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在校证明(通用7篇)
助学贷款在校证明 篇1
关键词: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问题,建议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 (以下简称学生) 发放的, 学生和家长 (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 (市区) 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 不需要担保和抵押, 学生和家长 (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为共同借款人, 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自2009年启动以来至2011年6月, 全省共发放贷款金额5.28亿, 资助学生9.6万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办理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过程中, 依然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实际问题, 探索改进和完善助学贷款工作的方法, 我们选取了云南民族大学申请办理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校本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4份, 回收率为89.7%。其中男女生比例为4∶6, 大一、大二、大三的年级比例为4∶4∶2, 生源地户口城镇与农村比例为2∶8。
一、问卷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限额6000元基本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总额。
目前每生每年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 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在被调查的404人中, 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总额在4000—6000元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4%, 10000元以上的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1%。
(二)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基本解决大部分高校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
在被调查的404人中, 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能全部承担学费和住宿费的学生为5%, 能承担一半的为37%, 能承担一半以下的为30%, 完全不能承担的为18%。140人申请过1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占被调查人数的35%;114人申请过2次,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39人申请过但没成功;116人没有申请过。学生申请贷款的成功率达63%, 这说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 62%的同学打算申请2011—2012学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贷款帮助其完成学业,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 学生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政策的途径多种多样。
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录取通知书里附上的材料 (65%) 、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7%) 和学校宣传 (30%) 等途径了解这一政策。学校和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加强运用网络、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媒体对政策进行宣传和详细解读, 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政策的细枝末节, 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四) 学生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出的希望和建议。
调查中, 29%的学生希望“能够一次性申请, 连续几年放贷”。此外, 学生期待程度的排序为: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及学校能及时通知自己是否申请到贷款和其他基本情况;贷款总额能更大一些,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外, 还能贷生活费;手续能够更简化, 有关单位工作效率能提高, 服务态度能改善;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政策变更能及时告知;银行方面能提供个性化的还款方式等。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不够。
在被调查的404人中, “完全不了解”的为6%, “了解一些”的为66%, “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为16%, “深入了解过”的为10%。正因为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了解程度不够, 学生对申请信用助学贷款就存有顾虑和担忧。据调查数据显示, 51%的同学最担心“贷款名额不够而不能申请贷款”, 17%的学生最担忧由于“信息掌握不及时, 错过办理时机”;8%的学生最担忧的是“对还款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无所知”。所以必须加大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解析和宣传工作, 才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顺利开展, 才能让更多高校困难学生成为这一项政策的真正受益者。
(二) 所需证件过多, 办理程序复杂。
2010年与2009年相比,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添加了网上注册申请, 其程序和所需证件为:
1. 网上进行申请, 信息填写正确后导出申请表打印 (一式两份) 。
2. 学生持申请表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签字并加盖公章 (一式两份) 。
3. 学生持申请表和符合贷款条件要求的有效的贫困证明、在校学生需要所在高校出具的未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证明材料和其他证明原件复印件 (一式两份) 学校到资助中心现场确认, 并签订4份合同。 (贷款资格由学生资助中心进行审查) 。
4. 学生持贷款合同和贷款证明到学校办理回执。并将回执 (一式两份) 寄回当地资助中心。
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 由于很多同学家住农村, 办理所需证明材料需要从家到县城来回跑3次左右, 才能成功签约。在被问及“如果不打算申请2011—2012学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原因”时, 30%的学生是因为“贷款手续麻烦”, 39%的学生是因为“希望获得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所以只有简化办理程序, 缩短办理时间, 才能提高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效率。
(三) 申请贷款的学生较多, 但名额有限, 申请率远远大于成功签约率。
调查结果显示, 55%的同学认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遇到的实际困难是“生源地名额有限, 申请贷款的学生较多, 担心争取不到名额”。独立性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征, 很多同学都想通过贷款缴纳学费以此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很多为了显示独立性但家庭可以支付学费的同学, 还有存在“不贷白不贷”心理的同学也加入申请大军中来, 促使申请人数较多, 导致信息掌握不全、不了解办理程序的部分贫困学生没有争取到贷款名额。
(四) 高校与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协调度不够, 导致办理时间较长。
在整个办理过程中, 高校的工作是提供在校未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和在校表现情况的证明材料、回执证明材料。但在办理过程中, 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学校宣传不到位;办理工作人员不够, 高峰期人员拥挤, 办理时间较长;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 导致补办或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不通过。
三、改进和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建议
(一)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详细剖析和解读政策。
1. 高校对于入学新生继续采取在录取通知书里加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材料的方法, 确保入学新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内了解到相关政策。对于在校学生, 应及时告知相关政策的变更、办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以便能更快更高效地申请到贷款。
2. 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与高校相配合, 积极组织专业人士在高校进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解读及剖析, 分析利弊。特别是还款方面, 要让每一位想申请贷款的学生清楚了解贷款及还款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增强学生理性贷款的意识。
3. 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 以及网络进行政策宣传。特别是充分利用当地电视节目进行专场政策宣传, 介绍办理程序注意事项, 确保贫困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办理信息, 真正受益。同时也加深家长对政策的了解度, 为日后催款、还款工作奠定基础。
(二) 减少申请所需材料, 简化办理程序。
《财政部、教育部与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 (财政[2008]196号) 明确规定:“高校在读学生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 不得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名额较少, 但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必须提供在校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证明材料。这一点就造成了材料的冗杂和手续的多余。各高校可以主动将在学校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名单和详细情况告知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即“提供少数, 避免大头”, 这样就减免了一份材料和一道手续。
(三) 提供个性化服务窗口, 提高工作效率。
1. 办理回执时, 高校应提供咨询窗口, 告知学生办理回执的所需材料和程序。
应增设“回执代寄”窗口, 帮助同一生源地学生集中代寄回执给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节约邮寄回执的费用, 而且能方便生源地资助中心统计回执情况。可以聘用学生作为临时工作人员, 按学院, 分时段分批进行办理, 避免拥挤现象, 提高工作效率。
2. 资助管理中心可以提供咨询窗口、网上申请窗口、材料复印窗口和等候休息区等。
据调查, 65%学生建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增加办理人员和窗口, 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部分新生在高中时接触网络较少, 网上申请窗口可为其提供方便。
(四) 完善贫困学生评判标准, 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审核。
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是通过乡镇级民镇办和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评定的。相关单位在开具证明材料的时候, 由于种种原因, 相关民政部门普遍存在“谁来都盖章, 谁来都签字”的情况, 这样学生所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就缺乏有效的真实性。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由于人员少, 工作繁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深入摸底考察, 在审核的时候也只能根据其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 申请者中存在许多伪贫困学生。相关单位如民政办的领导应重视严格审核贫困证明材料,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确保贫困材料的真实性, 确保在有限的贷款名额内, 让真正贫困的学生申请到贷款, 顺利入学, 促进教育公平。
(五)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合理按需分配贷款名额。
作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应联合当地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情况调研, 根据地方经济状况, 合理增加贷款名额, 确保“应贷尽贷”的落实。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刚刚起步, 存在实际困难是正常的。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 使更多的贫困生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关于开展2010-2011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云教贷[2010]27号.2010-07-19.
[2]王新国, 姜旭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现状研究[J].2009-09.
[3]柯尊韬.全面推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可行性研究[J].2007-08.
在校大学生如何做好勤工助学工作 篇2
关键字:大学生; 勤工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35-001
勤工助學工作是学校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勤工助学是学校在不耽误学生正常学习情况下,让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并得到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学校福利事业。大学把勤工助学作为对学生补助的一种方式。
一、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细心、高效的适应办公室工作方式
办公室是学院工作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工作重点主要是辅助老师做好一些服务性的工作,联系负责学生群体,完成一些表格,传达一些通知。有时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主任交代的工作,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补课”,在办公室整理完才回宿舍,通常回去都是深夜了。为了更好地为学院服务,我每天都会先到办公室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然后才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保质保量,全面做好本职工作
1.协助老师对学院各类文件进行分类、归档、立案,做到档案材料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库。
2.及时把学院一些重要通知传达给各位同学,及时把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真实的反馈给负责老师,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双向沟通工作。
3.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奖贷补助等一些专项工作,积极为“三困”学生群体服务。
4.搞好办公室卫生,为老师和同学创造一个干净的工作环境,为美化校园贡献自己的微簿之力。
5.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以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要求,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不足及时纠正,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工作,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三、锻炼自我综合素质,双重效益并重
学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具有双效益,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工作领导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补助,对学生工作的肯定,让学生的生活在工作中体现的更加充实有意义。不管从事哪个岗位,都有老师的指导。在工作上,老师能够细心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老师也会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指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能够完善自我,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这份工作中也总能看到一些优秀的学长,在与他们的交流与工作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他们不光学习优异,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都很突出,得到同学的广泛认可,对人亲切没有距离感,没有自傲与不耐烦。与他们的交流合作中,能慢慢懂得了那些与人相处的道理,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加以改进。然而,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还能得到学校发放的工资,是对工作者的一种高度肯定。
然而当助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做好一件事情则更是难上加难。重在肯吃苦,肯坚持。一开始也经常因自己的健忘与粗心做错忘记事情,而后来逐渐学会拿个小本子记下重点,让自己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赢得老师同学们的信任,不在于非得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也不在乎你手中有无权力,而是在于你心里是否装着同学,是否能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是否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这种锻炼机会甚是难得,一方面锻炼自我,另一方面得到肯定,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四、自我认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经过一学年的锻炼,成长了,懂事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是那个做错事情只会手忙脚乱的孩子。学会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了在社会上无法看到的最真诚的心。勤工助学的这个工作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获得工资的工作,而是一个提供成长懂事的平台。它除去了我原本的娇气,磨平了我的棱角,能更加懂得如何去和别人相处。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可以乐观自信地去做每一件事,可以轻松愉悦的享受这个忙碌的过程。虽然做错了事情,老师还是会在一旁指点或帮助你,最重要的是每一次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会让下次的工作完成的更加顺利和流畅,这个蜕变的过程十分珍贵。曾在高中的时候就听一位老师说过,大学就是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而可以及时弥补的地方,大学就是我们犯了错误还可以改正的地方。在做助理的这段时间中,我也曾因事情被自己搞砸而怨恨自己,也曾讨厌自己的马虎不细心。但正因有了这些不完美的印记,才更加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改变,一个人的成长。
五、工作学习两不误是勤工助学工作的努力目标
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自我不断提高,各方面不断完善的阶段,勤工助学就是这样一个有效途径。这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一种财富。在任职的这一学年中,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反而更加促进了我对学习的热忱。我知道只要把想做的任何事物都视为一种乐趣,因为热爱而做,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做。学习和工作不是互相抵触、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只要分清主次,它们是相辅相成并能齐头并进的。
一直羡慕一种心智的成熟,面对事情可以沉着镇定,但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我们都想要变得成熟,反而忘记了最美好的是变得成熟的这个过程。而通过勤工助学,能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慢慢的享受着这个美好的过程。
保尔说,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应该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对于我来说,走过了二分之一的大学生活,既体验了大学的悠闲惬意,也体会了大学生活的那种充实有意义。如果人生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后者,略带辛苦但很美好。大学的四年光阴,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工助学,谢谢你磨练考验我,谢谢你让我的大学充满回忆,谢谢你让我享受成长的快乐,谢谢你让我将来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助学贷款在校证明 篇3
证明
(样表,仅供参考)
省市
学院级普通全日制学生(通过普通高考统一录取),通过认定已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
该生学号为2008202088,学制 4 年,正常毕业时间是20 12 年 7 月,身份证号是。
2010-2011学年学校学费元,没有获得2010-2011学年校内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请协助该生办理2010-2011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所在学院(公章)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公章)
聊城大学文学院聊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经办人:于寒联系人:杨庆实、郝凤
联系电话:0635-8238578联系电话:0635-8239608、8239610 2010年7月8日2010年7月10日
备注:
一、本证明由聊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制定,供在校生(含外省籍学生)回生源地办理2010-2011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使用。
在校学生证明 篇4
兹证明:学生___________,系本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_(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__________生,于______年_______月入学,学制______年,学生证号_____________。该生在校期间,尊纪守法,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特此证明。
领导签字: 加盖公章:
在校证明 英文 篇5
Consulate General of Canada in Shanghai,It is certified that Wang Peiying, female, born on June 12, 2002.She is currently a student in grade 1 in our school.She has been approved to visit Canada for 7 months beginning from Feb 1 to Aug 30, 2009.Wang Peiying will still study in our school after she finishes visiting in Canada and returns to China.Please afford convenience in case of need to her applying for the Visa to Canada.Affiliated Elementary Schoo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在校表现证明 篇6
基本信息
姓 名:张佩文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身 高:158cm 出生年月:1990年5月 学 历:本 科 健康状况:健康
E-mail :zpwvivian@163.com 手 机:***
求职意向
中学英语教师
教育背景
2009年9月——2013年6月 就读于湛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所获资格证书
专业英语四级证书 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 心理健康教育C证证书
在校期间工作经验:
1. 在2009年暑假,与本队队员到湛江市遂溪县四九初中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学生三下乡教学实践活动动,并获得了外国语学院“先进个人”称号;
2. 在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上海交大昂立外语(湛江分校)兼职英语老师;
3.大学期间每个寒暑期都有做兼职型家教,分别辅导过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
主要获奖情况
1.2010年在学校保护红嘴鸥大型志愿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2010年在外国语学院第二届英语课堂模拟课堂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3.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4.2011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合格证书
自我评价
英国小孩在校证明 篇7
United Kingdom Embassy in BeijingDear Madam/Sir
Mr.LIU YIQUN(G51851789)was born on 8 NOV 1996, he is a student of class 4 Grade 3 of the Fourth Jiaonan Middle School.We agree that he will travel to United Kingdom with his parents for sightseeing from 12 Aug.to 28 Aug 2012.We shereby guarantee that he will abide by the laws and statutes in Germany, and our school will remain his position until his coming back.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and we are very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approve his application for the visa.Add: No.29 Xinhua Rd, Jiaonan City, Shandong
Tel: 0532-86164413
Teacher: Niu Xiuli(亲笔签名)
【助学贷款在校证明】推荐阅读:
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校生证明12-29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校生证明材料05-13
外省籍在校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09-29
生源地助学贷款证明05-22
助学贷款已逾期证明06-30
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证明10-23
新-陕西省在校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样表10-08
申请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证明样版07-18
(省外学生)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籍证明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