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行力心得体会

2024-08-31

加强执行力心得体会(共11篇)

加强执行力心得体会 篇1

加强执行力建设心得体会

所得税管理处

姜琳

今年四月底,刘勇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开展文明执法教育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视频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两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也就是说,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于切实发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把中央的精神和上级的要求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抓落实、求实效。结合所从事的所得税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执行力,做好本职工作,我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深化思想,提高认识

行政执行力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抓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丰富执政能力的内涵,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我们党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切实肩负起执政兴国这一伟大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我们国税系统而言,加强执行力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证,是解决国税机关自身建设问题的迫切需要。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通过认真学习讨论,深入查摆问题,深刻解剖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提高,能够进一步强化税务干部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文明意识、效率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执行意识,从而达到端正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日常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择。一是不怕问题,想方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面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问题依然存在。反思对待问题的两种选择和两个结果,我们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一个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天地宽,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效果。综观国税事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思想先行,观念解放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正是破除了旧的思想认识,正确施行了科学的管理手段,国税事业才有今天的辉煌。由此,我们对待日常工作,不要总找借口,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分析认识提高自己,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自动自发的做好本职工作。

三、查找问题,提高素质

个人执行力如何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关系到一个单位,关系到我们国税事业的兴衰成败。就我们个人而言,如何查找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呢?首先,要查一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重点看看是否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问题;是否存在上班迟到早退、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等问题;是否存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其次,查一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的问题。重点检查办事效率,看是否存在办事拖沓、不负责任、贻误工作的问题。再次,查一查大局观念,看是否存在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的问题。重点检查服务大局和团结协作的情况,是否存在有利的就争,无利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表面答应好、实际没行动的问题。最后,查一查服务质量,看是否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检查依法行政和履行服务承诺的情况,看是否存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的问题;是否存在服务承诺不落实、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要练好内功提高执行力。要认认真真做事,时刻牢记工作中无小事,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要懂得珍惜岗位,象许振超、陈刚毅他们一样爱岗敬业。如果终日混混沌沌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有一天会被淘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一是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练好内功,适应进出口税收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做到全身心投入。三是要深入细致,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到位,并争取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举措,这样,工作中我们才会取得成效,才会有成就感。四是要悉心服务,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外向型经济服务,为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任务服务,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

加强执行力心得体会 篇2

1 强化执行力的重要意义

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简单地说, 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运用, 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要提升竞争力, 就必须加强执行力。可以说,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

1.1 执行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执行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执行文化, 是全体员工执行意识、执行作风、执行能力、执行速度、执行质量的综合反映。加强执行力建设, 培养全体员工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立说立行的办事风格, 形成一个好的执行力文化,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执行力建设对推动企业政策落地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使企业的政策快速落地, 决策迅速见效, 唯有加强执行力。通过执行力建设, 加强公司作风建设, 改善员工精神面貌, 确保企业政令畅通, 令行禁止, 全面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2 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

执行力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意识形态、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乃至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执行力建设上必须做到“六抓六促进”。

2.1 抓思想意识改变, 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任何企业的广大员工尤其是干部, 都要形成“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 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去担当责任, 以踏踏实实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心态去处理工作, 以孜孜以求的热情、执著追求的精神去履行职责, 把工作任务一丝不苟地落实到底。二是主动意识。要主动工作, 用心想事、用心干事, 要说干就干, 不推不拖, 不等不靠, 想方设法地完成工作目标, 做到常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当天事当天办, 把工作办快、办实、办好。三是大局意识。站在公司角度看问题、想办法, 摒除以自我为中心的陈旧观点, 克服自转, 增强公转, 才能主动融入中心, 深刻领会公司决策的内涵, 增强行动的热情。四是执行意识。对公司和上级的指令, 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增强遵守制度、贯彻精神、执行命令、维护规程的自觉性。

2.2 抓工作程序规范, 促进公司管理科学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工作, 开展基础管理工程,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公司规章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制度宣贯力度, 确保制度、流程人人知晓, 个个理解, 自觉对照, 全面检查、认真遵守, 确保公司各项工作运行规范高效。二是规范工作流程。要打破领导分工、部门分割的传统局面, 中层干部对各项工作都要了解熟悉, 各单位间要通力合作, 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 细化管理流程图和业务操作流程图, 使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

2.3 抓工作关系协作, 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一是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 将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头, 做到职责明、关系顺。进一步健全岗位责任, 要将年度工作任务、工作目标, 科学、明确地进行分解, 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 形成各单位之间和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二是要有协作意识、服务意识, 要在部门间及业务流程上下游树立服务意识, 始终把工作的相关环节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 做好公司内部各环节的相互服务, 提高公司整体工作绩效。只有做到责权明晰、流程清晰、精诚协作, 才能实现政令畅通, 做到事事有责任人、事事有检查督促、事事有办理结果。三是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出执行力, 要强化团队意识,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积极营造团结协作、协调配合的良好氛围。

2.4 抓业务能力提高,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执行的问题, 说到底是人的问题, 只有切实提高员工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行力提高的问题。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和团员青年的培养, 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基础。二是要提倡主动学习, 结合自身知识不足, 自主学习, 主动补足, 擅长理论的, 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精于操作的, 要增强知识理论水平。员工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把学习作为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 孜孜以求, 永不懈怠。三要多渠道学习, 公司层面应组织各类专业培训, 部门、班组层面也应结合实际业务需求, 开展针对性培训, 做到多渠道学习。

2.5 抓督查督办机制, 促进考核监督到位

建立办公室督查督办与人资部绩效考核的联动机制, 把个人收入、发展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挂钩, 要坚持和完善月例会督查制度和月绩效考核制度。建立首问负责制、工作“倒排”制等制度, 对每一项工作列出完成时间, 落实责任人, 切实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公司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力度, 对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要坚决撤换。广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做到“上级做给下级看, 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盯着一级办”, 一手抓亲力亲为、一手抓考核监督, 真正促进公司的政令畅通。

2.6 抓深入基层, 促进科学决策

要做到执行、做好执行, 必须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公司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 搞好调查研究, 掌握工作的一手资料, 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在决策上, 要注重“两性”。一是注重工作的系统性, 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把握工作节奏, 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科学调配公司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 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注重工作的连续性, 坚持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坚持各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一条主线顺畅运行, 做到全年工作有中心、近期工作有重点, 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成效。

加强执行力建设 打造执行力文化 篇3

关键词:执行力;制度;组织;学习;创新;文化

“执行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可以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综合办事机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概括起来讲,就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就是办文、办会、办事。这些职责实际上都可归结为“执行”。应该说,执行力贯穿办公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办公室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影响着领导决策的落实,影响着企业执政能力的发挥,影响着企业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岗位优化、制度保障、意识教育、素质提升、绩效激励、文化培育为内容,来阐述提升办公室执行力的策略和措施。

一、以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为铺垫,为办公室执行力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是推动执行的基础。每个部门实质上都是一个执行团队,唯有优化组合方能凸显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办公室设置来看,合适的人员配备、明确的职责分工、积极的协作配合都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才能科学有效执行每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执行力。

合适的人员配备,对于办公室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但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关于优化办公室人员配备问题,从人力资源研究的角度来说,在文章的后续部分将从加强学习培训和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的职责分工,就是要按照组织机构及岗位责、权、利清晰的要求,进一步划清工作界面,理清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实现管理职能的顺畅衔接和充分发挥。在这里要强调团结协作问题。

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管理效能,从而体现执行效能。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办公室主任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现代管理学的“蜂王”原理非常强调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对于执行层面的影响。

在这里推荐一种目标体系的管理模式,即:围绕企业年度奋斗目标、科室工作内容和个人岗位职责,制定每位办公室成员的年度、季度、月度、每周乃至每天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标准化流程,细化、固化重点时段的工作内容,根据办公室灵活多变的工作性质,微调阶段性目标计划,由办公室主任按照工作目标和执行计划,对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督导,确保层级目标的实现。

二、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手段,为办公室执行力建设构筑制度防线

在企业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执行制度,并持续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使各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办公室工作琐碎而复杂,为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就更加需要通过建章立制予以规范,为执行力体系建设构筑制度约束防线。

在制度建设中,要调动办公室人员对所有业务以及业务内的每一项工作及其流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按照“每项业务对应建立规章制度”以及制度延续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办公室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工作目标等因素,及时制、修订规章制度,并使此项工作成为适宜的、有效的、可操作的常项工作。适时推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再造,对办公室现有业务管理流程进行整顿,建立一套协调、简洁、高效的流程,剔除繁琐的相互矛盾的流程,提升整体执行力。制度中除了需要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以外,还需明确可执行的工作模板。在规章制度下发前,要按照内控管理流程,对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完善性进行评价,广泛征求意见,让规章制度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协作下更加符合实际。

三、以培养学习习惯和提升个人素养为目的,为办公室执行力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问题,是决定执行力高低的关键。当下企业对办公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于专项业务的同时,还要提倡增加其他方面的才干,塑造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一人多岗”的要求。

办公室的工作很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让大家放下工作、拿起书本来学习是不现实的,应该提倡边工作边学习,把工作当作学问做,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办公室的工作离不开办文、办会、办事,干长了会觉得枯燥。

早几年,集团公司就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理念,所倡导的就是一种“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就是强化全员的自学意识,增强全员学习能力建设。我们都十分认同这种学习的理念,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有所偏差。

四、以提炼执行力文化、加强文化宣贯为主导,为办公室执行力体系建设营造融洽氛围

真正优秀的办公室应是奉行“执行文化”的办公室。好的执行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良好的执行环境会激发强大的执行力。办公室要创造一种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凡是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要运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要排除,该奖励的奖励,该惩处的惩处,以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办公室每一位同志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还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使干部员工通过公平竞争得到机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

同时,要把这种文化理念转化、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目标与具体的规范标准,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办公室“员工手册”和“文化手册”,尤其要将办公室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之中,并把制度建立在员工自觉遵守的基础之上,通过先进文化理念充实和规范现有规章制度,建立体现先进科室文化的新制度。

加强执行力心得体会 篇4

何谓执行力?按照余世维博士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对于牡丹江分行来讲,我们各部室、各部门是贯彻落实全行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我们担负着将分行的意图贯彻到支行和网点的每一位员工,最终使各支行实现每一个具体经营管理目标,并带领全体员工确保任务目标完成的责任。近年来,农行重视抓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到信贷管理、财会管理、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制度再多、再完善,执行者不去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制度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制度建设是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制度执行力才是关键。

从前几年的专项治理大检查情况看,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如在信贷管理检查中发现贷前调查不规范、无贷后检查记录、一户多贷及关联人员贷款、合同签订不规范、贷款逆向操作、超权限贷款、超年龄贷款等。在内控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会计(柜员)交接不规范、抹账不规范、柜员领用重要空白凭证的手续不合规定、印章保管不妥、会计凭证要素不全、挂失业务不合规定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引起的,容易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我认为抓制度执行力重点要抓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检查。农行所有机构都要充分重视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的重要性,不要等上级布置时才抓检查,或发生金融案件后进行检查,而是应该做到常规性检查,把执行力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机关职能科室要定期制定自律监管检查方案,事后的检查结果要书面通报全辖,以此作为考核职能科室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一要提高检查频率。前台部门、安全保卫、信贷等业务要定出规划,规定多少时间必须进行自律监管检查;二要确保检查质量。自律监管检查之前要有检查提纲,包括内容、要求、检查人员组成、目的要求等,检查之后要有检查报告。三要突出风险点检查。全面检查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找准风险点,多搞一些突击性、专题性、针对性的检查。四要充实检查人员。机关职能科室人员,信贷和财务监管等人员是检查的主要力量,同时也要吸收一些年轻的有上进心的基层员工加入,这既有利于培养青年员工,又充实了检查人员队伍。

如何加强企业制度执行力 篇5

一、企业制度执行不力的成因分析

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企业不断出台各种新的制度,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力弱化、执行力缺失的情况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现实看,一些制度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执行,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层面出了问题: 第一,制度层面的原因。

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导致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必将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表现在: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不完整。规范权力、行为的“不准”条款多,而规范执行程序、明确责任追究和处理的条款少,导致出现违反“不准”条款时无从处理。二是制定制度不严肃。企业制定制度随意,企业内部交叉发文、重复发文多;对已过时的制度不能及时修订、完善或废止;有的制度在内容上相互矛盾,失去制度的严谨性,导致制度失去执行力。三是制定的制度与企业实际脱节,缺乏科学性。

第二,执行层面的原因。

表现在:一是企业决策层相对重视制度的建立环节,忽视制度的执行环节,在制度执行化环节未能发挥示范作用,使制度的严肃性、约束力降低。二是企业管理层贯彻制度不到位,导致执行不严,对企业制定的制度,往往只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几个管理人员传阅一下,而未能结合部门职责,有针对性的进行传达、学习,一般员工对上级制定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往往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直接导致执行意识不强、执行意志不坚。

第三,监督层面的原因。

监督检查是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企业中往往存在制度执行的机制不健全,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制度本身没有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执行制度的程度和要求,没有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二是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标准不明确,奖惩标准不明确,考核力度不够,造成员工丧失执行制度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了企业制度执行力的下降。

二、提高企业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制度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从制度制定到制度执行及制度完善,都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工作认真进行。第一,明确制度出台和实施的程序。

首先,明确制度制定规定,对制度的研究、立项、制定、审查、颁发、实施、考核、监督等环节统一规划,力求制定出的制度规范、严谨,符合企业实际、可执行性。还应有制约性条款,制订具体的实施程序、措施和监督的方式,违反规定时处理的依据和责任追究等规定。其次,重视制度梳理、修订、补充和完善环节,实行制度动态管理。随着时间、政策和企业改革和业务发展变化,定期对对不适用的制度及时废止,对不完善的制度及时修订,对缺失的制度及时制定,使制度管理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

第二,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

首先,明确各岗位执行制度的责任,每个员工都要明确本职岗位必须遵循哪些制度,明确违反这些制度将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其次,领导层在制度执行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第三,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制度掌握能力。做到对企业制定的共性制度,确保人人了解,自觉遵守;对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制度,确保人人熟知,规范执行;对本岗位制度,确保人人精通,严格操作。第四,强化执行力培训,营造执行文化,把执行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终极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引导、倡导员工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使企业的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得到全员的理解和认同,大力营造和谐高效的执行氛围,增强员工对制度的执行意识和理性认识。

三、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

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来执行制度,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从长远看,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赏罚分明。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执行制度的程度和要求,都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其次,建立一个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上下级监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加强内部监督。第三,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一种奖惩机制,形成对员工执行制度的正向激励,形成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加大对制度执行不力者或违反者的责任追究力度,从而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第四,建立对制度定期梳理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制度,如定期开展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效能监察工作,认真查找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

提高执行力要加强学习 篇6

最近,提高执行力是集团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特大型企业,作为拥有10个下属单位的集团公司,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执行力,我认为首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学习。

一要深入持久地学习《没有任何借口》。大家可以看到和感受到,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各级员工普遍树立了执行意识,《没有任何借口》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从树立意识到有效执行,《没有任何借口》依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不断地温故知新,从书中汲取精神力量,来推动这种意识融入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去,转化为主动、有效的执行。

二要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近期以来,特别是自集团开展“三标”认证以后,集团下发了为数不少的规章制度,形成了相当系统、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框架。这些制度从集团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内部的“法律法规”。“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要确保执行效果,就要重点学习这些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是确保它们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也是决定我们“三标”体系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制订制度的单位要学,执行制度的单位要学,与规章制度有关的单位也要学。

三要学习集团的各种通知通报精神。最近集团所通报处

理的,都是一些执行不力的典型事例。我们要认真对照,举一反三地查找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防止自己出现类似的错误。

要确保学习效果,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董事长的《随意、粗糙 后患无穷》是指引我们加强学习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杜绝“随意、粗糙”的作风,树立“认真、细致”的学风。不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而是要扎实认真、脚踏实地地学习。

近几个月来,在集团的指导下,我公司在提高执行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注重从本职工作抓起,如在工作目标的制订与考核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并当作公司月度重点工作来抓。为起到带头作用,我对综合管理办公室下属的六个科室进行严格的计划和考核,主要遵循了这样一个思路:通过制订计划解决工作数量的问题,通过总结和考核解决工作质量的问题。在制订计划时注重量化细化指标,进行考核时注重拿出证据。11月初召开的综合办系统月度工作考核会上,每个科室都带了厚厚一摞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为开会而准备的,是完成工作的记录和证据。尽管用的时间比较长,但起到了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大家形成良好的习惯,扭转不力执行的作风和态度。同时公司即将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使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这样做,给被动

执行的单位增加了“紧箍咒”,对主动执行的单位是一种激励。

刍议如何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 篇7

一、目前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执行的有效性不强。

主要是在制定决策前未进行有效的调研, 决策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经常因“水土不服”而使朝令夕改, 指导性削弱。而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在执行中有些同志对具体工作宣传不到位, 使认识不统一而影响执行;有些同志统筹的全局性不够, 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增加了基层执行难度;有些同志掌握不好制度与效率、执行与服务、创新与落实、热情与从严的辩证关系, 把握不准两者的平衡点, 使执行有效性降低。

2. 执行的坚持性不够。

在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执行过程中, 有的工作刚布置的一段时间执行得好, 可时间一长就变味、走样, 有制度不执行、有监督不到位。有的工作在执行中一遇到阻力, 大家就开始琢磨、怀疑上级的决策, 不会把决策要求实际化, 将一般的东西典型化, 将上级要求与实际落实一致化, 工作停滞不前, 甚至还满腹牢骚, 缺乏一种追踪目标直至实现的果敢、信心和能力, 影响工作推进。

3. 执行中抓落实不到位。

目前, 中层管理人员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任务重、事情多、压力大”。毋庸讳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企业的人员精减了, 工作量大了、节奏快了。但有些同志对此心理准备不足、积极应对不够, 工作中没有一种主动贯彻落实的愿望, 一来不及做就开始急躁, 一遇到了难题就开始应付, 导致组织管理不到位、执行机制不畅通、考核督查不落实, 工作被动忙乱, 忙而无功。

4. 执行制度不够健全, 工作“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

在基层执行决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矢无的, 在执行力方面的相关制度较不完善, 责任未能完全分解到个人, 且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大。正是由于责任不够明确,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 有些部门科室和个人推诿、“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工作离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问题成因探析

影响有效执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执行内驱力衰化。

一方面, 敬业意识淡化使角色错位。上级认为下级的执行有问题, 下级认为上级的决策不实际, 相互推卸责任使执行效率下降。另一方面, 考核导向偏差使激励降效。在好的考核机制面前, 有些基层单位和职能部室不敢动真碰硬、不会科学组织, 考核内容的选择往往是为了自己考核起来方便, 而不是从促进工作的角度抓落实, 这样考核下来自然形成多做事的人多扣分, 不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2. 执行驾驭力钝化。

一些基层单位、部门和个人没有设定工作目标, 工作自主性不强, 认识不到自主与执行的矛盾统一, 或只知呆板执行、被动接受, 而不善创新;或只喜欢发现问题, 而不注重解决问题。执行的业务能力不强, 缺少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业务洞察力, 缺乏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 坚定不移的态度和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执行风格, 未达到新形势下完成工作的承载量和精细化的要求。

3. 执行聚合力弱化。

沟通不得力使合力无法形成。上下层、部室与部室之间沟通的时机单一、内容单调、方式欠佳, 使个人的能力在队伍中被相互抵减, 团队作战的优势得不到发

●张虎平挥。

三、如何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的。如果有理由与借口, 势必成为执行的障碍。执行是一种纪律, 是无条件且必须履行的。因此, 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的执行力方面,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完善促进执行力提高的各项制度。

制度保障是根本, 不论是决策制度还是执行制度, 都要力争完善。有了制度保证, 才能实现有的放矢。同时, 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征求员工意见的决策机制, 细化分解决策目标, 以提高执行的效果。笔者认为, 抓落实是执行力的体现, 抓好落实, 制度是保证, 只有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各项制度, 抓落实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2. 制定正确的决策目标, 保证完美执行的完成。

“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目前, 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 (或者叫“领导强势”更为贴切) 。企业的战略决策大多是由企业领导人 (包括基层领导和部门领导) 决定的, 正确的决策决定着执行的正确方向;反之, 执行力越强、执行得越好, 离目标就越远, 就会“南辕北辙”。因此, “领导力”往往决定着“执行力”的作用。

3. 做好基础工作, 构建企业执行力。

一是强化责任体系建设。责任不明确, 就无法抓落实。必须形成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 为执行奠定责任基础。二是要加强对下属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解决“头”不够用, “腰”也不够硬的问题。三是做好激励工作, 在做好经济福利激励的同时, 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 尊重员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赞扬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因为, 不管职位高低, 人都喜欢听好话和被认可, 员工在领导者激励中得到满足感, 领导者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弥漫到整个公司中, 那么, 完美的执行将自然而然体现在员工身上。

4. 提高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作为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在任务布置后的主要精力, 就要放在督察落实上, 要跟踪进度, 察看完成的质量, 了解出现的新情况, 这样便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 把执行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上, 学会“弹钢琴”, 抓住“牛鼻子”, 实现重点突破, 促进整体推进。要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监控, 全面掌握工作进度, 跟踪问效, 督促后进。要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 查找执行不力的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确保执行到位。

5. 提高学习力。

学习力是基层一级负责人最核心、最本质、也最需强化的能力, 学习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执行力的高低。基层干部要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进取心和上进心。基层干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层次, 以提高自己理解、思考、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为提高执行力提供智力支持。

6. 培育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

执行终究靠的是人, 不同能力的人执行力是不同的, 这也会出现在一个团队中, 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常常会取决于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不是够格和到位。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强, 会影响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企业的员工执行力就会增强;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犹豫不决, 就说明管理者的执行力受阻了, 以至于使团队的执行力减弱。而团队的执行力强不强不仅在于自身执行力的修练, 尤其重要的是管理者对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培育, 要形成一个执行力培育体系, 提升团队和企业全体的执行力, 要教授执行力落实的科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执行力态度。

企业的执行力文化建设, 要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地利用, 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 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并从内心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在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成因, 并对如何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浅析加强执行力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篇8

【关键词】加强;执行力;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41-01

何谓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那么,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著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我们企业的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尽职尽责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但是,也有一些人做的很不够。我们要从落实抓起,就是要彻底克服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的“载体”是制度,“落实”的目标是岗位,“落实”的关键是中层。要使我厂能实现“创一流”的目标,一定要全面提高我厂的管理水平,其中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执行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国大唐、大唐国际以及我厂的各级工作会议精神。既要从宏观上深刻理解其会议精神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切实把握其发展思路和创新举措;又要从微观上吃透我厂具体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作为一个执行者,对上级决策只有提高了认知程度,吃得透,理解得深,执行才有力度。

2、各中层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要把全年的工作任务进行认真梳理,排出落实进度,做到目标、任务、措施、责任、时间“五明确”。在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上做文章。要联系工作实情,把握工作重心,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形成既有个人分工负责,又能体现“上下一盘棋”的团队精神。

3、提高执行力,贵在保持政令畅通。对上级的决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走偏,不能打折,更不能各取所需,各行其是。我们在执行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度”:一是高度,执行的标准切不可自行降低,甚至走样;二是速度,讲究执行的效率,对已确立的序时进度不能拖拖拉拉,草率了事;三是力度,工作要实实在在,钉是钉,铆是铆,不做表面文章,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4、讲执行力,必须增强责任心。在我们的企业中,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任务,也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干部员工。只要树立一颗责任心,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积极上进,精益求精;就会主动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

5、我们的中层干部更要富有创新精神。在执行上级决策的同时,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把上级的目标激活在工作细节之中。

此外,我们还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驾驭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执行力。坚持学有成效,缺什么,学什么,少什么,补什么,建立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

浅谈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 篇9

行政执行力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抓落实”。行政执行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责任、法治、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

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

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基本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必须具有抓好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对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及工作部署不执行、虚执行或乱执行的问题,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形式主义、应付了事、断章取义、阳奉阴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部门利益至上、贪小利而损大局等种种执行不力的现象。以能不能抓落实,来检验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实效性;以是不是抓落实,来判断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转变的程度;以会不会抓落实,来考核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真正使提高执行力成为干部的实际行动和追求目标,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坚决执行、主动执行的良好氛围。

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增强法治观念,杜绝行政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切实转变行政的理念和方式,增强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依法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职能执行机制,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执行制度和责任明确、高效执行的执行机制。

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加大决策执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坚持从严治政,确保政令畅通。完善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使行政监督贯穿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建立和完善执行力责任考核、评议、警示、奖罚制度,把重大决策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政绩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充分调查研究、公众广泛参与、专家集中论证、政府最终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效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制定的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操作性,避免朝令夕改,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行政决策评价制度,规范决策的程序和时限,力求以较小的决策成本、较高的决策效率,实现更好的决策效益。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对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执行意识,提高执行能力。

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篇10

张燕鸣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现在延伸到政府工作。近年来,“执行力”已经和“细节决定成败”一道,成为颇为热门的话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高端第一次将“执行力”概念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纳入国家治理范畴,体现了“执行力”的极端重要性。

一、当前执行力乏力主要表现形式

何谓执行力,泛而言之,就是指把战略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执行力就是部门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既是“执行”的程序与过程,也代表一种效率,一种态度。一句话就是抓发展、抓落实的能力。今年,是我区执行力建设年,研究执行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执行力不强是不少单位的通病。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政策上、理论上,而是出在执行力上,具体表现为:

一是执行走偏。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从上至下的逐层递减,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二是执行延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工作进度缓慢,效率低下。有的同志工作方式简单,不分析研究问题,头脑不清晰,思路不宽广,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小进即安,缺乏创新精神,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三是执行乏力。制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四是执行不畅。有些单位负责人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把局部利益和单位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对上级的要求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配合。还有的单位和部门完全站在自身的利益上想问题,研究事情,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不沟通不协调,更不配合工作,运用各自手中的权力人为地设置障碍,上级指挥不了下级,基本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性都没有。

二、执行力乏力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责任心。有少数干部职工缺乏责任心,存在着“浮”、“懒”、“散”、“粗”、“虚”、“拖“等方面的问题,形势变化了仍旧我行我素,或好高骛远,作风漂浮,任务明确了仍旧等待观望,或夸夸其谈评头论足,工作部署了仍旧无动于衷,或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在非常时期仍旧按部就班;在关键时刻不能经受考验,面对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无所作为、消极不为甚至是胡乱作为。

二是有令不遵守,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上级要求,而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这是执行力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的爱找借口推卸责任,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是背道而驰。

三是制度不完善。某些制度与实际脱节,又不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完善,在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有些办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相互矛盾,结果导致政策变换频繁,连续性不够,刚性不足;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盲目性、随意性很强,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落实难到位。有章不循,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软弱等管理问题。四是机制不健全。存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导致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持续跟踪考核,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在工作安排上只有形式上的要求,没有实质上的检查和奖惩,抓落实仅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就会议落实会议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致使工作力度越来越小。

三、加强执行力建设措施

1、提高执行力,要增强责任感。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需要精神信仰,需要激情和动力,需要用心去做事。因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更没有不承担工作责任的工作者。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工作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定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在增强责任心的前提下,更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先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工作中努力做到环环相扣、紧张有序、高效运转。做到“马上就办、有请必复、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牢固树立“事业大如天、责任重于山”的意识,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2、提高执行力,要完善制度保障。制度的制定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制定后不能万事大吉,要在职责范围内,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实现有序管理,按制度办事,搭建起积极有效的平台。从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要进一步加快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还要有健全的执行机制,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手段。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要统一尺度、统一标准,一视同仁,打破“人管人”的旧模式,实行“制度管人”的新机制,增强管理的公平性,使每个人的执行力得到充分发挥。

3、提高执行力,要抓好队伍建设。执行力作为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必须解决好“想执行”和“会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自觉的行动。因此,一个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其一,提高执行力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执行力的重点在于提升干部职工的士气。其二,提高执行力要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办事效率。其三,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中坚力量,这是承上启下、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环节。

4、提高执行力,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任何一项举措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沟通环境和执行环境。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讲大局就是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就是全局,就是我区率先和谐发展。牵头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主动搞好组织协调,有效发挥配合部门的作用;配合部门要积极承担责任,主动配合牵头部门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都要找准位置、明确任务和落实举措,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确保方案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任务实在、责任具体、操作可行。在营造好的环境中,以促进整体执行力的提高。

5、提高执行力,要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在方法上创新,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执行力的新境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针对新时期、新问题,要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水平,应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新机制,才会开拓出新的境界。

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篇11

【关键词】管理制度;执行力;行为分析;对策研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一个企业的平稳运行,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息息相关。然而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个工作规范的平台,制度发挥的作用更取决于制度有效的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矛盾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行力欠佳而不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健全。近年来,延安炼油厂企管科通过对管理制度执行的效率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执行力是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检验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1.规章制度执行力及其现状探讨

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不断让新制度的出台,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力减弱、执行力缺失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严重降低了企业管理的规范性水平与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的执行比制度的定制更为费力,但是同时也更为重要和紧迫。

1.1管理制度执行力弱的原因

从管理实践中看,一些制度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执行,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层面出了问题:

(1)制度层面的原因

管理制度不仅蕴含着管理思想而且是管理科学性的体现,如果管理制度不合理引起的抵触,使管理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表现在: 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不完整。二是制定制度不严肃。三是制定的制度与企业实际脱节,缺乏科学性。企业制度是企业成员人人要遵守的规则,它需要广大员工的理解、认同、支持并实践。因为它是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同时也是大多数人利益的体现。任何制度都是在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下运用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方法和规则来解决特定的问题。企业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一项非常严谨、规范的管理活动,也必然要求制定出来的制度合理、严谨、规范和可操作。

(2)管理制度的执行缺少“监督执行人”

现代企业很多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监督执行人”的缺位。管理制度能否很好贯彻实行的关键还在于挑选和任用支持制度监督执行人,执行人必须得到单位领导班子的支持,另外必须经公开授予其权力,并实行公开制约其行为的措施。若主管领导不执行,其平级或上级领导人违反制度后,特别是当该领导人为元老或实力派时,就会出现制度的执行有难度甚至进行不下去。其实最后将是对单位主管领导管理能力的考验。

(3)执行层面的原因

执行层面的原因表现在: 企业决策层对制度的建立环节相对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制度的执行环节,作为制度执行主体的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是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性因素。执行水平的优劣高低与执行者的态度、素质、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决定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2.关于执行力提升的对策探讨

据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制度一定要建立科学的执行系统和调整执行者的心态与行为。因为执行不力的主要问题出在于执行系统和执行者。

(1)管理制度是实施的基础,要管理就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做到有章可循,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这样执行起来就依法可循,奖罚分明,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首先,明确各岗位制度与责任,让每个员工都要明确哪些制度是本职岗位必须要遵循的,如果违反这些制度就必须要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其次,加大领导层在制度执行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领导层要当好制度执行的“火车头”,严格遵从各项制度,做好模范,树立榜样,并对属下员工的教育、管理以及监督的工作要加强。更要培养每位员工的责任感,遇到问题敢于承担而不是相互推托,确保每位员工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并主动承担起责任。第三,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对制度掌握能力,组织员工对行为规范、纪律准则、考评奖惩等共性制度系统深入地学习,进一步学习与本岗位工作直接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

(2)培养员工对制度“坚决服从”的执行意识。要做到能动的、善意的服从,各层次的员工都是执行制度的实施者,都要有“服从”的思想意识,允许大家在制度执行前提建议,但一旦作出了决策,就应坚决执行。

(3)在执行的过程中或执行的过程后我们要学会控制,当制度执行偏离实际时,要及时给予完善。当制度执行结果和执行目的有差距时,要找出原因,使其下次不再犯同类错误。采用人性化管理制度执行控制方法,非人性化管理执行手段,使员工不得不被动执行,只能搞得人人自危,这必然会影响制度执行效率。為了让大家在心理上能够很好的接受,而不是潜意识的抵制。所以必须要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管理制度执行控制系统,

(4)要不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与检查。这样考核与检查能避免执行人员为应付定期考核和检查而采取的投机行为,能确保执行的稳定性,防止执行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3.结语

上一篇:热水瓶塞为什么会跳起来作文下一篇:我的家风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