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回乡偶书改成故事500字

2024-10-07

把回乡偶书改成故事500字(精选10篇)

把回乡偶书改成故事500字 篇1

夕阳西下,一丝愁绪再次涌上贺知章的心头,近来,贺知章莫名其妙地感到惆怅,思念家乡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他毅然做出决定,向皇上提出告老还乡。

终于可以坐上还乡的车马了,贺知章心里百感交集,快到村口时,他下了车,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泥土气味都让他倍感亲切。

突然,一阵孩子们的嬉闹声吸引了贺知章,他闻声望去,一群孩子们在村口的柳树下做游戏,贺知章急忙走过去,孩子们的嬉闹声戛然而止,他们停止了游戏,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其中,一个个头较大,光脚丫的小家伙走上前,问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是来这里做客吗?”贺知章听到这一连串的问题,走上前去,摸了摸这个小淘气的头,用家乡话答道:“我叫贺知章,.我呀不是来做客,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啊,你们欢迎我吗?”只见这个小淘气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张大嘴巴打量着这位老人,大声说道:“哦,我知道你,你是村里的大状元贺知章吗?我爹让我以你为榜样呢!”

贺知章在孩子们的簇拥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回乡偶书改写作文500字 篇2

贺知章的爹娘今天就要让他离开家乡,到别处去了。贺知章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知道,只有从小就能独自一人生活,将来才能做个有用的人。原来贺知章,从小就有个远大的抱负,就是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所以要发奋读书。就这样,他带着万分的不舍与难过的心情,离开了家乡,他踏着坚定的步伐,到外面去开始了他在别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这样,贺知章发奋图强地读书,终于取得了功名,当上了官。

从小,贺知章就离开了家乡。他可能经过时间的流逝,早已忘了他儿时的故乡,只记得当时与爹娘离别时的地方。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贺知章已是一位两鬓斑白,面带微笑的辞了官的老人,从他那张经过许多年而满是皱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经历了很多。现在他又回到了当初离别的地方,想起了当初的情景,一边流着泪,一边说:“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想当初,我还是个年少无知的孩子呢!”说完,他又到处走了走,看着自己的故乡一点都没变,只是自己老了。

贺知章来到了一座小桥边,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孩走了过来,看着眼前这位面带笑容的老人,在他周围转了几圈,用疑惑的眼光,问:“这位爷爷,您是从哪来的啊?”贺知章说:“我啊,原来也住在这里来到亚,你们好可爱啊,是谁家的孩子啊?”“可我们怎么没见过您啊?”孩子们说,贺知章只是笑了笑,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想:“我从小就离开这,这些小孩不认识也难怪。”

《回乡偶书》(想象故事)作文 篇3

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中了进士,离开了我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去了京城当官。离开的那一天,我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亲人,背着行李,骑着马向京城走去。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五十多年就去过了,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一天,我特别思念我的亲人和家乡,第二天我便辞去了官职,骑上马回家了。回到家乡,它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大变化。在小溪边上玩耍的小孩子见我由远而来,却不认识我,笑眯眯地问:“老伯伯,您从那里来的呀?”我答道:“我是回乡,就从这里来”。小孩子点点头,走开了。我回到家和我的家人团聚了。这时我的朋友李白也来了,他来请我去喝酒。我俩说说笑笑地在欢乐中度过了这一天。《回乡偶书》(想象故事)作文250字

《回乡偶书》改写作文600字 篇4

正在村口玩耍的孩子,见到了这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感到非常诧异,有的瞪大眼睛,望着老爷爷雪白的须发;有的端详着老爷爷慈祥的面庞;有的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着,打量着眼前的老爷爷。

诗人看着眼前的一切,感慨道:“四十年了,四十年了,我终于又回到了这里。”眼前山清水秀,诗人看着看着,竟然忽略了眼前的几位小朋友。

一位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月月走上前说:“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到哪家去做客呀?”“我从长安来,但我不是做客,是回家。”诗人答道。“您是这村的人,我怎么不知道?”“那是,我走的时候才37岁,现在我80多岁,足足相差四五十岁。那你们有没有读过我写的古诗《咏柳》呢?”诗人和蔼地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月月很流利地背出,几乎是脱口而出,“难道你是贺知章老爷爷?”“是我。我回到家乡是落叶归根、告老还乡。”“那我们可以拜您为师吗?”月月问。“当然可以。”诗人欣然答应。“喔!爷爷,老师……”

回乡偶书作文700字 篇5

不知不觉中,夏天失去了踪影,秋天翩然而至。我的初中住校生活也有一个多月了。曾记得几个月前,我还在小学的校园里蹦跳玩耍,如今却成了一名端庄的中学生。这一刻,回到家乡,走过母校的的大门,一切依旧,我仿佛看见昔日同学们嬉戏的场景。光阴荏苒,带走的何止是我的美好回忆……

看看田野里,农民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忙着摘棉花。胖乎乎的棉套已陆续吐出一团团白花花的棉絮,像雪一样白,像牛毛一样软,高粱已涨红了脸,个个颗粒饱满。再看看果树,柿子树上已挂满了红艳艳的小灯笼,橘子树上的果子也渐渐由绿色变成黄色……

树叶累了,倦了,曾经的苍翠不知何时被染成一片金黄,风儿轻轻地抚过,几片树叶像蝴蝶一般,在空中回旋、飞舞,慢慢地,慢慢地落在了地上。

“哈哈哈……”银铃般的笑声吸引了我的目光。哦,原来是一群小孩子在打闹玩笑。这澄澈如秋天的笑声带我回到小的.时候。也差不多这么大吧,也在这样的季节里,我进入了憧憬已久的母校,一年,两年,三年……时光飞逝,如今的我已经毕业,远离了母校,远离了家乡,只为求学。母校是否依然照旧呢?草坪应该换上新装了吧,上面应该还有我们快乐追逐的身影吧;四周的跑道上,一定还回响着我们奋力奔跑的呐喊;乒乓球台上,激烈比赛时挥洒的汗水一定还闪烁着耀眼光芒吧;操场边上的林子里,一定还留着我们寻找春姑娘踪影的足迹……

我走到家旁边的小河边。鱼儿在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不由长叹一声,好怀念从前的点点滴滴啊。如果时光能像这流水一样,静谧,安详,那么我愿意做里面一条永远长不大的鱼儿。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回乡偶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 引导理解:

乡音:①小朋友,咱们班有乍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

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

鬓毛:头发

衰:白了

●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 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 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 指导感情朗读。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等等)

3、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作文 篇7

《回乡偶书》作文

儿时,我还是个小顽童,转眼已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伯。还记得年少时,我进了考场,中了进士,进京当了官。临走时,我骑着一头骡子,带上了衣物慢慢地走着,我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地与家人告别,望着家人远去的身影,我不禁放声大哭。我到了京城,当了官,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我也看到了许多地乡下看不到的`商品,我寄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给家人,告诉他们我地京城过得很好。有一天,儿子寄了一封信给我,说我夺孙子了,我往镜子里一看,原来,我已经白发苍苍了,两眼视线模糊。我辞了官,回到了家乡,村口,我看见了一个小孩,他问我:“老伯,您从哪来?”“我是从京城回来的,与家人团聚的。”“敢问您是贺之章吗?”“我正是。”“爹!爷爷回来了,爷爷回来了!”“爹!您终于回来了。”儿子激动地说。家人让我到屋里歇歇。我说:“我不要陪小孙子玩呢!”说完我就跟孙子玩了起来。《回乡偶书》作文300字

《回乡偶书》改写 篇8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让爸爸妈妈不那么辛苦。他想去考试,他好好学习,并且模仿悬梁刺股。他在晚上也要读书,就在很困的时候把头发吊起来读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长大了,他信心满满地去赶考。有一次,他考失败了,他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放弃。因此,他每年考试一定会去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考上了大学,他心里特别开心。他自言自语道:回家一定要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回家后,他收拾一下行李,准备去外乡工作,村里的人都为他祝贺。四十年之后,他变老了,白发苍苍,弯腰驼背,眼睛有点花了。突然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家乡的一切会变得怎么样呢?于是他就要回家看看。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花儿开放了,天格外的蓝,空气特别新鲜。五颜六色的鱼在小溪里游,年轻时盖的茅草房还在,看到自己种的小树苗,现在已经长大了,他非常高兴。边走边说:现在的风景变得好美丽呀!

走到村口,他碰到了两个小孩,小孩们在玩拉车。小孩说:“这个老头你是谁呀!”贺知章笑着说:“我也是这个村的,只是很早就去了外面而已。”小孩们瞪着眼疑惑问:“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呢?”贺知章听了他们的话,喉咙突然痛了起来,眼眶湿润润的,他哽咽了。

《回乡偶书》课堂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咏柳》吗?谁能背一下这首古诗?(一个学生背)

师: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次给大家听。(学生背)

师:谁还记得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生:贺知章)你们的只是真牢固。【出示贺知章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搜索到关于贺知章的资料。(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出示课题,学生气读课题。)师:贺知章年少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当官去了,现在他年老了,想念家乡,于是就回家乡去看看。然后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回乡偶书》。

二、初读古诗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首古诗,同学们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或不能白的词语,可以做上记号,然后请教你的同学或老师。

生:自由读古诗,划出生字。

师:你们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吗?

生:我不懂“鬓毛衰”是什么?(师:引导理解“鬓毛衰”)师: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会不会把整首古诗正确地读出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这些字。(出示:“客”“何”)读准字音、组词。

(老师相机引出“何”是百家姓里的一个大姓氏。)师:大家读得真棒,有哪个小组也来读一读。(指两个小组读)

三、品读诗句

过度: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快就能流利地读诗句了。

1、品读第一句诗

师:读了这首古诗,你知道贺爷爷是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吗? 生:年轻时

师: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生:年老时

师:真聪明,你们是从哪句诗知道的? 生:“少小离家老大回”

师:真聪明,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句诗句)

2、品读第二句诗 师:(课件出示第二句诗句)大家来看看这句诗,谁知道“乡音”的乡是什么乡的乡呢?

生:家乡、故乡

师:我们班有谁是离开自己的家乡来这里读书的,请举手。(是一名学生)

者关于贺知章的古诗。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理解诗句意思。引导学生通过看画面,感受诗人当时的喜悦与感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诵读,韵律读、唱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背诵诗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丰富孩子的见识。孩子们最喜欢唱歌和韵律读,这种有节奏、有韵律的形式能让孩子们很快记住诗句。有竞争才有进步,在积累方面我安排了赛诗会,让孩子把自己平时积累的诗歌背给大家听。

评议:

刘连芳:在这堂古诗教学课中的识字教学形式也是非常丰富的。“客”是用组词和写字来进行学习和巩固。其他的几个生字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每一个字都都发挥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想办法去记住它,并通过组词来进行扩词的积累。对于难度准的字,尹老师让学生反复的进行识记,正音。所以本节课的字词学习是非常扎实的。

回乡偶书教案 篇10

谭玉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

《春晓》、《村居》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法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作者贺知章。出示贺知章生平简介。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

三、第一关:我会认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

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

回:回家

回来

回到

乡:家乡

故乡

乡土 偶:偶然

偶尔

偶遇

书:读书

书写

书信

连起来就是: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的感触。

2、第一句:少小:年轻的时候

老大:年老的时候

离:离开

回:回来 整句句意:(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才回到家乡!

第二句: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有什么改变

鬓毛:耳边的头发花白稀少了。

整句诗意:(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第三句:儿童:小孩

识:认识 村里的小孩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

何:哪里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从少年时就离开了家乡,一直到年老了才返回家乡,虽然我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却已经是稀疏、斑白。以至于我回到故乡时,儿童们看见我都不认识我,还笑着问我:“客人,你是从哪儿来的啊?”

体会诗情: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刚刚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情景,作者抓住回乡时的一个细节。表达了对家人既亲切又陌生的感情,流露出无限的感慨。

边体会作者的感情,带着感情一起齐读这首诗。

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

师:心中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看?(生交流: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生:乡音无改……)

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每当他看见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默默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每当遇见故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当他从镜湖看见自己斑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 当他看见村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 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板书:

回乡偶书

客?

何来?

上一篇:住宅平面设计下一篇:高材生面试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