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2024-10-14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共8篇)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篇1

关于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

《通知》明确专项目标,未来2-3年,将建成一批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通知》指出,围绕转型内容和重点将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具体要求

(一)请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和备案工作(暂不需提供落实环评、节能、土地等建设条件的相关文件),并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同一法人单位可选择其中1个实验室方向进行申报;同一主管部门对同一实验室方向,择优选择1个项目单位申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予以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保障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所需费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

(四)项目申报方案需充分体现产学研用等单位的紧密结合,并进行多个单位实质性联合共建(联合共建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建设内容和地点应相对集中;鼓励工程实验室建立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优先支持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具有全国性示范效应平台建设。

(五)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原则上将通过竞争择优确定(原则上支持本领域排名第一的单位),鼓励由企业牵头承担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并优先支持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担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相关任务和项目。

(六)请主管部门在2016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一式2份报送我委(双面打印);同时请提供电子文本和有关附件等材料。

特此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6年8月26日

报告目录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摘要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意义(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意义

三、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比较

(1)本单位技术水平优势和劣势(2)关键技术突破点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发展方向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4、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1)近期目标(2)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建设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概况(1)法人单位概况(2)合作单位概况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1)机构设置(2)工程实验室职责(3)实验室主任职责(4)实验室主任工程师职责(5)实验员岗位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规模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1)主要内容(2)设备方案

3、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地点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能耗指标(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节能措施

2、环境影响(1)环境依据(2)环境和生态现状(3)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八、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总投资估算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初步经济效益分析(1)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3)财务分析(4)不确定性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1、财务分析附表; 1.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1.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1.3流动资金估算表

1.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

1.7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8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9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2、相关企业营业执照;

3、发明专利

4、产品图片

5、其他证明材料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篇2

农电服务中心所辖供电范围主要包括郊区5个乡镇、安阳县12个乡镇、2个办事处, 共计行政村454个, 总人口约90万。农电服务中心供电区农田总面积约41.87万亩, 共有机井5390眼, 其中超过100m的深水井550眼, 农排变压器979台。东部地区地处平原, 全部为机井排灌;西部多为丘陵, 情况复杂, 大部分农田可以灌溉, 部分旱地靠天吃饭, 其中善应镇紧邻彰武水库和南海水库, 灌溉多以水库水为主;最西部主要为山区, 地下水很深, 农民浇地成本太高, 基本靠天吃饭, 没有农排机井。

2 农排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辖区内农排变压器都是60年代村集体集资建设, 普遍存在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容量不足、安全性差等问题。当前农电服务中心农排管理模式有两种: (1) 体改但没有网改; (2) 既没有体改也没有网改。现就两种情况分别分析说明。

2.1 体改但没有网改

2003年, 农电服务中心所管辖的柏庄乡柏庄村等502台农排变压器进行了体制改革, 但由于农网改造资金有限, 只对村网改造, 并没有对农排线路设备进行改造, 而且由于体制改革没有政策支持, 造成体改后的农排变压器管理混乱, 丢失、被盗、烧坏, 管理难度很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电价。

按照河南省电网直供销售电价, 体改后的农排执行低压农业电价0.383元/kw·h, 2008供电量为1 7 3 7.0 5万kW·h, 电费为532.23万元。同期, 没有进行的体改的农排, 执行10kV农业电价0.399元/kW·h。对供电部门而言, 电价倒挂问题严重, 体改后每度电少收入0.016元, 2007年共损失电费27.273万元, 且变压器损耗由供电部门承担, 约150万度, 折合电费59.85万元, 供电部门少收电费87.123万元。农电服务中心管辖区域包括安阳县的部分乡, 现在县局农排低压执行0.602元/kW·h (贫困县执行0.582元/kW·h) , 同一个县执行不同的电价, 在供电部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纠纷。建议对农业电价进行调整, 提高低压农业电价。

(2) 设备维护。

农排变压器体改后, 按规定村委会将设备产权移交给供电部门, 由供电部门负责维护。但由于设备老化, 线损高, 在现有管理制度下, 无法提取维管费, 公司没有专项维护资金, 农村服务中心为保证农民正常排灌, 不得已由台区维管费出资进行维护。

设备老化, 造成运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 农排变压器多处在野外, 经常被盗, 加上维护力量不足, 原环城分理处规定供电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变压器低压侧以上设备, 其余低压部分由村委会维护, 如果变压器被盗, 村委会每台承担1000元损失。由于规定不尽合理, 经常造成纠纷。

(3) 线损及人员管理。

体改后的农排由协议电工 (由村委会指定) 负责管理, 中心只对变压器考核表进行考核, 制定统一的考核方法:线损考核指标为20%, 协议电工每月按照考核表抄收电量的80%上缴电费, 公司月底按每度0.02元返还协议电工工资。制度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

(1) 东部地区主要为一变多井, 低压线路长, 线损高, 线损指标完不成, 加之收费难度大, 经常发生跨年度欠费现象。协议电工工作难度大, 收入低。电工工作不积极。

西部地区多为一变一井, 线路短, 线损低, 甚至为零线损, 协议电工利润很竞争很激烈。

(2) 电价落实不到位。体改后, 供电部门只针对协议电工, 而不是针对每家每户, 低压电价只制定到协议电工, 村委会和协议电工一起, 将低压线路维护资金、修渠、打井等费用累加到农民电价中, 以电费的名义收取, 造成农民实际浇地电价达到0.49~0.69元/kW·h。供电部门让利的情况下, 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

(3) 协管电工形式不符合劳动法。由于协管电工不是供电公司正式农电工, 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供电公司不负责其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保险缴纳。但其从事的工作又是农排管理工作, 当发生人身伤亡等事件时, 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4) 设备产权不明。按规定, 村委会将设备产权移交给供电部门,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产权移交协议书并没有签订。移交后, 设备维护应由供电部门负责, 但实际上却由村委会负责维护低压线路, 变压器丢失后, 村委会还要承担1000元损失, 在没有正式文件的支持下, 在法律上不合法。

2.2 即没有体改也没有网改

农电服务中心供电区域内477台农排变压器没有进行体改, 按专变用户对待, 执行10kV农业电价0.399元/kW·h。供电部门不负责其设备维护和管理。

3 解决方案

经过农电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讨论, 并参考学习滑县、安阳县等农田机井改造工程, 提出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将体改后的农排变压器退还给村委会, 仍有村委会管理, 按专变对待, 执行10kV农业电价0.399元/kW·h。

利: (1) 供电公司不用进行投资; (2) 供电公司不用维护; (3) 不会发生电价、产权的方面的纠纷。

弊: (1) 农排改造是大势所趋, 将农排交还给村委会是历史的倒退; (2) 农民利益没有保证, 较低成本会越来越高;同国家政策相违背; (3) 实施难度大, 已经尝到甜头的农民不会同意。

方案二:对全部农排进行体改和网改。实行统一管理。

利:彻底解决问题, 没有后顾之忧。

弊:投资大, 费用高。

方案三:将体改过的农排进行网改, 没有体改过的维持现状。并对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利: (1) 能解决现有问题; (2) 一次性投资不大。

弊:须进行后续投资。

农电服务中心多次讨论, 建议采用方案三, 具体方案如下: (1) 对所有高低压设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改造; (详见农村服务中心农排改造技术原则) ; (2) 辞退所有协管电工, 将改造后的农排台区交由村农电工管理, 并适当增加农电工数量; (3) 改造后的农排台区线损考核标准, 根据各台区实际情况分别制定; (4) 电工工资考核参照照明台区考核办法, 统一进行考核; (基本工资加线损奖) ; (5) 计量方式采用推广一井一表、一表多卡、一户一卡的管理方式 (采取预购电费) 。需公司营销部帮忙解决卡式表与营业MIS的接口问题; (6) 电价统一执行低压农业生产电价, 严禁加价; (7) 参照照明台区提取维管费, 用于设备维护和发放农电工工资; (8) 探索变压器防盗措施, 如安装防盗器等; (9) 改造后的设备统一参保, 同保险公司签订电力资产保险和供电责任保险, 提高控制和转移、化解风险的能力, 运用保险来防范和转移经营风险。建立投保、索赔制度和严格的程序, 明确投保机构, 完善保险合同管理。索赔所得资金专款专用, 用于被盗设备的购置和轮换, 保证设备被盗后能够及时安装。

以上改造完成后, 体改农排台区存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建议分批次进行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

4 效益分析

4.1 农民受益情况

改造后, 电价严格执行到位, 按现有电价计算, 农民浇地实际支付电价由平均0.59元/kW·h (0.49~0.69元/kW·h) 下降为0.383元/kW·h, 每度电节省0.207元, 按2008年度总售电量1389.64万元计算, 为农民减负287.66万元。真正做到供电部门让利于农民。

4.2 公司受益情况

2008低压农业台区供电量为1737.05万kW·h, 线损考核标准20%, 损失电量347.41万k W·h。

假设改造后售电量不变, 按照现有照明台区线损考核标准12%计算, 损失电量208.45万kW·h, 比改造前少损失电量138.96万, 按0.3 8 3元/k W·h计算, 为公司挽回损失53.22万元。

4.3 维管费收益情况

按现有照明台区线损完成情况8%计算, 在提取方式不变的情况下, 可多提取维管费1389.64×0.04×0.383=21.29万元, 合计每年提取维管费约1389.64×0.05+21.29=90.77万元。

改造前协议电工工资为27.79万元, 改造后农电工工资增加额远远少于协议电工工资。改造后维管费基本能够解决电工工资和设备维护费用。

5 结语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篇3

摘 要:为配合财政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财政学教指委对全国举办财政学类专业的高校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良好适应性、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基本形成,财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总学分偏高、课程设置重复、实践教学不足等一些问题。为此,报告提出了适当降低总学分、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把关教材建设与选用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专业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在我国的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目前有财政和税收两个专业(以下简称财税专业)。截至2013年,国内开设财政或税收专业的院校有121所,涵盖各个学校类型。为了充分了解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的情况,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对这121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回收问卷62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包含了49所高校的56个财政和税收专业(因部分高校既有财政专业也有税收专业)。样本高校中,“985工程”高校13所,“211工程”高校9所,一般院校24所,独立学院3所。样本涵盖了全部学校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985工程”高校的样本比重偏高、独立学院和一般院校的比重略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估部分指标,但并不妨碍整体的判断和代表性。

一、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1. 平台设置与专业地位

样本高校财税专业的院系设置各不相同。财经类大学财税专业的发展平台比较独立,有13所财经类大学设立了独立的财税学院、财政学院或税务学院,还有2所财经类大学的财税专业与公共管理学科共同组建学院。其他高校的财税专业平台设置多注重与经济、管理、金融等学科的结合,设于经济学院、商学院、管理或贸易学院等。

财税专业整体的学科地位较高。49所样本高校中,6所高校拥有国家重点专业,均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13所高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包括3所“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和7所一般财经类院校;20所高校的财税专业是省(直辖市、自治区)重点专业。同时,财税专业的校内地位和其在国内的学科地位呈正相关。在大部分“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财经类院校,财税专业都属于中等偏上甚至是最好的专业。在20.4%的样本高校属于“最好的专业之一”,55%的样本高校属于“中等偏上的专业之一”,20.4%的样本高校属于“中等的专业之一”,只有2所即4%的样本高校认为该专业是“中等偏下的专业之一”。

2. 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

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科共性和学校个性的有机结合。按培养方向和规格划分,将财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归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四种。其中,应用型是所有样本高校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几乎所有样本专业都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培养目标又各不相同。“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更重视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一般院校更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而独立学院只是单一的应用型目标(如下图)。大多数高校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税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93%的样本高校定期评估与修订其财政(税收)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25%的高校每年修订,每2年修订一次的高校最多,约占44%,另有16%和15%的专业每3年和4年修订一次。

各类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类型

3. 师资情况

我国高校财税专业的师资总体水平较高,已经达到或超过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标准。样本高校财税专业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平均值为64.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平均值为59.7%,生师比平均值15.54:1。但不同层次高校师资水平发展不均衡,整体呈梯次状态。“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的师资水平普遍优于一般院校以及独立学院,一般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师资亟待提升。

4. 在校生情况

财税专业在校生规模不大,且呈正态分布。49所高校财税专业的平均在校生数量为520人,87.8%的样本高校财税专业在校生规模集中在100~1000人之间,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有2所,1000~2000人的有3所,100人以下的1所。同时,财税专业在校生数量在各样本高校的占比也不是很大,49所高校的平均值为2.64%。其中,财经类高校财税专业在校生的比例较高,最高达9.8%。综合性大学的比例较低,只有3所高校超过1%。独立学院的比例略高于综合性大学,在2%~4%之间。此外,样本高校财税专业的生源普遍较好。73%的高校该专业生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12%以上的高校认为生源在所有专业中“最好”;61%的高校认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1%的高校生源“中等”。但也有6%的高校认为该校财税专业生源在全校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二、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教学情况

1. 专业课程设置

在对开办财税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时,问卷要求填报专业课程。收回的问卷共计填报了523门课程(平均每个专业填报9.34门),剔除相同或相似的课程,共有70门课程。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方面,较多高校选择: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学和统计学。在财税专业课程方面,填报数量在10次以上的课程有11门,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法)、政府预算、税收筹划、税务管理、国际税收、政府会计、国有资产管理、纳税检查、税收经济学和公债学。在其他专业的热门课程方面,比较受欢迎的有:基础会计、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社会保障学和资产评估等。这反映了就业去向多元化对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高校课程设置的结构有较大差异。其中,“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比重最高,财税专业课程比重最低;一般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比重较低;独立学院的基础理论课比重最低。虽然在调查样本中有较多高校属于研究型大学,其财税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研究型和创新型,但是从课程名称和各校填报数量来看,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在总计56个专业中只有8个专业开设财政史或财政思想史课程,而该课程是深入研究财政学的重要课程,是整个财政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给予更充分的重视。

2. 教材选用

总体上,有83.3%的高校有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超过一半(57.14%)的高校由任课教师自选教材,其次是使用统编教材(37.5%)和由学科带头人推荐教材(23.21%),很多高校采用多种教材选用方式相结合的选用原则。从不同学校类型来看,“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由任课教师自选教材的比例最高,使用统编教材的比例最低,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985工程”高校有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的比例较低,任课教师的独立性较强,倾向于自选教材,二是“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院校的办学历史较长,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加之任课教师的授课经验也较为丰富,对教材选择更加自主和灵活。一般高校使用统编教材的比例较高,略高于自选教材的比例,规范性较强;而独立学院多数采用由学科带头人推荐教材的方式,这可能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较短,年轻教师的授课经验尚不丰富,由学科带头人推荐教材,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

3. 实践教学

在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中,所有单位都认为在财税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的实践教学非常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财税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丰富。从总体上,所有样本高校财税专业均设有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实践教学环节种类较为丰富,66%的高校设有4种及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中,“社会实践”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98.2%的高校选择;其次比较普遍的形式是课程实验和教学实习,分别有89.3%和83.9%;科研训练有71.4%的高校选择。另外还有12.5%的高校采用了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例如自主实践、校内仿真实习、集中实训、行业调研、毕业实习等。

(2)专业实验室得到有效推广。调查发现,我国高校财税专业平均每所高校建设实验室1.06个,但各类学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实验室数量偏低,每所高校平均有0.67个,换言之,并非所有独立学院都设立了专门实验室;一般院校实验室数量较多,每所高校平均有1.15个;而“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高校平均只有1个实验室。

(3)实习基地数量差异较大。调查发现,平均每所高校财税专业有8个实习基地。各层次学校之间差别较大,“985工程”高校实习基地数量偏低,平均仅有5.5个,可能是因为这些学校更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升学比例较高,不需要建设太多的实习基地。“211工程”高校平均有11.4个,一般院校平均有8.2个,而独立学院仅有3个。

4. 教学质量评估

从总体上看,有87.27%的高校建立了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从各类型学校看,“985工程”高校已建立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的比例最高,达92.86%,独立学院的比例最低,仅为66.67%。各高校为提高其本科教学质量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所有样本专业均采取了学生评教,高达96.36%的专业采取了领导专家听课的措施,这说明各高校的质量监控措施基本到位。对教学评价的结果利用方面,有72.73%的专业设置了奖惩制度,有21.82%的专业采取了二级学院督导制、教师定期交流、课程分级管理制度、校长和院长教学贡献奖等其他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三、财政学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 总体就业率

样本高校财税专业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34%,高于近几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从学校层次来看,“985工程”高校的就业率较高,平均为96.08%,“211工程”高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3.32%,一般院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5.58%,独立学院的平均就业率为95.38%。从学校类型来看,财经类院校财税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具有一定优势。财经类高校的平均就业率达95.83%,高于平均水平;综合类高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4.41%;理工类高校的就业率为95%。

2. 首要就业去向

首要就业去向实际是调研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主观选择和排序,并不等于实际去向。从总体上看,财税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首要就业去向较为集中,76%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其中35.2%选择金融机构,18.5%选择工业企业,16.7%选择商业企业,5.6%选择各类事务所中介机构;其次是升学,有27.8%的毕业生选择,比重也较大;而选择传统就业方向财税机关的仅为13.3%、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仅为1.9%。可见,就业方向已发生了变化,企业已成为财税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这可能与目前第三产业大发展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勃兴的背景相关。

3. 就业去向的院校差异

从学校层次上看,“985工程”高校的首要就业去向选择升学的比例最高,达71.4%;“211工程”高校的就业去向集中在金融机构,达62.5%;一般院校的就业去向较为多元,各类型单位都有,其中金融机构(43.3%)、工业企业(30%)、商业企业(26.7%)相对较多。因为独立学院样本太少,难以说明其就业去向的差异,在此不做分析。

四、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成效

调查显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财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

1. 人才培养目标呈现良好适应性

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就业率来看,近三年样本高校财税专业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5.34%,表明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度较高。调查也发现,样本高校都认为自身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70%以上的高校认为适应或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就业去向来看,学生就业去向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以财税机关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各高校能够面向市场,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使得目前的财税专业人才培养较为贴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去向的匹配度来看,以应用型、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非升学)的比例较大;以研究型、创新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升学的比例较大,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去向比较匹配。

2. 课程体系较为完备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完善,财税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首先,财税专业课设置相对集中。比如在专业基础课方面,普遍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在专业课程方面,普遍开设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法)、政府预算、税务管理等。其次,课程设置能与时俱进。表现在应用性课程比重增加,根据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改变更新课程设置等方面。最后,课程设置能因校制宜。调研发现,不少高校都能根据自身师资、区位、定位等情况开设审计学、数据库技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特色课程,为学生的错位就业、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 实践教学初显成效

财税专业实践教学成效较为显著。所有样本学校财税专业均设立了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实践教学环节种类较为丰富,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自主实践、校内仿真实习、集中实训、行业调研、毕业实习等形式。60%以上的学校设有4种及以上实践教学环节。财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很大,平均每所样本高校有实习基地8个,“211工程”高校实习基地的平均数量甚至超过11个。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财税专业人才培养。

4.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

我国财税专业发展的历史比较悠久,很多老牌高校长期开办财政学类专业,学科基础深厚,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师资、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整体上看,财税专业师资水平较高,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高级职务(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等指标都已经达到或远超过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的优秀标准。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师资水平在不同类型高校间呈梯次分布,部分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独立学院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和博士教师比例均与平均水平相差20余个百分点,急需提升;同时,即便是部分“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由于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教师的梯队建设和知识更新仍有待加强。

5. 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基本形成

目前,各高校财税专业质量评估制度基本建立,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采取了学生评教、奖惩制度等许多积极有效的评估措施。同时,加强监控制度建设,确保各项质量评估制度的有效落实。比如,把教学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院系领导是所在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层层抓落实,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时,坚持实行教学质量和教学表现“一票否决制”;实行学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将本科教学工作纳入院系管理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有效的评估和监控,切实保障了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视评估过程而忽视评估信息利用的现象,有待改进。

五、存在问题与相关建议

1. 适当降低总学分

减少本科学分是现阶段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趋势,过高的学分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限制了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体来看,财税专业的总学分设置偏高。调研发现,样本高校的平均总学分为165.5,其中总学分设置集中在160~169学分的专业占51%,170乃至180学分以上约占32%。根据武汉大学2014财政、税收学排名情况发现,前十高校的平均总学分为160~162,部分“985工程”高校甚至只有140学分,远低于样本高校的平均总学分。财税专业有必要逐步推进学分改革,适当削减总学分,增加实践学分。通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等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优化课程设置

调研发现,一些财税专业基础课程被弱化,比如财政史仅有8所高校开设,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些学校通识类课程严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缺少;社会研究调查方法等工具类课程在一些学校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财税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建议各高校在不减少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定位与学生选择,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研究型高校应该充分挖掘本校的优质资源,加大力度开设研究型课程,如财政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中高级西方经济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保持连贯性;以教学为主的一般院校,需要更多考虑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要增加财务、会计、法律、管理、金融等与实务关联较密切的课程,提高素质训练课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其次,各高校尤其是一般院校和独立学院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重视利用开放课程(慕课)和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突破自身师资的限制,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3. 强化实践育人

实践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调研发现,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不少高校财税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首先,各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明确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界限,切实提高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质量。其次,提高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契合度,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结合,加强设置桥梁课程,增设社会研究方法等工具类课程。教学内容上,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市场,应鼓励专任教师与具有一定经验和水平的实务工作者共建财政学类专业特色课程,加深学生对财税专业实务的了解。最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实习基地准入门槛和后续建设,切实发挥实习基地的平台作用,鼓励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挂职锻炼等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尽管财税专业师资水平总体较高,但部分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且财税专业专任教师存在进修与培训不够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着力推进不同层次院校间的师资交流。985、211工程高校财税专业的师资水平较高,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培训班等形式为弱势院校开展师资培训。其次,在教指委的指导下,各类高校也要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根据财税专业教学能力发展需要,积极借鉴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服务咨询、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改善教师教学,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5. 严格把关教材建设与选用

仅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收录图书进行检索,就找出在2010~2013年期间,我国出版的各类《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教材78本,质量良莠不齐,重复建设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议各院校在教材出版、资助与奖励方面,加强论证,严格评估和把关,提高教材出版质量。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选用优秀教材,尽量选用获国家级奖、国家规划立项、国内外知名学者编写的教材。

[感谢49所高校的56个财政、税收专业和10个用人单位配合调查并及时反馈调查问卷,本文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

牌楼建设申请报告 篇4

尊敬的XX领导:

XX村位于X县县城正西方向10公里处,X山山脉X山脚下,两条河流滋润着全村X户X人,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和纯朴民风的村庄。自X年被确立为“百村行动”村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抓住机遇,务实重干,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距离“百村行动”村的目标仍相差甚远。为了更好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经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新建一座牌楼,其意义首先是作为前合会村的村口标志,其次是纪念家族先人XX(宋XX年间任XX),缅怀其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现经村委多方凑集资金,仍有约X万元的资金缺口,特恳请贵单位解决资金为盼!

礼!

XX乡XX村村委会

学校维修建设申请报告 篇5

教育局:

郎家营小学是一所非标准化农村小学。为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2015年郎家营小学急需进行部分建设及维修,项目及预算如下:

一、随着锅炉房的建设,目前缺少配套煤屋子,冬季用煤只能暂时安放在露天操场。

煤屋子:面积120平方米,预计资金4万元。

二、学校冬季一直是火炉取暖,室内墙面烟熏火燎已经发黑,部分墙面脱落,急需重新刮大白。

刮大白: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预计资金3万元。

三、学校围墙于2010年翻建,但幼儿园外墙墙体高1.70米,不符合安全需要,需整体加高。

幼儿园墙体加高:长45米,高0.3米,预计资金4000元。

四、学校主席台后墙地基处理不牢固,砌体不达标致地基下沉,砖块腐朽,墙面脱落严重,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主席台背景墙:长7米,高4.5米,预计资金8000元。尊敬的领导,我们知道需要维修的学校还很多,但我们学校目前急需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已经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教学,不得不向领导申请,恳请局领导能给予考虑,并予以解决为盼!

公路建设申请报告 篇6

关于崇虎湾自然寨公路建设申请书 尊敬的„„人民政府及工业园区领导: 你们好!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如今相邻的村及相邻的寨子都已修了水泥路。我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看着周边的村庄都迈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成了我自然寨的共同心声。

崇虎湾自然寨位于中高野村东部杜家对面,距离镇中心有10余公里。周围林坡面积达百余亩,大面积的耕地。人口20余户,我自然寨原有一条通往胡家洞主干道的路道(此道与通往光复村一个路口在长湾段分路),原有道路通行4-6吨的货车,方便了我自然寨及邻寨的生产生活。但由于工业园区出口大道的建设使原有长湾段及通往我自然寨的道路(长湾段)损毁比较严重,现在摩托车只能勉强通过。因本自燃寨道路不畅通已经有近一半人口搬迁至田坝。

我自然寨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区,以前能运输千斤货物的不费力的道路,现在我们却担着几十斤都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种田种地用的肥料、修缮用的水泥必须挑到家。老人小孩有什么疾病孕妇分娩上医院这些都面临着重重困难,给我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再说,相邻的三个自然寨有很多田地在此路的两端。道路的损坏使现在的生产生活很不方便。更谈不上建造砖瓦房和奔小康了。

修复通往我自然寨道路的目的:自然寨在田坝并没有合适耕地,现在也只能回长湾种粮、种菜等。保障道路通畅,必然会使我自然寨的生产生活更方便。

原道路口为工业园区出口大道长湾到永丰一组下高野崇虎湾自然寨入寨道路。

金山银山修路是靠山,由于道路被破坏而直接影响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再发展的积极性。道路修好后,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一旦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地打工的青年将回来投资发展,会极大地刺激村的经济主体。为此,恳请政府及各级领导本着支持“三农”,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精神,筹拨资金予以我自然寨道路维修,使我自然寨不再为交通的不便而苦恼,帮助我寨赶上时代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恳请领导批准为谢!

俗话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上级已实现村村通的政策下,我自然寨村民特向镇人民政府及工业园区申请,修建一条通往我自然寨的幸福路。以便我们能赶上社会的美好生活。望批准为盼!特此申请

„„崇虎湾自然寨全体村民 2014年2月篇二:“十三五”重点项目-公路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公路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凡是被纳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项目投资申报时必须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制而规定的一个文体,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政府审批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经济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

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流程:我们将根据不同的行业、专业、地区对项目申请报告的不同要求,编写符合要求的的项目申请报告。首先确定任务的方案和侧重点,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不同的研究提纲、确定各部内容的深度要求,经与委托方协商后,组成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确定项目经理,进行现场考察、搜集资料、尽职调查、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提交规范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配合项目单位完成发改委立项、核准、融资等后续深度服务。

关联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国家规定的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1.1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名称 1.1.2申报项目名称1.1.3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 1.1.4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1.2公路建设项目概况 1.2.1公路建设项目名称 1.2.2公路建设项目性质 1.2.3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 1.2.4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1.2.5公路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2.6原辅材料及用量 1.2.7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 1.2.8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 1.2.9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2.10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1.2.11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及招投标 1.2.12公路建设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1发展规划分析 2.2产业政策分析 2.3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1资源开发方案 3.2资源利用方案 3.3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4.1.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指导文件 4.1.2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规范 4.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4.2.1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 4.2.2公路建设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公路建设项目能源消耗表 4.2.3能耗指标分析

4.3公路建设项目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3.1节能措施 4.3.2节能效果分析篇三:公路建设申请报告

公 路 建 设

申请单位:贵州省文强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时间:

申请报告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目 录

一: 基本情况 二: 建设依据

三: 建设内容及规模 四: 建设效益 五: 建设投资概算 六: 建设资金筹措 七: 建设实施 八: 报送单位

一、基本情况

1: 建设名称: 修文县六屯乡武家寨核桃种植基地公路2: 建设地点: 六屯乡武家寨核桃种植发展基地公路 3: 建设类型: 三类贫困村 4: 建设实施单位: 贵州省文强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5;建设实施单位性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

6: 建设依托单位; 修文县农委 7: 建设主管单位: 六屯乡人民政府

8: 建设类型: 种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9: 建设性质: 新 建

10: 建设日期: 2011年10月10日己开始建设

二、建设依据 1:建设区概况:

建设地区地处六屯乡都堡村武家寨境内,有锅底坑、尖底麻窝、独山麻窝、塘麻窝、大麻窝、小洼、石门坎、张家麻窝、狗吊岩、大坡上、马路、小寨、李家麻窝、龙翁冲、林家山等地段有3000多亩肥沃的土地,有新增地开发价值的荒山坡地达1000多亩,合作社现己将其规划为核桃种植基地,计划在2012年3月完成核桃种植1000亩。武家寨八个小组现有用材林近3000亩,由于没有路,给国家和村民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2008年的一场雪凝灾害,大到30㎝,小到10㎝用材到处被压倒在山上,无法往外运出,大坡上和尖底麻窝在不同时间内就发生了两场火灾,烧毁了价值几十万元的木材,这都是无路所造成的损失。

正如2011年9月7日贵阳市市长李再勇来六屯所说的那样,“发展农业产业要站在省会城市角度,把农业与工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做出特色,成为产业农业、景观农业、旅游农业、效益农业,当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对于我们武家寨八个小组、210多户人家、1100多人口来说,只有利用农村土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有出路,实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种养殖发展和生态林业发展,才能符合各级政府所提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健基础。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必要性:

因都堡村是全县农业大村,武家寨是都堡村土地最多的村寨,有8个村民小组,地理条件比较优势,有肥沃的土地3000多亩,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近3000亩需要防火保护。

该地区没有工业污染,青山绿水,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引导农民走增粮增钱的路子,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们的必然之路。为了更好的解决我们过多“双留守”实际情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农民、农业、特色经济,确保村民的经济增长,吸引长年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创业发展,有效解决长期的“双留守”问题。

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行种养殖。打造蔬菜、果树种植、禽类养殖的有利发展。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成为新型农业经济家园。2: 可行性:

① 我们有勤劳的村民,有不计报酬的管理人员,② 有3000多亩肥沃的土地,③ 有尽3000亩的用材林需要防护管理。3: 规模

① 计划修路18.7公里; ② 目前自发在建8公里;

③ 计划2012年建设10.7公里。

④ 需要建设范围有:武家寨后林-锅底坑4000m,狮子望龙-狗吊岩2000m,毛思坑-四方秋1600m,石门坎-石灰窑1600m,小寨-石灰窑500m,通洞丫口-尖底麻窝500m,双坑-独山丫口500m,双坑-经大丫口-经李家麻窝-水井湾3500m,大丫口-经牛皮井-林家山-跳鱼田2000m,李家麻窝-狮子望龙500m,大岩角-独山丫口2000m。⑤ 以上计划需要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逐年完成。

四、建设效益

1、公路建成后,直接受益农户210多户,可直接改变8个小组1100多人口的经济有效发展,改变村民的传统农业生产耕种模式,能有效解决近3000亩森林防火保护问题,减少不应该造成的损失。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篇7

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十八个乡 (镇) , 205个行政村。全县人口23.76万人。宽城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07年, 宽城满族自治县实现GDP81.5亿元人均GDP3.39万元, 财政收入达到11.2亿元, 在河北省136个县中, 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在第14位, 并被国家评定为“最有经济发展潜力县”。近年来, 宽城负荷增长迅速, 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 负荷年平均增长率为32%、售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9%。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用电负荷急剧增加,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分公司党政一班人认清形势, 立足长远, 审时度势, 精心谋划电网发展。从2000年开始, 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多元, 先后完成了农网一、二、三期建设与改造、电网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等工程。目前, 宽城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 总容量240MVA, 110千伏变电站4座, 总容量381.5MVA、35千伏变电站7座, 总容量85.3MVA、35千伏线路12条, 总长182.97千米、10千伏线路30条, 总长825.46千米、公用配电变压器696台。全县电网实现了以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 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 35千伏环网运行的网络结构, 县城10千伏线路手拉手比率达到83.3%。

但是,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农村用电负荷不断增加, 农村电网发展缓慢、部分台区及线路老化、线损率高等现象又突显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充足、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 新农村建设呼唤着新电力、新服务。

在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以后, 分公司针对山区县的特点, 对照国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的相关规定, 确定了C类电气化县的建设标准, 明确了建设9个电气化乡 (镇) 64个电气化村的建设目标。

在推行电气化示范村建设的同时, 分公司领导积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 (包括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技术和产品) ,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水平得以提高, 不断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繁多的信息系统中, 很多都是专有的、独立的, 由各个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建立的, 缺乏统一的标准, 虽然每个系统都可以发挥作用, 但对于整个组织或企业来说是孤立的、隔绝的使得企业的数据既不能支持高层领导决策, 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客户。

县供电企业是农电业务的基层单位, 是农电业务应用的实施者, 同时也是农电业务的数据来源。做好县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和电力行业的分析决策尤为重要。

为了达到国家“186”工程项目的要求, 我们必须从县供电企业底层建设好一套统一的、规范的数据结构, 同时把已有数据通过接口有效整合到新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中, 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传输性。

2 整体技术方案

2.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在管理上, 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 把此项工程列为2007年政府督办工程, 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 发改局、林业、公安、土地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宽城满族自治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的全面协调工作。各乡 (镇) 、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程领导小组, 形成了县、乡 (镇) 、村三级领导机构, 为工程的全面、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利用开展阳光服务、安全用电宣传、优质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万家等活动的有利时机, 广泛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强管理, 保证工期。对9个电气化乡 (镇) 、64个电气化村的工程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 制定了时间进度表, 倒排工期, 确保了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

在技术上, 本项工程将改造的电气化村临近和跨越村庄的高低压线路的裸导线全部更换为JKLYJ型绝缘导线并使用配套金具, 该型号绝缘导线在我县县城电网改造时已经投入使用, 技术较为成熟, 施工工艺较为熟练。绝缘导线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相间短路和接地事故的发生, 提高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用户的用电安全。

本项工程根据技术导则的要求, 满足用户平均4千瓦负荷的需要, 进户线都采用二芯6平方毫米以上并股线, 穿UPVC管地埋敷设, 进出地面处穿钢管保护, 出地面后穿UPVC管沿墙或沿房檐敷设, 进户线过道路, 采用玻璃钢管直埋的方式。本技术的采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容村貌, 且比较符合山区县改造的实际情况, 技术较为成熟, 故障率相对较低。对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配变采用低压无功自动补偿, 可根据配变功率因数实时自动投切补偿容量有效的提高配变功率因数及台区线路末端电压质量。将原有台区配电箱 (柜) 更换为具备控制、电能分配、计量、集抄、无功补偿 (变压器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 、漏电保护等功能的GGD箱 (柜) , 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台区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成熟、适用且实施难度小, 运行维护简单可靠。

2.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2.2.1 本系统实施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电力信息编码规范。建立数据整合平台。整合数据的全方位展示。

2.2.2 信息整合步骤。第一步:对现有系统进

行评估, 并建立需要整合的数据源。

第二步:确定数据访问的标准, 建立数据整合平台。

第三步:面向应用系统和在线决策分析, 对整合数据进行全方位展示

2.2.3 系统建设目标。实现宽城供电公司内部各个不同功能信息系统数据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即横向集成。

实现宽城供电公司与市局, 省局, 国网等系统内部相同功能分系统数据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即纵向贯通。

实现系统的协调、完整及规范性, 减少数据重复工作, 提高效率。

实现企业信息化投资回报率与成功率的提高。

3 建设运行情况

3.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通过全体工程技术员工的努力, 从2007年8月起, 至2007年11月初, 分公司完成了9个乡 (镇) , 64个行政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共更换10千伏绝缘导线6.4千米, 新架设10千伏线路0.58千米, 更换0.4千伏绝缘导线58.82千米, 新架设0.4千伏线路3.95千米, 建设和改造台区34个, 进户线改造4324户, 更换玻璃钢表箱1312个, 安装路灯592盏, 累计完成投资1866万元。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开展, 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低压电网结构,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改善了电能质量,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将S7型及以下变压器更换为S11新型节能变压器和SDH11-M非晶变压器, 农村低压线损率由原来的10.68%降低到9.11%。

3.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信息资源整合共完成投资98万元, 对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信息编码规范、数据整合方案及功能规范、整合数据展现方案及功能规范和系统建设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规范》。详细内容如下:3.2.1规范信息编码。参考CIM模型, 对县局管辖的110k V及以下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建模,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设备资产的统一数据编码。该编码规范应用于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能够实现各专业信息数据充分共享, 减少数据范围的重叠和数据重复录入, 达到简化管理和便于管理的目的, 同时有效指导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3.2.2数据整合方案及功能规范。研究数据整合方案并制订相应的功能规范, 为实现对分散异构的多数据源统一访问, 实时地、智能地将有价值的数据传递给分析系统或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从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提取数据源, 能够完成在线转换和分析。3.2.3主题展现方案及功能规范。在县供电企业层面上, 基于数据整合的结果, 研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题分析类型、技术方案及功能规范, 为企业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提供指导。3.2.4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建设规范。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 提出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架构、技术选择、系统接口、软硬件配置、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规范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4 成果

4.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示范村工程”建设完成后, 2007年分公司农村售电量增长24.48%。比往年正常的增长速度15%多出近10个百分点, 预测2008年分公司农村售电量将达到4815万千瓦时;电压质量明显提高, 供电可靠性均达到99.8%以上, 农村配电网布局更合理、美观, 工艺先进, 与新农村形象相配套;晚上村内主街道和中心广场有路灯, 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新增台区4个/280千伏安, 解决了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改造台区30个/1765千伏安, 能够满足农村居民未来几年内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

4.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完成《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规范研究报告》。

5 创新点

5.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示范村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点为:采用S11新型节能变压器和SDH11-M非晶变压器, 节能增效;进户线都采用二芯6平方毫米以上并股线, 穿UPVC管地埋敷设, 进出地面处穿钢管保护, 出地面后穿UPVC管沿墙或沿房檐敷设, 整齐美观, 美化村容村貌。

健全机制,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 要实现电气化县建设目标, 仅仅做好硬件设备的建设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为客户服务上拿出新举措、做出新亮点。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 为每个电气化村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举措:如在前庄等电气化村设立供电服务室, 发现故障随时处理;村电工服务质量接受村委会监督;严格执行“五流程”制度;积极开展阳光服务活动, 努力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切实体现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

5.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5.2.1内容系统化。本技术规范用来指导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 内容涵盖了县供电企业门户、应用系统应用流程集成的指导、数据接口和电力企业统一编码的编制、综合数据库的规范、数据展现的设计、整合后系统的软件环境说明和硬件网络结构建议。为县供电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全面的细致的技术指导。5.2.2提升现有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县供电企业通过信息整合, 可使企业对企业信息资源实施有效管理, 实现员工与农电业务应用系统协同工作, 综合并统一利用现有信息资源, 提高数据使用率, 为员工提供个性化信息平台管理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不增加应用系统的前提下, 提高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5.2.3规避风险、保护投资。利用信息整合技术可以将现有的农电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到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 而且可以避免不同应用系统、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问题, 通过分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逐渐提高县供电企业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进而增加对县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操控能力。信息整合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有信息系统不必因陈旧而淘汰, 也不必因更换软件而进行再培训。5.2.4实现了“SG186工程”要求的数据共享。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在全系统实施信息化建设“SG186工程”。本设计规范指导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数据共享的需要。5.2.5突出辅助决策支持。企业的核心在管理, 管理的关键靠分析决策本技术规范指导的信息资源整合重点突出主题分析, 依靠灵活的主题分析和多维度的报表展现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分析决策依据。5.2.6前瞻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当前先进而成熟的技术, 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 所采用的技术, 以SOA (面向服务架构) 技术为基础, 包含企业服务总线 (ESB) 、企业门户和应用服务器 (Application Server) 的完整框架并考虑到县供电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平台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本期工程的需求, 也应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并保证系统平台具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5.2.7异种系统融合性。本技术规范中的应用集成不仅要考虑对现有系统的集成能力, 同时还要考虑对集成这些系统时的技术支持程度。换言之, 如果在各个独立系统中的技术路线与EAI平台采用的技术路线相同或相似时, 系统的整合难度会大大降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6 效益分析

6.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6.1.1技术性能效益分析。通过农网三期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 一个以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5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9座35千伏变电站所为网络的坚强电网已经形成, 以创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载体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也日趋成熟。供电可靠性由原来的99.75%提高到99.83%;供电半径合格率由原来的97%提高到100%;电压合格率由原来的98.57%提高到98.64%。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使农村电网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同时也给农电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员工素质, 分公司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全面提升了农电管理水平。一是从提升员工素质入手, 加大培训力度。二是从健全机制入手, 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6.1.2经济效益分析。稳定的供电, 成为推动农村消费的有力保证, 农村小型加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按07年售电量4187万千瓦时计算, 年可增加售电收入327万元。使用绝缘导线提高了线路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减少了故障、检修停电时间, 增加了分公司的售电收入。台区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投入改善了居民客户端的电压质量, 降低了台区线损率。节能型配变的使用, 降低了变压器本身的能耗, 降低了10千伏线损率, 2007年低压线损率为9.11%, 比2006年 (10.68%) 降低了1.57个百分点, 比2006年少损失电量65.73万千瓦时, 按分公司06年全口径平均电价 (0.489元/千瓦时) 计算可增加收入32.15万元。6.1.3社会效益分析。新农村电气话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了电网输配电网络, 满足了农村用电需求的增长, 提高了村民的生活用电质量, 而且为发展村级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 除了让村民们用上了高质量的电能, 还改善了村里的村容村貌。通过改造后, 村里进户线和低压电网布局整齐、合理, 面貌一新, 整个村显得干净整洁。

电气化建设重在服务, 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做到在农电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减轻农民负担, 宽城分公司扎实地做好了电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把电力真情撒满了宽城大地。

6.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信息整合有效的加强了电网信息资源的透明性和共享性, 可以有效把握电网资源、全面有效的掌握局属资产和客户资产, 增强电网可靠性, 进行精细化管理, 提高服务和管理层次, 提高电网社会效益。

促进计划用电、减少服务响应时间、提高电网社会效益。通过信息整合, 全面掌握企业基础信息数据, 可以让各部门协调工作, 促进计划用电。通过整合各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客户服务中心, 业扩报装部门, 故障抢修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掌握负荷分布和用户信息, 了解现场电网结构, 迅速提供有效的客户服务。领导经过综合的决策分析可以有效地调整负荷分配, 错峰避谷, 保证用电客户的有效服务。

7 推广应用价值

7.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工程。

“示范村工程”建设中采用S11新型节能变压器和SDH11-M非晶变压器, 节能增效;进户线都采用二芯6平方毫米以上并股线, 穿UPVC管地埋敷设, 进出地面处穿钢管保护, 出地面后穿UPVC管沿墙或沿房檐敷设, 整齐美观, 美化村容村貌, 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 具有技术推广价值。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是国家“三农”政策在电力部门的具体体现, 承德供电宽城分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己任, 调整思路, 开展了一系列电网建设和电力服务活动, 使宽城县步入了电力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互动双赢的快车道。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也必将成为今后农电发展的必然方向。

7.2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目前县供电企业大多数没有一体化的业务信息平台, 都是以独立的系统完成相应的业务应用, 于此同是也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 不能满足数据的共享、重复使用和数据分析展现的要求, 也不能实现数据上传。为了达到“SG186”工程项目的要求, 同时又能节约农电企业成本, 加快信息化建设, 对农电企业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与资源整合是一条最佳的捷径。

本课题指导的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框架适合当前所有农电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具体技术规范兼顾B/S、C/S两种技术架构提供不同的接入指导,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格式的数据集成, 给出了数据接口规范。

本课题不仅仅对当前数据集成与资源整合方面做了规范, 同时还考虑到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 为后续开发留足空间, 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分析展现,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农电企业数据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规范》为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范围内乃至全国农电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责任编辑:杨春沂

摘要:针对宽城电气化县建设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数据分析建设申请报告 篇8

2013财年国防预算总体规模

201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申请(不含能源部和其他部门与防务有关预算)总额达61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18亿美元,降幅达5%,是近10年来美国防部预算申请额的首次下调。其中,国防部基本预算申请为525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52亿美元(降幅0.98%);海外应急作战预算885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66亿美元(降幅达23.1%)。

各主要部门经费预算申请情况

美国陆、海、空三军经费预算总体上由基本预算和海外应急预算组成(空军还包括非蓝预算,即指保障情报部门、国防健康计划部门以及特种作战司令部工作人员的经费预算),如按支出项目划分,又可分为军事人员费、科研费、采购费、活动与维持费、军事建筑及家庭住房费、基地调整与关闭费等组成部分。

陆军经费预算

2013财年美陆军预算申请数额为1846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84亿美元,降幅9.0%,但仍居三军首位,其中基本预算1346亿美元(详见表1)。

2013财年陆军海外应急作战预算申请500亿美元,也居三军首位。其中,直接用于保障部队海外作战行动的支出高达291亿美元(活动与维持费),占陆军应急预算申请比例达到58.2%。

总体上看,2013财年美陆军预算中:

①军职人员预算仍高居首位。从数值上看,军职人员经费是陆军最大的支出项目,也是陆军优先保障项目。2013财年陆军基本预算中,军职人员预算约564亿美元,海外应急作战预算中该项预算约101亿美元。未来五年陆军人数将有所削减(2013-2017财年拟削减57000人),但官兵待遇将有所提高,其中,个人工资将增长1.7%,家庭住房补贴增长3.9%,生活补贴增长3.4%。

②采购费预算下降。2013财年基本预算中的采购预算为167亿美元,海外应急作战采购预算约29.1亿美元。在2013陆军采购预算中,飞机项目预算最多,为63.4亿美元,占采购费总额的32%,但较上一财年仍减少1.58亿美元。就具体项目而言,计划采购83架“黑鹰”直升机,耗资12.22亿美元;采购25架CH-47运输直升机,并对19架该型直升机进行改造,耗资14.29亿美元;采购19架MQ-1无人机,耗资12.35亿美元,用于增强态势感知能力;采购10架AH-64“阿帕奇”Block Ⅲ型直升机,并对40架该型直升机进行改进,耗资10.39亿美元;耗资1.92亿美元升级“奇奥瓦”直升机等。此外,导弹和弹药预算为3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经费继续投向“爱国者-3”项目。

③科研费预算增长。2013财年基本预算中的科研费预算约89.29亿美元,海外应急作战科研费预算约0.2亿美元。其中,科学与技术预算22.09亿美元,试验与鉴定预算8.96亿美元,其他科研经费预算58.44亿美元。在陆军科研预算中,空中导弹防御预算为10.32亿美元,占科研费比重最大,为11.53%;车辆研发预算位居第二,为9.54亿美元;网络研发预算5.46亿美元,居第三位。

空军经费预算

2013财年空军预算申请额为1543亿美元(详见表2),较上一财年减少82亿美元,降幅5%。

总体上看,在2013财年美空军经费预算中:

①军职人员经费预算有所下降。2013财年申请28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1亿美元,降幅为3.7%,军职人员数量将削减9900人,但官兵个人待遇将有所提高,其中,基本工资增长1.7%,基本生活补贴增长3.4%,住房补贴增长4.2%。退伍军人医保费用则受经济因素影响有所下调。

②活动与维持费预算有小幅增长。活动与维持费是空军基本预算中申请数额最大的项目(443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3亿美元,增幅0.68%,主要用于保障当前作战行动及79个主要基地的各项任务。其中,文职人员工资增长3亿美元,增幅为5%,飞行作战预算增长9亿美元,机动作战预算下调2亿美元,此外,空军将有227架飞机退役,飞行编队总数将削减4%,基础设施保障预算下调7亿美元。

③采购费预算降幅最大。受预算削减等因素影响,2013财年空军采购预算为18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0亿美元,降幅高达14%。其中,飞机项目经费预算最多,为110亿美元,占采购费的59,8%。列入采购清单的装备包括:24架MQ-9“死神”无人机,19架F-35A“联合攻击战斗机”,2颗“天基红外系统卫星”、2颗“先进极高频卫星”(AEHF)、4枚“渐进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EELV)。

④科研费预算略有下降。2013财年申请17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5亿美元,降幅为2.8%。在科研费预算中,重点投入项目为F-35战斗机项目、F-22软件升级项目以及F-16的延寿计划。

海军经费预算

2013财年申请数额为1701亿美元(详见表3),较上一财年减少29亿美元,降幅1.7%。

总体上看,2013财年美海军预算申请各主要项目较上一财年均有所下降,具体预算情况如下:

①军职人员经费预算。2013财年申请442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79亿美元,降幅为3.3%,军职人员将减少3000R,但官兵个人待遇将有所提高,其中,基本工资增长1.6%;住房补贴增长3.6%;退休金为64亿美元,增长4.9%。此外,海军陆战队住房补贴较上一财年增长4.2%。

②活动与维持费预算。活动与维持费预算是海军基本预算中申请数额最大的项目,2013财年申请49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降低26亿美元。其中,航空军事行动费较上年减少30亿美元,海军陆战队活动与维持费较上年减少3亿美元,作战/武器保障项目减少12亿美元,训练与教育费减少2亿美元,预备役部队活动与维持费减少7亿美元,动员费减少5亿美元,仅有舰艇运行费和基地运行费两个项目较上年度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3亿美元和20亿美元。

nlc202309040712

③采购费预算。2013财年申请425亿美元。舰船方面:计划采购4艘“近海战斗舰”(LCS);1艘联合高速船;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1艘CVN21航母。飞机方面:计划采购6架F-35B;4架F-35C;26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12架EA-18G“咆哮者”;P-8A巡逻机的采购数量由上一财年的2架增加到13架;MQ-8B无人直升机的采购数量由2012财年的12架减至6架。

④科研费预算。2013财年申请约169亿美元,其中,发展经费为141亿美元,所占比例最大,达83.4%;科学技术预算为20亿美元;科研管理预算为9亿美元。

预算特点及趋势分析

根据美国防部公布的报告,2013财年美国基础国防预算较2011与2012财年的水平均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政府提出的国防预算“瘦身”的要求,这是奥巴马政府为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防经费使用效益以及争取总统大选所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纵观201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其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及趋势:开启裁军步伐,军职人员预算将呈

持续下降趋势

在2013财年国防预算中,军职人员经费预算为1351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4.7%。受新军事战略及经费削减的影响,美国防部计划自2013财年起,在未来5年内大幅削减人员规模,构建规模更小、编制更精、反应更快、战备更好的作战部队。

现役军人

2013财年预算申请报告指出,未来5年将削减现役军人10.3万人。其中,陆军的削减幅度最大,将削减7.2万人,人员规模控制在49万人;海军陆战队将削减2万人,人员规模控制在18.2万人;海军将削减6200人,人员规模控制在31.95万人;空军将削减4200人,人员规模控制在32.86万人。

预备役

2013财年预算申请报告指出,未来5年将削减预备役2.2万人。其中,海军预备役将削减9100人,人员规模保持5.71万人;空军国民警卫队/预备役将削减7400人,人员规模保持17.07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预备役将削减5000h,人员规模控制在55.82万人;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未列入削减计划。

武装力量编成

2013财年预算申请报告指出,未来5年陆军将削减8个基本作战训练中队;海军陆战队将削减6个旅级作战队和4个战术飞机编队;空军将削减7个战术飞机编队;海军将退役7艘巡洋舰及退役两艘两栖登陆舰(LSD)。武装力量精简将节约近500亿美元开支。

另外,在过去10年,军队卫生保健费增幅已超过两倍,这一现象引起奥巴马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国防部采取了一系列减少军队卫生保健支出的措施,使2013财年军队卫生保健费预算较上一财年下降41亿美元,降幅7.8%。

强调均衡发展,装备采办预算投入将突出重点领域

美军装备采办费主要由科研费和采购费两部分组成,2013财年申请1682亿美元。其中,采购费预算为988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5.5%;科研费预算为69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降低2.8%,科研费中的基础研究投入增长5%,应用研究投入增长4.4%。

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升作战能力,美军计划进一步优化采办支出结构,拟采取以下举措:

①明确优先投资领域。2013财年,美国防部按照《国防战略指南》的要求,将重点投资以下项目:科学技术项目优先级最高,计划投入119亿美元;特种作战部队采办项目投入104亿美元;空军无人机系统项目投资38亿美元;网络电磁空间项目投入34亿美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项目投入97亿美元;空间领域项目投入80亿美元;KC-46坦克项目投入18亿美元。

②中止或调整部分主要装备项目。未来5个财年,美国防部计划中止下列6个主要项目,节约96亿美元经费:中止“全球鹰”Block30、C-27联合货运飞机、“悍马”战车、国防气象卫星系统、C-130航电现代化项目、中程海上巡逻机系统。美国防部计划对7类项目进行调整,未来5财年将节约418亿美元,包括:联合攻击战斗机,造舰项目,地面战车项目,中型战术车族,“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联合空对地导弹,更改“鱼鹰”倾旋转翼飞机和“海神”反潜机、E-2D预警机等飞机采购项目的采办进度。

防务策略调整,大幅减少海外应急作战等经费预算

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进入尾声,美军反恐作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3财年,美军海外应急作战预算大幅缩减266亿美元,未来海外作战需求也将呈下降趋势。除此之外,美国防部还提出未来5财年削减下列项目共计600亿美元支出:国防部长办公厅和国防部业务局削减107亿美元;军事建筑调整削减82亿美元;差旅和印刷经费削减5亿美元;企业IT削减41亿美元;战略资源削减22亿美元;精明采购削减53亿美元;设施保障简化方面削减53亿美元。

在金融危机、总统大选以及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下,奥巴马政府于2011年签署了《预算控制法》,明确大幅下调国防预算的决心,并在今后几个财年加以落实。总体上看,2013财年国防预算的下调,既是对该法案和《国防战略指南》作出的响应,同时明确了美国军事的未来走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即将迎来缩减规模、着力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的第二个大的转折点,美军预算深度调整序幕已经拉开。

上一篇: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下一篇:涂料与涂装工艺学的化学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