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事故预防

2024-08-14

供电局事故预防(精选12篇)

供电局事故预防 篇1

机务原因引发的供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机车受电弓是通过支持绝缘子设置于机车顶部,滑板装有碳条,直接与接触线在动态中滑动取流。因此,机务原因引发的供电事故一般有:受电弓支持瓷瓶闪络爆炸,受电弓歪斜剐坏接触网;受电弓缺条运行剐断接触线;受电弓弹簧盒故障弓头偏斜钻入接触线上方引起事故等。

受电弓车顶支持瓷瓶脏污,在春、秋雾雨季节引起变电所频繁跳闸,对运输的干扰也是比较大的。

116.机车升双弓短接区分绝缘器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9年5月5日。地点:××折返段3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18时05分,SS1-727号机车按照计划由3道出库,行至3道东端20~21号支柱区分绝缘器处时,接触线突然被烧断。

接触网工区出动抢修,做导线接头1个。中断供电1 h46 min(实际处理30 min,调度电话、自动电话中断1 h16 min)。

原因及措施:

(1)机车升双弓运行至区分绝缘器处,因区分绝缘西端有电,东端无电且接地,短路电流由机车前后弓导通,加之该折返段距变电所较近(约400 m),近点永久性短路大电流将接触线烧断。

(2)运行中的机车不得升双弓。一是升双弓会引发分相绝缘器两端相间短路,烧毁接触网设备;二是在区分绝缘器一端有电,一端无电接地时会短接区分绝缘器,因接地属永久性故障,烧断接触线是必然的;三是升双弓会增加弓架次数,加速接触线、机车受电弓磨耗,加大设备维修费用;四是后弓运行,前弓备用,发生弓网事故剐坏后弓时,将前后弓电气连接拆除,升前弓仍可运行。

(3)升双弓运行已多次发生烧毁接触网设备事故。在机车运用管理中,除因特殊情况非升双弓不可,教育乘务员严禁升双弓运行。

117.机车受电弓状态不良引发弓网事故

时间:1997年8月12日。

地点:××-×××区间57号隧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2时56分,390次旅客列车行至××-×××区间57号隧道第一悬挂点处发生弓网事故,4时17分处理完毕恢复送电,中断供电1 h 21 min。

机车受电弓剐坏变形,呈麻花状并脱落,57号隧道第1~4悬挂定位剐掉。

原因及措施:

(1)机车受电弓滑板固定不平,滑板中心距导角200mm处有一硬弯,并有50 mm长一旧痕,运行中机车晃动使滑板撬起,接触线嵌人旧裂痕内卡滞导致事故发生。

(2)机务部门要对机车受电弓在入库、出库时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在受电弓有效抓托范围内,发现碳条有缺条、缺块、螺栓松动、裂痕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三角架应固定牢固。

118.受电弓材质不良剐坏接触网设备

时间:1997年9月15日。

地点:××-×××95号支柱处。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2时05分,108次客车运行至××-×××区间95号支柱处时剐网。4时50分处理好设备恢复供电,中断供电3 h 45 min。

设备损坏较为严重,95号棒式绝缘子折断,吊索打脱,软定位打掉,95号支柱西侧2~3 m接触线剐伤并严重扭曲,受电弓损坏。

原因及措施:

(1)108次机车后弓缺少2根滑板条运行,先将某站接触网设备剐坏,司机听到受电弓异常声响后即降下后弓,升前弓运行。因前弓推杆铸铝材质不良,运行至××一×××区间95号支柱处折断发生事故。

(2)108次受电弓是××厂产品,已接连发生几起事故,应停止使用该厂家生产的受电弓。

(3)新产品上网或厂家新出的受电弓初次使用时,不宜安装过多,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事故。

119.滑板侧磨剐坏接触网设备酿成事故 时间:1997年11月4日。地点:××车站Ⅱ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6时09分,174次旅客列车在××车站Ⅱ道剐弓,有关供电臂跳闸,由于远动故障,电调台无显示。后××车站值班员向电调反映,××车站上行接触网无电。因剐断上行接触线,下行设备也遭破坏。上行停电2 h 40 min,下行停电1 h 35 min进行了处理并恢复了供电。

上行接触线断3处,上下行线岔3组、上下行渡线1组、定位4组、区分绝缘器1组、补偿装置1组、吊弦20余根遭破坏。

原因及措施:(1)受电弓弓头呈45°运行,致滑板侧磨。运行中受电弓状态进一步恶化,在××车站Ⅱ、Ⅳ道交叉处,上行左侧弹簧合螺栓碰在另一支工作支接触线上,弓头打掉后,弓架升天剐翻。

(2)加强受电弓出入库检查,尤其是对受电弓滑板条、受电弓弓头紧固程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变电所应加强值班。远动区段,当远动故障打向当地控制后,值班人员应严密监视设备运行情况。这次事故,6时09分接触网跳闸后,若值班员反馈及时,电调就不会等到6时22分××车站值班员反映××站上行接触网无电后通知××站接触网出动抢修,变电所值班人员耽误至少10 min。

120.机车弓头严重倾斜剐坏接触网设备 时间:1994年6月5日。

地点:××-×××区间41号隧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当日5时34分,1813次列车行至××-×××区间41号隧道处发生弓网事故,2个接触网工区共计35人出动抢修,11时15分恢复供电,中断供电4 h 43 min。

41号隧道1~27号定位、悬挂剐伤;12号、16号定位挂环拉开,定位脱落;17号定位棒式绝缘子折断;18号悬挂绝缘子破损2根,19号、20号悬挂拉脱,绝缘子受损,杆件严重变形;21号定位东侧200 mm处接触线严重剐伤2 000 mm;接触线钢铝面严重开裂;钢面断2处;27号支柱处中心锚结翻架。

受电弓报废。

原因及措施:

(1)1813次机车在运行中受电弓弓头后倾超过45°,在41号隧道剐网,剐坏接触网设备。

(2)发生弓网事故,尤其是设备破坏范围较大,又有几个工区同时参与抢修时,应在事故现场由设备主管工区制订事故抢修方案;领工员或段领导在时,由职务高者担任指挥,并组织制订事故抢修方案,合理分工,统一指挥,互相协作,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3)受电弓在运行中与接触网高速摩擦取流,受电弓状态良好是避免弓网事故的一个主要方面。这次事故,亦是由弓头倾斜导致,而且以前也发生过类似问题;机务段应对弓头螺栓坚固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1.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击穿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5年5月18日。地点:××折返段Ⅱ道。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号电力机车在××折返段Ⅱ道整备完后,合隔离开关送电,机车受电弓升起。几分钟后,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击穿爆炸,Ⅱ道接触线烧断。

原因及措施:

(1)××号机车受电弓支持绝缘子在整备时未擦拭,绝缘子表面十分脏污,当日又是大雾,造成绝缘子闪络,击穿爆炸,烧断接触线。

(2)司机在对电力机车整备时,不仅要对受电弓各部紧固情况进行检查,而且应对车顶绝缘子进行擦拭,特别是雾雨季节,绝缘子稍有脏污极易发生闪络击穿。

(3)发生事故后,司机应尽快通知供电调度或有关接触网工区,以便尽快抢修,恢复对设备供电。

122.误合隔离开关烧断接触线 时间:1988年5月11日。

地点:×××折返段Ⅱ道区分绝缘器处。

事故经过及设备损坏情况:电力机车A停在×××折返段Ⅱ道区分绝缘器内准备进行整备作业,电力机车B也进入Ⅱ道,与A相距10 m处停下,升双弓试验电器部分,一个弓子在区分绝缘器内,一个弓子在区分绝缘器外。A车司机拉开联动隔离开关时,主刀闸分开,接地刀闸自动合上瞬间,×××折返段馈线跳闸,重合失败,并将Ⅱ道接触线烧断。

原因与措施:

(1)B电力机车所停位置错误,不应停于区分绝缘器下并升双弓。A电力机车司机操作隔离开关时,距B机车仅仅10 m,但A司机与监护人均未观察B电力机车所停位置及升双弓情况,在拉开主刀闸、接地刀闸自动合上瞬间,短路电流经区分绝缘器内侧接地,由于是永久性短路,××开闭所开关跳闸后重合送电,烧断了接触线。

(2)司机操作整备库隔离开关时,司机及监护人均应注意观察区分绝缘器处是否有停留机车,是否升双弓。若有机车停留,操作隔离开关时应通知停留机车勿升双弓或让其离开区分绝缘器处,防止短接区分绝缘器酿成事故。

供电局事故预防 篇2

催化裂化装置是我厂一套主要核心装置,装置运行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厂全年加工量能否顺利完成。供电可靠性是一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有人为因素及设备因素。为此,本文就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起事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 事故过程

2008年6月20日上午,2名催化配电室值班电工在接到给3#电机送电的任务后,对3#电机主回路所在柜25#柜进行惯常检查。在确认无异常后,其中1名电工将3#电机电源空气开关把柄推至“合上”位置。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电光闪过,随着“轰”的一声响,转眼间整个配电室笼罩在烟雾中。3#电机所在Ⅰ段母线失电。

2 事故处理过程

正在当时,2名催化值班电工迅速将出事配电柜隔离刀闸拉开,检查Ⅰ段进线开关,发现保护未动作,Ⅰ段进线断路器在“合”位,随即拉开Ⅰ段进线开关。与此同时,催化配电室上一级6KV配电室1#催化变高压柜“过流”保护跳闸,当班人员按照事故应急规程合闸一次,催化1#变正常受电。催化2名值班电工在检查Ⅰ段无异常后,恢复母线正常供电。接着将配电室风扇及窗户打开排烟。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笔者及单位相关人员对出事配电柜进行了仔细检查,并对当值2名电工详细询问后,得出如下结论:

1)事故原因是由于3#电机低压断路器电源侧A相接线柱与分支母线接触不紧,长期发热,造成空气开关壳体局部炭化,失去绝缘作用,于是就产生了相线与金属支架之间的短路拉弧;

2)25#低压配电柜内回路过密且母线均为裸露,没有采取绝缘措施,继而由接地短路拉弧诱发相间短路拉弧,从而造成损坏设备又停电的事故;

3)催化配电室Ⅰ段进线开关保护定植与上一级6KV配电保护定值间匹配不合理,造成越级跳闸;

4)事故虽未造成大的影响(当时催化装置主要负荷均挂在Ⅱ段母线上),但处理上存在偶然性。催化配电室2名值班电工如果在事故发生后不能迅速将故障点切除,将可能造成二次短路事故。

4 故障机理及处置

1)接触不良。接触面小,接触面之间存在有杂质,连接面间的固定螺栓未上紧,触头锁紧弹簧缺失;处置方法: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或恢复紧固件的锁紧力;

2)导电材料不良。导电体本身杂质多,分支母排与空气开关接触面间导电膏失效;处置方法:更换不合格的导电材料,清除已失效的导电膏然后再涂抹新的导电复合脂;

3)环境因素导致的腐蚀及氧化作用。炼油厂腐蚀性气体和灰尘等不断的沉积所造成;处置方法:变配电室门窗关严,电缆沟进出口封堵,室内保持合适的温湿度;

4)设计不合理。接触面小,不能满足实际负荷要求,长期过载运行等;处置方法:提高改进设计水平;

5)施工检修不合理,安装不细致、不规范,保养不及时等;处置方法:检修保养要及时细致,严格把好验收关。

5 事故应对措施

针对这次事故,我们提出了如下整改措施:

1)立即对故障柜整改检修,合理布置回路,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其它电气开关柜也逐一进行整改;

2)做好大检修计划,在大检修期间,花大力气给所有裸露母线干、支线“穿衣”即增加绝缘热缩套,从而减小人为意外接触导电体的概率,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让所有空气断路器“长个”即在断路器壳体与金属支架间加装绝缘垫板,使电气设备与接地的框架间隔离;

3)逐步淘汰旧型低压柜,更新可靠性能高的低压断路器;

4)健全维护保养制度,定期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查电气联结点有无松动发热,做好记录;

5)对全厂所有电气设备重新核查开关定值,不合适的进行调整,使上下级保护匹配,并做好试验工作,健全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制度;

6)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6 结束语

一次看似偶然的事故,却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单位逐年加大电气设备改造费用的投入,加强员工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制度,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从而保证了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创造了较好的效益。

摘要:通过对一起送电短路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供电局事故预防 篇3

【关键词】供电局;事故应急管理;应急预防;应急准备;认识不足;改进

0.前言

以前不少职工对事故应急管理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事故应急管理等同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与恢复行动,现在这个误区未必能完全根除,实际上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贯穿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括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应急恢复四个过程。过去基层电力企业对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的认识不足是所有不足的重灾区,现对基层电力企业过去的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的管理不足与缺陷进行辨识与分析,达到警示和改进的效果。

1.对应急预防的认识不足与改进

应急预防是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减缓、降低事故后果和严重度。

以前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或由于工作繁忙而忽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重要性而疏于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某110KV变电站刚开始综合自动化改造,当时管理和安装与施工条件不完善,造成变电站后台监控电脑经常误发信号或漏发信号。特别是下雨天就会误发10kV各出线TV断线信号,而10kV出线没有设置线路TV。即便故障发出信号,相关人员也会习惯判断为误发信号。

后来在后台监控电脑发现,正在运行的该站仅有一台主变110kV侧开关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经现场检查确认开关在运行状态。经上报缺陷检修人员粗略检查就习惯性判断为下雨天导致后台监控电脑误发信号的结论,经过值班人员深入检查查出主变110KV侧开关跳闸线圈断线,由于当时某110kV变电站是枢钮站,一旦主变出现故障,将出现越级跳闸,导致某110kV变电站和另一某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随后值班人员立即上报缺陷消除了这一隐患。

后来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安全管理制度上的不断改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对设备缺陷及时消缺,值班人员积极巡视检查与维护,最大程度防止事故发生和降低后果的严重度。

可见预防是防止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后果的第一防线,在电力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要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技术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本质安全,把好安全第一关。

2.对应急准备的认识不足与改进

应急准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等,其目的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过去基层电力企业在预案的编制、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存在严重的不足。

2.1应急预案编制的不足与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大致有6个过程:一、成立工作组;二、资料收集;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四、应急能力评估;五、应急预案编制;六、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不足一:片面编写或照抄照搬。

过去基层单位预案编制没有招集各部门人员成立编制工作组,而是指定某个部门或某个人负责编写,造成对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风险分析严重不足,遗漏了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扩大事故的分析,缺少对应急队伍的能力、应急准备的评估,导致编制出来的预案严重脱离实际,应急措施严重不足,致使应急能力建设严重滞后,这时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不符实际,将产生事故扩大的严重后果。应急预案编制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召集各部门人员成立编制工作组,而不是简单的由一个部门或某个人编制。另据查证:有的单位甚至把应急预案列为机密文件,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这是应急要求所不允许的,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和应急处置方案的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有的单位则是照抄照搬,前几年有的基层单位把南方电网公司的专项应急预案如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换了公司和人的名称,其余内容照抄照搬。南方电网应急预案规定损失1亿元启动Ⅰ级响应,基层单位应急预案也规定损失1亿元后启动Ⅰ级响应,导致应急响应形同虚设,甚至在填写备案过程中,基层单位也向南方电网“学习”,文字注明把应急预案报安监总局、国家电监会备案,正确做法是应向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以上现象表明该预案当年并没有备案。总之该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只是做个形式,起不到应急预案防止止事故的发展,降低危险的效果,反而会因为应急处置不当扩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其他单位资料仅做参考。

不足二:有的预案没有经过招集相关部门的人员评审与改进即发布,在响应中出现的问题也没修订,例如前几年某变电站在台风灾害中,门窗渗水,导致某变电站控制室大量积水,而之后数次台风灾害该变电站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这种情况应当及时整改,修订应急预案。经过数次教训后来得到了改进,也对预案进行修订。

另外单位领导人员的变动,新技术、新设备、新法规的应用也应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经招集各部门人员评审合格后发布,才能使应急预案贴近实际,人员职责到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虽然以上现象目前已得到很大改进,也应以史为鉴,防止新单位新预案中出现类似问题。

2.2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与维护的不足与改进

应急设备与物资完好与充足在应急处理中非常重要,是应急处置成败的关键。很多单位在编制应急预案后便束之高阁,疏于对应急设备与物资的管理与维护,导致应急设备与物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例如几年前有的变电站灭火器没有设置检查卡,或检查流于形式,导致有的灭火器指示压力失效没有更换,一旦发生火灾,该灭火器不但起不了灭火作用,还会耗费人力,延误灭火时间,导致火灾事故扩大。有的物资部门灭火器设置位置不当。例如过于靠近注油设备等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可能覆盖灭火器使应急人员拿不到灭火器导致其作用失效。有的灭火器和用于变压器油灭火的沙子被锁在铁箱子里,而锁头日久生锈很难打開,导致以上应急物资远达不到应有的灭火效果。另外应急预案列入的防汛物资清单中,抽水机已经被盗,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补充,连就近的电源插座因年代久远无法提供电源等问题,导致因为物资不足起不到应有的防汛应急处置效果。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查找管理的不足,对现场处置方案及时进行修订。

后来经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应急物资维护责任加强,以上问题已消除,但是应急物资的准备与维护要不断的加强与更新才能适应新环境、新发展的应急处置要求。

2.3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足与改进

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足甚至没有进行培训和演练是很多生产经营单位的通病,在突发事故情况下丧失或降低快速应急处置能力而导致事故扩大,甚至在模拟事故时发生事故并扩大。

前几年某单位在进行模拟灭火演习时,就近取材收集毛草和树枝,就在草丛附近放置毛草和树枝点火燃烧,火焰扩大,而灭火人员用灭火器错误对准火焰的中部喷射,而不是正确喷射火焰的根部,用了3瓶灭火器没能扑灭火堆,忽然一阵风吹来点燃附近草丛,付出2人受到轻微烫伤的代价扑灭火源才勉强避免一场火灾扩大。这一事件表明该单位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严重不足,应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远不能适应应急处置要求,一旦出现突发火灾事故,将有可能应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化。该单位应当召集各部门人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符合安全要求的应急预案演练。

以上情况警示我们,对应急预案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十分重要,模拟演练不应设置在容易引发事故的区域,不能对参演人员构成伤害,在演练暴露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学问题要加强培训、学习、改进。只有通过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演练,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项,加以评审和改进,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结束语

为建立长效、科学应急管理系统,按照南网公司及海南电网公司的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灾害事故进行分析,各部门应紧密配合,按专业化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合理布局、统一标准的要求,建立统一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稳步推进儋州电网的建设,使其网架结构更趋合理,电力设施、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逐年提升,抗灾救灾指挥科技含量也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供电所事故学习心得 篇4

安庆供电局于2011年2月9日对庆阳2村4社台区进行安全检查,并在2月19日组织了相关人员在安庆供电局警示室进行了学习。23日对庆阳供电所 “庆阳2村4社台区”严重安全隐患事件进行通报。此次事件经过主要如下:

“庆阳2村4社台区”严重安全隐患事件。2011年2月9日,安庆供电局懂局长一行在东供电所检查工作,来到庆阳2村4社台区,发现设备标示牌未及时更换,10KV及低压线路通道内清障不及时,部分路段,树竹已经延伸到裸露的导线内侧,且高度已超过导线。李应勤处因房屋修建,导线绑扎在树上,而房屋修好后长期未进行修复,留下严重安全隐患。于2月12日召集各供电所相关人员召开了现场安全会议。

造成庆阳2村4社台区严重安全隐患事件的直接原因都是:供电所原台区管理人张林和陶生在李应勤修建房屋后,两人安装了家里的内线后,室外线路未即使得到恢复;台区标示牌也未即时更换整理;而现在台区管理人员覃文武工作责任心差,发现设备隐患也未即时清理汇报,造成该台区管理混乱。日常抄表对设备巡视流于形式,工作职责严重不到位。而且造成这次事件的间接原因是该电工组长和供电所管理人员日常检查不到位,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严重疏忽自己的管理职责,日常工作管理不到位。事实再次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清理,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现场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并切要实落到日常行动中。

在安全警示室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全无小事,设备无隐患”的深刻教训。电力事业是个充满危险的工作,但只要掌握电力运行规律,及时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并时刻提高安全生产的警惕性,防危杜渐,认真对待每一项工

作,防范于未然,许多事故就可以避免的。造成这次严重事故隐患,正是因为当事人和自身管理不在状态,工作不负责任,根本没有把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放在眼里,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漠视安全隐患,麻木不仁,心存侥幸,没想到此安全隐患将要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这次学习讨论,我们意识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电力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或者看到的警句。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准则,是我们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唯一措施。不能因为以前的安全就忽略了以后的危险,忘记了这个准则。这也就会造成这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作为我们用电管理的先行者,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的工作理念。我也是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每项事情抓起,谨小慎微,防危杜渐,只有抓好安全隐患工作的整治,防患于未然才会有整体的安全,这是一个很崇高的工作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隐患排查不应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按照安全隐患查出一处处理一处的原则。确保设备的完好性,隐患排查控制措施不虚设。对照安规,结合自己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做好一切全生产工作,做实,作出新的成效。特别是我们一线人员,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假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丢了安全的想法,卸了安全防护的武装,那我们只能承受自食苦果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通过此次学习,庆阳供电所每个人员深刻的体会到: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供电所反事故斗争活动总结 篇5

供电所反事故斗争活动总结

2006年3月10日金果坪供电所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会上宣读了金果坪供电所反事故斗争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习内容工作方向,重点强调了开展反事故斗争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我车间实际情况,全车间人员做到了以下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车间组织加强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素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宗旨。

二、自觉学习以《安规》为主的各项操作程序,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三、安全措施从职工本人做起,彻底改变原来操作不规范的习惯,只要是出勤在第一线,安全帽、保险带、验电器、绝缘工器具必须随身携带,严格按安全操作步骤使用到位。

四、在休息业余时间,利用下乡串户的机会给用电客户讲解基本安全用电常识,增强广大用电客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好范文版权所有!

五、边抄表、边收费、边处理各类通道安全隐患,各类隐患落实到人,限定到具体时间,整改完成。

六、加大力度的查处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房和线下开山放炮行为。

七、本车间职工还提倡待预存电费工作结束后,自愿组织本车间职工以台区为单位,以3-5天的时间对本车间范围内的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清理。

XX营销车间

供电所反事故斗争活动实施方案 篇6

一、全所干部职工要站在讲政治、顾全大局的高度认识反事故斗争的必要性和严肃性,不折不扣的开展工作,认真抓落实,真正把反事故斗争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之中,并作为一件大事和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二、供电所决定于3月20日召开全体职工会议,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要性,对照《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实施细则》认真学习,并部署全所反事故斗争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确保反事故斗争有序进行。

三、各营销车间开展反事故斗争的主要范围是:

1、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2、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规》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

3、规范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加大习惯性违章处罚力度;

4、严格规范“两票四制”,检查标准化作业程序和两票执行情况;

5、切实抓好高低压配电线路通道柯砍和配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查处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违章建房行为,消除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一切隐患。

四、变电站开展反事故斗争的主要范围是:

1、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2、规范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严肃查处值班人员的习惯性违章;

3、严格规范“两票四制”,检查标准化作业程序和两票执行情况;

4、对主设备和其它变配电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确保正常安全运行;

5、对二次部分的各类保护进行彻底检查,确保能正常动作;

6、迅速联系公司生产技术部实施变电站10KV隔离刀闸操作机构的改造;

7、及时修复变电站围栏和消防砂池;

8、加强变电站值班人员工作纪律。

五、各车间在开展反事故斗争工作中,每个星期为一个阶段,并将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书面报供电所反事故斗争办公室。

六、供电所领导和安全员将不定期对各车间开展反事故斗争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凡查出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人员扣发效益工资。

供电局事故预防 篇7

《供电营业规则》第六条规定, 在我国供电企业向电力客户供电的额定电压, 低压供电单相为220伏, 三相为380伏;高压供电为10千伏、35 (63) 千伏、110千伏及220千伏。我国低压供电的对象为城乡居民和其他一些工商企事业等非居民小容量用户, 也就是说, 我国城乡居民向供电企业申请用电, 极大多数为单相220伏及三相380伏, 至今在绍兴市越城区还没有发现居民申请采用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用电。《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第3.1条规定:“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配发电机母线, 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伏以下供用电系统组成低压电力网。”根据这种低压供用电网络模式, 因低压电及低压电气引起的火灾主要有以下3类情况:第1类, 因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 (备) 引起的火灾;第2类, 因低压用电户, 主要是居民用电户用电引起的火灾;第3类, 因供电企业的不当供电 (主要是电压升高, 如220伏变为380伏) 引起用电户电器烧毁进而造成的火灾。

1因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 (备) 引起的火灾

对于第1类情况, 过去在农村偶有发生, 在市区较为少见。但自国发[1999]2号文件下发, 国家电网公司投入巨资对城乡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电网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安全供电尤为显著, 以绍兴市越城区为例, 从城乡电网基本完成后到现在的近10年内, 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 (备) 引起的火灾。但从理论上讲仍有可能发生。

2因低压居民用户用电引起的火灾

对于第2类情况, 问题较为复杂, 引起火灾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4种: (1) 用户安全用电意识淡薄或缺乏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计量表后属其所有的老化电线等电气设施没有及时进行更换, 对电气设施出现的故障没有及时请专业电工进行修复处理; (2) 用户的电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其内部故障突然冒烟起火, 导致火灾的发生; (3) 用户电器在通电但没有使用的情况下突然冒烟引发火灾的发生; (4) 家庭式作坊和其他一些小企业等小容量非居民用户, 因用电管理不善, 超负荷引发电气使用过程中的火灾。

对于上述4种情况发生的火灾, 从法理上讲, 居民因自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 其财产损毁和其他损失均应由其自身承担。但火灾发生后, 受灾的居民总会想尽各种可能, 尽量弥补火灾造成的损失。而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和《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 受灾的居民想要获得受偿弥补损失, 首先需要找到受偿的理由和向其受偿的对方, 也就是说, 只有找到造成火灾的责任人, 受害人才能向其受偿。《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 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据此, 有权认定火灾责任人的只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其他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认定火灾责任人。受害人只有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责任认定, 才能确定向谁受偿 (当然引发火灾的也有可能是受灾人自己, 那么受灾人也就无法向他人受偿) , 但问题是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责任认定有时过于原则笼统, 不够明确具体, 以及不同的人对认定书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就留给受灾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激起受灾人的诉讼冲动, 把其认为应该承担火灾责任又有赔偿能力的供电企业告上法院。

笔者曾经代理过一起电气火灾引起的电力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该起火灾造成2人死亡、15间房屋烧毁的重大损失,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该起火灾作出了起火原因的认定, 但该认定没有直接具体说明引起火灾的电气设备属谁所有。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一户受害人亲属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 对该认定书内容理解为供电企业的供电线路 (电气) 的短路起火造成了本次火灾的发生。因此, 向法院起诉要求供电企业承担总计高达80万的经济损失。在一审庭审过程中, 最后的焦点就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火灾原因认定上, 但火灾现场早已被破坏, 难以恢复原状, 为此原被告双方均向法庭提出了向作出火灾原因认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阅该起火灾的有关人员询问笔录, 经查阅相关询问笔录, 获得进一步证明该起火灾起火的电气设备不属供电企业所有的证据, 综合原被告双方的证据, 法院判决供电企业不承担责任。

3因供电企业的不当供电引起用户电器烧毁造成的火灾

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只是烧毁电器, 一般不会引起大的火灾, 但也较为常见, 且根据《火灾统计管理办法》规定, 烧毁电器也属火灾范畴。故在本文特作为一类情况加以阐述。

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供电企业将电力设施 (备) 检修更换工作外包给安装单位所致。有些外包安装单位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或业务不精, 在检修或更换设施 (备) 前原220伏向用户供电, 检修或更换设施 (备) 后变380伏向用户供电, 造成用户电器突然电压升高而烧坏, 甚至引起火灾。这种情况在前几年时有发生, 以至供电企业需要按排专人专门处理这一问题。随着电网的逐步完善和供电企业对外包安装单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这一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但需进一步提升外包单位安装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性。另外, 在220伏、380伏供电线路上发生零线断线或相线与零线互碰、同杆架设或交叉跨越时, 供电企业的高电压线路导线掉落到220伏或380伏线路上或供电企业高电压线路对220伏或380伏线路放电。这些情况也都会导造成用户电器烧毁。

依上述分析, 火灾事故一旦发生, 供电企业都有可能牵涉其中, 受灾人可能会向供电企业进行索赔。供电企业在以下3方面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1) 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相关规定, 火灾事故发生后,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及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 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会对发现、扑救火灾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询问, 认为有可能是因低压电器引起的火灾, 还会对供电企业的有关人员及参与灭火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 当供电企业的相关人员接受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询问时, 应实事求是地回答询问人提出的问题, 根据扑灭火灾过程中看到的现场状况及供电企业供电设施 (备) 的事实状况回答调查人员的询问, 切不可将自己没有亲眼看到的和没有亲耳听到的只是根据别人的道听途说当作事实来回答事故调查人员, 更不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推出的结论当作事实来回答事故调查人员的询问。在事故调查人员看来, 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是电力方面的专业人员, 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在电力方面的询问回答,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 供电企业相关人员的询问回答, 极有可能成为认定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重要依据。

(2) 供电企业在接到火灾报警后, 应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摸清现场电气状况, 准确判断电源, 及时果断切断电源, 协助消防部门开展灭火。灭火工作结束后, 对在火灾中损毁的电气设备及与火灾现场直接相关的电气设备, 供电企业在消防部门作出火灾事故原因认定前切不要立即进行处理 (如需继续供电可采取另行临时供电的方法解决) , 如果确需对火灾后的电气设施 (备) 进行重新修复安装, 应征得消防部门的同意, 供电企业还应用拍照、摄像等方法对火灾现场的电气设施 (备) 状况进行固定, 以防以后火灾受害人向供电企业索赔时可作为有力证据加以应对。即使消防部门已作出火灾事故原因认定, 供电企业仍有必要用这一方法对火灾现场电气设施 (备) 状况进行固定, 如情况严重, 损失巨大, 还应予以公证。因为消防部门对火灾事故原因作出认定有时过于原则, 不够具体, 不仅一般人看不明白, 就连专业的律师和法院的法官也看不明白, 且不同的人对认定内容有不同的理解, 此时如果火灾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将供电企业作为被告或被告之一, 供电企业就可提出自行保存或经过公证的证据证明火灾原因不是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 (备) 引起。

浅谈预防训练事故 篇8

【关键词】: 预防;训练事故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带兵、科学管理、科学组训深入部队,军事训练伤的预防在进步和发展同时,但在武警部队基层还存在这样或那样预防训练事故的不足,尤其现今重视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做好预防训练事故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部队管理一大课题

二、现阶段基层训练事故现状

现阶段基层官兵对训练与防事故的关系并不明确,认识也不统一,总把训练与事故划等号,集中反映了三种思想:一是认为部队训练与真枪实弹打交道“常在和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训练少不了受伤流血的事故;二是认为训练有了事故不好向上级交代,要大会讲、小会批,有少搞训练保平安。三是安全工作是保工 作,出现训练事故,全年的工作就白干了。

三、现阶段基层训练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部队发生的训练事故,绝大多数不是训练本身所引起的。为统一官兵思想,应提倡“三个反对”即:反对轻视预防训练事故工作,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麻痹思想;反对把训练事故看得过头,不敢抓训练的做法;反对只求安全无事故,降低训练质量和标准。

(一)基层对训练伤的预防不重视

基层总认为搞军事训练特别是军体训练,摔伤、扭伤、拉伤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该防的没有预防,该到位的没有到位,该采取措施的没有采取措施。如在擒敌、战术等技术性强的科目,干部不到位、不任教、也不组训,士官、骨干的能力水平有限、训练方法简单,发生受伤事故。

(二)有保安全,消极训练心理、不讲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

安全工作是保底工作,基层消极训练、减少训练量、降低训练标准来保安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基础体能不厚实,技能动作不熟练,训练事故更易发生。所以,训练事故与部队素质是成反比的,部队素质高,训练事故相对较少。

四、现阶段基层训练事故发生的解决办法

(一)遵循规律 坚持科学练兵

科学施训,便于把握住训练事故的主动权。美军认为,训练方法是否科学,决定着部队训练质量,训练质量的提高必须把预防安全事故做基础。实施科技练兵,就必须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对此,美军训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练兵,采取统一的训练方法、訓练程序、训练要求,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部队的战斗技能。在训练管理上,严格遵守“五步训练法”的程序,即计划、准备、示范、练习和考核,使训练走向正规化。

1.注重打牢基础。先打牢基础,然后突出基础训练和共同科目训练。首先打牢体能基础,只有体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技术科目才会充分加强。如我们常见的难点训练科目擒敌术的拳法、步法、腿法、擒敌拳、倒功、射击预习的四点瞄准等。基础科目均采取过关制,基本功不过硬、考核不过关便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2.坚持“四先四后一保护”。在重点、难点训练科目中,一定要先理论后操作,先讲解示范后体会练习,先分解练习后连贯练习,先观看课件后操场练习,保护措施一定要到位。美军认为,理论是“内功”,“内功”不过硬,训练就不能上层次;理论不先进,训练就会落后。美军条令写到“训练必须与作战相一致”,因为实际战场可决定训练的要求和目标。

(二)预防为先,搞好训练保护

摔伤、扭伤、拉伤是军事训练中容易出现的情况,它既给受训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又影响了正常的军事训练。要减少和杜绝这一现象,教练员在军事训练中必须搞好训练保护。 搞活训练中的保护工作,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认识。训练保护是保证完成各项训练任务的重要条件。教练员应站在对受训者负责和对部队训练负责的高度来对待训练保护工作,切实抓好训练中的安全防事故工作,不论什么课题,不论什么场地,不论什么战士,都要重视各项训练保护工作。

2.搞好保护。教练员应认真组织训练过程中的各项保护工作,要组成以训练骨干为主的训练保护小组,每一副器械,每一个班、组,都要有指定的保护人员。无保护人员时,严禁进行器械和易发生摔伤等事故的训练课目练习教练方法要科学合理。

(三)军事训练伤的防护与救治

1.提高认识和科学练兵、科学劳动水平。通过学习和安全健康教育,提高部队领导和官兵对科学练兵、科学劳动的重要性的认识,重视训练、劳动伤防护与训练、劳动任务完成,训练、劳动作业成绩提高的对立统一关系,克服片面任务观。所谓科学训练和劳动,就是在训练劳动生理学理论指导下,遵循下列卫生学要点,进行军训和军事劳动。

2.建立军事训练与军事劳动损伤急救系统,加强重伤员院前抢救。建立军事训练与军事劳动损伤登记报告或监测系统随时掌握部队损伤发生动态,并根据部队任务和发生损伤的预测分析,合理分配卫生人员和药品器材资源,做到有备无患。损伤登记报告,可结合部队现有伤病报告体系进行。加强现场指导和管理,参谋作训和后勤卫生人员应经常深入军事训练现场和军事劳动现场,监督安全防护要求落实,给予技术指导,纠正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即时完善应由机关解决的安全防护设施等,防微杜渐,将不安全事故苗头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理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2]王声涌,黄庆道.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3]黄昌林.军事训练医学

供电所年度反事故措施的工作总结 篇9

一年来通过反事故斗争,杜绝由于人员责任原因、设备问题和外部因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确保了不发生重特大人身死亡事故、重特大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确保了不发生对社会严重影响的停电事故,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力有序供应。

1、保证安规考试百分之百合格,安规要求百分之百执行,操作正确率百分之百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措施百分之百落实;查在岗人员资格,查重大设备隐患,查管理薄弱环节。

2、年初就认真分析所辖配电网和中心区域等重点地区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估重要地段停电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提高自身应对突发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针对夏季高温和重负荷等特点,对重要设备、长期重载设备以及老旧设备,制定过载、过温运行的相关技术规定,确保出现过载、过温运行情况下的配电设备安全。

4、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污闪等工作。有针对性开展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测和线路走廊的清理。

5、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施工作业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电网安全构成威胁。努力减少因外力破坏对配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6、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

**供电所

供电局事故预防 篇10

电气安全的主要内容就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较多,除了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引起的,情况复杂,分析难度较大。运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触电事故进行探讨,不仅可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有利于找到重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3.1作业人员触电事故的事故树确定

事故树分析方法是根据收集的事故案例,运用系统的观点加以分析,确定顶上事件和目标值,调查原因事件,从顶上事件起,逐级找出直接原因的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常见的触电事故有:(1)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不填写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2)线路检修时不装设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使保护失效,或设接地线不验电;误操作,如线路或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3)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4)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在电缆沟、隧道、夹层或金属容器内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作业,不符合安全距离或无监护措施。(5)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工作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等。(6)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碰带电设备;使用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不戴绝缘手套等。

运用事故树原理画出作业人员触电事故的事故树,详见图5。

触电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结果见表8。

图5 触电事故事故树图

表8 触电事故原因调查分析表

.3.2最小割集

该事故树的结构函数式为:

T=A1A2=(X1+Bl+B2)(X5+X6+X7)

=[X4+X19(X1+X2+X3)+C1+C2+C3 +C4](X5+X6 +X7)

=[X4+Xl9(X1+X2+X3)+X8(X9+X10)X2o+X21(X11+X12+Xl3)+X19X14(X15+X16)+(X17+X18)](X5+X6+X7)

经化简后得出39个最小割集,如下表所示:

表9 触电事故事故树的最小割集表

3.3 结构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为改进系统安全性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结构重要度近似计算可知:

IΦ(5)=IΦ(6)= IΦ(7)=3.5> IΦ(21)=2.25>IΦ(4)=IΦ(17)=IΦ(18)=1.5>IΦ(1)=IΦ(2)=IΦ(3)=I

Φ

(8)=I Φ(11)=IΦ(12)=IΦ(13)=IΦ(14)= IΦ(19)= IΦ(20)=0.75> IΦ(9)= IΦ(10)=IΦ(15)=IΦ

(16)= 0.37

5.3.4 事故树结果分析

从事故树计算结果可知,该事故树39个最小割集中,X5、X6、X73个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其中任何一个发生都会导致顶上事件的发生。因此,接地可靠与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是防止电气作业中触电事故的最重要环节。技术手段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X21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其次,严格执行作业中的监护制度和对系统中不带电体绝缘性能的及时检查,减少正常不带电部位意外带电的可能性。此外,对停电线路作三相短路接地等措施,也是减少作业中触电事故的重要方法。从事故树39个最小割集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割集中都涉及到管理原因。因此,管理措施

浅谈如何预防农机事故 篇11

关键词:农机事故;预防;农机监理

图分类号:S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44-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普遍成为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是帮助。但随着农机的普及农机事故的发生也不断的增加,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影响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建设。对此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对此要加强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及农村的信息传播也不发达,大多农机手是购买农机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或道路运输,而不是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后再购买,这也造成了许多农机手无证驾驶,这都大大增加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因此,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对此深入的向农机手宣传各种法规与安全意识,使其明白驾驶操作人员无证驾驶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威胁着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用身边的农机事故例子做教材,向农民做宣传违法驾驶的危害性,使其明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道理。只有农机手自身有了这种安全的农机驾驶意识才能够积极的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与拖拉机驾驶培训单位互相配合,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确保驾驶员培训质量。

其次,发挥农机监理的职能,即加强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提前预防消除事故隐患。根据资料显示,农机事故的多发生在农忙季节和农机相对集中的乡村道路,因此在农忙季节来临之前对农机进行安全生产的大检查,要排查事故隐患,同时对农机机械相对集中的乡村道路经常进行田查路检,预防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最后,开展乡村道路的建设和组织应急机构,农机事故的发生多与农村的道路建设相关,积极筹资提高来提高乡村道路的等级,及时的加强乡村道路的养护,改善农村的交通道路条件,以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应急机构对突发的农机事故实施事故的救援,迅速组织抢险救援;督促检查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及时通报事故进展情况,对事故处理进行决策,以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处理好,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语,发展新农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的就要提高农村的机械化水平,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农村的机械化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等.农机管理人员读本(第1版)[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1).

[2]康玲,于涛.谈新形势下农机化的发展思路[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3,(3).

[3]张文长.农机事故与安全监理(第1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

谈农机事故预防 篇12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 农机事故的原因是多样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高

农机手、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农机手文化素质不高, 重生产, 轻安全, 对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之甚少,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 明目张胆地违反交通法规, 成为引发农机事故的主要群体。

二、农业机械存在着“黑车非驾”, 农机技术状况差

所谓“黑车”是指无牌、报废、拼改装等农业机械, 这类农业机械未经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安全技术检验和注册登记挂牌。“非驾”是指无驾驶操作证人员驾驶农业机械的, 这部分驾驶操作人员没有报名参加农机驾校的学习和培训, 未经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农机手存在着侥幸心理, 得过且过, 监理人员查到再办。农机手重使用, 轻管理, 忽略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和检修, 机车的某些机件失灵出现了车况差的状况, 不利于检查和发现故障。正是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农机事故的层出不穷。

三、农业机械的制造、销售缺乏必要的监管

部分农业机械的安全设计不合理, 缺乏安全警示标志。传统的农机产品在设计上是以实现产品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为目的的, “能用”即可, 而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指标, 这就成为了农机事故的安全隐患。

针对导致事故的多种问题存在, 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严防农机事故的发生,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首先, 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在安全生产的诸要素中, 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群众和机手中大力普及农机安全法规, 增强全民防范意识;加强对机手的安全法规培训, 提高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讲解农机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全面提高农民群众和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发挥“农机安全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宣传农机安全法规和农机安全常识。要充分运用电视、宣传车、墙报等宣传工具, 宣传农机安全知识, 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效果, 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其次, 农机监理部门要严格把关, 以田检路查为契机, 对无牌无证、未参加年检或安全设施不全、失效、带病作业的农业机械, 督促驾驶人员限期改正并进行经济处罚, 决不手软, 以达到“处罚一个, 教育一片”的目的。对于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或拒不改正的, 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结合农机年度检审, 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农机监理部门充分利用拖拉机年检年审机会, 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 提高其技术状况。强化安全技术监管手段, 不断提高农机监管技术水平。对那些技术状况差、安全性能低、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长期带病作业的车辆坚持不予审验, 并限期修复改正。未经检验或达不到检验标准的不准从事农机作业。各级领导要亲自抓,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目标到位, 措施到位, 奖惩到位, 重点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和预防事故的措施, 构筑预防事故、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防线。

再次, 提高农机性能和安全设施, 提升农机的整体性能, 健全关于农机生产技术标准的相关法规, 清除农机销售、维修市场上的配件。真正让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的农机, 保证农机产品的安全使用, 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怎么填写亲子关系证明下一篇: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