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2024-09-29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共12篇)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篇1

十五、厦中医〔2012〕11号

厦门市中医院关于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分级授权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手术分级管理,促进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定期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的评价,制定我院《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规定》。

一、成立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委员会

1、由分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医务科科长及各手术科室的主任担任委员。主要职责为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对实施手术人、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授权批准,定期进行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进行评价。

2、委员会下设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评定专家组,组长为相应外科专科主任,成员为手术科室学科带头人和主任医师。职责为负责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手术分级审定,制定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定期对麻醉医师进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审核。

3、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职责为组织手术医师资质的审定,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麻醉科监督执行情况。

4、各科室成立本专科手术医师资质评审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

二、手术分级及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审批范围和标准

(一)手术分级

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分级按厦卫医[2005]453号(厦门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医疗机构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技术分级与分类管理参考规范(试行)》的通知)执行。

(三)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审批标准

1、四级手术(特大型手术):由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高年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承担,有相应的外出进修过程并参加该类手术达5例以上;

2、三级手术9大型手术):由主任医师或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承担,有参加该类手术5-10例经历,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

3、二级手术(中型手术):由主治医师承担,有参加该类手术5-10例经历,手术操作熟练;

4、一级手术(小型手术):由住院医师承担,有参加该类手术5-10例经历(作为一助完成5-10例,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5例),手术操作熟练。

(四)常规手术授权审批

1、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3、二级手术:副主任医师以上审批。

4、一级手术: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五)特殊情况下的授权审批标准

1、因各种原因被降级处理的医师,可在降级半年后申请该类手术资质;

2、外院进修学习后拟开展的手术,建议邀请外院专家指导下进行;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按照医院有关新技术新业务管理规定,经医院审批通过,由科室成立手术专家组方可实施。

三、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程序

(一)手术医师提出申请

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审批表》一式两份(附件1),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称、科室、工作时间、申请时间、已获得的资质等级和病种、拟申请的资质等级和病种、申请理由(包括个人能力、诊治病种及手术例次)、科室意见、专家小组意见、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

(二)科室评审小组意见

各专科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三)医院管理专家小组审定

结合科室意见,由医务科召集组织专家组进行手术技术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能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等方面,提出同意开展手术级别和种类,并报管理委员会审批。

(四)审定后的手术医师资表格准入与授权审批表》一份反馈各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方可开展,另一份由医务科留存。

四、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一)科主任安排手术时应按手术准入与授权安排手术人员,由麻醉科负责监督执行,不符合手术准入与授权资质的医师进行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的后果由相关科室和当事医师负责。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延迟半年审定其手术资质。若发生同类手术技术事故,相应责任人应进行手术资质降级处理。若麻醉科监管不力,造成违规事件发生,由麻醉科和相应责任人负责。

(二)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1、医院每二年对手术医师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进行评价资质认定一次,医务科定期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调整,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对有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进行考评与复评,并将调整后的资质情况进行公示并及时送交麻醉科。

2、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各科制定考评标准,经医院核准后,各临床科室遵照执行。

(3)、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手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②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依次从辅刀到主刀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者; 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的;

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负主要责任的。

(4)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授权权力。①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标准者。

②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范围者。③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三)报告制度

手术中出现异常情况,主刀医师不能继续胜任手术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如不请示上级医师所造成的后果由手术医师负责。手术发生意外,手术医师应及时处理,并立即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要积极参与处理,严重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已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责任规定的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主持抢救手术。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2、由外院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手术,若由较低资质医师承担,必须在外院专家担任术者,本院医师担任第一助手,并完成一定手术量的基础上方可申请相应手术的资质准入。

3、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重大手术、致残手术报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审批。

4、高度风险手术: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审批。

5、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由医院审批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备。

五、需要授权许可的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目录

术科各级手术;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心律转复/除颤术、气管内插管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人工体外膜肺、人工心室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

六、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室相关介入手术和内腔镜等高风险技术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准入、考核、授权参照本规定执行。

七、监督管理

(一)医务科和质控科履行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二)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按《医疗质量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厦中医〔2011〕101号执行。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篇2

1.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

只有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才有资格接受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 是一种依据医生的能力来进行对医生能够进行的手术种类进行规定的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的基础, 是医生能够进行各类手术的能力, 是建立在医生足够的手术能力上的。所以, 越是有资历有经验, 越是手术能力高的医生, 才能获得授权去做难度大的手术。这样的授权方法, 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 也是对医生的一种激励和肯定。

2. 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

一般来说, 执业医生的手术能力评价不是空口无凭的, 会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和制度来相对应。在这方面,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的制度也在越来越完善。

通常看来, 这样的能力评价是间隔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而且评价的标准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级别的手术的完成情况, 是否发生手术死亡事故, 以及有无医患纠纷等等各类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是硬性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只有能力过硬的医生, 才能获得更高的评价, 也才能获得授权处理更高级更难的手术。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 对于医生是很重要的, 关系到一个医生的手术能力, 也关系到医生所在的医疗机构对医生的重视程度。在医疗行业, 医生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执业医生手术能力评价制度的完善, 更是让医生不得不扎扎实实地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手术水平, 这样才能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南郭先生类的医生,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是无处遁形的。

3. 执业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

执业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的核心, 是再授权程序。一套严格的再授权程序对于执业医生的再授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 执业医生的手术分级再授权程序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层层的审核和具体的证明资料和能力评估证明。这样做的好处, 一方面是可以严格把关, 让真正有能力的医生能够得到重用;另一方面, 是为了让能力不足却硬要揽重要手术的医生望而却步, 让医院的手术分级授权制度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执业医师的再授权一般是需要在医院内部公示的, 让大家都了解到被授权的医师, 是对医师的一种肯定。而且需要备案, 在医院内保留医生的全部资料。备案也是有诸多必要性的, 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但是一定要引起相关医院的重视。很多医疗机构就是对医生没有备案或者备案信息不完全, 导致了医生资源管理的混乱无章。

二、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的深入剖析

1. 整体性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执业医师能力评价和执业医师的再授权管理制度, 这三部分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共同形成了对医生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 以及实现了把不同能力的医生按照评级来分配到相应难度的手术中, 实现了医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利用。

执业医师的手术能力评价是这三部分的基础, 是进行另外两项授权的前提。这就保证了真正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得到重用, 不会让医院出现好医生得不到重用而技术差的医生却进行高难度的手术的情况,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 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难以想象, 不能胜任手术的医生给我们做手术的情况, 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的。这样的能力评价作为基础, 大大保证了医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也让医患纠纷控制在了最低的程度。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制度和执业医师手术分级再授权制度, 在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的基础上, 完整地保证了医生能力和工作的对等性, 让医院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让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能力也达到了最大化。一个基础, 两个分级授权, 这样的有机整体, 既稳固又灵活, 既简单又全面, 为医院的手术治疗高效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 独立性

执业医师的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和能力评价, 既是有机的整体, 也是单独的个体, 彼此是独立进行的。这样就保证了评价医生能力和安排医生手术工作的各个部分在执行过程中能够不受彼此的影响, 做到公平和公正, 达到最好的评级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 已经有不少的反例, 一些医院因为医生的能力评价含糊不清, 掺杂了各种医生背景和人际关系等等原因, 导致了没有能力的医生反而在进行高级别的手术, 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医院纠纷。在对患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的同时, 也让医院的声誉大受影响。这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要尤其注意。

执业医师的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和能力评价的独立性, 保证了对医生能力评价的足够准确和客观, 让有能力的医生的手术能力得到肯定, 让能力稍差的医生能够在相应的低级别手术中得到足够的锻炼。这样的独立性是非常有效而正确的, 医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只要认真坚持制度, 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三、目前国内医师能力评价、手术分级授权和再授权制度的优劣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国家的正确政策领导下,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就, 在很多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师能力评价以及手术分级授权制度在这其中, 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承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是要认清的是, 在目前来看, 我国的相关医师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还是可以有进一步的完善的。

一种好的制度, 总是能够经得起现实的检验。而我国的执业医师能力评价体系和手术分级授权体系, 就是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形成和完善的, 自然非常适合我国的医疗国情, 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在过去的时间里, 我国大力推广医师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医患纠纷方面, 让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受益良多。相信我国目前的这套制度的优点已经不必多说, 综合起来, 就是:实际操作性强、从程序到备案各方面制度都很完善。

但是, 一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不断改进和进步的, 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 只能加速灭亡, 这是千百年来的道理。在执业医师的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制度中, 这样与时俱进、顺应国家政策的改善更是必须时刻进行的。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要做到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 及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认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 让我们的执业医师能力评价、手术分级授权和再授权能够做到紧跟时代潮流, 随时进行完善和补充。

目前我过执业医师能力评价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存在的缺点是比较少的, 但也并不是没有。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医生就反应这样的制度比较繁琐、往往审批流程非常复杂, 庞大的审批程序和人员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费用和开支, 也拖慢了医生能力评价的效率, 给医生带来了不少的时间损失。在这方面的呼声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在积极进行改善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牢记原则, 就是“能者居之”!一定要用尽量简单的制度来选拔到更好的人才, 这样才是这套制度的最终目的。在提出改善意见的时候, 医务工作者也要注意联系实际来进行, 在缩减医院经费的同时, 努力把医生的能力能够检验出来, 不可以让“南郭先生”这样的医师浑水摸鱼, 给医院带来潜在的危害。

总之, 我国现在的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管理制度, 是优势大于劣势的, 甚至可以说, 优势很大。我们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只要认真执行, 就可以把医患纠纷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让医院的手术能力保持稳步的提升。

四、总结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对于医院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是对患者负责, 也是医院长远发展的一种保障。对于医生来说, 是能力定胜负, 对于医院来说, 更是如此。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优势很大, 需要的只是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严格贯彻和执行。当然, 我国的这方面的制度也是有进步空间的, 广大相关工作者可以在工作中积极观察, 努力研究, 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来让我国的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在这方面, 我们不仅要从自身来寻找原因和突破口, 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也要虚心向国外的一些先进成熟的体系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制度和方法还是有我们学习的价值的, 当然也不能直接照搬, 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这方面, 有待相关人士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石青龙, 刘广东, 张思兵, 等.实施手术准入管理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 :28-30.

[2]马金红, 叶舟, 付玲玲.实施医师手术权限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12) :25-27.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6月及7-12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准入制度教学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评学评教、对教学满意度来探索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准入制度教学法增强了护生配合好手术的信心、提高了护生无菌技术操作掌握程度,降低手术中的安全隐患,达到良好的手术配合效果,同时提高了整体教学满意度。 结论 准入制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手术配合效果明显提高,达到护生临床实习目的,适用于手术室带教。

【关键词】 护生;准入制度教学法;带教;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38-02 

手术室实习是护理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手术室环境、工作及管理的特殊性,对于初到临床实习的护生来说,常有一种望而生畏、无所适从的感觉[1]。我院实习生多数是大中专护生,动手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有一定的欠缺。为使护生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我科从2010年7月年起将实习生准入制度教学法引入临床教学中。准入制度教学法是护生单独上台操作前先进行手术室常用无菌技术操作和提问等方法考核,考核通过可单独完成洗手配合而制定的一项洗手上台制度。此方法实施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我科准入制度教学法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年1月-6月予以传统带教法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护生年龄(18.0±0.6)岁,护生的文化水平:大专30人,中专15人,本科5人。对照组护生入科综合考试成绩(83.8±2.1)分。将2010年7-12月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模式带教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护生年龄(18.0±0.5)岁,护生的文化水平:大专32人,中专14人,本科4人。观察组护生入科综合考试成绩(84.2±2.0)分。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与入科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实习生予以具有一定带教能力的老师(具有护师职称)进行“一对一”带教。统一进行入科环境介绍,熟悉环境、手术室分区及物品摆放;跟随“一对一”老师熟悉手术室日常工作内容。再由带教老师针对同学情况亲自上台指导实习护生完成外科手消毒、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铺巾、整理器械台、器械传递、术后整理、标本管理等专科内容;熟悉并掌握后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小手术的巡回配合及洗手配合;最后完成出科考试,当月召开教学座谈会,完成教学反馈、评学评教等工作。观察组采用准入制度的教学方法,除采取“一对一”传统教学,护生需要对模拟手术(大纲要求学生参加的手术配合)实施准入制度的方法进行操作考核和口头提问,考核内容有无菌技术操作、外科手消毒、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铺巾、整理器械台、器械传递、手术的主要步骤等内容并将以上内容制定为100分考核标准,各项操作均有统一的操作步骤、流程和扣分细则,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考核通过(成绩>85分)可单独上台完成洗手配合[2];不通过者予以纠正继续考核直至通过,否则不予以独自上台操作。

1.3 评估方法 通过对护生出科成绩考核以及评学评教、护理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出科成绩考核包括专科理论(笔试)以及专科技术操作。评学评教的评价表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带教老师评学问卷主要包括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专科技能掌握程度、沉稳机敏、降低安全隐患五个方面。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信度为0.83。护生对带教满意度问卷主要包括带教老师教学态度、带教老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对实习生操作能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八个个方面。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信度为0.9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一般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与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方法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生专科理论成绩及专科技术操作成绩均低于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方法的护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分)

2.2 评学评教 

2.21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价比较 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降低安全隐患、专科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沉稳机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评价比较(例)

2.22 两组护生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准入制度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在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在教学态度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对实习生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法后,护生在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成绩上都有所提高,优于传统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灌输的知识可能还没掌握又遇到新的内容,导致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知道重点,尤其在手术室实习前期思维逻辑混乱、做事没有条理,理论知识更是不能良好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而准入制度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再是单纯地向护生灌输知识,护生也不是只读书背书应付考试,而是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大胆的摸索和自我总结[3]。护生在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能更好的掌握并应用到临床实际中。

3.2 准入制度的教学方法实施效果整体优于传统教学 

本研究显示,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降低安全隐患、专科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效果均高于传统教学法,体现出准入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促使护生利用前一天闲暇时间学习揣摩次日手术的手术步骤及所需要的器械,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高质量、高效率的配合手术,使医生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而传统带教是护生在不大了解手术室工作的情况下很快就进入正常实习的状态中实施的,护生常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紧张、恐惧上台、害怕传递错误被医生责骂的心理状态,所以谈不上感兴趣,更不能使护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4]。准入制度教学法不仅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自信心,降低手术安全隐患,帮助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的实习任务[5]。同时准入制度教学法对初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生沉稳机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护生的性格短时间改变较小有关,沉稳机敏的性格需要经过不断的培养和长期的临床实践才能形成。

3.3 准入制度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整体教学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等方面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尤其是对实习生培训认真负责步骤分明、正规示范等方面得到护生的好评,满意度为100%。准入制度教学法不仅使护生能学得更多更精,也对手术室的护士在带教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为手术室培养了全面的、更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时准入制度教学法对促进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参考意义。在研究中也发现在教学态度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对实习生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上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不断的改善对护生的教学态度,从而不断提高护生的带教水平。

4 小结

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生整体教学满意度、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达到了实习与教学的目的。整体上,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是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是可行的,适用于手术室的临床带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春春.场景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432-433.

[2] 廖小卿,车稼萍,丁红.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手术室[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24-25.

[3] 师文,李红,陈丽媛,等.临床路径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11):1073.

[4] 葛琳张,东霞.临床实习阶段护生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9):881.

手术室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篇4

一、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对护理技术的要求,将手术分为以下三级

1、三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手术器械设备简单的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器械设备较复杂的手术。

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器械设备复杂、估计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二、手术分级护理

1、手术室护士长在安排手术时根据手术级别对手术进行评估,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配合手术。

2、参与各级手术配合的护士必须具有;‘护士执业证’

3、一级手术,可由手术室护士承担配合工作,二级手术必须由至少一名护师或主管护师承担配合工作。三级手术,必须由至少一名高年资护师承担配合工作。

手术室护士准入程序 篇5

一、新上岗护士准入

1、有执业证书,经过医院新护士培训合格,可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2、经手术室为期6个月的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达到手术室专科护士执业标准,根据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准入制度可从事手术室工作。

3、工作一年内接受护理质量考核,如成绩不合格,重新进行专科培训。

4、培训方法:新上岗护士理论培训40课时,操作10课时,手术带教培训15课时,每课时2分,新上岗护士必须参加新护士培训55课时以上,培训成绩100分以上,参与巡回配合10台次以上,且独立进行洗手配合50台次以上,未发生严重护理差错,即认定培训合格。

二、夜班准入

1、根据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准入制度可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士。

2、在上级护士指导配合下,参与夜班值班工作不少于10次,期间未发生护理差错。

3、有慎独精神,符合医院夜班准入制度。

4、经考核小组考核成绩合格,准予执行手术室夜班工作。

三、岗位层级准入

1、手术室根据工作资质、工作年限、工作能力进行手术室岗位资格的评定,每年一次。

2、护理人员达到相应层级,则进行对应层级的绩效考核。

3、护理人员资质变动,根据医院绩效的调整进行相应层级的评定。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篇6

(有创诊疗操作技术)

为了加强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制度。

一、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等情形之一的。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管理参照卫生部,青海省卫生厅相关文件执行,包括医疗技术项目和人员,如批文没有具体人员规定,医院原则上按高风险诊疗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

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一)手术(介入)分级审批与管理,按医院《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二)新技术新项目,遵照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实施。

(三)除手术(介入)外的有创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

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二类。

⒈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

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留存备案。

⒉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

⑴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及医院学术委员会专业组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

进行定期更新。

⑵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成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同意上报医务科审核,经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⑶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

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对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熟练掌握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了低年资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

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患者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

三、有创操作人员资格管理

各级医师的有创操作授权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特殊技术应用相关规定和要求,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技术考核认定),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相应的有创操作项目。有创诊疗操作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复评一次,进行操作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主要依照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唯职称晋升而变动。当出现下列情况,取消其进行有创诊疗操作的权限。

⒈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⒉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手术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篇7

1设计思想

1.1总体目标

1.1.1系统集成灵活

该系统主要采用面向对像的开发方法,通过运用高内聚低耦合[2]的思想,封装成组抽象类,定义类协作标准途径,使该系统既能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上独立运行, 又能以插件化集成方式[3]直接嵌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如:手术项目申请、手术登记确认等,充分保证了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1.1.2数据存储独立

该系统主要采用独立数据库存储模式。利用数据库链路技术[4],通过创建异地数据视图方法,实现病人信息、手术项目以及用户字典数据共享。确保在尽可能不影响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实时性与安全性。

1.1.3查询统计准确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查询与统计功能,通过程序基础平台的建立,该系统能够生成大量的手术分级相关数据,如全院一段时间内开展的手术分级情况统计、医生手术分级工作量统计、各科室手术分级情况汇总与分析等,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1.2主要功能

手术分级管理系统可分为:手术分级目录、手术预约申请、手术项目审批、报表数据查询、系统设置维唐龙凯,等:手术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护5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2.1手术分级目录

该模块是医院实施手术分级管理的基础,也是手术分级管理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它主要包括手术项目提取、手术分级定义、手术医师分级定义和医师可开展手术项目授权等功能。

首先,该系统提取接口视图中历史手术项目与ICD手术目录,通过合并、查重、筛选等方式建立可开展手术项目目录;其次,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分级目录对可开展的手术项目进行分级,并且可以根据医院实际开展手术情况对手术等级进行调整,这样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能使手术分级有据可依;再次,对已取得卫生技术资格、受聘职务以及具有从事岗位工作能力的手术医师进行资质等级定义;最后,通过授权与审批方式按照手术分级管理的要求将手术分级权限授予相应级别的手术医师,如图2所示。

1.2.2手术预约申请

该模块主要是用于实现手术医师按照手术分级管理的要求,对要实施的手术项目进行电子化分级申请。 通过手术医师输入的手术项目名称,系统自动做出判断并将该申请的手术项目进行分级,同时,如果系统发现手术医师的分级权限与手术项目级别不符时,系统将立即给出提示,并建议手术医师重新输入手术项目名称。 当手术申请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手术治疗申请单,并提交科主任或上级医师进行审批,同时生成一条手术医嘱信息插入至病人医嘱记录中。

1.2.3手术项目审批

该模块主要包括医师分级手术权限审批与手术预约申请申批两项功能。

医师手术分级权限审批是对手术医师申请可开展的手术分级项目进行审批,按照先科级后院级的审批流程进行逐级审批,只有通过院级最终审批的医师手术分级目录,才能在临床手术申请中进行使用,如图3所示。

手术预约申请审批是用来实现手术申请电子化审批流程。作为手术医师,在开展手术前可以通过该功能对将要实施的手术项目提交科主任或上级主管医师审批,未经科主任或上级主管医师审批通过的手术申请项目,手术室将无法对该手术项目进行登记确认,从而该手术项目也就无法申请成功。

1.2.4报表数据查询

该模块主要提供手术病人信息、手术申请信息、手术审批信息以及手术登记确认信息等查询功能,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设置,从不同的环节跟踪手术申请、审批、安排的整个过程,以便加强手术申请审批的流程化管理;同时,该模块还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报表,如:手术规模统计、手术分级统计、手术医师工作量统计和手术申请未审批统计等,通过汇总、筛选、透视等方式使用户对手术分级管理的状况一目了然,为更好地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提供数据支持。

1.2.5系统设置维护

该模块主要包括用户权限分配、公共字典维护、系统参数设置、数据结构管理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 通过使用该模块功能,可以使用户快速完成系统运行参数设置与日常数据维护工作,既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又能方便用户的操作使用。

1.3数据结构

该系统数据结构主要由业务数据表、公用字典表和接口视图组成。其中核心数据表和视图有:手术分级目录表、手术医师分级权限表、手术申请表、手术申请项目表、手术申请审批表、系统字典表和常用手术目录视图,如表1所示。

2实现方法

2.1开发环境

该系统选用Power Builder 9.0为前台开发工具,后台数据库 为Oracle 11g版本 ,网络操作 系统为Windows2008 Server版本;采用Client/Server两层架构模式;客户端为Windows 2000/XP/Windows 7操作系统,PBDLL 9.0动态链接库,Oracle 9i/10g/11g客户端以及汉字输入法; 显示分辨率建议为1 024×768。

2.2数据接口

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平台数据访问主要是通过数据链库链路(Database Link)技术和创建远程数据视图的方法实现。数据库链路可以使用户通过一个数据库访问到另外一个远程数据库。它存储着连接远程数据库的信息,用于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连接两个物理数据库[4]。它可以通过以下SQL语句进行创建: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ORCLLINK connect to SYSTEM identified by manager using ′dbserver′;

其中:“ORCLLINK”是数据库 链路名称 ;“SYSTEM”和 “manager”是连接远程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口令;“dbserv-er”是远程数据库在本地的服务名。

数据视图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它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根据用户的需要组合成一张表。当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中的数据也会随之相应变化。同时,数据视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当数据库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相应的视图就可以避免修改程序所带来的麻烦。远程数据视图创建SQL语句如下(“@orcllink” 是数据库链路名称):

3开发意义

3.1建立医师手术分级目录库

根据医院制定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手术医师临床实际开展手术的情况,建立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医师手术分级目录库,明确了什么级别的医生可以开展什么级别的术手,使手术医师权限得到有效监管,增加了手术分级管理的公开度与透明度。

3.2实现手术分级管理电子化

依托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了手术目录分级管理与手术申请审批电子化、流程化以及手术级别与手术医生权限的系统控制,杜绝了人工手术分级管理模式无法解决的各种漏洞和弊病,使手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合理[5]。

3.3规范各类手术信息的管理

通过手术名称和手术级别的有效关联,规范了手术名称和级别;通过手术分级目录的授权使用,规范了手术与手术医生的权限;通过电子化的手术申请与审批, 规范了手术工作流程,免除了因人员差异产生的不规范内容,确保了各项统计分析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4结语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的手术分级管理系统,建立了医师手术分级目录库,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遵循手术分级管理流程,推进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实现医疗管理部门对全院手术的有效监督,强化了科主任的管理责任,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了手术质量和管理质量[6,7]。同时,该系统还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和手段,减少了监管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要:设计开发一套适用于医院手术分级管理的信息系统软件,采用C/S开发模式,结合数据库链路技术,使用Oracle作为系统后台支持数据库,Power Builder为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既能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上独立运行,又能直接嵌入医护工作站系统中,实现了手术分级管理的电子化、流程化,实现基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医院手术分级管理模式。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篇8

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二、对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申报制度,申报内容须包括该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预测、防范措施等。

三、建立医疗技术科研审批制度。使用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的由主刀医师谈话签字;使用支持、维护生命的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医务科审批。毁损性手术、重大特类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科登记、审查,业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新开展的每一项新技术、新项目均应有相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的支持。当新技术、新项目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条件成熟重新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五、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网络直报机制。项目负责人应对新开展技术开展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预测,一旦意外发生,应通过网络直报预警系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六、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人身安全。

七、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手术分级与准入制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本院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护理人员16名, 并选择手术室护理负责人8名, 以及邀请的业内专家15名, 共同组成意见小组。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手术护理规范、操作、护理体会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入档。另外, 对8名手术室护理负责人的护理管理经验、管理问题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1.2 方法

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资料收集与探讨分析方法主要通过3个阶段来完成:①现场调查阶段。根据现场实地考察的方式, 意见小组所有人员深入本院手术室, 现场观察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与内容, 并将观察到的重点、要点、难点进行记录与整理。②文献调研阶段。参考《护理管理学》《手术室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资料, 于网上医学文献库查找、搜索、收集、整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将手术室护理分为手术环境和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手术配合、突发状况处理、手术中观察等五大类技术, 每类技术根据实现情况分成若干个小条目[1,2]。③小组讨论阶段。通过成立的意见小组, 主要以小组中专家意见为主, 组内成员展开讨论。首先, 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 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最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与完善。其次, 根据满分为10分的数学评分方法, 在专家讨论下对手术室每项护理技术的实际掌握难易度进行评分, 容易的技术项评分为1分, 以此类推, 直至难度最大的技术项评分10分为止。再次, 将各项手术室护理技术根据其难易程度分为三大类, 并通过专家专业角度的分析与讨论, 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最终建立完整的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准入管理体系[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并对所有数据资料的总数、平均数和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技术具体指标与难度系数

通过意见小组的调查、讨论与研究, 根据最终结果可知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以及手术室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 见附表。

2.2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手术室护理技术的难易程度, 通过严格、详细的专家小组讨论,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建立起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2.2.1 第一层次

主要包括手术环境界定、患者身体素质情况、丁类手术配合、护理技术操作等指标。根据所建立的手术室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 ①第一层次所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护理程序概述、实施步骤;手术室布局、人员分工、消毒等一般工作常规;病理生理学、解剖学、感染控制学等相关知识;常用麻醉方式及麻醉流程等。②人员要求资质: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在手术室护理教员指导下具有3个月及其以上的工作经验;已完成手术室技术与理论培训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能充分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能科学、合理、正确地准备丁类手术所用器械并能配合手术;还能够正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环境等[4,5]。

2.2.2 第二层次

主要包括有手术器械使用、静脉滴注穿刺水平、乙类手术配合、丙类手术配合、基础病情观察、输血护理等指标。①培训内容:乙类、丙类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特殊手术器械、辅助设备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静滴穿刺输液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手术体位摆放和管道固定措施;人文素质培训等[6]。②人员要求资质: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为高年资护士或大专学历;具有在手术室护理1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已完成手术室护理相关技能与理论的培训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能准确、及时地排除静脉输血、输液的故障;能根据手术实际需要, 正确地选择器械和设备, 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能够熟悉地进行乙类、丙类手术的配合工作等[7,8,9]。

2.2.3 第三层次

主要包括有甲类手术配合、并发症处理、并发症预防等指标。①培训内容:甲类手术的操作及配合流程;在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多项指标的监测与观察, 并能正确识别异常;对手术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能够积极识别、预防和处理;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能够正确使用;具备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沟通技巧等。②人员资质要求:具备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已完成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具有3年及以上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等。③护理人员能力要求:可以熟练地进行甲类手术的配合;熟悉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可参与手术护理技术讨论与管理, 并可提供健康护理咨询等[10,11,12,13]。

3 讨论

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篇10

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1.夜班护士条件:从事夜班工作的护士必须为注册护士。

2.夜班基本条件:在我院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新毕业护士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全夜班不少于10次,轮科护士转入新科室时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全夜班不少于4次,经护士长及上级护士评估能够胜任夜班工作后方可从事夜班工作。

3.夜班岗位专业技术要求: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独立完成急危重症抢救工作的能力,病情观察与应急处理能力,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慎独精神。

4.完成夜班护士培训:在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小组在岗前培训中进行普通病房夜班工作培训,特殊护理专业由特殊护理专业培训小组组织实施。

5.夜班工作能力考核:由护士长及上级护士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夜班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从事夜班护士工作,并享受夜班护士的有关待遇。

6.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

医疗技术人员准入制度 篇11

为加强各科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发生,我院依据2009年卫生部颁发并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技术人员资质准入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人员实行资质准入管理。

第一条 医疗技术分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理论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相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二条 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技术审核机构,分别负责

对第三类、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及人员资质准入审核。卫生部也可以委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审核。

第三条 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我院医务科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及人

员准入实施严格管理。

第四条 我院依法将准予医务人员实施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第一类医疗技术。

第五条 独立从从事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人员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在本院注册的职业医师;

2、学历证、医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职称证四证齐全,具备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放射人员上岗证;

3、具有3年住院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通过本院理论与技术考核;

5、1年内不超过2起严重差错或1起医疗事故;

第六条 独立从事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人员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在本院注册的住院医师;

2、学历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四证齐全,具备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放射人员上岗证;

3、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经省级培训基地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

5、1年内不超过2起严重差错或1起医疗事故。

巨野北城医院

浅谈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篇12

1 动物产品准入工作的实施机构

动物产品的准入工作应当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依法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管。动物卫生监管执法工作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 它不仅具备行政执法的共性—强制性, 更兼具专业知识的特性—技术性。动物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来实施, 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产品监测、检疫、抽检等行政措施的技术特征, 且在推行市场准入过程中要建立几个制度, 即“入市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考察备案制度”、“动物产品采购加工制度”、“动物产品入市电子信息管理制度”、“隔离待检制度”及“临时管制制度”等。

2 入市动物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2.1 生产或加工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必须经过所在地市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并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属定点屠宰的企业还必须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定点屠宰证书,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检疫、检测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检疫、监测程序要遵循国家的规定。

2) 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车间的设计和工艺流程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出场的动物产品要持有合法的检疫手续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手续。

3) 动物产品的包装、监测、消毒、检疫、检验、抽残及抽毒等动物卫生强制措施要符合输入地的标准。

4) 以包装方式出厂的动物产品, 包装必须透明, 最小包装外必须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检疫标志, 绿色、有机的动物产品要加贴相关认证标记, 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可降解。

5) 非常温保存的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时要具有必要的冷藏设施。

6) 实行信息管理, 能及时、准确上报产品信息;2年内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例。

7) 动物产品出厂时要具有本企业的品牌和商标。

2.2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是具有法定资质营业执照等;二是具有特定的动物产品保存、运输设施;三是通过有效地动物卫生条件审核;四是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具备相关动物卫生知识的人员;五是具有生产企业的经销代理文件;六是能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

3市场准入监督管理措施

1) 外埠动物产品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必须取得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外埠动物、动物产品入市准许证》和《入市产品核准明细单》, 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凭《入市动物、动物产品核准明细单》到指定报验地点报验。

2) 报验动物产品依批次报验、抽检、测毒。须持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以及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准入动物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动物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准, 要相对封闭并由工商、动物卫生监督及商务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4) 外埠动物产品加工、运输、经销、批发等环节,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批发、交易企业还需建立销售信息库。外埠动物产品报验大厅或动物报验点应当科学管理、高效服务, 建立报验信息数据档案并回收票证, 这些都是市场准入工作的关键。

4市场准入管理预警机制

市场准入制度是新生事物, 相关的处罚依据不是很完善, 但是任何行政管理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处罚法规支撑, 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只有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才能科学运用、稳定推进、有序管理。主要内容有以下2点。

4.1初次警告

(1) 虽然已经准入, 检疫手续也齐全, 但到输入地后未完善报验换证手续就进入交易环节的; (2) 在日常抽检过程中, 初次发现未合格产品, 并且没有流入消费环节的; (3) 经营交易活动档案登记不规范的。

对于以上几种在市场准入管理过程中违法行为较轻微, 也没有造成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应进行初次警告。

4.2社会预警

(1)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法定准入, 擅自将未经报验的动物产品入市的; (2) 对于同一品牌的动物产品在3个月内连续3次抽检、监测不合格的; (3) 输出地、生产地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 (4) 对动物卫生监督发出的整改措施初次警告不予落实的; (5) 拒不建立动物产品经营、加工档案或建立虚假档案信息的; (6) 境外输入的动物产品被农业部临时管制的; (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查处的。

上一篇:盲人摸象双语寓言故事下一篇:中国大学教育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