩突出以及播讲方式口语化、生活化”,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既是广大观众的朋友,又必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对他们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既要施展个人的能力,又不能逾越代言人的身份。由于说新闻在播讲时常常会加入一些议论,带有极强的人际传播色彩。因此,仅有轻松自然是不够的,还应注意严肃、庄重、大气、权威。所以,作为新闻类节目尤其是消息类,其中占相当比例的是时政类内容,仅仅靠“说”的表现手法显然是太单薄了。

当前一些台的消息类节目主持人纷纷开始了对“说”新闻的盲目效仿,其中就存在随意化、个人化的误区。有些人片面地认为“语速快”就是说新闻的“重要标志”,还有一些人无限地夸大“口语化”,把随意调侃的所谓“个性化”当做说新闻的真谛。这些倾向脱离了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固有特征,不符合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习惯。

五、结论

新闻是“播”是“说”,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互斥性命题,新闻也可以既播又说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播的方式,让新闻可以以严肃的形式传播给目标受众;说的方式,让新闻可以以受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到达目标受众。在今后的新闻类节目发展、改革过程中,栏目本身随时要对新闻播报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栏目的风格、定位得到受众的最大程度的认同,这就是优势的体现。不久的将来,新闻播报方式的演变将是多样化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消息会采取不同类型的播讲方式。例如,对于时政综合类信息应该坚持播报的形式,以确保新闻的权威性、信任性;对于专题类、生活类信息不妨采用“说新闻”的方式,满足观众对播讲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让“播”与“说”在各自的范畴之内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新闻类节目的播讲方式最终实现说播结合,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如果只是片面一味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或者夸大其功效,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师德三说新闻稿 篇4

2012年10月31日下午三点,“师德三说”——杨鹏程教授专场讲座在教四1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教务处和历史学院主办,我校未来教育家协会承办。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献学教研室主任汝企和教授、历史学院分团委书记、未来教育家协会指导老师王秀丽老师,应邀出席了本次讲座。

主讲嘉宾杨鹏程教授,现任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是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负责人,曾任人文学院院长,兼任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常委,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湘潭市政协副主席。曾获首届百名国家级高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省优秀教师等荣誉,曾获得省政府授予的一等功奖章。杨教授本次应教务处和历史学院的邀请,带着对母校的怀念和对师德的深切体会,重游故地,为同学们带来了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师德三说”。

讲座中,杨教授从他与北京师范大学的联系讲起,进而表明了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一再强调教师职业的纯洁和高尚,由此引入了讲座的主题“‘师德三说’——以德治学,以德育人,以德垂范”。杨教授分别从治学、育人、垂范三个方面细致的讲解了师德的重要性和作用力,在讲解“以德治学”时,杨教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桶碗论”,提出了“泉碗论”这一创新观点,指出教师职业对知识灵活性的要求。当讲到第二点“以德育人”时,杨教授通过列举实际事例,使同学们看到了杨教授伟大的师德光辉,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对高尚师德的需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杨教授通过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阐释了“以德垂范”的内涵和深刻意义。讲座最后,杨教授明确指出“师德是真善美的结合”这一崇高理念,并寄言有志从教的同学要牢记师德,终身践之。

讲座结束后,王秀丽老师代表教务处和历史学院向杨教授送上了由未来教育家协会精心准备的纪念礼品。整场讲座妙趣横生,杨教授循循善诱,现场掌声不时响起,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说新闻 篇5

news.dayoo.com 2005年05月26日 16:46 来源: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

长期以来,外交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一方面是因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外交是国家大事,高不可攀,不敢问津。另一方面,外交部门也因外交无小事,总是有意无意之中将外交神秘化。邹建华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并长达五年担任新闻发布处领导工作。作为发言人的主要助手,曾协助过沈国放、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刘建超等发言人工作,参与并负责组织了四百多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发言人揭秘》近距离介绍了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并探讨了外交中面对媒体的策略和技巧。

几位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登台亮相回顾

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上台就碰到了西藏问题。发布会上记者就“西藏独立”问题不断向次第一次登台亮相的李肇星发难。李肇星对各种谬论进行了批驳,并表示:西藏自13世纪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干涉。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所谓“独立”问题一概是不能讨论的。听到这,有一个记者问:“我也有自己的家乡,如果你说我的家乡不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才不在乎呢 你为什么对西藏问题这样在乎 ”

李肇星答:“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 ”。李肇星第一次上台就咄咄逼人,表现不凡。回答问题条理清楚,反驳有力。据说,后来这位西方记者可能是出于对李肇星的尊敬,居然和李肇星交上了朋友。

朱邦造的第一次亮相非常不顺。朱邦造98年2月10日第一次上台。一上台就接连出现几个小插曲。他是学法语的,需要带耳机听英文同声传译。但他上台前忘记了打开耳机的开关,在台上根本听不到翻译的的声音。一个记者提问后,他没听见译文,无法回答,只好要记者将问题再重复一遍,来回重复几次,在场的记者和工作人员都感到很纳闷,不知何故?幸亏新闻发布处一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上台帮他打开耳机开关,发布会才得以正常进行。

朱邦造虽然第一次上台就有这种遭遇,但他显得很格外沉着,冷静,未见任何失态。他对记者说,出现了一点技术问题,请大家先休息片刻。然后,耐心地在台上等。很幸运,前后出现几个问题,均有惊无险。接下来,一切都变得很顺利。虽然记者提的问题涉及许多敏感话题,包括美籍华人李文和在美国被捕和王炳章被遣送出境等问题,但朱邦造应对自如,一点也不象一个第一次登台的新手。

1999年1月26日下午2时45分,章启月第一次主持外交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第一次亮相就表现不俗。记者一上来就问了一个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当时中国正在申奥。记者问,如果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对中国来说有什么意义?章启月没有犯怵,沉着地回答:中国一贯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中国是一个12亿人口大国。如果在中国举行,奥林匹克精神将会得到弘扬。回答简洁,明了,含意深刻。非常精彩。这对一个初次登台的发言人来说更为难得。

刘建超首次出场是在2002年6月4日。这次发布会简直就像一场足球的专场新闻发布会。由于主题是足球,一贯严肃庄重的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变得格外轻松。这次发布会可能是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史上气氛最为轻松的一次新闻发布会,自始至终充满笑声。

当时,正值世界杯中国和哥斯达黎加两支球队大战之际,所以记者的问题都是有关足球的。

一记者问:“您是球迷吗?”

刘建超答:“我本人对足球非常感兴趣。所以,今天不得不在这儿工作,我也觉得非常遗憾。”

有记者问,今天的中哥之战是中国队与一支未建交国球队之间的比赛,你对此有何评论?刘建超答:“我想,还是不要把政治和体育混为一谈。事实上,中国老百姓不只关心中国的比赛。今天有三支东亚球队在世界杯上亮相,我们一起祝他们好运。”

有一记者要他预测一下中哥之战的结果,刘建超答:“中国老百姓希望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能踢出好球来,同时,他们也能理智地对待任何结果。”

最后,刘建超问,“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我祝大家回去后看一场好球!”

为了让记者们不错过难得的看球机会,发布会下午两点四十五开始,十五分钟后就结束了。记者对刘建超的善解人意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超市答记者问的“外交部发言人”?

为了方便记者提问,新闻司2000年设立了发言人移动值班电话,每天24小时包括周末和节假日都受理记者提问和回答记者提问。这一做法一出台受到外国媒体的好评,认为这是中国走向更加开放透明的一个举措。

这一做法在国际上可能也是仅见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也做不到这一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星期天不回答记者提问,平时晚上11点就关机。周六时间更短,下午一点就关门。

外交部移动电话虽然以发言人名义受理记者提问和回答记者问题,但实际上发言人并不出面,而是由新闻发布处的几个处长轮流代劳。下班后、周日或节假日,不论去干什么都要将移动电话随身携带,随时准备接受记者提问并回答问题。没事时还好,一天没几个电话,甚至一个电话也没有,但如果碰到突发事件,可就麻烦大了。电话会一个接一个。有一次,一位处长和爱人在公园散步。因突然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一下子来了100多个电话,电话几乎都被打破。一个电话还没接完,电话记录上显示又来了七八个电话。接完一批电话后,手都抬不起来了。有时,晚上在睡梦中也会被铃声叫醒回答记者提问。最后弄得一听见电话响,心里就发麻。

有一个星期天,发布处一位领导在超市购物,突然手机响了,一美国记者来电话问中方对美国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有何反应。这一问题正好已备好答问口径。这位处长从口袋里掏出口径就开始回答:“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严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不断提高售台武器的性能和数量,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中国政府已多次就售台武器问题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此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我们要求美方高度重视中方的严正要求和立场,充分认识到对台军售升级将对中美关系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严格执行中美‘八.·一七’公报的规定,立即停止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一番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表态,引起身旁顾客的注意和指手划脚,不知此人是何许人物。

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总是“答非所问”?

有些人觉得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回答有时不是很切题,有点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并且发言人总说些我们“注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好像总在说废话。

确实,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说套话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外交语言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对方领悟。因此,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曾在联合国内担任过美国代表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曾说:同样的一些话,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含义,但在外交文件中却是另一种含义。这像是学习另一种语言。

为什么外交语言会与常态语言不同?这是由于外交的特殊性,外交斗争的复杂性决定的。

1、外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国家之间主权平等,应该相互尊重。在语言上也要更讲究,往往注重温文尔雅,讲究点到为止,不会让对方过于难堪。

2、外交斗争中,风云变幻,各种情况和可能性都可能会存在。一般都会避免把话说绝,说满,留有一定余地,以免被动。弱小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由于其实力和地位决定,要在国际上立足和发挥影响,往往会更讲究策略,语言会更含蓄婉转。

3、双边外交活动或多边谈判的协议或协定往往是双方或多方商定或谈判妥协的结果,往往用彼此都能接受的语言文字表述,有时难免会含糊其辞。

外交语言技巧

反诘

案例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一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

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幽默与诙谐

案例

1990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发言人李肇星:“请问邓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状况如何?”

李肇星答:“他健康状况良好。”另一位记者穷追不舍:邓小平先生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李肇星答:“我不知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在身体好的时候住在医院里,身体不好时反而待在家里。”

李肇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令对方相形见绌。

有一记者问沈国放:你能否证实中国最近将在福建沿海举行军事演习?

沈国放答:我不知道你所讲的情况。我不愿意冒刺探军事情报的风险。

沈国放用开玩笑巧妙地回避了敏感的问题,记者也不感到难堪。

如何说“不”?

作为发言人,回答问题时,哪些话可以说,哪些不能说,说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有一定尺度和分寸。该说“不”的时候不仅要说“不”,而且还要说好这个“不”。这是发言人的基本功。

说“不”时要根据问题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下面是收集到的一些表达方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经常使用的一些说法:

1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些。

2我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说的。

3我没有什么东西要补充。

4这不是外交部发言人要回答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方面询问。

5这个问题不属于我回答的范围,但我愿了解后通过发言人办公室向你做出回答。

6对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或调查)中。

7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

8我也是刚从报纸上得知此事,还需要核实。

9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

10我没有更多的要说。

11我目前还没有什么细节可提供。

12我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13目前我没有什么评论。

14如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

15我没有听说这种安排。

16我没有听说此事。

17我们会在适当时间发布。

18我还没有被授权公布有关方面的消息。

案例一

2002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时,一名学生问江主席:“中国对熊猫保护采取了哪些步骤?”江主席回答说:“我是搞电机的,我跟你们一样非常喜欢熊猫,但对熊猫很少研究。”

台下一阵大笑。这也是一种“说不”的方式。

案例二

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到底有多少武器?请告诉大家,好让大家放心。

基辛格答:我知道美国有多少武器,但是我不能说,因为苏联千方百计想知道美国武器的数量,我不能就这样让苏联不花一分钱就从我这里知道。

这个问题涉及国家的军事机密,基辛格当然不能说。基辛格这么回答,既礼貌地回绝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也不觉得难堪。

回避

用这种方式回答记者提问,表面上看似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但实际上,说的都是空话,没有任何实质信息。比如有人问你,在×××问题上,你支持老王还是老李?你回答:谁是正确的我就支持谁。对方又问,那谁是正确的一方?答:谁坚持真理谁就是正义的一方。到底支持谁?天知道!

案例

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想必不会低吧?”

大使答:“同你们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部发言人故事

外交部发言人的官有多大?

外交部发言人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公众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能目睹其风采、耳闻其大名。重大国际会议上也常常能见到他们的倩影。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总有一位外交部发言人作为代表团发言人紧随其后,在电视上频频曝光,不断向媒体发布有关访问的消息,回答记者提问,显得格外耀眼。

显然外交部发言人已经成为中外媒体和国内外公众所瞩目的新闻人物。由于名声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以至于在社会上造成许多错觉和误解。因此还闹出了一些笑话。

有一年,某部委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他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代为前往。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们本来想请个外交部副部长来讲一讲国际形势,没想到外交部竟然把他们的发言人派来了!

外交部一位部领导,有一年回家探亲。回家后,村里的老人殷殷地嘱咐:继续努力,争取当个外交部发言人。

李肇星担任副外长期间,有一次出差。一航空小姐问:“老同志在哪里工作 ”李肇星答:“我在外交部工作。”航空小姐忽然变得格外热情,问李部长:“你认识 发言人吗?”李肇星答:“认识。”航空小姐又问:“你经常能见到他吗?”李肇星答:“天天都能见到。”航空小姐羡慕地说:“您真幸福!”

有一次,李肇星副部长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参加完活动后从街上步行回外交部,有一个行人惊喜地对同伴说:那个人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同伴看了一下说:不可能,他旁边的那个人根本不像。

外交部一代表团到某省参观、考察,当地接待部门负责人在介绍当地情况时说,现在领导同志很重视我省,上半年到我省来视察指导工作的领导同志有某某副总理、某某部长,某某外交部发言人„„。

有一位外单位的同志到外交部办事,出大门时,看到章启月也在大门迎一位客人,大为不解,问怎么发言人这样一级的领导同志还随便在大门出入?

章启月有一天骑车下班回家,路遇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有一位说,快看!刚才骑过去的是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其他几位都讥笑他说,亏你想得出来,外交部发言人能骑自行车?

其实,外交部发言人既没有保镖,也不配备专车,好几位发言人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

朱邦造曾在郊区某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一个会议,在大厅几个客人看到他后,有一位很高兴地说,这不是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吗?另一位马上反驳,怎么会呢?外交部发言人怎么会到这里来!

其实,该会议中心是一个非常豪华、名声很响的会议和度假中心。

外交部发言人经常收到全国各地来的各种信件。有告状的、申诉的、请求帮助的、要求代为转交信件的等等。来信对发言人的称谓可谓千奇百怪,有称国务院领导、国家领导人的,有称发言人省长的、首长的,有称外交部领导的,不一而足。

其实,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外交部发言人至今共有多少位?

外交部建部后,就有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声明、发表谈话的做法,但都不出现发言人的名字,实际上外交部也未任命具体谁是发言人。另外,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也设有中国代表团发言人,如创建新闻司的首任新闻司司长龚澎同志就曾担任过以周总理为团长的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的发言人,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但此时,外交部发言人制度还未建立。钱副总理在《外交十记》说,作为外交部的首位发言人,他在1982年3月26日举行了外交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自这次新闻发布会到目前为止,外交部发言人已有22位。

他们是: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李金华(女)、金桂华、段津、吴建民、范慧娟(女)、李建英、沈国放、陈建、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女)、孔泉、刘建超、秦刚。

其中,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李肇星、吴建民、陈建、沈国放、朱邦造、孔泉是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

部分外交部发言人及在任时间

钱其琛:1976-1982年

齐怀远:1983-1984年

马毓真:1984-1988年

李肇星:1988-1990年

吴建民:1990-1994年

陈建:1994-1996年

沈国放:1996-1997年

朱邦造:1998-2001年

孔泉:2001-

说新闻 篇6

大班语言活动:蓝天上飞翔着风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连贯语言谈论自己见过的风筝,怎样玩风筝,表达玩风筝时心里的感受。

2、启发幼儿动脑筋想象发明一种与众不同的风筝,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主动地与同伴交谈,乐意在集体面前谈话,体验谈论放风筝时的快乐。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组织幼儿玩放风筝的活动。

2、提醒幼儿平时多观察各种风筝。

3、教师准备一些特殊风筝方面的知识。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谈风筝的话题,激起幼儿对谈论风筝的兴趣。当幼儿猜出谜底时,可以请他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归纳出风筝的主要特征。教师提问:你们喜欢风筝吗?都玩过什么样的风筝?怎样玩的呢?玩风筝时感觉怎么样?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让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交流关于风筝的所见所闻。教师轮流参与幼儿谈话,注意观察幼儿交流的情况,有意识地指导那些平日胆小的、能力相对差的幼儿,帮助他们主动地去与同伴交谈,在交谈中增强自信心。同时提醒那些容易激动的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⑴、集体谈“风筝”。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讲得较好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论风筝。让幼儿围绕着话题,说出他们平日看见的,或在电视、画报上见过的风筝。如:蝴蝶风筝、孙悟空风筝、和平鸽风筝、京剧花脸风筝、蜻蜓风筝等等。教师参与谈论,介绍特殊的风筝,交流放风筝的经验,知道在高处、空旷处、有风的情况下,风筝放得高。看见风筝越飞越高心里特别高兴。

⑵、教师用提问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建议提下列问题: ①、你想发明一种什么样的风筝? ②、这种风筝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③、这只风筝飞翔在蓝天里会怎样呢?

河南教师资格网 http://he.zgjsks.com/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巧用方言说新闻 篇7

一、方言播报新闻的优势

1. 贴近性强

在新闻传播学中,求近心理是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受众在亲近友好的状态中,双方心理协调的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新闻信息。近年来的新闻改革,在新闻的采写和播报中都注重平民化,改变了以前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传播,方言说新闻满足了受众的求近心理。

2. 本土特色

美国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说过:“在报纸发行范围以内发生的事情,比在这个范围以外发生的类似事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内容本土化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主要方法之一。方言地方特色明显,用方言说新闻会赢得当地受众的欢迎。

3. 感染力强

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表达特点,有特殊的语音、词汇体系,对于熟悉的人来说,是最生动贴切的。方言说新闻的感染力正在于此。用当地方言说当地的事,表现当地的人,再加上采访对象语言风格的统一,是极富感染力的新闻传递。

4. 形式活泼

新闻栏目使用普通话作为播报语言,用方言说新闻给人一种辅助、补充的感觉,一般媒体不会将方言节目当作主打新闻栏目,对方言节目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要求,正襟危坐、板着面孔都不适合,而应力求生动活泼。像《听我韶韶》、《在你身边》等方言栏目,主持人穿着休闲化,且调动了多种肢体语言。语言决定了形式,若不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也就失去了方言说新闻的意义。

二、方言播报新闻的弊端

1. 排斥部分受众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用方言讲新闻,就会排斥相当一部分人。在人员流动量非常大的现代社会,每个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的受众人群,会说本地方言、听得懂本地方言的人并不占大多数,方言节目便排斥了相当一部分不会说、听不懂方言的受众人群。

2. 题材局限

方言说新闻形式活泼,有一定的调侃成分,题材有一定的局限,只适合表现一些轻松活泼或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题材。这也是这类栏目只能作为非主流新闻栏目的因素之一。如《听我韶韶》、《在你身边》等方言新闻节目,题材多以社会新闻为主,重大性略显不足,也缺乏深度。

3. 写作偏差

客观是新闻的原则,即尽量用事实说话,避免主观倾向。简洁明快是新闻的本色,即尽量用较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信息。因此,新闻形成了独特的写作规律。但方言说新闻的许多表现与新闻的写作规律背道而驰。因为用方言说新闻,要渲染气氛,制造幽默,通过夸大的表现手法创造幽默的氛围,但信息量有限。

三、方言播报新闻的适度原则

方言节目要趋利避害,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在扬长避短上下功夫。

1. 主题选择,贵在适合

方言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说”已对新闻进行了口语化的处理,再加上用方言“说”,就更是口语加俗语了。方言新闻节目要符合方言说新闻的表达特点,在题材选择上应以社会新闻为主,重大新闻不适宜选用。

2. 数量长度,恰到好处

方言新闻节目的受众具有两个极端的倾向。一开始受众会倍感亲切,追捧有加,逐渐的,目标受众稳定下来。喜欢的,会形成一种收视期待;而不懂方言,或是对方言不感兴趣的受众,对此则颇为反感。我们不能失去那些喜爱方言的受众,但也不能排斥不懂方言的受众,所以节目的数和量都应该把握好度,满屏幕都是方言节目显然不行,节目时间太长了也会让人乏味。

3. 语言表达,展现特色

白岩松:说真话只是新闻的底线 篇8

身着蓝色衬衣,休闲裤,习惯性地将双臂交叉于胸前,并时不时用手轻扶一下黑框眼镜,屏幕下的白岩松依旧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曾说过,10年前只是姓白,而如今头发也都白了,见面之后方觉并非戏言。

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在央视度过了18个年头,最为满意的是什么?他沉吟片刻,答案出人意料:“《新闻1+1》还活着。”

“节目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2008年,《新闻1+1》开播,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而且大胆触及有关国计民生的敏感话题。曾有人私下对白岩松说,且看这个节目能活多久。

4年过去了,这个节目不但还活着,而且在白岩松看来,它的锐气和精神还在,对新闻和社会的理解并未退步。“节目的媒体和公众关注度还在,‘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的确,活着并不容易。“如果只是报道事实,可能不一定特别难,但这是一个新闻评论,而且几乎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评论节目,挑战当然是很大的。既有外在的环境问题,也有你自己的理解能力、反应速度、社会的传播过程中的分寸拿捏。这些东西,每天都是挑战。”白岩松坦言。

事实上,自从这个节目开播以来,关于白岩松的传闻不绝于耳。从2009年的“自杀”,2010年的“挂职”,再到今年“辞职”,几乎每年网络上都会有一条关于他的传言。

对此,白岩松一笑而过。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极不敏感的人,从未开过博客和微博,甚至也从未有人收到过他发的电子邮件。每每关于他的谣言在网上流传,他大多是几天后从同事处获知,哈哈一笑置之。

今年,他再次“中枪”。温州动车事件发生后,白岩松在节目中批评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要不停地、不断地、永远说真话,直到大家的信心真正建立起来。”事后,这期节目的文字版被网友整理出来,在网上广为流传。

网上盛传他因此遭到批评,还写了检查。连同事都来向他求证,白岩松如以往一样大笑:“我多么希望是真的啊!”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确认,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辞过职或写过检查。

最近,他的一番话又被过度解读。在2011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上,当胡耀邦之子胡德平为白岩松颁奖时,白岩松说,作为一名1989年毕业的大学生,与胡德平的家庭有着没有血缘的血缘关系。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可在白岩松看来,这话再正常不过。“我是1989年大学毕业的,而且我们这代人对邓小平、胡耀邦充满了敬意,之前也看到中央领导写的纪念胡耀邦的文章,所以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达。”

白岩松对于引起这么多的议论也有几分无奈,他说他不会把每个问题都想得那么周全。“那会太累,大家愿意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吧。”

央视代言人还是央视异类?

不管白岩松愿不愿意,每有大事,他的评论总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甚至会被解读为高层授意,至少是代表了央视的态度。

但白岩松自己却不喜欢这种“被代表”。“我们是在做新闻,不是在做某一种态度。”他说。

白岩松向《中国新闻周刊》详解了《新闻1+1》每天制作的流程:每天中午12点前,编辑会给他报两到三个选题,他选定一个后再跟领导碰头。确定选题之后,他与团队会有一个交流,然后各自准备。下午,他一般都是在准备晚上的直播内容,如果是不熟悉的问题,就会准备得更为仔细。不过,经过20年电视生涯的历练,少有他不熟悉的领域。

节目直播前,只有一个提纲,没有成文的稿子,甚至他自己事先都不确定节目上会具体说些什么。也就是说,上节目前,只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和结构,更不存在所谓的领导授意。

矛盾的是,在被视为央视代言人的同时,敢说敢言的白岩松又常被一些人认为是央视庞大的传播机器中的一个异类,一个体制内的坚守者。但他自己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是央视的一员。我所感受到的所有东西也是从央视得到的。”

他说,许多人痛骂央视,但对于柴静、崔永元等主持人极尽赞美之词。“最后发现表扬最多的还是央视的。10年前大事看凤凰,如今已是看央视。所以,大家只是借骂央视反映另外的社会情绪。”

在他看来,新闻向前走的过程中,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机缘巧合”出现了节目被取消的情况。“我能够去面对,这又不是唯一的一次,也不见得未来不会发生,这就是职业风险问题,否则全世界的新闻界就不会有开天窗这个说法了。”

带着理想,说有建设性的真话

在同事敬一丹眼中,白岩松是一个“不传播毋宁死”的家伙。“因为我比较傻还比较轴,所以才坚持到今天。”白岩松这样总结自己的新闻历程。

1985年,17岁的白岩松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广播报》工作,开始了记者生涯。1993年,他调入央视,成为《东方时空》的主持人,这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很快,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为电视观众所熟识。

4年之后,白岩松迎来了事业的第2个转折点。1997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做大型直播节目,白岩松被选为节目的主持人。在事后的表彰大会中,他成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现场报道主持人。那一年,白岩松29岁。

随后的10多年中,面对着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白岩松越来越从容和淡定。

如今,参加各种颁奖典礼前,白岩松都会问上一句:“为何把奖给我呢?”对方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你说真话,坚持新闻理想啊。”起初,听到这话,白岩松都会很开心,可当虚荣心消退之后,他颇感脸红:“真的是很不好意思。”

20多年前,他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是,“说真话”是新闻的底线;而到了如今,“说真话”却成为获奖的理由。“说真话是全世界几百年以来新闻最基本的底线,从来就不是上线。就比如,你永远不能夸别人不偷东西便是好人。”白岩松感叹。

前几天,易中天问白岩松,“是梦想重要还是底线重要”。白岩松一如往常反应敏捷:“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制止底线的不断下滑,然后夯实底线,再慢慢抬高底线,站在抬高的底线上,你就会觉得离梦想近了一点。”

令他担心的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很多地方底线都变成了上线,报道新闻时说真话也成了巨大的优点。“我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新闻都不说真话,后果会怎样?”

他认为,后果就是,年轻一代失去危机感,公众失去了对真实社会的判断,很多年之后,今天的正面报道就会成为负面报道;相反,今天的负面报道,若是带着理想和建设性,很多年后回头看,它就是正面报道了,因为它促成了改变。

这位资深的媒体人更为担心的,是新闻行业的没落。如今,优秀的年轻人都往公务员、大型国企里挤,传媒界中的优秀人才自然变少了。所以他担心,10年之后,如果媒体中成长起来的都是二流人才,那就决定媒体也是二流的。

他鼓励年轻人,要以比他更快的速度超过他;他也一直在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几年前,他就辞掉了3个栏目的制片人职务。在他曾担任制片人的《时空连线》团队中,目前已走出3个副主任、15个制片人和5个首席记者。他乐见柴静、张泉灵、李小萌等后辈成长起来,变得越来越成熟。

“或许又到推动新一轮新闻改革的时候了”

白岩松认为,网络让百姓变成了公民,开启了“全民皆记者”的时代,但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不能都渴望自由,却滥用自由。

若干年前,他曾问启功先生,看到那些假冒他名字的字画有何感受。启功笑答:“有些比我写得还好,署他自己的名字多好啊!”

白岩松未曾想到,当年他提出的问题,如今返回给了他自己。

在微博上,有不少激进的语言署名为白岩松。“你假借别人之口去说自己心中的话,不同样是作假吗?”常有一些部门来央视核实传言,白岩松跟领导开玩笑说,以后直接报警就可以了。

但不管怎样,他仍将自己定位于互联网的支持者。

“或许我们又到了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时候了。十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开启新的新闻改革,只不过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出现,使我们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还不是那么自发和主动的,所以新闻也应该有新一轮的、更开放更透明的改革。”

白岩松举例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保证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新闻不断地改革,提供更快捷真实客观的新闻,老百姓才有知情权。”他说。

十几年前,白岩松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渴望年老》——并非希望年华流逝,而是企盼心智成熟。

年过不惑的白岩松,现在每周要踢两场球,还喜欢听摇滚乐,甚至比女人还爱逛街。他已将工作与生活严格划分,基本拒绝了外面的应酬,几乎每天都回家吃饭。“如果没有时间陪家人、听音乐、踢球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白岩松说。

就在去年,白岩松出了第二本书《幸福了吗?》,以此记录10年来走过的日子。他似乎更喜欢总结过去,而不是筹划未来。他表示,从不去想5年之后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现在。

正如他将自己的新书送给柴静时,在扉页上写的那句话:这一站,幸福。

(实习生李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白岩松,1968年出生,蒙古族。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分配至《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先后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

上一篇:涡街流量计工作原理图下一篇:关于你好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