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2024-10-26

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共10篇)

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篇1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的尝试

情境教学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感性认识;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品德教育;以训练语言发展为手段,贯穿课堂始终。教学情境的创设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从学生生活中截取,强化生活的关系。课堂教学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扎实体现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以现有教材为核心,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工作,情境交融,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途径。同时也能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拓宽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的知识空间。

我们的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各种习题的训练中。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我们的教师必须进行情境教学的探索。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课堂情境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转变了教育观念,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流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依据学科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构建了“创设情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能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主导的“他主学习”,走向以独立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由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到带入情境,提供学习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知识,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结合。我们每位教师都清楚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呈现教材画面的,要让学生感受其美,就要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教学。我们教师就要把直观的画面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完成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

情境教学运用暗示导向、情感驱动、角色效应、心理场景的整合。运用暗示导向。在情境教育中,把跨度宽阔的教育、教学空间,用各种暗示手段联动起来,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渲染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愉快、书籍的智慧及学生蓬勃向上的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无意识倾向处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还可以使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在优化的情境中,学生将经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随着情境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情感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延续、反复、发展,让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在其间受到了很好的陶冶,并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情境教育创设的情境,总是蕴含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和活动需要所设计的角色,让学生扮演或担当角色,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将渲染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由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成为积极参与的主动角色。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的生活空间成为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和学生情趣。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学生得到一种满足,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推力下,学生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置身其中的教师也即时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在心理场中得到整合。推进和促使儿童的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那么什么是教学情境呢?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在传统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基本不需或很少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境,因而,创设教学情境在传统课程的条件下还不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呢?

传统教学也注重情境创设,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这也就是说,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孩子的眼前,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教师就可以直观的给学生一个1平方厘米大小的东西,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到1平方厘米就这么大。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那么自己的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再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低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不足,只知道人民币的不同面,不同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都不了解。如果教师能打出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讲解再加上生活中的认知,学生会对人民币认识的很透彻。在教学中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与之相联系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生识记“晶”字时问学生:天空一个大太阳天亮不亮?学生答:“亮”。那在大太阳下面还有两个并排站的小太阳天空会怎样?“更加明亮了”。师:不仅明亮还有些耀眼,三个太阳在闪闪发光这就是“晶”字。这种让学生充满想象的教学,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的脑海里。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毫无激情,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是冷漠、无激情的来听。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是没有质量的课堂。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总之,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倾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做到:

1、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桎梏,打破“教材是唯一知识源”的传统思想。

2、根据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进一步落实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

3、密切学生学习生活和实际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主动去获取知识,并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4、教师创设多种情景,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广泛地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5、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获得学习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突出趣味性、思考性、现实性。实施情境教学的措施:

1、强调教师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彻底改变“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倡导教师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短时间、大容量、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拓展教学活动领域,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获得情感体验、心灵感受,拓宽视野,磨练意志。

.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拉近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录像、动画片、学生表演等多种方式,以活动为载体,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利用书中的情境图和儿歌的表演,让学生在愉悦之中巩固知识。

.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教师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联系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用实际行动去尝试、去讨论,最终得出结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多向思维。师生关系应是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的语言,紧扣目标,引导学生逐层深化,激活学生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

情境教学拓宽了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益。同时,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创设一种“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以及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发展。情境教学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学科素养连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情境教学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为儿童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促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篇2

一、教学情境体现教学者的教学原则和思想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教学原则正是当前时代教学思想的反映。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 从而使它流于形式。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能单纯以灌输知识为重, 而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这种理念是当前最新的教学理念, 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发展的一种创新。它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情境教学, 是现代教学对课堂情境创设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现代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因而, 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二、教学情境体现出教学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能体现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得当的。在课堂的创设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某个典型例子, 通过这一典型实例, 引导学生从美术课堂学习的角度, 运用相关知识自主发现、自主探究问题。这无疑是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 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又间接地促进了教学情境的改进和完善。情境教学方法, 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可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 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求知欲, 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之中融为一体, 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三、教学情境的转变体现出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又促进了教学情境的变化

教师在使用这一情境时, 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大胆提出各种知识上的假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无论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 教师都要鼓励学生继续下去。学生发言中, 教师要认真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听取了学生的回答后,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讲解学生最初的假想。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 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 这样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如学生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机拍成照片;课堂中进行自由讨论、发言、辩论、作记录;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等。我们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往往冷落了持有与教学目标不同意见的学生, 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降低了学习效率, 这种做法在情境教学中是有害的。这就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对教学情境的转变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教学情境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依赖于教学理念和教师教学方法。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多数学习者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而良好的教学情境则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更离不开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想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实现重大的突破, 教师就要创设出新型的教学情境。首先, 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 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从而转变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新观念中来。其次, 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的课堂情境在认识活动中突显出来。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 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 可以增进学生对现代学习方法掌握水平的提高。

五、现代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又决定着教学情境发展的方向

情境性评价不是呆板地执行预定的评价方案, 而应该是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学生课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意见, 不仅重视事先预定的评价项目, 而且还应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评价项目。要强调评价的主体性, 这主要指评价不是评价者单方面地对被评价者进行鉴定, 而是要求二者进行广泛的对话与交流, 强调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被评价者的意见和想法。过去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认定, 因而, 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而现代的教学情境则要求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 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从而才能使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 在关注过程中, 才能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如电影、电视、影像、参观、旅游, 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 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 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 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自己的美术作品, 进行交流。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都可作为教学资源。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丰富学生体验, 激起学生联想, 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 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运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达到教师乐于奉献, 学生热爱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 更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

摘要:一堂成功的课, 良好的情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 教师除按照大纲要求, 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以外, 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情境, 力求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紧紧地抓住, 用独特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美术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情境教学——美术情境教学的启示 篇3

关键词:情境教学 教学评价

一堂成功的课,良好的情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除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情境,力求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紧紧地抓住,用独特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谈谈对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情境体现教学者的教学原则和思想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时代的特征,教学原则正是当前时代教学思想的反映。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从而使它流于形式。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能单纯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这种理念是当前最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发展的一种创新。它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对课堂情境创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因而,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二、教学情境体现出教学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能体现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得当的。在课堂的创设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某个典型例子,通过这一典型实例,引导学生从美术课堂学习的角度,运用相关知识自主发现、自主探究问题。这无疑是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又间接地促进了教学情境的改进和完善。情境教学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的心理,可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求知欲,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之中融为一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三、教学情境的转变体现出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又促进了教学情境的变化

教师在使用这一情境时,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提出各种知识上的假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教师都要鼓励学生继续下去。学生发言中,教师要认真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听取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讲解学生最初的假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这样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如学生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机拍成照片;课堂中进行自由讨论、发言、辩论、作记录;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等。我们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往往冷落了持有与教学目标不同意见的学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这种做法在情境教学中是有害的。这就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对教学情境的转变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教学情境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依赖于教学理念和教师教学方法。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数学习者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而良好的教学情境则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更离不开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想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实现重大的突破,教师就要创设出新型的教学情境。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转变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新观念中来。其次,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的课堂情境在认识活动中突显出来。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可以增进学生对现代学习方法掌握水平的提高。

五、现代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教学评价的转变,教学评价又决定着教学情境发展的方向

情境性评价不是呆板地执行预定的评价方案,而应该是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学生课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意见,不仅重视事先预定的评价项目,而且还应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评价项目。要强调评价的主体性,这主要指评价不是评价者单方面地对被评价者进行鉴定,而是要求二者进行广泛的对话与交流,强调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被评价者的意见和想法。过去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认定,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而现代的教学情境则要求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才能使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如电影、电视、影像、参观、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都可作为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体验,激起学生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运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达到教师乐于奉献,学生热爱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

参考文献:

[1]美术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2]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如何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篇4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本文就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进行了肤浅的讨论。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景创设

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情境描述或对其环境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从而可以在具体教学中使孩子们更快地进入音乐情境,受到音乐感染,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进入角色。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结合乐曲意境、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生活展示情境“教师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以故事导入情境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如果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则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谈话、猜谜语,也可以是游戏、讲故事等。如新课之前,我这样导入:“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春天来了,它们要举办一场田径运动会,还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高兴吗?”(高兴)“它们也很高兴。听!有些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呢?”于是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静静聆听乐曲,仔细辨别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随音乐模仿它们的形态和叫声。接着我说:“今天兔子和乌龟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大家想看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想听故事《龟兔赛跑》。以动画进入情境

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渗透各学科领域。音乐教育更不例外。教学中,老师们充分运用音响、文字、投影、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生动活泼地展示教学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及审美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龟兔赛跑》这课,当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时,我迅速点击鼠标,播放音乐故事,让学生欣赏音乐动画。于是他们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欣赏了整个音乐故事;并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熟悉故事内容后,我创设了《找气球》的动画游戏:让学生听辨乌龟、兔子的主题音乐,想想哪些气球是兔子的、哪些是乌龟的?学生都能快速准确地选择。因而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也就是把音乐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老师适时指点、启发、描述,能主导学生认知方向,让他们充分感受形象,巩固学习内容。如完整欣赏《龟兔赛跑》之后,我把五幅表现音乐童话内容的画面同时展出即:森林的早晨---比赛开始(发令)---兔跑、龟追(比赛中)---兔睡、龟赶(比赛中)---比赛结束(欢庆胜利),让学生分段赏析,并思考每段音乐分别表现的是哪一幅图?同时引导学生讲解每一幅画的大意;这样,学生在看、听、说等训练中深刻理解了音乐童话所表现的内容,并很好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各种能力。以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以探索创建情境

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场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不停地思考,在想象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有的同学表现的不太完美,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在这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篇5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转变。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要将具体的真实的事物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情景。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也一定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教学中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勾勒的美景氛围的同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幽默风趣、清晰、精确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人性化的语言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互动能优化教学情境,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效果。加入一些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的称谓和礼貌用语。这样能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清晰的语言,变化的语调和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兴趣,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的能力。如在学习能被2、3、5 整除的数这节内容的时候,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叫学生随意举出一些数字,老师很快说出能否被2、3或5整除。之后由学生计算验证。他们感到惊奇,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欲望。这种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借助问题创设情景一般包括:

1.实用性问题。

借助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往往在教学活动中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认识人民币》的导入设计:

师:(课件出示超市画面)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超市、商场。

师:小朋友,你们去超市干吗? 生:妈妈带我去买衣服。生:我去买薯片吃。

师:那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 生:钱。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名字吗?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结合超市购物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购物的经历,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在设计时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换币、取币和付币等活动。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探究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中试着应用知识,发展了能力。

2.兴趣化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在课堂中牢牢把握住学生。因此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提出兴趣化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也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经验和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最好方式,多媒体技术正是将这种经验和实践具体体现的最好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如在实践英语教学中,教师讲授“Where are you from?”一课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播放祖国秀美的山河,并配以动听的音乐,当画面打出“Hong Kong·Macau”时,学生从如画的风景、紫荆花的图案、澳门的区旗中辨认出画中人分别来自香港、澳门,然后让学生使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进行对话练习,在此情此景中学生对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在同伙伴游戏玩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书本中的内容,还能收获书本以外的知识。如上《座位》这节课,老师是这样设计情境的:

上课后,老师说:“我想把我们的作为重新调整一下,大家同意吗?” 学生回答:“同意。” 老师说:“我们每位同学的桌面上都放一个纸条,请大家根据纸条上的提示,很快坐到自己的新位置上去,找不到新座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我,我给你帮忙。”不到两分钟,绝大部分都坐好了,唯有三位同学站在那里无法入座。

老师问站着的学生甲:“你有什么困难?”

生甲答:“老师,我的纸条上只写第三排,没有第几号。” 老师把生甲领到三排的空位上入座。

老师问站着的学生乙:“你有什么困难?”

生乙答:“老师,我的纸条上只写第几号,没有第几排。” 老师把生乙领到五排的空位上入座。

老师问站着的学生丙:“说说你为什么不入座?”

生丙答:“老师,我的纸条上第几排第几座都没有写。” 老师把生丙领到一排的空位上入座。

老师问全体同学:“如果要准确地坐到一定的位置上,得知道那些条件?” 学生答:“两个条件,第几排第几号。”

这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很快理解了数学上讲起来让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生动的故事内容,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易于学生的接受,对于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可以使他们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如在语文《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故事的片段作为引子,问:“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出自哪一部名著?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学生在一一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不仅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世界细细的加以体会吧!”

教学情境设计 篇6

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学生作图,思考与点D的坐标有关的向量之间的关系。

2.问题:你能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思路之间得到相互启发。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比较各种解题思路的异同。这里只要求学生谈解题思路,不必书写完成的解题过程。

3.问题:选择不同思路的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其他学生各自解题,完成后与教科书上的解答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写出规范化的解答过程,便于交流。师生活动:学生板书或自行解答,教师巡视。

4.问题:你能说说各种解法的特点吗?不同解法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对解题方法进行比较,总结思想方法。

师生活动:可请学生点评,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小结。本题的解法只有两类,解法一用方程的思想,解法二直接通过向量加法运算。5.问题:变式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向量的坐标运算。

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篇7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概述

情境教学, 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 以引发学生态度体验, 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合理开展情境教学, 不仅可以促进我们英语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 还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从而为我们中职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 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 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所学语言应用于交际。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 创设生活化情境, 需要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充分挖掘生活素材, 并能在英语课堂上巧妙使用,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并将学生引入一种与英语话题有关的生活情境中,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英语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和求知心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学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 在教电子专业学生时, 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 他们英语基础差、兴趣不高, 所以在教“Fun time”这一单元时, 我先根据现实生活抛出了话题, 以此吸引学生兴趣:

“MybrotherDavid, heisnothappy, sohewantstotakepartinsomeactivities to make himself happy, can you give him some advice? ”学生纷纷答道:“watch movies”“dosomesports”“join clubs”……听完学生意见后, 我让学生用英文表述自己提出这些建议的原因并针对“Entertainment activities”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这样, 我就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Talking about entertainmentactivities.而且, 我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 同时也为本节课接下来的内容学习作铺垫。

2.利用角色扮演, 创设体验式情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外语教学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演员, 学生要能表演, 要手舞足蹈, 通过手势、动作、表情等去学习语言, 如果只让学生死板地坐在座位上, 这样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所以,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并在角色状态中去体验、去感悟, 有利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 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好动、富有新鲜感的性格特点, 他们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 采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 可以将他们引入到一个妙趣横生、精彩四溢的英语世界中。

例如, 在学习Unit 5 Let’s do some shopping这一单元时, 在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听说部分和掌握了基本的购物用语后, 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表演情境:母亲节将至, Linda想给妈妈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作为礼物, 于是和好朋友Jenny去了购物广场, 并和售货员展开了一系列的英文对话。然后, 我在班里选取了几名学生对这几个人物进行分角色扮演, 对话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 我就将教学阵地———课堂交给了学生, 学生通过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协作, 将这个对话演绎得有声有色, 班里其他学生在这几位同学的感染下, 也显得跃跃欲试。这样, 我通过为学生创设体验式情境,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和实践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直观式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广泛地出现在各学科的教学舞台上———多媒体技术。它集文本、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于一身,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 并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 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上,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合理引进多媒体技术, 让英语教学在直观、逼真的情境中进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相应的对话情境和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加大课堂容量, 使学生了解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比如, 在学习Unit 1NicePeople, NicePlaces这一单元时, 我并没有一上课就给学生讲解本单元的英语概念和知识要点, 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大量有关世界各国的优美图片和录像资料, 并配上简单的英文解说, 这样学生就用一种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学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名字, 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因此, 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视野, 给学生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 教学效果自然也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4.根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 创设游戏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是学习能力上, 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现象, 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只维持很短一段时间, 大脑会出现阶段性疲劳, 进而进入思维低谷。而利用游戏教学, 则可以减缓学生疲劳期, 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生会觉得原来学习英语并非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 而是充满了乐趣, 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比如, 在学习Unit2 What do youdo?这一单元时, 在教给学生基本句型和语法知识后, 我在班里选了五名学生, 让他们拉手围成一个圈, 再选出一名站在圈中间, 并蒙上眼睛, 摸到一位同学就向他提问:“What will youdo after your graduation?”然后, 这名被摸到的学生要站在圈中间对“Talk about my future job”这一论题用英文进行简单的阐述, 阐述完之后, 蒙上眼睛继续游戏。这样, 我们既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了所学知识, 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让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来。

综上所述,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实施情境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对英语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印象,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英语课堂。当然, 中职英语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 以上仅是我个人几点简单的描述, 希望广大英语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以创新研究出更多可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和途径, 并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化特点和英语水平进行合理运用, 从而达到优化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摘要:当前教育体制决定了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底子薄, 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的学习, 学生学习起来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英语学科的学习。近年来, 通过调查研究了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结构之后, 尝试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 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与大家进行详细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情境教学,生活化情境,体验式情境,直观式情境,游戏情境

参考文献

[1]马羽.浅析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J].成功:教育, 2013-12-08.

[2]陈华英.中职英语有效教学的尝试:多元情境教学[J].海外英语, 2010-10-15.

创设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8

一、利用趣味故事和史话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方向,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探究。问题创设得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会使他们体味到趣味。

在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故事和史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二、借助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由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有些是源于实际生活。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问题的引入也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如果把抽象的问题赋予了实际的意义,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提高了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新课导人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人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例如,在讲平面向量这一章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向量不容易理解,那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把学生代人向量这一节,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小题目:老鼠由A向东北方向以每秒6米的速度逃窜,而猫由B向东南方向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追。问:猫能否抓到老鼠?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去思考速度这样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合课题实际设置信息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章时,有很多的知识要运用勾股定理这一特定的函数关系式,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要回过头来,温习过去已经学过的知识;可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有关勾股定理的内容,然后在上课时看谁查得的资料最多。有的学生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有的学生说:勾股定理乃千古第一定理。在古代,许多民族发现了这个事实;我国的算术《周静算经》中,就有勾股定理的记载;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百牛”定理;有的学生说:勾股定理导致元理数的发现;有的学生说:据不完全统计,勾股定理已有三百多种证明方法,连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也对勾股定理痴痴人迷,他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被称为总统证法。学生了解到古代人民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反映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重大意义以及先民的聪明才智。把这些简单的东西学好了,对高中阶段的三角函数学习大有帮助。

教学中,只要结合具体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就能使枯燥拍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就能把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境 篇9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比较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教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准则,所以教学具有科学性。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学过程的各方面都体现着艺术的基本属性。教学艺术就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富有形象的、情感的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活动的综合。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的。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有一句话,精当地概括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从教学来讲,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如果教学达到艺术水平,说明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即达到“景”“情”“语”浑为一体的境界。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更突出地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创作。一名作家如果缺少创造思维,那是绝不会写出好文章的;小学生作文也需要创造思维,否则,他也不会写出佳作。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要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不能用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教一句,说一句,就要教一句,会说三句。怎样才能让儿童学一句,会三句呢,关键就是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之一,就是采用了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死死地教一句,学一句,不去开拓学生的思路,所以有的小学生作文不是写不出、写不好、就是抄范文。而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深、意远、审美的艺术特点,非常有利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儿童的语言发展很好,学生说话、作文,文思流畅,语言活泼。为了实现情境教学的创造性,在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面,李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出理论体系。如从“丰富表象”做起,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李老师认为要使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起来,首先要丰富其形象,头脑里积存的形象多了,就会构成儿童思维的要素,有时就会组合成新形象表达出来。她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首要步骤”。这里生动事例太多了。孩子们经常兴致勃勃地跑来向李老师报告他们的“新观察”:老师,桃花开了,五个瓣的。我发现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后腿。昨晚,我数星星了,一共数了364颗。老师,我把一块石灰扔在水中,它嗤嗤地响着,还冒着热气。学校里刚锯下的那棵枯树已经五岁了,因为它的年轮是五圈。不过,为什么树杈上的才有三圈呢?……

这些观察结果的表述,就自然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观察的事物在儿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形象保存多了,就成为儿童表达语言的素材。正如李老师总结的“五年来,他们每人写的五百多篇的„一句话‟„观察日记‟„情境作文‟„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童话故事‟,正是这些观察活动的记录”。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情境教学所设情境,往往是模拟式的,这会给学生留下想象余地,如通过教师板画,学生边看边想象;通过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去想象。学生的想象又会丰富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下面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老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所费的苦心:

“……带孩子放风筝,我有意带上蝴蝶、蜜蜂、孔雀这些动物风筝,让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风筝在蓝天上悠悠摆动,仿佛是真的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一般;观察鸡冠花时,每四人一朵,让他们摆动手中的花冠,以表示„一阵风吹来‟,看到花籽纷纷洒落的景象,想象花籽落在土中,当春风来到,又会萌发新的小花秧……所有这些都是有意安排的,启发儿童想象的具体情境。这样的情境,往往具有„新、美、远‟的特点。因为„新‟,儿童便好奇;因为„美‟,儿童便愉快,乐于展开想象;因为„远‟,想象空间广阔,他们易于展开想象。”我读完这段话思考着:现在的青年教师们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爱心和童心,带孩子们一块去放风筝呀!能有多少教师在引导孩子们游戏、观察时,要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少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中设计那么有启发性的导语,又有多少教师认识到教学设计的“新、美、远”会对儿童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什么作用。

在训练学生语言时,应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在字、词、句、篇教学中,首先抓住词句的准确性训练。她从不采用给词“下定义”“加注释”的解词方法,而是以创设具体情境、举实例、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教词句。例如教学“三心二意”(一册《小猫钓鱼》)这个成语,照词典解释为:“形容主张不一致或意志不坚定。”注释虽然准确,但其中除“不”一个词外,其余六个词,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均属生词,以词解词,学生难以理解;这样解释,也往往缺乏词的形象,不能给学生以鲜明的形象。所以要采取了“根据课文前后两部分,小猫钓鱼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作注释:一会儿钓鱼,一会儿捉蜻蜒,一会儿又去捉蝴蝶……像小猫这样做事不专心,一会做这,一会又想做那,就叫„三心二意‟”。学生理解了“三心二意”,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独自说出“一心一意”的词义,再在句子中加以练习。她认为儿童言语的“发源地”就是具体情境,“情境是发展语言不可缺少的广阔的场景”。形象与词句是不能分离的,要使儿童对词语、句子理解准确,词句教学必须与形象结合,形、情、语始终是统一的。所以情境教学很重视要求准确地理解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为了使儿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曾提出“增”“删”“替换”“改动”与原文比较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凭借情境、丰富词汇、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多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李老师的课经常是抓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例如她教学《初冬》一课,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该课中有“茫茫”一词,教师问:茫茫是什么意思,可以说茫茫的什么?于是学生回答:茫茫大海、茫茫田野、茫茫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又问:白茫茫是什么意思,除了形容大雾之外,还可以形容什么?学生答:“白茫茫的浓雾”“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棉田”“白茫茫的鹅毛大雪”“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地上一片白茫茫”。不但丰富了词汇,还会用词造句。又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节,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一般教师到这里就打住了,可是李老师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得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这样的语言训练多么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词汇,同时也为理解这一段启动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使儿童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这些词,对学生以后作文帮助甚大。

2、凭借情境、扩展句子、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情境教学很重视句子训练。

根据所设情境说写句子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方面实例很多,不一一列举。给句式训练句子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荷花》第二小节,通过读,教师提示句式: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要求学生用“又”“还”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然后再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就是要求在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例如有的学生说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脸笑。

接着教师又指点了什么叫“彩色美”,什么叫“姿态美”。这种语言训练是逐步扩展句子。

有时,教师给指出一个总起句,然后要求学生叙述一段话。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范读后,让学生谈感受。将题目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谈感受。

小音乐家杨科。

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如把大家谈的连起来加以小结为:小音乐家杨科是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爱音乐,因为他想看一看、摸一摸提琴,竟被地主打死了。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境教学 活跃课堂 篇10

近海小学:顾娟

摘 要:普及英语教学是当前和今后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小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必要的情境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 教学

一、引言

学习英语,不应该是在呆板和压抑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现如今,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诸如“满堂灌,英译汉”的传统模式仍然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英语打交道,继而学好英语成了一句空话。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巧妙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发展,从而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不同情境所表达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在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的概要

英语情境教学就是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反映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三、情境教学的意义

事实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着很大的意义:(一)降低教学难度,便于解决问题。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琢磨、去尝试、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情境教学能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全面、透彻、快捷的感知、理解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准确、快捷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降低疲劳程度,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

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的注意力,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爱玩是孩子的本性。可以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新知,而不是死记硬背。把要掌握的知识以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在他们对很多的知识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传卡片)、Do the action(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找朋友)、Draw and Colour(画一画 涂一涂)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三)有效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为学生的英语实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从而来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对学生学情恰如其分的全面把握,而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情境教学的运用

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并提供言语的材料,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读、听、说、写能力的提高。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就课堂教学而言,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利用实物,巧设情境。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所以,在教有关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水果等类别的单词时,我尽量通过实物或实物模型来呈现单词, 而且小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实物教学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我在为学生新授水果类单词时,课前预先准备一个篮子(basket),里面装有各种水果,用布盖上。在上课的时候,结合“This is a / an „”与“That is a / an „”的句型,将这些水果掺入到句型中进行操练,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新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无需详尽的语法解释和翻译,学生不仅很快能理解“apple、banana、pear„”等单词的具体含义,同时用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句型。通过这些方式学习词汇,学生不仅记得快,而且准。

(二)利用语言描述、音乐伴随、多媒体展示,引入情境。

教学中,利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结合音乐多媒体等形式来呈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学习牛津英语5A Unit 4《Halloween》这一课中的动物类单词时,我先提出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再接问:“I want to go to the zoo.Do you want to go with me ?”“But how ?”得到学生回答“By bus.”后出示课件中动物园的图片,结合歌曲《Animals on the bus》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课。

小学生特别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优美的音乐(歌曲)伴随着富有表情的对话,能把静态的抽象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歌曲的运用可以用来导入,可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也可以在一节课中间进行,我经常将一些新的英语句子套上小学生熟悉的曲子来唱。如利用Happy Birthday 来渲染生日晚会的气氛,展现生日晚会快乐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三)利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现情境。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所用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能给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多的英语词汇,我们都可以通过生动传神的表情、形象的语言和演示动作向学生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smile时,我就做一个微笑的动作,在教laugh时,做一个夸张的大笑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这两个单词。如学习“What’s this?”这一句型时,我就把某一物用布遮上,故意装做不知道的样子,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猜一猜,根据这一情景,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这一句型的含义,无需再作解释,并引起学生参与竞猜的欲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边说单词边表演动作,这样学生就能从动中学,从玩中学,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图片、简笔画,展示烘托情境。

图片、简笔画可以起到替代实物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那些抽象名词或是不易带进教室的物体用图片、简笔画等来代替。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情境,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简笔画则是每个小学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技能,如,在教动物类单词,如tiger、bear、cat、dog、pig„时,我便利用学生喜欢的简笔画,边在黑板上示范边带领学生练,然后让学生也一边画一边说,学生们在画画的过程中练习说单词比较直观地认识了这些单词,他们看着自己的画,学习起来也就更兴趣盎然。而大部分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所学内容,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五)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有好奇心,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一是就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如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的活动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迅速感知教材内容,并能很容易地理解教材内容。二是结合课文中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利用所学句型进行带创造性的表演,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让学生自己创造情景,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学完牛津英语4B Unit 7《At a snack bar》一课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去购物的情景,购物是每个小学生已经拥有生活经验,在表演中,学生们用英语“挑挑选选”自己亲身感知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语言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即兴发言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设计游戏情景,寓教于乐。

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观的模仿胜于理性的思维,形象的接受胜于抽象的理解。他们更适合在游戏、娱乐中掌握新本领,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的参与教学。例如在学习了牛津英语6B Unit 6《At a PE lesson》之后,学生要会看、会听、会说head, eye , mouth , ear , nose , foot和hand等词。为了避免学生感到厌倦,我安排一个比赛,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参加比赛,每组代表面向本组同学,教师、台下同学先后向每组代表发令,如:Touch your head/eyes/nose/mouth等,要求代表按指令指对部位,全体学生为评判员,用Yes/No随时作出判断,全部做对的代表为他们小组获得一个奖品。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还在黑板上按参赛者人数,画若干个没有五官的人头,教师每念一个单词,每个参赛者蒙住眼睛用粉笔在相对应的地方画出来,直到完成整个头型。如果学生画错了位置,则会出现五官挪位的喜剧效果。学生们一方面觉得有趣而气氛活跃,笑声不断,一方面为了获胜而努力把握每一个单词。这就避免了枯燥的跟读导致的疲倦和乏味。为小学生设计他们喜欢的游戏情景,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办法,使学生乐而好学。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方法,融会贯通,并且要考虑具体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所创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而且自然,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上一篇:2022年年计划下一篇:四年级古诗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