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学生演讲稿

2024-07-18

南外学生演讲稿(共10篇)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1

南外

2012届保送清华的高三学生在家长会上的演讲稿

2012.3.21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叫蔡泽洲,来自高三(5)班,现已被清华大学预录取。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家长汇

报我的一些学习体会,希望不会浪费你们的时间。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把握平时。“平时”呢,主要指的就是课堂和作业两方面。

我认为保证听课的高效率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课堂学习,不仅能学到老师精心准备的最

精华的知识,还能学到老师在讲课时传达的思考模式和解题方法。因此,专注、投入地听课

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科多、时间紧、难度大的条件下,更要努力争取在课堂上做

到听老师讲一遍就掌握全部知识。现在很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大量的课外辅导班,我本人并不赞同盲目地上课外辅导班这一做法。在我看来,南外有最好的老师,校内学习是本、课外补习是末,上课认真听讲会让学生事半功倍、课外毫无针对性地补习会让学生事倍功半。

我在高中阶段基本没有上过辅导班。所以我建议,能在课内通过认真听讲、做作业、问老师、查阅工具书等途径掌握的知识尽量不要通过上课外辅导班来弥补。即使一定要上辅导班,也

必须对症下药,不能盲从。除了把握课堂,平时还要注意把握做作业这个即时巩固知识的机

会。“把作业当考试”这个态度令人受益匪浅。请各位家长不妨想一想,考试有什么特点?

考试有时间限制;考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那么就可以把这两点用于平

时的做作业上。首先,每次做作业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则可以训练速度、二则可以使

学生做事更专注。其中训练速度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和考试尤其重要。其次,每次做作业时应

让学生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尽全力解决问题,遇到实在不会的题目就先放在一边,等

全部作业做完后再来问别人或查阅相关资料,而不是每遇到一个问题就停下去上网或打电话

问同学。另外,有些同学可能对副科作业或文科作业中开放性的论述类题目不重视,这往往

导致在真正的考试中看到副科题目很生疏,看到开放论述类题目需要花大量时间思考而非信

手拈来。既然考试的时候所有科目和所有类型的题目都要做,那么在平时的作业中就应该认

真地训练所有科目和所有类型的题目。养成“把作业当考试”的习惯以后,不仅能大大提高

平时做作业的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在真正的考试中很快进入状态。

第二点,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自律。很多同学的日常生活都少不了看电视、上网等

娱乐活动,高中阶段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要想在学习与娱乐、学习与活动之

间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需要同学树立较强的自律意识,即知道何时该学、何时该玩,并约束

自己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活动的时候积极参加,这种自律意识也是今后我们步入大学、走

向社会必需的。在高

一、高二,我每天晚上都会看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电视,我的父母对此

并不反对,还会和我一起看。可能是因为他们比较信任我,知道我有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

事实上,我确实不会迷恋电视,只是把它当作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当作扩

大知识面的一个途径。并且我会根据每天的作业量调整娱乐的时间,作业少时可以多放松一

会儿,但作业多时,即使电视剧的情节再诱人也绝不多看。高二时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些比较

调皮的男生,他们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在课堂上就玩起手机甚至牌类游戏,被老师批评过、成绩也有严重退步。其中一个男生现在正备战高考,听说他在考试的压力下已经能够约束自己

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结果颇有成效: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有一次数学考试还得了班上的第一

名。

第三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点对于高中阶段大有裨益。无论是在假期,还是为期中期末考试、小高考或最后的保送出国考试做准备,都需要一个操作性强的计划使自己的生活或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暑假开始前,我制定了一个两个月的计划,但是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条都没有落实。所以我建议,在制定计划时要尽量细化,例如把时间跨度为两三个月的计划分成一个个时间跨度为一周的计划。这样,不仅目标更加明确清晰、落实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还能在每周结束后及时总结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调整,使计划更加合理。举个例子来说明,高三前的暑假有一项语文作业要求我们做100多页的练习,如果在订计划时只是写上“要在一个月内完成100多页的语文练习”,不具太大的可操作性,可能会导致第一天做5页,第二天做3页,第三天不做……这样断断续续的练习或者可能因为假期刚开始放松过多基本没有做,100多页的练习全都压到一个月期限的最后几天完成。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在假期里通过持续稳定地做练习来巩固知识。于是,我当时就把这个大目标细化为每一周的小目标,即假期第一周完成30页,第一周结束后发现还有4页没有完成,于是我及时做出调整,将第二周的目标定为25页,结果顺利完成,以此我又定了第三和第四周的目标。结果,我很顺利地在一个月内做完了100多页的语文练习。(注:周老师,我在校内学习都是跟着学校的教学节奏走,没有另外订自己的计划;我高一下学期的暑期计划就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比较宏观、空泛、不具很大操作性的计划,所以我就举了这个小例子)

第四点,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技巧——准备错题本或总结本。在这些本子上,关键是记录下解题的技巧、方法和思路。例如,在错题本上,每一道错题后面写上对应的解题方法和知识点;在总结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配上一到两题典型例题。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参阅这些本子,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并找到非常清晰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方法。例如,在准备清华大学保送考试的时候,我使用了一个数学错题本,上面专门记录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度大的、做错的题目或某一数学专题的典型例题。在将这些题目抄在错题本上以后,我会先看一遍标准答案的解题步骤,然后将答案放到一旁,完全靠自己把题目再做一遍并写上相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这样我就能保证自己是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这道题乃至这一种类型的所有题。后来临近保送考试的那段复习时间特别紧张,我没空从头把所有的数学原理和自己做过的所有数学题目看一遍,于是我重点看了那本数学错题本,一道题配一个知识点和一种解题思路,我感到这样的复习思路很清晰,还能针对我的短处对症下药,复习效果很好。即时归纳、总结和思考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技巧。

最后,我想说一下考试复习问题。考试复习要有计划性。建议准备一个本子来记录每门学科要复习哪些内容、有哪些复习资料可以用,例如写下:语文要复习字词、成语、病句、默写和阅读等,要用到的复习资料有书、笔记本、练习册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本子上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例如提前一周开始复习,周一复习一小时语文、一小时数学,周二复习一小时英语、一小时物理等等。考试复习要有针对性。要遵循查漏补缺原则。在考前紧张的复习时间内,花很多时间看自己的强项对全面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太大的作用,此时应该补短、看重点,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若一定要全面复习,也应先补短、看重点,最后再巩固自己的强项。还有一个考试复习的注意事项。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在复习初期会复习先考的科目,临考几天也会复习先考的科目,但这往往会导致后考的科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所以我建议考试复习先看后考的科目,再看先考的科目,或交叉进行。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方面的一点体会。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我相信,我的学弟学妹们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好好交流。谢谢大家!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2

一篇好的演讲稿是演讲成功的根本, 要想写好它, 除了做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谨等方面外, 更重要的是注意符合听众心理的写作要领。

一、开头一鸣惊人

写文章要求“凤头猪肚豹尾”, 即开头巧妙, 中间充实, 收束有力, 演讲稿也不例外。但演讲是一种面对面, 一人讲众人听的传播方式, 开头需更加精彩。这是因为一个人上台开讲, 听众有种新奇心理, 很想领教演讲者讲些什么, 水平如何。特别是有地位、有声望或仪表端庄及有某些特点的人都会给听众一些心理暗示, 但这种新奇感和心理暗示很快就会消退, 因此开头巧妙至关重要。一小段离奇的故事, 一句深邃而新颖的格言, 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都可以用来开头。如一位老校长在学校四十年的校庆大会上说:“今天参加大会心里高兴, 因为对于我们这样年近古稀的人来说, 能不能来参加五十年校庆, 那就要‘力争’啦。———但愿上帝保佑!”话语真挚、含蓄又幽默, 把千余名校友一下子抓住了。又如, 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讲中一开始就这样说:“听了同志们的发言, 得到很大的好处, 可惜前两次没来, 损失不小……今天来的都是专家, 我很怕说话, 只好乱谈吧。”如此“抑己扬人”的言辞, 如此谦逊坦诚的口吻, 一下子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消除了听众对一位名人可能产生的敬畏心理。

二、现场感亲切自然

演讲内容及其要表现的现场感会增加讲听双方的感情沟通。演讲者讲话时要像平常对话那样亲切自然, 切不可像背台词那样冷漠、呆板或做作, 要避免一些只宜书面用的词语, 诸如“如下”“作为孩子妈妈的我”以及修饰语过长的句子。最好讲一点本次演讲特有的内容, 如赴会路上一件事, 刚才同行讲了些什么, 会场上有什么条幅、格言等等, 只要不牵强, 都可以信手拈来, 增加现场感。举例子也可就地取材, 比如听众是教师, 就可以举与教学有关、与学生相关的例子, 这样也可以增加现场感。

三、结构条理分明

演讲的目的无非是要激发听众的热情和说服听众。这样就需要演讲者不仅要投入情感, 更要以理服人, 而这就要靠逻辑学的力量。

从逻辑结构的角度看, 一篇演讲稿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它分为开头部分、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这看起来像小学生写作文时的“老三段”, 但要真正把这三部分都写好可不容易。

除了上述我们谈到的开头问题外, 中间部分是演讲的主体所在, 它是论证、分析或抒情的具体过程, 演讲的思想和感情主要在这一部分表达, 所以, 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在论证过程中, 要有充足的理由, 不能违反逻辑。只有按缜密的思维方式层层推进, 演讲才能产生一种逻辑力量。

结尾部分是一篇演讲的收束点。从逻辑上看, 是前面推演而出的自然的结论, 关键是要干净利索、深刻有力, 达到总结全篇、强化中心的目的, 千万不能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演讲的题目是《每天四问》, 整篇演讲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演讲中, 演讲者总是先摆问题, 再分四大层次论证, 最后以一小段总结, 这使得观点集中而明晰, 内容安排有条不紊, 结构开合有度, 所提的四个问题不仅给听众留下了鲜明印象, 且引人深思, 至今读来犹有现实意义。

四、心灵情感投入

诚实、热情和真挚会使演讲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但要获得这一效果的前提就是“把你的心灵投入你的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做到这一点。

1. 实话实说。

演讲若能开诚布公、实话实说, 演讲的效果就会格外好。如一位当代作家在谈及自己执教从文的最初动机时, 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 日日劳作在风吹日晒下, 为贴补我们的生活叫卖冰棍, 让我非常痛心。而我这个顶门立户的人, 却没有能力给她一个比较安全、更不要说有质量的生活, 还让她跟我一起在贫困线上挣扎。我开始想出路。我没有钱做生意, 也不会走上层路线。我面前只有一支笔和一张纸, 还有我自己的智力。而我又不是学文学的, 起步又晚, 相当艰难。”如此推心置腹, 坦诚直率, 演讲者与听众即刻心心相通了。

2. 个性风采。

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演讲者, 决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他们的生活总是因富有个性而充满魅力。如一个当红影星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在商品社会中, 什么都可以用来交换, 包括声誉和所谓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 我也可以走一条比较容易的路, 比如, 以‘女’字作卖点。虽然很多人都说, 在男性社会中, 妇女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 但这是一柄双刃剑。一些妇女在得不到公正的同时, 另一些妇女也可以用‘女’字作卖点, 轻而易举地得到她们想要的东西。那么, 这对一个具有同等竞争条件的男性对手, 公正还是不公正呢?我曾经为爱情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决不会用‘女’字作卖点。如果把演艺比作‘金字塔’, 那么我的‘金字塔’, 是我自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垒起来的, 从未借助过其他手段。我一生做过很多错事, 但这一点, 是我一生中最为自豪, 也是堪可告慰自己的事。”这段话既显露了女演员直面人生的勇气, 又显示了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员掷地有声的话令人肃然起敬, 她的洁身自好也为听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内容虚实并举

在演讲过程中, 人们常常从具体的人和事出发, 展开分析, 进而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 以令人信服, 这种方法叫做“以实论虚”。与之相对, 用虚构的东西表达真实的意图, 说明现实的事情, 此为“以虚论实”。这两种演讲技巧, 各具特色。如果运用得当, 虚实并举, 相得益彰, 定能大大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实论虚”是演讲中的一种常用技巧, 运用时要力求使事实与道理相结合得紧密, 要选取那些人们熟视无睹而又极有利于阐述道理的材料, 以震动人心。事要讲得简要, 理要说得深透。比如, 黄静波同志1982年从广州调到青海任省长。上任后, 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 而是在全省作了103天的实地调查访问。1983年1月14日, 他主持召开省、州、县、乡四级干部会议。他连讲稿也不拿, 只是抱着一大堆实物走上了主席台。他先用右手举起一个红艳艳的大苹果说:“这种苹果在青海的民和、乐都等几个县都有, 年产量达1500万公斤。假如能运到香港, 每斤值港币两元。”他又抖起一张比手掌稍长的银灰色毛丝鼠皮, 说道:“这种皮在纽约每张能卖到100美元。青海各牧区都饲养毛丝鼠。”接着, 黄静波同志列举了青海其他动物资源、质优价高的畜产品、名贵土特产品以及各种矿藏。他一口气列举了几十种。于是, 他压抑不住满心的喜悦, 高声说:“同志们, 有人讲, 青海是个穷地方。依我看, 我们是烂皮袄里裹珍珠———表面上穷, 内里可富得很哩!”黄静波同志的演讲起到了长篇大论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南外3学生冲进美顶尖大学 篇3

天赋异禀型

姚新伟(南外史上唯一一个SAT1和SAT2双满分)

录取学校:美国耶鲁大学

2009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提高组全国一等奖;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省二等奖;2010年参加AMC12数学竞赛,获得SLUH的schoolwinner奖章(学校第一名),进入下一轮AIME Ⅱ比赛,得到学校最高分;2011年物理奥林匹克市一等奖;南外中考第一名……姚新伟的成功用老师的话来说是“天赋异禀”再加上努力,这不,SAT1和SAT2双满分,又创造了一个新奇迹。

在很多南外学生眼中,姚新伟无疑是一个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奇人。“在高二暑假前申请了一个美国的数学夏令营,这个选拔性很强的夏令营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同学间的相互竞争。在这之前,我仔细研读了班上数学达人所推荐的书目,做了一些准备,但是这个夏令营的困难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说起夏令营,姚新伟饶有兴致。

“夏令营中只有我和一个西班牙学生是国际生。为了防止分心,营员们都不允许携带电脑。每天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讲课,但是剩余的时间都是用来独立思考数学题的。每一道题都需要写出完整的解题报告,如果方法不正确,或者证明不严密,都会被退回来重做。这在旁人看来也许像是炼狱般的两个月里,我却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做到了乐在其中,对数学的兴趣不减反增。”

因为平时爱看电影,在学校的汇演中,姚新伟也常为班级写剧本或者配音。“因中考成绩出色,高一下学期我获得了去美国圣路易斯的一所私立高中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一学期中,我身处在全英文的环境,与美国的学生一同上课,英语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这次交流经历让我零距离体验了美国的教育方式,开阔了视野,也让我树立了出国留学的目标。”

从高一暑假确定出国的目标之后,姚新伟就开始了对SAT1考试的准备,并制定了备考计划。暑假背单词,开学后在保证课内学习的同时进行模考练习,然后12月份第一次参加考试。第一次的成绩还算理想,但他决定在第二年的6月再向更高的分数发起冲击。然而,6月的成绩却比12月要低。出分的那天他正在美国的数学夏令营,虽然这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他仍然迅速地调整了心情,继续投入到数学中去。

夏令营在美国一所大学内举办,姚新伟决定好好利用大学的图书馆,时常借几本名著,抽时间阅读。回国以后,他也继续保持了阅读的习惯,同时集中精力准备最后一次SAT的机会,最终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才貌双全型

江小巽

录取学校:美国威廉姆斯学院(美国文理学院排名第一)

2007年和2011年两度获得希望之里英语风采大赛南京赛区一等奖,2009年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2011年复旦大学模拟联合国最佳代表,2010年南京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一等奖……一连串的奖项都抵不过继“奶茶MM”后南外“新生代美女”的称号!来自南外的江小巽一出场就赢得了很多人的眼光——真是才貌双全的小女生!

近日,小美女江小巽收到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提前录取的通知,这是近五年来,南外本部毕业的高中生第一次被威廉姆斯学院录取。而今年在中国内地,只招了她一人。

江小巽一直就是“当宫”的,不过这对动作有点慢的她来说,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还真是经历了一段磨合期。“初一开始就当班长,班里的事很多,学习压力也大,我就逼着自己一定要加快动作,做不完不许睡觉。坚持下来后,慢慢也就适应了。”

一段时间后,江小巽不仅班干部当的顺手,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出色。

江小巽说,自己最喜欢参加的就是模拟联合国活动,在这样的场合下,她化身外交宫,用甜美大气的笑容和流利的英语,展现自己的观点与风采。为准备发言资料,一次可以在家宅几天,“看过的资料有一沓子。”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江小巽还没有明确目标,“文理学院是通识教育,我很喜欢文理学院20人一个班的‘小班化’教育。”江小巽说,“今年暑假,威廉姆斯学院教授首次来到南外宣讲,这所学院不是考官问学生问题,而是由考生发问老师回答。据说在威廉姆斯学院有挑战制度,一个学生写文章,其他学生可以挑问题,很有挑战性,我很向往。”

步步惊心型

殷玫然

录取学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11年全美排名第一大学)

殷玫然被2011年在美国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并列)录取,并赢得了每年4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据悉,2012年普林斯顿在国内仅录取2人。

与姚新伟的“天才成长路”不同,殷玫然的成才可谓是一部“步步惊心”的励志片。“我的‘起点’并不高,小学就是在家门口附近的成贤街小学上的,虽然没择校,但我很努力,也一直有目标。”小升初时,殷玫然凭优秀的学习成绩被玄武外国语学校录取。

“初中时我便萌发了出国读大学的念头。决定出国之后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考南外。”这个很有心的女孩给自己制定了三年长期规划:高一搞好课内学习、考托福;高二去美国交流一年以丰富自己的经历,在赴美交流期间考完SAT;高三做好申请材料。

殷玫然说,在做好长期规划后,她给自己设立了很多短期目标,“我想,刻苦努力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冲击名校的学生都是少不了的。”

殷玫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进入南外高中时就遭遇竞选失败,但班主任王超老师很看好她,“她是一个很有目标的人,一步一步地走,从低起点到现在的跨越,瘦小的身体里,有着强大的内心。”

殷玫然认为,自己打动普林斯顿大学最大的一点是自己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她从初二开始就坚持在南京义工联服务,从普通志愿者做到领队的助理;高二时她还与一位朋友创立一个青少年健康项目,为青少年做免费心理辅导。

五成大学生忙出国

近日,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在北京、武汉、兰州3地的60余所高校,对720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求学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出国留学仍为首选,有43.3%参与调查的学生想“出国或去港澳台留学”。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选择漂洋过海,其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成为移民新跳板

在人们的观念里,高校学生毕业后去国外留学的两大传统原因不外乎是深造与求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们的思想也在飞速变化。如今,移民跃升为大学生留学的新目标。

nlc202309010333

张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的研究生,明年就要毕业了。目前,通过教授推荐和自我推荐,她正在申请华尔街一家传媒公司的职位。“欧美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对较完善,留学后若能取得移民资格便是将留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化。通常,美国的雇佣公司会在HIB(工作)签证持有人为其工作期满1年后将担保该申请人向美国移民局申请美国绿卡,这样就算是移民完成了。”

“对于学生来说,留学是成功转变自己身份的有效途径。”业内专业人士王小姐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在留学期间完成移民是明智的选择,不用像投资移民那样必须给当地政府缴纳高金额的投资款,也无需提供相关的纳税证明和高管经验,学生只需通过接受公司即可取得移民资格。

国外转专业更自由

据了解,国内学生在高考前后填报专业,基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专业信息,大部分学生的专业都是根据别人的经验填报或者是盲目地选择。因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己的专业。

小宇是南京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就读的是英语专业。在她看来,自己的专业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专业。报考这个专业时自己并不了解,而且英语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了。“如果能再选择一次,我会去美国学传媒。因为在上了大学后,我才慢慢对各种专业有了了解。在国内转专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如果在国外高校则能方便地转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对此,环球雅思留学部的李老师分析说,在国外学习专业选择比较多样化。然而,在我国,报考学术硕士时大部分仍需要有相同的本科专业背景,去国外读学术硕士则不受限制。只需符合基本条件,不需要通过专业考试就可申请学校与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大的优点就是转专业方便、自由。

“镀金”为求职“加码”

“现在找工作难,找一个心仪的工作更难,还不如等留学回来后再找一个更好的工作。”这是目前大部分选择出国留学学生的常见心态。

白雨潇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三年级,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去美国读研的事了。“当前国内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我们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更高的学历,在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留学回来后,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起码英语水平比竞争者要好,可以为自己申请国际公司的职位加重砝码。”

“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市场求职中确实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职位,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研,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学识,加大竞争力度;另一方面是躲避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贾振宇,在跳槽两次后,最终决定选择去英国留学。“去英国读研只需一年时间,留学成本低,况且很多国内用人单位都承认在欧洲一些老牌大学留学经验。”他认为,留学不一定单单是为了学业,有时是就业不理想的另一种转嫁方式。很多选择出国留学的高校毕业生即使在出国后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为了未来能找到称心的工作,仍然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与金钱。

南外是公办还是民办 篇4

在历时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南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办学理念,努力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积极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和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个人特征和兴趣并努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南京外国语学校在强调勤、实、专、博学风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教育国际化的飞速发展,南京外国语学校在继续坚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础之上力求与时俱进,提出“培育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融贯中西、文理并蓄“的先进课程理念。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5

庆祝活动如一幅巨大的流光溢彩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的视听觉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

《欢乐童年》是一部歌舞集锦,我跳的是其中一个舞蹈《走进十月的阳光》。随着音乐的响起,第一组向日葵队来到台上,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美丽,把这所百年定小映衬得更加灿烂辉煌。彩带队的队员一一上场,轻盈的彩带随风舞动,如绚丽的彩虹,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那夺目的彩带成为全场的焦点。接着,我们气球队也上场了,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时,我们放飞了氢气球,那五彩缤纷的气球带着我们的憧憬和梦想,带着我们的祝福和希望,飞向蓝天,飞向更美好的未来……舞蹈队表演的《海莲诵》令我印象深刻!队员们用一把把扇子和无声的动作诉说着对定小的热爱。独舞的两位同学,更是舞动着婀娜的身姿,时而笑颊粲然,时而侧身垂睫,时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用一个个精美绝伦的动作震撼全场。《年年有鱼》更是美轮美奂。演员们别致的造型,完美无瑕的动作,令人耳目一新!那动人的笑脸,那优美的舞姿,那迷人的风采,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

当《明天会更好》唱响时,庆祝活动也迎来了最后的高潮。我们一同上台谢幕,一边拍手,一边合唱。一朵朵礼花在我们的眼前绽放,纷纷扬扬,如天女散花一般,开遍了天空,落满了舞台。一时间,台下掌声雷动,红旗翻飞,会场成了花的海洋,旗的世界!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根据教育党委《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和辅导区总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概况

为了扎实搞好本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首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民主评议党员的具体要求、内容、重点和程序,形成共识,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我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郑仁伟同志首先在全体党员大会进行动员,强调搞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是创先争优工作的需要,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又在全体教工大会上作宣传,要求全体教职工关心、支持、参与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民主评议的质量和实效。

我校党支部把学习教育阶段作为搞好民主评议党员的基础工程,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新《党章》和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文件,进行党课教育。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基础上,每个党员进行对照评议,按照党员标准结合党员分类目标管理细则,从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互评自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学校党支部采取个别听取意见、群众座谈、民主测评等形式听取群众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民主测评在党内和党外群众中分别进行,最后由党组织参照各类党员的目标管理细则及党内外群众测评及个人小结等情况对每个党员评定相应等次,并将通过适当方式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反馈每个党员。对于在民主评议党员过程中群众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学校党支部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整改,并在新的一年的工作意见中 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进行长效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评议重点

本次民主评议党员我们主要从政治思想、组织观念、工作情况、遵纪守法、联系群众等方面进行自我对照和群众评议,并对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教师提出相应的评议重点:对校长和中层党员干部的评议重点: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开拓创新;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是否严格执行廉政准则,遵纪守法,廉洁勤政,树立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

对党员教师是否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否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付诸平时行动;是否严格遵守党纪国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是否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并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教改科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有不同的评议重点,使本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评议结果

目前我校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参加民主评议的党员11名,其中有1人评议为优秀等次,10人评议为合格等次,无不合格党员。评议结果基本反映出我校党员队伍的整体状况和精神面貌。

四、主要成效

通过本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1.全体党员重温了新《党章》,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彻于全过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了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使评议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学校领导和中层党员干部对照党员分类目标管理细则进行认真总结和剖析,严于解剖自己,主动查找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增强了先进性意识、群众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

3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精神文明建设和期末各项工作质量都有新的提高。

课前演讲:让课堂舞台属于学生 篇7

为此,我设计了“历史播报”这个环节。具体做法是: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学生进行历史演讲。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内容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传说、历史之谜等。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有讲有评,这里的评就是融入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学生自主评议。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必须依赖于个人的兴趣。但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包括那些喜欢历史的学生也不喜欢上历史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能用八股文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来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追求的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如何激发兴趣?这是一线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领会能力。否则,根本谈不上什么兴趣,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求知欲旺盛,对世界万物都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爱表现自己,爱受别人表扬,这些都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历史播报”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非常积极地寻找素材,精心准备,认真应对,写出自己对演讲内容的看法,也更深刻的自学了新课内容,这是因为演讲内容本来就与新课有关。同时因为要牵涉到点评和提问,无论对演讲者还是观众都得集中精力做这件事,必然会投入更大的精力,这在无形中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感觉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不再是枯死的尘埃落定,在准备过程中感受历史,体悟历史,与历史对话。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发挥自主学习

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获得发展的主体,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但绝对无法代替学生。学生演讲不是复制课本现成知识,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对知识的建构,讲的过程又是对知识的再一次加工和重现。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以说,短短的五分钟,却给了他们极大地展现自我能力的空间。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制作课件),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得心智的发展,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话语能力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之四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起来,他认为:“话语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最有效的重要本领。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是征服别人的基本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常常是听读有余,而说写不足”。

刚开始学生的表现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上台后手足无措,表情不自然,说话吞吞吐吐,声音也是低如蚊虫,语无伦次,跳跃性强……经过长期的练习,慢慢的原来不愿说话的学生都能张开嘴了,心里胆怯的学生都敢发表见解了。我让大家总结演讲收获,他们用九个字来概括:敢说了,能说了,会说了,而且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

四、评价别人,提高自己

在进行历史播报的活动中,还要由学生进行评议。学生点评从来不走形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后来者都不敢马虎。在讲话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互相取长补短,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五、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不仅授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学习,这里不排除从学生那里获取有益的东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最具有活力,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求新、追异的新思想和创造力。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8

这样的现状让人心痛。如何缩小这一差异,提升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我想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学生演讲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演讲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交际活动为中心,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于一体。这些年来,我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具体说来如下:

一、实践与收获

1. 三年一体规划,有序分步实施。

高一学生演讲要求“讲述故事”,学生能够围绕“感动自己的一件人、一件事、一首歌、一段视频……”的主题讲述一段故事,侧重训练学生的讲述能力;高二学生演讲要求“阐明事理”,学生能够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阐明故事背后的道理,侧重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高三学生演讲要求“评论时事”,学生能够在关注当下热点现象的同时,冷静思考背后的本质,侧重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三年下来,每位学生的“讲述”“说理”“思辨”等各种类型的演讲至少都得到了一次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既有所侧重又连贯有序的统筹发展,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有了质的飞跃。

2. 课堂演讲兼顾所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兼顾所有”指的是有效兼顾每个学生个体。每周我都要抽出一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展示自我,每个学生按照学号循环上台演讲,教师随机点名其他学生点评,争取每一个月每个学生都能有上台的机会。“内容丰富”指的是学生演讲的内容,鼓励学生在遵循每个年级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由选题,自主发挥。比如高一学生就“讲述故事”分成了好多类,有如感动自己的“人”、感动自己的“事”、感动自己的“歌”、感动自己的“视频”等等,而感动自己的“人”还可以细分成“父亲”“母亲”“老师”“朋友”等等。“形式多样”指的是学生演讲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基础薄弱的允许照稿宣读,能力较强的可以脱稿演讲,在同学演讲中获得灵感的可以上台即兴发挥,电脑基础好的鼓励制作PPT辅助……

经过这样锤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规范和提高;经过这样锤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这样的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品质得以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彰显。

3. 课外准备时间充足,手段多样,方法充分。

课堂的精彩源自学生课外的准备。为了课堂演讲的5分钟,学生能够花费一个星期甚至一个假期去准备;为了课堂演讲中一个典故的准确,学生能够在课余去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为了课堂演讲中一句名言的使用,学生可以在周末到电子阅览室查遍网络;为了课堂演讲中一个道理的阐述,学生可以在晚自习后在宿舍展开激烈辩论……

经过这样的锤炼,学生的见闻得以增加,知识得以丰富,有效弥补了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而导致思想封闭、眼界狭窄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了解自我、关注生活、关心时事、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的生存意识。尤其珍贵的是,学生在日积月累之后不知不觉形成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二、问题与反思

在这三年的实践中,虽然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使我困惑,促我思考。

1. 高一“讲述故事”、高二“阐明事理”、高三“评论时事”的模式是有序的,但具体操作时针对每个阶段、每个学生都是合理的吗?比如有些学生,尤其是理科男生长于理性思维,不擅长讲述故事;有些学生尤其是文科女生长于感性思维,不擅长阐明事理,那么我们对他们还要严格按照计划机械执行吗?那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可不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我觉得,在制定整体学生的整体规划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性鼓励个人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学生在大致符合整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有一些个性的自由,成就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比如:理性思维强的理科男生在高一阶段能够基本完成故事的讲述就算合格,允许他们提前进入阐明事理的阶段,让他们在演讲时侧重故事背后事理的阐述;感性思维强的女生,在高二以后,能够就故事背后的事理谈一两点认识就可以,着力训练她们在故事讲述中的技巧,培养她们讲故事的能力。

2. 学生演讲内容丰富是好事,但落实到一堂课上,是不是内容比较分散,给学生理解和消化增加了难度?比如:在高二的一堂演讲课上,有四位同学演讲,他们的题目分别是:《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龙的传人,或者狼的传人?》《请不要绑架道德》《唱出来的人生——如诗般的中国现代民谣》,这些演讲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同一堂上呈现,虽然各有千秋,但由于内容的复杂,势必造成阅历较少的高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理解困难,也就很难引起大家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犀利点评了。这样的演讲只会成为某个学生展示的舞台,缺少了其他学生的互动和共鸣,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想,教师应该统筹规划,对学生的演讲稿应事先阅读,在归类之后进行组合,不宜机械按照学号进行。

3. 演讲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当然应该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怎样落实呢?在演讲课的实践中,我一开始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主持,学生演讲,学生点评,课堂似乎很热闹,学生好像也蛮高兴。但是,时间一长,我发现热闹是表面的,高兴是暂时的,很多学生只是凑热闹,互动时只会说“好”或者“不好”,说不出个所以然;轮到他上去演讲,次数一多,就失去起初的新鲜劲,不再高兴了。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对语文成绩提高见效不明显,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过于随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演讲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科学有序的进行,才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从而赢得他们由衷的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演讲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学生演讲前的引导。在演讲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演讲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方法技巧,要审核学生的演讲稿,能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帮助学生合理归类组合。(2)学生演讲中的指导。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加以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大胆质疑,有效互动,注意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3)学生演讲后的辅导。这里包含了对演讲的学生个别辅导和对全体学生的辅导。针对演讲的学生个体,教师可以在讲后及时与他们沟通,指出优缺点和改进意见;针对全体学生,可以当堂课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下次演讲提出要求。

提高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小窍门 篇9

窍门一:巧用课前三分钟

大部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都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有个小预备, 中间间隔3分钟。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 组织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成语和故事, 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学习成果, 我一般是按座位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 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内, 最长不超过五分钟。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当众演讲的表达能力, 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无论是讲的学生, 还是听的同学, 都会有较大收获。

窍门二:巧用课堂提问

每节课, 我们语文老师总要围绕课堂教学, 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答问的环节, 训练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把事情阐述清楚, 语言连贯。我在讲授《假如》这篇课文时, 就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会”来训练学生说话, 强调学生说好“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会……”, 对于学生说成“我会……”的时候, 让学生重说。这样做达到了让学生养成把语句表达清楚的习惯目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 巧妙的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当众演讲能力和张扬个性的一种契机。

窍门三:巧用晨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老师可以抓住晨读时间训练学生说话。晨读, 一来可以训练自己说话的条理性, 说话语无伦次当然不好, 结结巴巴就更是费劲, 谁都不愿与说话不利索的人交流;二来可以训练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肢体语言如果跟内容搭配不合理的话, 会让听众感觉滑稽可笑的, 因此语感的培养应从平时抓起。三来可以培养自己纯正的感情, 即“养气”, 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 就是每天早上起来, 爬上高山, 口含石子, 呼喊练习, 终于让自己由口吃者成为口若悬河, 辩驳纵横的演说家。当然, 晨读训练演讲能力, 也贵在持之以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 是不能训练出效果的。

窍门四:巧用演讲主题

由于演讲一定要伴随大脑的思维过程, 所以在进行演讲训练时, 主题必须先行确定, 好让学生有备而讲, 才不至于因为把握不住主旨而导致信心不足。演讲的主题就决定了演讲的内容, 而演讲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当众演讲, 就要考虑听众的需要, 从实际出发来选择事例。针对演讲主题, 要让学生从网上、书籍杂志上, 收集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我们学校“歌颂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在演讲前, 我要求学生自己去选择符合他们实际的、普遍关心的一种行为或精神来进行演讲, 学生们选择了为四川地震受灾的学生捐款的事例、观看神五、神六升空的事例、2008年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事例, 这些学生自己亲眼看到的事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演讲的兴趣, 学生在演讲的时候声情并茂, 激起了听众的共鸣, 演讲效果相当好。所以巧用主题, 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演讲的激情。

窍门五:巧用肢体语言

“演讲”顾名思义, 不光讲还要演, 听众在听的同时也在看。听众要看的是一个有感情、有激情的演讲人, 只有这样的演讲者才能去感染听众, 抓住听众的“心”。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演讲, 丰富多样又适当的手势或姿态, 不仅能抓住听众的“心”, 而且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给听众留下深刻手同时进行, 表达激烈的时候, 还可以用拳头。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但是在手势的使用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 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 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 不能貌似而神离。

当然, 演讲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 作为小学生来讲,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要是各种知识的不断积累。当然, 好的经验都源自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只要在教学中善于摸索, 善于总结, 我们都会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巧妙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中职学生数学思维, 是指学生在对中职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 理解并掌握中职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 从而获得对中职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中职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 但我们可以这样讲, 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中职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中职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 在学习中职数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 听得很“明白”, 但到自己解题时, 总感到困难重重, 无从入手;有时, 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 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 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 有不少问题的解答, 同学发生困难, 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 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 也就是说, 这时候, 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 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 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 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 研究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中职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的主动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 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 就能摸到桃”的感觉, 提高学生学好中职数学的信心。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 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 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 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 至于做得好坏, 当属技能问题, 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 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 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 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 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 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 无法解决, 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 如“因果转化意识”“类比转化意识”等, 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 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所以, 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 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 培养学

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 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 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2-6, 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学生由f (-x) =f (x) 立即得到f (x) 的奇偶性。教师设问: (1) 区间[2-6, 2a]有什么意义? (2) y=x2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或a=1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 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 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 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 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 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 再提出矛盾, 以免暴露不完全, 解决不彻底。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 展开讨论, 疑难问题引人深思, 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 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 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 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 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 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 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

中职学生如何突破数学的思维障碍

杨宏良

南外学生演讲稿 篇10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被赋予的独特能力。创造性思维带来了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创新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谓创造性思维, 就是人们在已有的经验、信息的基础上, 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 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的、独创的思维 (杨名声、刘奎林1999) 。创新思维的基础是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 继而进行构思和创新设计, 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独创性、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具体到外语教育中,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过程 (高一虹1999) 。听、说、读、写、译等是基本的语言能力, 而语用能力还包括交际过程中的策略和理解能力。只有给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赋予创新思维的灵魂, 表达才能与众不同, 引人入胜。只有完全具备这些能力, 才能够成为语言的创造者, 使人的内在潜质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文秋芳、刘相东2005) 。

二、英语演讲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中, 学生普遍不愿意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 交流层次肤浅, 缺乏逻辑, 无法创造性地表达看法。“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 教师更多地强调模仿记忆, 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的培养。” (何其莘、殷桐生, 等1999)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掌握, 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 许多学生只专注于课本知识、课内学习, 而不关注新闻、时事、社会、历史等知识, 狭窄的知识面和有限的词汇量束缚了思辨力和创新力的发展。

英语演讲教学要求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上, 演讲课在国内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准备和进行演讲的过程中, 学生应具备综合使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等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演讲教学中, 教师应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完善的语用能力以及精彩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英语演讲课中,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要求与其思维能力相匹配, 能回答对思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Grice&Skinner 1998) 。另外, 英语演讲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演讲课堂不能只是模仿和拷贝, 而要求学生的思维应具有深度和广度。在目前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 评委在点评时经常提到一个观点———当选手们的语言能力都达到可以交流的水平时, 只有具有新颖的见解、精巧的设计和机智的分析的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优秀的演讲者最终依靠“较强的观察力、思辨力, 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的视野以及创新的或与众不同的观点”等打动观众和评委。

三、在演讲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英语演讲课堂上, 首先, 要建立创新思维的心理和品质, 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敢于跳出条条框框, 另辟思维的蹊径。其次, 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增加思维动力, 培养思维意识。最后, 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估方式考查思维效果, 让创新思维引领语言和语用能力。教师在英语演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一) 创新设计, 营造动态、真实的交际语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Papert&Harel (1991) 指出, 要想让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 就必须营造一个积极吸收和处理新知识的环境。演讲过程是一个演讲者与听众充分互动和反应的动态过程 (井卫华、李文萍2009)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就要建立积极、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 课堂气氛应该是不紧张、没有压力感的。只有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才是活跃的, 才更容易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 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主宰者, 而应该成为一个观察者、引领者。师生间应该在自由和平等的气氛中开展研讨和交流。这样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再次, 在演讲话题的选择上, 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或社会热点话题, 这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恰当使用赞扬和褒奖, 在安全、健康、自由的班级气氛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让课堂成为一个“安全岛”, 使学生积极的思维心理和创新思维习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二) 从课堂设计入手,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就是从摒弃习惯性的、固有的思维角度, 多角度、另辟蹊径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在英语演讲课堂中, 学生要积极树立求变求新的思维模式, 而不能人云亦云;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 从新的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 逐步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英语演讲课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设计必须独具匠心, 以拓宽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练习的结论无所谓对错, 而要求新求异;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思考、联想、探索、创新, 而不能被原有的观念、理论和思维模式所束缚。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运用逻辑与创造思维, 选择最适合的演讲技巧与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让学生学会思考。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 这也是激发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小组讨论、辩论、互相提问、评价等方式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积极进行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鼓励创新思维

马克·吐温曾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能充实地活上两个月。”同样的道理, 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中得到教师或同伴的肯定和表扬, 这无疑对他们的观点、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在英语演讲课堂中, 教师的正面评价和鼓励会直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继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在评价中, 教师应该是评价标准的确立者和学生表现的鼓励者。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满足学生对成功的需要, 同时, 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同伴互评要求学生在观摩完每个演讲后, 根据之前习得的演讲知识提出反馈意见。反馈以现场对话形式进行, 使用英语完成交流:一是深化习得的英文演讲知识, 二是通过英语互评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同伴互评所营造的独特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在互评中内化演讲知识的同时,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如对同伴的各种理解进行评估) , 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力。学生通过个人实践, 观察、评价同伴学习过程以及聆听同伴反馈意见内化和巩固习得的演讲知识 (叶萍2014) 。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习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深入探索、深思熟虑, 并做出判断。这些要求和英语演讲课中的同伴互评活动的特征基本吻合。创新思维能力的特征在英语演讲课的同伴互评活动中主要体现在表达、语言、内容、结构、演讲策略的评价和反馈方面。实践证明, 同伴互评的过程伴随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 组织各种模拟实践项目, 结合校园第二课堂活动, 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空间

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仅仅依赖课堂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有声有色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 创造更多的机会, 让学生在更多样化的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动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举办演讲比赛, 模拟联合国活动等各种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周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的逻辑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虽然一场竞赛或一段演讲只有几分钟, 但这短暂的时间凝聚了丰富的内涵, 这时的语言训练不再是机械的操练, 而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创新。

结束语

在国际化交流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英语教学的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上, 而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扎实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 英语演讲对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一名出色的演讲者, 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演讲教学注重对学生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如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培养等。教师采取多种途径, 如建立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和气氛,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课堂活动, 鼓励师生及生生互评和交流以及借助各种模拟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 使学生具有独立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高一虹.1999.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J].国外外语教学, (3) .

何其莘, 殷桐生, 黄源深, 刘海平.1999.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 (1) .

井卫华, 李文萍.2009.英语公共演讲课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4) .文秋芳, 刘相东.2005.中外评委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4) .

杨名声, 刘奎林.1999.创新与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42.

叶萍.2014.同伴互评法在英语演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 (3) .

Grice G L, Skinner J F.1998.Mastering Public Speaking[M].Massachusetts:Allyn&Bacon, 142.

上一篇:墙面裂缝的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下一篇:文汇初级中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