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易错选择题

2024-05-19

政治必修四易错选择题(通用5篇)

政治必修四易错选择题 篇1

【题文】现代科技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对自然灭绝式的索取与开发的行为比比皆是。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陆地下沉,草原面积缩减;全球天气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成倍增长。上述事实说明()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③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

A.①②

【答案】A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的,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所以①② 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却不能改变创造规律,所以③观点错误。④ 观点错误,正是因为没有看到规律,没有看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才受到规律的惩罚。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点评:从题干来说,本题想要考查学生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选项③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误选,学生一定要注意人们不能改变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类似的说法还有: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

【题文】“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项C,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这句话否定了事物发展质变的存在,相对来说只承认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确实是形而上学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C。考点:本题考查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点评:本考题考查的内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差别。两项内容较为抽象,这也是近年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需引起重视。

【题文】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鸡和蛋先后之争持续已久,究竟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这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谜题终于有了谜底。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科学家宣布谜题答案是先有的蛋后有的鸡。据此回答题。

【小题1】12.“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证明物种起源问题。然而,无论是鸡在先,还是蛋在先,“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都一再表明()

①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人的认识超越了物质存在的范畴

③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

④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小题2】“蛋鸡之争”的结论反复多次,争论不休。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者达拉.泽冷斯基称,通过对7 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明确的谜题答案浮出水面,这说明()

A.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C.认识由主观意识决定

【答案】 B.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D.认识的主体是客观世界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证明物种起源问题体现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①正确。“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物质决定意识,所有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选项②、③观点错误。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不能把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比较,选项④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点评:本试题题型新颖独特,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考查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以其足够的重视。

【小题2】试题分析:“蛋鸡之争”的结论反复多次强调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因此选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所以A观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所以C观点错误。认识的主体是人,所以D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者掌握人的认识的有关知识。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材料相关的选项,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上述的知识点,并能排除干扰项。

【题文】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B、C的说法是错误的。

【题文】基督教“上帝目击者”派曾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上帝示谕,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意思的是,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这一预言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示谕,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预言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选择B。

【题文】一直以来“眼高手低”是不少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近年来,沈阳市推行就业见习制度,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大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启示高校毕业生 ①应努力转变就业观念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③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④要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理论与实践。沈阳市推行就业见习制度,这启示高校毕业生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③④符合题意。

【题文】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C.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是贫困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材料没有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①②与题意无关。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漫画题是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做题是关键是读懂漫画所揭露的问题。然后与教材知识对接。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指出,全面小康须惠及全民,底线是消除绝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________的新要求。()

A.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B.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建设生态文明

D.率先实现现代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消除绝对贫困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全面改善人民生活,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率先实现现代化问题,排除B、C、D。

考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要掌握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这一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对号入座即可。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①优化资源配置②呼唤诚信,重建信用

③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对公民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需要树立诚信观念,②③④分别从法律、道德方面提出要求,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故选C。

考点:市场秩序 B.①④ D.②③④

点评:该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考生注意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分析。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2012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模拟)人们常常把保险比喻为“晴天的雨伞”、“生命的防火墙”。下列关于商业保险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合同行为

②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

③能把不确定的风险变成确定性的成本

④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商业保险是一种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的合同行为,①正确。在投保人发生风险的时候,可以获得赔偿,减少损失,说明商业保险具有互助、保障的功能,②正确。能把不确定的风险变成确定性的成本,③也正确。通过保险可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④也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考点: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点评:本题考查商业保险的性质与特点的掌握情况。要求基础知识扎实。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股民李某最近在证券市场购买了某个上市公司的股票10手,每手1 000股,每股面值l元,预期每股可获得6%的股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银行年存款利率提高到5%。假设没有其他变化,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价格(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率)和总面值分别是()

A.10 000元 12 000元

B.12 000元 12 000元

C.12 000元 10 000元

D.10 000元 10 000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价格是1×6%÷5%×1 000×10=12 000(元),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面值是10×1 000×1=10 000(元)。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股票价格

点评:题干要求计算股票总价格和总面值。根据股票价格公式可以计算股票总价格,注意股票的总量。计算股票总面值时容易出错,关键要知道一年后股票面额是不会变的。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味着要考虑各种投资方式的风险,防止风险集中,采取分散投资方式,化解风险。即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风险性,故选C。而流动性、灵活性与稳定性均不体现,故ABD排除。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

点评:凡投资均有风险,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要注意把握的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多元化和分散性等。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题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5%,则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 392元

【答案】C

【解析】 B.79 464元 C.79 926元 D.86 240元

试题分析:将1万美元以7.70的汇率卖出换得人民币10 000×7.70=77 000(元),存入银行,3年后获利息为:77 000×4%×3×(1-5%)=2 926(元),存款到期应获本息:77 000+2 926=79 926(元),故选C。

考点:外汇和储蓄存款

点评:本题为经济学中常见的计算题。先要把本金1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然后计算利息。计算利息时要注意扣除利息税。题目要求计算本息,本息=本金+利息。题目难易程度为容易。

【题文】甲、乙、丙三人共同开办了一家公司,从事科技开发。甲以土地的使用权折价20万元、乙投资20万元、丙以自己的专利技术折价20万元,三人各占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该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股份合作制企业

C.国有小型企业 D.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先判断出该企业为公司,然后从甲、乙、丙三人的出资方式判断出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式只能是货币,A不选。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属于集体企业,B不选。该公司不属于国企,排除C。故选D

考点:公司的种类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要把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必须是货币。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小张在上海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股票10 000股,每股5元,预期每年每股可以获得6%的股息,而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所购买的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票面的总值分别是

A.12 000元和10 000元 B.60 000元和50 000元

C.50 000元和50 000元

【答案】B D.60 000元和60 000元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票面。股票单价:5*6%/5%=6元,股票价格6*10000=60000元,票面总额:5*10000=50000元,所以选择B。

【题文】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我国蔗糖业东西部互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没涉及东部帮带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化,②不符合题意。③夸大了蔗糖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农业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排除②③。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知识。需要把教材知识与材料有效结合。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三 篇2

1、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 )

点拨: 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

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

点拨: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

点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

点拨: 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5、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 )

点拨: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简单地说认同传统文化。

6、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 )

点拨: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7、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 × )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 篇3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 )

点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 × )

点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就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使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开始出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 )

点拨: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科学性。( × )

政治必修四易错选择题 篇4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点拨:文化交流不会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政治必修四易错选择题 篇5

(六)1.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

下功夫。下列经济观点与这一要求共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①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④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左右有幸观测了三百年一遇的太阳和月亮演绎的古老、亲密拥抱——日全食。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取消城乡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

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城乡“同票问权”有利于()

A.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C.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立法D.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4.图9为2003-2007年广东城乡居民收人、工资涨幅与GDP涨幅的比较。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省应该着力于()

①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大幅度提高本省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④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2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针对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的有效措施是:()

①鼓励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④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确立了2010年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为基本政策取向。

6.下列措施中有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是()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④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将从更深层次上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城

市的经济链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半小时经济圈”将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一体,南北文化、港澳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这体现了()

A.要根据实际需要去建立和创造联系

B.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事物间的联系推动世界的永恒发展

8.羊是广州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仙羊赠穗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广州亚运会创作的吉祥物“满满”,便采用了“羊”和“穗”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幸运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着谷穗将神话故事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继承性②文化具有鲜明的区

域性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

界的A.①③④B.②③④

C.②④D.①②

9.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

府一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一民间”互动模式()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庄子在《吕氏春秋·必己》中说:“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

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下列选项与题中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④人勇若怯,人智若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④

11.某手机网站反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大师指点

靓名,让您小孩幸福一生„„”,等等。这些广告()

①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②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是诡辩论的一种具体表现④用想象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12.2009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 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之所以强调民族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障

④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3.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庆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8 次提到和平一词,凸显我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因为()

A.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14.“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两种观点体现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5.(09届江苏省南京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这说明:()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A.①②④B.②⑧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有利于()

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②改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③公民表达权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④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多难兴邦”源自《左传.昭公四年》,原意是遭遇劫难的有些国家,其后疆域拓展未遭劫难的国家反而疆土不守。现在人们这样解释“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激发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从而使国家强盛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和发展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古为今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8、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C.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抵制西化图谋19、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果汁公司。这体现了国家在经济活动中()

A.发挥基础作用B.进行宏观调控C.直接干预经济D.实行贸易保护 20.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五次座谈会,就正在编写的《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和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五次座谈会上,公民是()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2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不顾自身减排力度不够的事实,反而对发展中国家的行

动表示不满,导致大会无法达成预期目标。这说明()

①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利益差别和对立是国家间矛盾的根源 ③国际关系正在由缓和趋向紧张 ④各国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22.潮汕抽纱曾经是潮汕人重要的谋生手段。它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它融合了

潮汕织绣工艺,在潮汕人独特的审美观、精工细作和耐劳刻苦文化的滋养下,散发着沁人的艺术芳香。这说明,潮汕抽纱的艺术创新是()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借鉴外来文化 ④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2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②③

24.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B.规律性C.反复性D.无限性

25.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楼市风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直线上扬,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但人们购房的热情却不减。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拉动房价不断上升的因素是()

①水泥等建筑材料成本上升,房屋建设标准高、面积大、质量好

②商品房供不应求,而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动力

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上升

④人们“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B2.C3.A4.D5.B6.C7.D8.D9.D10.A

11.B12.C13.B14.A15.D16.B17.A18.B19.B

上一篇:印章刻制更换申请表下一篇: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