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制度

2024-07-29

准入制度(共12篇)

准入制度 篇1

一、慈善组织准入制度概述

(一) 慈善组织概念界定

现今并无一个世界通行的对慈善组织定义的明确界定, 各国根据需要和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 以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界定。我国《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慈善组织进行了界定, 是指依法登记成立, 以慈善为唯一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里的慈善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 自愿、无偿开展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贩灾等活动。慈善组织活动不限于上述扶老、助残等领域, 它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和健康状况等符合慈善宗旨的其他活动。在这里, 采用广义的慈善来界定, 冠以的慈善组织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组织。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

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即是国家准许具有特定慈善目的, 符合慈善组织资格的民间组织设立所设置的标准与程序规则的制度规范。

现实中, 政府对慈善组织及其所属的民间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规制和管理, 这是政府因自身利益需要处理与新兴市民领域的关系。面对新兴市民领域, 各国政府或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需要, 或为了阻断公众参与, 巩固自身权利, 或为了使其按照政府希望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 或是其他原因, 都对民间组织进行了一定干预,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即是政府干预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 现今的慈善组织在市民领域不仅是不可忽视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的兴起对界各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起到巨大作用, 在我国, 慈善组织是重要的社会细胞, 其存在、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 传播慈善文化, 顺应了国际趋势。慈善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而目前世界各国也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市民参与, 慈善组织正是一条参与途径。

第二, 满足国民需要, 体现机制功能。一方面, 可以解决大量社会难题, 弥补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缺陷与不足, 更好地维护国民的民权和社会权, 促进社会平等;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有利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和促进自我实现。慈善组织发展是对社会有形或无形资源的重新开发和配置。它可以缓解政府的救助压力, 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 承担政府管不好或无力管的事情, 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机制, 通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三, 完善分配体系, 促进社会文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走向成熟, 社会财富必然经历三次分配。作为第三次的慈善分配, 有助于倡导和建立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 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慈善组织在我国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因此, 应该使其继续良好的运行。而慈善组织的良好运行, 离不开政府。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我国发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是政府催化的结果。慈善组织的目标与政府公共利益趋同,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组织的发展。例如, 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并鼓励人们捐赠、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措施来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深深依赖着政府。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慈善现状, 而慈善组织目前无力改变此现状。中国民间慈善资源贫乏, 慈善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这要求它必须依附于政府的支持。慈善组织准入制度是政府对慈善组织施以作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慈善组织得以享受许多政府给予的优惠与支持的重要前提,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二、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现状

我国并无专门的慈善法, 对慈善组织的规制散见于一些法规中, 根据现行规定, 我国实行严格的审批登记许可主义。

(一) 注册管理体制

1.“双重”管理。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 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6条做了同样的规定。也就是说, 慈善组织要经业务主管部门确认后才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两部门双重管理, 该业务主管部门可以是政府部门或政府认定的社会团体。它意味着一个慈善组织即使其符合设立标准, 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现实中大量的民间组织要么找不到相应的业务主管机关, 要么相应的主管机关拒绝其挂靠, 要么业务受多个部门主管而找不到相应的登记机关, 慈善组织数量受到严重制约。同时, 已经注册的多数带有“官方性”或者“半官方性”的慈善组织, 占有大量政府资源。根据而许多无合法民政注册身份的民间慈善组织, 正面临着生存无以为继的难题, 北京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下, 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诸如申请筹备、成立、变更及注销登记的审查, 人事与财务管理和监督社团活动等慈善组织大量事务, 它往往首先选择部门利益和规避风险, 其次才是组织发展。同时, 由于我国立法对登记部门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模糊规定,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围不明确, 慈善组织的登记充满不可预测性。我国现有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慈善组织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2. 严格的设立标准。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成立社团必须“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 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成立社会团体的资金条件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关于基金会设立资金的规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 地方性公募基金400万元人民币, 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资金数额和人员规模是相对较高的, 即使达到设立标准, 设立后也难以维持发展, 这排除了大量规模小的慈善组织设立登记的可能性。因此, 大量的慈善组织在体制外谋求生存。

(二) 限制竞争

我国为了强化对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的管理, 还在准入环节对慈善组织的业务和规模进行了限制, 即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没有必要成立的,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申请不予批准;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 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设立分支机构。这就是说慈善组织要想设立, 业务部门和登记机关不仅审查业务范围、资金、人员, 还要审查是否在同一地域内为“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至于“有无成立的必要性”则由业务机关自由裁量。

三、国外相关规定及慈善组织准入的价值定位

(一) 国外相关规定

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 美国通过税务法和《模范非营利组织法案》对其进行规制。在美国设立一个慈善组织非常便利:到州政府进行登记, 缴纳少量的注册费, 且无注册资金要求, 很快就可以拿到执照。民间组织还可以选择申请免税登记。免税资格的条件是极为简单, 即必须以非营利为目的、成立完全为非营利目的、经营最主要为达到非营利目的、不得为个人谋取利益、不得参与竞选与实质性游说。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设立该制度的国家, 它设立有专门的慈善委员会管理慈善组织事务。慈善组织可以向慈善委员会申请登记, 设立登记的实质是对慈善组织的慈善地位进行认定。《慈善法》还规定, 年收入在5000英镑以上的慈善组织进行登记。《慈善法》中规定对慈善组织进行分类监管, 对于一些资金、人数较少的小规模组织, 实行较宽松的准入制度, 寻求自身管理;而一些公益性组织, 则对专门从事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监管, 在章程、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有要求。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价值定位

慈善组织的价值定位是其设立和完善的基本准则, 使对我们完善该制度起到指引作用, 它体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立法态度。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价值定位为:结社自由、经济效率、秩序与安全。

结社自由是世界各国普遍保护的宪法性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文件均有对结社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中规定公民享有按照自己需要设立一定形式社会组织的权利。结社自由的具体体现就是自由的准入制度。当然, 自由是相对的, 它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也规定, 只有当结社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冲突时才能限制结社自由。

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追求的基本价值。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 但市场在面对某些公共产品时, 总会出现“搭便车”和供给不足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局面。而政府在资源配置时则会有所偏向。应运而生的非营利组织正好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慈善组织实现了资源的第三次分配, 使得社会良好发展。慈善组织配置公共产品的成本极低, 效率很高, 最终在结果上也满足了经济效率原则。

秩序与安全是所有活动的前提与底线,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当然也遵循此原则。民间组织会要求分担社会事务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了国家权力, 同时, 也对国家威慑力下形成的社会秩序与安全造成一些影响。结社自由会加剧此种状态, 甚至已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但其实, 结社自由也并不必然与秩序和安全相对立, 它们甚至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结社自由必须以秩序和安全为前提和底线, 而在秩序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结社自由。

四、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完善

(一) 政府转变观念, 改变角色定位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我国政府一直在慈善事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它将慈善组织视为其附属。政府对慈善组织从严控制、限制发展、严格管理, 通过登记对其数量和结构以及内部管理进行管制, 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使慈善组织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的严格控制确实对稳定秩序、维护安全起到了作用, 但政府所秉承的观念以及管理体制是不符合现实状况的, 甚至长远来说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由上述慈善组织作用可知, 慈善组织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必需的, 而它也正迅速发展着, 它对社会秩序和安全也并无太大的威胁, 甚至还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应放转变观念, 将控制改变为支持和培育, 引导慈善组织日渐作为慈善事业主体, 树立起“伙伴”观念, 为慈善组织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

(二)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我国的双重管理体制一直是被诟病的焦点, 它为慈善组织的登记注册设置了双重许可, 这大大增加了登记的难度, 一些大的慈善组织或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慈善组织才可能登记。我们应改革“双重”管理体制, 在准入审查主体上, 可以在民政部下设立慈善委员会, 该委员会负责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财务调查、访问监管及其他措施。同时, 设立灵活的慈善组织准入主体的审查标准, 即按照慈善组织情况区别对待, 实行严格和放松并举的标准。对于小型的草根民间组织, 因其虽然资金、人数少, 但依然能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作用, 因此应给予其生存空间, 对其资金、人数可以不做限制, 对其进行备案管理;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专门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管理, 因其不仅规模大, 公共性也极强。还应扩大政府的管理范畴。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管理对象一般是已经注册登记过的, 对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未登记组织, 现行法规将此类组织认定为非法组织, 规定对待此类组织应使其停止活动、自愿解散, 甚至可以强制解散。此时, 对于这些组织, 我们应按照上述准入标准重新认定, 进行注册登记;不必要登记的, 给予合法身份, 使其主要受行业监管;非法组织, 则直接解散或取缔。

除此之外, 鉴于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公司、企业等法人, 因此我们应以独立主体定位它。我们应该明确其法人地位, 并对法人的准入规则进行规定。慈善组织可以按照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种类分别进行登记, 例如, 基金会按照基金会法人的条件登记;并要求其章程、人员以及设立程序等符合法律对慈善组织法人的规定。慈善组织的定位有利于对其的规制、管理以及其责任的承担。

(三) 降低设立条件

我国慈善组织的设立条件相对较高, 主要表现在人员数量和原始资金方面。英美国家一般在民间组织人员的规定上是2人以上, 德国类欧洲国家一般是7人以上。在资金方面, 美国甚至无资金要求;英国规定5000英镑为标准, 并无其他土地和固定资金要求。我国设立条件的目的在于慈善组织的进入和良好运行, 而不应该是压制其发展, 应降低设立条件。至于具体的设立条件, 根据国情, 征求社会民意的情况下, 确定一个标准。

除了上述具体的完善外, 笔者建议应制定专门的慈善立法。我国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 法律位阶较低, 不利于慈善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注意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仅仅是政府对慈善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不应过分重视。为了使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有序发展, 除了完善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之外, 还应加强激励制度和事后处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摘要:郭美美事件、宋基会事件、红基会事件, 近一两年, 中国慈善界问题频发, 慈善事业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慈善事业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慈善组织的产生更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自2008年以后蓬勃发展, 慈善组织, 尤其民间慈善组织, 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当前, 我国慈善事业中显现出来颇多问题, 尤其是政府监管方面, 这里仅就慈善组织准入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慈善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价值定位,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侯安琪.慈善组织准入的法律规制[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5) :130.

[2]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8.

[3]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9.

[4]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4) :97.

[5]姚建平.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 2006 (2) :70.

[6]刘坤.英国慈善法律制度对我国慈善立法的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 2011 (6) :34.

[7]解锟.英国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构架及其反思「J」.东方法学, 2011 (6) :89.

[8]童星.第二种市场与政府失灵和公益型民间组织的发展[J].理论前沿2010 (9) :80.

[9]褚松燕.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8, 103.

准入制度 篇2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和超市、配送中心等各类市场主体销售农产品的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市场准入,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准予销售,对未经认证或者经检测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禁止销售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推进其实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卫生、质监、商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农产品市场准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分品种、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在市社区内的批发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及其他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具体准入品种由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第二章 包装标识与检测

第七条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农产品,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上市销售。

第八条 包装上市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不能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等内容。

第九条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应当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产品,可以免检进入市场销售:

(一)在认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凭认证标识;

(二)经法定检测机构检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同一批农产品,凭有效的合格证明;

(三)与农产品销售市场签订销售合同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产地生产的农产品,凭产地证明和销售合同;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送销的农产品,凭市场主办单位出具的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

(五)其他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凭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出具的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

第十一条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并公示检测结果,发现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允许进入该市场销售,也不得转销其他市场或者其他经营者,并依法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检测证书、检测结果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

第十二条 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销售者、超市、配送中心必须建立农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的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销售者应当向供货商按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农产品或者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第十三条 饭店、餐馆和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机关食堂、送餐中心等集体配餐、用餐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健全索票索证制度,不得采购检测不合格或者来路不明的农产品。

第十四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负责,发现其生产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主动召回农产品,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农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退回供货商或者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有效措施。

第三章 保障体系建设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和超市、配送中心等各类市场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检查验收、质量抽检、问题农产品主动召回、不合格农产品清退、保存购销台账和质量追溯等制度,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十七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完整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

第十八条 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实施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生产高标准的优质农产品。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实行市场准入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监督抽查结果。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经检测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依法查封、扣押,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集中销毁。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等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或者市场抽查检测中发现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时,应当及时查明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或者提出处理建议。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等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包装或者未附加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未按规定进行抽查检测和公示检测结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采购检测不合格或者来路不明的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商、卫生、质监、商务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生产企业召回产品,销售者停止销售,对生产企业并处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对销售者并处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准入制度 篇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1]在《纲要》中还提出:“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2]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一种法定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师资质量不高,尤其在资格准入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呈现目前以阜阳地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阜阳市三区四县50位幼儿园园长。在这些园长中有45位女性园长和5位男性园长,这些园长70%年龄在31到40岁之间,基本上从教年龄在5年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占了65%,来自民办幼儿园占70%,公办幼儿园占30%。本次研究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发放调查问卷,让园长们当场作答。第二步是课题组研究人员用自己编制的访谈提纲对部分园长进行标准化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道德滑坡

在师德访谈中,很多园长反映许多新上岗幼儿园老师职业道德欠缺,许多新老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虽有专业知识,但不知道如何把这些专业知识转化为自己行动。其次,部分新教师责任心不强,面对孩子拉屎、撒尿等事情显得不耐烦,对淘气的孩子不够有耐心,与幼儿的互动较少,与家长的交流更少,敬业精神不够。再次,在访谈中很多园长反映90后的新教师固执任性,事业心不强,喜欢玩手机,学习能力差,不喜欢钻研业务,发挥不出自己的潜力,想要高工资但又没有很高的能力,拿低工资心里又不情愿。最后,私立幼儿园存在最大问题是教师的流动性太大,私立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使部分幼儿教师工作不认真没热情。农村公立幼儿园缺编严重。

(二)专业能力欠缺

问卷中调查新入职的教师哪些地方最不满意时,有16位园长认为是专业能力,这个结果占调查人数的76%。调查结果显示出目前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不够扎实,专业知识十分欠缺,基本素养无法满足幼儿园发展需要,这些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在今后培养中应该注重和加强的方面。

(三)资格认识偏差

调查发现阜阳市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目前私立学校的幼儿教师大部分不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甚至一部分园长认为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与否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关系不大。在这样错误观念下,很多无证者获得了就业机会。因此,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仍需大力落实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三)定期认证危难

国家正在试点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在此调查中,当问到“您对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取消终身制实行定期认证制度的态度”时,只有40%“赞成”。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老师还是希望过安逸生活,不想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或考核。有不到半数的人“赞成”实行定期认证制度,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和充电,可以更好面对幼教工作新挑战。

(四)资格起点难升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学历起点从中专向大专转变被许多人看为大势所趋,然而在此次调查中,48%的园长认为“中专学历作为幼儿教师的起始学历”正好,46%的园长认为有些偏低。不难看出,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中专学历起点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大家普遍认可的。

四、讨论与建议

(一)重塑师德:幼儿教师不能没有“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3]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因为欠发达地区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关爱。其次,在教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让每一个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使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4]在教师资格考核中应该加大对师德状况的考核力度。

(二)丰富知识:幼儿教师不能不“学习”

教师应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以往对幼儿教师要求仅仅是踏踏实实、看好孩子不出事故,同时适当传授一些初浅的知识。现在教师不仅要做到这些,而且还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探索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西方国家对幼儿教师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正在向大专进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和运用大量新信息,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以适应社会、家庭及幼儿园要求。

(三)实现自我:幼儿教师不能不“创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5]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成长过程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知识。”[6]所以,对于一个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来说,就必须在教育实习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总结教育经验,转变教育理念,从知识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技能。

(四)合作蕴乐:幼儿教师不能不“沟通”

在独子社会的背景下,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教育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难题时常困扰着他们。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家长沟通,通过入园和离园的短暂交接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共同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培养策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新幼儿教师一定要克服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心理,只有沟通之后才能更好了解幼儿,有利于自己的因材施教;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家长和教师的相互信任;只有良好的沟通,幼儿教师工作中的不足才会得到家长的指教,自己才能进步。

(五)重视实践:幼儿教师不能没有“教育能力”

目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是由各省来确定的,对于申请者是否参与一定时段的教育实践实习没有系统的评鉴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环节的积极作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应加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建设,增加见习、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学分,制定实践课的导师制和评价标准,引领学生深入幼儿园,获得实践经验,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以弥补目前幼儿师范生中眼高手低、知行脱节的不足。

(六)拓宽渠道:幼儿教师不能无证上岗

针对我国目前幼儿园教师分布地区不同,专业素质水平和发展需求各异,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难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的问题与实际状况,可借鉴美国实施的国家证书制度和日本实施的临时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拓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获取渠道,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覆盖面广、有区分度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在广大西部和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地区,比如阜阳地区,可实行临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尽快完善学前教师准入制度,无论对社会、对幼儿园和教师本人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2]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雷夫·艾斯奎斯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4]张艳霞.浅谈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药品准入谈判亟需制度规范 篇4

一、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药品准入谈判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供应商就某些药品进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而进行的有关结算与支付的谈判。目前的谈判范围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的要求,主要为“对临床疗效确切,有重大创新价值但价格昂贵可能对基金产生风险的部分药品品种”。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谈判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谈判的一种形式,具有谈判的一般特点,应遵循谈判的一般规则。

2. 准入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确定某种药品进入的一项制度,需遵循准入的条件和标准。

3. 探索性。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一种新的机制,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有别于确立一种制度的提法。

4. 法律性。

药品准入谈判的结果需要通过协议的形式予以确认,需要适用相关的法律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实践,药品准入谈判的基本制度需要通过具有法律性的文件予以明确和规范。

二、药品准入谈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谈判的具体形式和种类很多,按照谈判的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口头谈判、书面谈判、电子商务谈判等;按照谈判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外交谈判、劳资谈判、商务谈判、买卖谈判、代理谈判等种类。

尽管谈判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各类谈判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互惠原则。

平等是指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平等,即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互惠是指双方谈判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利益的共赢。平等是互惠的前提,没有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互惠。

2. 客观真诚原则。

谈判中尊重事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客观真诚原则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不隐瞒真相,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3. 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是指谈判的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协商是过程,一致是结果。通过谈判双方对谈判协议条款进行充分讨论、磋商,求同存异,最后达成双方认可的一致意见。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谈判的一种,也应当遵循平等互惠、客观真诚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也是其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和由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的重要区别。

三、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药品准入谈判需要以书面形式确认和达成谈判结果,除应当遵循谈判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形成谈判文书,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必须研究药品准入谈判的性质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目前关于医药谈判的性质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不同观点:1.认为谈判签定的协议是市场经济下强制性的不完全商务合同;2.认为谈判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签订合同属于民事合同;3.认为经办机构与药企、药商双方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经办机构的地位具有垄断性,谈判的价格具有限定性,谈判的目的具有公益性,因此,谈判所签协议的性质是行政合同的一种形式。

1. 关于商务合同。

目前我国《合同法》中没有关于商务合同的提法。关于商务合同,实践中较多出现的是国际商务合同的概念。所谓国际商务合同,主要有以下特征:(1)国际商务合同是中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当事人彼此受对方国家法律的管辖和支配,因此,合同的标的必须是跨越国境。(2)国际商务合同涉及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双方所属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订立国际商务合同,大都经过有关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生效。(3)国际商务合同由于主体不同,需按照合同内容及签约等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适用不同的法律。(4)国际商务合同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双边条约和国际条约的支配。国际商务合同范围广,种类多,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劳务合作合同、银行信用贷款合同等。

2. 关于民事合同。

《合同法》对我国民事合同作出明确规定。一般民事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本质必须是合法行为。只有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才具有法律的效力,并受国家法律保护;(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任何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3. 关于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源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理论的重要概念,又称行政契约。行政合同不同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平衡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合同的方式执行公务并产生公法后果的协议。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行政合同作出规范,但现实生活中具有行政合同性质的行政契约大量存在。行政合同有以下特征:(1)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议,双方的地位不平等;(2)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执行公务,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与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达成的协议;(3)行政合同是公法契约的一种,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公法行为。与一般行政权利行使不同的是,行政合同行为也必须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产生法律效力。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医药谈判的内容之一,同样需要通过协议确认谈判的结果。药品准入谈判的合同协议应当属于哪一种合同形式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论证。首先,药品准入谈判的主体,一方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另一方为药品供应方。非国家之间的经贸谈判,因此谈判达成的协议不属于国际商务合同的范畴。其次,关于谈判达成的协议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需从谈判主体的法律地位的性质及谈判协议的内容来分析。目前经办机构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性质为依法经办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机构。依法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等,并依法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如果经办机构接受行政部门的委托与药品供应方谈判,应考虑为履行行政职责,适用行政合同的有关规定;如果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的利益,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参加谈判,目前缺少关于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利益的法律规定和授权规定。

笔者更倾向于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有关民事合同的一般规定,但目前也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经办机构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需要进一步研究并理顺有关法律关系;二是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哪一类合同也需要研究;三是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在谈判的主体、谈判的程序以及争议处理与监督机制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有必要进行规范,但需要通过哪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作出规定尚需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护士准入制度 篇5

1)符合专科护士任职资格。

2)接受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委托的30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委托医学院校的相关专科护士硕士学位课程班300学时的专业培训,并在相应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实习3个月,获得相应的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

3)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开展准入管理工作。确定评价标准,进行基础理论、专科理论、论文答辩、专科专业技术和专科护士能力考核,经该机构或组织审核准入后,方可从事专科护士工作,并享受专科护士的有关待遇。

4)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危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5)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

6)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

7)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学科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

8)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 规章制度频道 原文地址:护士准入制度

9)遵照执行省级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护士执业二级准入制度

护士执业二级准入制度包括夜班护士准入制度、专科护士准入制度、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准入制度。专科护士准入制度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夜班护士准入、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准入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实施方案,医院组织实施。

1.夜班护士准入制度(1)注册护士。

(2)在聘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半年以上,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夜班在10次以上。(3)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夜班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4)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夜班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夜班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夜班护士工作,并享受夜班护士的有关待遇。

(5)具有夜班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独立完成急危重症抢救配合工作的能力;具有病情观察与应急处理能力;具有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7)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2.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准入制度(1)急诊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① 经过院前急救及急诊专科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② 已经过院内重点科室轮转,能够正确、迅速、安全有效地从事各项护理工作,具有分析、判断、预测和对急危重症病人应急处理能力。

③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与相关工作人员同心协力,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④ 掌握急诊室工作制度,急诊科护士工作职责;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及急救药物品的放置、使用和保养方法;掌握常见急症的护理常规

⑤ 熟悉各抢救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作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后的消毒、保养,以及使用抢救仪器时相关的护理内容。

⑥ 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吸痰术、洗胃术等急救技术及止血、包扎、止专血带的使用、复合伤的处理等专科急救技能。

⑦ 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⑧ 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急诊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⑨ 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急诊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院前急救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急诊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急诊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⑩ 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2)ICU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① 接受3-6个月ICU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二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② 掌握本专科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及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病情综合分析能力。

③ 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人工气道的应用及管理、常用急救与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降温机、血气分析仪、各种微量输液泵等。

④ 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休克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器官移植术后监护、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⑤ 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⑥ 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ICU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

⑦ 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ICU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重症监护能力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ICU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ICU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⑧ 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3)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①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满三个月,经过血液净化的基本治疗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注册护士,并有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② 掌握肾病及血液透析理论知识,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完全掌握透析治疗流程及应急措施。③ 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④ 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

⑤ 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血液净化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⑥ 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4)手术室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① 经过不少于一个月的手术室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有较强的综合业务技术能力,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和突出的应变能力,会运用肢体语言与病人的交流,并会对自我情绪进行调节和自控。② 掌握无菌、消毒和隔离的概念,并熟悉相关护理操作规程。掌握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③ 了解空气层流病房的性能,能根据要求调节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层流室的风速。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基本设备、物品的定位,特别是急救物品的定位和使用。

④ 熟练掌握基础器械的名称、用途,能熟练操作正确的刷洗、上油与打包;熟知各专科敷料单的名称和折叠方法。

⑤ 熟练掌握手术时各项基本操作(包括展开无菌台、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洗手方法等。)及专科手术的配合。

⑥ 掌握手术标本的固定、登记及固定液的配制;能客观、准确的填写各类护理记录单(接送病人记录、术中护理记录单)。

⑦ 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⑧ 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

⑨ 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手术室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手术室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手术室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⑩ 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5)产科助产士准入制度

① 取得助产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注册;

② 参加产科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助产士证书及婴儿抚触证;

③ 掌握围产期助产技术、围产期解剖生理学基础、正常及异常产程护理常规、新生儿护理常规、母婴保健知识;

④ 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产科专业护士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

⑤ 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产科专业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产科专业护士工作,并享受夜产科专业护士的有关待遇;

⑥ 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⑦ 遵照执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3.专科护士准入制度(1)符合专科护士任职资格。

(2)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委托的30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省卫生厅授权委托医学院校相关专科护士硕士学位课程班300学时的专业培训,并在相应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实习三个月,获得相应的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

(3)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开展准入管理工作。确定评价标准,进行基础理论、专科理论、论文答辩、专科专业技术和专科护士能力考核,经该机构或组织审核准入后,方可从事专科护士工作,并享受专科护士的有关待遇;

(4)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5)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6)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7)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学科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

准入制度 篇6

记者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 ,发现有关自动门运行质量问题的就有数十万条之多,发生各地有案可查的事故记录也有数十条之多。

自动旋转门进入中国市场并被广泛采用还是近十年的事情,在为行人带来了很多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满足了业主对楼宇智能化和建筑物节能保温的要求,美化门区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档次。由于这些产品特性,近十年以来,自动旋转门市场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用户也日渐普及。

在广阔市场前景的诱惑和利益驱动之下,数以百计的生产厂商蜂拥而至,迅速地加入了这个新兴行业,真可谓“万马奔腾、百舸争流”。自动门行业在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政府管理缺位、行动迟缓、缺乏有效的行业发展指导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也日渐显现,直接后果便是伴随自动门产品普及的同时各地层出不穷的伤害事故。

2007年7月27日,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温家宝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努力做好工作,满足群众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

自动门的事故到底是使用人的责任,还是自动门在安全保障上的纰漏?难道从自动门技术上就不能规避此类问题么?

建设部自动门车库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指出,旋转门事故频发,其原因有三。第一是厂家生产旋转门不合安全指标,造成安全隐患;第二是一些市民在经过旋转门时,疏忽了对儿童的监护乃至自身的安全防范;第三是安装使用旋转门的单位对旋转门的维护保养没有到位。

记者在调查了解北京市自动旋转门的情况时,发现旋转门的安全问题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旋转门甚至连基本的安全警示标志都没有。发布旋转门安全使用标准的建设部自动门车库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指出,旋转门的使用单位应在旋转门上设置警示标志。但在这些旋转门中,大部分门上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警示标志,部分旋转门在固定门柱或者旋转翼上贴有警示图标,这些正方形警示图标平均长度4厘米左右,贴在旋转门上很不起眼。还有一些旋转门上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或只贴了小心玻璃的提示。

目前国家对旋转门尚没有强制性标准,只有推荐性标准,行业内执行的是2005年12月开始实施的《自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该标准规定:“旋转门出入口处门扇夹人危险区,距门右700毫米扇面内最大开启速度正常行人小于等于750毫米每秒,残障者小于等于350毫米每秒。”该规定旨在保证行人不会因为旋转门转速过快而推倒。

自动门的感应器作用受使用者站立位置影响很大。自动旋转门的旋转速度受到安装在不同安全区的多个感应器联合作用控制,使用者站在不同的位置影响感应器作用或者部分感应器传感不灵都会影响该项功能的实际发挥。“启闭方式及感应装置的选择方案,要充分确保出入行人的安全性。”但事实上,自动门的事故以小孩和老人居多,快速接近、站里停留、斜穿进入都可能造成自动门安全事故:如“快速跑入关门途中的自动门容易引发碰撞(上海地铁事故)”、“儿童在自动门的门袋侧玩耍容易与打开途中的自动门发生碰撞”、“在自动门的通道上站里停留容易被关闭的自动门夹住”以及“自动门打开时手被夹在自动门移动扇与固定扇边框”等。出现此类事故,是由于自动门的供应商对行人因不注意可能引发的情况没有考虑全面,设计上缺失了对自动门事故防止对策、管理的留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 9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80号令),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突出重点,程序规范”的管理体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也日趋完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对涉及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的产品、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影响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产品,以及法律法规要求依照《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允许其生产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该制度规定,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条件,并按规定程序取得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

目前我国对旋转门的生产还没有纳入生产许可证制度,厂家想进入旋转门生产领域手续相对简单。伴随而来的是,自动门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期取得规模优势,自动门业产能过剩的迹象已显现出来,行业竞争在所难免。加之有些进口品牌是在国外采购组装冠以商标进入中国,国内也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存在,致使自动门设备和门体的生产质量良莠不齐,自动门市场不甚规范,且安全事故有上升趋势。

记者认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设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通过屡屡发生的事故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抓紧、加强对自动门行业的监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由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面,尽快组织由建设部和质检总局的专家、行业协会专家、制造厂商代表等组成的“自动门安全生产形势会议”,讨论自动门产品的安全问题。

其次,加快标准建设,设立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呼吁尽快发布和完善的自动门《产品标准》等相关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对旋转门出台强制性标准,只有推荐标准,行业内执行的是2005年12月开始实施的《自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最重要的《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经过了2年多的研讨,至今没有明确的出台时间。标准的缺失,是造成目前行业进入门坎偏低、生产混乱、价格混乱、质量标准不统一、行业恶性竞争、质检机构缺乏执法依据的最重要因素。

第三,国家质检总局应尽快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自动门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进行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建立允许自动门生产的行政许可制度。实施企业许可准入制度,控制和管理旋转门制造、安装、维修等相关环节。

最后要尽快统一目前混乱不堪、各个厂家自行设计的安全标识,并责成各个厂家做好宣传工作。

令人吃惊的是,记者在调查中得知北京某饭店轧死小孩和上海地铁事件的“肇事者”——自动门的生产厂家是某国际知名品牌的国内生产商(外资绝对控股)。虽经多次联系该生产商,希望采访该企业的负责人,以全面了解该企业对多起事故的认识、对自动门安全问题的看法等,但非常遗憾,该企业一直回避采访。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竟然是国家目前正在编纂之中的《自动门安全标准》的主编单位,这样的实际状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中国自动门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指导,也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有效引导,同时也需要有责任的国产优秀品牌的带队,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所有关乎民生的和国家声誉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都一定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浅谈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篇7

1 动物产品准入工作的实施机构

动物产品的准入工作应当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依法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管。动物卫生监管执法工作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 它不仅具备行政执法的共性—强制性, 更兼具专业知识的特性—技术性。动物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来实施, 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产品监测、检疫、抽检等行政措施的技术特征, 且在推行市场准入过程中要建立几个制度, 即“入市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考察备案制度”、“动物产品采购加工制度”、“动物产品入市电子信息管理制度”、“隔离待检制度”及“临时管制制度”等。

2 入市动物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2.1 生产或加工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必须经过所在地市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并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属定点屠宰的企业还必须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定点屠宰证书,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检疫、检测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检疫、监测程序要遵循国家的规定。

2) 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车间的设计和工艺流程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出场的动物产品要持有合法的检疫手续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手续。

3) 动物产品的包装、监测、消毒、检疫、检验、抽残及抽毒等动物卫生强制措施要符合输入地的标准。

4) 以包装方式出厂的动物产品, 包装必须透明, 最小包装外必须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检疫标志, 绿色、有机的动物产品要加贴相关认证标记, 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可降解。

5) 非常温保存的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时要具有必要的冷藏设施。

6) 实行信息管理, 能及时、准确上报产品信息;2年内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例。

7) 动物产品出厂时要具有本企业的品牌和商标。

2.2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是具有法定资质营业执照等;二是具有特定的动物产品保存、运输设施;三是通过有效地动物卫生条件审核;四是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具备相关动物卫生知识的人员;五是具有生产企业的经销代理文件;六是能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

3市场准入监督管理措施

1) 外埠动物产品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必须取得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外埠动物、动物产品入市准许证》和《入市产品核准明细单》, 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凭《入市动物、动物产品核准明细单》到指定报验地点报验。

2) 报验动物产品依批次报验、抽检、测毒。须持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以及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准入动物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动物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准, 要相对封闭并由工商、动物卫生监督及商务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4) 外埠动物产品加工、运输、经销、批发等环节,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批发、交易企业还需建立销售信息库。外埠动物产品报验大厅或动物报验点应当科学管理、高效服务, 建立报验信息数据档案并回收票证, 这些都是市场准入工作的关键。

4市场准入管理预警机制

市场准入制度是新生事物, 相关的处罚依据不是很完善, 但是任何行政管理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处罚法规支撑, 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只有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才能科学运用、稳定推进、有序管理。主要内容有以下2点。

4.1初次警告

(1) 虽然已经准入, 检疫手续也齐全, 但到输入地后未完善报验换证手续就进入交易环节的; (2) 在日常抽检过程中, 初次发现未合格产品, 并且没有流入消费环节的; (3) 经营交易活动档案登记不规范的。

对于以上几种在市场准入管理过程中违法行为较轻微, 也没有造成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应进行初次警告。

4.2社会预警

(1)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法定准入, 擅自将未经报验的动物产品入市的; (2) 对于同一品牌的动物产品在3个月内连续3次抽检、监测不合格的; (3) 输出地、生产地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 (4) 对动物卫生监督发出的整改措施初次警告不予落实的; (5) 拒不建立动物产品经营、加工档案或建立虚假档案信息的; (6) 境外输入的动物产品被农业部临时管制的; (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查处的。

烟草零售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篇8

所谓烟草专卖, 就是指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的制度。其实质是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生产、收购及销售业务实施特殊的市场准入制度, 非经批准的单位及个人不得从事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烟草零售市场准入制度执行上, 就是烟草专卖部门要根据《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具体规定, 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发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烟草零售市场作为烟草行业计划与市场的最终结合点, 如何立足于烟草产品的双重属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烟草资源的作用, 更加科学地发挥计划调控作用。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烟草零售市场准入政策上已有或将要受到的方方面面影响。

一、新型零售业态要求准入烟草零售市场

零售业处于流通过程的最末端, 因此零售业的现代化、合理化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 流通是商品交换实现的形式和途径, 商品经济越发达, 流通业也就越重要。流通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时期, 流通的含义、功能以及运作方式都有不同。流通的落后性大多表现在流通观念和流通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脱节上。而实际上, 在现代零售市场中, 消费者对零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流通市场面对的主要变化是消费者消费理念和购买方式的变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达瑞恩·布里格提出了“新消费者”概念, 认为可以判断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引发消费者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 进而对零售管理模式的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生活方式下, 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多样化, 标准化的购销模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 需要多种零售业态并存、均衡发展。

同时, 影响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还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两大重要因素。

(1) 科学技术也是影响新型零售业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现代制冷技术、包装材料和技术、私人汽车, 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购物习惯和销售方式, 于是超级市场等一些大型化、大众化的零售业态得以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使网络系统进入家庭, 网络营销、在家购物这种无店铺销售的零售业态就会得到发展。

(2)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促进零售业态的不断变化。商业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 尤其是外资进入零售业, 加速了新型零售业态传入中国, 催化了传统零售业态的改变, 使零售业态出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中国压抑了30多年的消费水平迅猛提高, 高档化市场定位的零售业态应运而生。而社会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平台后, 由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又给大型化、大众化的零售业态如货仓式商场、连锁店等零售业态以发展的契机。零售业同种业态之间与不同种业态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加速了零售之轮的回转, 缩短了零售生命周期, 加速了旧的业态成熟和衰退, 促进新的业态面世。

回顾中国商业体制改革的历程, 80年代初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改革, 从“三多一少”的商业流通体制到各种企业体制的改革。但在各种新型业态大发展之前, 传统商业格局仍未被打破。只有进入90年代, 新型零售业态大发展, 才从网点布局、行业结构和规模等方面, 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格局。虽然烟草专卖是指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的制度, 即实行政府管制下国家垄断经营。但垄断经营并不意味着脱离市场, 尤其是近年来商业零售领域变化不断, 许多新型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 同时一些传统业态在竞争中逐步被削弱, 烟草制品零售市场准入规则也应当随之进行不断调整。因而, 烟草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通过合理布局这一行政措施, 解决以往“传统”布局与调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一定的市场方式实现业态内零售点相互竞争, 业态间逐步调整、优化, 从而最终达到“满足消费”的目的。

二、行政审批改革要有利新业态的准入

行政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在我国, 由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影响, 行政审批已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许多行政管理领域, 对于保障、促进经济和社 会发展发 挥了重要 作用, 成为一种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行政审批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 在行政审批中存在的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问题越来越突出, 有些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此, 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法律规制与规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要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 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 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 要限期改正。同时, 要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二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 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同时, 要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

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 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加快培育相关行业组织, 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

四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 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 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 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

五要加强政府监管。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要明确监管责任, 制定后续监管措施, 强化工作衔接, 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依法监管上来, 切实履行职责, 制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加强日常动态监管, 保证市场秩序,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六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深化审批公开, 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七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结合到烟草零售市场准入, 行政审批改革影响主要是地方政府推动的行政审批模式的调整。近阶段, 政府推动的行政审批模式改革主要有:并联审批制和告知承诺制。

( 1 ) 并联审批 制度。并 联审批制度, 是指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 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的制度。改变以前行政审批单位按序逐家进行行政审批的模式, 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 实行由一个中心 (部门或窗口) 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 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并联审批一般包括七大步骤:许可预告、服务前移、一窗受理、内部运转、并行审批、限时办结、监控测评。通过运行效果看并联审批具有四项好处:一是节约了申办人的时间。由于采用并联的方式, 各流程同步进行, 无需受上一流程的限制, 因此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二是增强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并联审批要求各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意见, 将服务前移, 有利于改变政府形象 , 增强政府 部门服务 意识。三是可以节约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渠道为技术手段, 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 通过网络的文件收发, 减少了公文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转时间, 具有范围广、节奏快、保密性好、效率高的特点。四是有利于构筑透明政府, 便于公众监督。并联审批制度规定各审批部门需将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需具备的法定条件、需提交的申 请材料、 承诺办理 时限、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行政审批有关的详细信息, 通过印制办事指南、在网上、办证大厅公布等方式发布给社会公众, 使申请人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

当前, 不少区县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已根据政府要求采取了并联审批制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2) 告知承诺制度。告知承诺制度,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行政审批申请, 行政审批机关一次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 并能够按照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材料的, 由行政审批机关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方式。

国家烟草专卖法律体制的核心即许可证制度所采用的实质审查原则与告知承诺制所倡导的形式审查原则有所不相一致。在我国目前烟草专卖体制下对烟草零售市场准入, 因属特许范围, 仍必须按实质审查的程序进行操作。告知承诺制度在烟草行业不适用的理由如下:

一是现行 的法律规 定烟草行业不宜实行形式审查。烟草专卖制 度是国家 为维护本 国烟草市场稳定发展, 以确保国家财税的征收。我国现有的《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 核心是严格的许可证制度, 即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各环节的市场准入必须符合严格的许可要求。根据《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烟草零售商必须在资金、场所、合理布局等环节满足相应条件。特别是在“网点合理布局”上, 国家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即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由县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 据当地实 际情况确 定“合理布局具体要求”。显然, 烟草专卖体制下的烟草零售市场准入不宜实行形式审查的告知承诺制。

二是国际 上“控烟 ”的大背景要求烟草行业加强监管。为限制 烟草制品 的生产和 消费 ,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烟草及其制品课以高税, 实行“寓禁于征”政策。特别是近几年来, 世界范围内“控烟”呼声越来越高, 各种强制性管制措施越来越多, 国家对烟草制品税收也不断提高。我国已批准加入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 各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卷烟的销售, 以减少烟草对人们带 来的危害 。显然 , 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一国际公约方面来讲, 必须对卷烟零售加以必要的控制。同时, 我国在加入WTO时, 我国政府一方面承诺充分放开国内市场, 但仍有极少领域尚未承诺放开, 其中就有烟草行业, 我国还将继续坚持专卖专营的制度。这充分说明, 国家要求烟草行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 完善监管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

三是告知承诺制度在监管上的局限性。告知承诺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其实质是要求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项目实行形式审查, 而非实质审查。就烟草零售许可证而言, 形式审查是只审查申请人提供的相关申请文件是否齐全等形式要素, 而对于该文件所载内容的真实性不进行审查, 实质审查是全面地对文件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如审查注册资金、经营场所、合理布局的要求等内容。告知承诺制度运用契约形式来处理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 在保持行政机关必要控制权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市场主体主导的能动作用。但是, 在烟草行业这种需要控制约束的领域很难单凭一纸承诺, 就能有效避免第三人的风险。

中国与越南外资准入制度比较研究 篇9

一、中国与越南外资准入制度的比较研究

1. 外资准入立法上的差异

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共识和求发展的急切需要, 越南国家将外资立法摆在重要位置上, 制订有统一的外国投资基本法, 即《外国在越南投资法》, 该法于1987年颁布, 几经修订、补充, 现已越来越完善, 形成较为完整的外国投资体系, 有规范统一的外资准入制度。我国没有制订统一的外国投资法, 而是由各种专项立法及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相互联系综合而形成的一个外资法体系, 在该体系中现行的各类外资法律、法规、规章已达200余项, 数量繁多的外资立法, 造成规范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目前规范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它们的实施细则。

与越南国家相比, 我国这种外资立法体系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一个作为部门法统帅地位的基本法。我国这种外资立法体系带来很多问题, 数量众多的各类外资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层次不一, 体系混乱, 不同层级、不同效力的法律法规往往内容庞杂、互相冲突, 而且按企业形式分别立法造成外资立法重复、矛盾现象严重, 对法律的权威性以及统一实施带来了很大影响, 如存在外资准入条件不统一、准入机构多、准入方式体系庞杂等问题。相比之下越南国家允许外资投资的形式也有合资、合作和独资, 但它们并不像中国一样事无巨细的针对外商投资活动中不同形式制定不同的专项法律, 而是制订有统一的外国投资法, 有规范统一的外资准入制度, 这样一来就避免繁琐、重复和矛盾。

2. 外资准入领域、外资准入程序的差异

东道国接受投资时, 首先发生的问题是, 它允许接受什么样的投资, 同意外国投资者向哪些行业领域投资, 这就涉及外资准入领域问题。外资准入领域一般是指外资企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 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允许其进入某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我国与越南国家都属于不断开放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利用外资较晚, 但能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修改、完善外国投资法, 不断扩大外资准入领域。越南外国投资法于1987年颁布, 几经修改, 允许外资准入领域越来越宽, 除了一些项目禁止外, 如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防及公共利益有害的投资项目、对自然环境生态有害的投资项目等;其他已领域逐步放开。而且《外国在越南投资法实施细则》颁布本了有关附件, 附件中每个目录作了详细规定, 让外国投资者一目了然。

对外资准入领域的范围, 我国已逐步放宽, 表现为从1987年至2007年, 我国六次修改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大幅度的放宽了行业准入的限制, 放宽了外商可以投资产业的领域, 如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从事教育、广播电影、公共设施服务、房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保险金融、制造业等。

外资企业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后, 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登记等程序作外资准入必要程序的最后把关。对当事人的登记申请, 由专门负责外资管理的机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 予以审查核准决定是否允许外资进入。

我国由于没有统一的外国投资法, 外资准入制度方面的立法繁多, 体系混乱, 不同的立法有不同的外资准入程序, 导致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 规定之间互不协调, 存在准入机构多, 准入方式体系庞杂, 程序复杂, 手续繁多等问题。而越南国家有统一的外国投资法, 因此有较为统一的外资准入程序, 不像我国这么繁琐, 这也是我国与越南国家在外资准入程序方面最大的差异。

我国与越南国家在外资准入程序繁简程度和审批期限方面也有差异。越南国家根据投资项目不同, 外资准入程序的繁简程度也不同, 如对申请登记颁发投资许可证的投资项目, 15个工作日内可决定;对于申请审定颁发投资许可证A类投资项目的, 程序复杂得多, 需呈报计划投资部、呈报政府总理等机构作出决定, 如果所需申报的文件资料齐全, 一般在45天内完成审批手续。

在我国, 根据设立的企业形式不同有不同程序, 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申请设立外资企业、合作企业、还是合营企业都是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 但审批期限不同, 申请设立外资企业审批期限为九十天, 设立合营企业审批期限为三个月, 申请设立合作企业审批期限为四十五天。

3. 投资形式、投资比例的差异

投资形式或投资方式主要是指外国投资者以什么样的投资形式进入东道国进行投资。越南投资法规定外国在越南投资的形式有合作经营、联营企业、独资企业, 而中国规定外商投资形式有建立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对投资形式的称呼也有点不同, 如对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在我国称为外资企业, 而越南国家称为外商独资企业, 外资企业称谓让人误解为有外商投资的企业都可叫外资企业, 还是越南国家称为外商独资企业比较确切。另外越南投资形式中的合作经营不同于中国称为合作企业, 它的合作经营只是一种投资形式, 并不是企业或法人组织, 而中国的合作企业是一种独立的企业形态。

投资比例的规定实质上体现了东道国对外国投资方向的控制, 我国法律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国合营者在合营注册资本中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只有下限, 没有上限;越南也有类似的规定, 越南投资法规定在合资企业中要求外资不得少于30%, 我国合营企业中外资投资比例比越南国家要低, 体现了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意图。

二、中国与越南国家外资准入制度的完善

随着投资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日益增强, 积极引入外资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已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识, 无论是我国还是越南国家都应抓住机遇, 修改完善外资准入法, 以便更好的吸引外资。

1. 中国外资准入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外资准入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为完善我国的外资准入制度,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1) 制订一部《外国投资法》, 形成一套以《外国投资法》为主体的综合全面、协调统一、高度透明的外资法体系, 在其中对外资准入加以规定。

由于缺乏统一的外资基本法, 造成我国外资法律、法规分散、零乱的状态, 不利于集中、明确、稳定地体现国家外资政策, 使外商感到中国的法律、政策模糊、多变, 外资准入标准不统一, 规定互相冲突, 难以把握, 这是法制不健全、投资环境不佳的表现。为使外资准入制度更规范, 我国目前急需制订一部《外国投资法》, 形成一套以《外国投资法》为主体的综合全面、协调统一、高度透明的外资法体系, 将三大外商投资企业法统一在该法中加以规定。在这部外国投资法里面对外资准入法做详细规定, 如从外资准入领域、准入条件、外资进入申请与审批、外资财产的评估与鉴定等方面加以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市场准入范围, 我国是逐步放宽的, 为了法律稳定性, 在外国投资法里面对外资准入领域只作一般性规定, 详细的规定还是在《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以规定。对外资准入主体应该尽可能的放宽, 在《外国投资法》应允许我国个人与外商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另外, 对外商投资形式应具体确定, 可以多样化, 不应仅限于合资、合作和外资企业, 吸收外资举办投资性公司、创业投资公司, 实行合并、收购、重组、推行BOT投资方式等等, 都应由法律或行政法规予以规定, 不能停留在部门规章或部门意见的规格上。

(2) 规范外资准入条件, 降低外资准入“门槛”, 简化外资准入程序

规范外资准入条件, 合理设定外资准入领域和限制条件是完善我国的外资准入制度的关键。对外商投资企业准入的领域和准入条件的开放, 要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平衡发展相适应, 尽管目前我国外资准入领域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加工制造、资源开发行业扩大和延伸到农业、基础设施、服务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 但对外资开放的市场领域范围仍偏小, 步伐还有待加快, 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投资领域都应该放开, 如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需要, 适当将国内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增列为鼓励项目, 并减少原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在外资准入程序方面, 要简化我国外资准入程序, 首先理清混乱的外资立法体系, 根据WTO所确立的全国政策法律统一性原则, 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的立法应保持统一, 以便确立统一标准的外资准入程序;其次, 缩小审批的外商投资项目, 除非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行业、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性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所必须控制的产业, 如军事工业、部分自然垄断特征明显的产业如自来水等、金融保险、医药等产业行业需要严格审批, 其他一般竞争性产业行业, 都可有审批改为核准;最后, 应进一步扩大省一级政府的核准权限, 目前我国大部分外商投资都要外经贸审批, 审批期限长, 程序繁琐。总之, 应规范外资准入条件,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项目外, 应尽量减少前置审批环节, 简化市场准入程序, 缩短办证时间, 提高效率, 减少外资准入环节。

2. 越南国家外资准入制度的完善

越南国家要根据本国情况、自身的经济特点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制订出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外资准入制度, 为此, 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

越南国家要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首先要保持社会安定、政局稳定, 避免像某些东盟国家政局动荡。针对投资环境不足, 越南国家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尤其是交通设施,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完善有关外资准入制度方面法律、配套法规, 同时政府要增强信用意识贯彻落实好各项有利于外资准入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 减少投资障碍, 加强投资保护。

(2) 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 放宽外资准入领域, 简化外资准入程序

尽管越南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性, 而且不断的对本国外商投资法律做出重大修改, 但如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一方面, 越南国家因总体投资环境不如发达国家, 为了吸引外资, 制订了许多鼓励措施, 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另一方面, 越南国对外资限制又比较多, 如对外资实行审批制度, 对外资准入领域限制、禁止较多。因此对越南国家来说外资立法还有待加强, 尤其是外资准入制度方面更应具体、明确, 外资准入“门槛”应降得更低, 如对外国投资比例限制放宽, 对于外资准入领域, 应更开放, 并且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手续。

摘要:越南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来, 双方政治、经贸来往日益密切, 为更好促进中越两国经贸合作, 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有必要就我国与越南外资准入制度作一比较研究, 以期达到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效果,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外资准入制度,外资准入立法,外资准入领域,外资准入程序

参考文献

[1]黄海:投资准入及形式制度研究[DB/OL].hppt:\www.cietac.org.cn

[2]蔡奕:论我国外资立法体系的重构[J].法学, 2000年第5期

[3]呼书秀: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互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4]云南外事[DB/OL].hppt:\www.e-yunnan.com.cn

准入制度 篇10

(一) 国外现状。

通过研究发现, 国外的职业资格制度运行较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外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比较完善。比如英国制定了《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规范与指导》, 在标准制定、考核组织以及考评人员管理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德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 规定了联邦职业培训署和行业总会的职责;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里面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非常有代表性;美国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法律和法规, 为职业资格管理创造了充足的外部条件。二是国外职业资格制度的企业参与度较高。比如加拿大行业协会具有以职业认证指导职业学历教育的职能。三是国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体制比较健全。比如澳大利亚的TAFE制度, 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 主要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学院) 来实施。

目前, 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职业分类, 并实施了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例如英国在1992年,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人力资源。相比之下, 中国的就业准入职业目录相对较少。

(二) 国内现状。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实行已经相当普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制定了部分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对持证上岗的管理, 也制订了就业准入制度。但在具体实施双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不认可, 挫伤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

虽然我国规定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但是很多企业在人员招聘时不要求求职者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与就业准入有效衔接。很少有企业会按照学生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级别去定岗位定待遇, 至多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应聘时的一种参考。

(二) 缺少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

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关系到劳动、教育、人事及各行各业, 但由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存在问题, 也使就业准入制度很难施行。

(三) 职业资格证书良莠不齐, 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证书选择中存在避难就易。

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 除了政府部门直接主办的职业资格证书较易辨认外, 其他很多证书的权威性、含金量难以判断;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是理论知识, 不能对考生的职业技能作出评判;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委托的考试点与培训点相同, 培训质量不高, 考试过程把关不严, 证书含金量低。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证书通过率, 选择考取含金量低的证书。

(四) 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

一方面,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听讲不认真、下课不好好复习。同时, 学生尚未走出校园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 教师能力有限。大多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授课内容理论脱离实践。还有, 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没有把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职人才作为教学重点。

三、高职院校推进“双证书”制度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1. 政府层面。

政府应大力宣传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意义, 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充分了解其作用;推进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开展职业资格的清理, 建立良好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我国职业制度建设的进程, 加强就业准入控制的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用人的监管,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使国家政策得到落实。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形成合力, 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2. 企业层面。

一方面, 企业应主动接纳学生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习, 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也为企业提供发现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缺陷和问题的机会;企业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积极融入双证课程及课程标准的开发方面, 要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导作用;企业要尽可能参与学校校内实习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 企业还应该严格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 建立起激励机制, 使职业资格证书与待遇挂钩;制订岗位工资津贴标准, 明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 使其与职业资格技术等级相适应。

(二) 推进“双证书”制度。

1.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通。

高职教育应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之中, 使课程标准能适应职业标准的要求, 使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 重点改革课程, 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通, 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者发展目标的融通。

2. 加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一方面, 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的课程观。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 对课程进行了优化。另一方面, 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与课程评价方式要相融通。依据国家职业 (技能) 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相应教材来确定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由国家认定的考试考核机构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 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方面,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基地和实训室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基地建设, 使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培养尽可能在学校完成。另外在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上要坚持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兼顾的原则, 实验、实训设备尽可能结合生产现场, 结合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 以缩小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另一方面,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带领学生去企业实地实习以及聘请企业人员进校园做专业讲座等方式, 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直观的认识, 同时扩大他们的视野,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4.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引进企业教师。

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鼓励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下企业锻炼, 使教师的理论知识更贴近实际工作, 讲起课来不再空洞乏味。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利用校企合作关系, 特邀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提高教师水平。

总之, “双证书”制度是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措施。“双证书”随着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必将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的门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双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国内外现状, 探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构建与就业准入相适应的“双证书”制度, 从而推进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关键词:“双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

参考文献

[1] .蔡宗朝.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证券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2] .韦秀芝.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 2008

[3] .付铁链, 曹志勇, 王勇智, 郝海森, 高永芹, 张丽军, 吴亮清.以就业为导向创建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双证书”制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戴碧露, 葛莉, 张立.国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双证书”人才的对策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王志勇, 尚慧文.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9

[6] .任鹏云.从技能型人才紧缺谈就业准入制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

准入制度 篇11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市场准入 立法理念 反思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087-02

“法律规范的内容必须反映出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般要求”。机构投资者是由各类机构投资者汇集而成的群体投资者。不同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及不同的市场作用程度、作用方向,因此在入市制度设计时不可能设计出一套普遍适用于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具体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由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构成,且主要以为数不多的条文散见于涉及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法规又多以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证监会、财政部、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部门规章出现。可见,对我国现有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只有首先确立好立法的基本理念,才能针对各类机构投资者的特性提出因人而异的具体法律制度改进方案。要想对现有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改进、完善,还得先对其在立法理念予

以反思与重构。

一、对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立法理念的反思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之初,一开始就寄希望于其能稳定市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而实际上机构投资者一进入股市就与羊群行为、短视行为、市场操纵联系在一起。从证监会公布的处罚公告看,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违法案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属机构投资者所为,且查处公布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机构投资者违规操作主要表现在操纵市场上,且操纵市场通常伴有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制造虚假信息等违规手法。这里比较典型的是青啤事件和深高速事件。同时,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也很有限。我国机构投资者市场功能扭曲是机构投资者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的适应性选择而出现的必然结局。导致机构投资者功能扭曲的现有制度是复合性的,其中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不失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现有入市法律制度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目的重在稳定股市和为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注入资金。错误的入市目的与作为“经济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增值追求相冲突,且在入市法律制度建构中过分注重政府的管制作用,更加重了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功能扭曲。虽然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有较大改进与完善,但仍未走出“路径依赖”的怪圈。很明显,要在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未进入锁定状态之前就对其改进完善,以期培育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要想对现有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改进、完善,还得先对其在立法理念予以反思。

1.资本市场产权缺陷和政策市致使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设计非理性。我国作为资本市场的后发展国家,证券市场的较多法律制度都是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产权制度安排确立了每个人与物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者承担不遵守的成本。我国产权制度是以国家公有权为主体,宪法修正案中就“保护公民个人财产权”有3条明文规定,集体所有财产的产权也掌握在政府手里,实际上国家财产所有权仍是产权制度核心。产权制度缺陷导致了我国资本市场筹资制度初始安排的缺陷。按理,资本市场的出发点应为投资者安排,因为投资者有了资金闲置,有了投资的需求,才会产生资本市场。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筹资,特别是为国企改革筹资,为国企脱困服务。“中国证券市场的公理似乎只有一个:证券市场是国有企业融资的渠道;而与其形成对照的是,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常见的关于证券市场的公理为:证券市场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场所。”初始安排的缺陷使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安排错位,将机构投资者培育的目的定位在为融资者筹集资金,而非定位于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证券市场实现资本增值。机构投资者入市目的错位又直接导致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在权利义务分配上的错位,即入市行为监管者权力本位而非融保护机构投资者权利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于一体的社会公共利益本位。以上制度安排错位又致使在入市法律制度建构中过度重视政府管制,使政府管制严重干涉了市场自治的范围,具体体现为入市条件过于严格,入市程序过于复杂,入市手续过于繁锁。

所谓“政策市”是指国家针对股市频繁出台旨在影响市场涨跌的政策,并完全导致了股市的频繁波动。在我国证券市场,政府是主要的制度供给主体,外生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创新模式。主要表现为我国资本市场是政府来引进、组织、实施,导致国家在资本市场上身兼股东、监管者、保护者三职。三重角色迫使政府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市场三者“隐性担保”,形成对国家的倒逼机制,致使政策缺乏连续,形成特有的“政策市”奇观。“政策市”为机构投资者带来了放大的政策性风险。而政策性风险是证券最大的风险,致使机构投资者漠视市场规律,过度关注政府政策,这必然形成负反馈机制而致我国证券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建构市场性差,政府过度干预情形得不到改善。

2.入市法律制度的建构未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特性。成熟的资本市场是机构投资者生存的基础。据成熟资本市场标准,我国证券市场明显属于后发性的不成熟市场,主要表现为股票市场相对较发达,而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即使是股票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也为数不多。同时,“现阶段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是有效市场,甚至未达到弱式有效。”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构架应适应我国证券市场需要。可我国现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并未按照证券市场的特性因地制宜,确立适度的市场准入条件,而是采用了过度限制的法律制度建构。也可以说目前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变迁是政府驱动型模式,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始终循着政府政策的轨迹行进,没有将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中国证券市场现状结合,力求实现中国证券市场与机构投资者的互动发展。

3.缺乏竞争机制,未形成平等竞争理念。与成熟市场国家的投资者相比,我国的机构投资不仅在数量、规模有差距,而且在结构与质量上也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主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且入市制度主要围绕证券投资基金安排。我国目前所谓的“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实际上是“超常规发展国有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此种入市法律制度安排以国家强制力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干预市场的正常运行,片面发展某一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而使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受到国家强制力的抑制,必然使市场自发产生的能够降低整个资本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创新遭受扼杀,使市场效率受损。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公募基金对私募基金、三类企业对民营企业、机构投资者对于个人投资者的挤出效应。

4.对机构投资者功能定位有偏差。机构投资者受到市场青睐和政府扶持,源于看重的是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的功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证券投资基金或直接赋予其稳定市场的职责是逆市场化的政府行为。”现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却仍寄望于机构投资者入市能稳定证券市场,因此,可见对机构投资者功能定位仍存在偏差。现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抛弃对机构投资者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站在机构投资者作为微观市场主体的自利性角度,才能克服其缺陷,达到既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又实现其营利性的两利目标。

二、对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立法理念的重塑

1.针对证券市场特性与机构投资者理性功能,明确立法目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即为我国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与西方成熟市场国家比较,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获得初步发展的后发展国家。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小、单个证券的发行量和交易有限、市场结构不合理、政策市等方面。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在信息传递与披露方面属弱式有效市场。可见,在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须注重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证券市场完善的互动。我国立法者在建构入市法律制度之初,就寄希望于机构投资者能稳定证券市场。而机构投资者作为微观市场主体,其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理论。机构投资者入市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本增值,即从证券市场赚取利润。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培育目的,即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为满足股市扩容和债券二级市场发展需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刺激金融品种创新、引进外资等五个方面。

2.适应WTO规则,培育能应付国际竞争的机构投资者。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在国内基金管理公司中所占股份可达33%,3年后将增至49%,5年后将增至51%。表明包括证券业在内的我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国外成熟金融机构的挑战和竞争。尽管国内已做出了积级回应,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市场的机构化、基金化趋势的需要。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后发外生性的新兴市场,更应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WTO规则,采取积极主动而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作为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建构,须从我国自身制度、市场建设出发,在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为实现机构投资者培育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而通过中外合资经营、合资新设、外资参股、外资收购等制度模式来实现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经济。

3.注重机构投资者结构与质量,创造证券市场平等竞争氛围。在市场经济中,平等主要体现为竞争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构,同时也是市场活动的核心。可见,能否实现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间的平等竞争能维护市场秩序,让证券市场形成价格发现机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果实力强大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市场操纵、内募交易、市场欺诈等不平等竞争行为恣意“蚕食”中小投资者,中小投资者会采用“用脚投票”,引起证券市场波动。同时投资者信心丧失会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克服证券市场的不平等竞争,除了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外,让更多的势均力敌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互相之间形成制衡机制,不失为良策。后者相对前者更为可取,原因在于充分利用不同性质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相互依赖和彼此制衡,并能产生市场互补和功能整合效应。可见,这要求在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建构中应注重各类机构投资者平等对待协调发展,以机构投资者的全面、均衡发展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定运行及效率的不断提高。

4.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确立好适度干预理念。对证券市场而言,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保持证券市场的秩序,促使价格发现机制形成,实现通过证券市场优化国民经济各部门资源配置,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前面论述过培育机构投资者目的在于满足股市扩容和债券二级市场发展需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刺激金融品种创新、引进外资等方面。而这些目的实现就旨在实现证券市场的社会公共利益。

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确保,既要通过该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正确确立、规制内容的科学设计来实现;还要通过准确界分入市行为监管主体代行的政府管制权力与机构投资者市场自治权利来实现。政府管制与市场自治的准确界分即为适度干预。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外生性证券市场国家中,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主要是政府强制性推动的,证券市场法律制度都或多或少带有政府过度干预的痕迹。同样,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也过分偏重政府权力而淡化了市场自治的魅力。可见在重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时,应确立好政府权力“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领域,应把政府主要精力放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行为准则,制度游戏规则,尽量减少对入市行为的直接参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许小年.从企业本位论到股东本位论[J].国际经济评论[C],2000

3.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一、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概述

(一)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概念界定

市场准入, 最初由部分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企业冲击而提出。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通过研究世贸规定以及各国制度, 将Market Access直译为市场准入并录入法律文件中。通常认为, 市场准入是缔约方在相互谈判的基础上达成的允许他国进入本国的产品和投资市场的一种承诺, 市场准入是缔约方承担的特定义务, 是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本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承诺。[1]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作为市场准入制度中的一类, 在规制农产品的准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含义, 法律、法规和规章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只有经检测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才可进入市场销售;二是特定农产品须包装和附加相应标识才可销售, 如转基因标识、检疫合格标志等1。除此之外, 地方规章制度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如《河北省农产品市场准入方法》第3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农产品市场准入, 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对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准予销售, 对未经认证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禁止销售的管理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仅从符合检测标准和标识方面进行认定, 并未考虑到经认证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问题。河北省地方法规中的规定缺乏严谨性, 未表明认证部门的权威性, 也缺乏市场监管的影响。综合以上因素, 我们可以得出,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指对于经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或者权威部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或者经检测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准予其上市交易流通, 而对于未经认证或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上市销售, 并经有关部门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准入对象是农产品;其二, 准入的标准是否经过认证或经检测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其三, 准入过程需要监管主体的监督管理;其四, 准入的后果是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和销售。

(二)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意义

1. 消除农产品“柠檬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 优质则难以优价是生产者的普遍共识。基于利益因素的驱动, 部分生产者无节制降低成本, 忽视产品的质量而大量生产质次价廉的农产品, 加之多数农产品具有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 造成交易双方对于农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2]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辨别能力与选择能力受到价格的影响较大, 使得价高物美或价廉物优的商品无法在市场立足, 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由于无法获取利润甚至赔本而逐渐减少了产品的生产, 而次品占据的市场份额与日俱增, 逐渐形成“柠檬市场”2。这不仅损害了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对消费者的健康也造成一定的损害。这就要求我国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将质量安全作为准入的标准来严格把关, 竭力抵制次品, 促进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2.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虽然在短期内给农民带来诸多限制, 但从长远看却带来了契机。在设立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准入标准后, 农产品的安全性便成为了市场竞争的核心。农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卫生, 即使价格抬高也会成为畅销品, 相比之下低劣农产品无安全保障, 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因此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维护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有序秩序, 而且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保证生产质优农产品的生产者具备市场主体的资格,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3. 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吃得饱, 而更注重于吃得健康、放心。尤其是在历经“毒大米”“吊白块”等食品安全事件后, 公众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关注愈加广泛。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日,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无药物残留、无细菌感染的的安全食品。只有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淘汰掉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才能建立起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利益和健康利益。

二、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现存问题

目前, 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建立了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并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体制自身的缺陷, 准入制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对象不明确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农产品, 在现实应用中, 各地对农产品概念的外延仍存在争议,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 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释义》表明, 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工的以及经过分拣、清洗、切割、冷冻、包装等简单处理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产品”。虽然各地方法规中也不同程度地对农产品做出了定义和解释,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分歧, 如农产品是否包括中药药材?是否包括林产品?此外, 农产品的定义不清问题, 也会引起监管争议, 如山东省即墨市宣判的“毒豆芽”事件, 对于豆芽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农产品, 福建省明确规定豆芽由农业部门监管, 而辽宁省则认定豆芽不属于农产品, 不由农业部门监管。这些争议不仅不利于相关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也极易导致司法机关作出相反判决, 造成同案不同判的局面。

(二) 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

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间存在交叉或冲突, 加之标准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检测认证体系的发展, 并给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首先, 准入标准的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方面, 各地对具体标注要求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如《河北省农产品市场准入办法》规定“包装上市的农产品, 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 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而湖南省相应规章中要求“包装上市的农产品, 包装上要有品名、产地、生产者名称、电话和地址, 或者加贴有上述内容的标签”。各地不同的标识要求往往使生产经营者无所适从, 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难度。其次, 我国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普遍存在着交叉、重复和空白的问题, 导致同一个农产品有几个审查和检验标准, 不仅给不法分子生产加工劣质产品以可乘之机, 还给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认定带来阻碍。因此统一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势在必行。

(三) 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不健全

开展检验检测是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要求, 不具有检测合格证书的农产品须经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进入市场销售、流通。若发现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禁止其进入市场, 并及时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汇报, 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从我国实践来看, 检测机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大中型超市实力强规模大, 有能力配备仪器和检测人员、投入质量检测以及日常运行费用, 而小型批发市场之类的主体, 则由于自身能力欠缺无力承担或者不愿承担高昂费用, 致使检测体系受限。其二, 我国部分质量检测机构功能单一、检测手段落后, 远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多采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的制度, 方法简单, 但无法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所得结果无法令经营者信服, 也无法成为执法依据。就四川而言, 若仅仅依靠全省现有已认证的16个市州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工作, 受交易量、交易时间和交易设备、人员等条件的制约, 实际操作还存在技术瓶颈。其三, 质量检测的复检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基于部分农产品具有易烂易腐的特性, 往往在复检时就已发生化学变化, 无法继续进行检测, 因而无法证实初检的情况, 缺乏了证据支持。

(四) 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无不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监督管理的缺失, 而造成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的原因, 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部门众多, 职能分工出现交叉导致监管混乱。在实践中,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包括农业部、卫生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 有的地区如兰州市还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 农牧、卫生、质监、商务、工商、食药监、环保、公安、财政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兰州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 以协调监管工作。虽然理论上要求各部门分工合作, 但各个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自订立标准来实施, 难免会导致规章间的交叉和冲突, 使得管理者职责模糊、经营者难以适从, 并大大降低了监督管理体系的系统性。

另一方面, 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全过程可跟踪反馈追溯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农业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尚未落实, 农产品销售来源去向跟踪困难, 小规模种养户信息难掌握, 检测体系不健全。总体来说我国的监管力以及标准化水平仍比较滞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物质投入、技术以及人员投入还尚不足, 导致了我国的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发展缓慢, 同时让一些违法生产者有机可乘, 只要躲过一年几次的监管行动, 就相当于进入了安全期, 有碍市场秩序的健康运行。

三、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 明确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对象

毫无争议, 农产品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对象, 但实际应用时, 由于立法中对农产品外延的界定尚处于空白状态, 加之因部分农产品的特性、监管主体的认知差异所致, 往往造成案件争议不断。此时, 唯有通过统一的立法规定来加以约束, 明确农产品所涉及的范围以及例外情形, 才能在根本上定纷止争。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著的释义的相关规定, 我们可以得出, 农产品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农产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四类;其二, 农产品是来源于农业的初级农产品, 既包括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工的以上四类产品, 也包括经过分拣、清洗、切割、冷冻、包装等简单处理的以上四类产品。

仅凭借该两项要素来判断是否归属于农产品的范畴, 仍过于含糊笼统。对于进一步确认农产品的具体外延, 应当在现有概念的基础上, 围绕两个核心要素, 授权农业行政部门对农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以制定目录的方式予以具体化, 列明不同状态下农产品的种类归属及例外情形, 并随社会发展及时地进行更新替换, 尽可能保证农产品概念外延的全面性、具体性。这不仅能减少可能引发的监管争议, 还能有效避免管理部门乃至司法机关作出不同的规定和理解。

(二) 制定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我国是一个地区跨度大、情况复杂的农产品进出口大国, 建立一套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尤为必要, 其关键在于协调各方利益, 形成统一的格局。

首先, 完善标识管理制度是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 追究相关人责任的前提。我们有必要令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信息标注在全国范围内达成一致。具体来说,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 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应当包装或附加标识的, 须经包装或附加表示后方可销售;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 要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通过构建统一的标识系统, 旨在减轻经营者的农产品入市负担, 同时有利于监管者履行良好有序的管理职能。

其次, 对于准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标准重叠问题, 理应从程序上予以解决。一方面立法者要针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查、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农产品的抽检和公开通报制度等流程制定一套系统普遍的规定体系, 使各地经营者能够通过遵循共同的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准入体系构建的投入, 使各地不仅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标准, 更能够在实质上得以统一, 切实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经济秩序。

(三) 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

农产品质量检测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卡, 严把质量关, 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因此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势在必行。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主要存在资金紧张、检测技术欠缺、复检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对此, 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补贴等举措进行改善。首先, 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其正常运转, 尤其是对于小型超市以及批发零售市场做必要的指引和支持, 使其能够承担得起检测所涉及的一系列费用, 保证检测体系的全面进行。其次, 建立必要的检测站, 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高素质的专业检测技术人员, 并以规章的形式对检测主体、检测程序、检测后果等作出具体规定, 逐步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检测体系。最后, 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农产品经营单位, 实行严格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查证制度, 对没有检验合格证明的农产品, 可由经营者自检或委托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市场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产品进行抽检。

因此, 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的健全需要综合多方力量。我们既要对检测的实施配备设施、人员、资金等外部力量, 又要加强体制自身建设以及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只有通过内外的协调配合, 质优农产品才得以在市场上立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得到进一步保障。

(四) 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管机制

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机构的监管不力推动了柠檬市场的形成, 引发了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针对我国现行监管机制尚存的问题, 理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首先, 监管主体的多样性导致了职责界限模糊, 出现执法混乱的现状, 对此应在制度中明确各级农产品准入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法规, 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中的管理程序、管理方法以及处罚措施。一些发达国家在规制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过程中, 遵循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技术法规, 各部门间分工明确, 建立起部门间合作协调机制, 避免了效率低下和监管缺失, 如欧盟和日本分别建立了自己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 实施独立的决策权。我国也可以考虑将监管部门进行一定的整合, 改革管理机构, 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

其次, 针对我国尚存的监管体制漏洞和技术不足问题, 可以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角度予以完善解决。从国家层面来说, 应适当的加大经费支持, 将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保证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国家的投入来促成监管的及时性、有效性。从地方层面来看, 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 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各类监管主体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监测体系等基础建设的投入, 建立起全面的全过程可跟踪反馈追溯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监管主体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增强监管的能力和手段, 使农产品市场监管更具成效性。

四、结语

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 在体制和管理方面尚不成熟。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立法时, 务必要注重适用对象和标准的明确与统一、监测体系的健全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 去芜存菁, 加强法律法规间的协调配合, 形成完备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框架。只有通过完备法律体系的指挥和引导, 才能对农业发展带来导向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晓燕.市场准入—澄清、流变与制度构建[J].河北法学, 2009 (7) :153-156.

[2]刘成玉.中国优质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物流运作策略下一篇:网络资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