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2024-09-13

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0篇)

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篇1

近五年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择业,就业,这是毕业走出大学校门要面对的最大的事情。其实,一般来讲,我们大学生毕业后除了找工作,还有就是继续升学进修,我觉得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然而还有不少找不到合适工作,或者找不到到心目中理想工作的失业者。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状况 分析

引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一直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我们大学生和社会该如何做,如何引导我们大学生就业,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这些都至关重要。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的认识。

据统计,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工作不好找。面对就业难,有一半多的同学已经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去选择对口的工作,剩下的学生则选择了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调查中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工作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大障碍,而所学专业、学校的层次以及家庭关系也是影响就业的因素。

第二点是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及薪酬的选择。

对于就业地区,大学生首选地为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占比重较大;选择在自己家乡就业的也占相当一部分,且选择这类就业方向的绝大部分为不愿意离家的女生;主动去边远地区就业的仅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这真实地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择业的期望值总体还是较高的,少数毕业生愿意去“老、少、边、穷”地方就业。

对于就业的理想单位,大学生选择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其他的依次为:政府机关、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选择基层单位仅有很少的一部分。目前较多同学首选去外企工作,是因为外资企业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环境较舒适,发展前景较好;选择去政府机关的同学则认为这些单位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而基层单位由于条件艰苦、收入少、不稳定等因素,鲜有大学毕业生问津

对于初期薪酬,大学生毕业初期所希望得到的工资概况:一部分人选择了1000元以下,大部分人选择了1000-1500元,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1500-3000元,很少一部分人选择了3000元以上。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初期所希望得到的薪酬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还是比较合理、理性的。

第三点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大学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不少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有很多人希望到工资很高的公司就业,有人希望一毕业就能担当公司的要职等,这些想法都不切实际,充分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国语理想化,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然后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欠缺。很多用人单位都把有相关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将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放在了首位。多数大学生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当前教育模式下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既不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或专业能力,又缺乏工作经验,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导致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不断减少。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亟待提高。

再者是学校传统教育模式滞后。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的学科水平、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因此,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是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环节。

最后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与美国相比,中国完全达不到美国大学的比例和规模,所以需求方面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点是寻求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方面,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学毕业生要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能承受起挫折和失败。在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各种应变和应对能力,以尽快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抓住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后是改变大学生及其家庭在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上出现的偏差。首先,为了更顺利地就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择业观念,结合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综合考虑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工作条件、各种待遇等等,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一线去工作,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工作,改变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这样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应该摒弃浮躁的择业行为,以“诚实守信”来进行自我约束,以“诚信”为基础,改变毫无顾忌的“毁约”行为。

对于学校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政府等的沟通与合作。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等其他相关政府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人才;学校还应该利用各地举办校企见面和人才交流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增进用人单位对学校和毕业生的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广大的就业信息平台。

然后是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就业指导无太大作用,这说明传统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学校要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就业网络,方便学生查阅问得最多的普遍性就业问题,还可设立网络在线咨询活动,进行个性化辅导,使同学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对就业认识的重要性;要努力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我们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我认为能引导我们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切实掌握就业知识和技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点对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至关重要。

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中国环境经济学起步相对较晚,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978年才诞生了第一篇题为《应当迅速开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的环境经济论文,同年制定了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78—1985),并开始组织人力研究。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时间里,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分散研究到整个学科构造的研究,从理论到应用研究,都产生了一大批可喜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环境经济学论著。

一、关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

1.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体有四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环境保护中的经济问题,它是为治理环境,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研究环境同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规律的科学。第二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污染与破坏产生原因、控制途径及污染防治的经济评价等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是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自然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索环境运动经济规律和表现形式的边缘学科。

2.环境经济学的内容,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1)环境保护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及其表现形式;(2)运用经济办法搞好环境保护的原则、途径和手段。第二种观点认为,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环境计量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环境问题与外部性、公共商品的关系等。第三种观点认为应该把经济学分成理论部分与政策部分两大块。

3.环境经济学的性质。有如下五种不同的表述:第一,部门性,是指环境经济学把与己有关的部门经济学中和环境直接关联的部分归到自己的学科中来,形成一门新兴的部门经济学。第二,应用性,是指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学, 而不是基础经济学。第三,边缘性,是指环境经济学和许多有关的学科“沾边”,“结缘”。环境经济问题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不仅与经济科学、环境科学直接有关,而且与生态学、化学、地理学、法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交叉。第四,整体性,是指环境经济系统是由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第五,战略性, 是指环境经济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成为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而且越来越成为国际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二、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的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五论”:环境资源论、环境价值论、环境生态论、持续发展论、环境产权论。

1.环境资源论。环境资源论,就是指环境是总资源,是人类对环境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和揭示得出来的。环境之所以是资源,一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环境来说,阳光、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要素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而且这些环境要素的质量是人类生存的必需资源。二是作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条件来说,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资源。三是环境的一切要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会越来越多地以资源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环境中的一切,包括环境本身,几乎无一不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2.环境价值论。环境价值论的含义是,环境是一个有价值的客观事物。环境价值论是环境资源论的必然结果,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但对环境价值论的解释及其价值量的理论却不尽相同。

关于环境价值论的理论依据。第一种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它认为价值是产生于商品的效用,只要是有用的物品就有价值。环境对人类有用,因此,它具有价值。第二种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未经人类劳动过滤的环境资源没有价值。但从环境资源的功能来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环境没有这些功能,要创造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这些功能就必须投入人类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的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意义的。从环境资源本身来看,随着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深化,原始森林等资源没有绝对价值(即指直接通过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但却具有相对价值(即指间接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第三种观点是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结合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自然资源价值观和自然资源价值论。这种观点认为: 自然资源是一种财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价值决定于它对人类的有用性,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无论是自然状态的土地 (自然资源),还是已被开垦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货币额。因此,环境也就具有价值。

3.环境生态论。环境生态论的含义是,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环境的运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的运动;保护环境,也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环境质量,就要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

“环境生态论”认为,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界的有机复合体,而且也包括整个环境的复合体。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这个特定空间就是地球上的生物圈。环境生态论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经济系统发展变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离开了“生态”二字,离开了生态循环和平衡,就不会有环境系统的运动,也不会有环境经济系统的运动。

环境生态论基本内容是:(1) 环境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运动,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运动。(2)环境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因而在系统的平衡、效益、目标、规律等基本方面都表现出双重性。

4.持续发展论。持续发展论是建立在环境生态论基础上的,其含义是在致力于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持久平衡,使发展不损害生态环境,不牺牲未来的利益,使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也就是三种再生产的综合平衡与相互间协调发展。所谓三种再生产,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组成,它们相互间不是封闭的、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互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要使社会再生产不断循环并周而复始地进行, 就必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5.环境产权论。环境产权论是沈满洪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环境问题从经济学上看是个外部性问题。它引导人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不仅要注意经济活动本身的运行和效率问题,而且要注意由生产者消费活动引起的不由市场机制体现的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产权理论对传统的外部性理论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它认为一切经济交往活动的前提是制度安排,它要求制度安排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标准。产权理论用于环境损害的行为分析及其环境保护的制度选择研究,称为环境产权论。环境产权理论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三、环境经济政策和手段的研究

环境污染的经济本质。环境污染的经济本质是制订环境经济政策的前提。

近五年来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对2007年至2012年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成果从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解决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对策、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为今后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能对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323-02

团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学校共青团工作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高校共青团工作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多年来,广大团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和关注对高校共青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明晰高校共青团工作现有研究成果,笔者对2007年至2012年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诸多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的文献中都提到因时代的进步而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概括起来,这些挑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工作外部环境发生改变

进入新时期,不少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都感受到工作外部环境有所改变,也认为这些外部环境发生的改变使得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不少挑战,如王从严[1]、赵晶[2]、孔繁燕[3]都指出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利益主体多元化、道德选择多样化、意识形态淡化倾向;徐春娣[4]、王斌[5]等都认为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学制弹性化、后勤社会化等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团建模式,导致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李忠伟[6]、卫霞[7]等指出信息环境下团员更喜欢通过QQ、飞信、MSN、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思想、情感、态度、信息和学习的交流,加大了团组织对团员信息管理难度。

(二)工作对象特点发生改变

高校共青团工作面对的主体对象就是高校共青团员。然而,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时代化的进程,高校共青团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选择、评价标准和实现手段呈现功利化倾向,使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田华文,2010[8];王春华,2011[9])。而当前,许多高校团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仍沿用传统体系中的工作理念,面对新形势下青年团员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束手无策,这使得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团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解决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挑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及思考。这些对策及思考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阐述,也有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本文将学者们所提供的解决对策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一)创新工作模式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传统教育模式为“三会两制一课”,传统的组织运转模式为行政上下级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化,科技网络化的发展,这些教育模式和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朱明[10]认为可通过“分年级、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指导,实现思想教育由灌输型向自主型转变。房征岩[11]提出“双力模式”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员思想教育,黄楚文[12]认为可以遵循差异化布点方法“超市式”开展工作。赵宁[13]指出可以构建“一体两翼”的组织体系,建立静态注册与动态活动支部共存的“双轨制”团员管理模式。

(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工作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为了使高校共青团工作能够高效率地运转,文粉娟[14]认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在管理上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实现团委工作制度规范化、岗位定位化、工作流程化、考核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于秀明[15]指出可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开展高校共青团活动的整个过程。此外,在“微时代”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场景,应建立团支部互联网交流平台,形成团支部“无障碍”交流模式(王雪,2010)[16]。另外,王菁菁[17]主张使用柔性管理,尊重团员,关注团员的内在需求,在校园文化的物态环境和观念环境中体现以团员为本的理念。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延伸

高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组织,理应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角度出发,积极拓展服务职能。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的新延伸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就业创业教育和校园建设。

(一)就业创业教育

在所收集到的39篇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新延伸的文献中,有20篇都谈论到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在对于高校共青团服务就业创业的路径选择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胡丹[18]认为可以共青团工作中的“示范点”“党团员先锋岗”等为载体,实施“双培养”,既把创业成果突出的大学生培养成党团员,又把党团员培养成创业先锋,实现“团建”与“创业”的互动双赢。薛枫[19]建议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开展工作。

(二)校园建设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延伸地是对校园文化、安全、学风、心理健康等方面建设起促进作用。陈华伟[20]指出共青团工作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形式和导向,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生力军。王改红[21]认为校园生态文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宏国[22]赞同在新形势下需要高校共青团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为这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在要求。刘艳[23]指出可以借着“创先争优”机制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号召广大团员养成学习的意识,为学习型组织的深入发展提供平台,大力建设学习工作的品牌项目。

四、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目前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来看,主要的研究仍是从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解决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对策和思考、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职能新拓展三面进行。这些研究对于了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形势,建设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等都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对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往往是从工作实际到实际工作,普遍缺乏理论支撑,导致从理论上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深入研究不足,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工作表面,研究缺乏深度,缺乏普遍意义。

除此之外,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虽然也有少部分研究者尝试将调查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起来,如赖莹莹[24]、王斌、冯乐安[25]等。但相比于高校共青团总体研究来说,实证性研究只占到很小的比率。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真正做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从严,程为民,范金凤,等.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赵晶.对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5).

[3]孔繁燕.试析新时期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4]徐春娣.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J].群文天地,2011,(10).

[5]王斌.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以东南大学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6]李忠伟,姚远,孙德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2).

[7]卫鋆霞.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2).

[8]田华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6).

[9]王春华.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现代教育,2011,(10).

[10]朱明.当前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2).

[11]房征岩.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员思想教育“双力”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29).

[12]黄楚文.差异化布点:激发高校共青团组织活力新机制[J].青年探索,2011,(2).

[13]赵宁,朱坤.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14]文粉娟,赵攀攀.略论高校共青团工作精细化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15]于秀明.浅谈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J].科教文汇,2012,(2).

[16]王雪.浅析互联网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J].网络财富,2010,(9).

[17]王菁菁.柔性管理与高校共青团工作[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18]胡丹,农毅.项目化管理思维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19]薛枫.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和职能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20]陈华伟,李向东.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互动探析[J].管理观察,2009,(4).

[21]王改红.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1,(22).

[22]李宏国,周彬,王成山.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23]刘艳.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22).

[24]赖莹莹.高校共青团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研究——基于广东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刘庆阳同志近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篇4

一、个人简历

刘庆阳同志,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于贵州省响水大方县大方镇元宝村,1998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大方县大方镇大屯小学校长。本科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

1986.09-1989.07 就读于大方县大方镇元宝小学; 1989.09-1995.07 就读于大方县大方镇对江小学; 1995.09-1998.07 贵州省织金县师范学校学习; 1998.09-2000.08 贵州省大方县大山乡松鹤小学任教;

2000.09-2002.07 贵州省毕节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脱产学习; 2002.09-2005.08 贵州省大方县大山乡松鹤小学初中部任教; 2005.09-2007.07 贵州省大方县大方镇大屯小学任教;

(2007.03-2010.01 贵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函授学习)2007.08—现在 贵州省大方县大方镇大屯小学校长。

二、继续教育情况

任职以来,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未间断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005年10月,参加贵州省电化教育馆举办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省级培训班学习,共20学时,考试成绩合格。

2008年1月,参加大方县人事局举办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基础知识自学考试,共20学时,考核成绩合格。

2008年4月,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培训考核,学时50课时,成绩合格。

2008年4月10日-5 月9日,参加大方县教育局主办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脱产学习,经考核为合格。

2009年1月1日至4月17日,参加大方人事局组织,北京大学网络学院举办的人事在线培训,共70学时,经考核成绩合格。

2009年3月-5月,参加毕节地区教育局组织,北京大学网络学院举办的班主

任网络培训班学习,经考核成绩合格。

2009年8月5日-8月30日,参加教育部“2009年西部十二省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共12学时,经考核成绩合格。

2009年9月,参加贵州省教育厅组织,北京大学网络学院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共60学时,经考核成绩优秀。

2010年3月27日-28日,参加贵州盛典佰育教育中心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赢在管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研讨会,共12学时,经考核成绩合格。

通过不间断培训和学习,本人完全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学识水平已经达到本科层次。本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充电的机会,平时坚持随堂听课,认真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学习请教。此外,本人还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虚心向书本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业绩

1、主要教育工作业绩

作为学校的语文教师和学校校长,本人注重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懈地进行素质教育。多次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06年9月获大方镇“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10年7月被评大方镇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2010年9月获大方县“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班主任工作方面,本人一直坚持“德育首位”原则,成人、成功、成才并举。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厚爱学生,以情育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用真诚无私的爱去熏陶感染,教育转化他们。在工作中,本人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常规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正确引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10月31日的大方镇常规检查评比中成绩为优,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2、主要教学工作业绩

本人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始终做到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尤其是任现职以来,在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学期我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五认真”工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科研主要成果及指导青年教师情况

工作中,作为校长,本人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断学习,不断实验,不断总结,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时有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并有一篇论文在当代教育杯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1、公开发表的教学论文:

2008年8月6日,《小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训练原则》发表于《劳动时报》第886期,总第3727期;

2009年5月,《浅谈CAI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发表于《当代教育》2009年第1期。

2、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

2009年5月,《浅谈CAI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一文获贵州省当代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3、培养青年教师

本人能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教学技能。2008年11月,黄家琴老师获第二届当代教育杯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指导奖;2010年3月,陈蔚老师在教育部等八部委开展的第12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第六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获贵州区教师组三等奖,获国家级优秀指导奖。

五年来,投身大屯的事业,工作一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积极认真地做好工作,热爱学生,乐于帮助同志,甘于平凡,无私奉献,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倾注满腔热情和无限的爱,真不愧是人民的优秀教师。

近五年来的中考材料作文 篇5

我不喜欢运动,对我来说,运动是疲惫的代言词,但是,自从进入初中后,体育要算在考试中的事实摆在我面前,成绩如高墙,堵死了我前面的道路。

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场上奔跑,脑中完全不在思考如何去跑得更快,拖着双脚跑向漫无边际的终点,我开始放慢步伐。“这可真是个累人的活”,我想。即将迈出操场的那一刻,清风捎来了口信,一阵有条不紊的踩踏地面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随即是计时器停止计时的机械声。“3分46秒,比上次稍微快了一点呢。”一个清新的声音吸引了我的目光,是一位初三的学长,他的眼睛注视着时间,脸上没有丝毫的疲惫感,双脚不停歇的活动着关节,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他不在意,那挺直的腰板,仿佛在说:“我能做得更好。”在数秒后,又重新计时,向在前跑去。我感到心中仿佛回荡着一个声音,“我也能更好”,一抹焰红在心里燃起。又一次起跑,逆着风,闷热感荡然无存,笼罩于残留的日光下,双臂前后挥动,为了让自己更快,我将身体前倾,大步向前,小脚前伸后又收回,左右轮替,今天的地面仿佛格外喜爱在操场上奔跑的人,如软波细浪,送我去远方。心情莹然如满月,之前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心中只想着要继续向前,这经过千百次的跑道,现在别有一番风味,滋生出了新意。跑步,其实也很带劲。

习惯后,奔于场上,其实也是件让人悠然自得的事情,深呼吸,前俯,后脚发力,便能驾着风,去任何地方,这双脚,可以驱走熹微的暮色,跑向淡蓝色的天幕,云絮飘逸舒卷,如绵羊,我则是赶着的牧羊人,追着云走。从日暮跑到天黑,一轮淡紫色的毛月亮挂在天边,我是旷野的风,忘我。此刻,我不再是为成绩而跑,而是为了追风的那种心情,那种自豪让人永不疲惫,心中只有二字,带劲。

近五年个人工作总结 篇6

一、德能勤廉等政治业务素质表现

1、政治思想品德及工作作风方面

对党忠诚,对事业热爱,为人厚道,公道正派。常怀感恩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始终坚持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生活简朴,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始终坚持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工作事务,意志顽强,处事稳健。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注重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修养。以平和心境低调做人,以公仆心态高效做事,并努力提高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公信力、执行力”。

2、实际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方面

本人属于“复合型、学术型、清廉型”干部,勤奋好学,阅历丰富,工作务实。作为市管后备干部,本人获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资格。

工作经历比较多。本人经历过农林特产、工业财贸、城乡规划建设等三个行业,经历过泽雅山区、乡镇基层、部门机关等八个岗位,经历过工程建设的规划编制、项目审批、监察处罚等几大重要环节。而且,在市文明办、精品社区挂过职。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具备了较好的综合协调能力。

知识结构较全面。本人学过城乡规划、林业园林、政治学等三个专业四所大学的本科、研究生班,具备了较好的公共政策实践能力,具备了较高的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技能。

领导能力比较强。有较好的团队管理艺术,坚持用“准军事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高效能管理”等新型管理方式,来提升所在工作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在处理复杂的重大规划设计、公共政策处理等过程中,能综合协调,有序应对。

学术研究比较深。本人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注册规划师资格,属市“551人才”(第二层次)。前几年,还在《城市规划》和《规划师》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市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和市规划局优秀论文一等奖。而且,对城乡建设法律及公共政策、队伍建设等,能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本人撰写的《平和心态执法,平和心境亲民》论文,在年底的《温州日报》上发表;《增强团队公信力,提高社会满意度》论文,获鹿城区部门乡镇“一把手”调研论文二等奖。

3、平时勤政优政表现方面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信访工作责任制”。全身心投入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同事戏称“工作狂”,工作一抓到底,时间观念非常强。工作讲条理、讲时效、讲落实。平时大部分时间提早半个小时左右上班,双休日、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

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篇7

摘 要: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近五年研究多集中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教育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探讨,尝试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47-02

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

以“教师资格制度”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有相关文献292篇,其中核心期刊 124 篇;以“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相关文献92篇,硕士论文13篇,期刊文献76篇,核心期刊39篇。根据相关性原则,选择了2007—2012年的25篇来自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关于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的现状。

一、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路径

近些年学者们也详细阐述了这三方面的路径,陈向明认为正确处理好教育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者的关系,扎实将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在真实、恰当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上,并且从务实的、多方参与的、协商形成的研究成果因地适宜的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才能建立一种更具开放性、情境性和发展性的教师资格制度。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调整教师资格制度与现代教育的适应性是去除资格制度历史局限性的必要举措。蒋亦华也认为研究教师资格制度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处理好比较借鉴与凸显本国特点的关系,同时也要坚持认定标准的统一性。总结来说,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者们必须坚持制度和法律休戚相关、借鉴与融合相辅相成、统一与开放弹性应对。

二、教师资格制度主要改革方向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认定标准

学历方面:由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教师法》中对各级教师的学历要求显然偏低,之前规定没有反映随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对于教师职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要求有待完善和提高。对此刘慧芳、王森等学者认为借鉴国外标准,提高教师的入职学历标准,是各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之一,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纳入到教师队伍中。然而另一方面蒋亦华等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教育质量的下降,局部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低以及中专毕业生专业情感和专业技能的见长,提高学历层次是发达国家教育的主要趋势,但对于我国的学历规定的改变应当持谨慎态度,盲目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规定,容易导致实际水平和能力整体下降。因此,不同学历应当考取不同等级程度的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在现有纵向划分的基础上应当注重横向程度的分类。

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近五年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呈全面和多元化发展。就像王奇写道《<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未对教学能力做出具体规定,目前教师资格认定的考试的做法很难体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考察。常正霞等学者认为,对教学能力设定一个纵向的分级标准,在从横向上对教师实际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潜质考核才能更好地选择合格教师。另一方面程伟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这三方面可决定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再加上变更教学实践的在场性和不确定性,申请者更应有过硬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认定程序

师范生自然准入:学历、非学历考生以及师范生、非师范生的差别认定,直接导致目前教师资格制度认定程序的混乱。近年来学者们认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应一视同仁。例如胡芳等学者认为要完善教师资格考试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取消对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自个的自然认定,都必须参见国家或地方举行的教师资格考试。

测验方式方面:徐邦兴,史海山认为教师资格的认定应当结果认证和过程认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动态认证和静态认证相结合。注重申请人的考试结果也要注重他已有事实性材料的分析鉴别。另外,程伟认为对于教学实践能力的认定要注重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实践教学经验的区别。刘慧芳,丛英姿结合各国对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认为我国需严格控制认定程序,除必修课程外还需多元考察其教育实际操作和教育学科品质等素质,以确保新教师质量。由此,利用多种检测手段,多角度检测教师的品质,比如学分认定、知识技能考试资格获得和教学能力实践考核等手段,才能加快我国教师教育由定向向综合化、开放化培养模式转变。

(三)教师资格的有效性

终生制准入与定期考核认证:现行教师资格是终身制即一旦获得,终身有效。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取消终身制。教师资格的定期考核更好地形成教师与不断变动的教育实践的动态适应关系。另外,陈向明认为教育实践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具有动态性,同样教师工作的对象也充满了个体差异和成长性,随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不断进行。由此李子江等学者认为我国应建议证书资格的定期考察更新制度,教师资格在考虑硬性入门的标准时还要兼顾甄选教师未来的职业发展潜质,建议教师资格定期复审制度,可以弥补教师资格制度的缺陷。由此,定期复审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教师准入和管理的资源。

资格制度认证机构和系统:我国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的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学者认为,实际操作中受限于不同主体和能力的差异,自己的有效性地区区分明显。刘慧芳和丛英姿认为我国缺乏教师教育培训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也缺乏一个教室教育认定机构来统一教师专业标准。胡芳认为设置由国家和地方有双重认定模式的资格认定标准,能更好地有利于教师资格认定的客观和公平性。常正霞等人则认为应当建立教师资格的三级认证,三方联席会议,根据测评结论和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意见,才颁发资格证。

三、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评述与展望

(一)关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受众群体——教师

在研究视角上换位思考,研究者多从教育学和管理学角度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探讨。原来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师资格制度的宏观层面,对于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者多从这个制度本身的维度思考,多集中于对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认定方法和有效期的完善等进行研究,而忽略了从教师这个受众群体的角度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的适用性。这个标准制度的受众群体的教师,教育标准和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对在职教师和准备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又有多大不得而知。我们乐观的发现对于教师资格证的研究从对教师资格制度大系统的宏观研究开始逐渐转向资格制度各方面的详细的中观研究,转变研究视角势在必行。

(二)进一步深化对教师专业情意量化标准研究

现阶段对与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业素质的关系中偏重完善建立一个关于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教师资格认证中的详细考察和分类标准。教师专业情意仅在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育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这个标准笼统难以量化,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对评定考察专业情意方面仍未做出一个系统的考察标准。如何以在现有教育现实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化情意量化的研究,从而加快完善教师资格证,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关注的方向。

纵观当今世界,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资格制度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提高教师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考虑到我国教师教学的不同文化、经济、民族背景下的工作环境,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由此,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教师资格制度才是发展教师教育,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性基准。

参考文献:

[1]刘慧芳,丛英姿.国外部分发达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8).

[2]胡芳.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四大问题及其完善[J].当代教育科学,2011,(7).

[3]蒋亦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8,(9).

[4]王奇.对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

[5]程伟.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出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

[6]王森.关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

[7]常正霞,徐邦兴,史海山.教师资格认证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2).

[8]朱旭东.教师资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和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Z4).

[10]查吉德.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矛盾探析[J].教育导刊,2011,(1).

[11]陈韶峰.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12]查吉德.国外职教教师制度研究述评—制度有效性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11,(3).

[13]周兴国.教师资格的制度完善:从“终身制”到定期复审[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14]唐如前.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9,(3).

[15]张雪萍.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16).

[16]楼世洲,徐莉亚.完善中的中国教师资格制度——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教师,2005,(12).

[17]阮来民.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刍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18]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

[19]洪秀敏.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Z2).

[20]楼世洲.教师资格制度中建立教育实习评鉴标准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8,(3).

一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篇8

一工作态度,思想工作。

我非常热爱销售工作,能够严以律己,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保持对工作负责的工作态度,谦逊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销售水平,力争把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做的最好。

二、尽心尽责做好客服跟单工作

客服跟单工作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份内工作,对于公司所订的年销售任务高度重视,努力完成公司每月规划的任务额。之前一直没有给自己确定目标,导致业绩相差甚远,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沟通能力,努力提高业绩!

1、负责每个月定期电话回访客户,维护好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2、负责客户的跟进,与客户做好产品方面的沟通;3、负责整理客户资料,数据统计,客户资料的保管及保密工作;4解决销售部门及客服部门反馈的工作问题及投诉问题。

客户跟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有自信心,要有处理事情的判断力和执行力,要善于应变,是一份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工作。记得有一位实战培训专家曾说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羸家”。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将简单的工作做成不简单的事,达到客户、公司、自我的三嬴,尽量让多的客户接受我们的服务,更多的客户接受我们的产品,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的金玉普惠!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客服跟单专业知识及业务销售知识,提升与客户沟通能力,提高客服团队的服务质量,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2、不断提高自己,抓住每一次让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学习,为自己的工作积累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从多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

3、端正工作态度,要抱以一个正确的心态,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完成上级交派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进取、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近年来个人工作总结 篇9

一、专业提升

感谢领导信任给我机会接触之前未接触过的专业领域,认真贯彻公司领导方针;积极学习理论专业知识,逐步从对专业的慢慢了解,到能够独立完成专项报告,但专业知识还需继续进一步的学习。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具体工作事项

201x年主要负责《章丘唐人中心工程项目保泉论证报告》、《山东省安博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场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融汇城大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淄博市博山区夏庄-域城-黑山煤矿区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补充设计》、《垦利董集30MW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垦利董集30MW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压覆矿场资源评价报告》;参与了《莱芜市大汶河片区矿区采空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前期资料收集及部分绘图计算工作;完成三个技术标及一个施工组织设计。

三、思想体会

通过接触不同的工作内容,深刻体会到,接触新事物不难,难得是掌握运用,尽管在各个领域均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追求精、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学习。 通过完成不同内容的工作体会到团队协作与个人独立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独立作业能力还需与同事之间进行沟通,在沟通中进步,在协作中完善工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接触项目的人,不论是与甲方还是与分包方,都应以和字为先,通过沟通和协商,使对方了解到我们认真完成工作的态度,做到张弛有度,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

三年来个人工作总结--王朝勇 篇10

十堰储备库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朝勇

三年来,在公司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我能够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坚决 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始终坚持“立足储备求生存,面向市场谋发展”的工作方针,本着“管好储备、抓好轮换、大力创收、保证安全、促进稳定”的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使十堰储备库呈现了效益目标逐年增长,企业管理不断加强,储粮安全不断巩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三年来的思想、学习、工作、廉洁情况,向组织做以下汇报:

一、持之以恒抓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在政治思想和仓储业务素质方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认识到要想履行好基层党政负责人的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间断地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向同行业学,才能承担起更高的工作要求。三年来,我坚持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仓储管理知识、科学储粮技术,法律法规等。在学习上,一是把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政治觉悟,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保持好自身的先进性。二是把自学同组织安排学习结合起来,互相补充,提高效果,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三是把是把业务学习同促进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通过学习,我感觉自己观念在更新,素质在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也在增强,能够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廉洁奉公、乐于奉献。

(二)在党性原则和个人修养方面。能自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认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对上级各部门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尽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的去努力完成。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奉献;时刻不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兢兢业业干工作 确保各项经济目标全面实现 三年来,面对社会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出现,单位内部的各种矛盾呈现复杂化,我深知惟有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工作效果,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此,我着重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本领,自觉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注意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弹好钢琴”,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统一到“抓创收、控费用、保稳定、促发展”的认识上来,并结合仓库实际,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三年来,十堰储备库各项经济和管理目标圆满或超额完成:

(一)政策性费用控制目标:2008年定额包干116万,实际开支116万,完成100%;2009年定额包干100万,实际开支96万,完成104%;2010年定额包干112万,实际开支106.4万,完成105%。

(二)经营创收目标:2008年计划目标105万,同比增加35万,实际完成108.3万;2009年任务目标120万,同比增加15万,实际完成120万;2010年任务目标138万,同比增加18万,实际完成140.5万;2011年任务目标160万,同比增加22万,目前正按进度完成。

三、扎扎实实抓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加强企业管理。结合公司提出创建“和谐企业、学习型企业、节约型企业”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年”、“管理效益年”、“红旗仓”、“星级仓”创建评比等一系列活动。落实“四无”粮仓建设,确保了各级储备粮安全。二是狠抓仓储管理目标实现,强化管理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夯实了目标管理的基础。三是不断探索科技储粮技术,努力改善了二堰粮库的库容库貌和仓储条件,为促进科技储粮技术更新,做不懈的努力。四是精心组织、加强协调、规范手续、落实责任,抓好储备粮轮换工作,确保了储备粮轮换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按期轮换。五是盘活资产、强化服务、不断加大创收工作力度,实现了创收收入逐年增加。六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库、增收节支、节能减排,多渠道、全方位很抓开源节流工作,降低了水电、器材、力资、保管等费用消耗成本,保证了全年政策性费用不突破。七是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确保了三年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八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特点,大力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九是坚持党政协同、齐抓共管,率先在本单位组建成立党员谈心室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在党组织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职工之间搭起连心桥梁,预防和化解了多种矛盾,对维护企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支持工、青、妇组织开展工作,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业务技能培训、法律法规教育和规章制度学习等教育活动。十是关心职工生活,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四、认认真真谋发展 积极为推进公司建设项目出力 为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三年中,我一是参与了襄渝二线建设拆迁协调与补偿争取工作,并取得满意效果。二是按照储备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和着力打造一个集仓储物流、粮油批发、质量检验、军粮供应、商业住宅、写字办公于一体的鄂西北一流物流中心的设想,我能够积极向公司党政班子荐言献策,提出自己意见和想法,并主动宣传项目建设将带来的好处,争取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悉心为二堰粮库的整体外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参与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为实现公司制定的发展规划尽心尽力。

三年来,我紧紧依靠上级组织,依靠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十堰储备库连续三年被总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并受到市粮食局2009年度“仓储先进单位”和2008—2009年度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我本人也先后荣获湖北省粮食局“仓储先进个人”全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 市粮食局“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组织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学习不够系统,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魄力不强,驾御矛盾水平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困难面前存在为难情绪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进一步加强锻炼,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切实增强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上一篇:员工思想分析范文下一篇: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