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2024-07-31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共4篇)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篇1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复习重点及试题(政治理论)

十九大报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特质

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五、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六、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四个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三统一、四制度,总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总框架: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区域民族自治、基层群众自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七个有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

【重点】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

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1)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2-1844年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

(2)正式形成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从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

(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又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哲学对象(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使命(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说史上的伟大变革:研究对象(由研究物到研究生产关系)、研究方法(唯物辩证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研究内容(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历史的伟大变革,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规律;从同情无产阶级到肯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从乌托邦到指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

1、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解释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构筑了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并以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首要和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有决定性的地位和意义。

2、唯物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共同利益的形式。●意识形态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如果不能彻底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抗,就不能使自己获得解放。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形态: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重点)

1848-1849年马克思在英国重新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系统地发挥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哲学”。

1、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经典阐述

(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2)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本质的揭示

科学阐明了人的本质,论述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

把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内在联系起来,提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重点)

2、劳动价值的内容

马克思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中,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的对立统一; 劳动二重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的二重性的发现才科学地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作用: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剥削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获取剩余价值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社会本质。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不发达阶段占主导地位,相对剩余价值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3、资本的特殊性质和构成

特殊性质: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基本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

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会加深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重点)

1、资本积累的过程

2、资本积累的后果

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行程和发展的过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两个基本表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主要表现:经济危机)。

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生产社会化要求以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存在的理由完全消失了(生产力发展克服了生产的不足);资本形式越来越社会化。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重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 贡献: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深刻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缺陷:

从道德上揭露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而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高了经济条件;

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科学时候主义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矛盾外化成世界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两大基石之上,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两个决不会: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胚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形态更替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况决定的,最终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统一

(四)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重点)

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五、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重点)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一书对唯物史观的贡献: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对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全面阐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及其性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的思想。

六、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四)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重点)

1、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系统总结了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着重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系统阐述并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为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2、批判马赫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提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认识路线,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2)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物质概念的科学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认为我们的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坚持认识的能动性,认为对于无限的人类发展来说,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坚持认识的辩证性,认为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从而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

(4)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针对主观真理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真理的内容来说),阐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5)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实践观点在认识论中的突出地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有用与否不是检验的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判定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和不确定性(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实践总有局限,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具有近似的性质)的关系。

3、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1)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的本质,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相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3)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

九、新经济政策和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第二,停止工业国有化进程

第三,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点 第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交往与合作

实质: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纡回政策

列宁从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 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

3、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吸收和借鉴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

5、在革命后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1、十月革命道路的合理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与某些民族国家的跳跃式发展。

2、进行农业合作化;

3、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4、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

5、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必须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

认清国情,最根本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半封建半殖民地。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1、时代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2、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3、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党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发展壮大力量,为最终兑取革命胜利创造条件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

2、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革命道路的系统理论。

3、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能够走这条道路夺取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关于新民民主主义的经济: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三大经济纲领。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重点)

过渡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和改,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过渡时间:三个五年计划,加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共18年。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

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照搬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盲目追求集中和统一经营,忽视了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发挥社员个人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致使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突出,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 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用专政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式去解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八大通过的决议: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重点)

1956年《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若干新方针。

四个现代化思想的提出,实现目标的大概时间和战略步骤。

三大意义:宝贵经验、理论基础、物质准备。

三、统一战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如何处理同农民、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便成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基本问题。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新增章节)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以及祖国统一问题。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重点)

(一)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地位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党的领导地位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三)党的思想建设

在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

根据对党内矛盾的科学分析,毛泽东提出党的思想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改造世界观。毛泽东不仅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而且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左”和右倾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

(五)党的作风建设(重点)

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指出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执政党的作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五、思想政治工作

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点)

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其历史背景是: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把广大民众动员和组织起来。而要把广大民众动员和组织起来,除了为他们谋利益之外,还要进行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革命斗争的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更需要精神的支柱和精神动力。

执政之后,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58年毛泽东提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原因在于: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来做,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由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决定的,人的思想问题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目的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顺利完成。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其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全体人民,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调动他们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4、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6、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民主原则。

六、政策和策略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重点)

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只有正确地认识了客观实际及其本质和规律性,才能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政策策略来源于实践,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实践是检验政策策略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事物之间质的区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策策略的客观依据

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重点)

1、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要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从主观的愿望、感想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形式: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理论联系实际;

2、坚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持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生产活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始终贯彻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毛泽东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作了辩证法史上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毛泽东提出了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新论断;

4、坚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的方法。毛泽东十分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学会弹钢琴、胸中有数、波浪式前进、留有余地等等。

(二)群众路线(重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实践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

2、一切依靠群众;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是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

(三)独立自主(重点)

1、独立自主,内涵丰富,但首要的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及其其他国家共产党关系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处理统一战线内部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

2、自力更生。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一个国家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主要取决于内因,取决于本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政党、革命人民的主观努力。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基础,更为根本,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辟

道路问题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革命时期,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两个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准确理解,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进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机械运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模仿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进行的独立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头脑清醒,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2、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

3、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发展,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确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沃土,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条件和特点,也是对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1、坚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

2、坚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制度建设变与不变的关系。

3、坚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坚守本来与吸收外来的关系。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3、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1、总布局的形成

2、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涵和特点

第一,五位一体的实质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二,五位一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第三,五位一体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其实质是指一个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得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

(二)、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明确界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在联系。

3、不断完善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实现机制。实行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回答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第四,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解放思想,实现自我超越 实现三个解放

第一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第三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和目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1、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科学规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的概括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严密的内在联系。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摆到首要的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的本质论,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第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和谐社会是对邓小平所回答的什么事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围绕的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两个基本问题的综合式创新,第二,和谐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三项任务的基础上的新发展 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最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核心力量,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解放与发展。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最强有力的基石,离开了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就是海市蜃楼。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最切实的引导者,离开党的领导,社会和谐就是空中楼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准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过度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发展为了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发展为了人民,还应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的群众路线,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总结人民群众的时间经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大限度的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力量,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发展成果人民共享,首先体现在经济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共享的特殊含义:一方面,共享不是指均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享是只能是有差别的分享,而不可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另一方面,共享着眼于共同公正的分享,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一)改革开放式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二)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

(三)改革开放必须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1、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

2、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加强顶层设计。

3、要坚持全面改革。

4、改革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5、改革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见十九大报告)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内涵得到额极大的拓展和丰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经济制度。

第三,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调整和晚上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对我国现实分配状况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

制度上规范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有: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用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从突出速度的高速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稳定、适当增长转变。第二,加快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第三,加快从技术引进依赖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 第四,加快从资源支撑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 第五,加快从生产能力提高向产业结构优化型经济转变

2、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3、实施创新取得发展战略

4、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5、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四)适应、把我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1、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2、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

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一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

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三是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 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所在。

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3、坚持依法治国。

第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第二,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三,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三)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清楚原来政治体系弊病的需要,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属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需要 第三,是是要人民群众政治参与鱼积极性不断提高的需要,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远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阶段性目标。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具体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

3、当前政治体制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及遵循的方针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一、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资本的有机构成?

3、五大发展理念?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5、十九大党章修改了多处,请例举你知道的六个方面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性质。

2、价格背离价值,违反了价值规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世界走向自由世界的过程。

2、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说明十九大提出社会矛盾已经转移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篇2

考试科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专业:经济管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机制的构成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2、什么是消费滞后?它由哪些因素引起?

3、简述市场进出规则及其功能。

4、简述“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

5、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功能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怎样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之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2、试述我国应如何正确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

制度经济的发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篇3

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因此,优等地能获得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中等地和劣等地都没有超额利润,即不缴纳级差地租。

答题要点:错误。

(1)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的决定与工业品不同,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好的更有限,土地资源不能如先进的机器、设备那样制造出来。

(2)农产品生产一定要租种土地,交纳地租,农业投资者一定要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而中等地和优等地则可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

2、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同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从长期来看,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正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发生正面和负面效应,而强制地贯彻它的作用。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每个个别资本家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是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不是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而是恰恰相反,是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4、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1)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价值的化身出现,可以代表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

5、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因为

1、成本价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毕竟在量上利润和剩余价值还是相等的。

2、然而当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以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量上也完全不同了,利润的真正源泉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6、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 的利润不相同,因而所支付地租也就不同,这样的差别地租就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可分为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和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级差地租的产生。

7、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高于工业部门,农业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因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由于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因而碍着其他部门的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所以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这样,农产品就不能够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于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或者说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的余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有可能保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

8、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不可变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资本是依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并用来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生产出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所以从本质上说,资本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10、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答案:此命题是错的。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对应的。通货紧缩是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下降而造成的消费不旺,商品流通不畅,经济乏力现象。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所需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②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既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用,也影响人民生活。通货紧缩则使价格普遍下降,商品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家经济徘徊不前,因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从目前看,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获得低价的好处,但从长远看,却阻碍了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题目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11、成本价格是商品社会的共有范畴,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相同的。

答:此观点错误。

因为

1、在不同社会,由于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目的不同,成本价格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因而不同。

2、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实质上看,成本价格只是资本家为获取剩余价值或利润而耗费的资本,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而从现象上看,成本价格好像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源泉,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在社会主义社会,成本价格是企业为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消耗的费用,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费用与效用的关系。

12、财富生产就是价值创造。

答:此观点错误。

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生产为前提,因为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财富或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相互联系在一起,二者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但是,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又不能完全等同。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除了包含人类的劳动之外,还包含着自然物质。而价值是不包含任何物质成分的,它只是人类劳动的抽象凝结。

其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二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并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看,它所包含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和财富数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

律的量。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要能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这又使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既有紧密的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答:此观点错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4、预付不变资本增加引起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从而分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但是,预付不变资本增加,从而引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变化的,可以有多种原因。例如,因不变资本物质要素价格上涨而不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预付不变资本的增加,则只影响资本的价值构成而不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所以,不能笼统地把任何价值构成的变化都看作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1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真相。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答:此观点错误。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中的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它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要比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慢。通常,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因此,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直接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16、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答:此观点错误。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1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和相对减少。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减少;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不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增大,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减少。

补充题

1、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非常活跃、非常革命的因素,甚至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每日每时在发生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会破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3、认为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是唯心论的表现,只能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使生产力遭到破坏。

2、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答:上述观点不正确。因为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它的一种社会形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关系。只有当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而成为商品时,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才能形成价值。所以,不能说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因此,上述观点不科学

3、商品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答:上述观点不正确。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当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值的变化才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当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按同一方向、相同程度变化时,商品价格并不随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有条件的。离开这个条件,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

4、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虽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成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要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这个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才存在。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把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看成资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5、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上的不用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过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物质形式,但不能说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中的人和物的要素,只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成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存在的物质形式。

6、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个途径,所以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都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答:此观点错误。因为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而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所以,资本积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形式使个别资本增大。所以,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7、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8、I(v+m)>II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I(v+m)>II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9、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只是说明了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是时断时续的进行。

二、论述题

1、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规律及其体现的矛盾。答题要点: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在一年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公式可写为:

长期内,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增大和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减少,一定量资本推动的劳动量趋于减少。由于剩余价值是社会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使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因而减少。这就造成平均利润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而竞争、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结果却使得平均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1)、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2)、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3)、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并存;(4)、社会的阶级矛盾。

这些矛盾的加深说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

2、为什么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先具备前提条件?为什么前提条件具备后还要具备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1)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第I部类和第II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总和,只有在此条件下,两大部类才有可能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能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以实现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2)要有多余的消费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的总和,以此为条件,两大部类才有可能追加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就是第I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之和,这就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3、试述信用、信用形式和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202 答:)答:资本主义经济中,信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的出现,使资本的流动突破了形态和数量的限制,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较迅速地发展。

②信用节省了流通费用,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各种信用流通工具的出现节约了现金的流通以及与现金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信用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生产、销售的周转,从而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③信用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资本主义银行能够集中分散的小额的资本,成为巨额的货币资本,再通过信用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克服了资本家个人力量积累资本需要较长时间的限制,加速了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

①信用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为少数资本家所掌握,使得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信用由于其盲目性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资本家总是通过信用把资本投入到高额利润的生产部门中去,从而造成这些部’门的过度膨胀和其他部门的萎缩,导致了各部门间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

③信用可以造成虚假的繁荣。信用使买方不用立即付款,因此当生产过剩时,仍会出现对商品的需求,使本来已经过剩的生产继续盲目发展,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4、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作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以及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剩余价值分割比例既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积累量。这些因素有: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由同量可变资本得到的剩余价值越多,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办法,都会促进资本的积累。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价值降低,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表现更大量的剩余产品。这对资本积累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由于消费品价值降低,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在增加他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变为积累基金。第二,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追加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就使再生产规模在物质上更加扩大,扩大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增加积累。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这两部分的差额部分,在生产中也发挥作用但价值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使用是无偿的。这个差额部分越大,生产产品的耗费越少,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增加积累。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资本量。预付资本增加,雇佣工人数增加,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多,从而积累量增加。

5、阐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和局限性。P36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调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矛盾运动的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和在竞争中取胜而力求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刺激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这主要是各种原因使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存在差别,商品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出售,使商品生产者出现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会导致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6、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① 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②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③ 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①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因为在提高生产率提高以后,工作日还能够延长,甚至由于技术的改进使劳动力延长工作时间的生理界限拓宽,从而有可能使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进行。②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

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③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7、论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答:(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8、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第一、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也就是不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因而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须快于对用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而且,从第一部类内部来看,要使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得到保证,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因此,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第二、(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和由此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在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以及原有的固定资本更新时,都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日益增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逐渐缩小。这样,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其结果便是生产资料生产必然优先增长。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2)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依赖于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第一,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要依靠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取决于生活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因而受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制约。

9、何谓成本价格?它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⑴ 它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以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构成就由c+v+m转化为K+m。⑵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它的补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保证;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线;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关键。

10、简述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内在联系。

平均利润: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而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于是资本家对有力投资场所进行竞争,而竞争手段则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实行转产,生产利润率高的产品,或是把新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结果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是以生产成本加千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11、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答: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表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决定的要求,即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只承认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二是价值实现的要求,即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依据,实行等价交换。可见,价值规律既调节商品生产又调节商品交换,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但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价格与价值常常不一致。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的这种波动或与价值的偏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第一,价格的偏离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即价格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要受价值的制约。第二,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2、试说明平均利润下降与利润量增加并行不悖的原因与条件。

13、什么是商业资本?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获得途径是什么?

商业资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业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商业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就是说,商业利润的确定也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那么商业资本家就会将商业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中去;同样,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如果偏高,产业资本家的资本也会转移到商业部门。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

关于商业利润的来源,表面上好像来源于流通,但是,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只能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而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商业资本的真正来源,只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分担了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其中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

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由此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们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是通过购销价格差额获得商业利润的。

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通过出卖商品能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出卖商品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职工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构成商业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既是剥削产业工人的结果,又是剥削商业职工的结果。赞同

14、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和实际资本经营业绩很不相称,可否据此说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运动背离否定了价值规律?

15、什么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在:

①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的出现,使资本的流动突破了形态和数量的限制,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较迅速地发展。

②信用节省了流通费用,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各种信用流通工具的出现节约了现金的流通以及与现金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信用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生产、销售的周转,从而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③信用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资本主义银行能够集中分散的小额的资本,成为巨额的货币资本,再通过信用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克服了资本家个人力量积累资本需要较长时间的限制,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16、简要阐述垄断资本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垄断形成的基本动因:第一,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实现价值增殖。这就决定资本主体通过自由竞争排斥其他资本,实现大资本的联合和勾结,同时,新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最低投资额而难以与大企业竞争。大资本的独占性必然走向垄断。

第二,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迫使资本从高度集中走向垄断。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使生产与消费矛盾更加尖锐,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大企业竞争加剧市场价格波动,使利润率下降。这迫使大资本对生产和流通实行控制,力图减缓利润率下降。

第三,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大资本在一定条件下结盟既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又可避免两败俱伤。

17、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质量有差别,如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决定的。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表现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的形态:级差地租Ι是等量资本投入不同质量的地块,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交纳的地租。它是地主凭借其土地所有权所获得的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是因为: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8、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有什么特点? 垄断地租不同于级差地租,也不同于绝对地租,它不是资本主义的正常地租形式,而是一种特殊地租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一种特殊现象。垄断地租会因竞争规律的影响及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垄断地租基础的这种垄断价格,同帝国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那种垄断价格也是不同的,它只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现象。对这种垄断价格的考察则属于竞争学说的范围。

工业资本家为采掘矿藏向矿山土地所有者租用矿山所支付的地租。它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以上(即超额利润)而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部分,反映了土地所有者和采掘工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为获取已经建有(或者可以建造)仓库、工厂、商店或其他建筑物的地段的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

它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

建筑地段地租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建筑用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第二,垄断地租越来越占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建筑地段,特别是繁华市区土地的地租不断上涨,形成高额垄断地租。

19、为什么土地价格有上升的趋势?试述土地价格的实质、量的决定及其发展趋势。20、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

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这一公式即适应与商业资本,也适用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增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试题政治理论 篇4

英语是北京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也成为广大考生最头疼的科目。根据党校在职研究生辅导网收集整理北京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现将英语考试的题型、样题以及分值进行分析: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40分。样题如下

二、完型填空

每题1分,共10分。样题如下

三、阅读理解

每题1.5分,共30分 样题略

四、翻译(汉译英)每题2分 共20分

有关北京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课程、复习资料

上一篇:国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局绩效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