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准入制度论文(精选4篇)
业务准入制度论文 篇1
一、慈善组织准入制度概述
(一) 慈善组织概念界定
现今并无一个世界通行的对慈善组织定义的明确界定, 各国根据需要和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 以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界定。我国《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慈善组织进行了界定, 是指依法登记成立, 以慈善为唯一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里的慈善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 自愿、无偿开展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贩灾等活动。慈善组织活动不限于上述扶老、助残等领域, 它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和健康状况等符合慈善宗旨的其他活动。在这里, 采用广义的慈善来界定, 冠以的慈善组织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组织。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
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即是国家准许具有特定慈善目的, 符合慈善组织资格的民间组织设立所设置的标准与程序规则的制度规范。
现实中, 政府对慈善组织及其所属的民间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规制和管理, 这是政府因自身利益需要处理与新兴市民领域的关系。面对新兴市民领域, 各国政府或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需要, 或为了阻断公众参与, 巩固自身权利, 或为了使其按照政府希望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 或是其他原因, 都对民间组织进行了一定干预,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即是政府干预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 现今的慈善组织在市民领域不仅是不可忽视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的兴起对界各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起到巨大作用, 在我国, 慈善组织是重要的社会细胞, 其存在、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 传播慈善文化, 顺应了国际趋势。慈善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而目前世界各国也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市民参与, 慈善组织正是一条参与途径。
第二, 满足国民需要, 体现机制功能。一方面, 可以解决大量社会难题, 弥补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缺陷与不足, 更好地维护国民的民权和社会权, 促进社会平等;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有利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和促进自我实现。慈善组织发展是对社会有形或无形资源的重新开发和配置。它可以缓解政府的救助压力, 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 承担政府管不好或无力管的事情, 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机制, 通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三, 完善分配体系, 促进社会文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走向成熟, 社会财富必然经历三次分配。作为第三次的慈善分配, 有助于倡导和建立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 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慈善组织在我国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因此, 应该使其继续良好的运行。而慈善组织的良好运行, 离不开政府。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我国发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是政府催化的结果。慈善组织的目标与政府公共利益趋同,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组织的发展。例如, 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并鼓励人们捐赠、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措施来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深深依赖着政府。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慈善现状, 而慈善组织目前无力改变此现状。中国民间慈善资源贫乏, 慈善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这要求它必须依附于政府的支持。慈善组织准入制度是政府对慈善组织施以作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慈善组织得以享受许多政府给予的优惠与支持的重要前提,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二、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现状
我国并无专门的慈善法, 对慈善组织的规制散见于一些法规中, 根据现行规定, 我国实行严格的审批登记许可主义。
(一) 注册管理体制
1.“双重”管理。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 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6条做了同样的规定。也就是说, 慈善组织要经业务主管部门确认后才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两部门双重管理, 该业务主管部门可以是政府部门或政府认定的社会团体。它意味着一个慈善组织即使其符合设立标准, 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现实中大量的民间组织要么找不到相应的业务主管机关, 要么相应的主管机关拒绝其挂靠, 要么业务受多个部门主管而找不到相应的登记机关, 慈善组织数量受到严重制约。同时, 已经注册的多数带有“官方性”或者“半官方性”的慈善组织, 占有大量政府资源。根据而许多无合法民政注册身份的民间慈善组织, 正面临着生存无以为继的难题, 北京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下, 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诸如申请筹备、成立、变更及注销登记的审查, 人事与财务管理和监督社团活动等慈善组织大量事务, 它往往首先选择部门利益和规避风险, 其次才是组织发展。同时, 由于我国立法对登记部门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模糊规定,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围不明确, 慈善组织的登记充满不可预测性。我国现有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慈善组织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2. 严格的设立标准。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成立社团必须“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 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成立社会团体的资金条件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关于基金会设立资金的规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 地方性公募基金400万元人民币, 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资金数额和人员规模是相对较高的, 即使达到设立标准, 设立后也难以维持发展, 这排除了大量规模小的慈善组织设立登记的可能性。因此, 大量的慈善组织在体制外谋求生存。
(二) 限制竞争
我国为了强化对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的管理, 还在准入环节对慈善组织的业务和规模进行了限制, 即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没有必要成立的,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申请不予批准;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 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设立分支机构。这就是说慈善组织要想设立, 业务部门和登记机关不仅审查业务范围、资金、人员, 还要审查是否在同一地域内为“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至于“有无成立的必要性”则由业务机关自由裁量。
三、国外相关规定及慈善组织准入的价值定位
(一) 国外相关规定
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 美国通过税务法和《模范非营利组织法案》对其进行规制。在美国设立一个慈善组织非常便利:到州政府进行登记, 缴纳少量的注册费, 且无注册资金要求, 很快就可以拿到执照。民间组织还可以选择申请免税登记。免税资格的条件是极为简单, 即必须以非营利为目的、成立完全为非营利目的、经营最主要为达到非营利目的、不得为个人谋取利益、不得参与竞选与实质性游说。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设立该制度的国家, 它设立有专门的慈善委员会管理慈善组织事务。慈善组织可以向慈善委员会申请登记, 设立登记的实质是对慈善组织的慈善地位进行认定。《慈善法》还规定, 年收入在5000英镑以上的慈善组织进行登记。《慈善法》中规定对慈善组织进行分类监管, 对于一些资金、人数较少的小规模组织, 实行较宽松的准入制度, 寻求自身管理;而一些公益性组织, 则对专门从事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监管, 在章程、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有要求。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价值定位
慈善组织的价值定位是其设立和完善的基本准则, 使对我们完善该制度起到指引作用, 它体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立法态度。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价值定位为:结社自由、经济效率、秩序与安全。
结社自由是世界各国普遍保护的宪法性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文件均有对结社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中规定公民享有按照自己需要设立一定形式社会组织的权利。结社自由的具体体现就是自由的准入制度。当然, 自由是相对的, 它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也规定, 只有当结社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冲突时才能限制结社自由。
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追求的基本价值。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 但市场在面对某些公共产品时, 总会出现“搭便车”和供给不足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局面。而政府在资源配置时则会有所偏向。应运而生的非营利组织正好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慈善组织实现了资源的第三次分配, 使得社会良好发展。慈善组织配置公共产品的成本极低, 效率很高, 最终在结果上也满足了经济效率原则。
秩序与安全是所有活动的前提与底线,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当然也遵循此原则。民间组织会要求分担社会事务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了国家权力, 同时, 也对国家威慑力下形成的社会秩序与安全造成一些影响。结社自由会加剧此种状态, 甚至已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但其实, 结社自由也并不必然与秩序和安全相对立, 它们甚至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结社自由必须以秩序和安全为前提和底线, 而在秩序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结社自由。
四、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完善
(一) 政府转变观念, 改变角色定位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我国政府一直在慈善事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它将慈善组织视为其附属。政府对慈善组织从严控制、限制发展、严格管理, 通过登记对其数量和结构以及内部管理进行管制, 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使慈善组织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的严格控制确实对稳定秩序、维护安全起到了作用, 但政府所秉承的观念以及管理体制是不符合现实状况的, 甚至长远来说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由上述慈善组织作用可知, 慈善组织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必需的, 而它也正迅速发展着, 它对社会秩序和安全也并无太大的威胁, 甚至还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应放转变观念, 将控制改变为支持和培育, 引导慈善组织日渐作为慈善事业主体, 树立起“伙伴”观念, 为慈善组织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
(二)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我国的双重管理体制一直是被诟病的焦点, 它为慈善组织的登记注册设置了双重许可, 这大大增加了登记的难度, 一些大的慈善组织或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慈善组织才可能登记。我们应改革“双重”管理体制, 在准入审查主体上, 可以在民政部下设立慈善委员会, 该委员会负责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财务调查、访问监管及其他措施。同时, 设立灵活的慈善组织准入主体的审查标准, 即按照慈善组织情况区别对待, 实行严格和放松并举的标准。对于小型的草根民间组织, 因其虽然资金、人数少, 但依然能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作用, 因此应给予其生存空间, 对其资金、人数可以不做限制, 对其进行备案管理;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专门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管理, 因其不仅规模大, 公共性也极强。还应扩大政府的管理范畴。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管理对象一般是已经注册登记过的, 对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未登记组织, 现行法规将此类组织认定为非法组织, 规定对待此类组织应使其停止活动、自愿解散, 甚至可以强制解散。此时, 对于这些组织, 我们应按照上述准入标准重新认定, 进行注册登记;不必要登记的, 给予合法身份, 使其主要受行业监管;非法组织, 则直接解散或取缔。
除此之外, 鉴于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公司、企业等法人, 因此我们应以独立主体定位它。我们应该明确其法人地位, 并对法人的准入规则进行规定。慈善组织可以按照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种类分别进行登记, 例如, 基金会按照基金会法人的条件登记;并要求其章程、人员以及设立程序等符合法律对慈善组织法人的规定。慈善组织的定位有利于对其的规制、管理以及其责任的承担。
(三) 降低设立条件
我国慈善组织的设立条件相对较高, 主要表现在人员数量和原始资金方面。英美国家一般在民间组织人员的规定上是2人以上, 德国类欧洲国家一般是7人以上。在资金方面, 美国甚至无资金要求;英国规定5000英镑为标准, 并无其他土地和固定资金要求。我国设立条件的目的在于慈善组织的进入和良好运行, 而不应该是压制其发展, 应降低设立条件。至于具体的设立条件, 根据国情, 征求社会民意的情况下, 确定一个标准。
除了上述具体的完善外, 笔者建议应制定专门的慈善立法。我国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 法律位阶较低, 不利于慈善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注意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仅仅是政府对慈善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不应过分重视。为了使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有序发展, 除了完善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之外, 还应加强激励制度和事后处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摘要:郭美美事件、宋基会事件、红基会事件, 近一两年, 中国慈善界问题频发, 慈善事业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慈善事业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慈善组织的产生更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自2008年以后蓬勃发展, 慈善组织, 尤其民间慈善组织, 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当前, 我国慈善事业中显现出来颇多问题, 尤其是政府监管方面, 这里仅就慈善组织准入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慈善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价值定位,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侯安琪.慈善组织准入的法律规制[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5) :130.
[2]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8.
[3]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9.
[4]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4) :97.
[5]姚建平.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 2006 (2) :70.
[6]刘坤.英国慈善法律制度对我国慈善立法的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 2011 (6) :34.
[7]解锟.英国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构架及其反思「J」.东方法学, 2011 (6) :89.
[8]童星.第二种市场与政府失灵和公益型民间组织的发展[J].理论前沿2010 (9) :80.
[9]褚松燕.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8, 103.
业务准入制度论文 篇2
一、为加强对北京辖区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管理,规范准入备案管理工作,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年第5号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货政〔2002〕第22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本操作规程所指金融机构包括在京各商业银行授权分行(营业机构)、其他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除外)、外资金融机构。
三、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完成交易系统联网和债券托管帐户开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备案,备案时间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出具的“开户通知”的时间为准。
四、金融机构提交的备案材料如下: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金融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出具的联网通知书;
(四)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出具的开户通知书;
(五)加盖公章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单两份
(六)业务经办人员的联系名单及电话。
五、主要审核要点如下:
(一)备案材料是否齐全;
(二)备案时间是否合规;
(三)作出备案与否的决定;
受理备案后,应在两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单》上加盖处章,其中一份交给金融机构保管。
六、金融机构如果变更托管帐户类型,在变更帐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应进行备案,备案材料如下: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金融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出具的结算成员类别变更确认书。主要审核要点同上,备案后应修改业务档案。
七、金融机构如果终止联网或注销债券托管帐户,在终止联网或注销债券托管帐户后三个工作日内应进行备案,并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终止联网或注销债券托管帐户备案单》
受理备案后,应在两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单》上加盖处章,其中一份交给金融机构保管。
药品准入谈判亟需制度规范 篇3
一、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药品准入谈判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供应商就某些药品进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而进行的有关结算与支付的谈判。目前的谈判范围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的要求,主要为“对临床疗效确切,有重大创新价值但价格昂贵可能对基金产生风险的部分药品品种”。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谈判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谈判的一种形式,具有谈判的一般特点,应遵循谈判的一般规则。
2. 准入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确定某种药品进入的一项制度,需遵循准入的条件和标准。
3. 探索性。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一种新的机制,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有别于确立一种制度的提法。
4. 法律性。
药品准入谈判的结果需要通过协议的形式予以确认,需要适用相关的法律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实践,药品准入谈判的基本制度需要通过具有法律性的文件予以明确和规范。
二、药品准入谈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谈判的具体形式和种类很多,按照谈判的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口头谈判、书面谈判、电子商务谈判等;按照谈判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外交谈判、劳资谈判、商务谈判、买卖谈判、代理谈判等种类。
尽管谈判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各类谈判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互惠原则。
平等是指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平等,即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互惠是指双方谈判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利益的共赢。平等是互惠的前提,没有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互惠。
2. 客观真诚原则。
谈判中尊重事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客观真诚原则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不隐瞒真相,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3. 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是指谈判的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协商是过程,一致是结果。通过谈判双方对谈判协议条款进行充分讨论、磋商,求同存异,最后达成双方认可的一致意见。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谈判的一种,也应当遵循平等互惠、客观真诚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也是其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和由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的重要区别。
三、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药品准入谈判需要以书面形式确认和达成谈判结果,除应当遵循谈判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形成谈判文书,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必须研究药品准入谈判的性质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目前关于医药谈判的性质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不同观点:1.认为谈判签定的协议是市场经济下强制性的不完全商务合同;2.认为谈判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签订合同属于民事合同;3.认为经办机构与药企、药商双方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经办机构的地位具有垄断性,谈判的价格具有限定性,谈判的目的具有公益性,因此,谈判所签协议的性质是行政合同的一种形式。
1. 关于商务合同。
目前我国《合同法》中没有关于商务合同的提法。关于商务合同,实践中较多出现的是国际商务合同的概念。所谓国际商务合同,主要有以下特征:(1)国际商务合同是中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当事人彼此受对方国家法律的管辖和支配,因此,合同的标的必须是跨越国境。(2)国际商务合同涉及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双方所属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订立国际商务合同,大都经过有关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生效。(3)国际商务合同由于主体不同,需按照合同内容及签约等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适用不同的法律。(4)国际商务合同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双边条约和国际条约的支配。国际商务合同范围广,种类多,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劳务合作合同、银行信用贷款合同等。
2. 关于民事合同。
《合同法》对我国民事合同作出明确规定。一般民事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本质必须是合法行为。只有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才具有法律的效力,并受国家法律保护;(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任何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3. 关于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源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理论的重要概念,又称行政契约。行政合同不同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平衡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合同的方式执行公务并产生公法后果的协议。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行政合同作出规范,但现实生活中具有行政合同性质的行政契约大量存在。行政合同有以下特征:(1)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议,双方的地位不平等;(2)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执行公务,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与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达成的协议;(3)行政合同是公法契约的一种,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公法行为。与一般行政权利行使不同的是,行政合同行为也必须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产生法律效力。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医药谈判的内容之一,同样需要通过协议确认谈判的结果。药品准入谈判的合同协议应当属于哪一种合同形式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论证。首先,药品准入谈判的主体,一方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另一方为药品供应方。非国家之间的经贸谈判,因此谈判达成的协议不属于国际商务合同的范畴。其次,关于谈判达成的协议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需从谈判主体的法律地位的性质及谈判协议的内容来分析。目前经办机构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性质为依法经办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机构。依法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等,并依法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如果经办机构接受行政部门的委托与药品供应方谈判,应考虑为履行行政职责,适用行政合同的有关规定;如果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的利益,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参加谈判,目前缺少关于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利益的法律规定和授权规定。
笔者更倾向于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有关民事合同的一般规定,但目前也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经办机构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需要进一步研究并理顺有关法律关系;二是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哪一类合同也需要研究;三是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在谈判的主体、谈判的程序以及争议处理与监督机制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有必要进行规范,但需要通过哪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作出规定尚需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乡村医生准入制度 篇4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乡村医生资格审核,加强准入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部门注册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县级卫生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
卫生院要摸清并动态掌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着眼长远,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室。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广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工作。
强化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纳入的管理,对其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行科学监管。要制定符合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的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建立并完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县级卫生、财政、价格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加强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推进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乡村医生人员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由县级卫生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和药品器械供应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举办业务讲座、召开例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日常监督,在县级卫生部门统一组织下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
【业务准入制度论文】推荐阅读:
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10-23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07-27
准入制度07-29
职业准入制度07-06
就业准入制度11-01
行业准入管制制度09-10
护士岗位准入制度11-24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06-18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