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的读书生活方式

2024-05-10

教师我的读书生活方式(精选12篇)

教师我的读书生活方式 篇1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很赞同这位作家的说法。

首先,我们要读一本“有字之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在书中我们能遇见一切美好。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草房子》,我了解到了物质不怎么丰富的那个年代的人精神的富有,看到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等许多人的成长;读《想赢的男孩》,善良、乐观、执着、积极向上的辛可夫像一个盛满阳光的瓶子,带给我很多启示,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人生的输和赢,让我知道了输得起更可贵。读《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付出的精神,鲍西亚的胆识、智慧又让我折服。这些人传递着很多的正能量,让我们也知道了该怎样做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在书中和人物对话、和世界对话,更要真正走出去,去读一本“无字之书”,让思想和灵魂一起上路。也许我们在书中领略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欣赏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流连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间风光……但总不如亲眼看到震撼心灵。不去黄果树瀑布,目睹不了珠帘瀑布飞泻的壮观;不登长城,感受不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闲暇时,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或看看祖国的秀美河川、壮丽山河,或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到乡间小道去寻得一份静谧。当我们放下书本,回归自然的怀抱,去拥抱自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多了一份阅历,无疑让自己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没错,多读书的人,会更有内涵,灵魂都会变得有香气,生活也会更有味道;多看世界,看风景的人,眼界也会变得开阔,心胸也会更辽阔。如果我们仅仅去读书,去看风景,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书读我们”“风景看我们”的境界上,我们永远不可能提升。所以我们要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读自己的“心灵之书”,就是要和自己内心去对话。时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就能够诗意地栖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于永正老师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默”自己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内心交流的过程。所有的灵感、灵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出的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们必须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好好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能让生命更厚重的话,那么读“无字之书”,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过程,它架起了读“心灵之书”的桥梁。只有读了“心灵之书”,我们才能真正把人生这本书读“薄”,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息”!

教师我的读书生活方式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一个人来说,素养提高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有的人的世界大得能够包容天下,而有的人的世界甚至连自己也容不下。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我认为这与他的知识、学养有关。而文化素养,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笑话:中国古代有一个县官,他的官是花钱买来的,文化水平很低,升堂时看到一个犯人叫“金止未”,他不认识,就喊“全上来”,堂下的犯人全部都上来了。他又看到一个犯人叫“郁卞圭”,又大喊一声“都下去”,所有犯人又都全部退了下去。这样的笑话,在教师中可能不大会有。但有些教师由于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广,文化底蕴不深,有时课堂上难免会念错字,说错话,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多途径,但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读狄更斯、拜伦,怎么理解英国?不读罗曼·罗兰、雨果,怎么理解法国?不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怎么理解俄国?不读杰克·伦敦、欧·亨利,怎么理解美国?还有中国的《红楼梦》、古典诗词等,都应该系统地学习。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他的时间表的分配应是七分读书三分教书。”可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据说,有个学生在美国读博士,听无机化学课,教授借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一句台词来说明一个现象,顺便说起了莎士比亚戏剧,这一说就止不住了,说了两个小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博士生,没有哪个不吃惊,没有人认为他“上课跑题”,而是认为“化学太了不起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多读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多阅读。只有教师真正喜欢读书,爱好文学,被文本打动,拿自己的研习积累和心得与学生交流,不人云亦云,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点燃”和“带入”作用。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于知识学养的纵横辨析、归纳演绎中将其中内容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不愁吸引不了学生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认为,要上好课,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这扎实的功底,不是立竿见影的东西,是要靠积累的。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还要有其“诗外”的功夫。这让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点评。可那节课实在是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课他笔记上也没记下一个字。他问那位教师:“你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可见,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优秀教师的功夫在课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演员,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学好本体知识

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一文中指出:“而今,我们不少语文课泡沫很多,缺乏扎实的本体知识,缺乏学术含量、文化含量。”

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首先要学好本体知识。本体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语文教师本体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近两千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在封建社会,已达到了不可企及的境界。所以,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上海诗人赵丽宏也说过:“我一直有个看法,就是中国的旧体诗在它那个时代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不可超越的,写律诗大概超不过唐代,唐代的律诗在艺术上已到达极致,写词肯定写不过宋人。”还有宋诗也有自己的特色,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唐诗是囔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

唐的文化、宋的文化为什么有厚度?正如蒋勋先生在《“美”的最大敌人是“忙”》中所说:“因为它看到大的,也关注小的。杜甫挤在难民里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都没看到。”

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曾以别样的眼光打量古典诗词,他说:“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江南可采莲’一诗的抽象构成,‘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

要知道,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史上既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诗家苍劲古朴”,词“贵香艳清幽”,故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在表现手法上,“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后来的元曲以“俗”为本色,表现手法则“赋和比多于兴”。

三、多读一点历史

除本体知识外,语文教师要多学一点历史知识。我们的教师,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各方面的修养,只有一个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是不够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教师,他首先应该是文化人。

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那么便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使人明志”,“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左丘明的《春秋左传》、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志”著史的典范。尤其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有诗歌,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文学著作。它写尽了人世间的辛酸,写尽了一个家族的兴旺盛衰,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同时它也是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要研究文学,必须要了解历史。人是活在历史中的。有了历史感,生活的深度就不一样了,精神的深度也不一样了。

四、不可不读哲学

哲学之于教师发展,犹如空气之于生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冉乃彦先生在《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一书中所说:“‘学哲学'和‘用哲学’,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说,哲学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 (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俞吾金《哲学导论》)

实际上,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也包括“人生价值观”,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学哲学可能更有意思,它可以融会所有学科,更有高度。”没错,哲学是一种境界。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思考和价值判断。有人说,看山有三种境界。一曰看山是山,二曰看山非山,三曰看山还是山。这里面的禅意哲思,对教育新常态下教师的理想追求和教育行为不无启发意义。

说到今天的中国教育问题,归结到一点,也许正是因为缺少思想的润泽、哲学的思考。尽管,我们大学里有一门课程叫教育哲学,但今天的教育,很多时候真的是与哲学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读一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林逢祺、洪仁进主编的《教师不可不学的哲学》等书籍。

在古诗文教学中,文、史、哲是三位一体的。柏拉图说得好:“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因此,我觉得教师一定要读点哲学,精神要作一点追究终极和意义的努力。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也就是说,研究智慧的学问就是哲学。因此,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的大都是文史哲与艺术等,也就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文史哲,当是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其中不但有着智慧,也流动着思想。所以,大凡认真学习经典文化者,多能走进真善美的境界。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近年来,难怪许多企业家和大企业高管热衷于学习历史、文化、哲学和宗教。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了人文知识?有一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的大企业高管这样说道:“要论管理知识,最尖端的我们都了解了、掌握了。但到我们这个层次,发现要进一步提升,必须有大智慧。而大智慧,在管理学里面是没有的,都在文史哲里面。”企业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何况我们教师?

五、不能没有美学知识

除文、史、哲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郭沫若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样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经典古诗文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美学范例,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否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取决于欣赏者的美学素养和认识水平。如描写自然美的,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抒写人情美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蕴涵哲理美的,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反映生活美的,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等。这些富有美学意蕴的诗句,需要我们认真去品读和体味。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同时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学会“诗意地栖居”的需要。因此,我们要读一些美学著作,如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

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因为美不仅蕴涵在文学作品里,更存在于生活中。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对于美的发现,更多的不是靠眼睛,而是在心灵的层面。教师只有让美学素养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美,充满魅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美的感染与熏陶。由此,我又想到爱尔兰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名言:“美的追求是生命的真正秘密。”

六、要有国际视野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孙子兵法》考虑所有问题都出于系统性和全局性。战争是这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做中国教育,你完全不看外面的东西,不看外国对中国的研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是“身在此山中”。中国超越百岁的文化巨匠、思想大家周有光有一句名言:“要从世界看中国。”但是,你如果只在外面看,里面的风景怎样你都是看不到的。所以,你要把内和外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国立场,又有世界眼光。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口号,叫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每个人都可以认定自己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美好的东西,虽然不一样,美的东西我们可以共享。只有这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读中国的书,又读外国的书,既读教育的书,又读教育之外的书,甚至是高层次的书,教师才能视野大开,才能走进苏东坡诗中所说的那种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的读书生活 篇3

一谈到读书生活,我首先要感谢一本励志校园小说——《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要不是我读了它,才不会理解“比起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读书的习惯更加重要”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懂得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秘诀。

在我八岁时,经妈妈推荐,我看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那时候我还小,文中有些情节还读不懂,但是,主人公保尔的爱国精神打动了我,使我对国家大事感了兴趣,就又找到《实事文刊》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这下,我又了解了一些国家的新闻实情。

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我对那些《童话故事》《动物世界》一类的儿童书籍失去了兴趣。然而,魔幻小说正在一步步走进我的生活。像什么《哈利·波特与密室》呀,《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呀,都是我最爱的书籍。就因为爱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所以,同学们都叫我“哈迷”。我读这么多魔幻类小说,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乐趣!

前几天,小姨又送我一本散文书——《智慧背囊》,通过这本书,我又对散文有了进一步了解。我认为,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不急不缓的字字句句,在潜移默化地倾诉着它的内容,它的情感,它的感悟……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 篇4

我小时候,家里只有算盘和账簿,没有经史子集之类。

那时乡村几乎找不到书。有天,我在大哥床头发现一本残破的书,繁体竖排,书角翻卷,纸质蜡黄,很多字不认识,我即半认半猜,隐隐知道一个叫宝玉的人,同一个叫袭人的做了什么事。那袭人应该是个女的,书里用的人称却是“他”,很让我不解。

我真正开始阅读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了大学。我上的是家乡一所专科学校,如今改名叫怀化学院。刚进校,老师发给我们长长的阅读书目。可是进图书馆去查,很多书都是没有的。市里有家小小的新华书店,别说书并不多,哪怕有书也掏不起口袋。我星期天会去书店,假装找书却在读书。有年为了应付考试,跑到街上看了几天连环画。那时,很多中外文学名著都有连环画。同学见我复习时很轻松,问:这些书你是哪里看的?我道破天机,引得很多同学上街看连环画去了。

倘若谁从图书馆借到了书,就要在寝室里周转完了才还回去。当时我们学校图书馆有个规定:借书时要注明计划还书时间,大概是为了加快图书周转之故。如此就苦了借书出来的同学,注定是要冒着挨批评的风险。记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我就是从寝室同学手里拿来看的。傅雷先生的译笔,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拿在手里,纸张泛黄发脆,散发着淡淡的霉味。那部书给我带来的心灵和情感冲击,至今回忆起来仍是那么鲜明强烈,仿佛雷电与鲜花同时迸放出炫目光彩。我对音乐、对友谊、对爱情的启蒙都来自于它。我还清楚地记得里面的一些话,比如“没有一场深刻的恋爱,人生等于虚度一样”;“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杀人犯”。那时候单纯,一部小说,一句名言,真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观。

我最初喜欢的是读外国文学,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斯汤达、哈代,等等,大凡图书馆能找到的.书,都读完了。在所有这些外国作家中,影响我至深至重的是托尔斯泰,在他那里,我领悟到伟大的文学家,必须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教师我的读书生活方式 篇5

看完这本书后,我召集所有的好朋友,到我家开“秘密会议”。会议开始了,我对10为朋友说:“大家总能在电视上看到一张张笑脸,但你们关注过山区里贫困的学生吗?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太幸福了,才会对贫困学生‘视而不见’的。”

说到这儿,大家都低下了头,“他们都要每天早起床,走1~2小时的山路,有的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理想,上到一半就退学,回家耕地、喂牲畜,等等!我们就不应该帮助他们吗?”说完后,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看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我主动把我存的零花钱的猪罐子砸碎了,一共26元。之后,大家纷纷跑回家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我还呼吁大家把自己穿过的衣服都拿过来,我说:“要是有破损,我叫我妈妈帮你们修补!”没过多久,东西就堆满了两桌子,大家看了看,都乐开了颜。

我和爸爸在朋友们的“见证”下,点清了所有的物品:90.7元和20多件衣服,30多条裤子,5顶帽子,6条围巾,25双鞋子和40多双袜子…………

我的读书生活 篇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话显示出书的重要性,所以,我有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我把它叫做“晓天的书屋”,买的书基本上看完就整齐的放在那里。我还有个记好词佳句的本子,写完作业,我就钻进书屋里,用本子把有用的营养收集起来,慢慢品尝。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我总结出:读书必须用快乐、正确的方法去读,才会有新的发现。

像飞在花朵中的蜜蜂,像大树上沉甸甸的果实,书籍是我的“长生果”,我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八九岁的我就开始我的读书生活了,那时候读的是借我同学的小人书,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很有趣,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日久天长就感觉不到过瘾了。

渐渐的,我又发现一块“绿洲”,我的爷爷家的大书柜里有成千上万的好书,我便借来看,看的大都“囫囵吞枣”,有的都是不求甚解。吸引我的是各种不同特写作方式和人物的命运遭遇。常常看得我牵肠挂肚。

有一次写什么访友的作文,也就是六年级第一课《山中访友》改成其他的,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时候,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用的几乎是我记得最深,最念念不忘的词句,其中一个就是《鸟的天堂》上,一拍手一只鸟,直到好多鸟,在总的描写一下的句子。

于是,我又悟出一点道理:写作文,就是要多看书,要写的真情实感。但也离不开少许的模仿和借鉴。一篇好的文章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又是作家呕心沥血所创造的,这才算得上好文章。

读书要读透,读的深入,我有时候读书就像与作者对坐在平静的大海上的船里聊天,让作者带我遨游书的海洋,体会作者的心声,这常常使我忘记吃饭,忘记睡觉。

我的读书故事 篇7

一天晚上,妈妈拿着一套《笑猫日记》说:“元元,这是你过生日,妈妈送你的生日礼物。”“哇!太好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一套书啊,真是太棒了!”我欢呼雀跃。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书来,如饥如渴地读着那本书,就像是一匹恶狼,贪婪地吃着可口的食物。不知不觉中,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我仍然迷恋在书的海洋里。这时,妈妈干完家务后,却看到我的作业一个字也没有写。妈妈平和且严肃地说:“元元,读课外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也特别有助于学习。但是你应该正确利用好你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可是你……”妈妈没有再往下说,但是我已经领会了妈妈的意思。

书,你是我的启蒙老师;书,你是我的精神支柱;书,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在书的海洋里,我愿变成一只小船尽情地遨游。

(指导老师:林棉花)

我的读书生活 篇8

我第一次和书接触是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我才五岁。上课时,幼儿园教师就会发给我们一些花花绿绿的书,因为没有接触过书,我给这些“宝贝”都换上了衣服,每一天好奇地翻阅地它们,嘴里还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之后,我迷上了童话。家里收音机里经常播放一些童话故事。每一天晚上,我会在收音机旁傻傻地等待《小喇叭》栏目播放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于是,妈妈给我买了很多连环画,我边看图,边想象,读得津津有味。

上小学了,我便迷恋上了一些篇幅较长的儿童文学。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床上看《淘气包马小跳》,正读到精彩的部分,妈妈大声对我说:“去商店买一些盐。”我极不情愿地放下书,拿着钱,骑上自行车就出去了。一路上,我的脑海里都是马小跳,马小跳在我眼前跳啊跳啊。到了商店,我想我来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对!”我想啊想,啊!最终想起来了,是买盐。等我回到家时,饭菜都凉了,我吃了一顿“凉菜”。

我的读书生活征文 篇9

是否有过一册在手物我皆忘的乐趣?是否有一本书影响了您的一生?是否因为读书改变了您的命运?„„您一定有很多与书有关与读有关的故事,请让记忆醒来,和我们共同盘点您的读书生活。网络世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同时也开启了全新的文字创作方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手书心,讲出您的读书生活,让我们一起分享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收获。或许,您的文字会将因此引起意想不到的共鸣,您的读书生活将会点亮他人的回忆„„竭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加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自2010年4月23日起,至2010年10月23日结束。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新华网、中国艺术报社等国家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新华网将辟专版择优刊发应征文稿,在征文截止后,组织各大权威机构、业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征文进行评选,并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征文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将从参赛作品中选取优秀稿件集结出版发行。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新华网

承办单位:新华网读书频道

联合承办:中国图书商报 中国艺术报 文化艺术出版社(不断添加中„„)征文主题:我的读书生活

征稿要求:

1、坚持原创,抵制抄袭。抄袭作品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2、体裁题材不限。

3、字数在3000字以内。

4.每位参赛者最多限投两篇,多投无效。同一稿件,请勿重复发送。

5、署名作者可用实名或笔名。投稿人必须注明自己的姓名、单位、通信地址、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以便在领奖时确认身份。(作者的所有个人信息非本人同意我们不会外泄)。

截稿日期:

2010年10月23日

投稿方式:

1、邮件形式:请以粘贴附件的方式发邮件至xinhuadushu@126.com,为避免和其它邮件搞混,邮件主题请注明“新华读书征文投稿”。

2、论坛博客:新华社区注册用户可将文章发到“读书沙龙”和“新华书友会”,但请务必注明“新华读书征文投稿”。

3.投稿后,您可以登陆新华网读书频道首页,点击“新华网读书征文启事”,进入征文选登或是在读书频道首页网友书话栏目查看是否选登。

奖项设置:

特等奖(一篇)奖品 获奖证书

一等奖(十篇)奖品 获奖证书

二等奖(三十篇)奖品 获奖证书

二等奖(五十篇)奖品 获奖证书

优秀奖(一百篇)奖品 获奖证书

另设最佳单项奖: 最佳人气奖、最佳文采奖等。

评奖方式:

第一轮:由网友投票选出

第二轮:由权威机构、新华网特约书评人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从网友选出的200名中评选最终获奖者。

★第一轮和第二轮评分各占50%权重。

★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在新华网公示。

投票方式:

1、网络投票

2、发送手机短信到1065800078103、传真010——63070900

读书频道联系电话: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 篇10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读有意义的书,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好的文字愉悦着我们的眼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好的书籍犹如人生导师,启迪着我们如何生活,怎样做人。现代社会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虽好,电视虽好,但始终没有手捧书、眼观字、心阅读的感觉温馨,因为读书是一种对话,一种飞翔。怎样读好书呢?读书的方法有许多,但关键是要做到快慢有度,读写结合。

记得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些书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扩大视野,那我们就可以“泛读”,只需了解大概,不求“甚解”;有些书可以采用“专读法”,读文章时只注意某一方面,达到高效快读,有效记忆的目的;还有些书则要采用“精读法”,熟读精思,对阅读对象作分析、理解、鉴赏,这样读过的东西就会在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

会读书,还要做到读写结合。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佳句,把感兴趣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自己读书后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甚至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先记录下来,过后再寻求解决的途径,从而使读书真正成为增长见识,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古代有凿壁借光的故事,讲的是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通过邻居家从洞中透过来的烛光读起书来,他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比当时匡衡的要好的多,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每天都与书为友,每一天都亲近书籍!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精彩!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 篇11

每个人的读书生活都缤纷、绚烂。当然,我也有自己的读书生活,它们如同一个个脚印,印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浅……

我是个酷爱读书的人,常常沉浸在书中,忘了自己也忘了世界……所以当我开心时,会翻开书;当我郁闷时也会翻开书……书中的每个字符都是一个个小精灵,听着我诉说一切或我听它们讲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那段时间的读书生涯,我至今不能忘却:

房间里

房间的书架上有许多我爱看的书,一有时间我就会抽出一本,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常常一看就是几小时。记得有一次……

那是星期六的上午,阳光暖暖的照着大地,心情也豁然开朗。站在家门口允吸一口空气,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有土壤、花朵的幽香。

在这样的好环境下,我又看起了书。自己的心情随着作者描写的语言高低起伏。我完全沉浸在书里了!

时间一晃眼就过去,我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中的每个字眼,生怕遗漏每一个关键的字眼。

“吃饭了!”我不动。

“吃饭了!!”我坐着,依旧不动,像木头人。

“吃饭了!!!”我压根没听见,依旧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

…………

“咕、咕、咕……”原来是肚子饿了呀!

“可以吃饭了吗?”我问家里的长辈。

“吃什么吃呀!我们都吃完了,叫你了好几声,你都不应。”阿姨絮絮叨叨的说着。

而我早已目瞪口呆的站外面。

学校里

“xx,都快上课了,你还看啊!”坐在我前排的人转过身来问我。我没回答,她一看这样子,就知道我已经陶醉在书中了。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不合时的响起,我徶徶嘴,意犹未尽的将书放进了抽屉。

街道上

放学啦!小孩子们都开开心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不时的蹦蹦跳跳,而我的手里依旧拿着那本无时无刻地吸引着我的书。

“xx!过马路时当心点啊!”又一个人对我关切地说道。听到我没回她,她又叹了口气,“唉!这xx,一看书就像个聋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当中了。

“喂喂喂!“

什么声音啊?真讨厌!算了,不管它了!

“嘭!”啊!撞到停着的车子身上了!痛死我了!下次走路时一定不看书了!

可是今天刚下的决心,明天又不知道忘哪去了!!!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 篇12

以前,我并不是很喜欢看他们口中所说的武侠小说,也就无聊时会翻翻解闷,烦恼时看看让自己放松下来。谁知,久而久之的,我看的内容增加了许多,随着内容的增加,我也逐渐起了兴趣。于是,我就如同看电视剧剧集一样,只想看到个结果。在这种习惯的养成下,我开始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看书。下课铃响起,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便光速做好课前准备,然后拿起《斗破苍穹》看了起来,也不管别人对我说了多么重要的新闻,我也是置之不理,埋头阅读。在这种情况下,最让我心烦的就是突然有人来打扰我的好事。所以,我对附近的人全部说了不下十遍谁打扰我看书谁试试,记住啊!大概是都知道我那说变就变的性格,也真的没人打扰我了,我为此还挺欣慰。

回家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不会带书回去的,因为他们回去写完作业是玩电脑,可我总不会忘记带上书,写完作业后便美滋滋地读起来。入迷的时候会读3、4小时,喊我吃饭的声音不下几十次,可我总是一声哦后就又开始阅读。家里人说我读书已经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嘿嘿,貌似我真的有点走火入魔了啊!尤其是有一次,我那一天读书不低于8小时。一起床,看书,然后就是洗漱,潦草地吃完饭,飞奔向我的书房,继续读起来。一直到下午,我才出去休息了一会。晚上的时候,爸爸催我洗漱睡觉,我没理他,一直看。爸爸只得无奈地把水端过来伺候我,该睡觉时我还抱着书。看着看着睡着了,还是爸爸晚上来查寝帮我放起来盖好被子。

上一篇:探究新课程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下一篇:三上数学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