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理的作文

2024-10-01

描写心理的作文(通用15篇)

描写心理的作文 篇1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心理医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那在你成长的路程中,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困难,面临选择,可是你知道你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你知道谁才是你真正的心理医生吗。我可以给予你答案,那个心理医生就是【你】,如果你是个好医生你的前途将会更加得美好,如果你不是个好医生你的前途将会前功尽弃。也许你是个好医生,你应该会选择坚强地的走过这些坎坷的路,完成你生命里的每一项大胆任务。

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浪接一浪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要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去面对每一件。虽然我只知道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可以给我们一片充满诗义的画面,家人可以给我们温馨,风可以拂过人的脸颊可以给予人一份清凉。想到这些你是否觉得你更加觉得你也应该为这个充满温馨的家出一份力哪。

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

描写心理的作文 篇2

一、借梦境、幻觉描写心理活动

作文时用梦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利用梦境、幻觉可以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谓梦境、幻觉, 就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比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 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这种方法, 缥缈神奇, 似有若无, 亦真亦幻,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这篇学生作文《我梦见王老师变小了》:我特别想让王老师变成学生。因为王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老师。她留作业留得特别多……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王老师变小了。在课上, 班主任李老师让同学们抄课文, 自己用3260倍放大镜查找同学们的错字。李老师突然发现变成学生的王老师写的字都是连笔字, 便把王老师叫到自己身边, 对王老师说:“王同学, 你的字怎么是连笔的, 快点重写, 写完后, 再把这篇课文抄1000遍!”王老师听了, 吓得晕了过去。这样一写, 把这位学生的心理活动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当然, 这样写需要注意的的是: (1) 幻觉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处境必须有密切的关系。写幻觉,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只有这样, 才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揭示出来。 (2) 用第一人称时, 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 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二、用内心自白方式描写心理活动

自白袒露心理, 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 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种方法, 能够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 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个女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弟弟很淘气, 在我做作业的时候故意把我的文具盒弄掉在地上, 我骂了他, 可弟弟哭着去告诉妈妈, 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把我骂了一顿。我心里委屈极了, 为什么妈妈总是骂我呢?要说有错也只能是弟弟有错在先呀!可妈妈为什么不骂弟弟?为什么总是袒护他呢?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呢?看来妈妈真的是重男轻女啊!想到这我心中不禁对妈妈产生了一丝的恨意, 眼泪也随之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样是不是细致地写出她当时不服气的心理呢?这可以说是道出了她的心声, 是不是更加生动, 篇幅也更加长了呢?但运用自白袒露心理的方法, 一定要做到: (1) 看准火候。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 采取重大行动之前, 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 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 才用这种方法。 (2) 语言简练, 结构严谨, 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 (3) 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 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

三、直接刻画心理活动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常见。比如课文《穷人》里描写道:“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文字, 细腻地刻画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内心由紧张害怕到下决定的变化。直接揭示人物心理, 应注意三个方面: (1) 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 见出其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 (2) 紧密结合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叙述, 形成一个整体, 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 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 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 (3) 与文章中的其他表达内容自然地联结和转换, 有机地过渡和衔接, 浑然一体。

四、让环境衬托心理

环境影响人物心理, 也可以间接反映人物心理。环境衬托心理这种方法,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扭转头一看, 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 火苗趁着风势乱窜,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虽然还没写心理活动, 但读者的心已经和文章的人物一样把心提到嗓子眼上。运用环境映衬心理的方法, 要注意两点: (1) 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 (2) 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 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关键, 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 给人留下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

摘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 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心理活动描写能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 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映衬出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

心理描写让作文更精彩 篇3

关键词:心理描写;作用;种类;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因此,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就會适当写进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心理描写的种类及如何写好心理活动,让作文更加精彩。

一、心理描写的作用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如,《穷人》这课中的片段:“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心理描写展示了桑娜担心家境本来就很穷困,自己有五个孩子,再加上西蒙的两个孩子,怕养不活,担心因此受到丈夫的责骂,但她收养孩子的决心很坚定,宁愿自己挨揍也愿意。体现了桑娜善良的性格、纯洁的心灵。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2.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例如,课文《黑孩子罗伯特》中,“他不懂为什么老师一不在跟前丽莎就不停地叫他‘小黑鬼’,弄得他像做错了什么大事似的。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他真不知道黑人有什么不如白人的地方。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虽然丽莎常带头奚落他和别的黑人孩子,可他不恨丽莎,心里还有些喜欢她。他觉得丽莎既聪明又漂亮,……”这段心理描写介绍罗伯特是个受人歧视的黑人孩子,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孩子心灵的脆弱、痛苦,可是他还是那么宽容、善良。

3.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例如,课文《鬼是一棵矮杉树》中,来头第一次站岗就吓得尿裤子,后来他想战胜自己胆怯的心理再一次要求一个人站岗放哨。那是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一棵杉树的影子,让他浮想联翩。“他凝神想看清楚,可他没看出什么,他看见那只鬼了。那团烟化作一只披头散发、血盆大口、指爪张扬的狰狞鬼魅,径直朝来头扑过来。来头……他想喊,他也想跑,后来他又想大声地哭……可是他到底没那么做,还是一动不动站立在那儿,来头想起了今天值哨的目的。他想:要是我输了,我一生一世都没办法了。‘不行,来头不怕鬼!’他跟自己说。他跺跺脚、稳稳神,一动不动注视着那团暗影,他觉得他和那只鬼互相那么盯着,他们那么较劲。谁先软下来谁就败了。……来头想:人还是要硬气,人一硬气,鬼就怕你了,就跟战场上一回事,你一硬气,敌人就怕你了。”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来头由怕到不怕再到硬气,终于克服了胆怯心理,战胜了自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心理描写的种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必须先把方法教给学生。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归纳了写心理常用的五种方法,用来引导同学们的写作,这五种方法是: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环境描写、言行描写、修辞描写。

单元考试之后每当教师发考卷的时候,可是同学们思绪万千的时候,以此为例,学习心理描写的种类,同学们真是兴趣盎然。

例一:内心独白

老师走进教室把那一叠考卷放在讲台上,我就不停地在心里念叨:我会考多少分呢,一定不要太难看,要不老妈又要冲着我大吼了。我祈祷着有个好分数,让我今天回家心情会好点。我在心里保证:以后上课再也不和后面的同学开玩笑了,再也不躲在抽屉里玩卡片了。老师布置背诵课文片段,以后我放学回家就捧着书大声地读,再也不让电脑游戏牢牢地吸住我的双眼了。我真后悔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和李冬去广场溜冰,回到家筋疲力尽,一拿起书眼皮就不停地打架。

例二:幻觉描写

不会是50或60分吧,我仿佛看见一会儿是那个“5”对着我摇头晃脑的,一会儿是那个“6”对着我挤眉弄眼,一副不屑的神情,一会儿又是它们一块儿,围着我不停地转,使我头昏脑胀的。

例三:环境描写

外面是个大晴天,可是我却觉得很刺眼,那阳光仿佛一支支利箭,直刺向我的内心。我想躲起来,可是找不到地方。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在报着同学的名字上讲台去领考卷,和着同学们或快或慢的脚步声。有的同学拿到卷子喜笑颜开,有的哭丧着脸,老师还没报到我的名字,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言行描写

“李妍”,老师报到我的名字了,我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惊醒过来。迈开步子,往前走,脚似乎没什么知觉,心怦怦地跳得厉害。来到老师跟前我不敢正眼看那张考卷,双手接过来,转身就往回跑。坐在座位上,抱着考卷,鼓起勇气,打开看吧,呀,刺眼的红色数字印入我的眼睛“81”。

例五:修辞描写

下课铃响了,教室里一阵骚动,同学们都在收拾书包。而我却像泄了气的皮球,没精打采,不知道回到家该怎么回答妈妈的问话。

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很容易接受,也容易进行仿写,能让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心理活动的描写

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织网捕鱼的习作机会。练笔的机会最主要来源有两方面。

1.把握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让学生注意收集并记下自己的体会,把自己在成功面前的愉悦、失败面前的沮丧、挫折面前的难过、进步面前的欢喜等心理因素细细思考记载下来。把在同学矛盾中的痛苦、受人打击面前的悲伤或抗争、被人践踏的自我解嘲以及对事物认识的心理过程等等记载下来。例如,考试的整个过程,孩子们内心的感受都是丰富多彩的。一场拔河比赛也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有打预防针也是不容错过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这些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指导。例如,让学生把打预防针的事写在日记里,留下许多精彩的片段。

打预防针片段一:

转眼间就轮到我了,我的心就像一只小鹿在蹦蹦跳跳,无法控制,全身直冒汗。在我面前的医生就像地下的阎罗王似的,那支又长又尖的针就是他专用的“斧头刀”。我战战兢兢地把颤抖的手伸给医生看,把头一歪,紧闭双眼,等待着“斧头刀”的裁决。我顿时觉得手臂被蚂蚁咬了一口似的,刚想回头探个究竟,医生已经把针头取出来了。这么快就打完了?原来打针一点也不疼,为何要弄得人心惶惶呢?

打预防针片段二:

我步履蹒跚地走到了女组的最后,望着窗外,心里想着:等下打针时绝对不要哭出来,给自己丢脸!轮到我了,我脱去外套,挽起袖子,咬紧牙关,望着窗外,不忍看见针扎进自己皮肤里的那一幕。护士边注射药水边安慰我:“别紧张,放松,一点儿也不疼的。”针要扎进去了,心几乎悬到了喉咙口。可是,原本以为会疼得不得了,现在实际体验了才知道不太疼,只是微微的一點儿而已,我渐渐地放松了,像是在享受一般,还拍拍自己的脑袋说:“原来都是你搞的鬼!”

2.创设情境练笔

教师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例如,有一次为了检查同学预习课文时是否有查字典,在教完《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词:“踯躅”“颓丧”“伫立”,让同学们给这几个词注音,马上批改,表扬了学习自觉的同学。利用这次机会我让同学们进行心理描写的练笔。作文之前,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刚才老师叫同学们拿纸时,你想些什么呢?老师要求给这几个字注音时你意外吗?你是怎么完成这次小测试的?你发现周围同学的表情和动作了吗?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呢?根据以前的方法指导,同学们马上奋笔疾书,写下了自己当时真实生动的感受。

片段一:我们把纸摊开,写上姓名,准备着老师报听写,或说出要默写的内容,可是老师却拿起粉笔嗒嗒嗒地写下了三个词“踯躅”“颓丧”“伫立”,听写改抄写了,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片段二:我后悔极了,后悔自己预习时偷懒,没有去查字典,后悔自己怀着侥幸的心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后面没有退路了,已别无选择了。

片段三:当我注到第五个字“伫”时,怎么搞的,怎么会忘了。这时我的眼睛玩了一个90度的飘移,看到了同桌的纸上,可是,她写的字也太小了吧!真恨自己的眼睛没有放大镜的功能,没办法,只好自己想了,我趴在桌子上,抓耳挠腮。

片段四:我全写好了,快速地把纸传了上去,心理得意洋洋的,就像开着跑车在原野上飞奔,爽极了。

片段五: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教室,把课桌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知道这一天又过去了,想想老师的话,是啊,今天做了些什么?我们不应该再虚度时光了!

片段六:听了老师的批评,我们都低下了头,我知道了读书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我们也应该细细地品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的含义了。

学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也可用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每当捧着学生一篇篇精彩生动的文章,那种心情绝不亚于农民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收割。

作者简介:王春娥,女,1969年5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福建省建阳师范,分配至建阳童游小学任教。1994年9月调入建阳实验小学。2006年12月福建省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科”毕业。2009年7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任教二十四年,一直从事语文科教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建阳市学科带头人。

描写心理活动的作文 篇4

心里装得你的好,不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亲人;心中记得你的不仅仅是你给予我生命......亲爱的妈妈,我的心里永远装着你的好!

心里装着你的好是你对我的关怀。清晨,天才蒙蒙亮。妈妈便为我做好了早饭。我坐在餐桌旁,一边喝着热好的牛奶,一边吃着面包。妈妈对我说:“上学过马路要小心点,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搞小活动,要听老师的话......”我不耐烦的答道:“嗯,知道了。”妈妈突然不说话了,我不经意的看了一下妈妈,妈妈的眼角添了几丝皱纹,可妈妈的眼睛里流露着对我的关爱。妈妈虽然有些唠叨,但我知道,这些话语中充满了对我的爱。

心里装着你的好是你对我的信任。一次期中考试后,我的英语成绩下降了许多。我带着一副苦瓜脸进了家门,妈妈看到我这富有样子就问我怎么了。我答道:“考试没考好,英语成绩下降了许多,我真是太失败了。”妈妈安慰我道:“没事,还有下次嘛!好好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不自信地说:“我行么?”妈妈笑了笑答道:“你一定行,好了,不伤心了,下次努力,加油!”妈妈的嘴角微微翘着对我点了点头似乎在说什么也打败不了你。

描写心理动作的作文 篇5

,哎呀,我没背熟!谁知道昨天还吭吭吃吃背下来的古诗今天还记得住记不住。这可怎么办呀?下课后,我忙打开书疯狂的背,可是脑袋就像生了锈,怎么也记不住。看着同学们在外面玩得正欢,我心想:反正也是背不下来了,还不如高兴一会儿,放松放松嘛。我抬起头来,看见旁边几个同学也在背,不行!我非得背下来不可。哎呀,这首诗怎么这么别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怎么背不下来呢?我不信这个邪,反复念了好几遍,终于通顺了。到了管理班,老师要查了,可是我还是没有完全背下来。在管理班,我充分运用了时间,可是总是背了这首,忘了那首。放学了,老师要查了,没想到的事丁老师根本不查,就问一句:背下来了么?好多同学不背的同学都骗丁老师说自己背下来了,然后就走了。我心想:那么多同学老师都没查,不信老师就查我,今天先溜了吧!回家背完不就好了?可是有一想,不行,这么做不是撒谎吗?妈妈常教育我撒慌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也要做一个好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今天没完成的事就得今天完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学校基本能够背下来了。

描写心理活动的作文片段 篇6

片段一:

“啪嗒”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地上绽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涡。“唉,又是一个无聊的雨天。”我用一只手托着下巴,趴在窗台上想着。

突然,一片白色的东西飘入了我的`眼帘。“咦?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树叶?可只见过雪白的小花,从没见过白色的树叶啊!”我连忙走到走廊上,它也随着风势飘了过来。只见它在窗外翻滚,尽管雨很小。可对它来说,却像一位死神,在雨点的欺压下,它一浮一沉。“加油啊,白树叶!”我在心里呐喊。“近了,近了,啊,原来它不是树叶,而是一只小白蝶!”我在心里惊讶地喊。

它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玻璃窗,我连忙打开窗户,任凭它落进我的手里……

片段二: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片段三:

“咱俩做的一模一样?”我半信半疑地接过考卷。果然,两道题解法一样,但老师的批改却一个是“√”,一个是“×”。我先是一惊,后来我想一定是老师改错了。我一面为自己“侥幸脱险”而暗自庆幸,一面又为同学发现了自己的错题而忐忑不安。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篇7

一.心理描写方法

(一) 用内心活动直接刻画心理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描写, 常用“他想到 (感到、觉得、希望、回忆、思索) ”等字眼作为标志;或者运用语句引出心理活动, 诸如“他的思想迸跳起来 (他的脑海里不断地涌现出) ”等, 这些词句直接引发丰富的内心世界, 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名家片段】这刹那中, 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 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 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 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 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 才得仗这壮了胆, 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 又凶又怯, 闪闪的像两颗鬼火, 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 (《阿Q正传》)

【评析】作者鲁迅借“他 (阿Q) 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引出其心理, 有力地揭露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 揭示了封建势力吃人的本质。

(二) 用幻觉梦境曲折反映心理

即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梦境, 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在幻觉和梦境中, 往往曲折地坦露心理, 显得巧妙深刻。

【名家片段】黛玉恍惚又像果曾许过宝玉的, 心内忽又转悲作喜, 问宝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宝玉道:“我说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话, 你就瞧瞧我的心。”说着, 就拿着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一划, 只见鲜血直流。黛玉吓得魂飞魄散, 忙用手握着宝玉的心窝, 哭道:“你怎么做出这个事来, 你先来杀了我罢。”宝玉道:“不怕, 我拿我的心给你瞧。”还把手在划开的地方儿乱抓。黛玉又颤又哭, 又怕人撞破, 抱住宝玉痛哭。宝玉道:“不好了, 我的心没有了, 活不得了。”说着, 眼睛往上一翻, “咕咚”就倒了。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评析】林黛玉梦见宝玉掏心给她看而致死的噩梦, 既透露了她对爱情婚姻的绝望, 又曲折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 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三) 用言行环境侧面表现心理

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 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确实, “言为心声”, 人物的一言一行, 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当然, 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刻画好言行环境, 往往能从侧面含蓄地表现心理活动。

【名家片段】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脸色惨白,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 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评析】作者都德通过刻画韩麦尔先生痛苦的语言和动作, 有力表现其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 使爱国感情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

二.演练提高

试以“的滋味”写一段心理描写。

【习作展示】

军训的滋味

军训犹如那又绿又长的苦瓜。第一天, 我们穿好一身绿色军装, 兴高采烈地来到军训训练场地, 心想着:“军训是如何如何地美好有趣。”可万万没有想到参加军训如同进入了“魔鬼训练战场”, 面对着火红火红太阳的炙烤, 在龚教官 的教导下 站军姿———“两手轻轻握拢, 中指紧贴于裤缝线, 两脚跟微微并拢, 但需打开六十度角, 抬头挺胸, 目视前方。”我们都犹如一颗颗青松般地立在操场上, 这种滋味儿就像吃了苦瓜似的。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直往下流, 脖子上的汗、背上的汗水都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这会儿, 我们多么希望龚教官大发慈悲饶了我们, 龚教官似乎看出了我们心思, 大声说:“你们可别想偷懒, 站半个小时军姿!别动!”这严厉的命令吓得我们毛骨悚然, 我们都撅着嘴巴, 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恼模样。

《长亭送别》的心理描写 篇8

说“长亭送别”这一折展示了人物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理内涵,主要体现在崔莺莺送别张生时所展现出来的三个层面之上:其一,对张生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将息的忧虑;其二,对老夫人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的埋怨;其三,对张生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娶妻,忘情负义的不安。而这忧虑、埋怨、不安的复杂心理,通过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的方式得以充分的展示。

就第一层面的心理感受而言,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是缠绵依恋的,两人刚刚经历相思之苦,订下白首之约,转眼间又要劳燕分飞,崔莺莺对张生自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崔莺莺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这离愁别恨首先表现为对张生的忧虑之情。“长亭送别”中一开头便是一折【端正好】的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碧云满天,菊花遍地,秋风劲吹,大雁南飞,虽然不着一个“秋”字,但是秋天的冷寂、悲苦、空旷等况味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西风紧”带着刺骨逼人的寒冷,扑面而来。西风,不仅仅是眼前秋天的自然之风,更是一个老夫人拆散张生、莺莺的人情之风。“紧”字,写出了崔莺莺感怀秋风而内心悲苦的凄凉。大雁南飞,良人北行,这鲜明的对比更使得崔莺莺内心感触良多。“北雁南飞”这一场景中,暗藏了一个词语“归”。大雁都归家了,可是崔莺莺呢?就要在这样的情境下,经历一场痛苦的别离。对崔莺莺而言,她的家,她的情爱之家、灵魂之家,就是即将与自己离别的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的张生。因此,“北雁南飞”这一情景与崔莺莺的离别情绪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家与无家的对比;归家与别离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才让所有的情绪寸寸断肠,撕心裂肺,黯然销魂。惟其如此,在崔莺莺的眼中,那满目经霜而红的枫叶,也不是因为染霜,而是因为自己和心上之人的离别之泪染红的。这里,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把崔莺莺秋日送别的痛苦压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内心充满了离别之苦,所以光靠借景抒情似乎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之苦,于是作者借崔莺莺之口唱了【滚绣球】这一折曲子:“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这里,作者采用的则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截了当的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愁苦之情。【端正好】里的心理描写是自我抑制的情绪之表达,含蓄,内敛,很符合东方人的抒情习惯。抑制和酝酿得久了,就会爆发,让莺莺的情绪得以宣泄。曲中三个“恨”字,犹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恨刚刚摆脱相思之苦,又要被迫与心上人分离;二恨长长的柳丝难系住玉骢,疏林挂不住无情的斜晖,只希望马儿慢慢的走,小车儿紧紧的跟随,为的只是能与心上人多呆一会儿;三恨分别的长亭已在眼前,分别的时刻便要到来,无奈而痛苦的心情又有什么人能知道呢?崔莺莺爱情之火热烈、痴情,一旦分别,就埋怨老天爷让自己与张生“相见得迟,归去得疾”。她明明知道是无法实现的想象,还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坐骑,希望树林得以挂住西沉的夕阳,让张生走不了,让张生一直跟自己这样走下去。但是长亭却已经近在咫尺,别离已经来临。希望在不断的幻灭之中,崔莺莺的一段心理独白,热烈,痴情,哀愁,怨恨,纠缠在一起,充满着催人泪下的情感力量。

虽然人物内心充满了离别之恨,虽然看见安排好的“车儿、马儿”,就“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也没“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只“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准备“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做重重叠叠的泪”了。但是崔莺莺心中更多的是对就要出门远行,只身前往京城的张生的担心忧虑:“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一个女子自己在分别在即无心打扮、心痛欲碎的时刻,心中想的却是心上人出门在外,无人照料的苦楚,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第二个层面来说,崔莺莺又对老夫人拆散鸳鸯充满了埋怨之情。崔莺莺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她因为年轻,因为爱情,自然显示出自己叛逆的一面,没有世俗的社会价值观,对功名利禄并不多么看重。但是老夫人却以相国府三代不招白衣秀才的借口硬生生逼着张生去挣揣一个状元的功名来,把一对恩爱的鸳鸯拆散在两下里。对于老夫人的横加干涉,崔莺莺虽然无法也无力直接反抗,但是还是直接间接地表达了对老夫人的埋怨之情。【满庭芳】中,“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明明是有心亲近想要举案齐眉,要坦白表达对爱情的忠诚,却偏偏因为母女间需要回避而只得面对面而坐,对现实的失望,隐含在对比的心理之中。

如果说上面因为母亲坐在面前而使得夫妻间无法倾诉衷肠而使主人公不满,那么【朝天子】中一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则是主人公对老夫人的直接控诉了,她把老夫人视为生命、视为荣耀的名利,看做是像“蜗角”和“蝇头”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毫不犹豫把它放在爱情之下。这是爱情萌发于心间之后自然的觉醒,自然的反叛,把世俗的庸俗的功名看做是美好爱情的扼杀者。她大胆赞美了爱情,又无情控诉了功名之戕害人性。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产生的结果,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与利益的算计。所以崔莺莺才会有“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的强烈愿望,才会有对老夫人所看重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出强烈的不屑,才会有对老夫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势利冷酷表现出强烈的控诉之情。

就第三层面而言,在封建时代里,一个女子最为担忧的大约也就是被男子停妻再娶妻了。即便是崔莺莺这样有才,有貌,且又有身份地位的相国之女,内心深处深深忧虑的还是被有朝一日得了功名的张生抛弃这样的不幸结局。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情屡见不鲜。崔莺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离愁别绪,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正因为如此,在老夫人与长老下场之后,虽然担忧他“今宵宿在那里”,虽然告诫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但崔莺莺还是忍不住“口占一绝”:“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小心翼翼的试探,表现就是崔莺莺的担忧所在。

在【二煞】中一句“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一句“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把崔莺莺对张生此一去异乡栖迟,停妻娶妻的不安表现得无以复加。在明明白白的用了一个“怕”字之后,还嫌不够,又用了一个异乡花草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

在“长亭送别”一折中,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在【收尾】这个曲子中,崔莺莺的情感得到了最充分的表露:“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烦恼”一词中,有“离愁相继”的无奈遗憾,有“荒村野店”的雨露风霜的忧虑,有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控诉,有“拆鸳鸯两下里”怨愤,还有“一春鱼雁无消息”“停妻再娶妻”的不安,崔莺莺在离别时候的所有感情全都包含其中。而“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更是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出了崔莺莺复杂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的优秀作文 篇9

现实生活中,嫉妒也危害非浅。君不见,有些人明明自己无才,生怕自己有才;明明自己无所作为,生怕别人有所作为;明明自己做不出成绩,拿不出成果,生怕别人做出成绩,拿出成果。这些人,岂止是“生怕”,有时还要大耍花招,大搞阴谋,“软”的有,“硬”的有,当面指责的有,背后搞鬼的也有,特别是那些手中有权的人,更是不得了,他们可以置才能、作为、成绩、成果于死地,害得不少人惶惶然不知所终,茫茫然不知所适。

然而,从 某些意义上说,嫉妒也并不是反面的。一个人能嫉妒,说明他有上进心。首先,说明他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距离;其次说明他不甘心落后与这一差距,奋进之心更加坚定。难道我们能说这是无谓的自寻烦恼吗,是无能的表现吗?要说无能,那些把嫉妒看得随意得人,安于落后别人得人,自暴自弃得人,虽未自寻烦恼,但不是更无能吗?

嫉妒,是一种心 理本能。它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只是在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怎样处理。我们不能因嫉妒而伤害他人身心,也许因为嫉妒,会使你更加充满力量的去前进,去奋斗!!

描写心理的作文300字 篇10

今天发来通知,我孙鹤源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明天就要颁奖了,小学生作文心理描写。

这时,正在上语文课,我胳膊拄着桌子,正酝酿着明天穿什么好看的衣服呢。不能穿灰姑娘的衣服,起码也要穿公主裙!明天我不能披头,这样显得不庄重,那就盘头吧,盘头比较哦啊有气质。不能穿运动鞋,要穿高跟鞋吧!明天,我将是全国的小名人,也是全国最漂亮的小学生了。哈哈,我在市政府的大厅中,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点到的就是我。一叫到我,我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却佯装镇定,昂首挺胸地走上领奖台。我站在台上,举着奖杯,台下的观众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在台上的一边站着,台下的观众看着台上,我简直掉进了蜜罐里一样。

“孙鹤源!”语文老师大喝一声。我被惊醒了,“你虽然成了荣获全国作文一等奖中的一员,但是你不能不听课呀!”老师说的这几句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同学们下课对我说:“你也太骄傲了……”

浅论鲁迅小说《药》中的心理描写 篇11

关键词:鲁迅;小说;心理描写

小说《药》是鲁迅先生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它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等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就义。

在此,我不想就这篇小说鲜明的反帝反封建主题和巧妙的明暗双线结构说些什么,而想就它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其所塑造的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这是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它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更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这段心理描写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又如: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这段心理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它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在小说《药》中,作者是如何使用心理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呢?通过阅读这篇小说,我发现作者用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心理描写手法——即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

一、直接心理描写

什么是直接心理描写呢?所谓的直接心理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通常情况下,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具体到小说《药》中,作者是这样做的。

1.在塑造华老栓这个人物形象时

当华老栓出门去刑场买人血馒头时,作者写道:

“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当华老栓买到人血馒头之后,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在这两段文字里,虽然没有直接心里描写的标志性词语“想”或“他想”之类文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血馒头”使得希望之火已经在老栓的心中燃了起来,其内心的愉悦已跃然纸上。

2.在塑造夏四奶这个形象时

当夏四奶给儿子夏瑜上坟,碰到华大妈时,作者写道:

“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这说明了夏四奶对自己的儿子所从事并为之献出生命的事业毫不理解,儿子的被杀,使其蒙羞,之所以来给儿子上坟,完全是出于亲情。

当夏四奶看到自己儿子的坟上又一圈白花花环时,作者写道:

“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物的自言自语,也是其内心独白的表现,属于直接的心理描写。

二、间接心理描写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剖析人物的心理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动作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力。俄国的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1.刻画刽子手康大叔的形象

在刑场上卖“药”,当华老栓付了钱却不敢接过血淋淋的人血馒头时,作者描写了他“抢”、“ 扯”、“ 裹”、“ 塞”的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他内心的焦急和不耐烦,突出其粗鲁、凶残的性格特点。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

当他到老栓的茶馆喝茶时,作者是这样写的: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一个“闯”字,突出了康大叔这个封建王朝的鹰犬目空一切的狂妄和其对于华老栓等顺民的无比优越的心理优势。

2.刻画顺民华老栓的形象

当他从妻子的手里接过洋钱并装进口袋时,其动作是:

“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当他不小心在刑场边上入睡了一会,醒来时首先去:

“按一按衣袋”

这些说明了他们的生活的不易,这点洋钱是他们多年的积蓄,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家产,他们非常珍惜。但是,为了医治儿子的疾病不得不拿出来去向刽子手购买治病的药——人血馒头。这些动作,向读者展现了华老栓夫妇苦楚和无奈的内心世界。

描写心理的作文 篇12

一、心理剖析

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分析和评价。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此时此刻所思所想加以揭示,不仅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桃花心木》

在《桃花心木》一文中,作者看到种树人奇怪的做法后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片段,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另一方面,从侧面突出了“不确定”对于树的成长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了种树人的良苦用心,从而揭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人物性格。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一夜的工作》

这是作者何其芳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总理的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后难以抑制的激情的真实反映。这段内心独白在满怀激情地赞颂了周总理崇高品质的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三、梦境幻觉

梦境幻觉是人物思想意识的变形,它曲折的透露出人物对往事的深情眷恋,对现状的深沉思考,对未来的热切期盼。通过现实与梦境幻觉的对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了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凡卡》

通过梦境的描写,把凡卡渴望爷爷早日接到他的信,尽快结束这悲惨的学徒生活,回到亲人身边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表现了沙皇统制下的俄国社会穷苦儿童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通过让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象的描写,来刻画了小女孩天真,对温饱渴求心理,表现力现实社会充满了寒冷、饥饿、痛苦和孤独。

四、环境衬托

环境衬托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现生动的画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质品质,深化作品主题。它包括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在写第一个字母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凡卡》

契诃夫用一句话交代了凡卡是在阴森恐怖的环境下给爷爷写信。表现了当时凡卡紧张的心情,也为下文老板拿楦头毒打凡卡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五、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并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恐惧都会一览无遗地再现在面部表情上。它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唯一的听众》

作者正是从老人的神态的描写中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关心鼓励、对“我”琴技进步的欣慰,以及老人对“我”更高的期望。课文三次通过这样的神态描写使老人的形象具有立体感,生动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突出了老人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六、动作语言

人的动作语言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能揭示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言行描写见个性,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

心理描写的小学生作文 篇13

失败的源泉来源于自己,应找于自身的原因,但不能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那等于间接地害自己。勇敢面对它,这是给予自己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只要勇敢的把握好它,相信 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名言佳句,也是古人曾用毕生经历去实践的。

为什么他们能做的到,而我却不行?因为我没有那个决心和毅力。

花开花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好像失败和成功一样,没有一个人生来就从没有经历过一次失败,即便是伟人,也是在失败和挫折中长大的。也没有一个人一生以来从没有成功的经历,而我们都是在失败和成功之间徘徊,至于前途为何不同,一方面有机遇,就像杜甫的那句脍炙人口的诗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另一方面便是自己为此是否努力了。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心理描写 篇14

一、关注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笔者感受最为强烈的一点就是学生在写作或者课堂发言的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依照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行真实的表达, 在我们传统意义的语文课堂上泯灭了学生哪怕仅有的一点真情实感。譬如关于早恋的话题, 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年龄, 很多孩子都已经产生了对异性模糊朦胧的好感, 但放眼我们的课堂, 几乎没有哪一个学生敢于真实袒露自己的心声。一方面是学生羞怯的心理, 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 有些事情是可以发生但不可以直接表达的, 比如青涩的爱情。我们教师在讲授公开课或者迎接上级检查的时候, 往往搞突击, 做表面文章。这种行为在告诉学生, 谎言也是人生的一种必需, 作假, 也是我们成人必备的一种社交技巧, 而这些做法对孩子们所产生的终生的不良影响是彻底的、决定性的。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真的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做法, 要学生关注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写真话, 抒真情。有了朦胧的爱情就要大胆表述, 只是我们要加以健康的引导, 要知道, 对于一位成年人来讲, 如果没有一段美好的青涩的校园恋情, 他的人生也是一种缺憾。另外, 不讲, 并不等于它不存在, 存在了, 如果不能说出来, 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引, 它有可能蒙尘, 走向灰色, 给学生的整个人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

二、运用动作描写进行形象暗示

人的心理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是其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倒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动作来进行暗示的。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写法时, 应当借鉴语文教材上的种种实例来进行典型说明, 如《孔乙己》一文中, 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的装腔作势, “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 就充分揭示了其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炫耀的心理, 反映了其虚荣、做作的性格特征。如在讲授《变色龙》一文中, 警官奥楚蔑洛夫一会儿穿大衣, 一会儿脱大衣的动作也充分彰显了其随着小狗主人的地位变化忽而耀武扬威, 忽而心惊胆战的心理变化, 充分塑造了其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走狗形象。学习这些事例, 学生会从其中感受到心理描写的巨大魅力, 进而学习运用动作描写暗示心理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注重景物描写的烘托运用

景为情生, 有怎样的心理, 眼中才有怎样的景物。周末离校时, 每位学生的心情都是爽朗的, 路上的景色也一定是小河潺潺, 花儿艳艳。而到校的路途中, 学生的心情郁闷, 那么路上的景物也一定是毫无生机的。每当看到阳光明媚, 风儿轻柔, 路旁的鲜花在向自己招手, 一朵一个笑脸, 小草也扮出调皮的样子, 向我致意”这样的景物描写, 我们知道人物的心情一定很愉快, 绝对是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或许我们表达的重点不在这些具体的景物上, 但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 我们能够揣测人物心理, 推想事情的发展情况, 了解人物性格。另一方面, 生活中的不快与烦恼肯定也同样无处不在, 我们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景物描写加以表现。譬如, 与同学们产生了矛盾, 受到了家长、老师的误解, 等等, 这时候我们眼里的鸟儿便不再可爱, 风儿不再柔和, 阳光也变得刺眼, 花儿都有了嘲笑我们的眼神, 等等, 不一而足。

四、利用通感移觉巧妙表现

人在心理发生变化时, 会在不同的感官角度产生变化。像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就是典型的心理幻觉。一般情况下, 花儿只会让人欣喜, 鸟叫只会让人愉悦。可是在烽火连天、国破家亡的时刻, 在诗人的眼中却只有感伤和心惊。譬如《老残游记》里写老残在听到王小玉美妙绝伦的演唱时, 就曾利用多种感官角度进行移觉表现, 就像五脏六腑里被熨斗熨过, 像吃了人参果一般畅快, 等等。这些就都属于利用通感来移觉表现的典型句子。现实生活中, 当我们遇到亲人去世, 除了晴天霹雳的声觉感受以外, 眼前的景物都仿佛萧瑟、凋零起来, 也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应当在这方面的描写技巧加强训练, 指导学生运用。

描写心理的作文 篇15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心理;现实;自传性

文学发展史中,许多文学大师一直执着于探索人类幽微隐秘的心理。司汤达直言不讳地讲述于连的屈辱与野心,托尔斯泰反复辩证地思考人心的自悟与灵魂的拯救,托思妥耶夫斯基孜孜不倦地思考生命的罪与罚,契诃夫着力于刻画人性的冷漠与人心的孤独,他们的作品以无比敏锐的洞察力,展示了深广复杂的人类心灵。相比较而言,门罗短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没有俄国作家们的深广悲悯、没有茨威的淋漓激情、也没有曼斯菲尔德的清孤诗意,她的心理描写细密锋利、平凡琐碎。门罗小说对人类隐秘心理的揭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扎根日常生活,捕捉平凡人物的细微心理

门罗小说紧紧围绕日常生活展开,借助于人物的言谈举止、表情姿态、行为细节等外在表现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叙述人不时地介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概括化的叙述语言来转达人物的观念和情绪,从而使小说流露出浓郁的心理氛围并蕴含着厚重的时代心理内涵,表现出清晰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

小说《沃克兄弟的放牛娃》以20世纪30年经济大萧条为故事背景,以一个小女孩“我”的口吻情景再现经济危机之下家里中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我”随父亲拜访克罗宁小姐时的见闻感受。诺拉小姐对父亲一往情深的心理,以及父亲理性节制的情感流露,都通过“我”的观察展现出来。初见诺拉时,“她戴了一顶农民的草帽,阳光穿过草帽,针针点点地落在她脸上。她穿了一件肥大的工作服,衣服上到处是污渍,脚上是跑鞋。”诺拉第二次出现时,她换上了一件非常花哨的衣服,喷了古龙香水,穿着古巴式的高跟鞋,她的声音也随之变得更友好,更青春洋溢。通过诺拉的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衣着打扮,可见诺拉对父亲到来的重视与激动。兴致高昂的诺拉带“我”翩翩起舞,并恳切地邀请父亲跳舞:

“和我跳舞,本。”

……

爸爸低下头,静静地说:“我不跳。诺拉”

她只好走开,把唱片取出来。“我能一个人喝酒,却没办法一个人跳舞。”她说,“除非,我比我自己以为的还要疯。”

面对诺拉热情喜悦的邀请,“我”爸爸的一个低头的动作,就足以说明爸爸面对往日恋人诺拉努力克制隐忍自己强烈情感的心理,虽然过去两人很熟悉,情分也很深,但是已婚的他,面对还单身的诺拉,只能礼貌坚决地回绝。接着诺拉又邀请我们吃晚饭:

“留下来吃晚饭吧。”

“嗯,不行的。我们不能麻烦你。”

“没麻烦。我会高兴的”

“再说,他们的妈妈会担心的。她会以为我把车开到沟里去了。”

“嗯,这倒也是。”

“我们已经占用了你很长时间了。”

“时间。”诺拉讥讽地说,“你会再来吗?”

在非常简短日常化的直接对话方式中,诺拉的盛情与父亲的克制之情跃然纸上,人物心理都是通过间接的手法传递出来。“我”父亲又一次拒绝的了诺拉的邀请,回程的路上,“我”又敏感地察觉到父亲心事重重,满怀失落的心绪:

我感觉到爸爸的生命从车里飞了回去。这是下午的最后时分,天色渐渐变暗,变得陌生,仿佛一幅被施了魔法的风景画,当你望着它,它看起来熟悉、平凡,而又亲切,但一转身,就变成一种你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以及根本无法想象的距离。

这段关于天气变化的独特描写,充满的象征意味。习以为常的天气,在“我”的眼中竟然既有“熟悉”、“平凡”、“亲切”的一面,又有“无法理解”、“遥不可及”的一面,作者通过对平凡天气这一景象的陌生化处理,使天气具有了幽微杳渺的情感韵味,既亲切又遥远的天气贴切地象征了“我”爸爸和诺拉之间微妙的情感状态。当父亲与诺拉重逢时,两人可以心照不宣地谈天说地,好像又回到过去。而面对离别,转身离开彼此之后,他们之间的往日情分就被无法改变的现实拉开了距离。平凡人物的情感的错位与遗憾也呼应了萧条惨淡的30年代在作者门罗心中留下的辛酸悲苦的回忆,对30年代的灰色记忆是加拿大人集体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页:

1930年,这样的农舍,这样的下午,对我而言,就代表了那个十年。……我们那辆踏板宽大的车,是很久以前风光不再的埃塞克斯。农庄里停了不少这样的车,远比我们的旧,但没我们的脏。有的已经不用了,车门也掉了,座位被拿到走廊上用了。除了狗以外,看不见什么活物,鸡或牛,都没有。狗儿们都在阴凉的地方躺着,做着梦,斜摊开的身体飞快的起伏。

“风光不再”、“旧”、“脏”、“不用了”、“掉了”、“没什么活物”等非常细微的物象,却生动地暗示了荒芜凋敝的30年代加拿大小镇的生存图景。小说通篇是在叙写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起居与心中的微波细澜,但却以小见大、真切地折射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人物的心理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局限,代表了特定时代人们的典型心理,因此小说呈现了鲜明的现实心理化的风格。

二、自传性书写中袒露人物心理

门罗的大部分小说具有很强的自传性,通过巧妙的自传性书写,她大胆暴露自己生活中苦闷、压抑、痛苦、屈辱,通过个体真实的心理煎熬与体验,表达出普遍真切的人心体验。《办公室》、《库特斯岛》中对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从事创作时的诚惶诚恐,遭人冷眼讥讽的心理描写,非常切合门罗自己的经历;《乞女》《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白山包》和《蒙大拿的迈尔斯城》等篇目中则写到女主人公们因门第差异而在婚姻遭受的委屈煎熬。比如,门罗她自己曾从一个穷乡僻壤,嫁给了城里的富家子弟,但是婚后的门第之别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羞辱与痛苦,这些心理都被她艺术化地写入作品中:

你的背景。他的声音是降调的,有一丝警告。……当他提到达格莱墟,甚至一个字都没有地递给我家信时,我都羞愧难当,就好像有什么在我身体里生长。是霉菌,肮脏的、扫兴的,无处可逃的。贫穷,对于理查德的家庭,就像是口臭和脓疮,一种让患者也跟着感到羞耻的疾病。……如果我在他们面前提一句我的童年或我的家庭,他们都会往后缩一缩,仿佛我说了下流的脏话。……他觉得我的过去是一个寒酸的包袱,希望我能和过去一刀两断。

通过“我”倾诉式的话语,鲜明地表达出夫家对“我”贫苦寒酸过去的嫌弃与厌恶。如果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门罗不可能把这种婚姻中的差别写得这么真切。

门罗小说中也反复写到母女关系,而女儿对患病母亲爱恨交加的心理等,这些微妙复杂的心理体验门罗都通过作品一一流露出来,通过有限的个人生活情感体验却道出了普遍的人心起伏。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长彼得·恩隆德在颁奖演讲说:“如果你很认真地读了门罗的很多作品,那么有一天,你会在她的某篇小说中与自己迎头相遇,这次不期而遇常常会让你震惊改变,但从来不会让人崩溃。”通过真切地自传性的书写,门罗不仅展示了她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更让人们惊觉未曾意料到的自己。在她的作品中人们读出了自己的痛楚、尴尬、无情、残忍、冷漠,也读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孤独、追求、爱的渴求。

总体来看,艾丽丝·门罗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心理化特色,具有浓郁的心理意味。与以往心理描写大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门罗小说描写的是平凡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幽微隐秘的心理世界且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宏大的社会变迁,如:经济危机、二战、多元社会风貌、女权主义文化运动、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等在门罗的作品中都有显现,但都被推为背景,渗透进人们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艾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舞[M].张小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

[2]艾丽丝·门罗.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J].,周怡译,外国文学,2012年,第5期.

[3]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长彼得·恩隆德的现场演讲: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13/presentation-speech.html.

上一篇:《谢南冈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下一篇:提升演讲气氛的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