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实汇报材料

2024-08-09

政策落实汇报材料(通用8篇)

政策落实汇报材料 篇1

畜牧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各地以政策落实为抓手,把政策落实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抓好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现将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我省高度重视畜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开展政策落实督导,确保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1、关于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

我省在2008年9月拟定了能繁母猪补贴实施办法,规定了补贴对象、原则和标准、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的核实、补贴资金的发放与工作要求等。按照每头100元的补贴标准,中央财政承担60%、省级财政承担20%、县级财政承担20%。11月,在中央资金还未拨付我省财政时,我省就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抓紧组织开展能繁母猪登记核查工作,对全省能繁母猪数进行摸底,11月底完成了对能繁母猪数量的复核和公示工作。经省农业厅、财政厅汇总审核各地上报的能繁母猪数,2008年全省共登记能繁母猪数172.2万头,比去年增加25.98%。12月,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与省级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已全部发放。补贴的实施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尤其在生猪价格回落时期,有助于稳定养殖户的情绪,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切实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促进我省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2、关于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继续在我省东乡县、上高县、高安市、南昌县、樟树市、余江县、袁州区7个县(市、区)实施,补贴能繁母猪30万头,补贴金额1200万元。项目下达后,我省专门组织召开了生猪良种补贴工作布置会,专题布置此项工作。为确保项目严格按照农业部的总体要求,有序有效地开展和实施,我省结合各项目县实施方案,制定了《2008年江西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统一规范了项目种公猪精液采购合同;印制了生猪良种补贴精液生产、发放、配种档案及生猪良种补贴母猪基本情况登记卡、生猪良种补贴专台帐等表格。各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宣传;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与35家供精单位签订了供精合同,1230头种公猪参与供精;加强了对人工授精员和母猪饲养户的培训,结合项目推动生猪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我省已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7个项目县(市、区)共发放项目精液120万瓶(支),配种母猪30万头;受胎母猪27.83万头,平均受胎率达92.78%。

奶牛良种补贴项目2008年全面铺开,全省62个县(市、区)共计2.5万头荷斯坦奶牛享受了冻精补贴,覆盖率达到100%,补贴冻精数量5万支,补贴金额75万元。我省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的有关要求,通过招标采购,选择北京奶牛中心和江西省种公牛站两家作为供精单位,12头种公牛作为供精种公牛。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发放优质项目冻精4.52万支,完成奶牛配种2.26万头,占任务数的90.4%,受胎牛1.98万头,受胎率平均为87.86%。配种母牛及犊牛的耳标佩戴率达80%以上。

3、关于生猪和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扶持政策

按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申报要求,结合我省生猪生产实际,2007年和2008年分别遴选了194个和182个生猪养殖场(小区)实施标准化改造,中央投资每年8800万元。2007年实施的基本完成,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示范场,2008年安排的养殖场正在抓紧实施,大部分场已先启用自筹资金开工建设。今年根据农业部有关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全省各地组织储备项目申报,提出了储备原则和要求,明确了申报条件,目前各地正在抓紧组织申报,认真审核把关,近日将上报省农业厅和发改委审定。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在2008年10月,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实施范围、标准和建设内容,并制定了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和验收评分标准。全省有90个万羽以上蛋鸡场进行了改造,目前验收工作已全部完成。

4、关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6459万元,对我省南昌县、新建县、东乡县、新干县、高安市、樟树市、上高县、袁州区等原有8个生猪调出大县及新增的进贤县、丰城市、南康市、余江县等4个县共12个生猪调出大县实施奖励。各项目县按照部里和省里的有关文件要求,合理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资金使用方案的批复,修订和完善实施方案,制定了具体项目建设方案和工作操作方案,安排4312万元用于23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场、20个生态养猪小区、4个生猪良种繁育场、2个健康养猪示范园及4户养猪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引进种猪1.762万头补助622万元,生猪贷款贴息补助396万元,防疫技术服务补助621万元,完善16个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补助188万元,生猪生产动态监测补助34.4万元,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助222.6万元及生猪外销奖励、消毒检疫、生产流通环节购置设备等补贴63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生猪饲养水平和良种化水平大幅提升,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猪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5、关于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政策

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认真总结2007年、2008年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经验,全力推进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养殖业风险保障体系。2009年1月1日到3月4日,新增参保能繁母猪14.78万头,全省参保母猪达到145.86万头,占全省能繁母猪的84.2%;共计理赔1.42万头,获得能繁母猪赔款金额1218.7万元。奶牛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已有4个市的3793头奶牛参保,共计理赔88头,赔款43.59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全省各地在落实国家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政策比较到位,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工作层面的问题、也有政策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工作经费。畜牧业扶持政策出台后,对促进我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落实过程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和经费开支,使原本就困难的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更是抓襟见肘。由于缺少工作经费,也一定程度影响到政策执行力度和增加了落实的难度。二是部分政策在操作上有待完善。许多扶持政策制定出台较快、研究方案时间较急、落实抓得较紧,部分政策在操作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能繁母猪补贴,中央财政按各省上年末能繁母猪统计数量拨付资金,将给补贴资金的发放带来缺口;生猪调出大县由中央确定到县,不能充分发挥奖励资金效果;申报项目牵扯多部门时,易造成相互扯皮,只争权利,不担义务的现象。三是畜牧业信贷政策,可操作性不强,难落实到位。金融部门至今也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办法,多数县(市、区)财政没有安排贴息贷款,贷款难仍然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四是基础工作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策落实。部分县市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比较薄弱,统计信息等基础工作落后,一些县“情况不明、底数不清”,降低了政策落实的工作效率。五是部分项目建设效果有待提高。在个别项目建设上,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前期工作不扎实、不按基建项目程序操作、财务管理不规范、配套资金落实不理想等问题,影响了项目建设效果和建成后的正常运行。

三、主要措施

畜牧业扶持政策数量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对广大畜牧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和统一部署,加强部门协调,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推进,保证各项扶持政策顺利落实。

(一)广泛宣传,使扶持政策入场入户

一是通过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平台,对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政策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和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扶持政策。同时,各地将省里制定的补贴标准、有关项目申报条件、良种补贴的精液价格、奖励资金安排等等,通过媒体或公告,告知广大养殖户。

二是通过中介组织等开展民间宣传。畜牧业扶持政策出台后,省养猪行业协会、省奶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多次召开落实扶持政策的座谈会,及时研究落实措施,并利用会刊全方位向全省广大会员宣传。各市、县(区)还利用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使政策信息及时地传到各养殖户。

三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政策宣传。我省通过积极开展“千名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活动,组织畜牧科技人员与养殖场户进行一对一的对接,在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等活动时,也送政策下乡、送政策入户,广泛宣讲国家扶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为落实国家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建立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规范运行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了与财政、发改、保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建立部门间既分工又合作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避免推诿拖延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严格执行既定的工作方案。针对每项政策不同的内容和要求,省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在各种办法和政策的实施中,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明确的适应对象、补贴标准、资金管理要求,以及有关项目的申报程序和申报条件,严格执行既定的工作方案,保障各项政策切实落实。

三是做好政策落实的前期工作,确保政策的时效性。我省十分重视各项政策落实的时效性,把到位时间和取得效果作为衡量我省政策落实的重要指标。如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中央资金未下达前就开展了能繁母猪登记造册工作,做到底数清查,为政策及时到位,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政策效果

一是将政策落实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把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落实与推动动物标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将母猪登记造册后加施标识,确保不遗漏、不虚报,做到有据可查。

二是组织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实施。在制定管理和方案的同时,还针对奖励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监督管理,及时整改纠正,对挤占、挪用、截留奖励资金的奖励大县进行限期整改,并将继续对奖励大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奖励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发挥奖励资金政策效果。

三是以良种补贴促进人工授精站建设。各县以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加强了猪人工授精站和服务网点建设,引进更新原种公猪,逐步建立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省畜牧兽医局制定了《生猪良种补贴供精单位、服务网点和入选种公猪管理办法》,规定了入选的条件和标准。要求各县供精单位与种猪场分开,独立选址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添加仪器设备,淘汰更新一批种公猪,满足良种补贴数量和质量的需要。一批新的猪人工授精站正在规划建设,种公猪质量和供精能力有望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

(四)加强督促检查,各项政策及时到位

我省在执行过程中,做到精心部署、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突出效果。

一是坚持上级部门督查与省里督查相结合。省农业厅多次派出督导组深入全省各地进行督查,每次督查都制定了详细的督查方案、督查目标和督查重点,并提出了具体督查要求。同时,坚持督查与自查相结合,要求各地结合上级部门每一次督查,开展自查,对本地政策落实进行总结,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是注重督查实效。督查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坚持单项督查和综合督查相结合,突出督查成效。每次督查都将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督查内容、督查方式、督查要求,督查过程遇到问题时,研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间,及时纠偏。

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中,我省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涉及到资金补贴、项目遴选等方面的要求公示,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省畜牧兽医局在网上公布了举报电话,并纳入了全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支线电话,省里将对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对投诉举报均督促市、县(区)进行妥善处理,对问题严重的,省里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提出处理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篇2

根据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和自治区党委的有关文件要求,由市委督查室牵头,市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农牧业局、卫生局、审计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就我市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对全市三区6个镇(办事处)的10个行政村进行了抽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乌海市现辖3区、5镇、15个办事处、62个行政村,总人口46.5万人,其中农区人口4.7万人,占总人口的10。全市耕地面积9450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亩。农业比重较小,只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6。我市的农业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主要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近几年来,乌海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向高效园区集中,引导农民发展生态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2004年以来,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实施农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区居民增收明显。2005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9亿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635元,列全区第二位,同比增长19.3,增收额列全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比降到2:1。

一是减轻农区居民负担。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乌海市积极改革农区税费制度。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减少农村费用1126.41万元,人均减负213.86元。2003年在自治区率先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农业税及附加由各级财政代缴,实现农民零负担,共免收农业税140万元、牧业税6万元、特产税10万元。原创:http:///2004年,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统一的“乌海市居民户口”管理制度;在“零负担”基础上,将3414名低收入农区居民纳入低保,截止2005年底,累计发放低保金220万元。2005年实施了农村牧区大病医疗救助,当年共救助2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4万;10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区居民参合率达85。从2005年春季开始,全面执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截止2006年3月底,全市累计为14672名学生减免杂费和教科书费212万元,为1394人(次)发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7.09万元。“十五”以来,乌海市以“移民扩镇”、“千村工程”、“种草养畜扶贫年”和社会帮扶等专项活动为载体,实施项目扶贫,加快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乌海市将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为发展种植葡萄、保护地为主的特色产业,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各级政府不断完善鼓励,引导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葡萄种植、温室建设和种养大户加大补贴力度,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2005年,市区乡三级财政对新建一亩温室各补贴1000元。新植葡萄市财政每亩补贴250元,部分区、乡对葡萄种植补贴达500元。

鼓励种养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对连片种植葡萄面积达30亩以上的实行项目化管理,每亩增加100元补贴。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3000亩,经自治区认定的无公害葡萄基地面积5000亩,无公害葡萄年产量约7500吨。全市通过自治区认定无公害瓜果蔬菜面积43000亩,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17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审核认证。在加大补贴的同时,市政府为了解决农区居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协调市城市信用社代办支农贷款业务,2005年为农区居民发放贷款900万元,缓解了发展农业资金短缺的矛盾。

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1)支农惠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2004-2005年自治区对乌海市计划下达支农惠农项目和下拨资金,能较好地按要求下达并组织实施。两年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6232亩,落实退耕还林工程各项补贴分别为380.82万元和322.1万元,已全部发到农民手中;减免和取消农业税均为156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为69万和70.97万元,且均已全部兑现;上级下拨乌海市财政扶贫资金337万元和619万元,主要用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改善农区基础设施条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累计投资370万元,目前,已解决了1.77万人和1.1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上级共投资1420.6万元,用于全市62个自然村农电网改造,均于当年完成改造任务;上级共投入乌海市农村乡镇道路建设资金137万元,新建公路75.07公里。(2)农区社会事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从2005年春季开始,乌海市全面执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累计为14672名学生减免杂费和教科书费212万元,为1394人(次)发放寄宿生补助生

活费7.084万元。2004年和2005年,全市共投入中小校舍维修资金20768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自治区下拨和市区两级财政自筹),原创:http:///改造校舍12.3万平方米。今年春季开学时,中

央、自治区下拨的51万元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已预拨51万元。2002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市区两级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乌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5年10月启动,参合农区居民达36563人,参合率达78。乌海市现有农区特困户1711户、34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2004年,乌海市将农区特困户全部纳入农区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05年底,累计发放低保金220万元。全市共有“五保”供养对象103户、104人,已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其中集中供养43人,分散供养61人。至2005年底,市民政局共支付集中供养费12.6万元,集中供养人员年人均救助2950元;分散供养人员全部纳入农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1800元。2004年以来,国家、自治区下拨乌海市救灾资金170万元,已全部按要求发放到灾民手中。2005年,乌海市开始实施农村牧区大病医疗救助,全年共救助2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4万元。从人均受益金额和受益覆盖面来看,乌海市农区居民直接得到实惠较多的有三项:一是退耕还林补贴,退耕户人均年增收280元,退耕面积较大的可增收350-450元。二是免收农业税,种地农业人口受益面达100,人均年受益40元。三是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人均受益278元;享受住宿补助的学生每人每年受益100元,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面达100。

再就业政策落实自我排查情况汇报 篇3

市扩大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切实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再就业政策落实,排查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情况;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集中反映的问题,充分发挥再就业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以及发现和解决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再就业政策。我办会同安福县再就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于5月8日到5月25日对我县有关单位落实再就

业政策情况进行了排查。现把排查情况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再就业政策,把做好再就业工作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作为

县的头等大事来抓。今年1至5月,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516人,有65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对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工共计万元,2004年还获得了全市小额贷款先进单位;加强了再就业服务和资金投入力度,已筹集再就业资金84万元;安置“4050”人员68名实现就业;再就业免费培训350人次,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率过到78;1--5月失业金共计发放万元。较好的落实了再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总体进展态势良好,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1、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落实方面。尽管做出了努力,不同程度得到了落实,但由于现实的经济实力差距,使我县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不够不足,影响到了再就业政策的落实进度和深度。

2、在再就业政策宣传方面。再就业政策和再就业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对没有

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再就业工作的浓厚氛围。

3、在税费减免协调方面。由于工商、税务部门与我办各成员单位都不隶属同一部门,从而导致在工作协调方面联系不够,致使一些工作的进步缓慢,特别在税费减免的协调方面。

4、政策设计缺欠,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受不到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尚有相当数量未进再就业服务中心且未能并轨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不属享受优惠政策人员范围。导致该部分人员意见较见。

二、下一步打算

1、加大再就业政策宣传。我办将于近期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邀请劳动保障、工商、税务、银行、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参加活动并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同时加强对再就业政策和再就业典型的宣传。

2、加强工作协调力度。积极主动协调

我县财政、工商、税务、物价、经贸及银行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税费减免、工商登记、资金筹集、小额贷款等政策的落实。

xxx县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XX财政局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篇4

XX市财政局

近几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我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发放程序,不知不扣的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的温暖和实惠。

一、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落实情况

为支持农民春耕生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省政府决定,今年继续提前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及时测定了补贴标准,制定了实施方案,乡镇办事处财政所以村组为单位,将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进行了公示,按照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工作流程。我们和农信社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每个农户补贴信息资料的导出、导入和衔接工作,确保了补贴资金于3月5日之前安全存入每个农户补贴帐户上。

2014年我市通过“一折通”形式共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4024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697万元,综合直补资金3327万元。补贴农户8.6万户,补贴面积34.39万亩。

在直补工作中,我们继续坚持四个“一竿子”插到底工作方案,对外公布政策咨询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农户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二、良种补贴

各乡镇办事处正在信息采集之中,待信息采集经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即可拨付。

三、农机具购置补贴

第一批已拨付资金103.8万元,补贴农机具441台。

四、村级补助落实情况

(一)、村级经费

2014年1-7月份村组干部补助发放人数为2730人,其中:村干部1178人、组干部1552人。支出为571.5万元,干部补助320.2万元、办公经费251.3万元。

村组干部补助标准:一肩挑600元/月,支书、主任480元/月

两委交叉360元/月,两委不叉交300元/月,小组长60元/月。

办公经费补助标准:500口人以下的村12000元/年、501-1500口人的村15000元/年、1501-2500口人的村18000元/年、2501-4500口人的村21000元/年、4500口人以上的村24000元/年。

(二)、离职支部书记生活补 现享受生活补的人数为337人,其中:9-18年(含18年)为226人、18年以上为111人,发放生活补53.8万元。

生活补标准:9-18年100元/月、18年以上200元/月。2014年1-7月拨付27.1万元,其中:人员补助13.7万元、办公费13.4万元。

(三)、社区经费

全年共拨付4个办事处9个社区年经费21万元(人员补助4.6万元、办公费16.4万元),怀庆办:玉溪、天鹅,沁园办:新苑、河苑、怡苑、怀苑、清华园,太行办:华新、覃怀办:峰云。沁园办新苑、河苑两个社区人员、办公费补助按2005年村级经费标准执行;覃怀办峰云社区干部报酬按目前村干部补助标准发放,办公费按每年2万元执行;其他7个社区每年按2万元定额补助。

2014年1-7月拨付10.5万元,其中:人员补助2.3万元、办公费8.2万元。

三、上一事一议项目实施情况

为做好201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首先,我科根据各行政村编制的《2013年至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规划》,从3月份起经过近20天的时间,结合农监部门逐村到项目实施地,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查看。其次,对财政奖补超10万元的项目,通过专业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第三,严格按照村民议定、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项目审批。第四、全面梳理财政奖补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总结出“六步走” 的工作流程,并建立项目资金台账,按照一项目一档案进行规划化管理。

通过细化奖补流程、明确各自职责、组织业务培训、整理档案资料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平稳、深入推进。2013年共批复157个行政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164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699万元,县级配套 301万元。

政策落实汇报材料 篇5

一、援企纾困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一)202X年落实情况

202X年,全县56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100%,其中2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较去年同期提高46.5%。

(二)202X年落实情况

202X年,工信局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不足、原料紧张等问题,指导企业做好复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设备维护工作,为企业平稳运行做好安全保障,顺和福兴、小水池水电站等企业陆续复产。

(三)工作推进措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扎实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部署要求,制定分区分级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会同相关部门督导全县工业企业完善防控方案,做好防控工作。

二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企业协调解决口罩、橡胶手套、消毒液、酒精等防护和消杀物资2万余件套,有力保障了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三是落实百名干部包抓百家企业纾困促发展工作,多渠道推送惠企政策,最大限度缓解疫情造成的影响。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常态化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实物储备、动态管理”的原则,落实好物资保障各项措施,加大储备力度,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求。

二是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加强企业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企业员工疫情防控意识,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补齐弱项短板。三是开展工业运行调度,督促企业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稳岗留员等相关要求,鼓励碳化硅、铁合金等企业抓住市场向好机遇,开足马力生产。

二、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健康运行

(一)202X年落实情况

玉通碳化硅、岱源工贸等重点工业企业获得贷款10509万元,资金短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工业企业免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289.5万元,2户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10.51万元,大工业用电企业签订直购电15.5亿度,降低生产成本2116万元。积极协调用工运输困难,中钢耐火、绿能农科、宏诚煤业三家企业按计划完成“小升规”培育入库。

(二)202X年落实情况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3.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长主要原因是原煤产值同比增长9.4%,碳化硅产值同比增长11.5%,铁合金产值同比增长137.5%。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值预计完成9.16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3%,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1.6%。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2.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7%,用电量为54634.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77

%。文宏科技、欣烨新兴碳材、宏氟锂业3户“小升规”培育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平稳。1-4月份,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增的运行态势。

1—4月份工业复工项目3项,预计完成工业投资360万元。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玛岈冰川年产18万吨矿泉水生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正在建设室外供排水、锅炉房、污水处理设施、厂区道路,生产线设备已安装80%。央企合作项目:武威市某县高性能耐火材料精深加工二期项目,经某玉通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经与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已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将扩大合作规模,拟建设1万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与氧化物结合碳化硅高性能耐火材料精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其中:中钢耐火某玉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占投资的83.3%,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占投资的16.67%;2至3年按比例投资完成项目建设。近期将在兰州集中签约全省央企合作项目。

(三)工作推进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碳化硅产业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之路,全力以赴支持碳化硅企业高质量发展。

争取直购电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成立天合碳化硅集团公司,邀请全国碳化硅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业界精英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组织召开以“集成新技术、延长产业链、开拓新市场”为主题的新时代碳化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促进碳化硅产业转型升级。16户碳化硅企业

条生产线完成烟气回收技术改造,全面复产。三是全面落实工业节水措施,进一步靠实企业主体责任,先后打造了宏氟锂业公司、某创亿公司、玉通石门河碳化硅公司3个工业节水示范点,宏诚煤业、玉通石门河公司等企业自建雨水收集池,某藏酒公司完成节水技术改造。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运行监测,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及分类指导工作,加强规上企业监测分析,发挥骨于企业压舱石作用,紧盯原煤、碳化硅、钢压延等重点产业,引导企业释放产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继续发挥碳化硅集团公司引领作用,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保

障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加强“小升规”企业培育,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抓好文宏科技、宏氟锂业、欣烨碳材3户企业入规培育工作,确保企业即达即入,促进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增长。

二是强化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后劲。

努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碳化硅生产工艺,积极引进碳化硅深加工项目,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玛岈冰川天然矿泉水开发项目、天美白牦牛产业园一期项目、祁连藏药业公司中藏药材初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投产。扩大宏氟锂业二氟磷酸锂等产品产能,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四、稳步推进“不来即享”服务系统高效使用

(一)202X年落实情况

组织开展不来即享”服务系统业务知识培训,指导相关

部门对各自行业领域内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注册。

(二)202X年落实情况

目前,某县注册登录中小微企业1320户,占录入企业2230户的59%。

(三)工作推进措施

一是组织开展助力复工复产服务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流短缺、信息化基础薄弱、企业员工健康

风险等问题。二是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服务企业、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宾馆餐厅、娱乐场所等上门登记注册。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充分利用A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让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系统第一时间了解和享受省上政策出台的税费减免、社保延期、金融扶持等方面的政策信息。通过点对点向企业精准推送相关政策,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对政策“不知晓”、“找不到”,政策“看得到、摸不到”、“不会办”等问题,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指标任务。

五、压实责任构建优质煤炭配送体系

(一)202X年落实情况

建成民用煤一级配送网点4个,二级配送网点45个,销售煤炭4.4万吨,达到烟煤2号标准,销售量约占总需煤量84%,完成全县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中配送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二)202X年落实情况

1-4月份共监督检查19个煤炭销售网点,销售优质煤约1500多吨,库存约500多吨。县市场监管局截止4中旬抽检煤炭32批次,合格22批次,待检10批次。

(三)推进工作措施

一是落实中央、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制定实施《202X年全县煤炭经营和质量监管工作方案》《某县煤炭配送网点及煤质管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是召开煤质管控工作推进会,分解任务、靠实责任,形成“部门+乡镇”监管机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使用”原则,完成民用煤炭配送体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煤炭管控集中联合执法和“部门+乡镇”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政策落实汇报材料 篇6

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区纪委:

根据督查要求,现将我单位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凉州区邓马营湖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距武威城区东北60公里,民勤县城东南70公里,辖2个公司,1个实验站,89户种植户。目前,指挥部面向种植户落实的惠农政策主要有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农作物良种补贴、特色经济林连片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护林员管护费)四部分。

二、2011年及2012年各项惠农资金拨付及落实情况

(一)2011年各项惠农资金拨付及落实情况

2011年,区林业局、财政局共拨入指挥部各项惠农政策补助资金1151713元(其中退耕还林政策补助964038.00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0050.00元、连片50亩以上特色经济林补助167625.00元)。2011年结转2010年底拨入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032584.00元,两项合计2184297元。2011共向种植户兑付惠农政策补助资金2184297元,其中,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996622.00元(其中退耕还林粮食补助1032584.00元、退耕还林现金补助147512.00元、完善退耕

还林政策补助816526.00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0050.00元、连片50亩以上特色经济林补助167625.00元。

(二)2012年各项惠农资金拨付及落实情况

2012年区财政局及林业局共拨入指挥部惠农资金1424378元,其中2011年第二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85428.00元、2011年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护林人员劳务费)464619.00元,2012年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854281.00元、2012年良种补贴20050元,截止目前共落实惠农资金1424378元,各项惠农资金全部落实到户。

三、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不是建制乡镇,湖区无行政村,辖2个公司,1个实验站,89户种植户,在惠农政策的落实上,邓马营湖指挥部严格遵循惠农政策落实及资金发放的相关程序,对发放的各项惠农资金都以张榜公式的形式在湖区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均为收到群众来访现象发生。

今后我单位将继续把落实党的惠农政策作为指挥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在惠农资金的落实上严格按惠农政策管理的要求将资金落实到户,切实让种植户得到实惠。

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

政策落实汇报材料 篇7

为贯彻国家教育“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缓解家长焦虑,减轻学生负担,我校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自开学以来为落地“双减”,展开了各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近期相关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双减”方向,增强引导规范

刚开学第一周,学校就召开了全体教师“双减”工作部署会。会上,闫旺校长向全校教师传达了落实双减任务工作精神,从“双减”工作的背景、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结合学校实际布置了近期工作安排,特别强调教师们要在提高对“双减”工作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工作重点。随后杨文军副校长详细解读了学校“双减”工作推进方案,他指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丰富课后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遵循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着力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尤其是答疑辅导工作,贯彻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能力,巩固提高所学知识,保障阳光锻炼每天一小时训练时间,统筹德育主题活动与劳动教育等活动。

二、教学减负工作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高备课实效,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学校教务处从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常规检查到每月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都进行督查改进。

(2)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精讲精练,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读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不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容量性。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学校增强对作业布置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增大作业量,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很多于10小时。

3.监管结合推动“双减”工作的落实。“监”通过听课、检查作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课业负担实行量化监督评价。“管”对监管存有“减负”不减量的教师实行约谈并要求即时整改,并会对其再实行一段肘间的监督。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学生课余活动。每天一小时的阳光大间操活动、画画比赛、歌咏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速算比赛等成为我校亮丽的风景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兴趣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坚持“校内实施、自愿参加、公开透明、安全有序”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及学生自愿,解决以往存在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问题的有效途径。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让那些无法及时接送的家长、在家无人照料且自愿参加的本校学生全部能接受这项服务。

双减落地生根,催开素质教育之花

双减政策的落地,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但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激起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改革。道托镇各中小学抓住双减机遇,因势利导,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课后服务和学校特色创建)的改革指导方针,搭建课后服务平台,做好一校多品文章。下面是我们的做法:

一、“双减”不减质量,强化教育“加法”观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各学校的教育带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理念课: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成人?围绕这一课题,层层展开讨论:学校负责人间论辩,教师之间讨论,负责人与教师交流;利与弊,得与失。经过反复论证,进行了一场教育改革上的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一致同意:打破旧观念,另立新策略,做好教育质量加法。于是,各学校一锤定音:严守国家规定作息时间,严格国家规定课程;搭建课后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特色创建。

二、课后服务,“双减”走上正轨路

以**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为例,具体谈谈我镇的做法。

(一)学文件,悟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根据镇中心校关于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县教育和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与讨论,树立起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识,立足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二)确立服务形式及组织形式

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采取学校组织、班级汇总、统筹分组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坚持自愿原则,学校与家长、学生签订告知书,三方同意签字后方可实施。即愿意参加的,下午放学后参加一课时的课后服务,不愿意参加的,学生下午放学后即可以回家。

学校根据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要求,学校首先成立课后服务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分配工作方案,然后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家长委员会,发放告知书,进行商讨,听取了解家委会成员们的不同意见,再组织召开全体家长会,告知学校课后服务费、管理制度、内容和接送时间,坚持自愿的原则,与家长和学生签订告知书,明确各方责任。

(三)确定课后服务时间、场地及服务工作

1、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以立足需求、积极服务、家长自愿、学校受托的原则,确定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学日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各60分钟。

2、课后服务场地为校内。

3、课后服务具体内容是安排学生做语、数、英作业、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引领下可以参加少年宫活动。

(四)参加人员及工作分工

1、为提高教师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原则上要求全校教职工全员参入,特殊情况不能参入的教师可提出申请,经课后服务工作小组研究后可不参入课后服务。

2、工作分工:

(1)课后服务工作小组除做好相关课后服务工作外,还要负责课后服务的学生安全、纪律、卫生、学习、秩序等检查工作。并把服务情况、考勤等作好统计归档。

(2)少年宫各室(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微机室、体育活动室、琴室)及卫生室、食堂等全面开放,辅导员值班,各年级学生提前15分钟就能完成全部作业的,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经课后服务教师批准,可到功能室参加社团活动,相关室辅导员负责好学生的兴趣服务与安全工作。

(3)门卫管理人员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五)课后服务要求及安全措施

1、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征求家长意见,在自愿的基础上,自愿报名参与学校组织的服务工作,并签订自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及放学后的安全协议。

2、服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3、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工作经费,由学校课后服务领导小组组织参入教师及家委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分配方案交上组部门审核通过后落实。

4、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工作要制定并落实课后服务教师的考勤及监管措施,加强学校对师生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结束时的学生交接制度,完善课后安全管理制度。

三、一校多品,双减遍地开花

特色创建,一把手亲自抓,中心校设一名副校长靠上指导各校的创特工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在开好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活动课、大课间等活动时间,搞好社团组织,搞好针对性的竞赛、展示活动,如阳光体育运动、素养展示、艺术节等,以活动促提升。

同时加大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将传统文化、学科教学、学校管理与特色创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抓好特色创建工作,打造“一品为主,多品齐放”的格局。

各学校先是搞好专题研究,明确自己的优势项目、传统项目和薄弱环节,抓优势,促薄弱,因地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确定本校的实施目标和特色创建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创建方案,搞好近中远期创建规划,持续有效推进特色创建。

(二)学校特色的选题及规划。

从特色创建选题看,七所小学所选的特色活动涉及体育、艺术、美育、诵读、智力活动等方面,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科技和智力开发的打造,中心小学和上庄小学分别从诗词诵读、礼仪教育、读书写字及传统的七巧板入手,余粮小学、王家庄小学和大黄旺小学从改进大课间活动,着重从阳光运动花样跳绳、足球教育、篮球教育及数棋入手,涝坡小学和下村小学则从弘扬传统文化做起,将剪纸和粘贴画搞得绘声绘色。

(三)学校特色的考察、验收和评估。

我镇立足各校实际,将特色创建活动从大的方面规划为摸索期、雏形期、初步成型期、稳步推进期、崭露头角期、形成特色期、特色展示期和特色深化期八个阶段组织实施,每个阶段的验收一般遵循学校提报材料和校长说特色、查看档案、实地考察结合的办法,在考核过程中不仅仅是结果的展示,更多的是看自己所定方案的达成度。

每次验收结束,中心校都要评价、通报,并适时组织经验分享或现场观摩活动。

(四)深挖师资,深耕特色根基。

作为完全小学,紧缺的是音体美教师及专业人才,我镇多方挖掘教师资源。首先排查本校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报中心校备案存档,发挥专业优势;再是挖掘优质社会师资资源,如学校临近村的退休教师或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员,通过了解寻访、咨询考察等形式摸底建档,将品德高尚、能胜任辅导员的人员聘任为校外辅导员;三是联系县直学校、师范学校等优秀教师聘为辅导员,作为全镇总辅导员,提升道托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成绩是努力奋斗出来的。近年来,各校特色创建助推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发展,校长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定位逐渐明晰,即只有把特色项目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并逐渐辐射到整个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就完全能够实现。我们期待,双减政策落实后,我们的特色创建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自查报告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根据“关于落实省市县“双减”工作方案,做好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负担工作自查的通知”相关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结合实际,严格执行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作业管理情况

1.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制定了《XXX中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了课堂教学完整性。由教导处和班主任分别协调统筹学校、年级、班级各学科教师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保证了作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禁止项目

教师分层布置作业,亲自批改作业,无惩罚性、重复性作业。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杜绝了挤占自习课时间,无故挪用、挤占学生自习课时间。杜绝了教师通过手机布置家庭作业现象。

3.加强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科学性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必须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课后服务工作

1.课后服务原则

(1)自愿性原则

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绝不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参加。

(2)规范性原则

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定,严禁借机组织学科性集中教学活动,严禁变相补课。

(3)安全性原则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2.实施办法

(1)实施时间

周一到周五,每天在完成规定课时之后提供课后服务,七、八年级不晚于18:00时,九年级不晚于20:30时。

(2)实施对象

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本校学生,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由学生家长自愿提出申请,经班级和学校审核,可享受课后服务。

(3)实施内容

每周二、周四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学校开设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田径、舞蹈、书法、绘画、马头琴、合唱。其他时间为作业辅导及提优训练,由各们负责看护的老师安排具体内容。

三、教学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零起点”教学,保证了课堂教学完整性,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课程课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严格按国家和省市要求,征订教材教辅,无强制或暗示学生订阅教辅材料等行为。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给予教师外出及网上学习机会、提供相关专业书籍、利用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公开课、新教师公开课,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

4.努力推进以学定考工作

学校每学期只进行全校性期中、期末考试二次,不进行考试排名,年级组的班级排名等,检测性考试只作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而专项巩固练习的依据。合理确定考试难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考试难度适当。校内和社会没有公布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

5.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学校倡导学生严格控制好居家上网时间,自觉保护视力,最大限度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家校共同教育、共同努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天睡眠时不少于9小时。学生每天坚持体育活动,编制了学生居家锻炼韵律操。

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汇报材料 篇8

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十项规定方面

(一)我镇的做法是: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镇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并将相关要求传达到镇、村干部,纪律监督落实。

2.突出重点,细化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接待审批、公务用车管理、干部驻村蹲点、定期接访和包案化解、考勤和请销假,定人限时交账等工作制度,力求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开展“慵懒散浮拖”专项治理、会员卡清理、办公用房清理等16项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及接待工作,截至目前,机关运行经费较去年同期减少30%,接待批次和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25%。三是加强监督检查。镇纪委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全镇11个行政村(社区)及各部门办公室,督促检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落实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注重实效、形成机制。从接待、用车、办公费用等实际出发加强管理,既保障运行,又厉行节约,并防止一阵风,以形成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个别干部职工对“八项规定”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认识上有差距,认为是走过场,一阵风,用老思维思考新问题,以致在落实中抱有侥幸心理,等待观望,落实效果参差不齐。

2.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就会议而言,涉及要求党政主要领导一起参加的会议明显减少,但工作部署、协调方面的会议依然多,且不少会都要求一名主要领导参加。就我所在的乡镇而言,到县城单面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有时开会可能只要半个小时,花在路上的时间比开会的时间长。

再就是文件资料多的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对乡镇都有工作要求,都要考核,检查时除看现场外,都要求组成专门的资料卷,基层花在资料上的时间不少,负担较重。

3.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东西仍然没有得到根治。比如检查考核的方案制定上,各部门都从自身工作考虑,制定考核细则,一些考核内容不太符合基层实际。基层只好对照考核标准,一一准备资料,以求检查考核过关,也不管有无工作实效。

4.乡镇在预算上没有接待费项目。就实际的工作而言,但凡是一般预算单位都会产生工作接待,没有接待费预算项目,我们实际产生的接待费在财务上无法入帐,如列入其他项目又与规定不符。

(三)建议

1.进一步深化认识,着力解决思想到位的问题。从严执行八项规定,狠刹“四风”,解决慵懒散浮拖的问题,根子在思想上。思想问题没解决,实效上就有折扣。

2.注重实效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及考评机制。着重从实际出发,出台和完善有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和措施,避免新的形式主义。如针对会议,多开视频会议,现在每个乡镇都安通视频会议系统的,一般性的工作会议,完全可开视频会议,既省时又省钱。

3.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处违力度。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督促检查,强化问责追踪,让不敢为的压力层层传导,逐步形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二、推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

(一)我镇的做法是:

1.党委认真履责,主体责任不动摇。一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与各党委成员、村(社区)、镇属各单位分别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二是督促各党委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履职、各负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深化了作风建设,做到了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与纪律观念,持之以恒地反对和纠正“四风”。四是扎实开展了党风党纪教育。五是坚决查处了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2.纪委认真尽职,监督责任不放松。一是强化了组织协调。建立了每季度组织召开纪检监察专题协调会制度,研究协调和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强化了纪律监督。重点强化了对政府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的工作进度、工程施工、项目资金运行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三是强化了作风督查。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对干部出勤、干部值班和干部在岗情况进行督查10次,组织对全体镇、村干部贯彻执行中、省、市、县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进行了监督检查。四是强化了案件查办。积极拓展案源,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并主动与公检法、审计、信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保证了案件线索及时移送移交。五是强化了警示教育。做到了严把宣传与教育关,在各节点加强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二)存在的问题

1.落实程度不够。党委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不同程度地缺乏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潜意识中总认为这是纪委的工作,该交给纪委去负责,缺乏主体责任意识。而乡镇纪委仍然承担部分事务性工作,没有完全实现“三转”目标去聚焦主业。比如征地拆迁项目、低保工作、政府采购也要纪委签字,把纪委的位置摆错了,纪委不能成为政府工作的执行者、落实者,只能是监督者。

2.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党委层面看,党委落实主体责任,要抓住“用制度规范责任”这个要害,用制度明晰责任、规范责任。因乡镇纪委书记同时也是党委副书记,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应该赋予纪委充分的事权。从纪委层面看,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则要抓好“严格责任追究”这个要害。责任追究是最有力的监督措施和手段,也是对责任人最有效的教育和保护。

(三)建议

1.“两个责任”的落实,党委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扛起主体责任的责任。

2.“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的关键是要党委的支持,党委不支持纪委无法履职,党委的支持力度大,纪委的履职效果好,党委的支持力度小,纪委的履职阻力就大,毕竟纪委是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离开了党委的支持,纪委是干不成事的。

3.纪委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关键在“三转”转到位。一是纪委书记要脱离副业,聚焦主业,干好该干的事,不干越位、越权的事。二是纪委的体制上要转变,要封闭运行,人、财、物要独立运行,才能较好地完成监督责任,否则同级监督同级,难以达到效果。

三、述责述廉方面

(一)我镇的做法是:

1.分层级定期报告。一是严格落实“一函两报告三卡”制度,督促党委成员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二是党委成员定期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和廉洁从政情况,每年向纪委开展书面述责述廉。三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按要求上报述责述廉报告。四是开展了机关中层干部和村(社区)常职干部述责述廉工作。

2.强化民主测评。一是开展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述责述廉,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代表参加现场提问、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延伸至今后的工作中。二是组织对基层站所及镇内设机构的民主评议,并及时督办存在的问题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三是组织对村(社区)常职干部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与考核、绩效挂钩。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述责述廉流于形式。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事务杂,个人述责述廉报告让他人代劳,没有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是部分干部“为述而述”、“述过就算”,没有发挥好制度机制的作用。

2.你好我好大家好,民主测评一阵风。在民主测评时,部分代表没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测评,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导致民主测评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工作实绩中。

3.缺乏跟踪落实,整改问题难跟进。对在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环节收集到问题与意见,往往是在当时公示了整改措施与整改时限,后续的督促检查未跟进,影响群众或代表参与的积极性,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建议

1.建立问题整改台帐制度,明确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

2.建立问题整改报告制度,定期书面报告整改情况与整改进度,接受监督。

3.建立明查暗访工作制度,将明查暗访结果反馈给述责述廉对象,督促其强化工作落实。

上一篇:2023年春运工作方案下一篇: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