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

2024-08-09

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共8篇)

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 篇1

某地“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目标

责任书

为全面贯彻落实《某县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及《法治建设纲要》文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某地“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实践,使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公务员队伍法治理念不断加深、政府机关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全镇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进步、普法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镇村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到2014年底,所辖区域内的各类普法对象学完考完100%的普法内容,全民法律知识普及率达98%以上;和法治建设全面铺开,100%的村和单位开展了和法治建设活动。“民主法治村”达98%以上。

二、阶段任务

(一)启动阶段主要任务(2011年)

1、宣传动员。宣传市、县领导关于“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普法对象知晓“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阶段步骤等内容。

2、建立机构。调整充实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1-

构。主要领导任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将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

3、制定规划。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2011年底以前各社区、镇直各单位要出台“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规划,并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规划及时上报镇依法治镇办公室备案。

4、层层动员

(1)2011年年底以前,各村、镇直各单位要召开“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动员大会,启动面要达100%,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对“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镇主要领导要与各村、镇直各单位签定“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3)认真开展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对“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规划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发动;

5、骨干培训。抓紧培训“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骨干,进一步充实专兼职法制宣传队伍。基层单位按每百人1至3名参加县级依法治理办公室组织的“六五”普法骨干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6、举办试点。认真举办各类试点,通过试点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予以推广;

7、发行教材。“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教材购买数量,达到省、市、县规定要求;

8、落实经费。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经费按农村总人口年人均

0.40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及时到位,保障运转;镇直各单位要将普法和法治建设经费列入单位预算。

(二)实施阶段主要任务(2012年-2015年)

1、“五类”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

(1)村领导和镇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听取1—2次法制讲座,做到有笔记、有体会,保证年人均学法达50学时;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进行1—2次法制轮训,每期时间3天以上,保证年人均学法达45学时;

(3)把法律知识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保证年人均学法达45学时;

(4)学生的普法教育实现教材、课时、师资、计划“四落实”。小学三年级以上青少年学生学法列入教学计划,学生有法制课本,每周一节法制课或一次专项法制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考试,学法情况记入学生档案;

(5)农村村民、城镇居民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学习,形势不限。

2、具体工作要求

(1)挑选政治思想好、法律水平高的人员组成“六五”普法讲师团,建立讲师团工作制度,并积极认真开展工作;

(2)认真开展法制调研,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机关、学校、政府、村都有成果,并每年向上级推荐5篇以上;

(3)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好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工

作,各村、镇直各单位每年要开展1至2次“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宣传周活动,并组织人员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每年开展一次“送法下村”活动;

(4)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学习考核证书发放率达到95%以上;

(5)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和法治建设活动,依法治行业、依法治村、依法治校、依法治企活动扎实有效;

(6)积极主动参加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和各项活动,及时向上级报告相关工作;

(7)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会议,研究、部署“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并解决好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有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每人每年撰写2篇法制调研文章;

(8)切实执行好全镇“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规划。把县、镇人大关于普法和法治建设的决议、决定精神落到实处;

(9)个体私营企业员工、暂住流动人口学法取得较好成果;

(10)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墙报、专栏、文体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法制文艺工作成效突出;

(11)镇直各单位普法和法治建设办公室建设得到加强,并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有专兼职普法干部,每年有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

(12)“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档案齐全、分类科学、装订完好;

(13)建立健全“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验收阶段主要任务(2015年)

(1)镇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检查验收方案,并负责具体组织对各村、镇直各单位的检查验收工作;

(2)镇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检查验收工作的领导。召开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分析研究检查验收实施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

(3)镇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召开“六五”普法检查验收阶段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检查验收工作;

(4)镇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规划任务和决议要求,结合检查验收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对下管一级的单位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要颁发合格证书。

(5)要通过检查验收工作,注重发现和培育一批先进典范,要有一定比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向全国、省、市县进行推荐,为“六五”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奠定基础;

三、考核办法

由镇依法治镇委员会统一组织检查专班,制定考核标准和细则,每年对责任单位进行一次检查验收,五年进行总体验收。各年度考核检查情况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对镇直各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目标管理。

检查验收的对象主要是各村、镇直各单位的“六五”普法的试点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和对各村进行重点抽查验收。

检查验收形式采取听汇报、查档案、走访座谈、抽样调查、考试等。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查漏补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限期内,仍未达到目标要求的,按照某县某地“六五”普法依法治镇规划和《法制某地建设纲要》,取消其年度精神文明和综合治理相关的集体荣誉称号,对完成任务好、有突出成绩的,按照“六五”规划要求予以表彰奖励,普法和法治建设先进单位享受同级文明单位待遇。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由镇依法治镇办公室和镇直各单位和法治建设办公室各存一份。

中共某地委员会(签字):

责任单位(负责人签字):

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 篇2

一、全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

1.我省教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省教育事业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第一,教育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优先发展得到了保障。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王三运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的讨论会上,专门讲到教育工作,强调要重视下乡调研,发展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前一段王书记在陇南、河西等地调研时,特别强调要抓好教育工作。刘伟平省长在省政府的重要会议中反复强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容很具体很详实, 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战略规划都涵盖了教育工作,把教育深度融入了全省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同时,甘肃省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2012年投入362亿,2013年投入374亿),保障了教育的优先发展。近三年来,教育支出成了全省第一大财政支出。

第二,教育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省乡镇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7.59%,在园(班)幼儿达到54.98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6.15%,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从三年前的16.92个百分点缩小为1.35个百分点。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20个县(市、区)准备迎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三是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与全国平均水平只差1个百分点。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开展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试点。四是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3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达到7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均创历史新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突破。一是初步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 中职免学费覆盖面达到93.1%,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二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改善。近年来我省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教育工程项目,中小学办学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和教育扶贫项目。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省3142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第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师德师风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师德有新提高、师风有新转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二是师资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近两年来,教师补充数量、教师培训人数和资金均创历史新高。仅2013年,全省录用教师6717人,教师培训经费达8500万,培训教师近9万人次。

2.我省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总体来看, 纵向对比的跨越发展与横向比较的滞后发展并存,是当前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巩固“两基”成果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17年,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年,甘南、临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更低一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比全国低7.3个百分点, 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时间相当紧迫。

第二,教育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一是职普比与国家“大体相当”的要求渐行渐远。我省中职教育在校生(包括技工学校)从2010年的44万人回落到2013年不足37万人; 普通高中在校生从2010年的64.7万人增至2013年的66.7万人,职普比从4:6滑向3:7。二是中职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 (目前全省共有中职学校316所, 校均规模不到1300人)、办学条件差(包括基础设施与实训条件落后、“双师型”教师短缺等)、重复建设严重、“小而全与大而全”现象普遍、规模优势不突出、办学特色不明显,缺乏竞争力。三是就业质量不高,升学渠道不畅,缺乏吸引力,一些中职学校遭遇的生存危机与许多示范性高中的人满为患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成为我省教育发展的短板。一是毛入学率 (26%)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0年的4.6个百分点扩大到2013年的8.5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 优质资源短缺, 高考压力仍然很大, 办学条件紧张,师资力量、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等办学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少指标低于西部平均水平。三是办学质量、人才培养、传承创新与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学科和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

第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成为制约我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是学前教育师资十分薄弱,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并存,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幼师队伍。二是教师队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中小学普遍缺少英语和音体美教师,教辅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教育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理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第五,办学条件差、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中小学标准化程度低。全省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音体美器材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主要办学条件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少指标还低于西部平均水平。农村学校食堂、师生宿舍、取暖设备、厕所等生活设施亟待完善。二是全省教育财政投入多年来没能落实“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以2013年为例,“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中只实现了“1个增长”和“1个比例”(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3.32个百分点,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77%,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比上年减少了1.2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6.80%,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比上年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重保障、轻建设”。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拨款354.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经费只有16.17亿元,约占总额的4.56%;仅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中职教育资助资金就高达40.75亿元,约占总额的11.5%。

3.我省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 与甘肃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扶持政策内容之多、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可谓前所未有,甘肃已经进入发展史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对于甘肃教育而言,政策与资源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和省上对教育的新政策,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教育自身所面临的新矛盾,都将成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必须直面、必须解决、必须承担的新任务。所有这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二,深化改革是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我省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这些任务,内容丰富,工作量大,既有宏观的政策,又有具体的措施,既有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又有各类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不久前, 刘伟平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从8个方面对教育改革提出了28条具体的要求。欧阳坚副书记和咸辉副省长也分别就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教育改革。

第三,加快发展是必然选择。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国家提出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向教育薄弱环节倾斜,为甘肃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期和有利政策群。我省“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计划把教育作为推动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平台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1.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是今年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一,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一是要严格执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今年元月份,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意见 ,省教育厅也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 并于4月初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对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免试就近入学方案, 进一步提升工作管理水平。在今年秋季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二是要积极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 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制度。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据了解,北京今年将全面推行学区制。北京市西城区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将两三个街道划为一个学区,建设11个学区, 将来每个学区都将包括三类学校,分别是优质资源校、教育成员校和特色校。实现学区内部硬件设施、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共享。我省一些市县也在积极探索学区制,兰州市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大力推进联校办学、联片办学、集团化办学三种办学模式,在学校名称不变、编制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保留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独立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组织领导、教学管理、师资配备、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统一。全市一体化办学的数量已达37个办学联合体108所学校。平凉市在中心城市推行学区制,推行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学前教育片区管理、教育科研一体化管理,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学区联盟,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扶持办法,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扩大优质资源, 缩小校际差距。学区制是一种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均衡发展策略,各地要更新观念,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五年努力,在我省大部分有条件的城区实行学区制, 要有一个大的突破, 让社会和老百姓深切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力度和变化。

第二,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试行中职生注册入学和中职免试升高职。逐步完善“2+2+1”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试点和“三校生”招生办法,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招生。目前,“2+2+1”试点改革学校原则上为省内所有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五年一贯制”试点改革学校原则上为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内的10所学校和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重点中职学校,学生实行“一对一”入学。以后,要进一步打破壁垒,最终做到“两个放开”即:放开“2+2+1”培养模式招生,放开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招生。要实施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政策, 引导中职学校加强技能教学与训练, 激励广大中职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凡参加国家技能大赛和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的中职毕业生, 可免试保送就读我省高职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

第三, 制定出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即将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招生考试部门要根据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前做好综合调研,结合我省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和风险评估,认真论证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力,稳妥地制订符合我省实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制定推进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等具体实施意见。这项工作,要争取在今年秋季取得实质性进展。要进一步扩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招生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要求, 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关于今年高考的一些政策和办法,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让社会和考生及时了解政策变化,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过程监管力度,一定要安全、平稳地完成今年的高考工作, 确保招生考试公平、公正。

2. 扎实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简称“全面改薄”)工作,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这项工作,我要特别强调:

一是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这次“全面改薄”的实施工作将采取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 中央不统一规定建设标准, 不统一要求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不统一确定建设目标(年度和最终绩效目标),不审批最终的实施方案(只报备),各省的实施方案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国家按照各省确定的建设标准和实施情况, 以及年度绩效目标进行考核, 考核分值将影响下一年度中央资金分配的权重。因此,请我们在座的各位要高度重视,真正把“全面改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要按照“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摸清底数、一校一策”的原则,实事求是制订好实施方案。这次“全面改薄”,一定要抓住“薄弱学校”和“基本办学条件”这两个关键,使我省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学设施、活动设施、生活设施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国家明确要求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坚持勤俭节约,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奢华浪费,不得将财政资金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拉大教育差距。严禁举债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和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绝不是建豪华学校。所以,各地要实事求是制定实施方案,如实准确填报数据。而且,年度绩效目标数据不是每年报送, 而是全部通过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自动生成。前几天,我们对全省各地上报的数据做了初步汇总,数据不准,影响了全省的核报工作。三是要想方设法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上一轮(20112013年)的薄改项目,中央明确提出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要按5:5的比例配套,结果我们绝大多数县几乎都是0配套,只用中央资金建设。这次“全面改薄”,不提资金的配套比例,但任务是明确的,就是到2018年完成“有效保障基本教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生活设施”等6大任务,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中央资金全部是奖补, 省上也实行奖补, 而且财政提出要实行“后奖补”,县上不投入,中央和省上就不奖也不补 ,但任务最终还得完成。

3.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要抓好一个“探索”。各地要继续打破行业、部门、城乡界限,通过采取一体化办学、资源共享、划转、借用等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探索组建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强校托管弱校、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等举措, 努力扩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积极破解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短缺造成的“上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二是要抓好一个“推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三是抓好两个“准备”。全力以赴抓好嘉峪关等10个县(市、区)接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评估认定和敦煌市等10个规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县(市、区)接受省级评估认定的准备工作。国家对嘉峪关等10个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初步定于8月下旬,有效的工作时间不足4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这10个县,要对照存在的问题和评估指标要求,聚焦问题,细化分工,明确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关于敦煌市等10个县接受省级评估认定的问题,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敦煌市、高台县、崇信县、合水县4个县(市、区)基本达到了国家评估认定的三个“门槛”值(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 近三年中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有两年存在不达标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初步具备了接受省级督导评估的条件;城关区、西固区、肃北县、肃州区、平川区、徽县等6个县(区)还没达到“门槛”值。教育局班子成员要分片分块负责,机关干部要驻点联系每所学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其他县也要提前着手、及早准备,把工作往前做,把时间往前赶,不能等待观望,不能临时抱佛脚,要对照评估认定指标要求,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解决突出问题,为下一步接受评估认定打下坚实基础。

4.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资源

关于学前教育。要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全力完成316所乡镇幼儿园建设任务。省上按照“以县为主、省级奖补”的原则,支持每所新建幼儿园200万元、改扩建幼儿园80万元,不足资金由市县筹措落实。截至4月底,省财政已下达专项补助资金2.53亿元,占省级资金总投入的41%。当前,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配套资金, 尽快完成土地审批、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要加强督导检查,落实月报制度,抓住黄金施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年内要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全力做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准备工作。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厅已经制订了《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各地要因地制宜,提前准备,科学编制本地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规划编制要瞄准破解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在强化经费保障、破解师资瓶颈、扩大城市资源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要多途径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目前,幼教队伍是我省教师队伍体系中最薄弱部分,教师严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缺少一支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幼教队伍。要尽快研究出台我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为幼儿教师补充配备提供依据。要按照强化专业要求、淡化学历的原则,通过录用、招聘、转岗等办法,补充幼儿园教师。要落实和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 确保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倾斜。四是要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通过落实政府奖补政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改善办学条件,创造开放、竞争的良好环境,积极推动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要以幼儿园为重点,“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关于特殊教育。今年年初,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省上已经编制了《甘肃省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各市州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重点要抓好特教专项经费的落实。

5.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加快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教育部已初步同意与我省共建国家级试验区。下一步,要紧贴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需要, 不断探索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市场针对性强、专业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子。二是推进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兰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需求,推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积极指导与新区产业关联度大的学校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开工。在进一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厅直属中职学校组建职教集团和“出城入园”建设方案,推动教育厅直属中职学校整合资源,出城入园,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加快整合职教资源。要加大市级统筹权,用两到三年时间扭转中职学校资源分散、效益不高的局面,集中力量在每个市州办好1-2所3000-5000人、规模适当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在全省建成30-40所左右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四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坚持开放合作的育人模式。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推动区域内中职学校合理分工,办好一批示范学校、品牌专业,避免专业雷同、设施重复建设、生源恶性竞争的局面。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行业参与集团化办学,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与需求、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要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者。

6.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抓师德师风。要进一步巩固“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完善“三纳入两渗透”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师德模范标兵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倡导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风尚。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为契机, 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宣传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启动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带动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升华,实现师德大提升、师风大转变。二抓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工作必须面向基层, 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重点抓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要切合基层教师接受培训的需求, 科学设计培训项目和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启动实施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等三项计划,着力解决基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实施好“国培”“省培”计划、外援基金会等多个培训项目,用好培训资金,提高培训效益。各地要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县区要按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学校要将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三抓轮岗交流。要完善教师、校长交流机制, 出台促进教师、校长交流的意见和办法,引导城镇学校教师、校长到乡村学校任教。同时,根据学科教学和管理需要,配齐配好专任教师、卫生保健和教学辅助人员,尤其要加强农村音体美、英语等薄弱学科专任教师的调配补充, 使区域内学校教师在专业、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四抓教师待遇。针对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去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项目。我省及时启动此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实施中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县(市、区)配套资金筹措能力低,工作落实难度较大,地区之间工作开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对中央资金的争取和项目实施进度。落实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是一件惠民工程, 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需要引起各地足够的重视。

7.着力扩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

一要高度重视。2020年,我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大方向,也是大目标。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与其他教育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力推动。二要多方筹措资金。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难点,2014年“班班通”建设工作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也比较大,各地要积极主动协调,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要坚持应用驱动。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环境和技术, 让信息化真正与教学融入,让师生有效参与、有效使用,大力营造“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四要强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全省中小学学籍管理、教师管理和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服务作用。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全省80%以上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8.落实民族教育发展各项措施

重点是全面落实支持临夏、甘南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两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在临夏、甘南重点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扩大甘南州“9+3”免费职业教育项目招生规模,在临夏州开展“9+3”免费职业教育试点。实施普通高中“内地民族班扩招计划”,在省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计划中单列并增加“民考汉”计划。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力度,认真落实教育部《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推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今后,省教育厅要全力推动行动计划,临夏、甘南州要积极主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任务落实。其他各市州要大力支持临夏、甘南州教育事业,共同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9.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省上近期将下发《甘肃省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各地要按照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高密度、全方位、广覆盖进行宣传教育,特别是要认真做好省委“24字人知人晓工程”,掀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二是以“千所示范校”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提出,力争用3-5年,在全省建设1000所德育示范校、1000所“快乐校园”示范校、1000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今年,省上将创建200所德育示范校、200所“快乐校园”示范校、50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省级示范校。要积极发挥示范校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示范校不是荣誉,是责任,不能只为了争牌子而忽略了牌子的作用。各地要加强对这些示范校的监管,对管理不善、运行不畅、作用发挥不好的示范校要考虑摘牌。三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有条件的市县学校要设立中小学心理辅导室,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活动空间,重点要大力开展心里健康活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今年,我省将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活动, 在全省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 带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10.坚持不懈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工作,我还想再强调几点:一是认识要高。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和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确保责任到岗, 责任到人, 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二是防范要早。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把防范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认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制订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校园安全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三是工作要细。要进一步细化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深入排查教室、食堂、宿舍等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特别是在营养餐、校车、校舍、校园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方面,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千万不敢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四是管理要严。要严格落实门卫、值班、请销假等管理制度,确保校园教学秩序正常有序。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和“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和偏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盲点和漏洞。五是信息要快。要严格舆情信息报送制度, 确保信息报送准确、及时。发现苗头,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重大事件、死亡事件必须在2小时以内逐级上报, 及时续报,不能瞒报、迟报、漏报,不允许“催了才报、不问不报”。

1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学习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廉政准则》,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二要持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方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要落实反腐倡廉责任。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安排。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对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重要环节要亲自协调、重要案件要亲自督办。

12.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要把“三严三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让社会和老百姓满意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梳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 更加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和关切。在老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较高、师生期望较大的问题上、环节上、项目上,要慎之又慎,严之又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推进教育治理法制化建设, 善于出新招, 着力见实效,做到全省教育系统上下一盘棋、全省教育风貌大转变。

三、奋发有为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1.要转变作风,为民务实。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要以群众的需要、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多听师生的意见,多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多思考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愿望,尽可能做到为民务实。要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教育资金绝不能截留挪用,绝不能挥霍浪费,更不能中饱私囊,一定要管好用好,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要严格执行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决杜绝教育违法乱纪行为,狠刹“乱收费”“辅导班”等影响和破坏教育系统形象的各种歪风邪气,要深入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强化过程督导,严肃查处“有偿补课”和节假日补课等行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努力形成全省教育系统风清气正和高效廉洁的良好局面。

2.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教育发展的速度越快,需要我们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就越多,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各市县教育局长一定要牢固树立“本领恐慌”意识,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各类教育政策,深入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政策内容与实质,深刻挖掘并充分利用政策空间,切实发挥好各种政策的集成效应。要把学习作为职责和克服“本领恐慌”、增强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资源,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创新思路学,通过学习,研判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把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对教育的新要求, 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源动力,转化为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正能量。要用新思路、新点子、新办法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3.要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有为才有位。只有积极主动、敢于负责、有所作为,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在经济欠发达省份走出一条办好教育的新路。要提高政策灵敏度,对中央和省里提出的战略平台、重大构想作出深度思考,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担当起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 特别要发挥好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主体责任,做好谋划的文章,发出教育的强音,体现教育的作为,真正把教育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4.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地要坚持以市为主、以县为主的改革思路,因地制宜、勇于探索,用新思维新方式,努力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对一些老生常谈、久拖不决的问题,要解放思想,转换思路,跳出框框,敢于突破;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在不违反根本原则的前提下,胆子可以大一些,步子可以快一些。对一些重大事项,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比如,要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与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5.要团结协作,精准发力。一定要牢固树立上下团结一致、省市县协调联动的意识,加强协作。省教育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要眼睛向下看,重心朝下移,服务往下放,多听取基层意见,多了解基层情况,多解决基层难题,多为基层搞好服务。各地要真正把教育厅当作自己的后勤部长, 当作自己可依靠的力量,多提意见建议,做到上下支持,相互配合,实现整体工作协调推进。省教育厅开展工作,要结合基层实际,理解基层困难,瞄准基层需求;各地开展工作,要切合实际,领会总体部署,对准工作要求,提出可量化、操作性强的措施。只有省、市、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努力把工作朝前推。

6.要加强宣传,营造环境。要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宣传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要抓住教育工作宣传重点,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职教育免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面改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工作,将各种教育政策的解读、宣传送到基层、送到群众、送到家庭、送向社会,让全社会了解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进展,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新成就。要努力扩大新闻宣传的覆盖面,拓宽宣传阵地,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之间的协作, 利用新兴媒体构筑教育新闻宣传的有效平台。同时,要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甘肃教育的良好形象, 营造事业发展和育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 篇3

副省长许瑞生强调,粤东三市要坚守承诺,不拖全省的后腿,全力推进国家责任书项目建设,打好“十二五”减排最后阶段攻坚战。

2015年减排

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是当前我省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省环境保护厅介绍,污染减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要求以外,还有工程减排,监管减排,结构减排以及监测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等具体减排任务。

年度四项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部完成、国家与我省签订的重点减排项目按责任书要求全部落实、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达到要求,这是国家减排考核的“三条红线”。

“全省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据省环境保护厅介绍,到2014年底,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13.6%、11.5%、13.0%和15.2%,分别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减排目标的113.1%、86.3%、87.8%和89.7%,化学需氧量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超过“十二五”时间进度。

“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87座,日处理能力达2413万吨。”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晖介绍,我省提前完成落后产能淘汰 “十二五”任务,机动车减排也取得明显成效,全省121台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已全部取消或不设置旁路,并完成降氮脱硝改造。

经环保部初步核定,2015年上半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4年上半年下降3.74%、4.49%、3.02%和4.93%,与国家下达的2015年减排任务相比,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滞后项目

加强督办确保年内完成

根据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要求,国家与我省签订的“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中,按期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是国家减排考核的“三条红线”之一,如未能按期完成,将被认定为未通过考核。

“减排考核不通过,国家将实行‘一票否决’。”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年底不能完成,将严重影响我省减排考核,国家将采取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区域限批等措施。

据了解,我省“十二五”期间应完成的235个国家减排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中,2014年前应完成的208个项目已全部通过国家考核,今年应完成的27个项目已完成10个,仍有17个未完成,其中粤东地区有9个项目进展严重滞后。

按地市分布,9个污水厂分别是,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污水处理厂、潮南区陈店镇污水处理厂、潮南区陇田镇污水处理厂、澄海区莲下镇污水处理厂、澄海区东里镇污水处理厂、澄海区清源水质净化厂二期;潮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径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揭阳市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各项目已分别落实分管副市长、区委书记或区长等领导同志为具体责任人。省政府提出下一阶段,各具体责任人务必要真抓实干,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每项工作,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省环境保护厅表示,现在距年底只有不足5个月时间,从半年减排核查情况看,到年底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预计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减排目标和建设运行要求,现在主要的工作短板就在责任书项目的建设。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4

二○一二年五月

XX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印发的《XX县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严格实行“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和谁执法、谁治理”的新要求,使全系统各单位党政领导切实承担起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政治责任,推进全系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和依法治县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全系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目标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有领导具体负责,专(兼)职人员落实;保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保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有普法依法治理五年工作规划和安排,严格实行责任制,同单位的评先创优以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纳入目标管理,实行考核。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和经验推广;分级培训领导干部和法制宣传骨干;党委(党组)中心组,把普法依法治理教育列入重要内容。

(三)普法教育坚持集中学习为主、自学、培训等多种形式配合;各类普法对象均按要求参加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普法中突出了重点对象,各类普法对象学习的内容达到规划要求。

(四)有学法考勤制度,各类普法对象的学法读本配齐;五年普法的各种资料齐整、规范。

(五)完善各项普法、依法治理规章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达到规划要求。

(六)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有亮点特色,“法律六进”开展每 年不少于4次,群众反映好。

(七)法治县创建工作开展有计划、目标、措施,资料齐全。

(八)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作用好;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无错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九)领导干部,尤其是科级领导干部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执法状况明显改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工作抓出了成效。

(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好转,促

进了三个文明建设。

二、奖惩规定

(一)本责任书所规定的责任目标,列入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的任期目标,作为考核其政绩和职级提升、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责任目标完成,经考核评定成绩突出的,报请县委、县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责任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不合格的,除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批评外,要限期补课整改,并取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先受奖的资格。

三、组织要求

(一)本责任书责任目标的考评办法,由经信局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考核。

(二)各责任单位对本责任书执行情况,应做到半年、年终分别进行一次自查、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县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本责任书签订后,如领导发生变动,由接任者继续履行。

XX县经济局和信息化局领导签字:

责任单位领导签字:

建设局普法目标责任书 篇5

一、安全工作

(一)校园安全管理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安全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做实到位。

2、安全工作管理做到计划落实,责任到位,有检查、有记录、有活动、有总结、有经费保障。

3、实行校园安全管理“一把手”负责制和包保责任制。校(园)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实行校(园)长负总责、分管校(园)长包保校(园)、中层干部包保村校或各口分管工作安全管理、班主任包班级、教职工包学生的层层包保责任制,并落实家长或监护人在校外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4、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中心校与各村校(园)、各班级、门卫、食堂、宿管(留守儿童托管中、辅导班)、实验室、各教职工、班主任与班级、各学生家长、学生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加强住校生、托管生、寄宿生管理,关爱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责任人。

5、各级安全工作管理包保责任人要按各项制度定期对所包保的单位或区域、群体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检查和指导。要坚持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和重大节日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置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校园要成立各项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职责具体。修订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方案。

7、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每月至少1次),缝会必讲、缝事(各种活动)必谈安全。具体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分析研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及隐患处理措施,安排部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内容等工作。做到日日排查、周周大查、月月全面排查,每月有小结、每季度、半年、全年都有总结的安全管理模式。

8、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全面开展校园安全突发事件、交通事故、消防火灾、楼道踩踏、室外活动、野外(户外)活动、日常用电、网络游戏、食品卫生、疾病预防、汛期防洪防水、山体滑坡、防雷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观念,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具备对各项危险和灾害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一定的躲避危险和灾害的简易自救

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警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9、加强校园内部和周边安全管理。及时对校内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并建立安全隐患台帐,严格执行隐患排查、登记、复查、销号“四落实”制度,切实做到隐患整治的责任、措施、时间、经费、监控“五落实”。及时准确上报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专项治理和临时活动等信息,坚持安全管理工作按时(每月17至20日前)月报、小结、季度总结、半年、全年总结,及时完成各项安全工作交办任务和督办任务。

10、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做好迎检和各项安全工作的检查验收工作,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做到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死亡率为零。

(二)消防安全

1、校(园)长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责任、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责任。

2、层层签订消防责任书。中心校与各校(园)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各校(园)与各级、各口签订责任书,明确主体责任和消防安全责任制。

3、各校(园)不定期及时检查本校(园)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设备,及时保养维修、更换和补充,做到预防器材保障工作。

4、定期做好专项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检查,经常组织开展《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本单位的义务消防队伍,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特殊群体和人员集中场所或重要地点,要及时研究和处理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5、做好季节性的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消防紧急任务的配合完成工作。

(三)道路交通安全

1、校(园)长是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工作制度,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自我管理责任、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责任。

2、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学生路队的建立和管理,使之上学、放学路上都有学生自行管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3、层层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明确道路交通安全各自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层层包保。

4、加强宣传教育。各校(园)要坚决贯彻国家的有关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认真制定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道

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

5、加强校车和私家车管理,特别是校园内的停放和进出管理,严禁用非专用校车接送学生,严禁私家车公用办事。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整改。

6、严禁组织师生集体乘车外出参与活动,严禁在公路上组织体育活动,如必须利用道路开展运动会时,必须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后,在交警或派出所的配合下方可实施活动。

(四)食品卫生安全

1、建立校(园)长食品卫生安全负责制,成立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专项工作组,层层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任落实。

2、加强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和培训。分别对学生、从业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防范食品卫生安全的能力或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基本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

3、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要有专从进行监管和督查。要及时与当地卫生部门联系,对学校食堂进行长期性的检查督导。督促从业人员做好食堂卫生、食品加工、器具消毒、食物储存、食品留样、食品采购把关等各项工作,督查到位,记录到位。

4、食堂必须实行合格、合法开办制度,所有食堂必须持证开办,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食堂食品采购必须坚持票证齐全,物品新鲜、质量保证、严格验收制度。做到层层把关,处处排查,处处细心,时时小心。确保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不发生任何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5、做好应急机制和报告制度。万一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能及时对事故开展处置和调查,尽量减少或控制事故的扩大。制定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五)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

1、建立健全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制定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预案。落实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工作校(园)长负责制。

2、加强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的自救自护能力和意识。在遇到特殊气候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置。教师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教师必须对有危险情况的学生进行护送。

3、层层签订防洪防汛、防雷、防各种自然灾害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层层把关,责任落实,责任到位,责任明确。对各校存在以上各项隐患的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使之及时整治。

(六)疾病防控安全

1、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安全组织机构。校(园)长为疾病防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和完善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2、加强疾病防控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学校提高疾病防控管理和处置力度,减少学生的疾病和传染病发生。

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的报告工作,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及时送卫生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志疾病防控中心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疫情。在普遍性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实行零报告制度。

二、综治(创安)工作

(一)按照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师生实施综治创安工作。

(二)加强维稳工作,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认真开展禁毒工作,巩固“无毒学校”创建成果。

(四)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成普法工作任务。

(五)认真开展巩固“平安校园”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着力加强单位、楼群院落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

(六)完成县综治委和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维护稳定(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

(一)维护稳定(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谁的人谁负责”、“谁的事谁负责”、“谁引发的问题谁负责”和“涉及谁谁负责”的办法,明确维护稳定(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责任。

(二)总体目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防止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法轮功”、“门徒会”、“全能神”以及其它冒用宗教名义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引发影响稳定的重大群体性和邪教组织聚集滋事;防止因治安和安全问题引发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三)重要会议、重大节庆日、特别敏感期实行“五防止、一确保”的工作目标;防止发生敌对分子、邪教分子捣乱滋事事件;防止发生重大恶性刑事

治安案件;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防止发生群体到省市县或进京上访事件;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事件,确保本系统稳定。

(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常规排查每月一报、预警排查随查随报、应急排查即查即报、专项排查专查专报的“四查四报”制度。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重点问题摸清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制,明确包案领导、牵头解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调处时限,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姿态。并对化解矛盾纠纷进行协调、督促、检查和责任查究。

(五)健全反邪教警示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让干部职工要、中小学生了解邪教的性质、特点及其危害,增强师生抵制邪教和反邪教的能力。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将反邪教警示教育纳入中小德育工作和课堂,增强实效。

(六)完成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禁毒工作

(一)做好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开展好禁毒预防教育“九个一”(即:上一堂禁毒知识法制课、召开一次禁毒主题班会、写一篇禁毒心得体会、制作一份禁毒手抄报、举行一次国、队旗下宣誓、看一场禁毒影视片、给父母写一封禁毒告诫信、毕业生举行一次禁毒宣誓、组织学生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基地或公安强制戒毒所)、“1+5”(即:1名在校生向当地居民发放5份禁毒宣传资料)和“6.26”等活动,将毒品预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课堂,做到有教材、有课时、有师资、有教案、有考试,学生知晓率达98%以上。

(二)认真落实“四包责任制”(单位包职工、学校包教职工、教师包学生、家庭包成员),创建“无毒学校”。

(三)完成县禁毒委和乡禁毒办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普法工作

(一)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法律进课堂”活动,做好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二)每学期各校至少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讲座,分上、下半学期在班上各上一堂法制课。

(三)认真做好法制渗透教材活动,每科必须有一至二课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6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目标

西陶镇中心校

2018西陶镇中小学校、幼儿园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平安建设的部署,促进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加快西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代表

向镇中心校作出如下保证: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认真学习贯彻《河南省教育系统综合治理与平安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部门责任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本地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工作目标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所辖学校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交通、火灾、食品、溺亡等公共事件。

二、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安全、生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和落实校内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消防、交通、食品、危化品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配合政法机关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建立健全校园安全

综合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范水平,切实达到“秩序好,无案件,校园稳定,师生满意”的目标。

三、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全市学校人防、物防、技防的学校内部治安防控措施;视频监控对校园重要场所、公共区域实现全覆盖;按标准配备受过专业培训的专职安保人员和门卫人员。督导推进各学校落实各项平安创建措施,使所辖学校创建达标率达90%以上。

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强化新形势下反恐反邪教防渗透工作,加强涉稳舆情处置,及时做好风险预防、管控和化解,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五、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本单位不发生刑事治安案件、不发生干部职工违法违纪案事件。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如不能实现上述责任目标,依照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位(盖章):

第一责任人(签字):

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 篇7

一、企业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企业与有关各方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所有者将资金投入企业, 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 并授权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 其目的是使企业财产增值, 股东得到高的投资回报。在财务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众多的财务目标理论。这些观点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些财务目标基本上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环境的要求, 体现了不同时期产权主体利益的不同偏好。

以往, 经济学中常以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 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来看,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没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也没考虑风险因素, 尤其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导致企业出现短期行为, 如放弃当前成本支出大而将来收益更大的项目, 这就违背了股东的利益;或者对资源的掠夺式耗用, 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 这些不单影响了股东利益、企业价值, 而且对社会发展有害而无一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并以此为基础, 追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因此, 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

几十年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言:“企业负有一种, 并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那就是遵守职业规则, 在拒绝诡计和欺诈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其资源从事公开的、自由的竞争而增加其利润, 若自愿从事非创造利润的活动是不合法的。而关注社会问题不是企业, 而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责任。”追随这种观点的拥护者们认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是为了追求利润, 实现股东的价值。其价值观念的深层内核就是股东利润最大化。因此, 围绕这一目的, 只要遵守行业运作规则, 不欺不诈、不行贿受贿、不作虚假广告, 合法经营即可。通俗说来, 就是在商言商, 只是做一个合法商人而已。这种观点的问题就在于对企业认识本质上的错误。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组织, 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既然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合法经营乃是其开发经济活动的前提, 就像公民理所当然应遵纪守法一样, 不管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 还是法律所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最低标准, 合法经营都是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 不能以此就概括为社会责任。

何为企业社会责任?一般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旨在改善社会公益, 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实体之一, 是社会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 遵纪守法, 自觉维护社会正常的法制秩序和金融秩序, 是每个企业的基本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节约资源, 为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提供帮助——这是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 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以下几项:

1、对员工的责任:

员工是企业的劳动者, 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工作环境, 保证实现其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等劳动权利。

2、对消费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要求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以满足其各种不同的需求。而现实中, 某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 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强买、诱买等行为, 为了保护社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要有组织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 从而推动企业承担有关方面的社会责任。

3、对债权人的责任:

企业债权人是企业的交易相对人, 企业对其债权人负有债务责任, 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经济的流通, 这一责任要求企业合法、善意、无过失地为交易行为切实履行依法订立的合同。

4、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原则:

企业经济的发展不可以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若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污染了环境, 造成环境的恶化就得不偿失, 因此企业应该本着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开展绿色生产、绿色营销。

5、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

企业在创造财富, 追逐利益的同时, 有义务将目光投向弱势群体, 应积极参与并资助社会及社区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好自身与社会及社区各方面的关系, 此责任是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 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 谋求高额利润的同时, 必然要不断创新, 引进与开发新技术, 更新设备, 培养后备人才, 从而为社会带来新产品,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价值持续增加的同时, 既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这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但是, 事实和经验证明,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同的。他们通过关心社会公益和合理利用资源, 如治理污染, 为公众事业捐献资金、物资等行动,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 起到有效的广告宣传作用, 赢得更高的企业评价。这种评价既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 又反映了其潜在的获利能力, 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负责程度。

摩托罗拉公司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佼佼者, 在非典期间因成功策划了总裁访华项目, 赢得了公众、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一致喝彩。2003年5月16日, 作为摩托罗拉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扎菲罗夫斯基先生是非典爆发以后首位踏上中国内地的大型跨国公司总裁。他首先表达了对中国的问候和关切: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健康, 公司将尽全力为北京抗击非典提供帮助和支持, 对中国的承诺也丝毫不会改变和动摇。其次, 他还带来了一个投资9, 000万美元的大项目:在北京建立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中心。同时向中国承诺, 根据备忘录, 未来5年累计投资将达5亿美元。摩托罗拉的这一企业社会责任公关案例的策划, 使其获得了最高的媒体关注度。据不完全统计, 其见报率占到了非典期间通讯和IT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五分之一。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大众传播, 更是摩托罗拉对政府关系的成功投资, 在此举之后其销售量得到了成倍的上升。

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营管理思想, 经营活动规范和特征、企业文化建设、社会公益行为以及企业名称、商标、商誉等, 既反映出企业的自身建设, 也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试想, 若一个企业只单纯追求利润而不负担其社会责任, 污染环境, 挥霍浪费, 置社会公益于不顾, 即使一时能获得很多盈利, 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必然会急转直下, 十分恶劣, 最终导致企业价值大跌。可见,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其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

2、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媒体披露耐克公司设在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工厂大量雇用童工, 所有工人都在狭小昏暗的厂房中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情况。这一新闻在欧美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者自发组织起来游行, 抵制耐克产品, 并将耐克的广告词JUSTDOIT”改成了“JUSTSTOPIT”。事件的结果是耐克公司支付赔款, 并成立“公平劳工协会”监督改善劳工环境。耐克公司为了减少成本, 大量雇用童工、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而忽视了社会责任, 耐克的这起“童工门”事件给其带来了更大的成本:耐克公司形象大损, 股价大跌。这也直接使许多企业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很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开始制定社会责任守则, 关注到劳工权利问题。

事实上, 企业必须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社会责任问题。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是有条件的, 其中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就是一个约束条件, 不应因眼前的利润减少而忽视远期利益, 放弃社会责任, 要使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四、总结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前景是广阔的, 对于企业来说, 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仅仅增加了其成本, 也会为其带来潜在收益。

1972年~2002年的30年中, 美国有127项有关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 109项是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自变量来预测, 作为因变量的公司财务绩效在研究结果中有54项验证了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只有7项是负相关, 28项没有得到显著相关关系, 20项是复合关系。127项研究中, 22项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因变量, 有16项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建立企业党建的目标责任考核 篇8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

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的思想基础是目标管理理论。1954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德鲁克认为,所有“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当组织的核心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计划、控制、激励、评价等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了全面、有效的管理。“目标管理”出现后立即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并且伴随着绩效考核、内部竞争等理论的补充,被广泛应用到人力资源、企业营销和政府管理领域。

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就要坚持“科学发展、引领方向、转变作风、推动落实”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目标任务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实施推进机制,通过考核目标任务的设置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通过绩效评价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结果运用激发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创新活力。在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可以按照子(分)公司党委、项目经理部党工委、机关党群部门三个层次进行,还可以进一步把考核范围扩大到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目标责任考核的过程可以分为目标和评价指标设定、业绩成果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三个步骤。

目标管理应用于党建思想政治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它使得复杂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具体的、可以度量的目标体系,从而激发出全体党务工作者自主自发、自我约束的工作热情,并使核心领导者从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上。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推行目标管理,通过对称分配责、权、利催生和谐的工作氛围,依靠内部竞争、绩效考核、奖优罚劣等机制所产生的强大推力,可以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树立目标,制订标准,

引领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推行目标责任考核,首先要确立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的确定,必须密切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专门的设计过程将整体目标逐级分解到各考核单位。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契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确立工作目标要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企业战略目标与党建发展规划,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统筹各单位的产业类型与市场环境,发挥好党建思想工作服务中心的职能;统筹职责分工与权力分配,建设责权对称的工作环境;统筹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提高党务工作者学习创新的动力。

每年我们都可以从党代会、职代会、工作会等会议领导讲话,以及各项年度工作要点安排等文件中获取关于目标任务的信息。这种宏观的工作安排没有具体职责分工,考核指标也不明确,还不具备开展目标责任考核的可操作性。应该根据集团公司党委统一安排进一步明确考核目标,使其涵盖理论学习、班组建设、党风廉政、企业文化、群众工作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所有范畴,同时把企业经营发展任务纳入考核的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很多目标难以具体分解,也很难进行量化考核,所以评价标准既要注重定量指标,也要注重定性指标。比如,生产任务完成数量、职工收入增长幅度、安全生产管理等可以量化的目标要明确时间、数量、质量三个尺度;形势任务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等柔性指标则要力争通过不同的载体、途径,尽可能做到量化考核;确实难以定量的指标,则要综合考虑完成困难的大小、取得的效果和努力的程度等因素,给出分级定性评价。

督导检查,沟通协调,

形成自觉的改进机制

目标考核的任务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签订包保责任书等形式,得到考核与被考核双方的确认,就意味着进入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尽管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但这并不等于领导者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各单位和部门之间形成了目标体系,其中一环失误就会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领导者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仍然要不断强化管理职能,首先要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汇报、明察暗访,充分利用日常接触机会和协同工作平台,上下之间保持自然、友好、经常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展。其次,通过政工信息、情况通报或者铁路建设报等媒介,向下级传达目标进度、工作要求等重点信息,便于互相之间及时进行协调。再次,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当发生不可预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调整目标实施的次序,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成功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关键,在于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争取把每个人的禀赋、经验和特长发挥到极致。所以,上下级之间要相互尊重、依赖、支持,把党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使权力分配、资源配置满足目标需求,使目标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也正是由于运用了目标管理这种有效机制,每个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胸怀大局,自觉改进,认真对照相关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查找自身在工作意识、技能、策略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动态收集工作业务范围内的资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创新创效,展示作为,体现价值。

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群众公认、综合考评的原则,以经营发展硬指标和思想政治软指标为重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努力做到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上级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力求全面准确地评价各单位的工作实绩。为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与每年度的工作会议同步进行。首先由被考核单位负责人汇报完成目标任务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下一步努力方向。考核组成员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填写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表,对各单位的工作精确量化考核。为了体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效果,还应该组织职工代表、党代表和领导干部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最后,在综合各方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层次做出综合评判。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举报和复核制度,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环境。

每一轮目标责任考核的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考核结果要在实践工作中加以运用,作为组织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与党务工作者薪酬待遇相挂钩,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争先创优的长效机制。一是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全面反馈考核情况,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二是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宣传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三是考核结果要列入各单位年度工作总结内容,列入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内容,并作为领导干部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对于不认真履行党建思想政治责任,导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较多矛盾和问题的企业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诫免谈话,排名进入较差级别的单位要启动末位淘汰机制。

冷静审视,客观评价,

启发无限的创新思维

目前,在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面推行目标责任考核还是一种创新,为了逐步推进、顺利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全体党务工作者队伍中营造以业绩论英雄的舆论氛围,鼓励创新创效,发挥核心作用。二是以改进项目党建质量为重点,围绕项目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活力。三是发挥“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机制的作用,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参与作用。四是处理好与现行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找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结合点。

衡量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实施的成败,关键要看是否充分发挥了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否真正融入了企业发展战略,是否增强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每当在目标责任考核告一段落,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我们仍然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我们要持续改进目标责任考核的方法、内容、标准,提高目标责任考核的质量;结合生产经营中心任务调整考核指标,及时传递党组织的工作重点;用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党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职工群众检验的业绩,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上一篇:政策落实汇报材料下一篇:普通话考试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