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2024-07-15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通用11篇)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1

上海高考英语作文三大命题趋势分析及应对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谢忠平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被当作是下一学年教学的风向标。教师往往会极为重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刻领会测试内容的发展方向,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在高考中把握题目的要领。

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在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2005年以来,极大部分年份考查了以文字描述作为提挈文章的关键词,而今年的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出现了以漫画形式提挈作文的“新”状况。形式虽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但如果认真地翻阅今年英语高考的考纲,就会发现今年的高考英语考纲中写作部分给出的范文中就出现了两篇图表文文本。如果大家再翻阅近几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近几年高考上海卷英语作文命题所出的作文出现了文字描述(纯文字描述和表格文字描述)和图片描述交相辉映的趋势。其实,图片描述和文字描述如出一辙,实质上还是描述文,只是形式上的差异罢了。笔者希望通过审视阅读作文的命题轨迹,对大家未来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近几年高考上海卷中英语作文题目

■2010年高考

下图是小学新生的课堂一角,对照你当时的上课情况,作出比较并谈谈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须包括:

●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

●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

●简单谈谈你的感受(图片省略)

■2009年高考

某海外学校举行英语夏令营,开设了如下课程:园艺(gardening),烹饪(cooking),防身术self-defence),护理(nursing)。假如你是黄华(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写一封申请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学习。新的内容必须包括:

●你感兴趣的课程

●你希望从这们课程中学到什么

●为什么想学这些内容

■2008年高考

你班将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舞比赛(group dancing competition),班长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你的文章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你是否参加比赛

●你决定做出该决定的具体理由

■2007年高考

以“礼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该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你送礼物的对象及所送的礼物;

2.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

■2007年春考

假如你是何林,在“笔友网”上看到以下两则寻友信息。从中选择—位作为你的笔友,并给他(她)写封信。信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简单介绍自己。

2.根据对方信息说明你想与他(她)成为笔友的原因。

3.你的期待。

(注意:信中不得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Name:CarolAndrews Age:18 Nationality:British Hobbies:Music, dancing and read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who want to learn about other countries。

Name:Andy Jamieson

Age:17

Nationality:Australian

Hobbies: Sports, especially football;

travel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fromallover the world。

总结近几年秋考及春考上海卷的英语作文题目,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趋势1:从生活切入的描述性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几乎所有都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描述性的120-150字的英语文章。描述性的文章的特点在于,它比较容易“上手”,即学生看到题目不会一下子懵住,由于题目中带有较为详细的提示或者有着简单易懂的图片说明,学生下笔就显得比议论文更为容易。比如07年的题目是以“礼物”为主题要求考生写自己送出的一份礼物。看到这个题目,几乎所有考生的脑海里就会一下子涌现出生活中曾经送出过的礼物,经过整理并筛选,最终确定描写的对象。再如06年的春考英语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描述现在的居住情况等等。

另外,在文章的主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要求考生从描写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入手的文章(比如10年、08年、07年和05年的高考,以及06年的春考),另外一类则是模拟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以此展开描述和分析(比如09年、06年和04年的高考,以及07年和04年的春考)。这两类题目的共同特点是文章的主题均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即使是后面一类,题目中模拟的场景都是与考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

笔者认为,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命题来源于大多数考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由于这是和考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而且即使是上述指出的既定给出的题目,题目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因此考生几乎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

二、大多数教高三的英语教师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猜题”的方法,即教师根据以往的高考试题以及教学大纲,给学生一系列的范围并且相应的给出许多写作模板和范文,让考生在考前将之熟记于心,当考试遇到接近的形式或者题目时,考生就可以一一套用,保证在考场上的稳定发挥。可是,现在高考英语作文命题出现的新趋势,使得这种复习的方法举步维艰。虽然题目是来源于生活的,可是毕竟生活的范围太广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师和考生“猜题”的侥幸心理。因此若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稳扎稳打,重视平时的积累。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也有利于考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英语作文的主题越来越接近生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的目的是使考生将英语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而不仅仅是脱离生活的、机械的学习,这也是应对中国学生在英语方面突出的“高分低能”的缺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趋势2:英语作文的“语文化”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高考英语作文这种从生活切入的主题似乎大大降低了其难度。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虽然此类描述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更“有话可写”,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上述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有两个要求,描写只是其中的第一个要求,在我们看来那只是一个引子,仅仅是几句话带过的“述题”部分。而重头戏是后面的第二个要求,那才是评判作文质量的关键所在。还是以07年的高考为例,它要求在描写送出的礼物和所送的对象之后,还要写出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考生所描写的礼物对于接受礼物的人是有意义的,自然地,如果需要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就要求考生在描写的背后揭示出具有一定深意的主题。再来看05年的高考,这次是要求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题。很明显,文章要求考生描写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事情,从而证明人各有所长,无论才能大小都能成为有用的人。这就要求考生在选题上要花上一番心思,文章所描写的事情必须为文章的主题服务。尽量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上能够有“以小见大”的效果。所以说,虽然文章的主题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文章的素材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可是考生在选题和文章的组织结构上必须多花些心思,这是不是同我们在处理高考中语文的作文题时的情形一样呢?

趋势3:及格容易,高分难

以前的英语作文,如果达到了要求的字数、基本无语法错误、思路清晰、表达及过渡流畅,一般达到这些要求,就能进入至少“中上”的档次。但是,描述性的文章不同于考生们平时常常接触到的议论文,它没有能够套用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它对考生在文章结构的组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一篇高考作文应该控制在120-150字之间,那么考生如何合理地安排呢?如果描述部分过多而忽略了中心的挖掘的话,那只能算是一篇“没有灵魂”的文章。因此,这里就要考验考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了,如何既做到“言简意赅”又能够表达清楚到位,这显然是比以前议论文一两句话的“述题”更为艰巨的任务。

另外,要想取得高分,还要求考生能够考虑那些别人想不到的主题。因为这里的描写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相近的表达,因此如果文章没有能够“脱颖而出”的地方,所得到的分数自然也比较普通。故要想取得高分,考生就要注重对于文章主题的挖掘,要让阅卷的老师看到你思想的光芒,发现你文章的闪光点。这些都是死板的模板、千篇一律的范文和单纯的描写所不能做到的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2

一、命题、材料作文双雄并立,仍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打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作文练习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这就决定了高考作文命题可能出现多种情况。自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纯粹的“自拟题目作文”还没有实行过。历年的高考作文,从1951年到2007年我国高考作文经历了46届高考的时代变迁,分省命题由04年的11个、05年的14个、06年的15个到07年的17个省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命题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形式向增强开放性逐渐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使用话题作文以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套作抄袭,二是文体“四不像”,三是只重“词藻”不重内容。06年的全国高考命题采取取消话题、强化材料的做法,把“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上面。“材料”更贴近生活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入手,既具有开放性,更具有启发性,能更有效地调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07高考作文题型则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材料作文兼顾,作文题型也由议论文体为主趋向多种文体兼及。

二、诗意表达,仍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其“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青年人思维敏捷、活泼热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拥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有一定的抒发欲望,最适宜“诗意表达”。如果作文缺乏一定的“诗意”,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疑为一句空话。所以,注重人生体验,特别是情感和社会经历,理应是08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三、讲求理性,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主笔

《大纲》“发展等级”中的“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就是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重视思维训练,考察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的认识观,是高考作文命题义不容辞的责任”。“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调动“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新课标理念在命题者心目中应占有一定位置。高考作文强调命题的发散性、多元性、辩证性、多角度和立体化。“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有时还不排除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习俗思维的另类视角、境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高考作文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考生只有运用独特的、正确的思维来思考,才能得出新颖别致的观点来。考生对社会现实生活有自己思考和感悟,对生活有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才有个性。江苏考题《怀想天空》,本是一个放飞理想、纵情想象、汪洋恣肆、海阔天空的极富诗意的作文命题,而某考生则从麦收季节一个农家子弟高考前两天的割麦子题材角度展开描写和记叙,成功塑造了敦厚、朴实、勤劳能干的“爸爸”形象,从而抒发感慨,表情达意。该文开头以“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点题,文末用“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扣题,别具一格、另辟蹊径,显得十分理性,富予创造性,既有效地周延了命题,又成功地抒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展示出一位普通考生的淳朴而不失雅洁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内心精神世界,平和婉约、个性独特,受到阅卷教师的最后青睐。如此“理性”难道不是应该大力提倡和作文命题所看重的么?

四、文化人文,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重音

文化人文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需要,更是以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理应当仁不让。对学生的培养如何,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成功,就在于你培养了多少人材,怎样的人材。而作文考查则是人材测试的一个有效尺度。中国古代科举与“举孝廉”和建国初期高考就靠一篇作文一锤定音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语云:文以载道、文以通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在当代,不管是媒体还是网络,人们在呼唤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已渐成风起云涌之势。学校教育不是象牙塔,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文精神提倡已经是时代需要和大势所趋了。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和深怀忧虑;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等等,都是我们学校教育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所尤为关心的。在金钱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而高尚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人文必将成为08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重音。

五、时代热点,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当然选择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3

从近几年阅读理解题型来看,事实细节题目增多,其难度也稍有加大。其表现有:题目设置顺序与全文行文不尽一致;题目信息与原文信息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答案获取需跨段落搜集等。

从考查侧重点分析看,考题重点由原来的考查语言知识点,如介词搭配、冠词选择及固定句型运用等转向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语篇运用能力,如概括短文大意、根据短文信息进行推测、猜测词义等。

从阅读理解部分所选材料看,题材多样,情景各异。但多数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考生结合其生活实际及常识,根据短文所提供的信息,仔细斟酌一番,还是不难做出答案的。

应对策略及突破方法分析:

第一点,考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等,通读短文,作到理解大意;

第二点,在通读时,注意搜索短文中的5个“W”和1个“H”,5个“W”指的是what,when,where,who,why;1个“H”指的是how,并留意其所在位置,要求考生能快速地辨认、记忆事实细节。

第三点,在熟悉材料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往往要求考生以略读或通篇跳读为主,寻找与答案相关 细节。

第四点,在做概括、推理题时,需要考生通过思维,将理解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方可作答。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以上四点提示,体会高考考点:

3,000 People Contract HIV Every Month

(China daily)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即艾滋病毒)on the mainland rose by an average of 3,000 a month recently, a senior disease control official said Monday.

Wang Ni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id that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some 220,000 people from 31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自治区) had been reported as having HIV. This year alone, the center has recorded 32,235 new HIV/AIDS cases, in a ratio of about four to one, Wand said. Yunnan, Henan, Guangxi, Xinjiang and Guangdong ranked as the top five in terms of numbers of cases, accounting for almost 76% of all cases nationwide, he said.

Nevertheless, while the number of HIV/AIDS cases on the mainland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growth has slowed, Wang said. However, he expressed concern over the rise in the number of cases involving sexual transmission between people of the opposite sex and same-sex couplings, he said. While the number of cases among high-risks groups—drug-users and prostitutes has falle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at risk, mostly because of unsafe sex, Wang said.

“In the future, the government will focus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perience-sharing in the fight against HIV/AIDS,” Wang said at the campaign’s launch ceremony, Thursday in Beijing. Both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such as Clinton foundation joined in the fight against HIV/AIDS. “We also want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措施) in areas not covered by the campaign. ”

“I feel very hopeful that China will be able to control AIDS within the next five to 10 years,” an expert said. He also said China has committed to fighting the disease at a time when the overall prevalence(普遍,流行) is still very low.” “I have seen two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controlling AIDS: Early response and High-level commitment. And the only remaining necessary condition is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program,” he added.

Questions: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A.The situation of AIDS in China is not serious at all.

B.Government has already adopted enough measures to fight against AIDS.

C.We should just depend on government to fight against AIDS.

D.It’s the high time t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fight against AIDS.

2.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commitment”.

A.demand B.devotion

C.opinionD.opposition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s the proper attitude people should take?

A.Negative B.Optimistic

C.IndifferentD.Neutral

4.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This year alone, the center has recorded 32,235 new HIV/AIDS cases.

B.Yunnan, Henan, Guangxi, Xinjiang and Guangdong ranked as the top five in terms of numbers of cases.

C.Proper attention has already been paid to fighting against HIV/AIDS.

D.It’s not necessary to launch such campaign since the overall prevalence is still very low.

答案解析:

1. 答案为D。根据短文,我们得知艾滋病情形已非常严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防治。所以A项不符合事实;B项说政府所采取措施已足够,显然也不对;C项 光靠政府努力显然不够,大家的防范意识也应提高。

2. 答案为B。该词的含义是致力于、投入,与划线单词意思相近。A、C、D项的含义分别是要求、意见、反对,所以不选。

3. 答案为B。尽管形式严峻,但政府已足够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而且有关专家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很有希望能够控制艾滋病情,所以人们的正确态度应是乐观的,而不是消极、无所谓或中立的态度。

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及发展趋势 篇4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张淼一

【摘要】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还负载着更多非考试因素的其他社会性功能,而高考作文改革一直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话题。我国高考作文体系在之前都是以给材料作文为主,而19部分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作文体系,这一命题作文体系一直延续使用到以后才开始转轨为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体系与其他作文体系相比给了考生更多自主权,同时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取材正在趋向多元化。本文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对其命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形势下的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高考四十年作文命题新趋势 篇5

恢复高考四十余年,高考作文及其题型的与时俱进,使之足可以成为整个国家和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天,回顾四十年高考作文的衍进,并对比同期国际语文及写作教学的发展,无疑对当下的语文教育、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管窥:四十年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阶段

第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新课程实施启动之前(20世纪末)。

刚刚恢复的77、78级高考作文,依然是政治命题作文。例如《我在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上海)(以上是78年初招考的77级作文题型)、《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以上是78年夏招考的78级作文题型,全国卷,缩写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蔚为壮观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高考作文题型明显出现了新的气象。1979:将《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1981:《毁树容易种树难》(寓言类材料作文);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91:圆的联想、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这一时期,高考作文在文章立意上,从引导考生表达社会主流思潮到书写主体自身真切感受和生活积累的思想观点;在文章体裁上,从单一狭隘的记叙文或政治表态式的议论文转到题材自选、思想自主的多样化、复合式文体;在作文题型上,从“全命题作文”转到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开放性作文”。短短20年,高考作文题发生了显著变化,促进了作文教学向“我笔写我思”的积极转变。

第二时期,从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1世纪初叶)到2017年。

这是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期。“全球化”“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等主题词,冲击着传统语文教育观念。高考作文改革及时地顺应了这一改革大潮。

2004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种作文指导思想的转变,具有深刻的标志性意义,有效促进了高考作文题型的更深层次变革。新世纪开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为题,“话题作文”作为一种相对宽松、自主性强的全新作文题型开始登台亮相。这就为考生的自由思维、自主命题和独立表达提供了灵活开放、伸展自如的写作平台。

从2004年开始,13年间各省市区自主命题的作文题型异彩纷呈、斑斓多姿,但代表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全国卷还是最具有方向性的审视价值。

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8年,全国卷一“汶川大地震”、全国卷二“老鹰海滩叼小海龟”;2015年,全国卷一“根据材料写一封信”,全国卷二“谁最有风采”;2017年:全国卷一“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些高考作文题目,基本是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在沿着“人”“文”合一的价值轨道上持续深入地释放出考生的语言创造力,也深刻地彰显出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言教育的真谛。

透视:四十年高考作文题型的变迁路径

从全封闭的“命题作文”或半封闭的“半命题作文”到独立自主、思想探险的开放性“话题作文”或开放性“材料作文”的转变。后者是在拓展考生的思维疆界,为其喷薄的思维“开闸放流”。这是高考作文从“关”到“放”的最关键之处,是新时期高考作文题型诸多变化的总枢纽。这种根本性变化,带动了高考作文在文体、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显著蜕变,促成考生写作的“自主”而不是“套作”。

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作文题型努力趋向新境界:提供考生开放的思维平台、牵引思维流向的蓬勃释放。即使是某些变相的命意“材料作文”和命意“话题作文”,也很快扭转方向而引导考生走向多元、自由和真实的新写作,最后演绎为开放性“材料作文”和开放性“话题作文”。

从同质化和感性化的单一文体到自主开放、独立创新的多元文体。历史新时期之初《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大治之年气象新》等“命题作文”必然导致思想的高度同质化,诸如此类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没有“思想含量”,唯剩“写作技巧”或“写作技术”;而后者自然形成千人一面、味同嚼蜡的苍白“套作”。

这样,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就成为高考文体的“常态”。特别是应运而生的新文体“评论体”在历史新时期愈来愈占据主流地位,充分解放了考生主体的理性思辨力,并借此考察考生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

从表浅或共同表达转向基于生活经验和思维积蓄的积极主动和特色化表达。这是历史新时期考生语言表达上的巨大进步,展示着写作主体以“积极语用”为特征的语言创造力的显著提升。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语言表达力,是评价考生作文水平的根本标准。由于上述高考作文题型对思维空间的洞开、对文体选择的自主乃至题目的自拟,促进了考生语用潜在能量的释放,“以我笔写我心”的自由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一个接一个可以信笔游走、疆界无限的作文考题,引导考生个体凸显自己的思想力和表达力。

前瞻:高考作文题型新趋势

2018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增强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与培养学生“美的表达与创造”等能力,彰显出作文教学改革深化的长远目标。这其实也是贯穿着四十年来高考作文题型改革的鲜明理念。

环顾全球语言写作考试,也同样出现这样的趋势:通过拓宽表达空间、释放表达能量、引领考生深刻精彩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法国近年来的哲学思辨作文题“‘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新加坡近年的现实评论题“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都反映出环球作文教育的一种主流趋势。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SAT的作文Essay(“随笔”),也是一种学术性和思想性的评论体。它以阐述观点为主、辅之以事实材料,以作者基本观点统领全文,重在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倾向或价值评判,贯穿全文的主线就是缜密严谨的论证。近期Eassy的话题:“对他人的动机和诚意持怀疑态度是明智的吗,甚至那些人看起来是值得信赖的”“进步往往会包含一种重大的缺陷或问题吗”“人们是否过多信任专家或权威的指引”,都着重于引导考生开放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国高考作文题型的变革,既与四十年改革开放所伴随的时代主潮相呼应,其实也与国际主流趋势相契合。

这也体现在2018年新修订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所确立的“核心素养”之中,也对我们此后的语文教育和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作者:潘涌,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6

2010年05月19日14:56东方今报我要评论(0)字号:T|T 本期博主: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河南省骨干教师 张定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论坛)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命题、材料作文势头强劲

最近几年全国试卷、北京试卷和上海试卷、福建试卷、重庆试卷已显现多样化的格局,今后会继续保持多样化的特点。纵观近两年的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失去了主宰地位。

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

一、全国卷

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等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如: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等。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有的直接给出题目。

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关心

通过研究前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规律,作文命题在走人文教育的思路。从题型上看,话题仍然注重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从试题内容的表向来看,更注重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自我。

高考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将更贴近学生实际,侧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的检验与考查,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求学生不要做书呆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写作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二是把社会生活融入作文中去。三是文章一定要从“我”说起。社会人生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没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就无法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摒弃虚华形式 注重真实内容

浅谈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 篇7

一、命题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和历史人物。学生一定要对这些基本史实了然于胸, 除此之外, 还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主线及时代特征。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几部分:

1.中国古代不同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2.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3.世界主要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史实比较。

二、命题重视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1.高中阶段涉及较少, 但在大学教学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 即关注与大学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 2012年, 海南单科14题, 各地教案不断, 通过民间传言来折射民族矛盾的加剧, 这是高中课本没有涉及的。

2.学术界争论比较热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 2011年, 课程标准卷28题, 通过巴黎公社发布的文告来体现巴黎公社开始关注工农群众的利益, 获得群众支持, 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3.考查历史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史学素养, 包括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

三、命题体现主流价值观

1.命题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从历史角度看, 中国五千年文明和世界史上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历史主干知识,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独立与富强的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等。考试命题不仅仅是选拔优秀学生的标准, 也是教学的指挥棒和方向, 换句话说, 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 在命题中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情理之中和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是教学者和出题者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2.追求公平正义, 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企盼美好生活得以实现。步入近代, 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民主政治和平等权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现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的调动。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在历史主干知识中主要体现在建立起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 如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中国科举制等;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如中外民主政治体制等;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 如中外民主思想等。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价值, 树立人的尊严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生的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等思想主张。

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 追求和谐。民族是多种的, 文明是多元的, 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 都有其理由和根据, 都有其价值和作用。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都对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 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 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复习备考时, 学生应注意东西文明的差异及特点, 以及不同国家的外交策略等。

5.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精神。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 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是建设一个美好集体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 才能自立于世界, 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在中外历史主体中表现为清代商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国共关系、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关系、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

6.科学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一方面, 它约束着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它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 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

摘要:认真研究高考历史的试题变化,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发展趋势, 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复习, 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颇。归纳来说, 命题突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 重视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察, 而且在命题中体现了主流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1]赵亚夫, 中学历史教育学[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

[2]楼宇烈,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袁英慧,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2008 (7) .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8

那么,2014年将考什么呢?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旨向,极有可能更倾向于考查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或心灵世界、民族精神),而理智考查将稍显淡化。虽说高考作文命题一向避免“热点”,但近两年,尤其是2012年的“书信”素材,其实已经体现出“不回避热点”的思路。当然,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只是一个引子,考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确定其中心思想,作为自己文章的基本观点就可以,具体立意可从观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并非只是限制在原材料中。选择热点,其实也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与高考写作的目的是一致的。

从四年高考命题可以推测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动向。内容上可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灵魂的洗礼。一个人,当他身处特定的情境之中,精神往往会得到高尚的升华,心灵变得圣洁。圣洁的氛围,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减弱;严峻的灾难,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空前团结,互爱互助。心灵顿悟,个人若是猛然间从心灵深处有所省悟,那么就意味着他在情感和认知上经历了一次飞跃,意味着他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超越与升华,于是,他必然会感觉到这世界的新奇与美好,必然体察到这世界上许多令人赞叹的人和事物。

(2)生命的礼赞。自救的理解,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一个人首先要学会自我救助,顽强生存,勇图发展;其次,要乐于救助他人,奉献爱心,共同发展。这样,个别与一般,自我与群体、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有的人与疾病斗争,与灾难斗争,表现出一种自我顽强求生的本能;而有的人,在关键时刻,则将自己生的机会甘愿让给别人,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这两种人,都用自己的生命写出了最壮丽、最光辉的诗篇,都值得礼赞!

(3)教育的感悟。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感悟,是人类情绪上的心理反映。例如痛苦的、痛心的、感动的、激动的等等感悟。可见,感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世界、精神境界等。

总之,主流题型是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题色彩为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倡导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的情感,主旨一般要求理性思考和发散思维。

为了提高作文能力,建议备考策略如下:

(1)规范基础

在很多同学眼中,如何让作文的“内容项”和“表达项”上等级,如何得到更多的发展分是作文训练的当务之急。其实,严格要求、落实规范、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也同样重要。现行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除开文本因素,标题(是否缺题)、书写(字迹是否工整、错别字多不多)、字数(字数是否不足)等“基础设施”也是影响作文得分的重要因素。试想,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随便一数便有好几个错别字。即使文章本身不错,但作者的综合素质无论如何也会让人怀疑。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规范基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考场上的高考作文,不是碰运气“碰”到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写出来的。写作基本功包括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积累素材、语言表达等。

(2)严格审题

现行的作文评分标准特别强调文章是否切题。只有切题的文章,内容项才有进入一类文的可能。因此,提高审题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备考中,我们应该通过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训练,要明白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之间的区别,明白扣题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主要不是阅读理解的智力水平不够,而是非智力因素影响造成的。影响审题的因素主要有:读材料的时间太短,粗枝大叶;被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或左右,审题出现偏颇;一边读材料,一边急于构思,一心二用。

针对以上情况,审题训练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材料习惯,做到“冷静、客观、全面”。此外,用好提示语,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导向也是一项基本功。

(3)真情、结构

现行的作文评分标准强调作文要“感情真挚”、“结构合理”。要得到这个分数。首先是培养真情构思的习惯,高考作文一般不可能写草稿,这种一落笔就是定稿的文章,更需要想好了再写。其次,应结合自身长处选定文体,精选一部分高考满分作文,对其真情“剖析”,掌握其结构规律,“范文引路”,然后进行真情对应性训练。譬如有一种议论文结构叫“分论点式”,能让文章搭好“框架”,渗透情感,有条不紊。去年湖南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主体部分紧扣题意,分别以“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为分论点。此外,还有对照式、递进式、片断组合式、拟定小标题式、日记体式等多种构思方式。

(4)理性思辨

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我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如全国卷的作文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I套)、《铭记与忘记》(Ⅲ套)、浙江卷的作文题《一枝一叶一世界》等。即便是重庆的《自嘲》,也包含着辩证的思想。比如可以用“两分法”写自嘲的“度”,适度的自嘲是一种放松和释然,过度的自嘲就会变成自卑和颓废。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多角度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全面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5)正确认知

现行的作文评分标准强调要“思想健康”,这个要求是条红线,同学们绝不能触碰。这里就不赘述了。

(6)兼顾题型

以2013年的作文试题为标志,今后的高考作文试题在呈现形式上可能会不拘一格,丰富多彩,进入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不可能再出现某种样式多年不变的局面。作文的呈现形式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因此,今后的作文备考复习应注意兼顾不同题型,决不能再搞“单打一”。

(7)优化语言

文采的展现能轻松驾驭。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意象优美,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表现力等。对此,我们应对照范文加强作文语言的仿写训练。语言是判定考生基本功的一个主要标准,实践证明,文采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败局。

另外,高考作文中还需注意的细节,主要有以下几点:卷面要整洁,字迹要端正,少涂改或不涂改;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但也不能过多,900字左右为宜;不写错别字(过多的错别字直接影响作文总分);标题不能漏写(缺标题扣2分),标题要醒目、新颖、有特色;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精彩,给评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英语 篇9

根据所给情景写出一篇应用性短文,包括“信件、便笺、备忘录等”,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尽管大纲样题中列出的内容为写信向书店购书,内容上很容易把握,我们还是需要了解掌握各种各样的书信作文。可以分为:辞职信、求职信、投诉信、感谢信、申请信、建议信、安排信、咨询信、通知信、订购信和退货信。

了解格式是应用文写作的最起码要求。不用考虑书写属于齐头式还是缩进式。但最基本的DearXXX,以及Yourssincerely还是需要一步到位。

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势及策略 篇10

一、明确诗词鉴赏题的特点:

1、高考古诗词的选择:

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1)作品大多集中在唐、宋、元、明。

(2)作家大多是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诗人词家。

(3)体裁主要是:词曲,格律诗。

2、高考古诗词的分值、题量:

(1)分值固定在8分。

(2)题量固定在3题。

3、主观题与客观题走向:

主观题分值已达到或超过总分值一半。

4、高考古诗词的考点及分值: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1)“点”的考查是主流,注重以点带面。基本是2-4分。

(2)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大鉴赏评价的份量,占3-5分。

(3)借助前人的评点命题,具有很明确的方向性。

二、制定科学恰当的备考策略

1. 注重平时积累

(1) 积累必要的诗词常识和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都应了解。如2004,2006年秋季考卷都考查了有关诗歌的体裁知识,2005、2006年春季两卷分别考查有关文化常识。

(2) 知人论诗,熟悉重要作家、作品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时代特征及诗歌发展情况(诸如写作大、小背景等)。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宋代的陆游、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

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5年秋考卷选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设题是:“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要做好这道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中李白的作品理解了没有,读懂了课本,何愁解不了此题?

2. 增强语境分析意识

(1)抓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鉴赏诗词就得感知“诗眼”“词眼”,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多从关键词设题。如“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谢眺“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中的“识”、“辨”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抓住“诗眼”、“词眼”,有助于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与鉴赏。

(2)明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鉴赏时必须先明确,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3)悟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从高考数学命题趋势看素质教育 篇11

一、突出学科特色, 考查数学素质高低

高中数学知识理论性强, 抽象思维明显. 在各种知识与技能中, 蕴含着普遍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思想方法的领悟、理解, 以及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属于数学素质. 从现行的高中数学课本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相对于知识的传授, 很多数学思维规律以及数学的思想观点, 在课本中没有做系统的编排与梳理, 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掌握、运用. 其实,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 没有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技能的掌握, 就难以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难以体现出数学在战胜各种挑战时所具有的强大威力. 我们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卷,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无论是对基础知识题还是综合能力题的考查, 都渗透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知识记忆型试题在试卷中不断减少. 常用的数学通性与通法考查全面, 并且在应用中考查, 而不是从理论上考查对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认识. 在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上, 着重于对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与分离的思想、归纳与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 让高考试卷的数学学科特色更加鲜明.

二、紧跟命题趋势,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不断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是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组成部分. 所以, 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应该这样来看: 1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要考查学生“四大能力”, 即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应变能力. 对四大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试题上, 就是试题形式的多样性, 试题内容的丰富性, 试题本质的实际应用性; 对四大能力的培养, 还要求在试卷中不仅体现数学问题的丰富多彩, 还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也就是要有实际应用问题, 又要有探究性的问题. 2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在命题过程中也要适当的进行考虑, 要关注考生心理承受力与行为应变能力. 在高考数学试卷的布局与编排中, 不能固守原来的观念, 适当的进行一些改变. 在试题中难点分散方面, 不再是一题压轴让尾巴高翘. 而是把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分散开, 使其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这样,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还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突出考查重点, 整体设计高考试题

高考中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是高考的目标之一. 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应该做到全面.对于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知识, 在考查时应该保证较高的比例, 并保持恰当的深度. 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如函数关系及性质, 空间线、面关系, 坐标方法的运用等内容的考查, 应该保持较高的比例, 并达到必要的深度. 例如: 对于函数知识来说, 可以在选择题与解答题中做重点考查, 并且有一定的深度. 这样可以显示重点知识部分在试卷中的突出地位. 对学生数学能力考核的强化离不开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构建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身心状况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 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 但并不排除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强调对学生能力考核, 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 我们不能借口能力的考查而弱化、淡化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是数学命题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前提.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数学观念,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 而数学方法则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 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规则的方法. 因此, 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 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形成优良的思维素质的关键. 如高中数学中的解不等式内容, 一般涉及一元一次 ( 二次) 不等式, 指数、对数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无理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与各类复合不等式, 它们形式不同, 解法也各异, 但对它们的解决却体现了同一种数学思想———“等价变换思想”. 通过变换最终都转化成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 在教学中, 我们如果只重视了这些不同类型不等式的具体解法, 只强调其解题的格式步骤, 而忽视对蕴藏在这些知识中的思想方法的提炼总结, 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

总之, 改变应试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高考数学命题看当前的素质教育, 让我们更加看清楚高中数学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与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适应当今的高考需要,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方法技术, 还要学会对教学进行充分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李兴无.一道高观点下的数学高考压轴题[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2 (2) .

[2]韩学锋.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12 (3) .

上一篇:五年级日记的格式600字下一篇:与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