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2024-09-17

朱元璋(共16篇)

朱元璋 篇1

明灭夏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

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稳定了北方的形势,出兵消灭四川夏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关于灭夏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全称金牛峡,亦称五丁峡,在今陕西宁强境内)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遂于洪武四年正月,指挥南北两路大军进军四川。南路以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并命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北路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并由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同时,命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送粮饷,以保障征蜀部队的后勤供应。夏政权君臣面对强敌压境,战降不定。最后明升接受太尉吴友仁的主战意见,一面对明遣使修好,以争取备战时间;一面派平章莫仁寿、邹兴、丞相戴寿以及吴友仁以铁索横断瞿塘峡口,重兵扼守。闰三月,南路军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大溪口,强攻瞿塘,均被夏军扼阻,遂退还归州(今湖北秭归),顿兵3月,不得前进。四月,北路军连克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渡过青川(今嘉陵江支流,在四川平武、青川境内)迅速向蜀中推进,相继攻下江油(今属四川)、彰明、绵州(今四川绵阳)。接著渡汉江向汉州(今四川广汉)挺进。北路军为激励南路军并瓦解夏军斗志,用木牌数千个,标明攻克阶州、文州、绵州的日期,投汉江顺流而下,以告知汤和。夏军闻讯,戴寿、吴友仁即率兵自瞿塘回援,皆被明军击败,相对减轻了南路军的压力。六月初一日,北路军攻克汉州,兵临成都。初五日,朱元璋获悉前线战报,下诏切责汤和,严令迅速进军以配合北路军,并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师增援南路军。南路军得此命令并获北路军捷报,遂举兵挺进。初十日,廖永忠率兵攻克夔州,突破瞿塘天险。次日,汤和兵至,决定由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分道并进,进趋重庆。廖永忠所率舟师,势如破竹,沿江州县官吏望风归附,十八日,师抵铜锣峡。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明升开城投降,蜀夏政权灭亡。北路军攻下汉州以后,于六月十五日进军成都。七月初十日进逼城下,夏守将戴寿力战不支,且闻明升已降,遂开城归降。汤和、傅友德两路明军又相继攻克其它州县。八月二十日,傅友德率师攻破保宁(今四川阆中),擒获吴友仁。

点评:此次战争的胜利,仅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对作战双方军事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战略部署得当,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以南路军为正,以北路军为奇,奇正并用,水路分进合击,密切配合,使夏军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最终被明军各个击破。这是又一个战略计划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蜀地悉平,为朱元璋彻底平定西南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 篇2

如秦从龙,原是元朝的官员,后因避元末的战乱弃官居镇江。

朱元璋获知他是一代名士,便命大将徐达在攻占镇江后一定要找到他。

当秦从龙来时,朱元璋迎至龙江,以后“事无大小,皆与谋”,对他倍加尊重,“呼为先生”。

朱元璋不仅爱才,还乐于听取属下的不同意见,只要说得有理,言之有据,无不择善而行。

如他将金陵作为根据地,并推行屯田,养精蓄锐,就是因为请教了登州学士朱升,并且采纳了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

而张士诚虽然也号称“招纳四方贤俊”,但他既不管此人是否确有才能,又不加以考察,只要愿意投其门下,就来者不拒。

一时间,贪恋富贵的势利之徒,空有虚名、夸夸其谈的文人学士,纷纷聚集在张士诚周围,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把张士诚搞得昏昏然。

从表面上看,好像人才济济,大有成就一番事业之希望,实际上并非如此。

张士诚在生活上给予所招之士优厚的待遇,赠送车马、居室、粟帛,让他们养尊处优,自在快活,然而真正需要他们出力时,这些人却只会讨价还价,“或卧不起,邀求官爵、美田宅”。

真正的贤士不愿与之为伍,而那些只知纸上谈兵,不知大计的迂腐书生黄敬夫、叶德新、蔡彦文等人,竟然都成了张氏政权的重要参谋,掌握大政。

他们只知欺上瞒下,致使国政日衰。

正如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所说:“张正做事业,专靠黄、菜、叶,一夜西风起,干瘪。”这是对张士诚用人的绝妙讽刺。

朱元璋闻知此事后感叹说:“我诸事无不经心,法不轻恕,尚且人瞒我。张九四(即张士诚)终岁不出门,不理政事,岂不着人瞒?”

朱元璋“删孟” 篇3

然而,朱元璋却不干了。他读《孟子》,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的时候,不禁暴怒:这哪里是臣民能够说的话?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居然要罢免孟子千百年来在孔庙里和列位大儒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而且特地下令,不准臣下对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处以“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可偏偏也有不怕死的读书人,一个叫钱唐的士子还是毅然上疏。反对皇帝把亚圣打入冷宫,且公开声明说:“我为亚圣而死,虽死犹荣。”朱元璋这个时候总算冷静了一些。没有处罚钱唐,不久也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不过终究余恨未消,于是命令臣下“删孟”,将上述那些光彩夺目的名言尽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就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删孟”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在我看来,朱元璋对孟子强烈不满,和其“删孟”的举动,正是他竭力建立一种“新道统”的标志。

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传统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君王淫威之下,那时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要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他们也并非总是那么一副谦卑可怜的贱相,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渺视”君权的狂人,虽然难免结局凄凉,有的要被打屁股,有的会被杀戮,甚至遭遇灭门灭族之祸,但民间的清议,也就是“社会舆论”,还是公然站在他们的一边。被君权打压甚至消灭了其肉体的,虽败犹荣,虽死犹荣。即便是要啥有啥的皇帝,对这样一种状况,也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死扭着“一根筋”:他们倔强地认为。代表世俗权力的“治统”在皇帝那儿,而代表意识形态的“道统”却在我们手里。

这种“治统”和“道统”分割的现状让朱元璋愤怒,他要将“治統”和“道统”合二为一。朱元璋“删孟”所暴露的,正是一个封建帝王的狂妄。他极欲按照他个人对君王与臣民关系的理解。建立一种“新道统”。

从此,朱元璋不再满足于做一个世俗政权里的国王,而且还要做“教主”。他对臣民思想的钳制是无孔不入的。他的发号施令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连臣民的生活方式,包括服饰、器皿、居处、往来称谓、婚丧嫁娶的礼俗等,都要过问和监管。比如他特制一种束头发的网巾,取“万发皆齐”“万法皆齐”相谐,正与其专制心理相合,遂颁行天下,全国百姓都要服用;又如他因为对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不满,便下令学校里不得诵读《战国策》……

读朱元璋传有感 篇4

今天,把《朱元璋传》的最后一点读完了,有些许惆怅,“死去元知万事空”。朱元璋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帝王了。他执政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这是他一生辛勤的写照,他功也多,过也多。可是历史上赞颂他的人并不多,也许是他杀人太多罢,为此后世写历史的人并不太喜欢他,而老百姓却也没有为他传名的本事,所以历史这本帐不可全信,不可不信,怎样分辨,全在人生的境界了,也因此人人眼中的历史会有不同。

生活在今天的人和过去的人有区别吗?社会是进步了吗?历史是前进了吗?我自己觉得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首先,因为有时间,有空间,才有了历史的舞台。其次,有人类,才有群体。有群体,才聚集成为人类社会。不同的群体,利益不同,才有纷争。随着人类社会化,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来越重。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人群,社会的一切就是人的内在一切的外在表现,社会上有什么现象,社会上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确实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那么他一定可以了解他人,进而一定可以了解社会。正因为人有物我之别,将世界分成二元相对的世界,而不断的向外在世界的求索。人如果一味为欲望的驱使去追寻外物,外物越大,则内心就越小,进而人就迷失在对外物的欲望之中了。现在的世界强调唯物,其结果就如此,物质社会越发达,精神社会就越空虚,社会上各种匪夷所思,荒诞不羁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人类之间的争斗、掠夺、战争、杀戮越来越多,说到底都是内心空虚所致,而人本身的生存能力则越来越弱。如果一个今天的城市人像鲁宾逊一样漂流到荒岛,没有任何帮助,不出几天就会死了。今天城市化的人如果脱离了彼此,其实是无法生活的。而城市的人没有农村的人种田出粮来养活,更是无法成活。可以看见人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可是在这相互依存中,却又争斗不休,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人,要靠全世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供养,来过优越的生活;不发达国家之中,有钱人又是靠大多数穷人的劳动来供养。今天我们的社会前进了吗?现在世界这样的情况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差别大吗?虽然时间空间不同,可是人性确是一样的。而这就是人性吗?人性就如此吗?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意义,这意义是什么呢?

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这问题每个人的回答不同。但是要活下去,首先要明白人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你的付出为了他人,同时你也从他人那里索取了,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能够感受到的。如今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职业分工就越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可是人性并没有变化,因为有生命,人首先都是要争取生存权的。可是为生存所迫而去伤害他人的,情可原,理不容,更何况为了一己之私,为欲望所趋,毫无节制的索取的人,更是不顾他人的死活,其实就像害群之马一样,如果朱元璋活到今天,看到这样的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想象一下,当时朱元璋以猛治国,执法极严,不惜大量杀戮,虽然制造了不少冤狱,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可是站在大环境下看,虽然朱元璋是出于维护皇权的基点,但是也造福大多数老百姓,而除去为富不仁,祸害百姓的人,虽然今天我们不赞成,但是可以明白其苦衷。历史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今天是同样的,老百姓依旧为弱势群体,今天的法律有多大程度能够保护他们呢?最基础的,在法律判决上有很多无法执行,这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如果不从根上着手,在枝枝叶叶上做表面文章,只是自欺欺人,所以说人生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可笑,可笑。

人性其实很可怕,社会之中极少数人,吸取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过穷奢极欲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官僚的豪华坐车,档次稍微降低一点,够多少穷孩子读书?有钱人大多为富不仁。几千年来的历史,在循环往复中,辗转变化,迁流不息,就像我们的生命,有生老病死,昨日之年华,今日已凋谢。人世有变迁,社会有兴替,没有一种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是历久而不衰的。历史中,昨日之坏,也许是今天之好;今日之好,也许是明日之坏。但是这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人性中一定有可以长存的。为善而不为恶,一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除一己之私,为天下之苍生,一定是伟大的人生境界。所以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我们今天看古人,正如我们的后人也会以同样的心情看我们。我们赞颂古人,因为古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值得仰慕的人生境界,试问我们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如果在内心有这样的情怀,不怨天,不尤人,一生寂寞而无忧,自后世自有知己来寻,就算当时别人不理解也无所谓,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啊!虽然每一个人,无从选择生的时间地点,也无从选择死的时间地点,可是你可以选择怎样去活,正如孔子说的如果得到富贵是可以的,就算拿鞭子我也愿意,但是通过不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对我象浮云一样。一个人生在世间,就像旅行了一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日里为求取富贵,不择手段,殚精竭虑,而一旦得到富贵,又忧心忡忡,小心提防,不知道自己是谁,成了钱财的奴隶。人生如此,如如不生。

朱元璋传记读后感 篇5

书生是一种性格,而不是一种职业。百无一用是书生。帝王的心态可是一般书生可以揣测,看得太明白,揣测的太准,难免让当世的帝王心悸。

还好,看的是49版,而非64版。间的肃杀之气让这个以前仗义执言的才子学者彻底蜕变成了战战菁菁的为工农为阶级服务的小小螺丝钉。惨死狱中又是多少那个时代学者的共同下场。当他们放弃自己的信念,这已经是最大的牺牲和退让,也是最悲惨的下场。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同的历史悲剧。

吴晗治学严谨,文笔生动,由此书可见一斑。那日深夜读到鄱阳湖之战的时候,窗外的大雨也正下的酣畅过瘾。战船和呼号的声音几乎穿越了六百五十五年的时空,尽在耳畔。眼前战火一片,铁血盔甲,策马奔走,直指皇权。战栗,恐慌,伪装,逃避。。。胜负在次一举,可是守业之路却永无尽头。从来就没有什么固若金汤、永恒保鲜的皇权,也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固守之术。很多事情就是,开始了就再也停不下来。

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篇6

朱元璋小时候给员外家放牛,把牛赶到草地后,常常把赶牛鞭枕在头下,四仰八叉的睡觉。

一天朱元璋又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睡觉时,来了一位过路人。这位过路人不是别人,正是天上事晓得一半,地上事全晓得的刘伯温。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近旁,见是一位放牛娃在睡觉,四仰八叉的的样子,加上枕在头下的放牛鞭,象煞了一个老大的“天”字。刘伯温有意作弄放牛娃,折了一根狗尾巴草在放牛娃脚板底下挠起了痒痒。

朱元璋脚底下被狗尾巴草轻轻挠着,难受起来,不觉翻了一个身,侧睡在草地上,一双手放到身前,一只脚伸直,一只脚抡到身后。

刘伯温是何等聪明的人,看到朱元璋的这个睡姿,不觉大吃一惊,这不是一个“子”字吗?联想到刚才的那个“天”字,合在一起,正是“天子”两个字。

嗨,你还别说,刘伯温这次出门,正是因为社会混乱,群雄纷争,自己满腹经纶无处发挥,来寻找能安邦定国的人,以发挥他的满腹经纶忙他安邦定国呢。

朱元璋和过去的小伙伴 篇7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有一天, 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老朋友, 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犹豫再三, 他还是让人传了朋友进来。

那人一进大殿, 便行大礼下拜, 高呼万岁, 说:“我主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 打破罐州城, 汤元帅在逃, 拿住豆将军, 红孩子当兵, 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含蓄动听, 心里很高兴, 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 心情很激动, 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 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小伙伴也找上门来了, 见到朱元璋, 他高兴极了, 生怕皇帝忘了自己, 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

“我主万岁!你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放牛, 有一次, 我们在芦苇荡里, 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 还没等煮熟, 大家就抢着吃, 把罐子都打破了, 撒下一地的豆子, 汤都泼在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 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 还是我出的主意, 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 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真命天子”朱元璋是又气又恼, 哭笑不得。

传奇皇帝朱元璋 篇8

他是一个孤儿,幼时生活非常困苦。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攻占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为“明”。当年八月,其将领徐达攻破元大都,元朝灭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

本期,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传奇皇帝吧!

出身布衣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朱元璋是八月初八生人,故取名重八。

朱元璋幼年之际家境十分困苦。据相关资料记载,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朱元璋在地主家当过放牛娃,相传还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

加入红巾军

元朝末年腐败,压榨百姓,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红巾军起义。

一日,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从此成为了一名起义军的士兵。这一年,朱元璋25岁。朱元璋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统一江南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迎战陈友谅

1360年,陈友谅趁朱元璋腹背受敌之际,率领全部水军进攻应天府,准备勾结张士诚,瓜分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采用谋士刘基的建议,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与陈友谅是多年老友,于是朱元璋找来康茂才,和他定下了引陈友谅上钩的计策。

第二天,陈友谅一早就带领水军出发,直驶江东桥。一到江东桥,便遭到朱元璋的伏击,死伤惨重,逃往武昌。随后双方在持续的攻守下,于鄱(pó)阳湖展开决战。朱元璋巧妙地运用小船采取火攻,打败了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兵抵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朱元璋将他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两湖(湖南湖北)。

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剿灭张士诚

在打败陈友谅后的第二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以张士诚军犯界为由,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

仅仅数月时间,杭州、湖州便先后投降,平江(今苏州)成为孤城。同年十一月,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之役。1367年,朱元璋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被俘,整个淮东地区全部划入朱元璋势力范围之内。

歼灭方国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

后朱元璋又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

同年,方国珍投降。

建立大明 北伐残元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

同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军攻来时,全部逃跑。蒙古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洪武之治 为政举措

朱元璋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勤政廉政

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日勤不怠。他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其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与民休息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这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兴修水利

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成绩卓然。

◎移民政策

大明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洪水泛滥等原因,中原大地赤野千里 ,人迹罕见。为此,朱元障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发展生产。增加中原和江南人口。

明朝洪武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洪武移民不仅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间,而且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交融交换,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照应,培育出新的文明种子,为汉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朱元璋的民间故事 篇9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话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先是源于安徽滁州,后变成地方政府争夺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热点话题。20xx年10月底,在安徽省凤阳县召开的“朱元璋暨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约有10位专家撰写了论文,从学术角度对朱元璋出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众口一词:朱元璋的出生地就在今天的凤阳县。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思祥开启了“嘉山说”,后在史学界广为流传。

上世纪90年代起,“盱眙说”开始兴起。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这首歌谣在全国流传甚久甚广,人们认为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其实,朱元璋出生在盱眙。

其一:据《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太祖先世家沛,徙泗州,父迁盱眙县太平乡二郎庙。”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是句容的淘金户,因为受不了元朝官府压榨,举家迁徙到淮河边盱眙太平乡二郎庙附近。朱初一死后就葬在了盱眙杨家墩,也就是现今的盱眙明祖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死后,其母陈氏在盱眙太平乡生下了朱元璋。因此,朱元璋是盱眙人。

其二:《帝乡纪略》记载:“仁祖年五十始及,淳皇后迁居盱眙太平乡以元天历之年十月十八日未时笃生我。”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中记载:“先考君娶妻陈氏,泗州人,生子四:长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生迁盱眙后,某其季也。”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是泗州人,生四子,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后迁盱眙生朱元璋。《泗虹合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其三:《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记载:“临淮,元曰钟离,为濠州治。洪武二年九月改曰中立。三年十一月改曰临淮。”历史上出现凤阳地名,是朱元璋当了皇帝的洪武七年,将钟离升格为凤阳府。说凤阳出了个朱元璋没错,说朱元璋出生在凤阳不符历史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诗词全集 篇10

《无题》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二声撅二撅。

三声四声天下白,

褪尽残星与晓月。

《入如来禅》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庐山诗》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赠四仙》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钟山》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游山智盘旋,俯谷仰奇巅。

松声细入耳,云生水石边。

敲竹猿长啸,临弆视鹿眠。

白鹤来天翅,玄羽衣裳鲜。

采芝携桂子,任意恣蹁跹。

野人溪外语,黄莺啭更便。

山静鸟归疾,林深紫暮烟。

樵还渔罢钓,畅饮乐吾年。

《谕临蒸县官》

作者:朱元璋 年代:明

临蒸邑治绝殊方,嶪重山碧翠行。

朱元璋的家训 篇11

为了保证子孙们生命安全,祖训规定,皇帝在和亲信大臣商量机密时,带刀侍卫只能离十丈远,这样,即使大臣有暗杀之心,也不能得逞。侍卫们的警备、衣甲,时刻都不许离左右,还要在宫门口养几匹良马,万一皇宫内发生政变,就可以骑上马出宫,不至于丧命。每天晚上都要警醒,仔细听听屋外的动静,还要经常到院子里,看看天气星象,如果发现有什么灾难的征兆,也可及时做准备,免得被弄得措手不及。

祖训还教导皇子皇孙们必须管理好后妃,如果宫内女子生病,白天的话,就可以找大夫,而且大夫进宫时,必须要有监官、门官、局官各一人,太监三人,老妇二人一起陪同,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之事,如果宫内女子晚上生病,就只能硬挺着,不能让大夫进宫。如果后妃中,有人有浮夸之词,就应该严加责问。后妃的衣食、用具、金银等供应,需要尚官先行奏知,然后监官复奏,一切手续齐备,才能到库房领取,如果手续不全,就要处以死刑。如果后妃们私递书信出宫,也要处以死刑。无论天子还是亲王,只能选择良家妇女聘娶,大臣送的不能要,免得中了奸计,娼妓更不能要,免得败坏门风。

亲王们出行需要帶哪些东西也有明确规定:交椅一把、水罐一个、香炉一个、骨朵一对、香盒一个……如果带的不齐,或者带的太多,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亲王进宫,皇帝要招待的话,只能于殿外,用简单茶饭,以家人之礼相待,君臣大宴中,亲王不许入席。

就连吃饭的细节,祖训也规定得清清楚楚:每天要早睡早起,酒要少饮,饭要按时吃,午后不许吃得太饱,若外出时,可不受此限制。

皇子皇孙们如果有了孩子,怎么给孩子取名呢?不用操心,祖训都有交代:各拟名二十字,日后生子及孙,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以为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照例续添,永为定式。

看着这些祖训,不得不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强悍如朱元璋,居然心细如发到这种程度。可惜,虽然家训面面俱到,朱元璋的后代中却涌现了许多奇葩皇帝,要么贪玩,要么胡闹,要么依赖宦官,一代又一代的瞎折腾,最终葬送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 篇12

一、朱元璋的教育思想

1. 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朱元璋出身草莽, 文化程度较低, 但是他勤学好问, 称帝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批阅奏章了。他结合自身实践, 总结历代王朝发展的经验教训, 深刻认识到知识在治理太平盛世中的重要作用, 确立了教育兴国的方针。朱元璋认为人才是国之根本, 而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所以他十分重视学校教育。洪武二年, 朱元璋下诏令全国各地由政府出资兴办官学, 构建了完善的官学体系, 使明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1]36。朱元璋十分推崇程朱理学和儒学, 他将学校教育视为培养合乎儒家道德和行为规范人才、维护阶级统治的主要途径, 他曾多次下令“官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规定学校遵行古制, 学习儒学和六艺, 他还亲自选定《大明律》、《御制大浩》等为官学教材, 制定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教学制度, 确立了以科举为主、荐举和学校并存的人才选拔方式。针对南北教育的差异, 朱元璋还首创南北分卷考试制度, 有效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 稳定了国家统一。

2. 朱元璋的家庭教育观。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 家庭教育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朱元璋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将家庭教育视为培养后代人才的基础。为了维护明朝统治, 在后代人才培养上, 朱元璋呕心沥血, 总结了历代君王政治统治的经验教训, 将子孙培养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他亲自选拔名师, 给诸位皇子进行启蒙教育。在他的培养下, 太子朱标虽体有残疾, 但颇具儒者风范, 温文儒雅、性情敦厚, 燕王朱棣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太孙朱允炆早慧、孝顺、正直。与历代帝王相比, 朱元璋的儿孙大都精明能干, 可见其教子有方。在家庭教育中, 朱元璋将恤民和德行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 他曾请大儒刘基、章溢、宋濂等来教导皇子, 要求儿孙要“博古通今, 教养有方, 厉行德政, 勤政爱民”, 真正成为“端正典范”, 使国家休养生息, 为百姓创建一个太平盛世。

3. 朱元璋的社会教育观。

社会教育之学校、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朱元璋登基不久, 就与刘基等文臣多次谋划教育大计, 并推行了积极的社会教育政策。朱元璋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教育、伦理纲常教育、礼法教育[1]37。在他看来,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社会教育须以此为先, 伦理纲常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 能让人崇明道义, 正身慎行, 礼法则是国之纲常, 可以起到定人志、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所以, 他以此三项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朱元璋多次发布劝农文, 督促地方选拔道德模范, 并定期进行宣传, 为社会教育作出了不懈努力。

二、明代教育的发展

1. 广泛设置了各类学校。

明朝建国伊始, 朱元璋就于南京兴办了国子学, 制定了完备的官制体系和严格的管理体制, 以作为政府培养人才之用。其后他又多次下令, 令天下州府郡县并建学校, 发展地方教育, 在此基础上, 明代官学机构和官学教育制度很快确立起来, 各地出现了创办学校的高潮。明代官学最为发达, 明代地方官学除乡村社学及孔孟颜三士学外, 还有府学、州学、县学, 以及教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 明代中央官学除国子监外, 还有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四夷馆等[2]62。《苏州府志》记载:洪武八年, 朝廷诏令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个, 苏州城市乡村共建学校七百三十七所。朱元璋在军队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设立了儒学教育系统, 他在辽东都指挥使开设了司儒学, 在岷州设置了卫儒学, 在北平行都指挥使设儒学, 一改前人“边境不设学”的做法。洪武年间, 广西、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都设立了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 并选学问俊秀的土官子弟教化当地民众。朱元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学的做法, 客观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 科举制的发展。

明代官学规模空前, 且官办教育以科举考试为核心。这就决定了明代官学教学内容较前代相比, 广度和实用性大大下降。朱元璋规定学校遵行古制度, 专治一经、文习六艺, 促使学校按照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 让学生文武兼习, 每日练习书法、熟读诗书, 每月习射与射圃, 他要求学校教育摒弃空疏不实的弊端, 重视从政人才的培养。朱元璋认为习读儒家经典是为政临民之本,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官员选拔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思想原则成为明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朱元璋在位时的科举制与后来的科举制相比, 不尚虚文, 较重实效。如朱元璋规定在乡试过后, 加复试五事, 即骑马、射箭、书法、算术、律令, 目的就是为国选拔实用之士[2]63。明代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选拔官员的客观公正性, 为平民子弟进入仕途创造了可能, 因此对读书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政府在加强和完善科举制的同时, 加强了对生员的思想控制。明代规定科学必由学校, 这就给官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 三级考试制度增加了科举考试的难度, 促使生员更加努力地投入儒学的学习。

3. 社会教育范围的扩大。

朱元璋设立的国子监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制度最为完备的学校。他说:人才犹如山林中的树木和河流中的水, 要想使树木茂盛, 必须培其根, 要想让绿水长流, 必须疏浚源头, 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就起到培根、浚源的作用, 可见他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朱元璋将国子监视为国家储宝之地, 规定一品至九品官员, 12岁以上者选拔一百名充实国子监, 选拔五十名年过十五、能通晓诗经大义、愿意入国学者的民间才俊入国子监学习, 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其后, 政府对官员子弟的选拔越来越严格, 逐渐使民生的数量超过了官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朱元璋对平民教育的重视, 竭力促使教育平民化[3]24。明代府州县官学原本还有人员数量的限制, 如明初规定府、州、县分别限收40人、30人、20人, 后来政策一再放宽, 各级官学人员都达到了二百人左右。朱元璋还下令地方学校录取“工商技艺”之家的子弟入学, 从事专业的技能学习, 这样既扩大了生员的来源, 又促进了工商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4. 强调教学的实用性。

在马上获取天下的明太祖并非只强调道德的修养, 而忽视了实用人才的培养。朱元璋在各级官学中开设了习射科, 以其能培养文能定国安邦、武能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为了培养监生的实际从政能力, 朱元璋创立了监生历事制度, 将国子监生员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工作实习吏事, 首开国学生员实习制先河。后来监生在清丈土地、兴修水利等方面都有所参与,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造成的空谈、无用的缺陷。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干的人才, 明初, 朱元璋学校、荐举、科举三途并用, 鼓励各级学校和政府打破只有科举方可选官的局限, 勇于推荐实用型人才。所以, 朱元璋在位时, 明代官学并未沦为科举制的附庸[3]25。

三、朱元璋教育思想总结

1. 社会教育的发展。

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的教育思想, 对明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效扭转了元末以来社会动乱、学校废弛、人纪荡然的状况。科举制的发展、教育的普及,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肃清了颓败的社会风气, 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在教学上, 朱元璋要求学生文武兼习, 一改汉唐以来学校教育只讲雕词琢句、穷究诗书的不良现状, 弥补了教育在实用上的不足, 带有积极求实的先进性[3]26。在科举考试上, 朱元璋要求学生德艺双全, 使后世许多学者都不得不赞其高明。朱元璋还完善了科举考试的诸多环节, 在防范作弊、地区名额分配上有所创新。当他感觉科举取士没有达到他选用真才实学之士的目的时, 又令有司察举贤才, 明各地选拔少年举人入国子监读书, 将科举制中的责实与学校教育中的求实统一起来, 体现了其崇尚实用、注重实际的教育思想。

2. 专制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

朱元璋教育思想, 在教育管理、教学规范及教育立法上, 都带有鲜明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色彩, 被烙上了专制教育管理的印记。如朱元璋对国子监极为重视, 屡次更定学规, 使学规缜密、管理严格都超越前代, 但是国子监教学六堂始终没有任何变动。明代国子监教学组织分正阳、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六堂, 学生按照学习程度逐级升高, 模式死板, 管理严格, 体现了封建专制对文教的严格管控[3]27。国子监生在求学期间享有优厚的待遇, 但是监生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严厉管理, 学生不得质疑教师的权威, 不得有任何反政府言论, 一经发现即严加责罚。监生赵麟因不遵学规被学校张榜通告, 他不堪其辱揭去帖示, 被朱元璋下令处以极刑并悬首示众, 用如此残暴的手法对待学生, 也是前世罕见。科举制在明初虽有所成就, 但是它仍是朱元璋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已。

参考文献

[1]段淑娟.草根皇帝教育思想及其影响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7) .

[2]李志坚.朱元璋推行学校教化浅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

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 篇13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7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7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30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又让儿子对,朱棣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欣喜,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访,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便触景生情,口占五言上联曰:“一弯西子臂”,并让农夫对下联。农夫看看藕孔,应声对出下联:“七窍比干心”。农夫对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兴,即封其为“祭酒”(官职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起来。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便以地名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便应声对出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他见店面狭小,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占下联曰:“小酒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大喜,欲赐其官职,店主人婉言谢绝。

刘伯温和朱元璋作对联民间故事 篇14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

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二点难成冰。”刘伯温马上对上:“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第二回,朱元璋又说了一句:“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又马上对上:“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第三回,朱元璋又说:“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伯温叫了一声“好!”又对上:“人中王,人边王,意在全任。”

朱元璋 篇15

点睛与精练

1.选出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一样颜色)

B.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凭借山势)

C.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形成韵律)

D.经纶世务者, 窥容忘返 (筹划)

2.按要求填空。

作者概括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一段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 “异”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讨与思考

4.你怎样理解“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两句的深意?试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 山渐深, 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 旁皆大松, 曲者如盖, 直者如幢, 立者如人, 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 沮洳伏见, 堕石井, 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 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 黑如鸲鹆, 赤冠长喙, 而啄, 磔然有声。

稍西, 一峰高绝, 有蹊介然, 仅可步。系马石嘴, 相扶携而上, 篁仰不见日。如四五里, 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 而顾, 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 曲折依崖壁为栏, 如蜗鼠缭绕, 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 山风飒然而至, 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 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 皆宿。

于时九月, 天高露清, 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 相摩戛, 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 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 而不得寐。迟明, 皆去。

既还家数日, 犹恍惚若有遇, 因追记之。后不复到, 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拓展练习

5.请给加点字注音。

直者如幢 ( )

卧者如虬 ()

沮 () 洳 () 伏见

黑如鸲 () 鹆 ()

赤冠长喙 ()

磔 () 然

篁 () () 仰不见日

蹑 () 履

门牖 () 相值

6.查找辞书, 解释下列字词。

幽 () 犹 ()

盖 () 伏见 ()

堕石井 () 蜿蜒 ()

有蹊介然 ()

石嘴 () 如 ()

接 () 栏 ()

适 () 迟明 ()

7.按要求填空。

(1) 本文作者晁补之是 () 朝文学家。

(2) 本文第一段是写 () 的景物。

(3) 本文第二段是写 () 的景物。

比较分析

此文题目中的“新城”, 即今浙江省桐庐县。试将此文与《与朱元思书》作比较,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8.二文相同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文不同之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52页)

《解析〈与朱元思书〉与〈新城游北山记〉》参考答案:

1.C。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3.山之奇:“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水之异: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4.略。

5.chWng qiP jM rM qP yM huK zhR hu Wng xiAo niF yGu

6.幽:僻静;犹:尚, 还;盖:指车盖;伏见:时隐时现;堕石井:泉水注入石井;蜿蜒:曲屈爬行的样子;有蹊介然:有一条界限分明的小路;石嘴:突出的石头可以系马者;如:大约, 仿佛;接:近;栏:栅栏, 栏杆;适:正, 恰好;迟明:天刚亮。

7. (1) 宋。 (2) 骑行入山时所见景物。 (3) 步行时所见景物。

说不尽的朱元璋 篇16

这部大型传记全面而深刻地记述了朱元璋一生复杂而曲折的经历;以流畅而生动的笔触再现了朱元璋各个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重大举措及其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史料的丰富翔实、史论的犀利深刻,布局的缜密得体、文笔的流畅生动,如实地反映了朱元璋的个人生活、兴趣爱好以及多疑残暴的性格特点,堪称上乘之作。 通观全书,本人认为以下几方面显示了作者卓尔不群的史家见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一、史料丰富而翔实。作者积二十五年之力,广泛搜集了大量有关朱元璋的文献资料和民间口碑资料,又努力吸取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在文献资料方面,作者征引各种文献资料达五百余种,不仅充分利用了《元史》《明史》《明实录》《明会典》等历代官方编写的正史和典籍,包括《逆臣录》等前人尚未征引过的罕见史籍,还广泛查阅了《七修类稿》(郎瑛撰)、《名山藏》(何乔远撰)、《国史考异》(潘柽章撰)、《雪楼文集》(程钜夫撰)、《牧庵集》(姚燧撰)、《南村辍耕录》(陶宗仪撰)、《记事录》(俞本撰)、《献征录》(焦竑编)、《草木子》(叶子奇撰)、《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撰)、《胜朝彤史拾遗记》(毛奇龄撰)、《鲒崎亭集》(全祖望著)等众多明清私人著述、笔记和野史、方志。作者又利用他在“文革”期间下放到设在安徽风阳的干校“再教育”的机会,探寻了明中都遗址和同朱元璋有关的历史遗址,搜集了大量有关朱元璋的民间传说。该书中所有历史事实的叙述,都建立在经过作者认真的审核考订、确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尽量地做到言必有据,使结论符合客观实际。作者占有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又善于进行理论分析,对诸多历史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辨析考订、去伪存真的工作,提出了不少独创的见解。这就使得《洪武大帝朱元璋传》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部对元末明初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论著。

二、评价全面而公允。对于历史人物的传记,只有客观地反映传主的是非功过,对他做出公允的评价,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朱元璋一生的经历曲折复杂,在前期他是杰出的农民领袖,到后期他又不愧为颇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阶级属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界对朱元璋的评价出现了偏高偏低,褒贬不一的现象。有的论者在评论中存在偏颇,往往采取肯定他的前期而否定其后期的做法,将朱元璋当皇帝说成是“蜕变”、“背叛农民革命”。陈梧桐教授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全面地、辩证地考察和记述了朱元璋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史论结合,既不因为传主的前期是农民领袖而随意拔高,也不由于传主到后期成了封建皇帝而多加贬低,根据传主一生的活动,总评其是非功过。评价全面而公允,既不溢美,也不贬低。

三、创见迭出而不鲜。该书在视角、观点、内容上突破甚多,这里仅列举如下六点:

(一)关于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中国的原因。当朱元璋于公元1352年(元朝至正十二年)3月投入郭子兴麾下的时候,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已是久历戎行的领兵元帅了;但是,后来他们都成了朱元璋的手下败将,朱元璋在农民起义的血泊中登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朱元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他削平群雄统一中国的原因何在?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作者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朱元璋始终坚持反元斗争的旗帜,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加上他的政策、策略运用得当,使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逐步得到发展并超过对手,终于使他能次第削平群雄统一中国。

(二)关于朱元璋杀戮淮西勋贵和功臣宿将的原因。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末群雄之中,从南略定远到建立明朝,一直依靠淮西将臣削平群雄、奄有天下。朱元璋称帝伊始,绝大部分的公、侯和朝廷重臣都是淮人,所谓“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在明初政局中,淮西勋贵地位显赫,无疑是明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部分。那么后来又为何风云突变,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他杀戮淮西勋贵和功臣宿将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史学家聚讼纷纭的一个问题。作者指出,朱元璋诛杀淮西功臣宿将,固然是皇权与相权、军权矛盾的产物,但它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明初功臣宿将腐化堕落、骄纵妄为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朱元璋的宗教和天命神授思想。作者精辟地指出,朱元璋虽是和尚出身,但他并不迷信宗教神佛。他大搞神道设教,其目的有二:一是“谕众以神仙为征应”,宣扬自己受命于天,以增强皇权的神圣性;其二是想借助神鬼来震慑臣民,使之服从自己的专制统治。因此朱元璋特别强调,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儒、佛、道三教都是不可或缺的统治工具。

(四)关于朱元璋实行“让步政策”或“休养生息”政策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有相当一些史学工作者认为朱元璋实行过“让步政策”。已故的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先生就是“让步政策”论者的典型代表,他在其《朱元璋传》第四稿中说:“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元末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结果……并且大大地教训了新统治者朱元璋,迫使他对农民作出了一些让步。”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如郭厚安教授认为:“震撼全国的元末农民革命战争,不能不给朱元璋以深刻的影响。然而他并不像‘让步论’者所说,接受农民起义的‘教训’实行‘让步政策’……”迨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史学界又有学者把朱元璋旨在恢复和发展明初经济的措施冠以“休养生息”政策。那么,在历史上朱元璋究竟有没有实行过“让步政策”或者“休养生息”政策?如何来看待这一政策?陈梧桐教授认为,为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朱元璋顺应着民心思治的历史潮流,提出了“安民为本”、“藏富于民”的主张,并制定休养生息的政策来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陈梧桐教授指出,朱元璋这一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奠定了洪武“盛世”的物质基础,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这一政策的提出和实现,其直接的推动力量是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因此,我们肯定朱元璋的这一业绩,决不是宣扬英雄史观,而是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

(五)关于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本书作者比较全面而中肯地论述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指出: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威德兼施”政策,乃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惯用的一种古老的治世法则。但是过去的封建帝王,除了唐太宗等少数人之外,在具体运用这个法则时,往往只注意军事上的威胁,很少有政治上的恩抚,所谓“德”不过是“威”的一种点缀和装饰。朱元璋却不然,在大多数场合之下,他是侧重于“以德服之”的;只是当某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拒绝招抚或发动叛乱时,他才临之以兵,“以威服之”。一般而言,朱元璋对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持“华夷无间”、“一视同仁”的态度。从社会效果看,朱元璋的颇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取得一定成效的。陈梧桐教授认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所取得的许多成就,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朱元璋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还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六)关于朱元璋的文化专制问题。陈梧桐教授认为,明初洪武年间是中国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的文化专制首先从加强儒家思想的提倡和宣扬人手。为了抬高儒学的地位,朱元璋下令全国通祀孔子,又规定全国各级科举考试都以八股文取土,从四书五经中出考题。除了利用儒学愚弄人民,朱元璋还搞神道设教,利用佛、道等宗教麻醉人民,力图使皇帝成为思想信仰的最高权威。陈梧桐教授指出,朱元璋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强化文化专制,利用政治权力强行干预意识形态,粗暴地践踏了思想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结果不仅助长了政治的腐败,而且造成了科学文化的衰落,埋下使我们中华民族由先进变成落后的祸根,这是一个极其惨重的历史教训。

本书是作者以前出版的《洪武皇帝大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之再版增订本,书后补添附列了现当代国内外学者有关朱元璋研究的论著目录,便于后学和广大读者参考之用。

上一篇: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下一篇:水厂申请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