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2024-09-30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精选6篇)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篇1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

线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分设2个校区,其中,杨浦平凉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区东部黄浦江之滨,毗邻杨浦大桥,南汇学海路校区地处南汇科教园区,已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城和科教园区的“2+2+x”的发展规划,目前已建成一所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位于平凉新校区的上海电力科技园经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另在杨浦区国顺东路设有教学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近一千亩,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万余人。学校沿革上海电力学院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 的发展演变。1985年1月,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了本科层次的办学历程。李鹏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五十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各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毕业生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主干行业、大型集团公司、国家重点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各方面事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院系及专业设置学校设有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含华东电力继教中心)共七个二级学院,以及数理系、外语系、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四个直属系部。学校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等二十五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五大类别。学校还设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高职专业。学校在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三个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的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四个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厂热能动力与环境工程、电力系统安全与节能、现代电力企业管理 三个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经济与管理、热能与动力工

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电力虚拟运行仿真研发平台、可再生能源研发中心、大型火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项目。学校设有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物理实验、电力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训练、电力经济与管理、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共十大实验中心,有三十七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另设一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其中 “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电站自动化技术”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九十余万册,电子图书百万余册。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千人,专任教师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近80%,博士比例达到25%,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近40%,师资中有七十余人具有博士或硕士生导师资格。近年来,一批国内知名大学毕业及国外学成回归的博士、硕士陆续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博导、教授为核心,以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科学术梯队。这支队伍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另外还聘请了包括数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几十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建设成果办学五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努力创建“刻苦、勤勉、求是、创新” 的优良学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科研为先导,用科研促进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为电力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期以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后勤社会化、学生寝室社区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别荣获了 原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上海市教育系统的“双文明”单位称号,并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和“花园单位”。2006年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验收,成绩优秀。学校实行全面学分制、主辅修制和选课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成立了选课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学生心理健

康辅导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大学生服务

中心等。

上海电力学院招生网站: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篇2

一理工科专业学生特点

1. 人文素养匮乏

高中的文理科分班使得选理科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他们不再花太多的时间学习人文知识, 导致了对人文知识掌握得不全面。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大学里, 理工科的专业背景使得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于是他们对人文知识的课程更加不屑一顾。目前高校都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 却鲜少能引起理工科专业学生的重视, 他们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拓展专业技能, 于是就造成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匮乏。

2. 课程和实践环节安排紧凑

由于理工科专业的特殊性, 一般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创能力极为重视,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限选课, 实验课和实践环节等内容, 课程多, 难度高, 实验多, 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同前后衔接紧凑, 有些理工科专业还会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安排实习等, 使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3. 个人主义至上

由于课程设置和专业要求, 以及各类企业奖学金和科创竞赛的评选和选拔, 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特立独行, 不善于人际交往, 看重个人利益, 不懂得为他人着想, 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 缺乏沟通协作的精神, 集体意识也较为薄弱。有些同学甚至急功近利, 缺乏责任心和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主要问题

1. 缺少职业规划, 没有学习目标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经历了高考的磨炼, 进入大学之后更加容易放纵自我。没有班主任和家长的督促, 大学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目标, 丧失了学习动力, 也磨灭了学习激情。

2. 旷课、抄袭作业现象普遍

少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懒散、松懈的行为, 导致旷课、逃课、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3. 沉溺于网络游戏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带给学生极大的信息获取便利, 同样, 也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无法自拔地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可以说, 在各类学风不良的情况中, “因游戏耽误学习”的情况是最严重的, 也是高校学风建设中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原本, 学生购置电脑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理工科学业的需求, 但是, 大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看到别人玩, 自己也跟着玩, 有些同学走火入魔, 在挂科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 最终陷入延长学年或者退学的境地。

4. 诚信意识淡薄

理工科专业是一个逻辑性强的学科, 需要学生有严肃的学习纪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但是很多学生平时不仅旷课, 而且抄袭作业, 抄袭实验报告, 等到考试之前, 不惜铤而走险打小抄, 在考场上出现作弊的行为。由于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 导致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 有些学生还被学校处分或者警告,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理工科专业学生学风建设途径探究

为激励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广大理工科专业学生秉承“严谨、务实、责任、创新”的院训, 勤奋守纪、勤学好问, 勇于探索新知识, 激发广大同学的求知欲望, 以学院党委和领导的精神为指导,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风现状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领导重视, 深入宣传学风建设精神, 认真部署, 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全院开拓“助学导师”平台, 做好学风预警机制工作;以项目化和优良学风班风班评选为载体, 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与班风建设。我院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主线, 并以项目化工作为平台, 推进学生培养。通过开展党员先锋队、环化小课堂、思源读书会等项目, 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让他们走出寝室, 走出网络世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

同时, 为了建设我院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我院也实施了“优良学风班风 (标兵) 班”建设活动, 并对获此殊荣的班级予以表彰和奖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先锋模范集体, 以此带动其他学生一同进步。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有其特殊性, 也有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本文结合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 分析了学生学风不良的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途径的研究。

关键词:学风,理工科,建设,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展基、陈建平.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

[2]李南.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4 (9)

上海电力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篇3

上 海 电 力 学 院 概 况

上海电力学院建校于1951年,座落于上海市区东外滩,与浦东隔江相望,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是一所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的历史是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人才、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毕业生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主干行业、大型集团公司、国家重点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学校为我国电力工业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科学技术的支撑,被誉为电力工程师和光明使者的摇篮。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等各学科有机结合,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学校设有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与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7个二级学院,数理系、外语系、体育部3个直属系部,下设 34个教研室、35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9大实验中心、7个研究所、12个研究室,1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校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6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190余名。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工程、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经济与管理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实验室、电站自动化实验室分别是部级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研究特色日趋明显、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与时俱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紧密结合上海及全国电力行业发展需求,在发电新技术、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电网安全及自动测控、信息管理及现代服务等领域形成学科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学校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课题、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曙光计划等一大批高水平纵向课题,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和许多由企业委托的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技术革新而进行科学研究的横向课题。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产学研优秀工程项目,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国际三大权威检索机构SCI、EI和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年攀升。

学校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已与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阿拉巴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俄罗斯国立克麦罗沃大学等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进行合作办学,并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已聘请了多名国外学者、专家为名誉教授,并接受来自俄罗斯等国的多名访问学者来校实验室工作。

学校以“依托电力、立足上海、服务华东,面向全国”作为办学方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与上海电力股份公司、外高桥电厂等60多个单位签订了学生教学实习基地的协议。此外,学校还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电力公司、许继集团、广东亚仿、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些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学科发展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了中国产学研教育协会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并被确定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单位。

在新的形势下,上海电力学院将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电力行业和上海市快速发展的机遇,始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指导,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明显、在国内外电力行业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我校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80名左右,包括计划内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历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2)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生毕业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已通过相应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考试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专业报考,且复试时需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3)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4)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推荐免试

我校接收各校推荐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取得毕业学校发放、经省(市)招办盖章的推荐免试表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

三、报考办法及受理日期: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10月(以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公布时间为准)。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 yz.chsi.com.cn/),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按要求在相应的栏目内正确填写所报考的专业、选考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等信息,否则由我校指定。考生提供的本人及所属单位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必须准确无误。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月(以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公布时间为准)。

2.现场确认: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本科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和采集数码照片等手续。

四、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并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五、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2008年年初(具体日期由国家教育部定,以准考证上所定日程为准)。

3.初试和复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4.复试时间、地点及考试方式另行通知。

六、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再结合考生政审和体检情况,择优录取。

七、几点说明:

1.统考科目中政治、外语、数学均由国家统一命题。

2.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的考生,在正式录取前,我校与委托培养单位、考生须签订相关委托培养合同。

3.有关专业问题,请与我校研招办或具体专业联系人联系。

4.有关招生信息、成绩发布、复试通知等请留意我校研究生处主页:yjsc.web.shiep.edu.cn/main/。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招生主页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相关信息为准。

八、咨询方式:

单位代码 :10256

电话/传真 : 021-65709312 021-65430410-591

邮政编码 :90

E-mail :yzb@shiep.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平凉路2103号电力学院研究生处11号信箱

注:以上招生简章内容若与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进入社区和寻找考友>>加入搜狐博客记录自己的备考历程>>

教育首页|热点|考研|公务员|论坛|博客|校花清华女生传统成人礼 ・14岁女生疑受老师辱骂自杀 同桌曾劝她“要熬住”

・职业资格证书泛滥困扰考证族:1人手握10个证

・武汉大学试水政学分权 走向学者治学教授治教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篇4

上海电力学院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是一所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大学。学校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今年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电力系统工作。

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如下:

一、我校招收调剂生的专业:(基本全部公费名额,全部是学术型研究生)

081702化学工艺(欢迎化学、环境、材料学科的考生前来调剂)

081704应用化学(欢迎化学、环境、材料学科的考生前来调剂)

080701工程热物理

080702热能工程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Z1可再生能源科学与工程

080801电机与电器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欢迎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电气类的考生前来调剂)0808Z1电气系统检测与控制

0808Z2电力工程经济与管理

二、调剂要求:(教育部最新的调剂政策尚未公布,暂按往年的调剂政策执行。待教育部最新政策公布后,以教育部最新政策为准。)

1.分数:考生初试成绩总分及各单科分均达到国家规定的2013年A类地区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报考专业:原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剂的专业应是相同或相近专业。

3.调剂考生必须是已获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的毕业生或全日制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

4.“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设立的2013年研招调剂服务系统一经开通,请所有有意调剂考生第一时间登陆到网上调剂系统,按要求填报调剂至我校的调剂志愿,否则调剂无效。

5.我校招收的全部为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考生不能调入我校。

三、调剂流程: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我校各学院审核调剂考生的申请,确定考生是否符合调剂要求;

3.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网上发复试通知;

4.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点击同意参加复试。

四、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256电话/传真 :021-65709312

邮政编码 :200090通讯地址:上海市平凉路2103号电力学院研究生处11号信箱

五、注:所有招生专业介绍及目录、复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请参见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篇5

最近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起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的案例,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开始讨论并指向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

前不久,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这又真的是中国道德的沦丧得体现吗?

对此,我的看法是:

首先,不能因为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现象而全盘否定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的良好道德观。

中华民族是有道德、讲道德的民族。一是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蓬蓬勃勃,展示的是中国人自强不息、克勤克俭,展示的是中国人昂扬向上、勤劳向善。这样一份美德,是中国人的基本状态、中国人的总体状态。二是从举办大事喜事的过程看,这些年,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在这些大事喜事中,中国人展示了讲文明、讲礼仪的公共道德,中国展示了环境好、秩序好的良好形象,中国的志愿者展示了热情、周到服务的奉献精神。办这些大事喜事,我们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三是从应对大灾大难的过程看,这些年,在应对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品格,看到了全体中国人爱心如潮、仁者爱人的美德。每当面临灾难灾害,中国人总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这都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有道德、讲道德的民族。

所以我们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而不是去怀疑它,否定它。再者,扶起跌倒老人不只需要技术,更需要道德。

卫生部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这一规定,解决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即在老人跌倒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老人扶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在扶起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并不完全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道德问题。如果面对老人的跌倒,连“扶”的想法都没有,或者不敢有,而是“敬”而远之,还何谈“扶”的问题呢?

所以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时候,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救助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心。不要被一些“救人有风险,救前需思量”的语句让自己在助人为乐时畏首畏尾。

最后,扶起跌倒老人更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既然卫生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对搀扶跌倒老人提出了规范和要求,接下来需研究的,就是如何从道德与法律层面也提出一些规范和要求,以消除公众在行善过程中的“风险”压力,解除公众行善的后顾之忧。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在如何减轻行善者责任方面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欧美国家则有一种法则被称为“好撒马利亚人法则”,即在紧急状态下行善,即使造成了一定后果,也可以减轻或免除行善者的民事责任。如果能够从法律上给行善者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伸出善良与正义之手,社会的善良与正义之举也会越来越多,而更多的老人、弱者等会受到社会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帮助。

在“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儒家文化滋润和熏陶了几千年的这片土地上,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着实值得我们反思。尽管曾经发生过少数“行善被讹”的个例,尽管这些“悲情”事件让人心生寒意,但绝不应成为“见死不救”的借口。青丝变白发是每个人都将经历的,如果今天不扶起别人,我们还以什么资格去要求下一辈搀扶我们?

下一次,别再做沉默的围观者。因为我们扶起的不仅仅是老人,还有自己那“跌倒的道德”。

【上海电力学院排名】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分数线 篇6

关键词:本科教育,科研与教学,毕业论文

高校教学对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学是不够的。在实践中,教学与科研相互脱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将教学和科研在实践中结合于人才培养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环,也是决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上海电力学院在毕业论文阶段,较早引入了毕业论文选题双向选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论文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毕业论文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毕业论文选题,以确定指导教师与毕业班学生的论文指导关系。上海电力学院较早实行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具体的流程:一是由有资格带毕业论文的教师匿名发布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二是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填写三个志愿;三是按照学生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次序,出题教师分时段、依次选择愿意指导的学生,直到达到最大可带学生数量为止(目前为8个);四是如果学生三个志愿没有被满足,将由管理员进行统一分配。

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好处是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点则是如果学生对于论文题目的内涵不清楚,容易误选;或者主观认为题目太难,容易漏选;或者部分题目由于非常热门,填写了这些志愿的大部分学生很容易被出题教师忽略,最后被管理员统一处理。这样一来,选题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学生兴趣与实际选题不一致,导致学生不愿意在毕业论文上多花精力和时间,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管理信息化前沿”课程建设

1. 课程设置的目的

作为上海电力学院信息管理专业一门特色课程,“管理信息化前沿”的设置目的之一,就是解决上述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即在毕业论文选题之前,指导教师进行选题前的辅导,将论文题目的内涵跟学生讲清楚;指导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与愿意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为了使课程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该课程设置在第七学期,优先于第八学期的毕业论文;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学生需要完成一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课程设置的目的之二就是让教师科研有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让教师科研有服务于教学的渠道,以解决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研究成果很难与学生分享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得到的收益:一是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研究专长,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什么,研究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从而避免毕业论文选题的盲目性;二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三是进行学术论文要素和内容规范的指导,早做学术论文,培养科研素质和能力。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如果仅仅把教材或讲义的内容进行宣讲,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这门课程让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将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充实到课程中,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并通过教学使其转化和升华,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同时,将科研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引入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年,上海电力学院启动“管理信息化前沿”课程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逐渐成熟。2010年下学期,“管理信息化前沿”课程由7位教师主讲,每位教师平均上课2次左右,内容涉及如下主题:遗传算法及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云计算、IT服务管理、虚拟现实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碳排放与排污权交易、信息存储与管理、电子商务的热点问题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相关教师非常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求真理、发现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取得的效果

对于“管理信息化前沿”课程取得的效果,我们从课程满意度、毕业论文题目相关性、毕业论文优秀率、科研论文发表量、考取研究生人数等指标来衡量。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12个问题项。在2010年下学期上课期间,我们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班级人数60人,调查问卷分数40份),由学生按照5级评分制逐项打勾评分。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对下表的数据进行统计显示,非常同意“有助于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的比例为50%,非常同意“本门课程教学的总体效果满意”的比例达到52.5%。

2011年上学期结束的2011届毕业论文,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情况统计如下:电子商务的热点问题17篇,遗传算法及应用4篇,组合评价方法及应用5篇,碳排放与排污权交易3篇,IT服务管理1篇。总计30篇,占论文总数的50%。

2009年,2010年信息管理专业有毕业论文资格的学生人数分别为77人、60人(除去参加“卓越工程师试点班”人数)。2009年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活动优秀的人数分别为10人、9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率由2010年的12.99%上升到2011年的15%。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经历一次严谨的科研过程训练(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能教会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搜寻知识和提炼知识。不少本科生正是通过这门课程与教师的接触,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理论研究进展有了认识,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兴趣。据统计,在2011届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中,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取得了零的突破,同时,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也大为增加,增加到4人。

三、结束语

在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中,某些教师尝试在某门具体课程中,结合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最新科研成果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有些研究认为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吸收他们参与科研项目,以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应用的认识。但对于前一种方式,科研与教学结合往往非常零碎,缺乏系统性。后一种方式,能够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学生毕竟是少数,受益面太小。笔者提出的课程建设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受益的同时,能够按照一门课程建设的规律,从内容上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在教学进度上进行节点控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克.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12

[2]张会清,任明荣,等.专业课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J].教学研究,2008(5):436-439

上一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下一篇:收购报废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