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期校本培训内容

2024-10-12

2022年下期校本培训内容(精选5篇)

2022年下期校本培训内容 篇1

2012年下期羊古坳乡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讲义

第一讲:校本研训的意义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9月28日

1、什么是校本研训

校本教师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统称。它是以学校为研训基地,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研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的培训活动。

2、校本研训的特征(1)针对性

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针对学校发展中生成的问题;

针对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2)自主性

学校自主制定实施研训方案;

学校自主选择研训资源;

教师自主制定专业发展计划。(3)灵活性

内容设置的灵活性;

培训形成的灵活性;

培训组织的灵活性。(4)实践性

由理论到实践,开展技能培训; 由问题到理论,开展理论学习;

由问题到课题,开展校本教研。

3、校本培训的功能

(1)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落实政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2)有利于传承学校文化传统,形成学校特色;(3)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4)有利于推动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和校长素质的提高。

第二讲:校本研训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10月23日

1、新教师培训(主要任务之一)

目标:走上教师岗位→适应、热爱教师职业

内容与要求:

(1)教育法规与教学常规:学习法规制度,养成规则意识和习惯。

(2)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学习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形成技能,养成自我反思总结的科学习惯和方法,初步体现个性。

(3)教育教学协作研究活动:熟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环境要求;积累学习、沟通、合作的经验;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自我的策略。

(4)自我形象塑造:教师语言培训;教师仪表培训;教师风度气质培训。使教师明确为人师表所涵盖的有关言语举止和仪表服饰的内在要求及其作用影响。

2、教师岗位培训(主要任务之二)

目标:岗位适应→专业成熟

内容与要求:

(1)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教师自我反思认识,学校文化构建等手段帮助、促进教师养成健康的情意。

(2)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通过指导、要求教师自学、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使教师不断拓展、更新专业知识领域和理念。(3)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教学能力。通过训练、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骨干教师培训(兼顾任务)(1)校级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与要求:

△高一层次的学历或学力培训,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调整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专业研究的学术水平,提高课程设计能力,进行课程论和学习论的培训。△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应的教育行为。

△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了解并实践教育研究的方法,学习如何写教育论文,如何写研究报告;能在学校范围内主持教育教学专题经验总结交流,或举办学科专题讲座。△如何指导新教师的培训。

△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索性或研究性的创新实践活动的培训。(2)县、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与要求: △编撰典型案例的方法和原则。△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课题的评价。△教师教育行为研究。

△示范课的组织原则及评价方式。

△如何在年级或教研组内进行校本培训的理论和方法。△如何做学术报告,或在教师中开讲座。△微格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临床诊断”。△培养青年教师的成才观念和理论。△教师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和实践研究。

4、其它专项培训

△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师德培训。△生成问题培训。第三讲:校本研训的形式与手段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11月16日

1、个体性研训

(1)自主学习:提供书目→计划自学→交流促进→效绩考核。

(2)师徒帮带:明确“师”的资格,职责→签订带教协议→师徒共同提高。(3)网上学习:设立网站,构架平台→组成团队,自主管理→教学相长,互动发展。

2、群体性研训(1)教学观摩:

确定观摩主题→确定参与人员→制定观摩计划→组织听、说、评→阶段小结→活动评价(2)生成问题的研究性培训

收集问题→组织教师参与→筛选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跟踪(3)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目标定向→理论学习→指导示范→操作练习→实际运用(4)案例研究:

选择案例→准备讨论→讨论案例(5)叙事研究 叙事→研讨→总结(6)课题研究

提出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推广

3、学校整体性研训(1)专题讲座(2)教育教学论坛

4、校际性研训(1)校际交流(2)访问学者

四、“十二五”校本研训的政策要求 1.“十二五”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

集 中 培 训

远 程 培 训

校 本 研 训:基础 问题解决 2.学分要求 研修活动学分 五年累计:360学分

2012年9月22日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 1 专题 1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的内容分析与建议 在这个模块中 我们主要和大家交流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一线教师作了交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1.如何建立“数”的概念? 2.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3.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

4.如何依托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现和理解常见的量。

第一讲:问题一:如何建立“数”的概念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11月28日

一、《课标》中“数的认识”有何变化

数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始,理解数的意义伴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从自然数逐步扩展到有理数、实数,学生将不断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在小学阶段数的认识 包括 整数的认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数的整除性相关的内容、数的简单应用等。在教材的安排中,整数的认识中分为 10 以内认识、20 以内的认识、100 以内的认识、万以内的认识、大数的认识等;分数和小数的认识都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步的认识,另一个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整体来说新课标中对数的认识的要求变化和调整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加以注意。学内容

段 第 一 学

数的认识 段 第 二 学 段

不再要求 “ 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 和 “ 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

“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

“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标准》要求的调整和变化

在数的认识中要关注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与数的关系、数的应用。其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数的意义,也就是数的概念的建立。在教学中如何建立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面对数的认识这一重要内容,我们又该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概念,理解数的意义呢?

二、在建立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在整数的认识中要注意的问题

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是认数教学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理解数的意义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数的组成去理解,通过组成理解数的大小和多少,加强对数的感知。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通过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使抽象的数和具体的量有机的结合,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 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在整数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依托多种形式建立整数数概念(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对数并不陌生,在入学之前,学生已对具体的数有了比较丰富的感知,他们会读、会写,会说一些具体的数。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关注从现实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例 如从具体的 2 匹马,2 棵树,2 头牛,2 个人,抽象为 2 这个数。这时用一个数字也是一个特殊的符号来表示数量,已经把具体的单位和这个数量的具体含义去掉,抽象为数“ 2 ”。反过来,2 可以表示任何具有 2 这样数量特征的事物,例如 2 只铅笔,2 个人、2 只小动物……,随着教学的深入,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的丰富含义,比如 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度量的数和计算的数。

(2)用操作帮助学生具体感知

自然数的认识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从数量抽象到数,抽象离不开直观的支撑和 操作,例如:计数器、小棒、图形等等,让学生亲自的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学生数的过程也是一一对应的过程,同时感受具体的数量。(3)多种模型的表征

在数的认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运用多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比如说:计数器、数位桶,方格图、数位顺序表等,这样逐渐 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知道这个大小和现实中的多少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数感很重要的本质问题。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就运用方块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一万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

通过方格模型的演示,让学生体会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几何图形的点、线、面、体,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一、十、百、千”的映像,同时建立十个千就是一个万,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满十进一”,对于学生理解基数单位和位值制是有很大好处的。2.把握核心概念,重视数位和位置值的理解

为了表示更大的数,数位概念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数位的含意是不同位置上的数字表示不同大小的数,没有数位的规定就没有办法表示更大的数。认识个、十、百、千、万等不同的数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大小的数,是理解整数概念所必须的。学生必须清楚地了解,同样一个数字“ 3 ”,在个位上表示 3 个一;在十位上表示 30,即 3 个十;在百位上表示 300,即 3 个百。第一学段完成整数万级的认识,第二学段认识万以上的数,进而整理十进制计数法。我国的计数单位是每四位一级,万以内数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理解各级上的每个数字的意义,这是理解多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意义的前提条件。我国计数单位是四位一级,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三位一级,在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 2、3、4 为原始的数基,比较多的是以 5、20、60 为数基,即五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当然,最多的是以 10 为数基,即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十进制,即 重要的“满十进一”的方法。

在古代文明中,世界各国大多数都是采用十进制,例如中国、古罗马。但十进位记数法,离十进位值制还有关键的一步“位置值制要走。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计数符号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有了位值制,就可以用有限的数字表示出无限的自然数,这是记数历史上的一个创造,一个奇迹。因此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

(1)重视10的概念的建立

一个 十 和几个 一 是十几,这就是位值制的基础,这样 10 个数字就可以表示出生活中无限多的物。教学中建立好概念非常重要。在教学 10 的认识时要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由 9 再加 1 变成 10 的过程,可以通过数、摆、捆、拨、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 10 个一是 1 个十。在 11-20 各数的认识中仍然要关注 10 的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过程。(2)重视数计数单位:

为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和位值制。要重视数计数单位 逐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10 个一是 1 个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百是一千,10 个千是一万,10 个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百万是一千万,从而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的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 10 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3)重视数位顺序表的使用

随着认识的数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扩充完善数位顺序表,从认识 20 以内 的数起就让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认识百以内数时补充认识百位,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在认识整数的最后一个单元里学生将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比亿更大的数。数位顺序表可以分两次扩展,先扩展到万级,再扩展到亿级。数位顺序表有助于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写数的方法。

3.关注对大数的感受

在第一、二学段都提出感受大数意义和对大数进行估计的要求。第一学段是要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第二学段情境的范围有所扩大,要求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其本质是相同,都是希望通过具体的情境对大数加以感受,增加学生的数感。感受大数与情境的具体内容有关,1200 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 1200 步大约有多长? 1200 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这些具体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有时还要加入想象的成份,1200 名学生需要多大场地,许多学校可能没有这么多人,学生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学校有多少人,占多大地方,再想象 1200 人会占多大地方。

这个抽象过程在小学一年级开始认识数时就强调,直到认识较大的数。学生逐渐认识数的抽象表示,逐步建立数概念。

(二)在建立分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 普遍认为分数的认识是数认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分数起源于分,当平均分出现不是整数结果的时候,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后来,在土地测量、产品分配等过程中 , 常常得到不是整数的结果,便产生了分数。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1.加强对分数丰富意义的理解

教师要了解分数意义的多重多元性,才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 意义。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应关注以下两个主线和四个层面: 两个主线

即“比的线索”和“数的线索”。“比”指的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数”指的是以有理数形式出现的分数,此时的分数表现的是一个结果。

分数意义理解的四个层面

“比率”是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其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真分数的含义中。例如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是整体的。又例如,长方形中的一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整体图形的面积应该是多少?显然,整体图形的面积应该是这样的三份。这里的

和 所反映的就是取的份数与整体份数之间的关系。而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记号”。例如小红有 5 个苹果,小丽有 3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丽的 倍。对比率维度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通分、约分等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度量”指的是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例如 里面有 3 个,就是用分数 作为单位度量 3 次的结果。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对度量维度的研究,可以大大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度量维度的体验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中。

“运作”主要指的是将对分数的认识转化为一个运算的过程。例如,求 6 张纸的 是多少张纸,学生将 理解为整体 6 张纸的,即将 6 张纸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取其中的 2 份,列出算式就是 6 ÷ 3 × 2,也就是 6 ×。

“商”这个维度主要是指分数转化为除法之后运算的结果,它使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由“过程”凝聚到“对象”,即分数也是一个数,也可以和其他数一样进行运算。

以上这四个维度没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它们对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学生对于分数内涵丰富性认识的建构。

2.利用多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教材中往往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与活动为模型,建立分数的概念。例如把一个月饼平均分为两份,其中的一份是 个,把一张纸平均分为为四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仅仅是从“面积模型”的角度来理解分数,学生理解分数可以借助于多种“模型”。

(1)分数的面积模型:用面积的“部分—整体”表示分数 儿童最早是通过“部分—整体” 来认识分数,因此在教材中分数概念的引入是通过“平均分”某个“正方形”或者“圆”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阴影”)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2)分数的集合模型:用集合的“子集—全集”来表示分数

这是“部分—整体”的另外一种形式,与分数的面积模型联系密切,但学生在理解上难度更大,关键是“单位 1 ” 不再真正是“ 1 个整体”了,而是把几个物体看作“ 1 个整体”,作为一个“单位”,所取的“一份”也不是“一个”,可能是“几个”作为“一份”,例如,把 4 个桃子看作“单位 1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2 个占整体的。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把“多个”看作“整体 1 ”。

(3)分数的“数线模型”: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3.把握好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

在小学阶段,对于分数意义的学习,教材一般“显性”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二阶段分数的意义。但实际上,基于对于分数意义内涵丰富性的理解,我们逐步认识到,对于分数意义的学习,决不是一两次教学所能全部承载和实现的,需要通过系列设计,逐步渗透、多维度建立,将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每一阶段的教学呢? 第一阶段:认识平均分。

第二阶段: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感受分数。

第三阶段:在分数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发展对于分数理解的比率、度量的维度。

第四阶段:在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发展对于分数理解的运作、商的,第五阶段:在分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对于分数意义理解 的多个维度。

必须指出的是,这五个阶段不是相对孤立的,更不是线性排列的,不能僵化地理解为到了某一阶段就必须或者只能达成对某维度的学习,其他维度将不再涉及。这四个阶段在完成对分数意义丰富认识方面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不断发展和整体建构。

总之分数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系统的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熟练运用。

(三)在建立小数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数初步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记数法从整数(自然数)扩展到了分数,使分数与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由此可见 小数和整数、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1.利用知识迁移建立小数概念

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别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后者的学习对前者也有促进作用,例如 8 分米是十分之八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还可以写成 0.8 米,也就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形式,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 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和两位小数之间的关系。

再如把正方形平均分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以及用数轴表示数,这是认识整数、分数时常用的模型,可以将其拓展到小数。例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 100 份,其中的若干份既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这样能够 帮助学生理解的小数意义,建立小数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数感。2.沟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

(1)沟通整数和小数的关系。整数与小数的计数方法是一致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小数的计数方法是整数计数方法的扩展,教学中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将整数的计数方法迁移到小数,为学生在计数的经验和方法上建立联系,不仅如此,还要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整理认数系统,把原来认识的整数数位表扩充到小数。

(2)沟通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小数和分数上的沟通,主要是意义上的沟通,使学生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3)沟通分数、整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小数和整数、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数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了小数,小数的表征形式与整数相似,数位顺序表得到补充,都是十进制。如果以个位为基础,向右扩展就是十位、百位、千位;如果向左扩展就是十分之一位(十分位),百分之一位(百分位)等。换句话说:以个位为对称轴,两边的数位呈现了对称的关系,只是小数部分在位前增加了“分”;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得到了全面的概括;小数是十进分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小数的理解比对分数的理解更容易一些。

整数可以数,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小数可以数: 0.1、0.2、0.3、0.4、0.5、0.6、0.7 ……分数可以数:

……

以此类推。这列数是按照一个单位进行数数的,无论是整数、小数、分数它们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3.把握好小数认识的两个阶段的教学

我们知道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元、角、分和米制系统(米、分米、厘米)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不涉及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到了第二学段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才抽象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完善数位顺序表…… 两个学段的重点不同,呈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也应当有区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建立数概念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在数认识中体现数感。数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教师要设计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整体把握内容之间的联系: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递进与衔接。

(三)鼓励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关注数的应用。关于数的认识包括从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数的应用;其中数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条主线,而且渗透在整个学习中。教学中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讲: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12月12日

一、《课标》对“数的运算”有什么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在《课标解读》中也强调“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度。”这一目标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例、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学习数的运算的过程就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的运算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每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引入与建立,都要经过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的运算”内容时都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把这些应用到实际中去,还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因此,数的运算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结果、关注方法更要关注得到结果、得到方法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小学生仍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算理、算法又十分抽象,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借助直观模型、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第三讲:问题三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2年12月28日

一、《课标》对“估算”有什么新要求

课标修订版中加强了对“估计”以及“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如何理解“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例如: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

解决此题的适当方法是把 987 人看成 1000 人,所以适当的单位是“ 1000 人”。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在对大数进行估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单位也很重要。教室到学校体育馆有多远,就应当选用米作单位。而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就要选择千米作单位。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要用光年作单位。

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刚才的例子是选择了 1000 人作单位。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米”为单位;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也可以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

二、如何把握估算教学的内容及其要求

(一)为什么教

•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

• 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 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 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二)教什么

关于“教什么”要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展开教学。至少教学要涉及“估算方法”、“估算策略”。估算方法:

①凑整的方法。如凑成一个整

十、整百的数。

②取一个中间数。如32、37、30 和3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多一点,有的比3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③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 × 8,就可以想到125 × 8,125的8倍,就得到1000。

④寻找区间。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尾进一,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的至少是多少;进一就是首位加一,假如说278,就看成了300,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多少,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⑤大小协调。两个数,一个数 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⑥先估后调。

⑦利用乘法口诀凑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如 358÷6,用除数 6 乘整十数 60,其积 360 最接近被除数 358,那么整十数 60 即是所求的商。

(三)怎么教?

估算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而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使

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估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多增加一些学生的体验,不断地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步加以积累。教学建议:

1.整体把握估算教学,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所谓整体把握估算教学,就是要把握自己所教估算教学部分的知识结构与地位,要知道自己所教学的估算知识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处于什么位置 ? 对今后的估算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 要在自己所教的一段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就会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

学习估算的开始阶段,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会影响一点教学进度或计算速度,这时老师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着急,应该给学生充分理解的空间和时间。要知道开头的 “ 慢 ” 正是为了不久之后的 “ 快 ” 和 “ 好 ”。

在教学中 首先要考虑估算的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仅仅定位在就教会凑整估算,或是见到 “ 大约 ” 就要估算,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而估算教学中,首要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近似的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本身应该关注的问题,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实施。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作为数学教师,要想办法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比如“全家吃饭”饭费大约200元,就是估算。没有必要精确地计算。但作为饭店的收银员就需要精确计算,估算显然不行。

2.要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首先要选好题目,提出有估算价值的问题。比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你估一估这道题,它的商是几位数?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另外,只有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生有了对估算价值这种体验以后,他的估算意识才能不断增强。

另外,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使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尤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解释过算的过程。

面对不同的算式,学生有时用计算器计算,有时用精确笔算,结果对不对,特别是积的位数、商的位数,准确不准确,可以先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范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来验证计算的结果。估算意识的培养,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逐步地养成一种习惯,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以后,他会自觉地进行估算。3.鼓励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过程,让学生进行合理估算。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估算结果是多样的,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

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这种示范并不是包办,而是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范围内进行估算,同时对好的方法加以强调,进行合理的估算。4.做好对估算的有效评价(1)对估算意识的评价

首先看一个案例,摘自 TIMSS 的测试:

保罗用 $5 去购买牛奶、面包和鸡蛋。当他到达商店时,发现这三种食品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当保罗试图确认 $5 是否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保罗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D.当销售员数保罗所付的费用时。

这个题目设计的比较巧妙,它通过一个具体问题,考察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下对是否需要计算估算进行判断,也就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估算意识。此题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估算意识也是可以考察的。因此在进行估算评价时,也要重视对估算意识的考察。(2)对估算策略的评价

估算分为:一种是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估算,一种是脱离实际问题的情境,纯算式的进行估算。•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即为正确 学生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这个估算就应该是合理的,这是针对着解决实际问题来说的。老师需要认识到,估算结果并不是与实际情况越接近就越好,只要合理即为正确。什么是合理,只要估算的结果,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就是合理。

纯试题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一定的区间内,即为正确;但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实际,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有一些题目,脱离了实际问题情境,属于纯算式的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估算结果是否与精确值最接近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要能够落在区间内,就视为是合理的。这个区间,也就是它的取值范围。

同时,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估算,它的估算结果落在一个范围比较大的区间内,我们觉得就可以。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估算经验,就要引导他不断地进行再反思,再调整。举个例子来说: 78 × 365 积大约是多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这样估 70 × 300,或者 80 × 300,或者 80 × 400,这样我们都可以视为是合理的。有了一定的计算技能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进行反思,还可以估成 80 × 350,这时候的范围就比原来要小多了。

• 数学中比较重视估算结果是否落在了合适的数量级中 数量级也就是

十、百、千,万……,换句话说就可以用 10 的多少次次方。如上面提出的 TIMSS 测试题中有一道题的备选答案很有意思,“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 6000 升,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升?”让学生从下面的答案进行选择。A.30000 B.240000 C.300000 D.2400000 E.3000000 这正是在考察学生对数量级的了解。一年 52 个星期,52 × 6000,结果为十万数量级,再加上肯定比三十万大,所以结果为 C。关于评价估算策略的问题,我们认为学生们估算的策略不同,只要是合理的,就应当

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鼓励他们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课堂中涌现出来,教师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住学生们的这份探究的精神,不要轻易地用一两句话就否定一种方法。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判,给孩子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不断地学会调整,不断地学会反思,提升孩子这种判断的能力。

第四课时:问题四:如何依托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培训人:王正贤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一、《课标》中对“常见的量”的要求是什么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量”基本在第一学段出现,主要有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重量单位。《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这一部分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中“理解常见的量”的具体要求,落实得还不够到位。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能够认识这些常见的量,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准确的落实“理解常见的量”这一具体目标呢?

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一)依托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耿爽老师上的《克和千克》,和北京小学走读部朱洁老师上的《认识时间》,都能够依托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现和理解常见的量。

在《克和千克》一课中 耿 老师注重依托现实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从超市中买回的各种商品及生活中常见的与克和千克有关的情境),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引入能较好的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孩子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也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千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朱老师将认识时间与学生在学校的作息时间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钟表,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

(二)依托现实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更深。因此 除了依托现实的生活情境,我们还可以依托现实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

例如: “ 克和千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感知过轻和重,也曾经在商品标识上看见过千克、克,但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它们是质量单位,不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对于 1 克 或 1 千克 到底有多重,更是知之甚少。并且人们对质量的感受力并不强,同一物品掂与提、左手与右手、每人的承受力等,感受结果不同。同时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质量不一定是统一的,这些都给学生认识质量单位造成了困难。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的 耿 老师,在教学《克和千克》一课中,就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可操作的物品,为学生留出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在感受 1 千克 和 1 克 的过程中,认识克和千克,同时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再如:时间单位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他们来掌握抽象的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所以发展孩子的时间感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使之有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在《认识时间》一课中,通过让学生体验 1 分钟能干什么?(拍球能拍多少下,跳绳能跳多少下,写字能写多少个),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 1 分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有关“常见的量”的教学建议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前为学生学习“常见的量”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常见的量”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生活经验是否充足,将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相关知识,他就能在这一方面学得很好,例如:学生平时有经常跟随家长购物的经验,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就会轻松很多。反之,生活经验的缺失会使学生不易理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常见的量”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常见的量”的学习更贴近学生。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多重学习素材,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2年下期校本培训内容 篇2

向家坝镇 云富中心学校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改进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我们在原有的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组为基地,采用集体备课——分单元备课——再集体备课的备课方式,再通过老师相互间的反思交流,让备课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首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是通过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学科刊物及有关课研方面的文章数篇,了解了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教后反思。

三、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组活动有总结。为了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真正体现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新课标精神,加强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更好地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本学期一年级的计春言老师、杨瑞福老师、程颐老师,二年级的余冬梅老师,三年级的郑瑞华老师,四年级的刘仁玲老师各上了一节计算教学专题研讨课。我组老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上课的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时,同级组教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的评论、讨论,促进了教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特别是计算能力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大多数家长又无力帮助的特点,我们尝试用“课前利用五分钟听算、口算、导言设计、自制教具、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维。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时刻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狠抓常规教学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务必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差生。教导主任加强了全册教学计划、课时教案撰写的指导、检查和修改督促工作。数学组的常规教学资料从规范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下期拟针对其中的不足,进一步给老师们提出完善要求。

六、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不管是教材分析、理论学习、观摩教学、业务竞赛均围绕目标展开,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面仍一如既往,延续了我组教研之风的优秀传统。

七、继续完善素质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强化质量意识。

重视教学质量分析,鼓励教师把教学质量分析纳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争取每次测试后,都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纵横比较。如试题的难易度、学生做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改进的方向。

八、加强“六环”管理

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六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反思)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组织公开教学,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校本培训内容 篇3

第八次校本培训 时间:2015-11-10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对话教学的保证,但并非所有教学中的提问都是有效的。提问过程应分成3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答案,有效理答。在提出问题阶段,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适宜且有效的问题;在获取答案阶段,要合理使用候答时间并使课堂参与最大化;在有效理答阶段,要学会使用追问、转问、澄清等技巧。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才能不断精进。

一、提出有效的问题

(一)根据目的提出适宜的问题

第一,低层次还是高层次问题应由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思维水平来决定。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理解性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来回答。一般而言,学生们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高层次问题要求有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因而就要求学生有更加复杂和原创的思考。

第二,根据为获得正确答案而进行思维的方向可以将问题分为聚合式的和发散式的。在回答聚合式问题时,学生的思维从已有信息出发转向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有一个或一小组的正确答案。事实上问“谁、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以及对错、是非”都是聚合式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强化课堂上具体、重要的知识点。

发散式问题要求思维从明确的信息转向各不相同但又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激活思维。在数学教学时很容易发现聚合式和发散式问题的区别。比如当向学生呈现6×9这个算术题时,聚合式的问题可能是“6×9等于几?”学生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问题。但是这个算术题可通过问“你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方式来算出6×9的答案?”转化为发散式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可能会使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率、混合运算法则或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解答,如6×10-6×1,6个9相加等。他们必须从事实出发发散思维以产生答案,而不是仅仅如聚合式问题一样关注单一的正确答案。

第三,问题可能强调内容也可能强调加工。内容性问题是指直接关注所学知识和处理所学的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而且通常教师已在脑海中有了正确答案。教师所提的问题中80%都是内容性问题,它常与低层次的认知过程相关。但由于它强调学习内容,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教师使用加工性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尽管此类问题也要处理课文内容,但它们不太强调答案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关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创造性或以复杂的方式来思考课文内容。这类问题的使用频率比内容性问题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联度也相对低一点,但它们的确能够提高学生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常加工性问题也是高层次和发散式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并注意将所提问题的类型、水平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匹配。大部分教师都依赖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较简单时,用低层次的问题就行了;但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时,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加工性的、高层次的和发散式的问题。

(二)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我们反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全然现场生成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学生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学生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教师完全依赖于课堂即兴问题就会很容易离题,过多的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在备课时包含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整合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散式、高层次、加工性问题比聚合式、低层次、内容式的问题更难提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师较少使用它们的原因。在课前准备一些此类问题,即使你不全用它们,也将有助于你注重发展学生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事先预设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你言简意赅的阐述问题。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学生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学生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学生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术语和等待学生处理的信息,不包括无关的词语或附带说明;这些问题是直接与课堂内容或课文主题相关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随心所欲的。

3.问题的启发性

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一类“紧随反应问题”(closed-respond)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即使学生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邃、精确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此外,教师要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或自己直接回答问题。

4.问题的少量性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次问一大串问题。结果,教师自身也无法辨别学生的答案是对所有问题的回答还是每一个不同的答案都对应一个问题,而学生们则会对教师问了一个问题后又马上改变措词重新设问而感到惘然。这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那个最初问题的思考被打断了;第二,改变措词后的问题常与原来的问题大相径庭,从而使学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注意一次问少量的问题,有时一两个就够了。要尽量做到少而精,那些理解、记忆类问题,除去涉及为高认知水平问题做铺垫的记忆类知识外,大多数可略去不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思维,所以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一是因为多则易滥,出现“满堂问”,过多的问题使教学整体出现分散化倾向,冲淡了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淹没了教学重难点。二是因为问题一多,答问时间必然缩短,那么即使教师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学生深入思考,结果或者学生做出简单反应,或者教师代之回答,开启学生思维的目的不能达到。[5]

三、获取答案

(一)使用候答时间

在提出问题之后,许多教师都会急着让学生迅速回答,中间没有“候答时间”(wait-time),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无法有效回答,一部分学生会由此失去信心,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效使用“候答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候答时间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问题前所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是提问与回答之间的暂停时间。除了在提问之后暂停外,在反馈学生的答案或叫第二个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也很重要。因此,候答时间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反应之间的暂停;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反馈之间的暂停。

姚利民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的候答时间方面做得不很理想。[3]142 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不超过1秒钟,而多数有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对学生回答反馈之间的暂停,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有3到10秒钟。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6]

延长候答时间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尤其是新手教师。当他们无法肯定是否有人来回答问题时,5秒钟的暂停就像是永恒!当然,在试着去使用这些暂停时,会变得容易起来,并能给予所有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参与。

此外,由于候答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从而有探求答案的机会,特别是“学困生”,而学生也会问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来请教师解惑,这样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增加了,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也增加了。

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候答时间呢?我们建议教师们可以做这些事:第一,做些规定以防止学生把答案脱口而出。允许学生脱口而出将有碍于你对提问后暂停长度的控制,会减少候答时间,同时也让一部分学生逃避思考问题。第二,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在心理默数5个数,同时扫视全班,然后叫学生回答。第三,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能重复和增加问题,除非已经过去了几秒钟,否则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考,干扰他们的反应能力。第四,在学生还没有回答完之前,即使他们完全错误也不能打断他们。他们回答完之后,暂停,用几秒钟时间想一下他们的答案,允许其他学生对该回答做出判断,并考虑如何最好的反馈和进行下一步。第五,候答时间的使用与教学进度和任务相匹配,即教师必须将候答时间和所提问题的水平或难度相匹配。一般而言,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所要求的暂停比高层次、发散式、加工性问题来得短一些。

(二)扩大课堂参与

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活动是获取学生答案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堂参与的绝佳时机。有学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关。提问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教师监控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情况,衡量教学成功与否,所以教师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问题做出反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回答的平等机会。[7]

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问题及课堂的参与度。有效的提问应该是问一个问题,暂停,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得出答案,然后选一个同学来回答,特别是没有自愿举手的学生。但是,多数教师还是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不公平作用和回答的不平等机会。

为了保证问题发挥平等的作用,让每个人都有课堂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用些叫答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张小卡片上写下每个学生的名字,然后随机抽一张卡片来让学生参与,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交流并取得成功的机会,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为了维持他们对课堂的参与,要让所有学生都保持警觉,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叫到,变一下叫答模式以随机叫学生来回答下面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四、有效理答

在获取了学生的回答之后,就进入了提问的第三部分:理答。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紧随学生的反应(follow-up students respond)。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8]

低效教师最常用的理答反应是“好的”,或者“嗯„嗯”。要取代这种常规性的无意义的反应,你必须试着去澄清、综合、扩充、修正、提升学生的反应并做出评价。[4]341-343 有效理答应参考如下做法:第一,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正确时,接受他的回答并共享,然后继续教学,不要过度表扬;第二,当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自己回答是否正确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并且在继续教学之前,保证学生明白为什么正确;第三,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但回答错误时,要强化他最初的努力,然后用一些另外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要避免直接给学生正确答案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你可以对他的参与和努力表示肯定,但必须分清这个事实:你肯定的是他的课堂参与而不是他的回答是正确的;第四,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不要花过多的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9]

总体而言,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或缺乏自信的回答时可以用理答技巧。理答可以分4种类型:提供正确答案,追问,转问,澄清。提供正确答案仅在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而回答错误时才能使用。我们主要探讨以下3种有效理答方式。

(一)追问

追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很多时候,要说明原问题的重点或想引导学生取得正确或全面的答案时,教师要追加好几个问题。

追问也可用于提升学生回答的水平。通常,教师会问一些聚合式、内容性、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即使教师问一个高层次或发散式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也会用低层次的、聚合式的答案作答。此处可以使用追问以促进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探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一下他为何这样回答,让学生举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回答,让他们描述一下如果原问题的重点变了,那么他们的回答会怎么变化。

(二)转问

转问,即让另一学生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学生回答错误但又不需要追问时,教师可使用转问。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但是,转问对于那些很爱面子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甚至是侮辱,从而导致其自我概念、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和学业成绩的下降。所以教师要慎用转问。

(三)澄清

澄清,即用不同的术语重新陈述同一个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常常是因为原问题的措词不当,学生难以理解。所有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的问一些表述不清的问题,这就必须借助澄清使原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或使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点,在使用澄清时应避免衍生出新的问题。提问时应避免使用澄清,因为这既是无效问题和低效教师的一个反映,也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想减少澄清的使用,就需要注重问题的预设性、清晰性、启发性和少量性。

相对而言,使用追问是一种更好的理答方式,能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答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增加有效教学的几率。当然教师还要学会用非言语方式进行理答,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点头都能起到鼓励的效果。

五、结语

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为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课堂交流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创生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效果。

优化校本培训内容一 篇4

为有效解决我校英语学科师资缺、备课难、教学难等问题,切实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10月14日下午,我校在中心完小多媒体室开展了英语教师校本教研专题活动。参加培训的是来自我校各学部的9名英语教师。

本次培训由小英语教师王丽源主讲。主要介绍了学习英语的几点基本要求:

1、字母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把26个英文字母学会,并且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26个英文字母,强调了三点:笔画、笔顺、占格数。这样就能为老师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语音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根本。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能听能说,英语就算学活了。

3、学习英语的另一块基石就是词汇。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汇,所以,一定要重视词汇教学。一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本插图、老师去引导明确单词中文意义,二是学生自己看清单词字母组成、利用音标拼读出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借助字典学习,老师给予指正。教学中的游戏对巩固教学有很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地学英语。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老师的教学也比较顺利了。通过这次培训让老师们了解到学习英语的重点,以及如何恰当的应用教学语言,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政史地组校本培训内容 篇5

时间:2017年5月20日 主讲:xx

一、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学习(2课时)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借鉴与融合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的原则,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三个改变”(一是改变教学行为上教师本位的课堂观,树立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意识,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机械训练的现状,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功能,更加注重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的作用。)的目标任务,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构建了“六步一案”的教学模式。“六步”即六个教学步骤: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反馈检测。“一案”即《学生学习活动案》。“六步一案”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学习活动案》为主线,依次实施六个教学步骤。高效、愉悦是其内在价值追求,也是“六步一案”教学的目标定向。

(一)、《学生学习活动案》的编制。

《学生学习活动案》的编制主体是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编写。《学生学习活动案》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设计,把过去“教”的设计完全变成“学”的设计,从“教学案”走向“学生学习活动案”。在《学生学习活动案》中,主语一直是学生,要体现对课堂的重新定位:课 堂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地方。在设计中,教师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教学中真正“活动”起来。《学生学习活动案》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具体、明确。

2、【学习重点、难点】。

3、【学习准备】。

4、【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板块:

(1)自主学习。编排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大部分能完成,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和疑难,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提供共同探讨的议题。

(2)合作学习。主要是师生共同探讨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次课堂教学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

(3)知识整合,系统总结。对本课知识进行整合运用,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夯实基础,及时反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查缺补漏。

(5)案例分析,能力提升。以学习重点、难点及考点编制试题,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6)学后记。学生将学习本课的心得、反思或疑难记下来,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二)、六步教学步骤的实施。

(1)情景导入,采用与本课相关的俗语、谚语、故事、诗歌等精彩的话语导入,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案》中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独立展开学习过程,目的是让学 生发现问题和疑难,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提供共同探讨议题。

(3)合作探究,以2—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师生共同探讨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疑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发现新的问题和疑难为教师精讲点拨提供参照。

(4)展示交流,学习小组将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提交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难,其他学习小组对提交的问题和疑难进行再探究,再交流,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难留给教师精讲点拨。展示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解决的问题以表扬、欣赏、鼓励的方式简要评价,并查缺补漏。

(5)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详讲。

(6)反馈检测,依据《学生学习活动案》中提供的问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查缺补漏,提升能力,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二、分科进行六步教学步骤的实施探讨。(3课时)

1、怎样进行本学科的情景导入

2、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3、在合作探究中怎样把握好课堂

上一篇:市安监局监督管理处2007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外婆家的小猫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