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共4篇)
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 篇1
樟树中学2019届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间2018.5.2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处牒,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
②
①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委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②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唐朝,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
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B.唐朝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致仕规定,四品、五品官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
C.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
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
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赐,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例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把“战神”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丰厚,还特意派人表达关怀。
D.唐朝时的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不能给人以特权的印象。唐朝致仕
官享受俸禄全额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B.致仕官对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的重视程度比物质待遇高,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C.唐朝对致仕官员的一种优待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此来提高相应的待遇。给予现
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
D.唐代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致仕的保障制度,致仕官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
态重要的一环,需要有健康与稳定的制度保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 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4.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小说写萨莎“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融夸张、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于一体,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C.“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
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露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
5.小说篇幅短小,但能“尺水兴波”,与作者妙用伏笔有关。试举例赏析。(5分)
6.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
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
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
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
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填者,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规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日:“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
元规性孝,事母甚谨,晨昏未尝离左右。梁时山阴县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规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孤侄入船,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及水退获全,时人皆称其至行。
元规少好学,从吴兴沈文阿受业,十八,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时名儒成称赏之。起家湘东王国左常侍,转员外散骑侍郎。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除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及侯景寇乱,携家属还会稽。
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亲受《礼记》《左传》《丧服》等义,赏赐优厚。迁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尝因入宫适会元规将讲,乃启请执经,时论以为荣。俄除尚书祠部郎。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每国家议吉凶大礼,常参预焉。丁母忧去职,服阕,除鄱阳王府中录事参军,俄转散骑侍郎,迁南平王府限内参军。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元规著《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一卷,《礼记音》两卷。
(选自《陈书·王元规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B.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C.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D.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年,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也有其他含义。B.诏策,文中指封建社会的一种取士制度,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以录取人才。C.后主,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为后主。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南唐的李
煜等。
D.服阙,古代称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为“服阕”。守丧,是孝顺行为,有一定的时间规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元规出身悲苦,自强自立。他八岁时失去父亲,随着母亲去投靠舅舅;他的母
亲想攀附土豪,因遭他反对而作罢。
B.王元规讲究孝道,品行高尚。他侍奉母亲十分恭谨,早晚陪伴母亲;当洪水来临
时,他抛下亲生子女,先救母亲、妹妹等人。
C.王元规受人称赞,被皇帝赏识。他因品行、学识被人称赞;他被后主引荐为学士,后主还给他讲授《礼记》《左传》等。
D.王元规博学多才,著述非常丰富。他通晓《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写了《春秋发题辞》及《义记》等很多著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
(2)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4.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炼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E.全诗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悠闲、内心落寞的僧人形象。15.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
子
《
劝
学
》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琅琊山自然景色早晚阴晴的变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再次敲响警钟,它警示我们:保卫祖国,使之远离苦难和欺凌,我辈当仁不让。
②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
③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风景秀丽,山高水长,无怪乎2018年的春节,云南旅游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④小罗的退役无疑是轰动整个足球世界的大事件,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我们作壁上观的日子。
⑤目前在北京,民营博物馆方兴未艾,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⑥越近年关,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就越应该变本加厉,为百姓过好春节营造安宁祥和的氛围。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际足联2017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多项大奖名花有主。最引人瞩目 的世界足球先生竞争激烈,葡萄牙球星C罗击败梅西和内马尔,连续两年蝉联 该奖项。
B.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
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与轻声细语。
C.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
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2017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及符号的改编曾饱受质疑,但没人能否
定它在泛娱乐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态与娱乐方式。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是考研还是就业,毕业季的我思考了很久,我的家人也来信、来电话奉劝我三
思后再做决定。
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今天远大购物商场举行店庆活动,商场将对购物额满五千元的顾客惠赠购物券
三张、精美礼品一份。
D.朋友的老父亲去世了,我给他发了一条内容为“令尊仙逝,万分悲悼,请节哀!”的短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①____,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②_____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③___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家庭条件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如果一个家庭物质生活优裕,就会导致精神生活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必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人员在一周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举措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1.B(“四品、五品官员”与文意不符,由原文可知,应为“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2.D(原文为“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由所在地支付。)3.C(偷换概念,选项中的“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而原文为“给予现任官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员父祖授官,让他们因子孙而享受到致仕官员待遇”,“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的父祖。)4.D(A.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诈骗专家;B项,没有夸
张与心理描写;C项,对其偷盗原因的表述于原文无依据。)5.①老妇人用热情的语调、亲和的态度与慈祥的笑容用以松懈对方,从而为“下手”
创造机会;
②用再加点茶来实施计划,且能引发读者想像。
③小说中两次写老妇人步履艰难,一则是向萨莎示弱,消解她的防范心理;二则用老妇人的“步履艰难”与老妇人“枯枝般的手指”“飞快地摘下”且能“寻找猎物”的迅捷作对比,对人物进行辛辣讽刺。(只要举例恰当,能简要分析,即可酌情给分)6.“菜鸟”即初学者,新手,生手。指刚进入某些圈子,对某些事物操作不熟悉,能力
不高的人。
示例一:完美的猎物合适: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是一起诈骗事件;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并且对他们而言都是最“完美”的那一种;题目与文中的首尾照应,圆和如一,突出了中心。
示例二:“菜鸟”合适: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凸显主题,老妇人和萨莎都认定对方是菜鸟,围绕这个中心,巧妙斗智,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妇人成为了最后胜者;“菜鸟”一词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
7.D(D项,“主要原因”错,从原文中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来看,“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仅仅是原因之一。故选D。)
8.AE(B项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该项“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说法错误,且“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属臆测,从文中信息无法推出这一点。C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相关材料二第三段,原文是“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的资源属性与污染属性并不矛盾,作者并没有否定“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这一说法。D项,“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故选AE)9.(1)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10.B 11.C(题中C项,“第二代君主”错误,应为“末代君主”。)12.C(“后主还给他讲授《礼记》《左传》等”错,应是后主亲自听他讲授《礼记》《左传》《丧服》等要旨。)
13.(1)娴亲也是亲人,这是古人所看重的。怎么能在异土苟且偷安,就与门第不相
同的人通婚!
(2)简文帝做太子时,请他作为宾客,常常让他讲谈论议,王元规很是被优待礼遇。参考译文:
王元规字正范,是太原晋阳人。王元规八岁时失去父亲,兄弟三人,随着母亲依附舅父来到临海郡,当时十二岁。郡中土豪刘填,资产巨万,想把女儿许配于他。王元规母亲因为王元规兄弟三人年幼弱小,想要结交强有力的势力。王元规哭着请求说:“姻亲也是亲人,这是古人所看重的。怎么能在异土苟且偷安,就与门第不相同的人通婚!”母亲被他的所言感动,罢了此念。
王元规生性孝顺,侍奉母亲十分恭谨,早晨到黄昏都不曾离开母亲身边。梁朝时山阴县发洪水,水流溢满住宅,王元规只有一艘小船,仓促间他拉母亲与妹妹及侄子入船,王元规自己手执船桨而去,留下他的子女三人,放在树梢,到水退时三人都获救,当时人都称赞王元规有高尚的品行。
王元规少年时喜欢学习,跟从吴兴沈文阿学习,十八岁通晓《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代中大通元年,皇帝诏策《春秋》,王元规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等次,当时名儒都夸赞赏识他。出仕任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任员外散骑侍郎。简文帝做太子时,请他作为宾客,常常让他讲谈论议,王元规很是被优待礼遇。授予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到侯景作乱,携家属返回会稽。
后主做太子,王元规被引荐为学士,后主亲自听他讲授《礼记》《左传》《丧服》等要旨,对他赏赐优厚。改任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曾因入宫遇到王元规将开讲,便启奏请求跟从王元规学习,当时议论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不久授予尚书祠部郎。从梁代开始,相传为研究《左氏》的各儒生,都以贾逵、服虔之义论说辩驳杜预,共一百八十条,王元规引证疏通辨析,不再有疑难之处。每当国家议论吉凶大礼,他常参与其间。他因母丧去职,服丧完毕,授予鄱阳王府中禄事参军,不久转任散骑侍郎,改任南平王府限内参军。南平王统辖江州,王元规随王府去镇守,四面八方的徒生,不远千里来请求学道的,常有数十上百人之多。祯明三年入隋,担任秦王府东阁祭酒。七十四岁时,在广陵去世。
王元规著有《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一卷,《礼记音》两卷。14.CE(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属直接抒情。E、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清贫、心境淡泊、的僧人形象。)
15.“过”有“路过”“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 “摇”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以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的心境。16.(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7.C(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符合语境。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用于形容余光中的赤子之心,所以正确。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不用于形容风景,这里使用对象有误。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可以用于形容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厉害或严重。是贬义词,不用于“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一事。)
18.D(A项,“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语意重复,“蝉联”意思是“连续不断获得”,前面的“连续”多余。B项,“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轻声细语”后添加“„„的定力”。C项,“„„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句式杂糅,选项把“„„是广大家长关注的问题”和“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两句杂糅,可以改为“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19.D(A项,“奉劝”,郑重劝告,敬辞,句中说“家人奉劝我”,使用不当。B项,“专程”专为某事到某地。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而句中说的是商场对顾客的赠与,使用不当。D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使用正确。)20.(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21.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③自身家庭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21.作文:从法规看,执法宜严;从外卖小哥的工作特点看,受罚需要有弹性。刚性管理
与人文关怀,法规的铁面追求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需要辨析和权衡。
参考立意:①让法律更有温情;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在法律的框架内相机处理;④温情让法律更有力量。
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 篇2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1.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2.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3.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二、(33分)
安徽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几乎所有的宗教”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 “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C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D项“后来被儒家借用”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不是作者的观点。
参考答案:
4、C项,“易”意思为轻视,看不起;
5、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和“和、同”;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D项,分别是“在”和“因为”。)
6、B(“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是错的,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
7、(1)① 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② 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
8、第一问: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9、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10.甲: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乙:(1)思而不学则殆(2)山河破碎风飘絮(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回首向来萧瑟处(7)水面清圆(8)列缺霹雳
11、写雨后秋景,突出兴安明朗开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观赏和描写;写作者心情,强调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欣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想灵渠的过往作铺垫。
12、③段: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由短而长,富于变化,用“婉约”“不骄不躁”“引”等词语写出灵渠飘逸的特点,赋予灵渠鲜明的个性。
④段: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安然”“从容淡泊”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阔、坦荡、从容、深邃)的特点。
13、①灵渠历史悠久,厚重而飘逸;②灵渠导引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③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④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⑤灵渠教导我们要淘洗污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相通。
1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灵渠和铧嘴的赞美,抒发了深刻的感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启发:①要辩证地看待事物;②要学会变通;③要有从容的心态。(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5、D。A.逻辑望眼欲穿 四肢百骸B.眉梢 撼动人心C.概莫能外
16、A.(A.“纷至沓来”的意思是纷纷地到来。B.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常误用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C.“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D. “披肝沥胆”比喻竭尽忠诚,也比喻开诚相见。)
17、C(A“超过”与“以上”重复。B“不仅……而且……”递进关系,前后换位。D“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与“工业生产”存在包含关系。)
18、①客观和形似②真实的再现复制③光凭客观形似的造型是不够的(每句2分,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
19、内容:一年轻人躺在硕果累累苹果树下等苹果在地心吸力的作用下掉下来。寓意:“理想要靠自己奋斗实现,是“等”不来的。
20、这则新闻折射出了部分市民素质低下。(步骤一:观点。2分。)拔免费赠送的萝卜无可指责,但在享受别人给予的好处的同时,顺手牵羊,偷挖别人的红薯,偷拔别人的蔬菜,就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步骤二:分析。2分。)这件事不仅暴露出一部分市民贪多务得、见了便宜就占的自私心理,也提醒我们提升国民素质任重而道远。(步骤三:启示。1分。)
21、立意指津:这道作文题突出体现了人文性和思想性。题目中的“绿地”应考虑到它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绿地”本义是指自然界(大山、大地上)的绿色植被,它给人以清新、自然、生机、活力等印象和启示。“绿地”的引申义、比喻义主要是指精神层次的某些品质,如甘于寂寞、宽容、信任、自强、坚守等,它们有个共同的效果,使心灵富有充实。“留一片绿地”是动宾结构的短语,“留”作为动词应该突出,它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大彻大悟后的一种反省,也可以是目睹世界众生相之后得出的一种自我紧迫感。“一片”强调了“绿地”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的量。写作时应注意,不能顺着绿地就去写实实在在的绿地,而是一定要从实到虚,由真实的绿地想到人文的、精神的、心灵层面上的。要不然文章就流于平庸空泛。
最佳角度可为:“给心灵松绑”“给心灵释放的绿色空间”“给心灵环保,让心灵充实”等。
[文言参考译文]自从我初次认识贞甫,那时他很年轻,在马鞍山寺庙旁读书。到我娶妻子王氏,我的妻子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常常跟着我到妻子的娘家。我曾经进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和我共住,天天游览虎山、西崦周围各个山,观看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在安亭选地方居住。安亭在吴淞江边,地处昆山、嘉定的地界之间,沈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贞甫因此更和我亲近友好,通过文字往来,没有空过一天。当我在世上处境困难的时候,唯独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找我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
我独自居住在江海边,二十年中间,经历亲人死亡、家庭忧患、科举失败、处境狼狈,被世人讥笑,(这时候,)贞甫完全不因为别人的说法在心里(对我的评价)有所动摇,以致和那些人一起表示支持或反对。到了我突然富贵,显赫一时,一般人看见感到吃惊,但贞甫并不改变对我的看法。唉,读书人在不被赏识的时候,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在心里忘记,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种赏识啊。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正直严厉,喜欢讲求自己的仪表修养。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遇到事情情绪激动,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躲避。尤其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去游历名山及佛庙道观。在所到的这些地方扫地焚香,图书摆满了桌子。听到有书的人家,多方去把书借来,亲手抄写,达到几百卷。现代时兴科举考试速成的学习方法,都把通晓经书学习古人作为迂腐,贞甫独自对于书像这样了解爱好,这是正进入到古人的学问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幸而病重了,病重已经几年了,但他对读书更勤奋。我很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力量不能继续,但他终于因此病故了。真叫人伤心啊!
当初,我在安亭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去他那精致的房屋,边喝茶边谈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到贞甫死我又去,又是经过战乱以后,我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有江水滔滔荒凉寂寞的感叹。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真该悲痛啊。
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 篇3
宽恕。”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涌现浅斟低唱坐落枉费心机 B.慑服既往不究聒噪优柔寡断 C.传诵精兵简政皈依仗义执言 D.雷同郑重其事耗费委曲求全
5.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句子是()
A.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B.师生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叠床架屋的语法分析上,是中学文言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C.命题、监考和阅卷等环节上的马马虎虎,使高中毕业会考早已背离了提出这种考试形式时将其作为水平性测试以缓解高考压力的初衷。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不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更能激起游客们的兴致。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姆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7.在下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
A.安静憧憬侃侃恻隐 B.安静向往滔滔隐秘 C.恬静憧憬滔滔恻恻 D.恬静神往夸夸隐隐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委曲求全桃园世外桃源 B.付出入不敷出防范防范未然 C.人生人声鼎沸报复抱负远大 D.是非文过饰非启示寻人启事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仙人掌啊,______________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问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
小鞋。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说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16.(本小题满分4分)
《家》中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
17.(本小题满分4分)
《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设置了哪些情节来表现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18.(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19.(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的情节。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 篇4
高 二 语 文 命题人:陆春娟 试卷分值: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音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可以 国外政治文明有益的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可以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否则,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A.吸收 邯郸学步 画虎画皮难画骨 B.借鉴 亦步亦趋 画虎画皮难画骨 C.借鉴 邯郸学步 画虎不成反类犬 D.吸收 亦步亦趋 画虎不成反类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C.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D.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图画灿云霞 ②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
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④白首壮心写大海
青春浩气画高山
A.①古董行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碑帖馆 C.①碑帖馆
②刻印社
③古董行
④书画社 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古董行
4.下列诗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C.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
称
之
为
“
好
读书”。。?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⑤④②①⑥③ B.②④③⑥①⑤ C.②④⑤⑥①③ D.④②⑤①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彭汝实传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盗起,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即议剿,应城伯孙钺拥兵不出,俱宜切责。”帝从之。
吕柟、邹守益下狱,汝实抗章救。又因灾异上言:“迩者黄风黑雾,春旱冬雷,地震泉竭,扬沙雨土。加以群小盛长,盗贼公行,万民失业。木异草妖,时时见告。天变于上,地变于下,人物变于中,而修省之诏无过具文。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长鲸巨鲕决网自如,腴田甲第横赐无已。陛下春秋已逾志学,而经筵进讲略无问难,..黄阁票拟依常批答。弃燕闲于女宠,委腹心于貂珰。如此而望天意回,人心感,不可得矣。” ..大学士费宏以子坐事被论不出,礼部侍郎温仁和以庆王台浤事听勘。汝实言宜听二臣避...位,以明进退之义。
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汝实言:“邦奇先后两疏,始为惶骇之语,终杂鄙亵之辞。中.所引事,多颠倒淆惑。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冗员数万,坐此丛怒罢去。今其长子业以狂愚发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复下狱。夫诬告之律,视其所诬轻重反坐,此国法也。愿追究主使之人,与告人同罪,毋令苟免,贻讥外蕃。”不听。
汝实数言时政缺失,又尝力争“大礼”,为璁、萼等所恶。以亲老再疏请改近地教职,而举贡士高任说、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璁、萼指,言:“汝实倡言鼓众,挠乱大礼,且...与御史方凤、程启充朋党通贿。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遂夺职闲住。与启充及徐文华、安磐皆同里,时称“嘉定四谏”。
(选自《明史·彭汝实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省之诏无过具文 省:反省 .B.以庆王台浤事听勘 勘:平定 .C.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 讦:攻击,揭发 .D.吏部承璁、萼指 指:意图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学: 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B.黄阁: 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后世用黄阁代指宰相。
C.侍郎: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各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D.贡士:明清两代每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称作贡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4分)
(2)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4分)
9.第四段中,彭汝实给皇帝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10—11题。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①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②浙河西面:指宋代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地方。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6分)
(2)赏析词的最后两句“宣和宫殿,冷烟衰草”的艺术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语录》)(2),任重而道远。(《孔子语录》)(3),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5),来着犹可追。(《论语》《孟子》选读)
(6)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求仁。(《论语》《孟子》选读)②
③①
7)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孟子》选读)(8)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河流最蓝的地方(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菜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菜、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宅。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力,”他自我期许,“以供给我家人那些没有经过不可靠的投机者之手的食物”。早晨他去上工时,好几次遇到一些带着鱼竿,穿着长统靴的男人往沿河公路走去。“这是一个办法。”马可瓦多对自己说。但是城里的河流是垃圾、排水管的集中地,引起他莫大的反感。“我要找一个地方,”他自言自语道,“那里水是水,鱼是鱼,我才愿意垂下我的钓竿。”
骑着机动脚踏车,马可瓦多下工后便去探勘城市上游的河流,还有小河的支流。他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远离柏油路面的河段,他取道小径,穿过柳树丛,直到他的脚踏车不能再前进为止,然后把车留在灌木丛中,步行到有河流的地方。有一次他迷失了路,在灌木丛和陡峭的河岸边打转,既找不到任何小路,也弄不清河流是在哪个方向。忽然,拨开一些枝叶,瞥见下方几步之遥,那宁和的水波——那时河口,几乎成为一个小而幽静的深潭——呈现出就像是山上湖泊的蓝。
激动的情绪并没让他忘记细看水流轻柔涟漪的下方。终于,他的顽固得到了奖赏。啪嗒一声,直鳍在河面上明显地一闪而过,然后另一次,又再一次,他如此地欣喜以至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是整条河流鱼的汇集地,钓鱼者的天堂,也许除了他以外还没被其他人发掘。回头走时,天色已经暗了,他停下来在榆树皮上刻画记号,在某些地方堆几块石头,以便能再找回小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准备用具。说实在的,他早就想好了。在邻居和公司同事中他已经设定了十来个钓鱼爱好者。半透露半提示地答应说只要一确定那个只有他知道的游满了丁鲈的地方,就会通知他们每个人,便成功地从这个人借一点,那个人借一点地备齐了一大仓库前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
这时,他什么也不缺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从六点到八点——在上工以前,游着丁鲈的河流有可能钓不到鱼吗?事实上,只要把鱼线丢下去就可以拎起一尾鱼:这些丁鲈毫不迟疑
网里去了。
当他的鱼篓装满时,也到了该离开的时侯了。他溯流而上,想找一条小径。
“喂,你!”在河岸一个转角的杨树林中,直挺挺地站着一个戴着警卫帽子的家伙,瞪 着马可瓦多。
“叫我,什么事?”马可瓦多觉得有一股不知名的威胁冲着他的丁鲈而来。“你哪里抓的鱼,篓子里的那鱼?”警卫问。“啊,怎么啦?”马可瓦多的心已经跳到嘴巴里了。
“如果你是在这下面钓的,赶快把鱼丢掉。你没看到上游有座工厂吗?”指着一栋长而矮的建筑物。现在马可瓦多转过了河流的拐弯处,才看到它在柳树的那边正向空中吐烟,向水中排放浓密的云团,是可怕的青绿色和紫色。
“起码你看清楚水是什么颜色吧!油漆工厂就是那个:蓝色毒害了河流,还有鱼。赶快把它们丢掉,不然我得把鱼扣押起来。”
马可瓦多想:“虽然我很想扔掉这些有毒的鱼,但是在警卫面前,我不能丢这个脸。” 于是他回答道:“如果我是在上面钓的呢?”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不但要扣押鱼,还要给你开张罚单。工厂上游是钓鱼保留地。你看那块牌子!”
“说真的,”马可瓦多急急地说,“带着钓竿,只是为了让朋友信以为真,其实这些鱼我是向附近乡镇的卖鱼人买的。”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只需要付税,就可以把鱼带回城里,我们这里是在城外。” 马可瓦多已经打开篓子把鱼倒回河里了。应该还有一条丁鲈是活的,因为它一扭鱼鳍快乐地游走了。
12.小说开头两段有哪些作用?(4分)
13.联系全文,分析马可瓦多的人物形象特点。(6分)
14.小说最后一段画线句有哪些含义?(4分)
15.小说以“河流最蓝的地方”为题,请探究意蕴。(6分)
(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
葛金松 虞吉
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由封闭走向全球化并被纳入到新的全球场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以不同的形式发生着关联。
②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不断被解构。以传统儒家文化和乡俗文化为参照,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则成为了世纪之交进行“美国想象”的基点。
③“美国想象”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这与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当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又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力度,而且它形成的张力与应力也给“大国情结”的宣泄搭建和扩大了路径。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百年近代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种失落感和集体性精神创伤,中国的大国身份被历史暂时性“潜移”,但中国始终对大国身份和历史性无法释怀。《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表面上探讨的是亲人情感的跌宕、家庭生活的起伏和文化对立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大国情感、观念的纠葛和冲动,特别是屈居于美国篱下的焦虑感。由此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与成就所遗留并积淀下来的“世界中心意识”以“美国想象”来呈现,这倒有一点古人词句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意思。
④电影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它导入了民族心智、思维和性格,就像王德威学者所说:电影和文学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心态的想象,它们成为“想象社会思维和心态”的方法。遵照电影的这一艺术特性,按照固有的思路和逻辑来进行“美国想象”的电影能够为触摸“大国情结”提供一种抚慰和想象性解决。
⑤新世纪大电影中的“美国想象”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而是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中美平等关系进行构置,实现两种文化的连接。被称为“现象电影”或“话题电影”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无不给予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想象,《中国合伙人》中三次高考失败、经历困厄、磨难的底层青年成东青,通过自己勤奋和努力成为拥有财富和地位的成功者,而且最终在国贸大厦谈判中实现翻盘。这种“美国想象”,不仅是中国人“潜意识”下“大国情结”的凸现,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国家言说”。在模糊了两种意识差别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成功”、“新的圆满”给人一个
⑥“美国想象”在中国电影的呈现也许只是作为一种有效的、隐含商业策略的以“文化差异”为噱头,为永无餍足的欲望服务,也许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强势裹挟下的处境,但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显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作者为西南大学传媒大学教授,内容录用时有删改)
16.文中“美国想象”的含义有哪些?(6分)
17.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请结合文章,对最后一段中“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加试 命题人 谢林
试卷分值:4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乾隆癸卯科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获售者鲜登第,时称“逸民榜”。丙子科题“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取文皆动宕发皇,登第者独多,时称“响榜”。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审法宜密,而笔不可枯。必也以沉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
(节选自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1.文中“癸卯”属于________纪年法,在“乡试”中考中的人,称作________。(2分)22.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影响考生“登第”的因素。(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丫头,后被贾母派去服侍黛玉,改名紫鹃,她一心一意为黛玉着想,敢于直接指出黛玉的过错。
B.在行酒令时,黛玉情急之下引用了《西厢记》和《会真记》中的句子,被宝钗发现,两人来到蘅芜苑中,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
C.紫鹃敢试宝玉,首先出于对黛玉的关爱,她把自己当成黛玉的亲姐妹,希望宝黛能早日成亲;其次出于二人的共同的命运,黛玉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到紫娟,可以说二人荣辱相关,休戚与共。
D.71回中巜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中,贾母80岁寿辰,南安太妃要见大观园中的众小姐们,贾母于是叫“把史薛林以及三姑娘”带来见客,这引起了“嫌隙人”邢夫人对王夫人产生了“嫌隙”。
E.85回中,在贾母和薛姨妈基本同意宝玉和宝钗婚事的情况下,贾芸给宝玉写了个帖子报喜,宝玉看罢,气的撕了帖子,直摇头,皱眉,并说贾芸混账。所以说宝玉宝钗的婚事其实最先是由贾芸通报给宝玉的。24. 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41回中,妙玉引黛玉、宝钗、宝玉去栊翠庵品茶,就制茶所用之水,妙玉和黛玉有如下一番对话,请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6分)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楼梦》第67回中,“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颦卿”是谁?“土仪”为何会引发她思故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学与乡愁 陈少聪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书写,俯拾即是。拿起一本唐诗宋词汉赋来,每三两页必有一篇写乡愁。有写流放离愁的,有写出塞征人的悲怆的,更有无数写闺中怨妇的凄怆和游子的羁旅思归。凡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几首来。“乡愁”恐怕早已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了吧。
古人出门是大事,往往一别经年,山川阻隔,千里迢迢,那种乡愁摧肠揪心。几千年前《诗经》里就充塞着书写乡愁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诗里高适的《燕歌行》写征人的苦辛,少妇的悲怆,又是多么动人心魄。杜甫写昭君出塞的千古名句,读了更是令人心碎神销。随手拈来,便有如许之多沉重的乡愁之作。
“乡愁”在英文里译为nostalgia,指对过去的眷念之情。纯粹古典的乡愁因地理的隔离而引起,是种痛苦;而nostalgia则属于一种甜蜜的忧伤。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表述的几乎全是这种对过往的眷念之情。记忆往往于人们最不经意之际猝地来袭,常因某种音符、某个旋律或某种气味等等感官的刺激而骤然之间勾起浓烈鲜明的回忆。
还有一种乡愁,境界更加抽象,它除了追念既往,也遥想无穷的未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诗。崔颢的《黄鹤楼》所写也是类似的境界,诗中的“乡关”未必指家乡,更像泛指人生的归宿。诗人对生命世事兴起无限感怀:人生何其渺小,人生当何去何从?这种乡愁,不限于诗人,是人类自古以来共有的感怀。人生短暂,似白驹过隙;在宇宙间,人永远只是一个过客。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不也正有同一种感慨吗?诗人在接触到这旷古的大寂寞后,也是接触到终极的乡愁的时刻,而这刹那的悲情与颖悟,往往启发了伟大文学作品的诞生。
25.以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 ▲ 2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如何表现乡愁的?(4分)
▲ ▲ 27.材料中写到了哪几类乡愁?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 ▲
2017--2018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C(吸收:吸纳。借鉴: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或教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亦步亦趋: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难。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老虎不像,却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本题第一空,两个备选词“吸收”“借鉴”均可用;第二空,“邯郸学步”与语境中“放弃”“葬送”等词更吻合;第三空,“画虎不成反类犬”从语义上看更合适。)
2、C(A不符合逻辑,应该是六分之一在前,五分之一在后。B并列词语语序不当,“论证与调研”应改为“调研与论证”;成分赘余,删去“在……后”或“经过”D成分残缺。可在“利用”后加“的城市”。)
3、选A
4、B
5、(3分)C(解析: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可以选定②④;由后文可以选定③;⑤⑥①有直接的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6.B(勘:调查,审查)7.D(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8(1)朝堂之中,忠奸不分,把讨好迎合当作符合礼仪,把恪守正义视为故作正直猎取名誉。(4分,“廷陛、逢迎、合礼、沽直”各1分)
(2)(彭汝实)自知不能被考察接纳认可(或译为“无法通过考察”),于是想辞去高官而就卑职(或“甘居低位”),不应当听任他侥幸免于追责。(4分,“不容、尊、卑、听”各1分)9.查明真相并停止对杨廷和家人的迫害,依法惩治诬告之人,追究主使者的罪责,要有免于外蕃讥笑的意识。(4分,每点1分。有关王邦奇两道奏章的内容和杨廷和获罪的原因,不属于建议的内容,不能作为答案。)【参考译文】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的进士。授官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上疏说:“九江盗贼起事,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立即商议剿灭,应城伯孙钺按兵不动,都应该严加责罚。”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吕柟、邹守益入狱,彭汝实上奏救援他们。后又因灾变而上言说:“近来出现黄风黑雾,春季干旱冬季打雷,大地震动泉水枯竭,尘土飞扬。加上众小人人多势众,盗贼公然横行,千万百姓破产。木怪草妖,时闻上报。上有天变,下有地变,当中又有人物之变,而修身反省的诏书不过是一纸空文。朝堂之中,忠奸不分,把讨好迎合当做符合礼仪,把恪守正义视为故作正直猎取名誉。权贵宠臣如巨鲸大鲕冲破渔网自由自在,肥田大宅赏赐不断。陛下年
在票签上的重要意见却依常规批答。将空闲休息的时间浪费在宠爱的妇女身上,而将宦官视为亲信。如此做法却希望上天回心转意,人心感动,是办不到的。”
大学士费宏因儿子犯事被批评不出仕,礼部侍郎温仁和因庆王朱台浤事听候审查。彭汝实上书说应该让二位大臣离任,用来彰明官员进退的意义。
对于奸人王邦奇攻击杨廷和之事,彭汝实上言说:“邦奇先后上了两道疏章,以惊恐之语开始,以粗鄙猥亵之词结尾。疏章中引用的事,大多颠倒事实混淆不清。陛下当初即位时,杨廷和裁减政府数万冗员,因为激怒这些人而罢官离任。现在他的长子已因狂妄而被发配,此事也应结束了。但是众小人心中蓄积的怨忿,却依旧滋蔓不已,他的次子和女婿又被一同投入监狱。诬告之法规定,视诬告者所诬之罪轻重将其罪反加在诬告人身上,这是国法。希望追究主使的人,与上告的人一起治罪,不能让他们侥幸免罪,让外国蕃邦讥笑。”皇帝不听从。
彭汝实多次评论时政的缺失,又曾经争议“大礼”,被张璁、桂萼等人憎恶。后因父母年迈一再上疏请求改任靠近家乡地方的教职,并推举贡士高任说、王表代替自己。疏章下发,吏部秉承张璁、桂萼的意图,上言说:“彭汝实建言惑众,阻挠破坏大礼,并与御史方凤、程启充等人结党营私、互相贿赂。自知无法通过考察,于是想辞去高官而就卑职,不应当听任他侥幸免于追责。”于是,彭汝实被剥夺官职闲居。因为和程启充及徐文华、安磐都是嘉定同乡,时称“嘉定四谏”。
10.(1)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挂念慰问;(2)对南宋当局苟且偷安,防务废弛的指责;(3)对中原残破,百姓生活荒凉的伤痛;(4)对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2分一点。答到任意三点得满分)(2)对比,(1分)将昔日的繁华盛世和今日的衰败凄凉作对比;(1分)融情入景,(1分)将国家衰亡现状,自己的悲愤之情寄寓在眼前破败的景象中,(1分),含意深远,耐人体味。(1分)(纯用名词意象,画面感强,也算一点。)
11、(1)学而不思则罔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萧关逢候骑
(4)属引凄异
(5)往者不可谏
(6)无求生以害仁
(7)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8)曾益其所不能
12、(4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使小说进入叙事更舒缓、自然(1分);
②为下文马可瓦多努力寻找安全食物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 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丑陋现象的谴责(1分)。评分细则: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1分);
②为下文马可瓦多努力寻找安全食物/钓鱼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答术语1分,联系文章内容具体答题1分);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丑陋现象的谴责(1分)(答“表达了主人公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厌恶/担忧”亦给分)。
13、(6分)
①对投机商人不满,说明他不甘被损害,有正义感;
②因为担心食物危害健康他决定自己去为家人寻找放心食物,说明他有责任心; ③不辞辛劳找到了“最佳”犯错误钓鱼地,说明他做事执着;
④想方设法不让别人知道钓鱼地点,却从别人那里备齐了一大仓库前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说明他小心眼,耍心机。
⑤在警卫面前狡辩、说谎,说明他好面子,虚荣。
(写出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每点只写结论,没有联系文章内容的,得1分)
14、(4分)
满篓的鱼只“还有一条是活的”,展示了现代人在污染、罚单、税收等重压下生存环境恶劣、生活空间狭窄的现状(2分)。
“应该”和“快乐地游走”象征着生活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马可瓦多一样的人,在痛苦中不失希望,从而给文章增添了一些亮色(2分)。
15、(6分)
①“河流最蓝的地方”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也象征人们对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追求。②工业文明让“河流最蓝的地方”成了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是对“文明”的讽刺。③引发读者反思,警示世人不要以牺牲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幸福生活为代价追求工业发展。(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评分细则:
①在文中的意思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2分);
②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对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追求(2分);
③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反思”、“警示”、“批判”、“讽刺”、“呼吁”等,有态度用词并
2分,没有写到工业文明(生产、发展)破坏,只笼统地说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之类,就算有情感态度用词,也只给1分。
16、(1)不同文化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意识;(也可答成: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2)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产生的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感。(3)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实现中美两种文化的连接和平等对话。
17、首先,指出“美国想象”的出现与“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其次,分析产生“大国情结”的原因;接着,以《大撒把》等作品为例作具体解说;最后总结上文,引古人词句生动说明“美国想象”与“大国情结”的关系。(层次划分正确2分,每层意思概括1分,共6分。)
18、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基于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背景,基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根源,基于电影作为话语媒介的艺术特性。(三个“基于”的内容每点各2分,如学生答:基于在电影艺术中开拓新视野构建新的“国家言说”的需要,也可给2分)
七、作文(70分)
19、评分参照2017年江苏高考评分细则。
【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缝隙”不单可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现象)
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意义)
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方法)
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
该疏则疏,恰到好处。如此一问,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
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语文附加题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
加试题答案
20、解析:考生可利用虚词和固定句式来断句,如“也”作为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还可利用句式结构来断句,如“沉实之思”与“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与“声调合于今”句式一致。
答案:必也/以沉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每处1分)
21、答案:干支 举人(每空1分)
22、解析:由材料中的“所取文皆动宕发皇”“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以沉实之思……而声调合于今”等可知,影响登第的主观因素是考生的才华和所作文章的风格。另外,由癸卯年和丙子年浙江考生登第情况的不同,还可分析出影响登第的客观因素是试题的质量。
参考答案:①试题的质量;②考生的才华;③文章的风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乾隆帝癸卯年科试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考中乡试的人很少有考中进士的,当时被称为“逸民榜”。丙子年科试题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被选中的文章都气势动宕恣肆、主旨显豁,考中进士的人特别多,当时被称为“响榜”。大概科场文字,体察道理应该精要,而才华不能收敛;详究方法应该严密,而文笔不能枯竭。一定要运用深沉笃实的构思,运用高贵华美的才气,风骨接近古代,然而声调与当今相合,这是应对科举考试的锋利的武器。
23、答案BD。(B、牡丹亭和西厢记;D、王夫人改凤姐)
24、(1)拿出珍贵的茶招待黛玉等人,体现妙玉对他们的认可;妙玉嘲笑黛玉来显示自己的高雅;与妙玉的结局形成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人物的悲剧性。(每点2分)(2)黛玉(1分)宝钗所赠土仪是来自黛玉故乡之物,引发了黛玉的故土之思(1分);土仪是宝钗哥哥薛蟠所送,而黛玉没有兄长(1分),更增加了寄人篱下的她对故土已逝
1分)。
25、体裁多样;数量多;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表现了许多阶层/人群的生活);流传广泛(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感人至深;形成传统。(一点1分,答五点给满分5分)
26、今昔对比,借景抒情。(每点2分)
【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二】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07-31
初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09-29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08-28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10-08
高二文班期中考试试卷05-10
现代文复习高二上答案05-20
高二文综期中试题08-25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07-13
揭阳市高二文综上学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