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准入

2024-08-14

环境准入(通用12篇)

环境准入 篇1

据了解,今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缺水地区将严格控制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部门和机构的研究显示,导致各地雾霾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燃煤、机动车和工业,其中燃煤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大气中60%以上的粉尘、70%以上的二氧化硫、50%的氮氧化物都与煤炭燃烧有关。

根据环保部日前出台的《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现代煤化工项目应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优先选择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布局。已无环境容量的地区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必须先期开展经济结构调整、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等措施腾出环境容量,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加工工艺上,准入条件规定,严格限制将加工工艺、污染防治技术或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的高含铝、砷、氟、油及其他稀有元素的煤种作为原料煤和燃料煤。鼓励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技术,并确保原料煤质相对稳定。

针对此前一些煤化工项目污水外排、污染环境的问题,准入条件还要求现代煤化工项目应根据相关标准设置事故水池,禁止直接外排。构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园区相衔接的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此外,现代煤化工企业和涉及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园区应建立覆盖常规污染物、特征污染物的环境监测体系,并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网。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

(节选自《一财网》)

环境准入 篇2

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

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

现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

(渝办发〔2008〕6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已经2007年12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

一、总则

(一)为合理利用环境容量资源,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以下简称工业项目)及其有关管理活动,编制涉及工业项目的发展规划也应遵守本规定。

(三)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职责协助和配合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规定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环境准入条件

(四)工业项目应符合产业政策,不得采用国家和我市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五)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基本水平;“一小时经济圈”内工业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先进水平。

(六)工业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进入规划的工业园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居住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建设工业项目。

(七)工业项目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八)工业项目选址区域应有相应的环境容量,新增排污量的工业项目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不得影响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完成。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企业、流域和区域,不得建设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项目。

(九)存在环境风险的工业项目必须配套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禁止建设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

(十)在长江、嘉陵江都市区江段及其上游严格限制在沿江河建设可能对饮用水源带来安全隐患的化工、造纸、印染、电镀等工业项目,禁止建设可能排放剧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内环线以内禁止建设燃煤项目,内环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区域禁止建设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都市区常年主导风上风向区域严格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

(十一)“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工业项目应符合下列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要求。

1.都市区内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6.9千克、氨氮不高于1千克。其中,高新区、经开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3.5千克、氨氮不高于0.5千克。

2.万盛区、双桥区、永川区(非沿江地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和南川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2.6千克、氨氮不高于0.4千克,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高于48.6千克、烟尘不高于12.6千克。永川区内废水排放去向为长江的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19.5千克、氨氮不高于2.9千克。

3.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和合川区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19.5千克、氨氮不高于2.9千克,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高于30.9千克、烟尘不高于7.5千克。

(十二)梁平县和垫江县工业项目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高于2.6千克、氨氮不高于0.4千克。

未列入第十一条、十二条规定的区县(自治县)不执行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

三、管理与实施

(十三)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有关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其中涉及工业项目的内容应符合本规定要求。对不符合本规定的规划,环保部门不得同意通过规划环评审查,规划审批机关不得审批,国土部门不得供应用地。

(十四)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发展改革、经济、规划等部门应建立工业项目前期论证会商制度,与环保部门共同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项目符合本规定。

(十五)建设单位在开展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时,应依法向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

对明显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应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按本规定要求调整建设内容或选址。

(十六)建设单位在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说明项目是否符合本规定,并就项目能达到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效率水平做出承诺。

对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不得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国土、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银行不得为项目提供贷款。

(十七)环保部门根据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中限定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相应的排放标准。

(十八)对公众反映强烈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应组织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在建设单位未提出妥善解决办法之前,环保部门不得批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十九)拟建工业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对该类工业项目特征污染物不具备监测能力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十)建设单位在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过程中,应当落实本规定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对不符合本规定的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环保部门不得同意其备案。

(二十一)建设单位在工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报材料中,应根据试生产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测算和说明项目是否符合本规定要求。

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均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要求,但因市场价格变动导致项目超过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超标幅度不超过15%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可以同意项目竣工验收。

四、违规处理

(二十二)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的工业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二十三)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要求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或停产治理。

(二十四)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效率超过规定限值,其超标幅度不超过30%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超标幅度超过30%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停产治理。

工业项目整改后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的,环保部门应按原环评审批的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收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二十五)因建设单位自身原因导致项目超过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十六)对未完成排污总量减排任务、工业建设项目违法现象突出的区县(自治县)和工业园区,环保部门暂停审批除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十七)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由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其他

(二十八)火电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中的国内先进水平,不执行本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新建火电项目不得布置在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区域。

(二十九)污染物排放效率系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排放的污染物数量。

(三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情况,适时对本规定中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数值进行修订。

(三十一)已建成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执行。

民营银行准入不宜缓行 篇3

几点分歧

徐滇庆强调了和一些观点的几大分歧。分歧之一在于,是否要打破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有人反对民营银行,要害就在于试图维护国有银行的垄断",徐滇庆说,"为何国有银行改革成效不大,原因并不复杂。只要产权制度、垄断局面不改,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跳不出老框框。"徐滇庆质疑,"国有银行改革的一本经念了十几年,没有多大用,再念几遍,就有用了吗?"

徐滇庆认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而对内不开放,是严重的不对称,完全违背金融一体化的原理。

他介绍,从世界经验看,民营银行资金占银行资金的比例平均达到85%以上。凡是发达国家,或者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都是民营银行占主体;而凡是国有银行占主体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贫穷落后或者专制的国家地区。

分歧之二在于,是通过市场还是政府来主导金融改革。徐滇庆认为,应当坚决反对政府主导下的民营银行改革。一旦金融改革主导权到了利益集团手中,无论什么政策都会走样。"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让金融改革的对象来主持金融改革,其结果肯定是南辕北辙,令人哭笑不得。

分歧之三在于,是否主张马上进行金融改革的制度创新。

针对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应当缓行"的论点,徐滇庆认为,虽然目前全面开放民营银行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并不意味着有关民营银行的研究、试点就可以放松。"如果不马上动手,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被动局面"。他强调,金融改革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分歧之四在于,是否相信民间金融的活力和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就难免把开放民营银行当成洪水猛兽。"徐滇庆强调,在全面开放民营银行之前,要努力推动金融改革制度创新,特别是民营银行准入、监管、退出法规的研究。

并不是一开放民营银行就会天下大乱、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不过双方都认为民营银行是历史发展潮流,迟早要开放,双方也都认为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开放民营银行的条件。徐滇庆强调,他们充分认识到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主张首先从制度创新入手,争取金融改革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我们认为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能好几年才能达到全面开放金融领域的结果,绝对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说:"现在有人说焦点是改建还是重建,我们认为,改建、重建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一个统一体。能改建的就改建,不能改建的就重建,一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五件大事

徐滇庆认为,要保证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抓紧五件大事来做。

第一,建立新的金融法规,包括准入、监管、退出法规;第二,在学术研究单位和金融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有效范围内进行民营银行的试点;第三,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四,完善金融审计制度;第五,抓紧金融人才的培训和民营银行负责人的挑选。

徐滇庆认为,要完成这些任务,如果从现在开始着手,估计要3年左右,也就是说,3年之内,民营银行不应该出现太多。3年之后,是否全面开放民营银行,要到时再说。他认为,倘若5年之内能够核准100家民营银行,就很不错了,"绝对不能头脑发热,以搞运动的方式来搞金融改革。"

几点说明

针对几种说法,徐滇庆进行了澄清。

"把金融体系推倒重来的说法纯粹是胡说八道,金融是心脏,一天都不能没有银行,怎么能推倒重来呢?"

"有人说新建3000家银行,市场淘汰2700家,剩下300家。这更是无稽之谈。"徐滇庆说,"这本身是违反渐进改革的模式,我们再三强调,要警惕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

徐滇庆还强调,要警惕"运动式"的做法,一夜之间全面放开。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的金融业突然全面放开,几天之内俄罗斯就出现了几万家银行,导致一些金融投机分子进行大量金融诈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和王自力站在一起,反对那些不合格的投机分子混水摸鱼。"

环境准入 篇4

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亟须重估和调整

当前我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电信业务分类的许可证管理制度, 其核心是对电信网络设施采取较为严格的准入标准, 以保证监管部门对网络设施有较强的管控能力。这一市场准入管制理念以传统电信业的监管为主要目标,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多方面问题。

导致监管范围不足传统电信业中, 网络设施运营与业务提供紧密捆绑, 因而监管机构依靠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对网络设施的有效管控后, 对业务的监管能力自然形成。然而,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与网络运营处于松耦合状态的新业务, 这些业务超出了现有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范围, 也超出了监管机构的管制范围。“3Q大战”中所表现出的监管缺位, 即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

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和创新不足目前对于基础电信市场向更多市场主体或资本主体开放的问题考虑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三家基础运营商的国资背景导致企业经营行为区别于市场机制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为完成考核目标, 往往采取更激进的竞争手段, 如割光缆、营销上的恶意攻击等。此外, 基础电信企业对网络设施的垄断, 还导致其挤压增值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的业务创新能力。

未能有效激励网络设施建设效率在缺少新主体、新资本进入的情况下, 当前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情况并不理想。在接入质量方面, 我国宽带网络的接入速率与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

面临较大的通信安全挑战“重设施轻业务”的管理模式导致监管部门缺乏保障业务安全的必要机制和手段, 面对IDC这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却又无法有效监管其设施的业务, 只能采取停发许可证的方式确保通信安全。此外, 互联网环境下大量长尾应用和用户自创内容带来潜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 这些业务游离于市场准入制度的管制范畴, 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面临技术、业务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挑战伴随通信网络和技术渗透至国民经济各领域, 成为所有行业的“基础设施”, 通信业务正在快速向其他行业领域拓展, 产业链与竞争主体日益复杂。当前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整个监管制度的基础, 无法清晰界定各行业间的管制边界, 导致包括“三网融合”在内的各种融合业务在监管责权上存在模糊不清等问题, 部门间协调难度和成本大幅上升, 严重制约了融合业务的发展。

未来市场准入制度应解决好四大问题

近年来, 各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不断作出调整, 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放松, 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美国和欧盟已经全面放开基础电信领域, 取消许可制度, 将准入监管主要限定在频率等稀缺资源的使用上。韩国虽然在基础电信领域仍然沿用许可证管理制度, 但增值电信服务基本放开, 采用备案制管理。在融合业务准入方面, 各国根据本国现有监管体制, 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如欧盟将广电业务纳入统一授权框架, 不再进行准入管制。美国参照有线电视业务准入方式进行融合业务管理。韩国则针对融合业务制定了专门的准入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与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未来市场准入制度调整应旨在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业务服务创新和恶性竞争问题, 即通过准入制度调整, 在业务市场进一步引入竞争, 并保证市场主体的资本结构更加多元化, 公司治理更加合理。二是新技术新业务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问题, 在扩大市场准入管理边界的同时, 有效界定与其他部委的管制职责划分。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投资效率问题, 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入更多资本参与, 加快网络覆盖与升级。四是通信安全问题。在通过准入制度调整确保融合环境下通信安全的同时, 也要考虑改变当前依靠国有运营商实现通信安全的机制。

考虑到制度调整过快可能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可分三个阶段推进我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第一阶段的调整重点是解决融合业务监管缺位和监管边界模糊的问题。具体方式是实现网业分离的市场准入制度, 将电信业务分为建设、设施运营、平台运营和业务四个层次, 通过对设施和平台的有效监管, 达到保障通信安全、促进行业发展的目的。此举将设施、平台和业务分离, 在多部门进行融合业务监管时, 也更易划清彼此的管制范围。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促进网络设施建设以及各类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具体方式是降低特定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如可以考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通信网络建设领域, 以促进宽带网络部署与升级。此外, 在实现网业分离监管的前提下, 还可以考虑向民营和外资开放部分基础业务市场, 甚至开放转售市场等。但在设施运营和平台运营领域, 则应采取相对谨慎的做法。

第三个阶段将考虑在区域市场层面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探讨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开放区域市场准入的可行性。

环境准入 篇5

环境准入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0-07-2

2各省辖市环保局: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把好环境准入关是推动污染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为深入贯彻全国和我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抑制我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2010‟48号文件)和《关于批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环„2010‟56号),推动我省“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现就进一步加强环评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限制部分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

(一)自该文下发之日起3年内,不得受理下列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氧化铝项目;所有拟新建、扩建的水泥和平板玻璃项目;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铁合金和甲醇项目;未列入河南省焦化和电石行业发展规划的焦化和电石项目,或列入规划但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电

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焦化、电石项目;不符合《关于抑制我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2010‟48号文件)新建项目要求的多晶硅项目;新的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厂。

(二)不得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中规定的具体淘汰目标任务相关联的项目;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设备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

(三)严格以下项目环境准入。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多晶硅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应当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并进行规划环评,对未开展规划环评、开展了规划环评而未列入规划的项目不予受理和审批。

二、严格执行“区域限批”制度

对于未如期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未如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出现新增落后产能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政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民生和节能减排以外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对于建设项目存在环境敏感点搬迁问题,当地政府曾经作出搬迁承诺两次而未落实的,造成建设项目违反“三同时”规定,在政府承诺彻底兑现前,暂停受理该政府管辖范围内除民生和节能减排以外建设

项目的环评文件。

教师聘用必须坚守准入门槛 篇6

当强势者与弱势者发生争执或冲突时,国人的同情心总是习惯性地如潮水般地涌向弱势的一方,而忽视了对事件真相的追问。任何事情往往都有看得见的一面与看不见的一面。在这次有关代课老师媒体事件中,大多数公众只看到三位老师“弱势”的一面,却忽略了对他们的言行动机的追问。从目前报道的事实来看,整个事件的起因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三位老师招调考试没考好,于是在教师中和网络平台上散布煽动性言论。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就在生态园约了这三位情绪失控的老师做思想工作,而在三位老师看来,则等于变相的“软禁”,于是发短信向报社求助。

对于三位老师因不能人编而带来的心理焦虑和心理压力,我深表同情。虽然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曾说过:“在一道坚固的高墙与一个撞破在墙上的鸡蛋之间,我永远会站在鸡蛋一边。”然而,同情归同情,却也不能不说,在这次事件中,这三位老师所扮演的绝非仅仅只是处于弱势的无辜者的角色。

如果这三位老师考得比较好,我想,他们将心态平和地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绝对不会去到处散布那些煽动性的言论了。由此可见,他们散布这些言论的动机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想通过舆论的压力,逼迫政府就范,想不通过招调考试这道门槛直接人编。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因在考试上的失败而郁积的负面情绪。

三位老师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们的做法却实在不敢恭维。任何职业,尤其是那些对技术或知识的要求比较高的职业,必须设定相应的准入门槛,否则,该职业的从业水准和职业道德就没法维持,真正受害的人将是广大的公众。就教师这一行业来说,如果准入门槛太低,或缺乏优胜劣汰的机制,则无异于押上了整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教育是一件事关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的大事,如果让部分素质较差的人混入了教师队伍,或者为了满足少数群体的利益诉求而毫无原则地降低准人的门槛,对受益的那少部分人来说,无疑是“公正”的,可对于大多数公民而言,却是最大的不公正。

撇开“约谈”还是“软禁”的争议,此次事件的焦点其实就在于是否应该设置代课老师的准入门槛,应该怎样设置这个门槛,以及现行准入门槛的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上述,设置并坚守代课老师的准入门槛是绝对必要的。如果三位老师对现行的准入门槛的设置有什么不满,或觉得在某些地方有必要进行改进,完全可以通过正式的和合法的渠道向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这些部门未必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此外,因考试不利,想通过公共的言论平台的方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未必不可以,但这种言论毕竟是一个发生在公共空间的事件,故必须遵循在公共空间发言的“游戏规则”,即所有言论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要摆事实,讲道理,依靠事实与逻辑的力量服人,而不是一味的情绪发泄,甚至散布无根据的谣言或无理取闹。

环境准入 篇7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核心在于协调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既要防止以环境保护为幌子的贸易保护主义,又要保护环境,但二者之间的度很难把握。环境对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环境资源是自由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首先,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贸易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环境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其次,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各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差异。各国的环境禀赋不同,影响到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构,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政策会对自由贸易体制造成一定的冲击。自由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它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的完全自由化;而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是防止市场失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要求一定程度的政府管制和干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是相冲突的。

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通过参与国际环保条约或制定国内环保法规、标准等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措施,比如制定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使用环境标志等。这些环境措施对国外产品的市场准入,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环境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伤害更大。

二、与市场准入有关的环境措施

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对环境措施做出明确的定义。在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上提交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报告》将为环境目的所使用的贸易措施和具有重大贸易效果的环境措施统称为TREMS (Trade-Related Environmental Measures) 。在这里,TREMS既包含贸易措施,又包含环境措施。亚太经合组织将TREMS定义为:为环境保护之目的而作为国内政策或根据区域及多边协定采取的具有重大的附带贸易效果的法律、法规及行政措施。综合来看,环境措施是指为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由一国或区域组织采取的环保措施,这些措施会对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通常被称为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某些环境措施会对贸易产生消极作用,影响产品的市场准入。下文将具体分析与市场准入有关的一些环境措施。

1、产品的包装及其回收要求。

产品的包装若使用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的包装材料,如木材、稻草等,可能会将危害生态环境和经济作物的虫害带入进口国;新型的化学合成包装材料,如PVC塑料,在被当作废弃物加以焚烧时会污染空气。因此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包装和废物回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本国及进口的包装制品及其废弃物提出要求,主要环境目标是减少成为废物的包装物数量。各国关于包装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包装材料。这些材料包括PVC以及不能再生或不能分解的包装材料。二是制定强制再回收或再循环利用的法律。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实行“谁生产、谁回收,谁销售、谁回收”的制度,即制造商和销售商有义务回收使用过的包装物或容器。三是针对包装物征收相关税费。如原材料税是针对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这种税收主要目的是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鼓励使用再生资源;产品包装税是针对生产产品的企业,如果产品包装中全部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则可以免税,如使用不可再生或不可再利用材料,则税赋较高。

2、生产及加工方法标准。

生产及加工方法是指产品制造或加工以及自然资源获取的方式。生产及加工方法标准所针对的产品环境影响产生于消费和生产活动中,许多产品在市场销售之前要经过一些工艺过程,对环境有明显的影响。例如纸张的制造过程涉及树木的生长、木材的加工、纸浆的漂白,每个工艺都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所以不同的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

3、与产品技术标准有关的认证要求。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项关于某个组织实施、维持或完成其涉及大气、水质、土壤、天然资源、生态等环境保护方针的计划、运营、组织、资源等整个过程的管理标准。它不解决诸如技术问题或具体产品的环境标准问题,主要解决组织的行为、活动是否符合承诺的问题。它不是强制性标准,强调把自觉自愿实施和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作为一项原则,但由于它将是否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与有权威的认证机构以及企业的环境形象、社会声誉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因素联系起来了,事实上这种认证在某种程度上已转变成强制性的了。

4、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或包装上,以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环境标志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进而改变其消费习惯,并通过其选择来鼓励生产者改变产品设计,使产品和技术朝着更有利于环境的方向发展。环境标志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自愿申请,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约束性要求或限制的市场调节的工具。

三、与市场准入有关的环境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影响

上述这些环境措施在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的同时,也对国外产品出口有消极影响,环境措施对自由贸易体制造成的冲击己经不容忽视。WTO《2002年度报告》也明确指出,产品法规和标准正成为市场准入方面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环境措施对市场准入的不利影响时显得更为脆弱,这主要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以及管理机构在内的资源,不易于获得技术、信息和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有益于环境的原材料,而且进口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环境要求较高。

就产品的包装及其回收要求而言,首先,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环保包装标准操纵在本国的大生产集团手中,它们往往只考虑其国内的资源禀赋、市场偏好、废物处理设备等有利条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往往因包装难以达到其要求而无法出口。例如,1999年6月,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一批机械产品,因其木质包装材料不符合欧盟的检疫标准要求,欧盟单方面采取紧急措施,致使我国70多万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受阻。其次,环保包装法规政策有可能导致非故意地歧视国外产品,增加了国外产品进入进口国市场的难度。例如,国外厂商如果被要求同国内厂商一样对其包装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会因尺寸、规格和设计等方面的原因而受制约,不得不依靠当地销售商或废物处理中心来处理包装废弃物,从而支付高额的费用。再次,由于各国的环保包装要求不同,满足了一国的要求可能会受到另一国的限制,为保证符合不同国家的包装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必须支付昂贵的包装成本和费用,这无疑加大了产品出口的难度。

就生产及加工方法标准而言,生产及加工方法标准的要求可能实际上使生产者负担了额外的成本而对贸易产生影响。买方通常不太愿意购买与自己国家的标准存在很大差别的货物。因此,愿意在其他国家从事制造活动的制造商有必要按照他们国家的规格调整生产方法。这样,增加了工具成本,阻止了生产商利用规模效应。

就与产品技术标准有关的认证要求而言,除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认证外,发达国家还有它们各国的实验认证和某个行业的认证,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欠发达地区,传统的依赖雨水灌溉或旱地作业的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的农业非常普遍,这种以无污染的方式生产的粮食产品却由于不能满足认证评估的多种要求而难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1998年9月,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将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就环境标志而言,虽然环境标志制度使消费者的选择取代了强制性的手段,激发了生产者改进生产方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提高环境目标方面非常有效。但环境标志同样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由于环境标志首先是一种国内环境政策,潜在歧视难以避免。虽然环境标志的实施原则上是自愿的和公开的,对外国出口商平等对待,但实际上,涉及到这一制度的产品类别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进口国的环境利益,能否获得这种标志的标准的制定也受到国内厂商的影响。第二,尽管自愿采纳,仍对市场准入存在影响。当环境标志影响了消费者选择,外国生产者必须改变生产过程以取得标签来保持市场份额;同时,要达到环境标志要求的标准又需要支出很多费用,影响了出口国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第三,环境标志的信息是否透明、是否容易获得,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十分重要。如果每个国家都采用自己的体系,就会对外国生产商带来歧视,制造贸易壁垒。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第一,明确首要问题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因为缺乏保护环境所需的资源、技术原材料和信息等,其产品的市场准入受到更多的阻碍。而这些因素的缺乏,究其根源是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资金,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差异较大。当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最低生活必需的水平线时,拨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可能直接地依赖于其国内自然资源,如果仅仅为了消除污染而禁用资源就不能为这些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贫穷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

第二,虽然发展是紧迫的任务,但保护环境是国际法上的义务和责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引进发达国家政策一体化的思想,将环境目标战略性地纳入经济发展目标之中。

第三,发展中国家应看到环境措施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主动创造和利用产品的环境优势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同时要认识到环境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产业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力争与发达国家在这个新兴产业上同步发展。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变压力为动力,顺应全球的绿色潮流,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在投资方面向有发展前途的绿色产品倾斜,引进国外先进的环境技术和标准,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环境标准,引导企业申请ISO14000认证和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把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统一协调起来。

第五,发展中国家要直面环境措施对其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环境管理事务,促使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贸易与环境的整合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最后,要利用WTO的有关规则保护自己。WTO自创建以来,一直奉行利益均享的原则,即不论国家大小、贫富,经济和生活水平都应得到提高,应该照顾到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建立WTO协议的序言规定,为保护环境,允许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WTO的这种特殊规定,争取在制订环境标准时与发达国家有所差别,或分阶段进行,以延缓环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冲击。发展中国家在WTO今后与环境有关的谈判中应该团结一致,可根据需要做出必要的让步,但应坚持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地位给予优惠待遇,如在执行期限的差别待遇以及从国际社会得到环境技术及资金支持的机会等。

参考文献

[1]李伟芳.保护我们的环境[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49.

[2]李良.国际经济法论丛 (第五卷) [A].法律出版社, 2002:90.

[3]WTO Annual Report 2002[M].WTO Publication, 2002:36.

[4]茅惠民.“绿色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讨[J].上海标准化, 2000, (5) :18-20.

网络准入技术研究 篇8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IP地址冲突现象频繁发生, 干扰正常计算机联网。计算机入网没有有效管控措施, 计算机随意接入。为了确保局域网环境运行良好, 有必要对IP地址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对未授权计算机和非法制造IP地址冲突的行为进行限制, 本文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技术角度, 提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2. IP冲突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

I P地址冲突的解决方法有很多, 局域网中发生IP地址冲突, 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还是网络管理员必须要认真面对的管理问题。在分析故障存在的基础上, 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与教训, 从技术层面提出IP地址冲突的解决办法, 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一套可行的管理策略。

2.1 IP冲突原因

一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并且随意设置上网参数, 无意中造成IP地址冲突。

二是局域网中的一些非法攻击者企图破坏或干扰本地局域网中重要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 制造IP地址冲突故障现象, 造成整个局域网无法正常工作。

三是一些权限受限用户想获得特殊的访问权限, 冒用合法IP地址进行网络连接, 从而访问局域网的授权IP资源。

第一种情况发生频率较低, 归为特殊情况。第二种情况发生频率也较低, 但危害性最大。第三种情况发生频率最高, 行为发生人多为内部员工。

2.2 限制访问网络连接属性

用户可以修改本地主机的I P地址, 为了屏蔽修改功能, 可以通过修改本地系统组策略以禁止访问网络连接属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单击“开始”、“运行”命令, 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框中敲入“gpedit.msc”命令, 打开系统的组策略编辑界面, 依次点选该界面左侧显示区域中的“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网络”、“网络连接”等节点选项;之后用鼠标双击该节点选项下面的“禁止访问L A N连接组件的属性”, 打开目标组策略的属性设置窗口, 选中其中的“已启用”选项,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 用户就不能随意打开T C P/I P属性设置窗口修改本地主机的I P地址, 此方法适合对特殊网络设备的保护。

2.3 IP-MAC地址绑定

在相同的局域网网段中, 二层网络寻址不是根据主机IP地址而是根据主机物理地址来进行的, 而在不同网段之间通信时才会根据主机的IP地址进行网络寻址, 所以作为局域网网关的三层交换设备上通常保存有IP-MAC地址映射表, 通过手工修改固化IPMAC地址映射表表项, 达到限制IP更改造成的地址冲突, 从而限制非法更改IP地址行为, 防止造成网络运行不稳定现象发生。ARP绑定操作:telnet或console登陆三层交换机, 输入命令“arp static IP地址MAC地址”然后回车, 保存配置即可。

3. 内部入网控制

身份证起到证明身份的作用。比如去银行提取大量现金, 这时就要用到身份证。那么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人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去做重要事情一样。我们为了防止IP地址被盗用, 就通过上面的方法, 简单的对MAC表使用静态表项, 而有时在一个VLAN内, 已使用的IP地址数量多, IP剩余资源量大, 虽然之前已经绑定了已使用的IP地址, 但是对陌生计算机并没有管控措施。

通过ARP绑定技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MAC集中认证技术可以实现对入网计算机进行准入, 达到内部联网准入控制的目的。

3.1 MAC集中认证技术

MAC地址集中认证是一种基于端口和MAC地址对用户访问网络的权限进行控制的认证方法。它是一种通用的交换机安全控制技术, 各个厂商设备都有支持的型号。它不需要用户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 交换机在首次检测到用户的MAC地址以后, 即启动对该用户的认证操作。

计算机在接入网络前必须与交换机的MAC认证表比对, 如果认证表中没有此计算机对应的MAC地址, 则按认证失败处理, 不学习此端口下连的MAC地址, 从而达到未认证计算机无法转发数据包的目的, 控制其非授权入网行为的发生。

M A C集中认证与A R P绑定的区别是, MAC集中认证不需要知道对应设备的IP地址, 而是对MAC进行处理。本单位管理员通过网络认证台账, 即可认证本单位的联网设备身份, 对联网设备实行准入控制。

4. 入网控制管理规范, 补充VRV管理盲区

M A C集中认证、A R P绑定、VRV内网安全管理平台三者结合。通过基础认证台账 (从VRV获得) , 添加MAC认证用户, 建立本地认证用户信息, 绑定认证IP-MAC, 查询VRV未注册设备, 然后绑定未注册IP与黑洞MAC地址, 限制未注册已认证计算机。一段时间后, 通过认证, 但未注册VRV的用户, 反映无法联网的情况, 管理员通过查询台账, 绑定正确信息。帮助用户注册VRV客户端, 保证内网安全管理平台的用户完整性, 入网控制流程。

5. 应用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运行, 已经起到很好的准入控制效果, 试点单位IP冲突和IP占用现象已不再发生, 未注册用户数零, 技术应用稳定性良好。

6. 结论

通过ARP绑定技术与MAC集中认证技术相结合, 补充VRV内网安全管理平台应用, 有效防止非法违规入网设备获取资源, 内网IP冲突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完善了内网管理系统VRV用户完整性, 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者实施实名制终端行为审计和实名制行为管理。填补了VRV管理平台漏洞, 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平稳传输, 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赖利 (Riley, C.) 等著.ISCO网络核心技术解析[M].江魁等译.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2]H3C公司著, H3C配置手册[S].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9.6

[3]王群著.非常网管.网络安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4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研究 篇9

(一) 慈善组织概念界定

现今并无一个世界通行的对慈善组织定义的明确界定, 各国根据需要和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 以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界定。我国《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慈善组织进行了界定, 是指依法登记成立, 以慈善为唯一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里的慈善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 自愿、无偿开展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贩灾等活动。慈善组织活动不限于上述扶老、助残等领域, 它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和健康状况等符合慈善宗旨的其他活动。在这里, 采用广义的慈善来界定, 冠以的慈善组织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组织。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

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即是国家准许具有特定慈善目的, 符合慈善组织资格的民间组织设立所设置的标准与程序规则的制度规范。

现实中, 政府对慈善组织及其所属的民间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规制和管理, 这是政府因自身利益需要处理与新兴市民领域的关系。面对新兴市民领域, 各国政府或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需要, 或为了阻断公众参与, 巩固自身权利, 或为了使其按照政府希望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 或是其他原因, 都对民间组织进行了一定干预,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即是政府干预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 现今的慈善组织在市民领域不仅是不可忽视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的兴起对界各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起到巨大作用, 在我国, 慈善组织是重要的社会细胞, 其存在、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 传播慈善文化, 顺应了国际趋势。慈善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而目前世界各国也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市民参与, 慈善组织正是一条参与途径。

第二, 满足国民需要, 体现机制功能。一方面, 可以解决大量社会难题, 弥补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缺陷与不足, 更好地维护国民的民权和社会权, 促进社会平等;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有利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和促进自我实现。慈善组织发展是对社会有形或无形资源的重新开发和配置。它可以缓解政府的救助压力, 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 承担政府管不好或无力管的事情, 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机制, 通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三, 完善分配体系, 促进社会文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走向成熟, 社会财富必然经历三次分配。作为第三次的慈善分配, 有助于倡导和建立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 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慈善组织在我国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因此, 应该使其继续良好的运行。而慈善组织的良好运行, 离不开政府。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我国发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是政府催化的结果。慈善组织的目标与政府公共利益趋同,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组织的发展。例如, 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并鼓励人们捐赠、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措施来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深深依赖着政府。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慈善现状, 而慈善组织目前无力改变此现状。中国民间慈善资源贫乏, 慈善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这要求它必须依附于政府的支持。慈善组织准入制度是政府对慈善组织施以作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慈善组织得以享受许多政府给予的优惠与支持的重要前提,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二、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现状

我国并无专门的慈善法, 对慈善组织的规制散见于一些法规中, 根据现行规定, 我国实行严格的审批登记许可主义。

(一) 注册管理体制

1.“双重”管理。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 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6条做了同样的规定。也就是说, 慈善组织要经业务主管部门确认后才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两部门双重管理, 该业务主管部门可以是政府部门或政府认定的社会团体。它意味着一个慈善组织即使其符合设立标准, 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现实中大量的民间组织要么找不到相应的业务主管机关, 要么相应的主管机关拒绝其挂靠, 要么业务受多个部门主管而找不到相应的登记机关, 慈善组织数量受到严重制约。同时, 已经注册的多数带有“官方性”或者“半官方性”的慈善组织, 占有大量政府资源。根据而许多无合法民政注册身份的民间慈善组织, 正面临着生存无以为继的难题, 北京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下, 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诸如申请筹备、成立、变更及注销登记的审查, 人事与财务管理和监督社团活动等慈善组织大量事务, 它往往首先选择部门利益和规避风险, 其次才是组织发展。同时, 由于我国立法对登记部门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模糊规定,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围不明确, 慈善组织的登记充满不可预测性。我国现有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慈善组织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2. 严格的设立标准。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成立社团必须“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 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成立社会团体的资金条件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关于基金会设立资金的规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 地方性公募基金400万元人民币, 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资金数额和人员规模是相对较高的, 即使达到设立标准, 设立后也难以维持发展, 这排除了大量规模小的慈善组织设立登记的可能性。因此, 大量的慈善组织在体制外谋求生存。

(二) 限制竞争

我国为了强化对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的管理, 还在准入环节对慈善组织的业务和规模进行了限制, 即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没有必要成立的,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申请不予批准;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 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设立分支机构。这就是说慈善组织要想设立, 业务部门和登记机关不仅审查业务范围、资金、人员, 还要审查是否在同一地域内为“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至于“有无成立的必要性”则由业务机关自由裁量。

三、国外相关规定及慈善组织准入的价值定位

(一) 国外相关规定

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 美国通过税务法和《模范非营利组织法案》对其进行规制。在美国设立一个慈善组织非常便利:到州政府进行登记, 缴纳少量的注册费, 且无注册资金要求, 很快就可以拿到执照。民间组织还可以选择申请免税登记。免税资格的条件是极为简单, 即必须以非营利为目的、成立完全为非营利目的、经营最主要为达到非营利目的、不得为个人谋取利益、不得参与竞选与实质性游说。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设立该制度的国家, 它设立有专门的慈善委员会管理慈善组织事务。慈善组织可以向慈善委员会申请登记, 设立登记的实质是对慈善组织的慈善地位进行认定。《慈善法》还规定, 年收入在5000英镑以上的慈善组织进行登记。《慈善法》中规定对慈善组织进行分类监管, 对于一些资金、人数较少的小规模组织, 实行较宽松的准入制度, 寻求自身管理;而一些公益性组织, 则对专门从事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监管, 在章程、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有要求。

(二)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价值定位

慈善组织的价值定位是其设立和完善的基本准则, 使对我们完善该制度起到指引作用, 它体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立法态度。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价值定位为:结社自由、经济效率、秩序与安全。

结社自由是世界各国普遍保护的宪法性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文件均有对结社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中规定公民享有按照自己需要设立一定形式社会组织的权利。结社自由的具体体现就是自由的准入制度。当然, 自由是相对的, 它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也规定, 只有当结社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冲突时才能限制结社自由。

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追求的基本价值。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 但市场在面对某些公共产品时, 总会出现“搭便车”和供给不足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局面。而政府在资源配置时则会有所偏向。应运而生的非营利组织正好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慈善组织实现了资源的第三次分配, 使得社会良好发展。慈善组织配置公共产品的成本极低, 效率很高, 最终在结果上也满足了经济效率原则。

秩序与安全是所有活动的前提与底线,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当然也遵循此原则。民间组织会要求分担社会事务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了国家权力, 同时, 也对国家威慑力下形成的社会秩序与安全造成一些影响。结社自由会加剧此种状态, 甚至已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但其实, 结社自由也并不必然与秩序和安全相对立, 它们甚至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结社自由必须以秩序和安全为前提和底线, 而在秩序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结社自由。

四、我国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的完善

(一) 政府转变观念, 改变角色定位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我国政府一直在慈善事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它将慈善组织视为其附属。政府对慈善组织从严控制、限制发展、严格管理, 通过登记对其数量和结构以及内部管理进行管制, 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使慈善组织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的严格控制确实对稳定秩序、维护安全起到了作用, 但政府所秉承的观念以及管理体制是不符合现实状况的, 甚至长远来说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由上述慈善组织作用可知, 慈善组织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必需的, 而它也正迅速发展着, 它对社会秩序和安全也并无太大的威胁, 甚至还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应放转变观念, 将控制改变为支持和培育, 引导慈善组织日渐作为慈善事业主体, 树立起“伙伴”观念, 为慈善组织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

(二)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我国的双重管理体制一直是被诟病的焦点, 它为慈善组织的登记注册设置了双重许可, 这大大增加了登记的难度, 一些大的慈善组织或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慈善组织才可能登记。我们应改革“双重”管理体制, 在准入审查主体上, 可以在民政部下设立慈善委员会, 该委员会负责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财务调查、访问监管及其他措施。同时, 设立灵活的慈善组织准入主体的审查标准, 即按照慈善组织情况区别对待, 实行严格和放松并举的标准。对于小型的草根民间组织, 因其虽然资金、人数少, 但依然能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作用, 因此应给予其生存空间, 对其资金、人数可以不做限制, 对其进行备案管理;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专门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管理, 因其不仅规模大, 公共性也极强。还应扩大政府的管理范畴。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管理对象一般是已经注册登记过的, 对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未登记组织, 现行法规将此类组织认定为非法组织, 规定对待此类组织应使其停止活动、自愿解散, 甚至可以强制解散。此时, 对于这些组织, 我们应按照上述准入标准重新认定, 进行注册登记;不必要登记的, 给予合法身份, 使其主要受行业监管;非法组织, 则直接解散或取缔。

除此之外, 鉴于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公司、企业等法人, 因此我们应以独立主体定位它。我们应该明确其法人地位, 并对法人的准入规则进行规定。慈善组织可以按照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种类分别进行登记, 例如, 基金会按照基金会法人的条件登记;并要求其章程、人员以及设立程序等符合法律对慈善组织法人的规定。慈善组织的定位有利于对其的规制、管理以及其责任的承担。

(三) 降低设立条件

我国慈善组织的设立条件相对较高, 主要表现在人员数量和原始资金方面。英美国家一般在民间组织人员的规定上是2人以上, 德国类欧洲国家一般是7人以上。在资金方面, 美国甚至无资金要求;英国规定5000英镑为标准, 并无其他土地和固定资金要求。我国设立条件的目的在于慈善组织的进入和良好运行, 而不应该是压制其发展, 应降低设立条件。至于具体的设立条件, 根据国情, 征求社会民意的情况下, 确定一个标准。

除了上述具体的完善外, 笔者建议应制定专门的慈善立法。我国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 法律位阶较低, 不利于慈善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注意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仅仅是政府对慈善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不应过分重视。为了使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织有序发展, 除了完善慈善组织准入制度之外, 还应加强激励制度和事后处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摘要:郭美美事件、宋基会事件、红基会事件, 近一两年, 中国慈善界问题频发, 慈善事业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慈善事业在世界各国都源远流长, 慈善组织的产生更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自2008年以后蓬勃发展, 慈善组织, 尤其民间慈善组织, 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当前, 我国慈善事业中显现出来颇多问题, 尤其是政府监管方面, 这里仅就慈善组织准入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慈善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价值定位,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侯安琪.慈善组织准入的法律规制[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5) :130.

[2]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8.

[3]王俊秋.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报, 2008 (2) :59.

[4]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4) :97.

[5]姚建平.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 2006 (2) :70.

[6]刘坤.英国慈善法律制度对我国慈善立法的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 2011 (6) :34.

[7]解锟.英国慈善组织监管的法律构架及其反思「J」.东方法学, 2011 (6) :89.

[8]童星.第二种市场与政府失灵和公益型民间组织的发展[J].理论前沿2010 (9) :80.

药品准入谈判亟需制度规范 篇10

一、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药品准入谈判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供应商就某些药品进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而进行的有关结算与支付的谈判。目前的谈判范围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的要求,主要为“对临床疗效确切,有重大创新价值但价格昂贵可能对基金产生风险的部分药品品种”。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谈判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谈判的一种形式,具有谈判的一般特点,应遵循谈判的一般规则。

2. 准入性。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确定某种药品进入的一项制度,需遵循准入的条件和标准。

3. 探索性。

药品准入谈判机制是一种新的机制,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有别于确立一种制度的提法。

4. 法律性。

药品准入谈判的结果需要通过协议的形式予以确认,需要适用相关的法律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实践,药品准入谈判的基本制度需要通过具有法律性的文件予以明确和规范。

二、药品准入谈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谈判的具体形式和种类很多,按照谈判的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口头谈判、书面谈判、电子商务谈判等;按照谈判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外交谈判、劳资谈判、商务谈判、买卖谈判、代理谈判等种类。

尽管谈判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各类谈判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互惠原则。

平等是指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平等,即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互惠是指双方谈判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利益的共赢。平等是互惠的前提,没有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互惠。

2. 客观真诚原则。

谈判中尊重事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客观真诚原则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不隐瞒真相,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3. 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是指谈判的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协商是过程,一致是结果。通过谈判双方对谈判协议条款进行充分讨论、磋商,求同存异,最后达成双方认可的一致意见。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谈判的一种,也应当遵循平等互惠、客观真诚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也是其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和由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的重要区别。

三、药品准入谈判机制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药品准入谈判需要以书面形式确认和达成谈判结果,除应当遵循谈判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形成谈判文书,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必须研究药品准入谈判的性质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目前关于医药谈判的性质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不同观点:1.认为谈判签定的协议是市场经济下强制性的不完全商务合同;2.认为谈判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签订合同属于民事合同;3.认为经办机构与药企、药商双方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经办机构的地位具有垄断性,谈判的价格具有限定性,谈判的目的具有公益性,因此,谈判所签协议的性质是行政合同的一种形式。

1. 关于商务合同。

目前我国《合同法》中没有关于商务合同的提法。关于商务合同,实践中较多出现的是国际商务合同的概念。所谓国际商务合同,主要有以下特征:(1)国际商务合同是中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当事人彼此受对方国家法律的管辖和支配,因此,合同的标的必须是跨越国境。(2)国际商务合同涉及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双方所属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订立国际商务合同,大都经过有关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生效。(3)国际商务合同由于主体不同,需按照合同内容及签约等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适用不同的法律。(4)国际商务合同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双边条约和国际条约的支配。国际商务合同范围广,种类多,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劳务合作合同、银行信用贷款合同等。

2. 关于民事合同。

《合同法》对我国民事合同作出明确规定。一般民事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本质必须是合法行为。只有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才具有法律的效力,并受国家法律保护;(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任何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3. 关于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源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理论的重要概念,又称行政契约。行政合同不同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平衡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合同的方式执行公务并产生公法后果的协议。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行政合同作出规范,但现实生活中具有行政合同性质的行政契约大量存在。行政合同有以下特征:(1)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议,双方的地位不平等;(2)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执行公务,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与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达成的协议;(3)行政合同是公法契约的一种,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公法行为。与一般行政权利行使不同的是,行政合同行为也必须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产生法律效力。

药品准入谈判作为医药谈判的内容之一,同样需要通过协议确认谈判的结果。药品准入谈判的合同协议应当属于哪一种合同形式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论证。首先,药品准入谈判的主体,一方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另一方为药品供应方。非国家之间的经贸谈判,因此谈判达成的协议不属于国际商务合同的范畴。其次,关于谈判达成的协议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需从谈判主体的法律地位的性质及谈判协议的内容来分析。目前经办机构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性质为依法经办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机构。依法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等,并依法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如果经办机构接受行政部门的委托与药品供应方谈判,应考虑为履行行政职责,适用行政合同的有关规定;如果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的利益,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参加谈判,目前缺少关于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利益的法律规定和授权规定。

笔者更倾向于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有关民事合同的一般规定,但目前也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经办机构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需要进一步研究并理顺有关法律关系;二是药品准入谈判达成的协议适用哪一类合同也需要研究;三是药品准入谈判机制在谈判的主体、谈判的程序以及争议处理与监督机制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有必要进行规范,但需要通过哪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作出规定尚需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破除行业不合理准入壁垒 篇11

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增长较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这一年虽然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依然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劲的活力。

民营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稳增长”方面,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增长,投资和出口增幅较快。从数量规模看,截至2011年9月份的统计,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全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25万亿,各地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5万亿;从投资看,截至2011年10月,民营经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2万亿,占全国的58.9%;从数额看,截至2011年11月,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超过5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国三分之一。

在“调结构”方面,民营经济在产业分布、区域发展上的结构更趋合理,民营企业自身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在产业分布上,截至2011年9月,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超过65万户,占比近70%,注册资金超过16万亿元,占比达三分之二;在区域发展上,2011年9月相较2010年底,中部地区私营企业户数增长幅度达13.1%,注册资金增长27.6%,西部地区户数增长13.8%,注册资金增长35.4%,均快于东部地区;在组织结构上,公司制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9月,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超过780万家和2.6万多家,各自增长12%和27.7%,增长率显著高于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2011年4月,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量首次突破1000家,延续了近两年来民营公司上市的强劲势头,在组织结构日趋优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技术。

在保民生方面,民营企业在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参与经贸活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在吸纳就业上,民营经济中仅私营企业2011年前9个月就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八百多万个,按个体户新增户数计算,以创业带动就业两百多万人。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来源。

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自觉践行“以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感恩行动。据统计,在“光彩事业新疆行”活动中,民营企业在新疆新增投资总额1200多亿元;在“感恩行动”中,13.2万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受助对象30.6万人,资助金额和物质总计75.7亿元,招工扶贫60万人,惠民项目到位资金90亿元。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近两年来,在珠三角、海西经济区、青海、安徽、贵州,全国工商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一系列经贸活动累计组织民营企业投资总额超过3.5万亿元。也就是说2010—2011年民营企业在区域发展当中投资总额超过3.5万亿元,业已成为发达地区加速经济腾飞,人民实现全面小康,欠发达地区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经济基础,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不少新情况、新变化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势单力薄,经不起危机的冲击,在发展中遇到了不断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两高两难”: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过高,融资难,招工难。最主要的问题是生产经营成本高,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小型、微型企业应对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租金、汇率的变动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弱,生产经营处于微利或无利状态,有的甚至难以为继。

税费过高。有些企业涉税额度高,有些小型、微型企业交纳金额超过净利润。税制设置不合理,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征税项目过多,征收随意性大。

融资难。商业银行虽然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仍然不足,从贷款投向上看,依然主要是投放给大中型企业,专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不足,民营融资成本普遍偏高。

招工难。小型、微型企业职工招不进,留不住,聘请竞争型人才小城市比大城市难,招收普通工人,东南沿海比西部地区难。这种用工的结构性矛盾将会在较长时期内仍然存在。

综合分析,民营经济当前遇到的突出困难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一些产生盲目扩展和无序发展,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将是国家长期采取的政策导向,这必将给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管理水平不高,粗放式经营,产品缺乏竞争力,信息不灵等,尤其是以简单加工为主的小微企业来说,带来的生存压力是很大的。

尽管如此,现阶段,在我国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一轮的重大机遇。

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2009年“中小企业二十九条”通过减免税费,改善金融服务等扶持政策,促使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2010年初,“民间投资三十六条”为民间资本进入重点行业和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国务院前一段阶段还专门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财税等九项政策措施,工信部编制了《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长规划》。

今年将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支持创新型、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一揽子工作意见,更好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引导,改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发展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系列措施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抓好实体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即将迎来大有作为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自主创新旗帜的形成,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都为中小企业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资源,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二是国际市场环境孕育着新的机遇。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各种新兴主导产业的出现,将创造大量的发展机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可能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小巨人”和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尤其欧洲、东盟、东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更加关注中国优质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也可能减少投资的成本,为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自己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最近由全国工商联发起成立的“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将在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nlc202309030728

发展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是现在中小企业不是发展太多,而是远远不够,尤其当前我们要把保生存,谋发展作为帮扶中小企业的重要着力点。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实行普惠的税收政策。一方面建议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作为紧要任务,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税减半征收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设定灵活的年纳税所得额门槛,进一步提高小型、微型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实行大、中、小、微型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差异化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取消253项涉及行政事业型收费的要求,全面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另一方面把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的任务,把减税作为调整结构,转方式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中小企业依靠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是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给予有力的政策倾斜。首先要让中小企业融到资金,生存下来,继续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拓宽抵押品的范围。改革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考核方式,将贷款发放数量,企业户数都纳入考核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作为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转制调整,创新发展社区银行、科技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关键是要让中小企业以合理的价格用得起资金,要不断创造条件,推动小型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征信机制,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加快建立银行与担保公司风险共担机制,进一步提高担保公司资金放大倍数。

三是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经济目标。必须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投向实体经济,应加大对“民间投资三十六条”的贯彻落实力度,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强“民间投资三十六条”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降低一部分垄断行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明确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领域和功能定位,破除不合理的准入壁垒,坚持国民共进的理念,利用市场机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促进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相互融合。

四是为民营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法律制订力度,加快海外投资企业总体规划,支持相关领域的海外并购,坚持政府指导,社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组织全方位的“走出去”公共信息网,进一步扩大支持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市场开拓的财政资金规模,探索建立境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以及海外税收减免制度,大力支持社会资金设立专门的境外投资风险基金和投资基金,建立海外投资监督机制。

五是切实发挥全国工商联的作用,2008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配合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目前体现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工商联各类商会已经超过4万多家,在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要把发挥工商联作用作为中小企业保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商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商会在帮扶企业困难,转型升级,集群发展方面下工夫,更好地发挥商会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深化商会法律体制改革,加大商会扶持力度,努力为商会营造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本文是全哲洙在“2011—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 篇12

一、项目建设投资与生产布局条件

(一) 投资新建或改扩建水泥 (熟料) 生产线、水泥粉磨站、水泥配制站, 必须符合所在地的省级水泥行业发展规划, 和项目当地资源、能源、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情况相适应。

(二) 各省市自治区要根据水泥产能总量控制、有序发展原则, 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

⑴对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经高于70%的省份, 每年新增水泥总量应控制在本省上年水泥总产量的10%以内。

⑵水泥熟料年产能低于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 新建水泥熟料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则核准。

⑶对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 必须停止核准新建水泥 (熟料) 生产线项目。

(三) 鼓励现有水泥企业间的重组联合。支持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并购重组后的改造投资。

(四) 投资新建水泥 (熟料) 生产线项目的企业必须在内地有从事水泥生产经营三年以上的经历。对进入水泥企业的国内外金融资本, 必须向融资企业事先承诺在退出时不得转让给国外水泥企业。

(五) 严禁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水泥项目。禁止在无大气环境容量的区域内新建水泥生产项目, 对该区域已有水泥生产企业的改、扩建项目必须做到“以新代老、增产减污”。

(六) 新建项目必须取得土地使用、矿山开采许可、环境评价等权证手续后方可立项核准。项目必须完成拆迁与补偿协议、资金保障证明后方可开工。

(七) 鼓励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投资项目, 如低温余热发电、高压变频等项目投资。鼓励开发建设以消纳城市垃圾、工业废物和可替代原料、燃料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

(八) 投资水泥项目的业主, 自有资本金的比例不得低于50%。

二、生产线规模、工艺与装备

(一) 新建水泥 (熟料) 生产线必须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鼓励新线建设配置余热利用、可替代原料、燃料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 以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二) 新建水泥 (熟料) 生产线必须有可供开采30年以上的矿山资源保证, 并做到规范矿山设计、科学开采。单线建设规模必须达到或超过日产5000吨级水泥熟料 (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除外) ;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公里的边远省份可适度考虑单线建设规模日产2000吨级水泥熟料 (特种水泥生产除外) 。

(三) 新建水泥粉磨站和水泥配制站的规模必须达到年产水泥60万吨及以上 (单线粉磨系统) 。边远省份可适度考虑30万吨规模。粉磨站的建设应靠近市场、有稳定的熟料供应源和就近工业废渣等大宗混合材的来源地, 必须配套100%散装能力。仅允许具备生产PⅠ型高强度等级水泥的大企业在异地建设水泥配制站, 其配制的水泥产品品牌、商标和质量保障必须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四) 水泥项目的建设必须委托具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探、设计资质单位进行, 严禁无证勘探设计。

(五) 新建水泥项目的装备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节能环保技术, 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转。具体要求如下:

⑴采用先进的矿山安全爆破和均化开采、原料预均化、生料均化技术和设施;

⑵采用立磨、辊压机、高效选粉机等先进节能环保粉磨工艺技术和装备;

⑶采用节能降耗的窑炉、预热器、分解炉、篦冷机等煅烧工艺技术和装备;

⑷采用先进的破碎、冷却、输送、计量及烘干技术和装备;

⑸采用先进、高效及可靠的环保技术和装备;

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生产监视控制和管理控制系统。

三、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一) 日产≥4000吨级水泥熟料生产线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10kgce/t (公斤标煤/吨)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62kWh/t;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18kgce/t;可比水泥综合电耗≤90kWh/t;可比水泥综合能耗≤96kgce/t。

(二) 日产2000~<4000吨级 (含2000吨) 水泥熟料生产线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15kgce/t;可比熟料综合电耗≤65kWh/t;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23kgce/t;可比水泥综合电耗≤93kWh/t;可比水泥综合能耗≤100kgce/t。

(三) 水泥粉磨站可比水泥综合电耗≤38kWh/t。

(四) 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混合材的, 其废渣品种、品质和掺加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五) 年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的企业, 应按国家《节约能源法》规定, 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 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和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 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方案, 为部门政府提供科学可行的节能规划。

四、环境保护

(一) 根据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六日5号令) , 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有省级环保部门批准。

(二) 所有水泥生产环节必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严格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新建水泥项目必须安装在线排放检测装置。

(三) 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按国家发布的《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

(四) 矿山开采前制定相应的矿山植被恢复计划, 矿山开采后应严格按植被恢复计划进行生态恢复和补偿,

(五) 原料和产品破碎、储运等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含尘气体, 必须集中收集除尘后达标排放。

(六) 新建水泥粉磨站和已有水泥粉磨站除粉尘和大气污染指标应该达标外, 必须增设和完善噪音防治设施。

五、产品质量

(一) 水泥 (熟料) 生产企业必须按《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 出厂水泥 (熟料) 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相关产品标准。

1、通用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175-2007。

2、特种水泥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二) 水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出厂水泥的质量, 必须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 参照《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建立本企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并形成文件和严格执行。

(三) 水泥企业必须按国家颁布的《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建立完善的化验室, 并取得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省级水泥 (建材) 行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

(四) 水泥企业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检验管理办法》, 建立水泥产品质量对比验证和内部抽查制度, 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产品质量检验和化学分析对比验证检验和抽查对比活动。

(五) 凡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添加水泥助磨剂后, 应在水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所添加助磨剂的类型 (液体或粉体) 、主要化学成分。

六、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

(一) 水泥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 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 必须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设施, 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配备火灾、雷击、设备故障、机械伤人、人体坠落、灼烫伤、移动设备、电力伤害、有害、有毒物质等事故防范设施,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并通过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专项验收。

(三) 不得拖欠国家税收, 不得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必须按期交纳国家规定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金。

七、监督与管理

(一) 经核准的水泥投资项目由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公告核准项目文件。

(二) 公告后的核准项目一年内未开工建设 (完成总投资大于15%) 或自开工建设后两年内未投产验收的, 其项目核准内容自动作废。

(三) 新建或改扩建水泥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前, 要经省级工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省级水泥 (建材) 协会、水泥专家, 按照准入条件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企业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和经营。凡达不到上述准入条件的新建和改造水泥项目应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不能符合准入条件的, 必须停止生产和收回生产许可证。

(四)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水泥生产企业名单, 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五) 根据本准入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颁布相应的实施细则。

八、附则

(一) 水泥项目指:新建或改造水泥生产线、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站、水泥配制站建设工程。

(二) 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 所有类型的水泥生产企业。

(三) 本准入条件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政策、法规若进行修订, 则按修订后内容执行。

上一篇:数字图像融合综述下一篇:客户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