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4-10-11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选5篇)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1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 参考分:每空格1分,共28分

1.资源配置 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5.反,同 6.替代,收入 7.供给量,供给 8.同 9.价格 10.富有,缺乏 11.互补 12.富有13.消费者 14.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剩余 17.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 18.机会主义行为 19.边际产量递减 20.平均产量 21.收益递增 22.扩张

二、选择题 参考分:每题1分,共15分

1.D 2.D 3.A 4.C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判断题 参考分:每题1分,共15分

1.√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参考分:每题5分,共15分

1.因为均衡价格是D=S时的价格,故由 350-3P=-250+5P 解得均衡价格 P0=75(元)

并得均衡数量 Q 0=D=350-3×75=125(单位)

所以,该商品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E d=(△Q/Q)/(△P/P)

得销售增长率 △Q/Q=E d×△P/P=2.4×25 %=60 %

降价前总收益为 1.20×800=960元

降价后总收益为 1.20×(1-25 %)×800×(1+60 %)=1152(元)

因此,该商品价格下降25 %之后,总收益增加了1152-960=192(元)

3.根据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公式和己知数据,从边际效用表可知: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这是因为:

10×4+20×3=100,符合消费者均衡限制条件:P x•X+P y•Y=M

70/10=140/20=7,符合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 x=MU y/P y

五、问答题 参考分:第1题7分,第2、3题10分,共27分

1.提示:放开火车票价虽可遏制票贩子活动,但会使很多返乡民工和学生无支付能力购票,将会影响春运秩序,故支持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具体理由参见教材P52—P53阐述)

注:此题应各抒己见,但必须言之有理,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加以阐述。

答:春节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大于供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由市场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故而只能满足少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工薪阶层尤其是返乡民工的利益,这样社会福利损失过大,容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在影响经济的发展。

如果严格限制票价,由于需求过大,票贩子为利所趋,黑市交易防不胜防,管理成本太大,也有可能导致社会收益为负的结果。4 b)J1 T+ h3 })F1 w

为切实管好铁路春节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努力缓解铁路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开、改乘汽车等其它替代性交通工具等。

(2)努力增加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供给,如增开班次、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的运力等等。

(3)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可适当调整价格。

(4)加强票贩子的打击。2 n+ c0 y4 _1 G/ O

总之,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密切配合下,可以大大降低市场管理的成本。1

2.提示:从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出发,因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故应采取提价办法增加生产者收入;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需求富有弹性,故应采取降价扩大销量以增加生产者收入。(具体原因参见教材P73—P75阐述)

答: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

2)数码摄像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3.提示:需求定理是指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价格,并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所能带来的效用大小,故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与所获得的效用同方向变化。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故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随物品数量的增加

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经济成本2 成本总量3收支相抵 停止营业4小于、大于5 MR=MC6 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等于、大于8决定者、接受者9产品差别10博弈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 向右下方倾斜、反方向13 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15 其数额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16税收、社会福利政策 17非排他性、非竞争性18主体19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20 道德危险21政府失灵

二、单选题 CBCACCBCCDDCCAA

三、判断:√ √ × × × × × × √ × × √ × ××

四、计算:1假定每单位劳动为2000元,固定总成本为2000元。填写所有的空格。劳动量 产量 短期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

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

00200002000- - - -

******

***00066713332000

***6733310001333

*********400118588706

***00667100600700

***00100091636727

823200016000***696783(1)四家集中率:R=15%+12%+10%+9%=46%(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749当家教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保证有500元。当推销员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3000元×0.1+2000元×0.4+1000元×0.4+0×0.1=1500元

五、问答:

1用博弈论矩形图分析广告行为:最后结果会是:A、B均作广告,每年各获利润100万元。

A作广告A 不广告

B广告A、B每年各获利润100万元A每年损失100万元

B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

B不作广告A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

B每年损失100万元A、B每年各获利润500万元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答案见自测练习P155 问答题1

答:(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定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3、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答: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与垄断。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例如,你不必为使用路灯而花钱。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当有外部性存在时,市场调节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时,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无论是正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如果是购买者垄断,就称为买方垄断。这两种垄断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支出法、收入法2. 国内生产净值NDP3.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4. 通货膨胀5. 自然、周期性6.资源、技术进步7. 资本—产量比率

8.技术进步9. 货币量增加 10. 正常的劳动力流动11. 高于市场均衡工资12. 右下方、右上方13. 利率14. 同方向15. 减少、降低16. 1、1 17. 收入与消费相等、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18. 收入的现值19. 产量变动率

20. 减少、减少21. 越小22. 总支出

二、选择题

1、A

2、C

3、A

4、B

5、B

6、D

7、D

8、C9、B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1. GDP=C+I+G+NX=(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3200+1500+2500+500=7700亿元

2. 通胀率=136%/128%-1=6.25%

3. MPS=ΔS/ΔY=(500-400)/(2500-2000)=0.2

MPC=1-MPS=1-0.2=0.8a=1/(1-c)=1/(1-0.8)=5国内生产总值增加ΔGDP=ΔAE*a=200*5=1000亿元

五、问答题1. 制度、资源(劳动和资本)、技术进步2.技术进步使LAS曲线右移,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物价水平不变。(具体参考教材第299页)

3.教材第313页第三节总需求决定原理内容。

(1)作总支出(总需求)曲线:AD=AE+cY;(2)从原点作450射线;

(3)总需求曲线与450线相交点,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4)增加内需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上移→国民收入增加

作业4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0.2、50002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3 公开市场活动 4向右上方5自然、周期性7 15%8 周期性、需求拉上9利润推动

10失业与通货膨胀 11 繁荣、萧条 12 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13政府支出与税收 14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15 货币供给量16 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出口小于进口18 国内支出19左下方、减少、改善20 自由浮动、管理浮动 21 溢出效应、回波效应

二、单选

DCDCCCCACABBBCA

三、判断判断 √ × × × × √ √ √ √ √ × × × √×

四、计算:

1解:(1)已知货币供给量M=5000亿元,基础货币H=2000亿元,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得

(2)已知存款R=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则现金-存款率=现金 / 存款=1000/5000=0.2 ,法定准备率=准备金/ 存款=500/5000=0.1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得

2.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

解:债券价格=债券收益 /利率,利率 =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100%债券价格为900元,利率 =100/900×100% = 11.1%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 =100/1000×100% = 10%

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 =100/1100×100% =9.1%

3.解: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倾向=0.2,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则对外贸易乘数 = 1/(1-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进口倾向)=1/(1-0.6+0.2)= 1.67 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对外贸易乘数×国内总需求= 1.67×100=167亿元.五、问答题:

1.用IS一LM模型说明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的影响。见自测练习P247 6 答:(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变动。即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2.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见自测练习P277 2

答:(1)财政政策就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财政政策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本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献策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的变动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答:(1)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和出口的变动。(2)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就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也会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减少)。

(3)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出口的变动引起的,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动与国内总需求引起的变动有所不同。这就在于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1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2

一、传统经济法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 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仅采用闭卷笔试, 形式过于单一。目前, 一些高校在考试改革中探索了论文考核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但经管类学生法学理论基础薄弱, 撰写专业法学论文难度较大。这种形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抄袭, 结果就是既未达到考核知识, 又未达到考核能力的目标。

(二) 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

从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 经济法的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务能力的培养。由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往往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 人数众多。理论考试由于不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而在学生成绩评定中占据绝对比例。相反, 实践操作考核或无或少, 不会对学生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 重笔试轻口试

笔试对知识考核的覆盖面广, 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 因此是传统经济法考核所惯常采用的方式。但笔试侧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背功, 题目多是对于知识的再现。这种考核方式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 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口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而且有利于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 传统考核只注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教师为了考而教, 学生为了考而学, 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 下课看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局面。卷面成绩忽略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正。在经济法课程的考试改革中, 可以尝试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 建立一套动态、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评价与反馈的多重功能。

二、经济法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

(一)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Diagnostic Assessment)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和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其中,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其概念最早由斯克里文提出, 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 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我国对这一概念有所扩展, 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这种评价方式既是一种评价体系, 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二) 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指标

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 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科学理论体系[2]。经济法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指标, 每一大类下又有若干项具体指标。各项

1. 理论考核指标。

理论学习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方面 (30分) 包括出勤、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学习能力方面 (20分) 包括识记能力 (课堂提问) 、研究及分析能力 (学期论文) 等。

2. 实践考核指标。

实践操作的评价指标包括: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 ;交流能力 (讨论或辩论) ;思辨能力 (论文答辩) ;问题解决能力 (模拟情境) ;组织能力 (模拟法庭) 。以上各项分值计10分, 满分为50分。

(三) 考核的基本形式及考核内容

与上述评价指标相对应, 考核内容也可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 理论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无异, 本文着重论述实践考核的形式。

1. 案例分析考核。

由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配给学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每组分配一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每组同学在课前对分配的案例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分析。教师于每次上课前安排一组同学将其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并接受同学的询问。时间不可过长, 以5—7分钟为宜。分析后教师要有点评, 并根据该组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

2. 小组辩论 (讨论) 会。

由任课教师选取经济法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 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生在课前必须收集相应的资料, 作充分的准备, 通过小组内的讨论, 形成一致的意见, 再与其他观点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每场辩论 (讨论) 由两组同学完成, 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3. 论文答辩。

经济法课程主要分为六部分, 即总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每讲完一部分, 选取该部分的一个前沿问题作为论题, 安排全班1/6的学生以此论题撰写论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内容提出1—2个问题, 由学生进行答辩, 并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每位同学以2分钟为宜。

4. 情景模拟。

经济法课程的某些章节可以尝试进行模拟教学, 由教师设计特定的场景、事件, 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 以经济法律规定为参照系, 进行演练。例如, 在给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讲《公司法》这一章时, 可组织学生模拟组建公司。每组每位同学都有具体分工, 包括公司住所的确定、验资、拟定公司章程、办理营业执照、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等[3]。任课教师以流程是否合法, 法律文书撰写正确与否, 有无团队精神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每学期可组织情景模拟三次左右, 每次以不超过1学时为宜。

5. 模拟法庭。

在讲授“经济仲裁与诉讼”一章时, 适宜采取模拟法庭教学法。运用此法时, 由于学时的限制, 不能过于注重案件的实体审理, 而是侧重于使学生熟悉法庭审判流程。建议将前述每组同学负责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开庭的案例, 这样可以使实体与程序兼顾。每学期安排模拟法庭若干场, 每场庭审安排10人参加, 时间以不超过25分钟为宜。任课教师根据庭审程序是否正确, 准备是否充分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

三、本评价体系的实施条件

(一) 人数不宜过多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授课的最大困难在于上课人数为宜, 并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每组6至7人左右。

(二) 各专业教学内容的适当选择

经济法课程涵盖了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 涉及多个部门法。本评价体系的实施, 要求实践教学部分占总学时的1/3左右, 这就需要压缩理论教学时间。教师在讲授时不可面面俱到, 而应该根据学生专业有所侧重。

(三) 以多种教学法的使用为前提

本评价体系是为配合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制订。因此, 必须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为前提。

(四) 学生的全面参与

本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即兼顾了理论与实践, 同时对于经济法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章节均有考核, 覆盖面较广。因此, 在实施时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上述所涉各项, 不能漏项。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目的。

(五) 学时保障

同是经管类专业, 在经济法的课时安排上各学校差异较大:有的学校为68学时, 有的学校为34学时, 甚至还有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时不同的情况。由于本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学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安排在50学时以下很难满足教学要求, 应以51至60学时为宜。

(六) 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

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济法教师应具备与所教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比如, 国际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师应熟悉国际经济法、金融法等;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熟悉旅游法规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情景考核与案例分析考核时, 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4]。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衡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不在于传输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不在于教师是否机械地“给分”, 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随时考核, 随时评价, 随时改进。同时, 将学生的各项考核结果累加作为终结性考核成绩, 可以防止“一考定成败”的片面性, 最终实现取消形式化的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摘要: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僵化, 过于注重终结性考核, 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形成性考核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动态监督与及时反馈, 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可以对理论与实践各环节进行全面考查, 促进学生提升管理能力与法律素质, 最终实现取消形式上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频, 彭六生, 郭瑶.高职教育模拟法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 (5) .

[2]葛梅.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标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9) .

[3]陆中宝.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3

1、[案例]: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

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相当多的企业中存在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严重流于形式的现象。这表现在:一些工会和企业重签订轻协商,集体合同部分照抄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符合企业实际。由于在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的谈判能力有限,国家对一些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仍保持相对的控制权,因而在这些企业中工资谈判还难以真正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主体之一工会或劳工力量的薄弱,亟待通过工会内部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来加以弥补。

——劳动监察制度是最重要的劳动执法手段,但由于劳动执法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加上执法手段单一,且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使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至2003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23个,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4.3万人,其中专职监察员1.9万人,兼职监察员2.4万人。但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和2.4亿城镇劳动者,人少案多、执法不力等问题不会很快得到缓解。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已不能适应劳动关系变化和劳动争议激增的现实,亟待变革。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范围较窄,使相当一部分争议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稳。争议处理程序复杂且衔接不畅,争议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争议处理程序中的具体制度不完善,仲裁时效不仅时间短,时效的起算点不明确,导致劳动者常常超过仲裁时效,从而丧失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争议仲裁机构案多人少,不堪重负,致使裁决的质量难以提高。法院受理的争议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往往以民事审判的思维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容易造成仲裁和审判适用法律的不统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弱化,一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流失或缺位,使防范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2、个人的讨论提纲:劳工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或劳工阶层而设立的社会政策。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诸如劳动合同制度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有待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 1

法行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亟待变革,等等。劳工政策缺失的要害是从属和服务于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政策,未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劳工政策。

笔者认为,我国劳工政策进一步改革的原则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促进市场效率与保持规则公正以及保障企业自主用工和增进劳工权益等三者的关系,使它们都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改革的建议:

其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增强执法力度。

其二,在现阶段,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宜以中央政府召集工会和雇主组织,从源头促进政劳资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出台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三方会签文件和政策等形式,调整和解决劳动关系和劳工政策中的重大问题。

其三,帮助工人组建工会,通过工会凝聚劳工的集体力量来争取自身的权益。在市场化的私营和外资企业里,劳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劳工惟有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工会,才能争得自身权益。

其四,培育劳动关系两大主体工会和雇主的协商谈判能力,逐步形成劳资双方自主谈判,决定劳动关系事项的格局。其中,培育工会组织的自主协商谈判能力和作用至为重要。

其五,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坚持和拓展劳动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同时,贯彻《法律援助条例》,推进来自工会和民间的劳动法律援助活动,培养劳工律师,为工人提供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让他们都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小组讨论后行程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例文:冷战结束后美国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

在美国,长期以来,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尤其是在政府的对内政策上影响较为突出,在对外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则不十分明显。然而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利益集团在政府对外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所增强,影响也有所上升。本文拟从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入手,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外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对外政策过程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国会在对外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利益集团在国家对外政策过程中的态度也较以往更加积极,游说的策略手段更加先进,作用也更加明显。美国联合研究性组织“美国会议”将后冷战时期利益集团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策略手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995年2月23至25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美国会议(The American Assembly)文件。(1)积极参与而非被动反应的策略。研究指出,利益集团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求机会去施加影响,才有可能取得效果。(2)提供信息。利益集团必须拥有清楚准确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供他们参考。如果这种信息有助于决策者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这些信息便比较容易为决策者所关注。(3)宣传信息。如何得到媒体的关注是利益集团面临的重要问题,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能够使利益集团赢得更多的支持,从而使其政策游说取得更好的效果。利益集团也可通过地方政府的作用和发动群众的方式去进行宣传。(4)选择参与点。国会是利益集团的主要政策参与点,因为国会议员及其工作人员通常要对其选民负责,要在政策取向上对“依赖于”他们的人负责,因而成为利益集团最好的游说对象。国会非层级化、非官僚化的组织结构为利益集团的政策游说提供了诸多进入点。由于国会对外政策委员会以外的许多议员也同样能够设法影响和参与对外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也成为利益集团对外政策游说的对象。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改革以来,国会议员的发言和投票状况均可公开,使利益集团的代表能够了解议员的政策观点,从而能够决定游说对象。与游说国会相比,利益集团游说行政部门的难度要大得多,行政官员对来自利益集团的压力不象国会议员那么敏感,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运作特征使它比国会更易于排除利益集团的影响。尽管如此,行政部门仍然是许多利益集团参与决策的进入点之一。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一些高级官员,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些特殊领域的利益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因而也成为利益集团游说的对象。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样能够帮助利益集团去影响国家政策。(5)采取适当的游说策略。采取何种策略对于利益集团游说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利益集团的代表一方面要游说那些支持他们政策主张的国会议员,同时也要花更大的气力去说服那些犹豫不定的议员。此外,利益集团还需确定游说过程中的策略,如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是否需要些弹性,或者作适当妥协。弹性和相应的妥协有可能增加决策者与利益集团进行磋商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利益集团目标的实现。总之,后冷战时期,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外政策过程中发挥着某种作用,表现为:第一,在政策选择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利益集团在政策形成的过程中,努力“引起媒体和行政部门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并将这一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总统研究季刊》(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1999年6月1日。)。利益集团推动对某政策问题的辩论,并努力使之产生相应的政策结果。第二,协同国会进行政策监督。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国会通常发挥着“火警似的”监督作用,并依靠个人或利益集团去监督行政部门的行为。当利益集团发现问题的时候,便报告给国会,设法通过国会听证会的形式或通过国会立法予以纠正。利益集团的此类作用使国会能够保持积极灵敏的姿态,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第三,提供信息。美国的利益集团是重要的信息源。由于利益集团对某一对外政策领域的关注,因而能够比政府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信息。利益集团所提供的信息成为决策者进行对外政策分析的依据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自

己的政策目标,利益集团常常雇佣资深的专家,这些人具有在某政策领域的深厚阅历和研究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例: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有关部门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城市居民目前住得怎样

从调查所涉及的范围看,20个城市居民以居住楼房为主,87。7%的家庭住房为无电梯式楼房,只有3。7%的家庭住在有电梯的商品房里,还有8。2%住在平房,另有一小部分处于卫生间或厨房共享的合住状态。由于房改不断深入,目前居民住房私有化比例已达59。3%,超过半数;18。2%向房管所租用房屋;11。5%租住单位的房子。住房面积多数在40-80平方米之间。

二、多少都市人准备买房

据调查,五年内准备购房的都市人占调查城市总体的21。9%,其中以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为主,预购面积在70-150平方米之间,可承受价格以每平方米1000-2000元为主体,辅之以每平方米500-1000元及2000-3000元的价格。购房资金将主要来源于家庭储蓄,政府及银行贷款也占据一定比例。

三、有了产权房,还买房吗

数据显示,调查总体中59。3%的家庭拥有住房产权,住房面积在20-80平方米不等,多为2、3或4口之家,其中以居住面积在50-80平方米所占比例为最高,20-50平方米居住面积位居其次。还有小部分家庭或个人从单位或私人处租房。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一小部分的租房者才是房产预购对象呢?调查结果显示并不尽然。调查显示,在已拥有产权房的家庭中,23。3%预计在五年内购房,20。1%预计明年购房,商品房及经济适用房仍占预购主导地位。

调查显示,无产权房家庭主要希望购买8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属一期置业,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已拥有产权房的家庭则希望购买更大的房子,属二期置业,为改善生活质量。

有产权房家庭计划5年内购房的比例远远高于计划1年或2年内购房的比例,尤其是对大面积住房的购买。

另外,在商品房预购群体中,有产权房的家庭预购比例达55。6%,远远高于其他住房群体,预购面积以81-100平方米的需求为最高,达30。5%;而在100-150平方米的预购群体中,拥有产权房的家庭预购比例高达62。3%,可见购房在这个群体中的市场潜力非常可观。但是,他们的购买能力又怎样呢?

假设拥有房产权的预购者为一总体,调查显示,其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至2500元之间的比例最高,达16。5%;6000元以上的高薪家庭比例最小。从总体家庭月收入状况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对房子售价的期望值所在。希望房价在1000-2000元的比例最高,为30。4%; 500-1000元的占22。3%;2000-3000元的占21。6%;希望房价在6000元以上的不足1%。

以上数据显示,国内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迅猛的经济发展态势使房地产业具有惊人的潜力,但当前楼市价格的居高不下与不断增长的房屋物业需求之间出现了断层。如果商家能顺应市场,对价格、服务及其他相关要素加以调整,相信房地产的前景非常乐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拥有房产权的预购者中,有69。1%希望使用家庭存款来购房,31。4%希望政府贷款,16。1%打算向银行贷款。看来,传统的消费观念显然不利于消费的良性增长。

四、购房者是什么样的人

数据显示,25-34岁的人占购房人群的36%,位居傍首,而35-44岁的人群比例为20。3%,位居第二。总体购房人群以中学以上学历为主流,半数以上为全职工作者,重点分布于贸易、制造业、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领域,以制造业职工、中级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职员/公司中级经理居多,辅之以其他行业人士,月薪在1000-2000元范围内为主体购房者。

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为主,购房计划多数定位在商品房及经济适用房,分别占预购比例的42。7%和39。2%;预购面积在70-150平方米不等,以80-100平方米的需求量最高。而主要房屋预购者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4000元间。另外,调查发现,收入越高越倾向于购买商品房。可以说,他们将是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内的一支生力军。

五、居民购房承受能力有多大

房地产业区域性差异很大,但房价与区域性平均收益的比例却基本类似。

从居民对房价的期望值曲线上来看,期望值与市场价差距甚远。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花费在食品和日常家庭用品上的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还比较高,这更加大了工薪阶层购房的难度。另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量入为出,还不习惯去花将来的钱,加之银行贷款手续目前还稍嫌繁杂,担保条件较苛刻,还款制度不够完善,更阻碍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尽快更新。从总体购房人群中预购房屋的资金来源上看,希望使用家庭存款的占68。6%,希望政府贷款的占31。1%,希望银行贷款的占15。5%,希望向亲戚朋友借的占12。2%。近七成的家庭可望用自有资金买房,近三成的人希望得到政府资助,只有一成半的人愿望办理银行贷款,可见,银行贷款制度亟待完善,以帮助人们改变固有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增长,达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的效果。

六、谁更急于买房

目前,从预购房者的人群结构来看,商业、服务业一般职工占预购总体的11。5%,居第二位,而这其中60。1%的预购者介于21-35岁之间;制造业职工占预购总体的12。8%,居首位,这其中46。5%的预购者介于21-35岁之间;而中级公司经理介于21-35岁的预购比例也超过了60%。由此可见,市场的重心在年轻一族。这一组人群中,63。6%为已婚,其中介于21-35岁的占43。7%,介于36-45岁的占30。4%;34。7%的独身,其中66。1%介于21-35岁之间,仅有1。4%介于36-45岁之间。从预购房者的年龄结构、职业特征及婚姻状况看,已婚的中、初级工作者构成预购主体,而年轻的单身族也是这一购房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该说21-45岁之间的人群对购房最有兴趣,他们希望的房屋类型仍然是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面积介于50-150平方米之间,最好单价在3000元以下,愿望花3000-4000元/平方米购房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预期和市场价格的差距低于调查总体对房价的预期与真正市场行情的差距。调查总体对每平方米的价格预期如下:每平方米500-1000元的占22。9%,1000-2000元的占32%,2000-3000元的占19。6%,而6000元以上的仅占1。3%。可以看出,国人对房价的承受能力与实际的市场情况大相径庭。

七、居住环境对购房有多大影响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已逐渐将目光投向新的视点,比如:环保问题、居住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教育投入、文化氛围)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房的决策。

目前环保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概念,购房者对居住地的环境要求日益提高。认为城市环境污染太严重的占调查总体的60。9%,看来,争取“绿色”生存环境已成为大多数都市人的梦想。相比较而言,郊区的物业价格比市区要便宜很多,“绿色”程度也大大好于市区,且有些文化小区的人文环境也很好,城市则因为交通网络的不够完善、私家车普及率偏低、交通过分拥挤等,造成许多居民渴望以低廉价格求得“绿色”生存环境的愿望无法实现。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2、资源税:资源税是以各类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他为纳税人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保护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重要作用。

二、单选

1.B;2.A;3.C;4.C;5.D;6.B;7.A;8.B;9.A;10.D;

三、多选:

1.BC;

2.ACD;

3.CD;

4.AC;

5.AC

四、简述题

1、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2、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1)税收制度。影响税收负担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税收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影响着税收负担的总量水平和税收的来源;(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税制的结构和税收的来源,从而对税负结构和税收负担水平产生重大影响;(4)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除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管理宏观经济外,还必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必然对税收负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政府的职责范围。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数额和比例,总是受政府所承担的职责范围的影响和制约。

3、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分析。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债发行的方法

一、公债发行方式公债发行方式是指作为公债发行主体的中央财政代表国家与广大公愤投资者之间推销与购买公债的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直接公开发行和间接公开发行两种基本形式。直接公开发行是指作为公债发行主体的中央财政自己办理发行手续。直接向公债投资者推销其所发行公债的方式,由于需要办理各种手续,推销时间长,耗费大量的^力,物力,发行成本较高,且难以确保发行计划的实现,只有购买者将公债作为一种储蓄手段并对其流通性要求不高时,方可采用此种方式。间接公开发行则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参与推销公债。其具体形式,一是代销,是指中央财政委托代销商如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向社会公众推销公债的方式。双方约定销售期限,发行主体向代销商支付委托手续费,风险自负。二是晕购包销,是指由拥有一定规格和较高资信的金融中介机构组成一个契约团体。按一定的发行条件向中央财政直接购买全部公债,再通过其销售网向社会转售债的方式。三是公开招标,是指中央财政提出古有公债发行条件和所需费用的标约,直接向大型机构投标者发标,通过投标人的直接竞标来确定价格或利率水平的公债发行方式。四是公开拍卖,是指在拍卖市场上,按照例行的经营性拍卖方式和程序,由中央财政或委托中央银行公开向投资者拍卖债券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债发行方式的演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减税让利开始的,为了调动和发挥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国民收分配格局做出了重大调整,使国家的财政收减少(分配比例下降),但同期的财政支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预算赤字,而且赤字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因此在1981年初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井于当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以弥补预算赤字,至1987年累计发行395亿元国内公债,均以行政方式发行,即向国有企业,集体,个人摊派。如:每年一敬性按月工资额的一定比例发放给职工个人的定期国库券,实际上是强制购买。1988年是我国公债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是除了用于弥补预算赤字发行的90亿元国库券外,另由财政部发行了70亿元重点建设债券以解决基本建设资金的缺口;二是上柜销售,由公众认购,这是对原有公债发行方式的重要改革;三是垒国61个城市进行了国库券流通转让的试点,以解决债券变现难的问题,公债

市场初见端倪。此后我国公债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1991年财政部首改组织了承购包销的债券发行方式,1992年底公债期货市场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试点,1993年我国首次引进了公债发行的一级自营商制度,从1995年起开始逐渐采用招标方式发行公债,不仅促进了公债一级市场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发行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发行成本。

三、我国现有公债发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行为制约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我国公债的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或币悴)都是由政府事先固定下来,在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不对称的问题。

2、在采用承购包销发行方式时,发行期结束后,仍由承销商对未售出的债券以其自有资金按平均价格,依一定比例分摊购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一定条件下剥夺了投资者的自主选择权。

3、虽然在几年前就引入了国际通行的一级自营商制度。但我国的一级自营商只有在一级公债市场上承购公睛的义务,没有取得资金融通以及在二缓市场上做市的权利。这往往造成—锻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乖率不对称(一级市场实行偏高的固定利率,致使二级市场和率风险增大)。不倪与国际惯例不符,而且也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制约着公债市场的发展。

4、由于公愤发行量增速过快,一级自营商实力不足,所以在发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由各级财政层层下达计划,并组织承购包销来完成公债发行任务的情况。这种状况既不币忏公债发行规摸的扩大,也不利于政府在公债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经济运行。而且也使公债发行成本过高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至解决。

四、对我国公债发行方式进一步改革的几点建议首先,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债发行与交易的有关法律。以法雄手段对公债发行与交易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如审批,公告,发行程序,交易规则,中舟翻^构以及投资者的经济行为等加以明确它既体现公开,公正,公平,效率,诚信的原则,同时也将对我国公债市场电糖廉发展起到保证和推动作用。其次,进一步完善公债一级自营商制度,通过明确一级自营商应承担的义务和所享有的权利,并实行严格监督,来提高公债发行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促进—级自营商队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再次,应大力发展公开招标方式。国家财政部可委托中央银行向一级自营商,如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发布招标信息并组织公债发行,减少中间环节,体现发行市场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则。此外,还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公债的发行质量。最后。要逐步扩大公愤发行中拍卖方式所占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效率,降低发行成本。

2、试述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差别。国际税收同国家税收一样,都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即两者都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进行的一种分配行为。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4

一:名词解释

1.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通过经济活动其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即在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其价值有差别。

2资金流程图:表示各种资金数量与时间关系的图标资金的流动图。

3经济内部收益率:是使项目计算期内的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累计等于零时所需的时间,也即以项目的净效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5投资利润率:指项目达到设计规模吼的一个正常运行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成项目正常运行期内的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6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流量差额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7经济净年值法:指导项目计算期内的总净效益值。

8工程经济预测:在项目详尽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开时其可能产生的效果和趋势提出定性或定量的科学预见。

9类推原则:是指许多事物在发展变化上有类似之处。

10回归分析预测法:在工程经济预测中找出影响预测变化的有关自然与经济因素,即把有关的因素作为原因,把工程经济评价要素作为预测对象,并根据这些有关因素的变化来推测预测对象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回归分析预测法。

二、填空题

1.专用资金放弃使用资金2.技术经济分析年3.经济分析与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经济上的合理性及财务4.劳动力的边际产生和劳动力就生成转移而引起的社会资源消耗工资及福利费与影子工资5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法、经济净现值法、经济净年值法、经济效益费用比法、费用现值法、年费用法

6.主观概率法回归分析预测法持久性法78.进行定性预测成定量预测910后一空的以提高价值为目的三、简答题

1.答:从理论上讲计算基准点可以选择在计算期内的任何一年,如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或正常运行期的第一年年初,也可选择在运行初期的第一年年初。

2.答:影子价格是在最优的社会生产组织和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条件下,供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1)影子汇率按国家外汇率价乘以1.08(2)贸易费用率统一采用6%(3)交通运输影子价格换算系数

3.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角度,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财务价格,对项目的投入和产生运行评估、分析、测算项目的实际收入和实际支出、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财务状况。

4(1)连续性原则(2)类推原则(3)相关原则(4)质与量分析相结合原则(5)可控制原则

四、综合题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5

课堂思考题讨论记录表1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印刷厂与张某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2、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其中的免责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能否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

1、张某与印刷厂之间系劳动法律关系,此关系受我国《劳动法》的调整。

2、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部分有效。其中一条“若发生死伤事故,企业概不负责。”条款无效。

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一条同时也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法的原则和宗旨之一。而本案中,印刷厂在与张某签订合同中,都利用本身优势,将此条款强加予劳动者,这很明显是违法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该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劳动合同中其它条款的效力,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其余条款仍然有效。

3、张某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这符合我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本案后,应先行调解,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说服其依法给予张某工伤保险待遇,如调解不成,应裁决印刷厂向张某支付其花去的6700多元在内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课堂思考题讨论记录表2

许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拿不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钱,不得一次又一次推迟归乡的日期。到底是谁给了黑心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胆量?拖欠工资问题到底有没有彻底解决的方式?

预先垫资、层层转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众多的案例来看,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出现的“猫腻”是非常多的,一些有关系的人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活分给农民工做。这样一层层下来,一个工程可以转四五个圈。中间转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靠转包牟取暴利,出现问题就一走了之。而农民工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层,一旦承包商出现资金困难或携款逃跑,最终倒霉的还是农民工。预先垫付工程款的行为让可以垫付一定资金的工程队能揽到活,而不能垫付资金的工程队被排除。这不仅损害了工程招标平等的要求,违反建筑法规,而且发包方在工程已经或快完工的情况下仍然不给钱,恶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要想解决日益突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遏制愈演愈烈的层层转包现象,对工程的承包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此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强制用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订公平有效的劳务合同,让欠资遭遇不再重演。

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除了拖欠方违法乱纪外,农民工求职心切、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希望能给广大农民工提防四大用工陷阱。

1、合同陷阱 很多农民工在被雇用时没有签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为防后患,农民工必须要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写明工程名称、发包单位、工资结算日期、支付方式等。

2、转包陷阱如果打工者承建的工程是被人转**一手、二手,甚至是三手的,那就要特别小心。老板的资产状况以及联系方式都要清

楚,以防工资无处索要。

3、时效陷阱 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时效只有两年,而老板拖欠工资常采取的一招就“拖”,打工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反映。

4、证据陷阱,想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工资,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最好是劳动合同、工资单、欠条、人证等一应俱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之所以演化成为涉及全局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法不依,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解决欠薪的法律程序不适应农民工等。因此,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在法律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建筑法》、《劳动法》的落实,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设定“拖欠工资罪”等。

第二部分小论文

作业

3、小论文

多种用工形式细思量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三种期限,又规定了一些灵活用工的条款。企业对这些条款如果运用适当,采取多种形式的劳动用工,亦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一,采用“工作任务合同期限”制用工。企业适当采取这种劳动用工方式,一是可以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减少支付经济补偿;二是可以在连续订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时,减少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约束。

第二,依法接受劳务派遣用工。法律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要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且一签就是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务工派遣出去。在被派遣员工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还要向劳务工支付最低工资。另外,因劳务工和劳务派遣单位已经签定劳动合同,并由派遣单位发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从《劳动合同法》“特别规定”的角度来看,实际用工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一旦使用劳务工,就成为用工不建立劳动关系。由此推定这种用工形式不承担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一些法律后果,即对用工单位来说,使用劳务工不存在经济补偿和劳动合同期限的问题。企业依法在一些岗位上接受劳务工,可以减少一定的用工成本。

第三,灵活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定口头协议,并且允许劳动者在两个以上的单位工作。对于非全日制用工,还规定不得约定试用期,双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等。对于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实际上企业可以对有些手工活、技术性比较高但能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如设计、市场营销以及策划等之类的工作,也可以采取这种用工形式。

多种灵活的劳动用工形式提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广阔的空间,但是也要注意多种用工形式所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在《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等有相关规定,企业用工时一定要注意。

总之,用人单位需要冷静、理智地看待《劳动合同法》,不要想钻法律的空子。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一点:依法管理也许会增加一点成本,但是违法管理,增加的成本更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看重从增加一定的人工成本中设法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譬如在提升劳动者技能上增加投入,提升其技能,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提升自身管理的绝好机遇。

第三部分计分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C6、D7、D8、D9、D1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2、BCDE3、ABDE4、CDE5、ABCDE6、ABCE7、ABCDE8、CDE9、ABD10、BD

三1、192、60天

3、职业介绍服务

4、货币/直接5、90日/180日

6、劳动行政

7、工会委员会

8、行政/工会

四、名词解释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2、竞业限制,是指雇主与雇员通过合同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雇员不得从事雇主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3、职工培训,也称职工教育或在职培训,是指在职职工为了更新文化知识的提高劳动技能而接受的一种训练方式。

4、探亲假,是指与父母工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所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带薪假期。

5、行政责任,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行政部门实施了劳动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引起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制裁。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渊源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我国劳动法的渊源具体表现如下: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规章.8)国际法律文件。9)国际惯例。

2、简述社会保险具有那些基本特征

社会保险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基本保险性。2)国家强制性。3)互助互济性。4)主体特定性。5)待遇的差别性。6)补偿性。7)社会福利性。

六、论述题

试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劳动法律关系一方主体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要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之前,劳动者和

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及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确定。

在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法律关系之后,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形成的,即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双方的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国家意志和当事人并不是平等的,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并以其为指导,国家意志居于主导地位。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劳动关系。只有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社会劳动过程,才能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因此说,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七、案例分析题

1、答:(1)医药公司不计发谢河的工资不合法。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法》第48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谢河虽然没有能够完成承包任务,但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医药公司应按一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谢河工资。

(2)医药公司应补发谢河2月至6月欠发的工资,并纠正医药公司与职工的霸王合同条款。

2、答:(1)该厂制定的劳动规章不合法。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法》第8条规定:“女职工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企业劳动规章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相冲动突,该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中的特殊产假制度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虽然该规章的制定征求了过半数职工的意见,但是不能因此使企业规章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上一篇:师德演讲稿:教师是立校之本下一篇:听书与读书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