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

2024-05-29

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共10篇)

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 篇1

二、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

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

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出示动画场景,针对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得出杠杆关键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板书)

杠杆的共同点(以撬石头为例)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阻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

回头再分析刚才动画场景中各机械的支点和力臂(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

2.关于力臂的教学:

教师: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出示动画实例:

动力臂

阻力臂

(板书)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因此,描述杠杆需要五个要素——支点O、动力

总称为杠杆的五要素。

下面请同学们画出图中杠杆的动力臂意图和力臂的画法。 和阻力臂、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撬棒、抽水机(介绍杠杆示

什么是杠杆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利用杠杆为什么能用小的力产生大的力呢?我们知道人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们通过做实验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板书)

提问: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距离的远近一定会给力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吗?那么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实验装置如图

(边说边演示)这里有一杠杆,中间十字交会点就是杠杆的支点O,O点左、右边每隔10厘米有1条虚线将杠杆等分。现在取5个等质量的钩码,将其中2个挂在杠杆左端第三格上,作为杠杆的阻力。剩下的3个作为杠杆的动力,若使杠杆平衡,这三个钩码刚好挂在右端第2个格上。改变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继续实验,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实验结果填在表格内: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板书)

用比例式表示

力的几分之一。 ,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

(板书)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四、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以及习题 篇2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你知道牛顿吗?就是那个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人。他说,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大到太阳,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有同学不禁要问,既然万有引力,为什么我没有被别的同学吸引走,也没有同学被我吸引过来?

(二)问题引入

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说明什么叫重力?并举出几个受重力作用的例子。 问题二:怎样比较重力的大小?说出你的办法。

问题三:你能知道重力的方向吗?想办法展示出来。

问题四: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找几个物体说一说它的中心在哪里?

问题五:总结上面三个问题,说一说重力的三要素,并画出重50N物体受重力的图示。 问题六:实验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请你设计实验

(三)合作探究:

学生根据上面六个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

(四)交流归纳

1、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1)地球上的所有物体无论质量大小、有无生命,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是一样

的。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

的吸引力,重力一般会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重力的大小还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注:(1)不能认为压力、拉力就是重力,压力和拉力与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

图l所示,物体受到重力G和绳子的拉力F两个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拉力的施力物体是悬绳。

(2)一个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受运动状态改变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到其他力也无关。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总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

几点说明:(1)“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不同的。“竖直向下”与物

体的接触面(或地形)无关,如图2中的方向l;而“垂直向下”与物体的接触面

(或地形)有关,是指垂直于接触平面向下,如图2中的方向2。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也

无关。

(3)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将会发现线的方向与物体所受重力方向一致,在建筑上称为重垂线,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注(1)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说明物体

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等有关。

(2)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如:均匀正方

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棒

的中点等。

(3)对于“不倒翁”现象: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较低,并且重力的作用使

它回到原来的位置。

(4)对于走钢丝演员表演时当身体出现不平衡时摆动杆的动作。走钢丝演员的重心

必须落在钢丝上才不会倾倒,手中握有一根长杆是为了调整重心的方便。

5、重力的三要素

6、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用手分别拿起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探究

①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告诉学生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五.总结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六.课堂练习

1、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个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为98N,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 篇3

这节课既是对杠杆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做准备。所以本节课在十一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为了达到这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杠杆和滑轮的实质对比着讲解,加深理解,并在实验探究中突出滑轮做功的特点,以便引出“功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3、能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的有关知识,初步掌握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但不一定有独立的实验能力。

2、障碍

1、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数据偏离,可能使学生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对滑轮的特点认识不足,无法正确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3、方法

定性认识:课件播放理想的演示实验

定量认识:用自制教具现场做演示实验

四、 教学重难点

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 篇4

基础训练

一、 选择题:

1、电能表测量的物理量是( )

A、电流 B、电压 C、电压率 D、电功

2、电炉接通电源后,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能转化为热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3、请将下列句子与能量转化用边接起来

电流通过电炉 电能转化为光能

洗衣机工作 电能转化为动能

电灯发光 电能转化为热能

二、 填空题:

9 5 5 8 7

9 6 9 5 9

4、一位同学家里,上月底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是 ,本月底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为 ,该家庭本月用电 kWh,若每度电费是0.55元,则应付电费 元。

5、某电能表表盘标有3000revs/kWh,在某一电路中10min转过30转,该电路消耗电能 J。

6、在家庭生活中经常说到了多少度电的度实际上是 的单位,它的学名叫 ,而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能量单位是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7、电能表是用来计量 的.仪表,电能表上的数字以 作为单位。

8、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是 的过程,如果有4.2104J的电能被消耗,电流就做了 J的功,所以,功的单位也是 或 。

9、小薇同学发现她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revs/kWh的字样,当她只开一盏灯时,又发现表盘1min才转一周,则这盏灯工作 h消耗1度电。

10、在日常生活中,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表计量出来,电能表表盘上有几个重要参数:

(1)200V,10A中的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的 。10A是指这个电能表 。

(2)600R/kWh是指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 。

初二年级物理光学教案 篇5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如果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奇,一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这个道理和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澜,如此美丽,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很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源。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很多。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完了以后,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实验过程:

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这样说是不是完整了呢?在实验2里面,我们虽然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应该怎么修改呢?

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步枪的瞄准器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初二年级物理光学教案篇三

(三)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较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较。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达到3×10m/s。

举例说明光速到底有多快:

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m/s。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10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10m/s。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如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三、科学世界

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光年是什么单位?

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m=9.4608×10km 1512 S=16光年=16×9.4608×10km=1.51×10km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014km。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习题 篇6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凝固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2)

B.(1)(3)

C.(3)(4)

D.(2)(4)

4.萘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80℃,当温度恰是80℃时,萘将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天气突然变热墙上起汽水--液化

B.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冒“白汽”--汽化

C.冬天洗热水澡时,窗玻璃“模糊”--升华

D.冬天的早晨,草坪上的青草叶上有霜--凝固

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

B.汽化、凝固

C.液化、凝华

D.熔化、升华

★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

★ 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 八年级地理上教学总结

★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八年级上教案(第26课)

★ 学生八年级写物作文

★ 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 3.4 光的折射与透镜[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 八年级写物作文400字:莲文化

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 篇7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10.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好它。(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4分)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修改① 修改② 11.读语文,找病句。将下列文中的病句找出来,并改正。(5分)①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都不能少》)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④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孔乙己》()⑤让劳动者以宽阔的步伐走在街上吧!(《黎明的通知》)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D.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13.对下面加线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4分)()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

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A.①句删去“是否” B.②句“就”改为“才”

C.③句“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 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14.修改下列病句。(6分)①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抗SARS药品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②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③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④新闻工作者要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⑤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⑥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驻鄂某部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1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1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6 分)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奥运会第一届歌曲征集活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① ② ③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的病句。(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6分)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富。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⑤我感慨很多。⑥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更省和鼓励。

A.

B. C.

18.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向他说的一段话,加横线的部分有的有语病,有的表达不当,请加以修改。(6分)小明,①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你看,②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

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答:① ② ③

④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20~22题。湖光山色,乌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9.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20.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 ”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21.根据文章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3分)对下面这段说明性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

①老鼠在动物学上称为哺乳纲,目前全世界有2500多种,②有300亿只,是世界人口总数的5倍多。从动物进化观点来看,它

的资格比人老。③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从赤道到两极都有它们的踪迹,人类只有两三百万年历史,而老鼠至少有四五千万年的历史了。就是希腊水温高达90摄氏度的维库拉热泉里也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烫鼠,即使放在开水里,④它照样浮上浮下,东游西窜,上窜下跳。老鼠对人类危害很大,除了侵吞粮食,破坏环境外,还是传播瘟疫的罪魁祸首。因此,人们常用抱头鼠窜、⑤等含有“鼠”字的成语来表达对它的厌恶之情。22.文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修改。(8分)① ② ③ ④ 23.在文中⑤处可补充的一个成语是。(1分)2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3分)()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初二年级物理滑轮教案以及习题 篇8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图2-K-1

2.关于滑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③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④动滑轮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如图2-K-2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

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

cm,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A.F=60

N,s=0.2

mB.F=30

N,s=0.2

m

C.F=60

N,s=0.1

mD.F=30

N,s=0.1

m

图2-K-2

4.如图2-K-3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8

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重物G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图2-K-3

A.G=6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B.G=14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C.G=16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D.G=14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5.如图2-K-4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值可能是()

图2-K-4

A.20

NB.25

N

C.30

ND.35

N

6.如图2-K-5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图2-K-5

A.F1<F2<F3<F4B.F1>F2>F3>F4

C.F1=F2=F3<F4D.F1=F2=F3>F4

7.如图2-K-6所示甲、乙两个装置中,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

N(不考虑动滑轮和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图2-K-6

A.40

N和20

NB.20

N和40

N

C.40

N和40

ND.20

N和20

N

8.某同学用如图2-K-7所示的装置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0

0.65

1.5

0.90

2.0

1.15

图2-K-7

A.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二、填空题

9.如图2-K-8所示为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若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应选用图______所示的方法,若要省力应选用图______所示的方法.如果甲、乙两图中物重相等,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将货物匀速提起时,图甲中工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则图乙中工人所用的拉力应为________N.图2-K-8

10.如图2-K-9所示,物体甲和乙的重力都是200

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甲和乙时,力F甲=_______N,F乙=______N.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

m,则力F甲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力F乙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若用图乙装置提升另外一个物体丙,人对绳子的拉力F丙为260

N,则物体丙重为________N.图2-K-9

11.如图2-K-10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滑轮是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________N.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滑轮与绳间的摩擦,拉力F=________N.若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0.4

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图2-K-10

12.如图2-K-11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同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F1∶F2∶F3=__________,s1∶s2∶s3=____________,v1∶v2∶v3=____________.

图2-K-11

三、作图题

13.将图2-K-12甲、乙中的滑轮抽象成杠杆,请在图中标出支点O,并画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图2-K-12

四、实验探究题

14.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2-K-1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1)由图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由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K-13

15.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2-K-14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下表所列的数据.图2-K-14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使用定滑轮时测

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

力计的示数F2/N

1.00

0.60

0.65

1.50

1.10

0.90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A

1.D 2.D

3.B [解析]由图知,此时拉力:F=G=×60

N=30

N;拉力作用点上移的高度:s=2h=2×10

cm=20

cm=0.2

m.4.B

5.D [解析]使用动滑轮时,若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动力等于阻力的;若拉力的方向斜向上,则动力臂会变小,因此所用拉力变大.

6.D [解析]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的情况下;图甲、乙、丙中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故F1=F2=F3=G.图丁中用的是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故F4=G.所以,F1=F2=F3>F4.7.A [解析]图甲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不能省力;图乙中的滑轮是动滑轮,可省一半力.

8.B

9.甲 乙 100

[解析]图甲中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故拉力等于物重,即拉力为200

N;图乙中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最多可省一半力,故图乙中工人所用的拉力应为100

N.10.200 110 1 2 500

11.动 5 10 0.2 [解析]题中滑轮可随物体一起向右运动,故它是动滑轮.因物体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则物体A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f=F示=5

N.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和两股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滑轮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每股绳子的拉力是5

N,则拉力F=10

N.12.2∶1∶4 2∶4∶1 2∶4∶1

[解析]

(1)图甲: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此时拉力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物,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s物.

(2)图乙:滑轮为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拉力F2=f;但是费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物,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2=2s物.

(3)图丙:滑轮为动滑轮,但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对物体而言,只有一段绳子拉物体,绳子上的拉力F与摩擦力f相等,对于滑轮而言,拉力F3与两段绳子向左的拉力(2f)相平衡,所以,F3=2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即为滑轮移动的速度,物体的速度为绳子末端的速度,所以v3=v物,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s物.

13.如图所示

14.(1)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2)使用定滑轮时,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无关

15.1)图乙中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图丙中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篇9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BCD)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无影灯没有影子

B.无影灯有本影

C.无影灯没有本影

D.无影灯没有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8.如图1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AD)

A.全部进入区域Ⅰ

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

C.全部进入区域Ⅲ

D.部分进入区域Ⅰ

二、填空题

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

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8或2.63_m。

1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__10.5_m。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C)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ABCD)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如图1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A)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4.两平面镜间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为(C)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AD)

A.20° B.40°

C.50°

D.7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7.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9.a、b、c三条光线交于一点P,如图3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B)

A.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

B.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与P点距MN的距离相等

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大于P点距MN的距离

D.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10.一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像,如图4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D)

A.以速率v平行于OS向右运动

B.以速率v垂直OS向下运动

D.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二、填空题

13.一个平行光源从地面竖直向上将光线投射到一块和光线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离地面3m高,如果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则水平地面上的光斑离光源3根号3__m。

17.一激光束从地面竖直向上投射到与光束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距地面的高度为h.如果将平面镜绕着光束的投射点在竖直面内转过θ角,则反射到水平地面上的光斑移动的距离为.htg2θ__.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左侧多大范围的地面。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三、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C)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2.如图1所示,在两束光的交点P前,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则交点位置(C)

A.不变 B.向左 C.向右 D.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由光的颜色决定的

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BD)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4.关于折射率,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可能为任何正数

C.根据n=c/v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γ的正弦值与折射角β正弦值的比值(sinγ/sinβ)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1]”,简称“折射率”。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折射率较大的光密介质,较小的光疏介质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光密)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D)

A.小于40° B.在40°到100°之间

C.大于40° 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A)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8.某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c,它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速度为(A)

A.c/n B.c/(nλ)C.nc D.c

空气时,折射角应为(B)

A.比值i/r不变

B.比值sini/sinr不变

C.比值sini/sinr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D.比值sini/sinr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10.光线以30°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的折射率应为(B)

A.0.866 B.1.732

C.1.414 D.1.500 11.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介质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105°,则该介质的折射率及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D)

二、填空题

12.三棱镜的顶角是30°,放在空气中,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三棱镜,由AC面射出,测得偏向角为30°,则该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根号3.

13.光线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若光线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根号3。

14.知光线自空气射入甲介质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光线从乙介质射入空气,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60°,则甲、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n甲∶n乙=_根号2:1,光在甲、乙两种介质中的光速之比v甲∶v乙_1:根号2___

15.如图4所示,是光线在空气和介质分界面上发生的现象.由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知分界面是____,入射线是____,介质的折射率为____,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m/s.若使入射角增大,则介质的折射率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6.有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的空圆筒,眼在A处恰好能看到底圆跟侧壁的交点B,如图5所示,现将某种液体注满圆筒,在A处沿原方向看去,能看到底圆的中心C,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为____。

17.玻璃的折射率是1.50,水晶的折射率是1.55,让一块厚度为1cm的玻璃片与一块水晶片叠放在一起,若光线垂直射入时,通过它们所用时间相等,则水晶片厚度是0.97cm。

四、全反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abcd)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B.口渴的沙漠旅行者,往往会看到前方有一潭晶莹的池水,当他们喜出望外地奔向那潭池水时,池水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C.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图象信号

D.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

如图1中哪一幅所示?(D)

空气时入射角为60°,其正确的光路图

3.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

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

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5.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临界角为45°,光线从它的一面垂直入射,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出射光线中正确的是(C)

A.a B.b C.c D.都不正确

6.介质Ⅰ中光速为v1=c,介质Ⅱ中的光速为v2=c/2,临界角为30°,如果光线a,b如图4中所示射到Ⅰ、Ⅱ两介质的分界面上,那么正确的是(D)

A.a,b均不能发生全反射 B.a,b均能发生全反射

C.a能发生全反射 D.b能发生全反射

7.某玻璃的临界角为42°,当在玻璃中的某一光线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时,若入射角略小于临界角,则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应为(C)

A.小于42° B.小于60°C.小于90° D.无折射光线

8.用临界角为42°的玻璃制成的三棱镜ABC,∠B=15°,∠C=90°,一束光线垂直AC面射入,如图5它在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为(B)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9.对棱镜色散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B.红光比蓝光先通过棱镜

C.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

D.在棱镜中,速度大的单色光偏转角也大

10.在水底同一深度处并排放置着红、黄、绿、蓝、紫五只球,人在水面正上方竖直俯视,感觉最浅的是:(A)

A.紫色球 B.红色球

C.黄色球 D.一样深浅

11.如图6所示,点光源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人在侧面AC一侧沿折射后出射光线的反方向观察S,可看到(C)

A.一个白光点

B.光点上部是红色,下部是紫色

C.光点上部是紫色,下部是红色

D.看不到S的像

12.如图7所示,入射光线1经45°的直角三棱镜折射,反射后,沿着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射出,如图中光线Ⅱ所示,现将棱镜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α,如图7虚线所示,则(A)

A.出射光线应与光线Ⅰ平行

B.出射光线也顺时针方向转过α角

C.出射光线逆时针方向转过α角

D.出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过2α角

13.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上后发生色散现象,图8的光路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D)

二、填空题的半圆形玻璃M。当M绕圆心O缓慢地沿逆时针旋转时,光线

OA跟法线之间的夹角γ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光线OB跟法线之间的夹角i′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当角i等于____时,光线OA完全消失。

16.光由空气以45°的入射角射向介质时,折射角是30°,则光由介质射向空气的临界角是____。17.如图10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玻璃三棱镜

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θ角最小值为____,若将此三棱镜置于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在AC面上一定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

18.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将得到一彩色光带,按折射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其中偏折角最大的是____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紫

19.有人在河面上游泳,见河底有一物体,与他的眼睛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他再前进4m时,物体忽然不见了,水的折射率为4/3,则河深____m。

三、计算题

强点光源时,看到透光水面的最大直径是多大?当此透光水面的直径变大时,光源正在上浮还是正在下沉?

4.54m,下沉

五、透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经透镜折射得到一放大的像,则 [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该像一定是实像

C.像和物一定在透镜同侧 D.像一定是正立的 2.物体经透镜成一倒立,则 [ ]

A.透镜可能是凸透镜 B.像一定是实像

C.像一定比物大 D.物质一定在透镜焦点之外

3.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比物离眼睛远 D.像比物离眼睛近

4.关于成像性质的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束,经不改变光束性质的光具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是虚像

B.若经过对光束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是虚像

C.若经过对光束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改变路后,其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D.若经过对光束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5.红色发光体位于凸透镜主轴上某一位置,在另一侧成一等大小的倒立像,若在原位置换上另一个紫色发光体,则在另一侧成的是 [ ]

A.与发光体等大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倒立实像

C.缩小的倒立实像

D.放大的正立虚像

6.一个物体放在距透镜前10cm处,当它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正立的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这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这透镜一定是凹透镜

C.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5cm

D.这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等于5cm

7.如图1所示,当物体AB从凸透镜左边无限远处向光心O移动B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B的像的区间是 [ ]

A.F2与F1之间

B.O与F1之间

C.F2与O之间

D.不存在不成像的区域

8.如图2所示,在凸透镜左侧2f处,在主轴上有一发光点S,若使透镜绕其光心O旋转微小角度时,则发光点的像的位置将 [ ]

A.不变

B.沿原来主轴靠光心O移动

C.沿原来主轴远离光心O移动

D.偏离原来主轴

9.图3,的各个光路中,错误的是 [ ]

10.某点光源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该点光源射向凸透镜的 [ ]

A.全部光线会聚而成的 B.部分光线会聚而成的 C.三条特殊光线会聚而成的

D.只有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会聚而成的

11.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以下正确的是 [ ]

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

B.屏上的像变暗

C.屏上的像上半部变暗,下半部不变

D.屏上仍出现完整的像

12.已知物点 A、像点B的位置及透镜的主轴MN,则下述关于作光路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心必在过AB直线与MN直线的交点上

B.从物点发出的任意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或其延长线必交于像点

C.偏折光线与主轴MN的交点就是焦点

D.透镜不一定与MN垂直

1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将其沿主轴从远处向物体移近过程中,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将: [ ]

A.离透镜越来越远

B.离物体越来越远

C.离透镜先变近,后变远

D.离物体先变近后变远

14.用照相机拍某人的半身照片后,再用同样大小的底片拍该人的全身照片时,需要: [ ]

A.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5.如图4所示,a是一个点光源,a′是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bc内,看不到a的像,可以看到点光源a

B.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bc内,可以看到点光源的像a′

C.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ld内,可以看到点光源的像a′

D.眼睛位于g点处,既看不到点光源a也看不到点光源的像a′ 16.关于放大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同一透镜,像的放大率不变 B.像的放大率仅由透镜的焦距决定 C.像的放大率仅由物距决定

17.一张画面垂直于主轴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像的面积与画的面积相等,若将画向透镜移近5cm,则所成像的面积是画 [ ]

A.2倍 B.4倍

C.1.5倍 D.2.25倍

18.一物体放在透镜前20cm处,恰能成出 放大率为3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15cm B.30cm

C.1/15 cm D.5cm

二、填空题

19.图5中的L1、L2分别表示放在空气中 的薄透镜,根据图示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可以确定L1是______透镜,L2是_____透镜。

20.如图6所示,L为一透镜,一束会聚光线经透镜后汇交于主轴上的S′点,取走透镜后光线汇交于S点,则这个透镜是______透镜;若在S′点处放一发光点,它经这个透镜能在S点成______(填“虚”或“实”)像。

21.某物体在一透镜前成一正立放大3倍的像,若像和物之间的距离是20cm,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2.有一物体垂直于主轴放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在下列情况下

(1)像在透镜另一侧距光心60cm的地方,则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

(2)像和物体在透镜同一侧,距光心40cm的地方,则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_cm.

(3)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距物体10cm的地方,则可能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也可能是_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

23.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一位同学先估测该透镜的焦距f,后将光屏及光源放在光具座上,待测凸透镜放在两者之间,测出光屏到光源的距离L,则L应满足______.在满足实验条件下,该同学取光屏到光源的距离为45cm,移动透镜第一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15cm,如果再次在屏上成像,透镜应向_______(填“光源”或“光屏”)移动,此时得到的像距应为______cm,两次成像透镜的位置变化了_____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两次成像的放大率之比为_______.

24.有一会聚光束通过遮光板上的圆孔后,在距圆孔10cm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7所示,圆孔半径R=5cm,光斑半径r=3cm。若在遮光板的圆孔上放一凸透镜恰好使屏上的光斑缩为一点,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三、计算题

25.一物体位于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10cm处,所成的像与该物体在主轴上移动5cm后所成的像的大小相等,求透镜的焦距。

26.一发光点S位于焦距为12cm的薄凸透镜的主轴上。当S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1.5cm时,它的像点S′移动0.5cm。求移动前发光点S到像点S′的距离。

四、作图题

27.如图8所示,物体AB经透镜后所成的像为A′B′,用作图法画出能看见AB的完整像的区域。若用黑布蒙住透镜上半部分,分析AB是否能再成完整像;如果能,画出此时能看见AB的完整像的区域。

透镜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B 2.BD 3.AC 4.ABD 5.C 6.B 7.C 8.C 9.AB 10.A 11.BD 12.AB 13.AD 14.D 15.ACD 16.D 17.B 18.AB

二、填空题

19.凸,凹 20.凸,虚 21.15 22.(1)凸,15(2)凸,40(3)凸,60cm,凹,-20cm

24.16.7

三、计算题

25.7.5cm或12.5cm 26.64cm

四、作图题 27.

六、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较高的日光灯下看一支钢笔在水平桌面上的投影时,会发现随着钢笔逐渐向日光灯靠近,投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这是由于 [ ]

A.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影区

B.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本影区

C.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半影区

D.后来日光灯对于钢笔来说是无影灯

2.如图1所示为发生日食的示意图,则由图可知 [ ] A.地球a区的人看不到日食 B.地球b区的人可见日偏食 C.地球c区的人可见日全食 D.地球d区的人可见日环食

3.如图2所示,入射光线Ⅰ经等腰直角三棱镜折射反射后,沿光线Ⅱ所示方向出射。现将三棱镜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α,则出射光线将

[ ]

A.与原出射光线成α角

B.与原出射光线成2α角

C.与原出射光线Ⅱ平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3所示,a、b、c三条光线会 聚于S点,若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一平面镜,则 [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镜前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交于镜后一点

5.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精度的一些具体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正确的是 [ ]

A.针P1、P2及针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针P1、P2及针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

C.入射角应适当取大一些

D.入射角应适当取小一些

6.红光与紫光相比 [ ]

A.在真空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

B.在玻璃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比较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较紫光的大

D.从玻璃到空气的界面上,红光的临界角较紫光的大

A.当入射角大于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等于30°,应以45°入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在玻璃中有一个三棱镜形状的气泡,当一束白光从这个空气棱镜的一个侧面斜射入并通过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各色光都向底面偏折

C.红光的偏向角比紫光的大

D.红光的偏向角比紫光的小

9.已行媒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

B.此单色光在该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c是真空中的光速)

C.此单色光在该媒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θ倍

10.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也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B.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实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D.在成实像处,如果不放光屏,则眼睛观察不到实像,用照相机也不能拍摄下来 11.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于S′点,光路如图 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PS′Q区域才能观察到像S′

B.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不能观察到像S′

C.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只是变暗了 D.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下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且亮度不变

12.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13.在一透镜左侧有一光源AB,在透镜右侧的光屏S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现移去光屏,从光源A点发出的如图5所示光线AP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A [ ]

A.与主轴交于透镜与原光屏S之间

B.与主轴交于原光屏S的右侧

C.平行于主轴

D.其反向延长线与主轴交于透镜左侧

14.发光体和光屏固定后,在其间移动凸透镜,发现能在光屏上成出两次不同的清晰实像来,并测得两次实像的高分别8cm和2cm,则发光体的高为 [ ]

A.5cm B.6cm C.16cm D.4cm

二、填空题

15.有人在游泳池喧上竖直向下观察池水的深度,看上去池水的视深约为h,已知水的折射率n=4/3,那么,水的实际深度约为______

16.教学用的幻灯机,镜头焦距f=10cm,其底片的片幅为10×5cm2,屏幕规格为2.5×2cm2,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最大的完整画面,则幻灯机的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为_______m.

17.一物体在凸透镜前发出红色光时,量得物距与像距均为10cm,此透镜焦距为_______.若物体发出紫光时,物体的像距将_______10cm,凸透镜的焦距将______红光照射时的焦距.

18.空气中,波长是6000埃的光,频率是______,在折射率为2.4的金刚石中,波长是______,频率是_______.

19.介质甲对空气的临界角为45°,介质乙对空气的临界角为60°,则光在介质甲、乙中的 传播速度之比为______.

20.在做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时,甲同学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乙同学先把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的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丙同学先把凸透镜和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光源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

三、计算题

21.如图6所示,L为透镜,PQ是透镜的主轴,O为透镜光心.AB是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为BC,BC交PQ于E点,AB的延长线交PQ于D点,已知

(1)说明理由,判断L为何种透镜?

(2)求该透镜的焦距多大?

22.焦距为9cm的透镜,置于相距24cm的两物点之间,两物点位于透镜主轴上,要使两物点的像成在同一点上,求透镜必须如何放置?

单元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BC 3.C 4.C 5.AC 6.BD 7.BC 8.AD 9.ABC 10.BC 11.BD 12.A 13.A 14.D

二、填空题

16.2.6

17.5cm,略小于,略小于

18.5×1014H2,2500,5×1014H

220.物距小于透镜的焦距,物屏之间的距离小于透镜焦距的4倍,透镜到屏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三、计算题

21.凸透镜,15cm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篇10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D.不同的人弹奏

10、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

B.说话响度小一些 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 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 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16、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 A.响度大、音调高B.音色好、音调高C.音调高、音色好D.音调高、响度大

17、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 ] A.物体振幅太小 B.物体振动太快 C.物体离人太远 D.空气不能传声

18、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19、声音的响度[ ] A.只决定于声源的振幅B.只决定于离声源的距离

C.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原的距离D.只决定于声源的频率

20、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 A.屋子里的噪声比室外小

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C.屋子里讲话精力集中

D.声音在室内比在旷野里传播得快

二、填空题:

2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_________能够传声.

2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

23、我们能在室内辨别室外几个同学谈话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音的____不同.

24、我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当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原来是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所以________.

2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6、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_很大.

27、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8、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__ .

29、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测量温度的.

3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______。

3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2、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________而产生的.

3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

34、如果回声到某人耳比原声晚0.15s以上,此人耳朵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在空气中要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障碍物与发声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___m.

3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三、简答论证题:

34、蜜蜂飞过我们身旁的时候,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嗡嗡声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35、苍蝇和蚊子都是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请问它们当中翅膀振动得快的是哪个?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9、拿一把木梳,一枚硬币,先用一只手拿木梳,另一只手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再用牙齿咬住木梳把,用棉花堵住双耳,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你两次是否都听到了声音?简单解释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二、单选题:

19、C 20、B

21、C

22、C

23、B

24、A

25、B

26、A

27、D

28、A

29、B 30、C

31、D

32、C

33、A

34、D

35、D

36、C

37、C

38、B

三、填空题: 69、水 70、50 71、音色 72、不能传声 73、真空

74、响度 75、振动 76、振动

上一篇:14、空调系统巡查制度下一篇:木阑花慢 春日,木阑花慢 春日李时,木阑花慢 春日的意思,木阑花慢 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