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2024-07-13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共5篇)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篇1

福建省泉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时间:90钟

计分:100 分

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26小题,2分/题,共计52分)

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商业银行吸收居民存款

②福建省泉州市举办海丝之路文化节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④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①传统文化中对儿童成长的起到消极作用 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7.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关,你认为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新旧文化斗争促进文化进步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8.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万隆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将目光投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亚非新未来、人类新图景。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 ③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近年来,在国家的提倡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这样的现象值得欣慰。不过,也有不少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令人遗憾。这反映了我们在文化创造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追求卓越质量,强化经济效益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6年8月30日,德国第17家孔子学院——施特拉尔松德学院举行隆重的成立仪式,总理默克尔在开幕仪式上发表讲话,盛赞中德教育合作领域结出的新硕果。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表明()A.教育在中华文化自身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B.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1.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国际安徒生奖。在获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17年海南黎族“三月三”活动在琼中举办,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通过全省互动、社会各界参与,把“三月三”传统节日办成文化“三月三”、歌舞“三月三”、民俗“三月三”和欢乐“三月三”。让黎族、苗族人民体会到党的温暖,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举办文化“三月三”,是因为

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的特定文化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体现了 A.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的过程 B.全民阅读对社会发展能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 C.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阅读环 境和阅读能力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15.尽管已在德国定居几十年,祖籍福建泉州的林先生还是喜欢喝铁观音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闽南话。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A.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总是无法抹去的 D.总是积极健康的

16.当不少“艺术家”坐在办公室里“憋”小品,在舞台上“喊”笑话时,赵本山更显得有底气,有定气。宋丹丹说,“他是个双脚没离地的人。”这说明()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7.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8.2017年9月28日,在隆重庆祝新中国建国68周年之际,某校举行“红歌大家唱”活动。全校师生登台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老歌。大家群情激扬,干劲大增。这表明

A.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文化作品是指引人们走向胜利

C.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作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9.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而造成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重庆一男子沉迷于网游,闭门4月不出,后因网线被拔跳楼身亡。下面针对网络游戏,表述正确的是

A.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空虚,人格发生扭曲,不利于健康成长 B.使青少年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迷失生活方向 C.青少年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 D.青少年要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控力,对网络游戏要敬而远之

20.2017年3月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强势登陆中国电视荧屏,成为了当下中国最火的电视剧。目前这部反腐电视剧已经吸引了数百万观众收看,有人将它称作中国版《纸牌屋》。《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获得了多国影迷的广泛好评,该片讲述印度摔跤冠军在退役之后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的故事,对印度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了抨击,片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通过摔跤比赛得以阐释。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逐渐趋同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 ④文化创作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入遗是基于()

A.保护鼓浪屿文化—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保护鼓浪屿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C.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D.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23.“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因此岁末大小理发店都爆满。古时候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民间一直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即“剃龙头”。“剃头过年”和“剃龙头”都是对()

A.传统理论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B.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24.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主要表明()

A.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 B.我们要尊重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C.我们要捍卫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 D.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25.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媒介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下列做法符合上述主张的是()①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销本国价值观 ③防止经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问答题(三大题 共48分)

27、为顺应世道要求和加快发展的愿望,我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从不希望以邻为壑,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正视历史,真正卸掉历史包袱。为了悼念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4年12月13日10时我国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有助于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的重要意义。(16分)

28、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五节课,分别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继续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9分)(2)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9分)

29、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融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有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世界三大爱情经典剧作之一《西厢记》(与《沙恭达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戏曲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

结合上述材料,试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新时期应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

马甲中学2017年秋季期中考高二政治(文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2分)

1——5 CCDCC 6——10 BBDDD 11——15 BBAAA 16——20 CCACC 21——25 BBBBB 26 D

二、问答题(48分)

27、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是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举办国家公祭日,无形中在我们的身边形成一股纪念先辈,崇尚爱国的氛围,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无形之中让民族精神提升.

28、(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促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同时应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顺应时代的变迁。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①文化创新需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发展。②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融合。豫剧触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糸。

⑤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积极创新。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篇2

一、选择 (每题4分,共48分)

1.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这个有理数是().

A.正数B.负数C.非零数D.非负数

2.适合a=a3的有理数a有().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负有理数即是正有理数

B.零表示不存在,无实际意义

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稀土元素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我国稀土资源的总储藏量为1 050 000 000吨,是全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将 1 050 000 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5×1010吨 B.1.05×109吨

C.10.5×108吨D.0.105×1010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则|x-1|的值为零

B.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D.若 a<0,则|a|=-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项式3a-5b+1的项是3a,5b,1

B. 和3a2-ab+b2都是多项式

C. 和 都不是多项式

D.3a2b4-a5+2ab-4是六次四项式

7.若x≠0,y≠0,且 x2y3+kx2y3=0,则k的值为().

A.0B. C.-D.1

8.若a<0,ab<0,计算|b-a+1|-|a-b-5|,结果为().

A.4B.-4 C.-2a+2b+6 D.2a-2b-6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x2·x4=x8B.(2a2)3=8a6

C.(a+1)2=a2+1D.(±4)2=±16

10.若8a3bm÷28anb2= b2,则m,n的值为().

A.m=4,n=3 B.m=4,n=1

C.m=1,n=3 D.m=2,n=3

11.设a,b都是有理数,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则a2≠b2B.若a>|b|,则a2>b2

C.若|a|>|b|,则a>bD.若a2>b2,则a>b

12.已知a,b为实数,且ab=1,设M= + ,N= + ,则M,N的大小关系是().

A.M>NB.M=NC.M

二、填空 (每题4分,共20分)

13.把下列各数用“>”号连接起来:-4 , ,0.7, ,-0.7,-4,2,0.

.

14.2.088万是精确到位,它有个有效数字.

15.若|a|=3,|b|=5,且ab>0,则|a+b|=.

16.已知x+y=7,xy=12,那么代数式x2y-x2+xy2+x2的值是.

17.若8÷ 2=2n,则n=.

三、计算

18.(每题6分)计算 + .

19.(每题8分)计算1×- + ×- + ×- +…+ ×- .

20.(本题8分)已知a2x3+ax2-4x3+2x2+x-1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多项式4a+b的值是12,求多项式5a2b-6ab-3ab2-2的值.

21.(本题10分)一只球从a米高的地方落下,着地后弹起到 米的地方,第二次落地后又弹起到 × = (米)的地方……当球第八次落地时,这只球经过的路程的和为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1.C2.C3.D4.B5.C6.D7.C8.B9.B10.A11.B12.B

二、13.2> >0.7> >0>-0.7>-4>-4 14.十415.816.8417.5

三、18.±2或0.(提示:分情况讨论)19.- .20.略.(提示:先求出a=2,b=4,然后代入求值即可)21. 米.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4 篇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A.被联合国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对当今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D.具有两面性,有精华,也有糟粕

3.我国一些地方台开播的《中国好声音》《一站到底》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A.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B.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 C.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D.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5.近年来,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国学中的传统民本思想如“民贵君轻”、“仁政惠民”、“民水君舟”等,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素材。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国学教育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根本途径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②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 ④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这种重实干的时代精神()

①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③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广西师范大学的一群大学生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区的深山,成立了“小雨滴”义教社。在一届又一届“小雨滴”的帮助下,山里的孩子们可以用普通话与山外的人们进行自由沟通,并表示希望自己能成为未来的“小雨滴”。这启示我们()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文化 ③教育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④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9.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所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国下列措施与教育有关的是()

①从2007年起,部分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免收学费 ②开展“希望工程”活动 ③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④“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 ⑤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10.组织文化是组织行为的中心,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文化规定着每个参与者的理想、价值观、信仰、规范甚至于认识,并进而成为组织的“游戏规则”。上述观点说明组织文化()

①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2007年9月在曲阜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突出“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为主题,坚持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④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儒家文化为指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顺利闭幕,这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深刻体会到 “世界因不同而出色,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观点不正确的是()

A.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发展本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D.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13.2500年前,中国思想家孔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名言正在被中外交流的实践所证明,也被世界众多国家所接受,中国正在谱写着“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乐章。尊重不同文明有利于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谐”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15.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要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不断的交汇与融合中,“见贤思齐”是我们崇尚文化交流的理念。因此,我们()A.应该用优秀的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 B.要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16.“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2014年 9月22日,河南省财政厅拨付河南省“阳光工程”补助资金1.33亿元,用于支持全省培训机构组织开展27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实施上述活动的原因是()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不仅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一定的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③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这表明()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培育民族精神要珍惜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③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只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在第27届国际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上,女航天员刘洋与中粮集团的青年员工进行了互动交流,并讲述了自己难忘的航天经历,以此激励中粮青年员工,让零失误零误差的航天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弘扬航天精神有利于()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②提高民族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③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④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新时明广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广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汤庆福生前是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上海市口岸办副主任。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革命工作重于生命,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公正宽厚、清正廉洁,以朴素的精神境界和执著的人生追求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是新时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这说明()①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拥有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③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社会实践中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作为青少年,他们是中国梦未来的开拓者、实现者。本着培养青少年从小热爱祖国和全面素质 教育的开展,在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了以“2014· 畅想中国梦” 为主题的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假如你要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你认为可以选取的话题有()①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④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像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①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可以直接转化成物质力量,实现中国梦

③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

④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这说明()①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秋天在北京雁栖湖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传统特色之一,就是与会领导人穿上主办国提供的服装来个家庭式大合影。这一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 的理念。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26.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伟大抗战精神研究、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材料说明()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是民族振兴的决定力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素质 ④爱国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7.材料一近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观点。(8分)

材料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继承中华文化的厚重遗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将是我们圆梦的有力引擎。甲同学认为:只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就能实现中国梦;乙同学认为:只有秉持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述甲乙两同学观点的合理性。(10分)

28.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简述文化创新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运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0分)29、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4分)

高二期中政治答案2015.10 1.解析:②④与材料无关;受西方文化“经年累月”影响促进东西德统一,体现了①③。答案:A 2.解析: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今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表明对当今文化建设仍有积极意义,C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基础”说法错误;D项“两面性”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是正确的,但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答案:C 3.解析:④与材料无关;由“媒体优势”“节目创新”“商家必争”可以选出①②③。答案:A 4.解析: A、B、C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D 5.解析:①②说法错误。答案:B 6.解析: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答案:B 7.解析:③夸大了时代精神的地位与作用。答案:B 8.解析:②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答案:C 9.D【解析】此题选项中所列出的6个举措,只有①②③④是与发展教育有直接联系的,⑤⑥不符合题意。

10.D【解析】组织文化是指代表组织成员特征的价值观、信仰系统、准则和思维方式,这是组织成员共享的、共同遵守的观念、准则、规范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11.B【解析】

12.C【解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C错误;答案为C。13.B 14.B 15.D【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形式,运用排除法较容易选出答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非社会物质力量。故带①选项的ABC项错误排除。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和人产生深刻影响D.②③④正确。16.D 17.C【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两者是相互统一并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是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社会发展尤其是物质文化的发展可以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全面发展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

18.选A 材料强调了历史教育、继承文化传统对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故①②正确;③说法不科学,爱国主义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当代中国的文化之中;④错误,中华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19.选A 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用其激励国民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支撑,①②③正确;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经济决定文化,民族精神影响、反作用于经济但不能主导经济的发展。

20.选B ②④观点符合题意,故B项应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①观点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③观点错误。

21.选D “拥有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说法是错误的,②不选。

22.选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文化竞争力等知识。由设问可知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④是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的,排除。①忽略了文化的性质,表述错误,应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②③符合题意。

23.选C 本题考查对民族节日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创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活动,可以集中展现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不能直接转化成物质力量。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故③不符合题意。

24.选D 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让我们倍感亲切,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②符合题意。舞蹈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则是因为其把独特的创意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故④符合题意。“各国文化逐渐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故①不选。题目没有涉及理论创新,故③与题意无关。

25.选B 材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会促使东道主文化的传播,并加深文化间的理解。故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不是都会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D说法错误。

26.选C 材料强调了伟大抗战精神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决定力量”说法错误,排除;④表述不准确,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7.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的作用。主要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第(2)问是评析类试题。对于每一个观点都要辩证地分析其合理性。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科技的发展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各国越来越注重科技发展。

(2)①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所以,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②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8.(1)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 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们要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进行文化创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进行文化创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9、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5分)

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5分)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篇4

一、单选题

1.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

A.

B.3

C.

D.

【答案】A

【解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利用余弦定理: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

A.100

B.99

C.98

D.97

【答案】C

【解析】根据条件先计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代入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得

故,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型.3.命题“”的否定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详解:“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命题“”的否定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正好构成了意义相反的表达,如“对所有的…都成立”与“至少有一个…不成立”:“都是”与“不都是”等,所以“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全称命题”.4.椭圆的焦距为8,且椭圆的长轴长为10,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A.

B.或

C.

D.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的值,计算可得的值,分析椭圆的焦点位置,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椭圆的焦距为8,长轴长为10,则,即,则,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则其标准方程为,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则其标准方程为,故要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或,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涉及椭圆的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

5.已知,若,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取特殊值排除选项,再证明选项得到答案.【详解】

取,则和不成立,排除;

取,不成立,排除;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关系式的判断,通过特殊值法可以快速排除选项,简化运算.6.在中,,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面积公式得到,再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再利用正弦定理得到答案.【详解】

利用余弦定理得到:

正弦定理: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性强,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7.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

A.3

B.7

C.10

D.15

【答案】D

【解析】【详解】

若q=1可得据=2≠3,故q≠1,∴,化简得1-q8=3(1-q4),可得q8-3q4+2=0,解得q4=1或2,q≠1,解得q4=2,.

故选:D.

8.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直接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

解得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不等式,属于简单题型.9.已知,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11

B.9

C.17

D.20

【答案】C

【解析】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根据直线平移得到最大值.【详解】

画出可行域和直线,如图所示:

当直线平移经过点时,即时,有最大值为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问题,画出可行域是解题的关键.10.在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的形状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A

【解析】利用平方化倍角公式和边化角公式化简得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得到,即可确定的形状。

【详解】

化简得

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化倍角公式和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公式,在化简时,将边化为角,使边角混杂变统一,还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这一点往往容易忽略。

1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②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③“,”的否定是“,”;

④在中,“”是“”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依次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判断得到答案.【详解】

①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或一真一假,①错误;

②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条件结论均否定,②正确;

③“,”的否定是“,”

根据命题否定的定义,③正确;

④在中,“”是“”的充要条件.根据大角对大边得到,根据正弦定理得到,充分性;根据正弦定理得到,根据大角对大边得到,必要性.④正确.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12.已知,在这两个实数之间插入三个实数,使这五个数构成等差数列,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后三项和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用表示这个等差数列后三项和为,进而设,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能求最大值。

【详解】

设中间三项为,则,所以,所以后三项的和为,又因为,所以可令,所以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性质。

二、填空题

13.若命题“∃t∈R,t2-2t-a<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答案】

【解析】【详解】

命题“∃t∈R,t2-2t-a<0”是假命题,等价于∀t∈R,t2-2t-a≥0是真命题,∴△=4+4a≤0,解得a≤-1.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

故答案为(-∞,-1].

1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______.

【答案】

【解析】【详解】

由正弦定理及可得,又,所以,即,由余弦定理可得,则,应填答案

15.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______.【答案】

【解析】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到,再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正实数,则

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均值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16.若数列满足,则______.【答案】

【解析】直接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应用和叠乘法的应用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结果.

【详解】

解:数列满足,①

当时,②

①②得,所以,,所有的式子相乘得,所以

即首项符合通项,故,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应用,叠乘法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三、解答题

17.已知,.设: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为真,“”为假,求的取值范围.【答案】

【解析】将题目分为真假和假真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若为真,即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

若为真,即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解得.由“”为真,“”为假,可知,中一真一假.如果真假,则,解得;

如果假真,则,解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命题的真假计算参数范围,确定,为一真一假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并且,成等差数列.(1)求的值;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

【解析】(1)直接利用已知条件整理得到关于公比的等式,解之即可求出公比;

(2)利用求出的公比,先求出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对数列采用分组求和即可.

【详解】

解:(1)由,成等差数列,得,即,由于,所以,所以或(舍),所以.(2)由(1)知,所以.又,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考查方程思想在解决数列问题中的应用以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19.如图,港口在港口的正东120海里处,小岛在港口的北偏东的方向,且在港口北偏西的方向上,一艘科学考察船从港口出发,沿北偏东的方向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驶离港口.一艘给养快艇从港口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小岛,在岛转运补给物资后以相同的航速送往科考船.已知两船同时出发,补给装船时间为1小时.(1)求给养快艇从港口到小岛的航行时间;

(2)给养快艇驶离港口后,最少经过多少小时能和科考船相遇?

【答案】(1)快艇从港口到小岛的航行时间为小时(2)给养快艇驶离港口后,最少经过3小时能和科考船相遇

【解析】(1)给养快艇从港口到小岛的航行时间,已知其速度,则只要求得的路程,再利用路程公式即可求得所需的时间.

(2)由(1)知,给养快艇从港口驶离2小时后,从小岛出发与科考船汇合,根据题意确定各边长和各角的值,然后由余弦定理解决问题.

【详解】

(1)由题意知,在中,,所以,于是,而快艇的速度为海里/小时,所以快艇从港口到小岛的航行时间为小时.(2)由(1)知,给养快艇从港口驶离2小时后,从小岛出发与科考船汇合.为使航行的时间最少,快艇从小岛驶离后必须按直线方向航行,设给养快艇驶离港口小时后恰与科考船在处相遇.在中,而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化简,得,解得或(舍去).故.即给养快艇驶离港口后,最少经过3小时能和科考船相遇.【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余弦定理在解实际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的掌握.

20.已知,且.(1)当,分别为何值时,取得最小值?

(2)当,分别为何值时,取得最小值?

【答案】(1),时,最小(2),时,最小

【解析】(1)利用均值不等式将等式变换为不等式,计算得到答案.(2)利用1的代换将转化为,展开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

(1)因为,且,所以,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32.(2)由已知得,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因此的最小值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其中1的代换是一个常用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2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1)代入数据计算,,再利用公式计算得到答案.(2),利用裂项求和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1)因为,①

知,又,得,同理,由①知当时,②

①-②得,所以,所以,所以,上式对于也成立,因此.(2)由(1)可知,所以,所以.【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裂项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数列公式和方法的灵活运用.22.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Ⅰ)求角的大小;

(Ⅱ)点满足,且线段,求的最大值.【答案】(1)

(2)6

【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中的角化为边,由此得到间的关系,然后由余弦定理求得,从而求角的大小;(Ⅱ)首先利用余弦定理得到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大值.

试题解析:(Ⅰ)∵,由正弦定理得,∴,即,又∵,∴,∵,∴.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篇5

2012—2013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并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总计40分。)

1.下列关于世界观与哲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则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许多人也这样安慰自己: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遂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下列说法与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非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5.以前,人们通常以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阳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形式和人的神经系统反应形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于每个人来说,犯的错误越多,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的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8.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的遐想。为了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证明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水亭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句话从一侧面折射出

A离开物质谈运动是错误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规律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

10.有人说:“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的。”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①把个人意识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②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③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④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温家宝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践决定认识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1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B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D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

13.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创造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元好问有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图画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与此诗包含哲理相似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5.有资料显示,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联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联系有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之分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据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做了一次实验,结果显示,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事物的联系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③人可以为事物建立新的联系 ④世界的联系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7.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受灾地区各行业遭受沉重打击,日本的经济遭受重创。这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

18.在中欧工商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演讲中指出,欧洲工商界不要强迫人民币升值,若人民币不稳定,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将出现问题,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这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是紧密相连的 ②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 ③联系必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无条件地联系在一起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9.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造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感受,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年10月10日,3个“10”相连,寓意十全十美。翻开老黄历,2010年10月10日这张上清楚地标注着“黄道吉日,嫁娶则婚姻美满,3年得子”,如此好日子,结婚人多自然不在话下。这是 A事物联系的“人化”特点B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特点D肯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大家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答题,要求分点明确,书写工整,本大题总计60分)

21.请论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8分)

22.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地震。造成两千多人遇难。由于目前人们对地震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地震难以准确的预报,所以,地震发生后,实际灾情比想象中的还严重。

(1)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目前人类还无法对地震作出准确预测?(8分)

材料二玉树地区是三江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专家指出,在玉树灾后恢复中,要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二不能照搬汶川灾后重建的做法和经验。

(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在玉树灾后重建中为什么要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8分)

材料三201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青海西宁召开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和模范,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从而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性。(8分)

23.青藏铁路运营几年来,为青藏两省得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青藏铁路建设之初,由于面临着多年冻土、生态保护和高寒缺氧等世界难题,备受争议。由此,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请对“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24.材料一美国曾考虑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建大坝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来历。

材料二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再怒江上建大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物保护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专家进行研讨。

(1)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含的唯物论智慧。(8分)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CBADB6-10 CABBC11-15 ACBCC16-20 BBADB

二、非选择题

21.(1)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含义不同;数量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处

于主导地位,统帅全局,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而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或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部分的功能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也影响部分。

(3)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又要重视局部,以推动整体发展。

22.(1)①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也决定了认识客观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发展。②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的实践都是条件都是具体的,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总是和谬误相伴而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所以每一时代的人们都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尤其对于像地震这一复杂多变的现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和研究。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玉树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灾后重建必须突出环境保护。②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灾后重建是人类发展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必须以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为前提。

(3)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伟大的抗灾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正确的意识,我们要吃饭发挥它对各项事业的激励作用。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积极向上的意识,能够引领人们斗志昂扬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先进人物,发扬抗灾精神,把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3.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真理不会因人而变。②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人们不能随意去改变条件而改变真理。但是真理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对青藏铁路的认识就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不能笼统的说“真理会因人因时而变。”

24.(1)①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在正确的自然观的指导下,人们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③为维护生态平衡,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是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上一篇:收废品的老爷爷作文550字下一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详细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