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2024-07-27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精选15篇)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1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必须资质证件齐全,并提供加盖本单位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使用资质证件齐全的药品,并提供加盖单位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本院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护理人员16名, 并选择手术室护理负责人8名, 以及邀请的业内专家15名, 共同组成意见小组。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手术护理规范、操作、护理体会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入档。另外, 对8名手术室护理负责人的护理管理经验、管理问题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1.2 方法

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资料收集与探讨分析方法主要通过3个阶段来完成:①现场调查阶段。根据现场实地考察的方式, 意见小组所有人员深入本院手术室, 现场观察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与内容, 并将观察到的重点、要点、难点进行记录与整理。②文献调研阶段。参考《护理管理学》《手术室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资料, 于网上医学文献库查找、搜索、收集、整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将手术室护理分为手术环境和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手术配合、突发状况处理、手术中观察等五大类技术, 每类技术根据实现情况分成若干个小条目[1,2]。③小组讨论阶段。通过成立的意见小组, 主要以小组中专家意见为主, 组内成员展开讨论。首先, 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 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最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与完善。其次, 根据满分为10分的数学评分方法, 在专家讨论下对手术室每项护理技术的实际掌握难易度进行评分, 容易的技术项评分为1分, 以此类推, 直至难度最大的技术项评分10分为止。再次, 将各项手术室护理技术根据其难易程度分为三大类, 并通过专家专业角度的分析与讨论, 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最终建立完整的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准入管理体系[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并对所有数据资料的总数、平均数和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技术具体指标与难度系数

通过意见小组的调查、讨论与研究, 根据最终结果可知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以及手术室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 见附表。

2.2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手术室护理技术的难易程度, 通过严格、详细的专家小组讨论,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建立起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2.2.1 第一层次

主要包括手术环境界定、患者身体素质情况、丁类手术配合、护理技术操作等指标。根据所建立的手术室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 ①第一层次所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护理程序概述、实施步骤;手术室布局、人员分工、消毒等一般工作常规;病理生理学、解剖学、感染控制学等相关知识;常用麻醉方式及麻醉流程等。②人员要求资质: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在手术室护理教员指导下具有3个月及其以上的工作经验;已完成手术室技术与理论培训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能充分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能科学、合理、正确地准备丁类手术所用器械并能配合手术;还能够正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环境等[4,5]。

2.2.2 第二层次

主要包括有手术器械使用、静脉滴注穿刺水平、乙类手术配合、丙类手术配合、基础病情观察、输血护理等指标。①培训内容:乙类、丙类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特殊手术器械、辅助设备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静滴穿刺输液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手术体位摆放和管道固定措施;人文素质培训等[6]。②人员要求资质: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为高年资护士或大专学历;具有在手术室护理1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已完成手术室护理相关技能与理论的培训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能准确、及时地排除静脉输血、输液的故障;能根据手术实际需要, 正确地选择器械和设备, 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能够熟悉地进行乙类、丙类手术的配合工作等[7,8,9]。

2.2.3 第三层次

主要包括有甲类手术配合、并发症处理、并发症预防等指标。①培训内容:甲类手术的操作及配合流程;在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多项指标的监测与观察, 并能正确识别异常;对手术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能够积极识别、预防和处理;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能够正确使用;具备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沟通技巧等。②人员资质要求:具备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已完成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具有3年及以上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可以熟练地进行甲类手术的配合;熟悉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可参与手术护理技术讨论与管理, 并可提供健康护理咨询等[10,11,12,13]。

3 讨论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护理实习教学; 准入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100-01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多所医学院校的定点实习医院。从二○○七年开始,我院护理部改变了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实行护生进入临床前的准入式管理,受到了护生、护生学校、病人及家属、医院领导、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供各位护理人员参考。

1一般资料

1.1做好护生来院前的评估

护理部通过科教科了解年度内拟来院实习护生的来源、学历、数量、来院时间、各医学院校的实习计划等。我院平均每年约接收40-60名护理实习生,一般为夏季,多数为中专生。

1.2制定培训计划

1.2.1培训内容

护理部根据学生的主要学历情况,制定学生进入临床前的培训计划。我院培训标准主要定在中专水平,兼顾大专学历护生。包括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理论主要为:常用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管理办法》(07年)、《护士条例》、常用护理服务礼仪、知情告知、病人隐私的保护、常用护患、医患沟通技巧、《四川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理安全管理、医疗垃圾的分类及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技术操作培训:主要以本院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为主,标准统一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殷磊主审、李小萍主编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基础上,另加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技术操作新进展,如:生命体征的测量、TDP灯照射、呼吸机的应用、电除颤术、徒手心肺复苏术(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吸痰法等,护理部按专科性质分别安排相关教学内容到各科室。

1.2.2培训师资安排主要由护理部教学组长、各科室护士长、教学组长担任,护理部提前一周通知到科室及个人,以便科室提前做好工作安排。

1.2.3培训场地、物品的准备因护生来院时间多为夏季,故培训场地宜宽、集中,最好有调温设施。物品除被服、包类、仪器设备外主要由护理部提供。

1.3开展培训护生在接受院部的常规岗前培训后,护理部开展护生进入临床前的准入培训。时间共15天。其中理论培训2天,看教学光碟2天,操作培训8天,考核3天。

操作培训时上午由教学老师示范,下午学生进行自主训练。

1.4考核考核时间定在培训的最后3天。理论考核主要以查对、值班交接班、医嘱执行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护理文件书写等为主,操作进行随机抽签,每人抽考一门。

1.5护生通过准入考核后,按轮转表进入临床实习,未考核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考核,三次未通过考核者,退回该生学校,停止下一步实习。两年来,我院护生一次未考核合格者仅在2007年有两名,后经再次培训,通过考核,无未通过考核者。

2 注意事项

2.1培训中,应注重培养护生的慎独意识,时刻提醒、帮助护生注意由学生到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2.2理论、操作考核以达到护生真正掌握为目的。

3结果

护生实习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来院护生实行进入临床前的准入式管理,注重了护生基础理论、技能的巩固,专科护理知识、技术的掌握、运用和规范书写护理文件能力的提高。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即对本院各科常用护理技术有了较好的掌握,有效缩短了护生的临床适应期,提高了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通过培训,也融洽了护生与各科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使带教老师感觉学生更易带教,教学技巧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4讨论

护理实习教学是医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本院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为:护生来院后,科教科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岗前培训半天至一天,培训内容主要以医院的规章制度、职业防护、个人人身、财产、消防安全管理、毒麻药品的管理等为主,培训对象为全体来院实习医、药、护、技人员,对护理实习人员相对缺乏针对性。

由于护生来院实习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以技术操作为主的过程,而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操作多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较为抽象,面对都是有生命的人,常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后感到无所适从。

在临床护理活动中,一部分护理技术操作、理论是常用,但护生在校期间未学或已更新,如:徒手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术、心电监护术、留置针的使用、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床罩式铺床法、知情告知、护患沟通技巧、《四川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传统的实习教学方法,要求护生在到院后马上进入工作人员的角色,面对病人、陌生的医疗活动环境,使护生认为学的东西太多,无从下手,感觉压力大,工作被动,适应临床工作较困难,适应时间较长,增加了护理不安全因素。

通过对护生进行进入临床前的准入培训可有效地减轻护生的不适应感,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生的工作能力,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因此,对护生进行准入培训是必须的。

5结论

实行护生进入临床前的准入式管理,是实习教学工作的需要。

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篇4

(1)急诊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1)经过院前急救及急诊专科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已经过院内重点科室轮转,能够正确、迅速、安全有效地从事各项护理工作,具有分析、判断、预测和对急危重症病人应急处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与相关工作人员同心协力,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4)掌握急诊室工作制度,急诊科护士工作职责;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及急救药物品的放置、使用和保养方法;掌握常见急症的护理常规。

5)熟悉各抢救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作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后的消毒、保养以及使用抢救仪器时相关的护理内容。

6)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吸痰术、洗胃术等急救技术及止血、包扎、止血带的使用、复合伤的处理等专科急救技能。

7)每年获得规定的专科继续教育学分数。

8)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ICU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1)接受3~6个月ICU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掌握本专科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及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病情综合分析能力。

3)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人工气道的应用及管理、常用急救与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降温机、血气分析仪、各种微量输液泵等。

4)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休克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器官移植术后监护、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5)每年获得规定的专科继续教育学分数。

6)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3)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1)在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满3个月,经过血液净化的基本治疗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掌握肾病及血液透析理论知识,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完全掌握透析治疗流程及应急措施。

3)每年获得规定的专科继续教育学分数。

4)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4)手术室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1)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有1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手术室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有较强的综合业务技术能力、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和突出的应变能力,会运用肢体语言与病人的交流,并会对自我情绪进行调节和自控。

2)掌握无菌、消毒和隔离的概念,并熟悉相关护理操作规程。掌握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3)了解空气层流病房的性能,能根据要求调节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层流室的风速。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基本设备、物品的定位,特别是急救物品的定位和使用。

4)熟练掌握手术时各项基本操作(包括展开无菌台、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洗手方法等。)及专科手术的配合。

5)掌握手术标本的固定、登记及固定液的配制;能客观、准确地填写各类护理记录单(接送病人记录、术中护理记录单)。

6)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7)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5)产科助产士准入制度

1)取得助产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注册。

2)参加产科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取得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助产士证书。

3)掌握围产期助产技术、围产期解剖生理学基础、正常及异常产程护理常规、新生儿护理常规、母婴保健知识。

4)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5

二、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度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度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四、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五、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管理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医务科审核和集体评估。

科室新开展一般诊疗技术项目只需填写“申请表”向医务科申请,在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内的,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新项目为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外的,由医务科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核实。

六、医院医务科职责

1、医院医务科负责组织管理全院医疗技术准入工作,制定有关医疗技术准入政策、规划,协调并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法规要求,组织审核新技术项目是否超范围执业,如属于超范围执业,由医务科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3、医院医务科负责实施全院医疗技术准入的日常监督管理,包括对已申报和开展的医疗新技术进行跟踪,了解其进展、协助培训相关人员、邀请院外专家指导,解决进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等。

七、各科室每年按规定时间将本计划开展的医疗新技术项目报医务科,并核准和落实医疗新技术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填写相关申请材料。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组织并督促医疗技术按计划实施, 定期与主管部门联系,确保医疗新技术顺利开展。医疗新技术项目负责人要对已开展的技术项目做到随时注意国内外、省内外发展动态,收集信息,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织各类型的学术交流,及时总结和提高。

八、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前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同意并书面签名备案。

九、申报医疗新技术成果奖

1、申报科室于年底将所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总结,填写新技术、新项目评选申请表,上报医务科参加医院评比。申报材料要求完整、准确和实事求是,包括技术完成情况及效果、完成病例数以及必要的病历资料(临床效果及必要的对照)、国内外及省内应用现状、论文发表情况和相关查新报告以及该领域全国知名专家的意见说明等。

2、医务科每年底对已经开展并取得成果的医疗新技术,组织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采用高效、公正的程序进行评审,对其中非常有价值的项目授予奖励并向上级部门推介。

3、医务处每年底对以往已开展或已评奖的医疗新技术,组织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评估,对已失去实用价值或停止的医疗技术做出相应结论。

十、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准入管理批准而擅自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十一、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医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十二、本制度如出现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相冲突的情况,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执行。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篇6

1、开展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需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冀州市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由该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处,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由医务处牵头,组织医疗技术委员会专家研究、审查、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承担人:1)必须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近两年内有在省级以上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进修深造该技术项目的经历。2)项目承担人中至少有两人以上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

3)有完备地防范医疗差错出现的措施,包括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相关科室人员协调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对措施等。4)技术项目承担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必须具有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5、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6、新技术、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医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项目负责人完成。

7、新技术、新项目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处提交总结报告,医务处召开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研究 篇7

近20 年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了日常生活,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和压力[1,2]。防火墙、防毒墙、流量清洗系统、Web应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等安全防护设备应运而生,在网络边界构筑了一道道安全防线,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网络安全威胁不仅仅局限于外部攻击,内部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更大。内部不安全因素的最大威胁是终端行为不可控、安全状态不达标、网络接入不规范,接入的终端及其行为不可信、不安全,没有从源头上进行安全防控。因此,网络准入技术成为安全研究的热点,并在网络安全中发挥了主动防御的作用,通过阻挡非法终端和违规应用,保证网络的整体防护和完整性,降低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而大大减少网络的可攻击面。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网络准入技术由于商业考虑或技术壁垒,各自有所偏重[3,4]。同时,网络攻击技术不断更新,手段愈加复杂,安全形势对准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综合以往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在完善和提升网络准入控制主动防御技术的同时,在其中融入被动防御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整个网络的安全需求,这也是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要解决的问题[2,5]。

1 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网络攻击呈现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趋势,新的攻击方式不断涌现,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应重点关注并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终端信息的全面收集

研究表明,大部分组织和单位通常只了解网络中80% 的设备,且这些设备中约50% 都存在安全或配置问题,现代网络中设备、连接、用户、应用和行为的多样性更加剧了这种复杂性。要在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中保证网络安全,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终端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在网设备和终端的基本配置、运行状况、异常情况等信息,对网络安全问题及早做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安全响应至关重要。

1.2 终端大数据的互操作

随着网络攻击方式的隐蔽性越来越强,网络安全态势和异常行为的判定愈加需要将诸多安全因素进行关联。利用丰富的终端信息进行大数据构建,并与网络中各类安全平台进行互操作,是安全判定计算和安全趋势响应的基础。

1.3 在防御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方面发挥作用

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具有高度的隐蔽性[5,6],传统的基于特征库的防护手段很难发现其攻击行为,且其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威胁巨大。然而,APT攻击并非不可防御,通过对终端漏洞进行控制、对网络中的异常行为进行监视以及与周边安全设备进行互操作,构筑一套纵深防御的安全体系,可有效降低APT攻击的风险。

2 下一代准入关键技术

2.1 终端信息收集技术

早期的网络准入技术通过客户端收集终端信息,但受客户端与平台之间兼容性等问题的影响,信息收集不全面。通过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技术,可以不依赖客户端即可实现现有网络准入技术的许多功能。

2.1.1 被动发现技术

将端口镜像技术(Mirror或Span)应用于下一代网络准入中,通过捕获网络中进出的所有流量,能够发现流量中的设备信息和各种异常行为,尤其是来自内网的终端信息。

2.1.2 主动发现技术

被动的镜像技术并不能发现设备的所有属性,因此下一代网络准入还需要主动向网络中的周边设备进行查询,以获取更多信息。

1)二、三层网络信息发现。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及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监测并获取设备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信息。

2)第四层和高层网络信息发现。将网络连接端扫描软件(Network Mapper,NMap)应用于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用于探测网络层、传输层甚至是应用层的数据。

3)用户、组织结构及高级属性发现。 通过向网络中的认证服务器(包括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AD)、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RADIUS)等)主动发起查询请求,可获取必要的应用信息,包括用户和设备信息。

4)安全及网络环境数据发现。向网络设备发起查询,包括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VPN等,通过Syslog、SNMP等接口获取终端设备的实时安全数据和网络环境信息。

2.2 终端大数据构建与互操作技术

关于终端大数据的构建,至少应覆盖以下信息。1物理层信息:包括交换机、VLAN、物理端口、802.1x、设备的共享端口和物理位置等信息;2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MAC地址、主机名、设备类型(PC、移动设备、打印机、无线路由、其他附加属性等);3操作系统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防病毒软件的更新状态、未打补丁的漏洞、开放的服务、内存中的进程等;4应用程序信息:包括应用程序、版本号、注册表信息、文件信息等;5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用户组、认证状态、Email地址、角色、部门等;6设备行为信息:包括网络策略、恶意行为以及各种即时行为特征等;7状态信息:包括时间、物理位置、属性、变更情况等。

构建的终端大数据的分享应该是双向的,即实现与以下技术手段/ 工具的互操作。1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VPN、无线AP、打印机等;2网络服务:包括AD域、LDAP、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DHCP、RADIUS等;3 终端:包括Windows、Mac、Linux/UNIX、移动设备、虚拟设备等;4终端管理技术:包括补丁管理系统、移动设备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MDM)等;5终端防护技术:包括防病毒技术、数据防泄露技术、主机IPS、加密产品等;6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SIEM)、漏洞评估、IDS/IPS、APT防御产品等。

2.3 缓解APT攻击技术

现今的黑客和网络犯罪明显呈现组织化、专业化的趋势,同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通过构建纵深安全防御体系,能够有效降低APT等攻击的风险[4,6]。

2.3.1 通过漏洞控制减少攻击范围

预先减少可能遭受攻击的范围是缓解APT攻击的有效办法,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能有效地发现违规终端或网络中的未知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1)对违规行为进行告警;

2)把违规终端或漏洞终端从网络中隔离;

3)直接修复或通过第三方系统修复网络中的漏洞及错误的安全配置;

4)确保主机防护软件的安装、更新、正确配置以及正常运行。

当网络中出现未知设备时,网络准入控制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另外,通过网络准入控制提高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水平,有助于减少可被攻击的覆盖面,从而降低总体的安全风险。

2.3.2 监测可疑的网络行为

通常,攻击者一旦攻破某台终端,就会利用这台终端进行扩展攻击。通过对终端异常网络行为进行监测(包括监测非正常端口扫描行为和通过非标准端口进行数据通信的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的大流量操作[4],甚至可利用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设定“虚拟蜜罐”,提供给服务或应用系统来诱捕非授权的网络探测行为。被恶意软件感染的终端往往会主动攻击“虚拟蜜罐”,此时攻击行为将被捕捉,并触发网络准入控制及时响应事件,如记录、报警甚至隔离等。2.3.3 与网络中的安全架构联合起来实现纵深防御

近10 年来,SIEM平台之外的大部分工具和控制手段(如网络运维平台、安全资产管理平台、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等)都采用了独立的方法或手段对网络安全进行分割,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安全管理现状如图1 所示。

通过对终端信息进行大数据构建处理,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能够将终端信息和网络环境信息分享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或安全系统。同时,多平台的互操作性又保证了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收到来自这些系统的消息后,可以迅速触发相关策略,对威胁进行缓解或阻止。这样,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就成为SIEM之外的另一种网络安全中心。网络安全管理蓝图如图2 所示。

通过与众多的第三方工具共享终端信息、网络环境信息以及实时的威胁事件信息,可以很好地实现纵深防御。例如,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和下一代防火墙、Web防火墙、APT防护平台协作,可达到以下效果:

1)终端环境共享:上述安全系统都缺少对网络中终端状况的了解,包括终端身份、终端配置信息和安全状态,而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可以共享这些信息;

2)风险控制:在大部分情况下,攻击或数据泄漏可能只会引发报警而得不到有效处理,将风险数据传入到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可以直接阻断终端或封闭特殊端口,从而保存入侵证据并控制风险。

3 下一代网络准入技术优势分析

随着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网络边界不断延伸,访问与操作已变得极其复杂,虚拟化、软件定义架构不断打破传统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传统手段下能够得到充分管理的、完全安全的端点正逐渐减少。当内部用户和访客、远程和本地、有线和无线、虚拟和实物、PC和移动端、授权访问和非法访问并存时,利用传统方式控制网络安全的难度和工作量呈几何级增加。

而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可利用或开发更先进的技术来顺应网络、终端环境的发展,包括提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技术架构、更具广度的大数据计算、更具开放性的对外接口等,并在APT攻击中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现有网络准入控制技术与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对比见表1 所列。

4 结语

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应实现实时发现、分类和评估用户、设备以及应用,并匹配入网前和入网后的策略,与其他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管理平台等共享所有入网端点的大数据信息,并为这些设备提供精确的网络环境信息,帮助它们做出判断和反应。同时,从外部源获取有用信息,并依此进行有效防御,如对终端进行网络强制和修复,以及通知其他系统进行防御等。

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但其能够提供实时的网络可视化和应对多种新IT风险的控制手段,同时能够保证不对网络架构或已有安全资产构成影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现有网络准入技术由于商业考虑或技术壁垒,各自有所偏重,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文章提出在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中融入被动防御技术,通过分析下一代准入技术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终端信息收集、终端大数据构建与互操作、缓解APT攻击等下一代准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下一代网络准入控制技术中融入被动防御技术能够全面地收集网络及终端信息,进而构建纵深安全防御体系。与现有准入技术相比,下一代准入控制技术具有广泛支持第三方平台、风险控制、缓解APT攻击等诸多优势。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8

(一)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监测病区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及质量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可根据全国医院分级管理、护理质量指标来测量,以量化标准率来评价,如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护理人员的三基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差错事故发生率;陪护率。

(二)严格规章制度来源:考试大

1.交接班制度——病区应建立日夜交接班记录本,交班内容应全面、有条理、重点突出。对毒麻药品、急救物品等医疗器械要重点交班。来源:考试大

2.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定护理措施,其级别规定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

3.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可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4.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发生差错事故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当事人不得隐瞒事实真相;保护造成差错事故的现场;严重差错、事故及时向护理部汇报;认真登记;护士长要及时组织分析、讨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意见。

5.物资保管制度——保证有充足的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对医疗器械和仪器,各种急救、贵重、毒、麻药品,各种表格等指定专人负责。做到账物相符,无积压,无浪费。

二、护理教育的管理来源:考试大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9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保障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本制度包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要求、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

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地风险,为确保诊疗操作质量与病人安全,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减少诊疗操作的风险性。

四、诊疗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五、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应是那些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制度、定考评标准,全院各临床科室均应遵照执行。

六、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七、应当结合操作者的利率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八、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九、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估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十、医师重点项目:

(一)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二)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等。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程序

浅谈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篇10

1 动物产品准入工作的实施机构

动物产品的准入工作应当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依法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管。动物卫生监管执法工作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 它不仅具备行政执法的共性—强制性, 更兼具专业知识的特性—技术性。动物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来实施, 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产品监测、检疫、抽检等行政措施的技术特征, 且在推行市场准入过程中要建立几个制度, 即“入市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考察备案制度”、“动物产品采购加工制度”、“动物产品入市电子信息管理制度”、“隔离待检制度”及“临时管制制度”等。

2 入市动物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2.1 生产或加工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必须经过所在地市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并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属定点屠宰的企业还必须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定点屠宰证书,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检疫、检测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检疫、监测程序要遵循国家的规定。

2) 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车间的设计和工艺流程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出场的动物产品要持有合法的检疫手续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手续。

3) 动物产品的包装、监测、消毒、检疫、检验、抽残及抽毒等动物卫生强制措施要符合输入地的标准。

4) 以包装方式出厂的动物产品, 包装必须透明, 最小包装外必须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检疫标志, 绿色、有机的动物产品要加贴相关认证标记, 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可降解。

5) 非常温保存的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时要具有必要的冷藏设施。

6) 实行信息管理, 能及时、准确上报产品信息;2年内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例。

7) 动物产品出厂时要具有本企业的品牌和商标。

2.2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是具有法定资质营业执照等;二是具有特定的动物产品保存、运输设施;三是通过有效地动物卫生条件审核;四是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具备相关动物卫生知识的人员;五是具有生产企业的经销代理文件;六是能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

3市场准入监督管理措施

1) 外埠动物产品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必须取得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外埠动物、动物产品入市准许证》和《入市产品核准明细单》, 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凭《入市动物、动物产品核准明细单》到指定报验地点报验。

2) 报验动物产品依批次报验、抽检、测毒。须持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以及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准入动物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动物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准, 要相对封闭并由工商、动物卫生监督及商务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4) 外埠动物产品加工、运输、经销、批发等环节,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批发、交易企业还需建立销售信息库。外埠动物产品报验大厅或动物报验点应当科学管理、高效服务, 建立报验信息数据档案并回收票证, 这些都是市场准入工作的关键。

4市场准入管理预警机制

市场准入制度是新生事物, 相关的处罚依据不是很完善, 但是任何行政管理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处罚法规支撑, 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只有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才能科学运用、稳定推进、有序管理。主要内容有以下2点。

4.1初次警告

(1) 虽然已经准入, 检疫手续也齐全, 但到输入地后未完善报验换证手续就进入交易环节的; (2) 在日常抽检过程中, 初次发现未合格产品, 并且没有流入消费环节的; (3) 经营交易活动档案登记不规范的。

对于以上几种在市场准入管理过程中违法行为较轻微, 也没有造成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应进行初次警告。

4.2社会预警

(1)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法定准入, 擅自将未经报验的动物产品入市的; (2) 对于同一品牌的动物产品在3个月内连续3次抽检、监测不合格的; (3) 输出地、生产地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 (4) 对动物卫生监督发出的整改措施初次警告不予落实的; (5) 拒不建立动物产品经营、加工档案或建立虚假档案信息的; (6) 境外输入的动物产品被农业部临时管制的; (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查处的。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11

根据年初护理工作制定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计划,本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有力地提高了我院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中医技术操作中的耳穴埋豆法,将耳针或王不留行籽 通过经络传导来治疗患者的病情,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此外还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

二、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主要表现在:

1.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能够自发地、科学地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

2.一线护士人力加强,临床护理实行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护理文书得以简化。

3.病区内增设护理用具和生活护理用具,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4.护士们通过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的过程中,视病人如亲人,给病人热心的关怀、专业的基础护理、精心的专科护理、细心的病情观察、详细的健康指导,不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可起到心理安慰的效果。许多患者反映:“花钱请护工家属还不放心,现在好了,有护士帮忙,只需按呼叫器

就行”。一个阶段的工作下来,病房大部分的患者都说:“你们上班挺辛苦的,工作量大,可你们不但没有怨言,而且服务质量也是一流的”。

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 篇12

一、护理部要建立全院护士的业务技术档案,掌握、了解护士的工作,学习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全院护士要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学习,要根据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要作好记录。学习内容包括:

1、法律法规知识、医德规范。

2、职责和规章制度。

3、院感知识。

4、专科护理知识。

三、护理部组织护士每年两次专业理论考试和两次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全院护士均要积极参加,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四、对护士平时的护理质量,技术操作护士长要随时考核。

五、凡工作发生重度缺陷,要作好登记列入个人工作考核。

六、对好人好事及工作中的突出事例要在科室及时通报。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篇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依赖于对经济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科学利用。同样, 市场主体要谋求发展, 也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首先确定经营方向, 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筛选各种市场信息, 制定有益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选择进入或退出某行业。在市场主体做出决策的过程中, 任何外部人为力量都不得违背经济规律对其自主抉择行为实施干预。一言以蔽之,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由经济”, 由市场依经济规律决定资源配置, 使各方主体在竞争中达到利益均衡,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并不提倡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然而出于对市场固有的盲目性和市场主体个体行为非理性 (个人理性也并不当然能实现集体理性) 的考虑, 政府干预市场其实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只是这种介入或干预的程度应如何把握尚待论证。有学者明确指出, “政府干预经济是有合理性依据的”, “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需要干预, 而在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效能会怎样?以及我们如何根据这种认识来设计、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正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应运而生的。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并不针对各行各业, 只是在特定范围内限制或禁止企业进入, 以此调整企业投资方向, 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目标, 对一般允许性行业和一般经营主体则很少涉及。正如有些学者所说, “考量实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是“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行业, 如采矿、金融、公用事业等需要给予国家安全、公众利益和总体经济平衡等”而言的。

关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考虑到定义本身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特有的不周延性决定了它必然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本文不再作归纳, 而是援引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指政府对企业或投资者进入某经营领域或某国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有关制度, 主要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以及营业实行审批以及特许经营的制度, 也涉及有关产业政策、外商投资、行业管理和竞争政策等。”另一种认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指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 保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 根据进入该类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 符合法定条件的准许进入, 不符合的禁止进入。”前者相比后者, 更注重表述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手段, 后者相比前者, 则增加了企业市场准入的目的条款。二者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值得借鉴, 加以糅合将臻于完美。

从上述概念也可看出,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组成是很宽泛的, “产业政策、特殊企业、特许经营、行业标准、企业设立审批以及企业登记管理等, 都是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组成部分和相关内容。而其中, 企业登记管理则是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一种直接的控制手段。”其中, 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是最基础的企业市场准入环节, 它根据既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在企业设立之初就可通过相关主管机关和工商部门的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 限定今后的经营范围和内容。

1 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关系

企业登记管理是指“国家主管机关对企业及其有关事项进行审核登记, 把登记与对企业的监督结合起来的一项工商管理制度”。“企业登记从理论上说,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法人登记, 另一种是营业登记。”前者的目的是创设法人, 对企业及其事项进行审核, 授予其法人资格并对其进行监管。后者的作用则是政府承认某项营业及某一商号、行号的合法性, 准许其开业, 通俗地说, 就是非法人登记。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均属于工商登记范畴。

将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概念加以比较便知, 企业登记管理的目的并不总是为了实现市场准入限制, 企业市场准入也并不是必须借助于企业登记管理的“东风”, 才能完成各项政策目标。二者虽紧密联系但也不无区别。

1.1 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 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后者则是为了彰显政府公信力, 以维护市场主体交易的安全。

1.2 适用主体不同

前者是针对特定行业赋予新设企业或既存企业特殊的权力能力, 任何企业未经特殊批准不得进入, 除非具备特殊主体资格或特殊经营条件, 而且企业准入的市场是特殊的。后者则是企业取得一般权利能力的必经程序, 它所指向的市场是一般市场, 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自由的、开放的, 企业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一般经营主体的条件即可进入。

1.3 适用原则不同

前者对进入企业采取的是核准进入原则, 后者采取的则是准则主义或严格准则主义, 即新设企业如果按规定需要经过审批部门的批准, 既存企业如果不符合准入标准导致市场退出, 都属于企业市场准入的范畴。按准则主义即可进入的领域, 除非企业自愿或因违法被撤销, 不存在准入或退出的问题。

实际上, 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区别又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相辅相成的联系。国家通过企业登记管理, 可以贯彻对企业实施市场准入的有效控制, 通过企业市场准入控制, 可以规范企业登记管理, 进一步调整和引导企业决策,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通过以上分析, 明确了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关系, 也澄清了企业市场准入的涵义和原则性适用范围, 有助于本文根据目前形势, 论述企业市场准入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原因。

2 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及其原因

目前,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主要的不是扩大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 而是减少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 塑造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给市场主体更广阔的自主经营和决策空间。已经或正在全国和各地进行的“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体现了我国今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价值取向。

设定企业市场准入规制, 关系到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内外资的待遇等问题, 因此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 最大限度减少政府有限理性和市场客观需求之间的差距。没有必要设定市场准入限制的行业, 就要彻底取消市场准入限制, 科学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入竞争。相反, 必须或有必要设定市场准入限制的行业, 就必须严格限制企业进入相关领域的条件。无论准入限制设置与否,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限制而取消限制, 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根据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作用的分析, 结合我国企业市场准入的法制和实践现状, 本文对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和原因作如下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

2.1 自然垄断产业

在自然垄断行业, 应当慎重实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自然垄断行业包括供水、供气、邮政、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等能源和基础设施产业, 经营具有公益性, 一般出现在公用事业领域。公用事业“在美国北定义为‘受公共利益影响的经济行业及其活动’”, 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园林、环卫等, 但传统的公用事业仅指由国家垄断经营的, 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自然垄断行业, 一些学者在研究公用事业特殊经营时, 将其等同于自然垄断也应该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

自然垄断行业的最显著特征是“成本函数的弱增性”, 即产品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企业生产规模越大, 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就越小。为实现规模经济和避免重复浪费, 国家就需要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进入管制, 限制企业数量。而且自然垄断行业所需巨额资金一旦投入将无法收回, 极易造成沉淀成本, 所以政府通常会赋予企业垄断经营权, 并对其营业和价格实施规制, 这种规制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市场准入限制, 资金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企业一般都会知难而退。

2.2 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业

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业, 亟待严把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

俗话说, “病从口入”, 而如今, 不论小症、大症甚至不治之症, 无不因“进口”产品所致。以食品行业为例, 重大伤害案件频频发生, 规范和提高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势在必行。

其实, 食品行业关于企业市场准入的国家政策可谓是屡见报端, 层出不穷。2003年, 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完成米、面、油、酱油、醋等产品市场准入, 并全面启动肉制品、奶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饮料等十大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2004年, 国家八部委原则上确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级的体系。规定对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企业, 将以取消市场准入资格、限期召回商品等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惩戒。制假售假行为构成犯罪的企业, 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 众所周知的朔州假酒、原阳毒大米、廊坊毒韭菜、阜阳劣质奶粉, 以及硫磺浸泡黄花菜和今年的“苏丹红”事件, 其危害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着实令人咋舌。近年, 郑筱萸的落马牵扯出药品行业的重大隐患, 三鹿奶粉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恶劣影响。最近的疫苗问题再次将医药行业推向风口浪尖。这种市场限制的进步和食品安全事故亦步亦趋的奇怪联系证实,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做法是消极被动的, 一定前瞻性的市场准入立法和提高立法位阶是当务之需。

2.3 自然资源产业

利用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规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是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内在需求, 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土地、石油、煤炭、森林、滩涂、水利、金矿和其他稀有金属等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要维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必须科学开发, 节约利用。以煤炭为例, 目前日益加剧的煤炭能源供给矛盾以及煤炭开采中的严重安全事故已使国家不得不力提煤炭市场准入门槛。其一, 限制或上收地方煤矿审批权, 限制地方政府乱批瞎批, 如划定大型煤炭基地和由国家规划矿区等;其二, 提高审批权级别, 加宽高层审批范围, 增加企业设立的制度成本, 将一批未获重组的小企业拒之门外。

地方政府忽视生产安全, 追求本地经济利益的根源在于我国的各项体制不健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 财政体制的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决定各级财政收支。改革后, 我国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 税制改革后又实行了利税分流, 从原来的行政利益单一化变成了如今的行政利益多元化, 使得地区之间的利益由于配置不合理而冲突加剧, 在局部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下, 政府不正当利用市场准入特权纵容小企业滥开滥采, 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因此, 根除企业市场准入带来的不利因素, 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是关键。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还包括信息不对称产业 (主要存在于金融领域, 如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等) 、政策性经营领域 (如政策性银行、烟草生产与销售等) 以及国防工业 (如生产和销售导弹系统、装甲设备、军用飞机、战术防弹背心等) 等行业。

综上所述, 有些行业需要严加管理, 有些行业需要放松管制, 有些行业需要完全的自由竞争, 有些行业还需要对不同业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因此确定市场准入的具体适用范围很重要, 但适用范围确定后,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依据什么原则制定和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

3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应遵循的宗旨和原则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适“度”与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协调性有着重要影响, 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入市成本和难易程度, 影响着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以及整体经济效率。相应地, 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市场主体发育程度、国际参与度、决策者和社会对经济的认识程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水平以及政治和民主的灵活度等也是影响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因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讲, 建立什么样的市场准入制度应该取决于市场安全与经济效率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3.1 成本效率原则

研究企业市场准入设定和实施的成本与效益的比率, 目的是力求以最小的成本, 为相关产业带来最大效益, 从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设定企业市场准入控制, 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在申请准入的条件和登记管理程序上力求简化, 减轻企业负担。行政机关及行政官员必须培养服务意识, 限期办理, 提高效率, 不得增加企业申请市场准入的制度成本。

3.2 必要和适度原则

市场准入并不必然能弥补市场失灵, 与市场机制、工商监管相比缺乏灵活性, 也许还不是对企业进退市场实施调控的最佳选择。因此, 设定市场准入制度要符合经济规律,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研究论证, 避免任意性, 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配套监管, 与其他调整方式相协调, 尽量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 充分利用市场主体、民间机构的自律和辅助监管作用, 既避免政府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掌握过度的控制权将企业经营统得过死, 又避免缺乏监管互相推诿而使市场准入控制流于形式。

3.3 相对稳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平等原则

经济法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灵活性, 但随意和频繁变动的市场准入标准, 会失去说服力和权威性。如果将政策上升为法, 则会保持相当时期的稳定性, 同时配以法定解释和相关政策调整, 仍不失其灵活性。公开的法律相比“政出多门”透明度更高, 更具有公信力, 能够得到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和遵守。相反, 准入限制的不稳定将导致市场的连锁反应, 增加市场不安全因素, 市场各类主体的心理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对他人行为尤其是政府行为的不可预期。因此, 无论企业市场准入限制以什么形式出现, 保持相对稳定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当重要的。

在我国, 推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理应遵守成本效率原则、必要和适度原则、相对稳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和平等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摆脱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令人担忧的实施现状。

4 我国实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和合理化建议

目前, 由于人们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认识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 沿袭了计划经济色彩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 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本质、目的和作用的意识非常淡薄。企业的设立审批和注册登记, 原本就由于官僚主义作祟受到严重妨碍, 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认知上的偏差, 使这种不正常现象更为严重。

4.1 在市场准入方面该限制的没有限制, 不该限制的反而限制

正如前文所言, 市场领域有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之分, 竞争领域又有自由进出的和限制进出的之分。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并不针对各行各业各种企业, 只是在特定范围内对企业设立登记实施限制和禁止。允许自由进出的竞争领域不应该受到主观人为地、没有科学依据的限制, 否则会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民营资本在金融产业的市场准入问题就值得推敲。

4.2 某些重要产业的门槛过低,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某些重要产业的门槛过低, 甚至可以随意进入, 造成了大量恶性竞争、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效益的盲目发展。以中央空调的规制为例, 长期以来, 由于市场准入的缺位和企业入行门槛很低, 整个行业内鱼龙混杂, 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严重阻碍了整体市场的健康发展。纷杂混乱的行业市场状况集中体现出的就是企业的设立审批和工商登记的行政权滥用。

为整顿、规范我国制冷行业,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中央空调行业强制性生产许可证制度。明确规定, 生产和销售中央空调的企业, 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 而取得许可证则必须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对企业资金实力、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检查。无证企业不得生产及销售中央空调产品, 并由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相关监督查处工作。同年1月, 经过企业规模、资金、物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六方面强制性认证, 以清华同方空调为代表的17家中央空调企业首批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国家出台强制性制冷行业生产许可证制度, 可以说“亡羊补牢尤未晚”, 规范和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淘汰了一批整体实力不足的企业, 从而规范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5 基于前文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化建议

5.1企业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应端正其市场准入控制的目的和作用。结合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行业标准, 在设立审批和登记管理中“对事不对人”。

5.2需要企业市场准入控制的领域, 登记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 严格依法实施控制, 不需要企业市场准入控制的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则可适当采取严格准则主义或者准则主义加以审查, 符合法定条件的即可自由选择登记进入。

5.3企业市场准入控制实施过程中, 只重视审批和登记机关的权力, 忽视或漠视申请人的权利, 因此, 仅仅是公开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和程序并不能当然实现公平和效率。基于听证会制度很强的民意特征, 建议将听证会制度引入各行各业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的制定中, 兼采各方意见, 博取最广泛支持, 形成行业和社会共识。有些学者也提出在申请人申请、异议、复审等程序引入听证会制度, 本文以为“多则不精”, 尚待考证。

5.4提高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立法位阶, 以权威性更强、稳定性更高的法律法规代替国家政策和各地方政策。目前我国企业市场准入的立法权归属非常混乱, 企业市场准入立法多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一级政府来设定, 而这些部门在企业市场准入立法的形式上甚至采取的是不公开的“红头文件”形式, 结果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太多太滥, 不是阻碍了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的效率, 就是为这些机关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很大空间。因此对企业市场准入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企业选择是自由的, 市场准入是例外”,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市场准入控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市场壁垒) , 其控制本身就应当给予严格限制。

5.5运用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以及各行业企业市场准入控制, 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整体架构和具体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设不设准入控制, 在哪些范围内设, 怎么设, 设多高, 无不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结构调整和利益均衡, 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整体利益。只有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 引进国外经济学理论的先进经验, 根据本国国情, 积极探讨, 深入研究, 才能科学引导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健康发展。总之,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登记管理中的审批制度, 从企业设立之初就严格实施监控, 以期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投资政策目标, 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同时, 还需对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经营活动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督, 有效实施全方位监控, 为真正实现企业市场准入的目的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登记管理中的审批制度, 从企业设立之初就严格实施监控, 以期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投资政策目标, 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同时, 还需对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经营活动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督, 有效实施全方位监控, 为真正实现企业市场准入的目的提供制度保障。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概念, 重点分析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及原因, 结合企业市场准入的宗旨和原则, 研究中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实施的现状和成因, 从而提出目前以及今后改善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以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企业市场准入,企业登记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志攀主编.《经济法学家 (2003)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2]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经济法》,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版.

药师资格准入管理制度 篇14

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管理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称药师)。

2、药学部严格审查药师资质,未取得(中、西药学)药师资格者,不得独立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确因医院工作需要需独立执业,对取得药士而未达药师职称的药剂人员,应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并对其人文素质、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必要的考试与考核,合格者,药学部报主管院长同意,人事科备案后,可以独立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3、对新调入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先试用6个月,试用期满后,药学部应进行必要的综合考试与考核,合格者,药学部报主管院长同意,人事科备案后,可以独立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4、新到的院校毕业生,见习期为1年,不能独立执业,只能从事药士级别的工作,在上级药师指导下从事普通处方调配工作,并在药房、制剂、库房间轮转强训。见习期满后,如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由本人将资格证书报人事科备案,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管理;如未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同见习期管理。

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篇15

夜班护士准入由医院制定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1.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制定夜班护士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监督实施和评价。

2.有临床科室组织实施,上报护理部。

3.有医院护理部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确定夜班护士准入条件: a.注册护士

b.在聘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夜班不得少于10次。

c.具有夜班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急危重症抢救配合工作的能力;具有病情观察与应急处理能力;具有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d.具有良好地慎独精神

e.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夜班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经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夜班护士工作。f.遵照职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g.夜班护士享受夜班劳务津贴或夜班费等相关待遇。

上一篇:单位工作报告结束语下一篇:生产技术部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