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2024-06-16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篇1

国画螃蟹

教学目标:

1、了解螃蟹的特点,掌握国画螃蟹的技法,体会国画构图的基本理念。

2、学习用水墨表现螃蟹,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熟练(掌握)中锋、侧锋用笔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螃蟹,体验水墨乐趣,传承祖国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感受水墨画的魅力,能用意笔形式描绘出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螃蟹。教学难点:

表现水墨螃蟹的墨趣、笔趣及情趣。(用水墨表现螃蟹生动的姿态,尤其是八只小脚的动态结构。)教学准备:

教师:文房四宝、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国画配套工具、课前搜集螃蟹的相关资料。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有序,注意别打翻水盒,安定学生情绪。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先考考大家,给大家猜个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生:螃蟹。(板书:螃蟹)

师:螃蟹是甲壳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螃蟹的种类繁多,我国就有600多种,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的地方,也有一些种类的螃蟹栖息于淡水或住在陆地上。(简化)(PPT介绍几种螃蟹)

师:今天我们画螃蟹中的河蟹。(出示河蟹图)

三、特征探究,丰富眼界

1、认识螃蟹的结构

师:同学们见过这河蟹,也吃过它,那你能说说它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吗?(PPT显示螃蟹结构图),学生看图汇报,教师依次板书:身体、八只步足、一对螯、嘴眼。师:请你仔细观察,螃蟹的身体呈什么形状?生:倒梯形。

师:螃蟹的脚、螯、眼睛又有什么特点?生:脚修长,螯威武,眼睛有眼柄能竖起来。

2、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认识了螃蟹的身体结构,你还知道它哪些生活习性?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螃蟹的相关知识。(生活在水畔、会换壳、会再生,雌雄蟹腹部的脐不同、横行、……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

(3.触摸真实的螃蟹(这个小标题想不好)

出示活的螃蟹和死的螃蟹,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样下面的老师也都能看的很清楚。

出示一张很多学生画的螃蟹,有活的,有死的,让学生归类。)

四、欣赏名作,点评探讨

1、欣赏齐白石螃蟹作品

师:螃蟹活泼可爱,一直以来就成为画家笔下描绘的对象。齐白石老先生尤其擅长画虾和蟹。(PPT展示齐白石作品图片)

2、学生品评

师:齐白石大师画得螃蟹好吗?好在哪?生:构图巧妙、聚散合理、笔墨浓淡变化丰富,形态各不相同……师:他画的螃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深入探讨

师:(PPT齐白石画的螃蟹图局部)你能说说齐白石画螃蟹身体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教师板书:侧锋、浓淡墨。

师:八只步足、一对螯、眼睛又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呢?依次板书:中锋、淡墨;侧锋、重墨;中锋,浓墨。

五、教师范画,临摹练习

师:老师也来学学齐白石,画一只螃蟹,你觉得该先画什么?生:身体。为什么?生:身体是螃蟹的主要部分,其他脚、螯、眼都长在它上面。教师边范画边讲要领:

①画身体:大羊毫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体。可以在蟹壳后勾勒几笔轮廓线,求得点线面的变化。

②画大腿:淡墨中锋画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它们之间略有角度不同,但 切记交叉。

③画小腿:淡墨中锋画小腿(一般只画成一节),不能分散叉开并避免平行。④画螯钳:大羊毫调重墨点出螃蟹双螯茸毛。小狼毫淡墨中锋勾出蟹钳。⑤画爪子:小狼毫蘸浓墨中锋运笔画出略带弧形的蟹爪。⑥画眼睛:小狼毫蘸浓墨趁湿在身体前端两螯间画出螃蟹双眼。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画螃蟹的步骤,有没有记住?会了吗?没有记住的同学也别急,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秘籍——画螃蟹步骤口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可以参照这张口诀步骤图练习画一只螃蟹。

口诀:

1、三笔蟹壳侧锋画

2、八只步足中锋写

3、一对螯足重墨擢

4、倒八两眼浓墨点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阶段评议,再接再厉

1、学生作品初评

师:好多同学都画好了螃蟹,你能来展示一下吗?教师有选择性地挑选螃蟹步足画的生动以及画的死板的两张作品进行展示。

师:你觉得这两张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不足?学生归纳步足应画得生动,有动态变化。教师再投影一张步足第一节往后画的螃蟹请学生点评。生:这样的螃蟹已经死掉了。

师:老师这里画了螃蟹的一个身体,谁能帮老师把它的足添一下,注意要画出螃蟹的动态变化。指名学生添画。

2、学生再练习

师:请你再画一只螃蟹,(请你再试着画一画,先观察画好的那只螃蟹,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想好了再动笔。每个同学可以画两到四只,每画好一只自己都要观察比较,然后再接着画下一只。)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要注意什么?生:和第一只在方向动态上与墨色深浅上可以有变化。(省略)(教师PPT显示作画要求:构图合理,造型准确,动态生动,笔墨有浓淡。播放背景音乐。)

3、尝试添画背景(省略)

师:画好了两只螃蟹,有没有觉得你的作品缺了点什么?生:缺少背景。师:你觉得可以给螃蟹添画哪些景物?生:草、慈姑、荷花、菊花、鱼虾等。师:让我们欣赏一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来给螃蟹配景的。(或者教师示范)

师:看了名家名作,下边请完成你的作品,给螃蟹图添加景物。(PPT要求:注意主次、构图稳定、注意对比等。播放音乐)

师:到现在为止,这还不是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想一想,还缺少什么?教师提示落款盖章,出示题跋参考,也可以是穷款,但姓名不能忘记。印章一般都要盖上。

七、自评互评,共同提高

师:请把你的作品上来展示,大家都来说说看,这些作品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谁的用笔最生动?(★笔趣)谁的墨色最丰富?(★墨趣)谁的作品最有意境?(★情趣)

师:普通的水墨表现出了动态丰富的螃蟹,中国画真是门奇妙的艺术,只要你用心观察,敢于表现就可以创造出更美、更灵动的作品。

八、欣赏拓展,课外延伸

师:这里还有一幅螃蟹图,看看和我们刚才所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生:螃蟹是红的。师:原来这是煮熟的螃蟹呀。我们也可以用朱砂、曙红等红色来画蒸熟的螃蟹,配上瓷盘、菊花或美酒,就成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品蟹图……请同学们课后去完成这样一幅品蟹图送给爸爸妈妈好吗?

下课…… 板书设计

螃 蟹

身体 侧锋 浓淡墨 大螯 侧锋 重墨 步足 中锋 淡墨 眼睛 中锋 浓墨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其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也是博大精深, 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审美便是“意象美”, 它是美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可以使我们从审美角度更加深入认识中国画。意象美的概念比较抽象, 总结一句话来概括, 意象就是外在的表象与主观的情感相结合的心象;精神与情感元素也理所当然地支配着中国画的创作, 超越客观和现实的限制, 并通过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这种鲜明的方式予以表达。意象一词中“意”是意念, “象”是物象, 结合起来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反映到艺术家的主观意识里面, 并经过一番处理的影象, 是艺术家主观的意识、情感、创作手法和客观的事物包括一切人物、景物等形象的统一体, 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意象造型是把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与对象, 看做是一个相通共识的有机体, 追寻艺术家本体与客观对象感应式的认识, 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形象个性化的处理, 借对象所生存的状态来表达艺术家对世界及人的现实感悟能力, 赋予对象形象化、本质化、内心化的具体表现。在这个创作的流程中, 虽然艺术家要对现实生活和客观物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 选取并凭借那些具体的富于感性特征的事物, 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 但是, 其思维的核心或特质是必须以主体的主观情意为先导, 所谓“意在象前, 象生意后”。这样看来, 中国画艺术确实是最具“意象”特征的表现形式。

二、意象审美在国画教学中的作用

1、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艺术审美标示人的意识所对之世界、人心营构之世界以及因象所观之世界, 这三者贯通一体。也标示人格情调和情怀, 是人生境界直观的表达。国画的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国画具有多种多样性质的特点, 除了它属于艺术学科或人文学科外, 从艺术创造美和很强的实践性来说, 国画艺术属于表现学科和技能学科。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可以改善和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和审美鉴赏能力。

“境界可用于人, 可用于物, 也可用于评价艺术作品。在评价人时, 境界往往用来形容人格所显示的胸襟、气度、风神, 体现出一个人的不限于人的外在行为倾向, 也不限于内在的心理性因素, 而是人内在的胸襟气度所体现出独特风神。”[3]艺术家的审美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创作出作品的品位层次和人格境界, 其艺术家需要具备高层次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才可以使作品具有文化品位和蕴含意蕴, 特别是意象审美, 不仅是审美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趋向,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主要思想支柱和核心内容, 意象美不同于知识、性格、气质等, 意象审美是一个人的生命整体风貌, 在其人生态度、人生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对国画的学习正是秉承了中国画注重表达意象的特征, 在结合了技法表现之后, 不管是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突出了中国画的意境之美又具有新意, 表现形式上也是匠心独运的。

2、赋予更高的艺术品位

国画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课程, 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也是提升学生素质修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国画专业的学生要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审美眼光, 因此,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艺术品评强调“品”——品味、品赏。味的特点之一, 就是其体验性, 是超越于一般具象的认识方式。味的比喻强调审美体验的不可言说性, 突出审美对象应该具有亹亹不尽的美感, 吟一首好诗, 品一幅好画, 就像一道佳肴。”[3]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学习中, 特别是国画的学习, 对自身的综合修养和素养提高是很重视的, 有高的修养境界才可品味领略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神韵;把传统的文化思想融入到绘画创作中, 才能使作品具有高品格、高品味的韵味与层次。

有史以来, 中国画意象审美造型的原则在世界绘画历史中都是以鲜明的面貌著称,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的真实性, 而仍然鲜明体系。“这种独特的绘画体系中最能体现中国画的艺术特质感受, 但却诉诸着的, 即是中国画的意象思想和意神思与物象的象造型。”[1]中国画是我们特有的绘画方式, 完全有别于西方的绘画, 特别在绘画思想方面, 中国画注重意象造型, 白石老人提到的国画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就是所说的意象美, 国画不是不注重形体, 而是在形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的, 国画形象是“依于形但不为形所据”。因而意象美和意向造型才是中国画的主题灵魂和造型手段。所以我们对国画课程的学习必须达到“内外兼修”, 这样才得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艺术品位。

3、注重自身修养和知识积累

注重自身修养和知识积累是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克服卑微和渺小、克服欲望满足和自己狭隘的根本途径。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拓宽我们的知识范围是提升自身的主要条件之一。

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趋向那就是“意象性”。虽说在传统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过写实的表现手法, 但终究没成主流, “意象形态的美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国画的精髓, 这也是中国传统国画观念与西方传统艺术观念本质上的差异。”[2]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的意象审美是贯穿整个艺术创作始终的, 建立意象的审美取向可以正确掌握中国绘画的观察方法和创作理念, 使我们不偏离中国传统国画的精神。正所谓“善写意者专言其神, 工写生者只重其形”, 中国画重意轻形, 讲究的是以意造型, 与西方绘画中讲求客观, 追求形象的真实性截然不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观察方法的不同, 这也使东西方的审美取向也截然不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阶段更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和观察方法。为我们以后的艺术之路走得更长远。

三、结语

中国画的意象审美提升净化人的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望, 超越人在生理上遇到的时空限制使自然稚气行于道德之志中, 到达内在生命和谐。中国画就要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中国的传统元素、中国独有的意象和意蕴之美, 这样中国画才能真正在世界绘画中别具一格, 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如今中国文化已经逐步渗透进世界文化之中, 中国古文化的神秘色彩古典气息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中国年轻一代以及国外友人去探索发现, 绘画语言这种世界通用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载体, 将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和瑰宝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604.

[2]胡雪冈.意象的范畴流变[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186.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国画教学;多媒体;高师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94-02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观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已成为目前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国画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很难为学生全面掌握。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师国画教学课堂中,改变国画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使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得到极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师国画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增大了国画教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另一方面教学效果更加逼真,将各种细节无限放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高师国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 相关理论概述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中国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艺术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画中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规律、程式和体系。

传统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和特定的时代形成的产物,中国画的教育也必须要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运用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才能达到国画教学所要实现的目的。教育可以使文化得到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加强国画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推动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目前,中国画教学是构成高师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模式过程中,担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艺术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与之相比,中国画学习人数却在不断降低,加之西方素描艺术的冲击,使中国画的教学和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高师教学中面临严峻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使高师中国画教学迎来新的生机,实现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

2 高师中国画教学存在的困境

学生的国画基础薄弱 大部分学生在踏进大学校门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国画,不了解国画的相关技术,甚至于部分学生对国画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踏入大学校园之前,在美术课程学习到的基本知识都是西方绘画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由于我国的美术考试内容以素描、色彩和速写为主,并且将西方绘画考试的评判标准作为进行考试结果评判的根据,导致学校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忽视了国画内容,没有认识到国画教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机关,对美术教学工作并不重视,而从事国画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学生的国画基础水平可想而知。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高师美术课程设置上,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多是以国外美术课程作为课程设置参照的,对于国画的设置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此外,在现行课程设置中,美术课程大多强调西方的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美术课程中的实验课程以及材料课程的设置也是以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创作材料作为课堂教学依据。对于部分开展国画教学的高师院校,课程的设置依然按照西方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则进行设计,丝毫没有体现出国画教学的规律性和体系性。这样就导致在高师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不能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画学习的发展规律。

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国画脱胎于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国画的创作和鉴赏能力与我国传统文化素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师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目前,高师学生都是通过应试教育考入大学的,在大学以前的阶段,甚至在大学阶段,学生都没有经过对传统文化的系统的、理论的学习。这就造成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国画的精髓,无法正确鉴赏国画,也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一方面对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十分不利。

3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师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师进行国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国画教学水平,解决国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高师国画教学中,部分选择国画的学生对国画知识的了解十分少,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在高师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了解学生学习国画的基础状况,然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书本知识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积累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解决在教学环节信息量不足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书本知识以及学校拥有的教学资源建立数字资源库,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资料以现代数字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积累经验,使高师国画教学课堂更加系统、高效、灵活。

除此之外,为了辅助高师国画教学的顺利开展,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还可以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专题网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习效果。

增强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巨大优势在于它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国画的表现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图像顺序、绘画风格以及符号信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差的特点,将国画所内涵的传统文化思想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国画之间斩不断的内在联系。

4 结语

目前,高师国画教学日渐衰微,与高师国画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基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针对高师国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国画教学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开创高师国画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推动高师国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2]赵祖凤.当代高校国画教育之我见[J].高教前沿,

2011(4).

[3]黄迎洁.关于高校国画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笨拙的螃蟹》教学设计 篇4

何素芳 教材分析:

《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这一对大钳子总让他什么事儿都做不好:在与朋友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把事情搞砸。尼尼非常羡慕他的朋友们,因为他们都没有这对碍事儿的大钳子。可在后来的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都无能为力,而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把朋友救了出来。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并不笨拙。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初步感悟:决定自己笨拙或有用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自己。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只螃蟹的大钳子像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螃蟹?

2.是的,这是一只可爱的螃蟹,它叫尼尼,听你们刚才夸它,它听了一定很高兴。尼尼渐渐长大了,它在海底世界认识了许多朋友,看看都是谁?尼尼的朋友有(),有(),还有()。

二、讲述故事:

1.螃蟹尼尼和朋友们玩顶泡泡的游戏。猜一猜它的大钳子会发生什么事?)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

2.啪!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猜一猜,海龟、章鱼、水母会对尼尼说些什么?

3.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尼尼横着身子飞快地逃跑,可在一只钳子总是碍事儿。4.呼哧,尼尼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骨碌骨碌地从坡上滚了下来…… 5.他被埋在了沙子里,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海龟不得不把他挖了出来。(猜一猜尼尼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6.大家又决定玩捉迷藏。尼尼爬进一个大贝壳,然后把壳轻轻盖上。7.这可是绝妙的藏身之地!谁知道……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 8.尼尼笨拙的钳子把贝壳碰碎了。“哎呀!”他大叫起来。尼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对笨拙的钳子,我会藏得非常好!”

9.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划水的鳍。

10.尼尼为什么不喜欢它的大钳子了吗?它的朋友们讨厌它的大钳子吗? 11.“别担心,尼尼,”水母一边说,一边把碎贝壳捡了起来,“这回我们藏,你来找。”)12.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水母。13.可是,他把石堆的周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章鱼。(你们能帮尼尼找一找章鱼在哪吗?)

14.突然,他们听到求救声。原来,章鱼被海草紧紧地缠住了。章鱼拼命地扭来扭去,左摇右摆,海龟和水母也跑过去帮忙,可海草却越缠越紧。

15.他用钳子轻轻地把海草剪断,被剪断的小片海草随着海水漂走了。尼尼越剪越快,就像在围着海草跳舞。尼尼的钳子飞快地移动着,一会儿砍,一会儿切,一会儿撕,一会儿抛。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请大家做尼尼,一起来救章鱼吧。(你这会还觉得它的大钳子笨拙吗?)16.章鱼终于自由了!“谢谢你,聪明的螃蟹!”他欢呼起来。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说说尼尼的大钳子还会干什么?

三、课堂写绘:

1.师小结: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尼尼现在的的心情如何?它还讨厌它的大钳子吗?是啊,你看他他欢呼起来。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

2.尼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那你能猜一猜它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吗?它那笨拙的大钳子还会帮朋友们做些什么?他后来和小伙伴还会有哪些故事发生呢?把你想象到的用画笔画下来。

四、交流展示:

1.请两名榜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编的故事,教师进行点评。2.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的写绘故事。

美术教学设计《骄傲的螃蟹》 篇5

马传波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而设计的一节校本课。螃蟹是孩子们熟悉的很有特色的动物,关于螃蟹的故事也很多,本课以儿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绘画和剪贴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螃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说唱儿歌、多角度观察螃蟹,逐渐引导学生对螃蟹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对螃蟹的认知。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螃蟹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总结螃蟹的特点,并用线条和撕纸粘贴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螃蟹的观察,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表达自己感受。教学难点:运用各种材料表现骄傲的螃蟹。

四、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螃蟹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记号笔、有色纸、色卡纸等各种身边熟悉的纸材;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画材。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儿歌:小螃蟹

小螃蟹,真骄傲,横着身子到处跑;吓跑鱼,撞倒虾,一点也不懂礼貌!教师和学生边说儿歌变有节奏的做模仿螃蟹的动作,对螃蟹的外形和动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感知。

1、师:同学们,螃蟹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也是非常好吃的美味,刚才儿歌中的螃蟹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家伙,现实中的螃蟹又是什么样的呢,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部短片。(播放视频资料)

2、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见到的螃蟹是什么样的?

找同学说说螃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有大钳子、八条腿,肉长在骨头里等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有关螃蟹的知识(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种类等),同时出示各种螃蟹的图片。

(二)讲授新课

师:大家看过这位横着身子到处跑的朋友,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种动物?想不想和大家一起把这个长的怪怪的小动物画出来呢?

引导学生观察:

1、螃蟹的形状

2、螃蟹的颜色

3、螃蟹的动态特征

(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作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描的方式将螃蟹画在各种颜色的卡纸上,注意要将螃蟹的特点表达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们将画好的螃蟹小心地撕下来,粘贴在另外一张卡纸上,并用水粉、油画棒等自由添画螃蟹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或者有关螃蟹的故事,尽量让每个孩子的作品不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注意色彩的对比,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

(四)师生互评

1、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既动笔又动手,表现出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小螃蟹,你们高兴吗?哪些同学想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台前展示给大家看看?(鼓励大家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教师请作者自己介绍本次作业所表现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评价后无论结果如何都给予掌声鼓励。

(五)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运用各种材料和我们聪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创作出我们喜欢的螃蟹的形象,螃蟹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用她喜欢的方式创造了整个世界,不过,越来越多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正逐渐的毁坏这个世界:天空不再晴朗,海水不再蔚蓝,自然环境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正当保护环境的使者,让骄傲的螃蟹永在,让人们的笑脸永恒。

美术学科《骄傲的小螃蟹》教学设计

《有趣的螃蟹》教学反思大全 篇6

“今天,大螃蟹到我们班做客,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好吗?”“好!”孩子们呼啦一下各奔自己的小组而去。

分析:幼儿高度的兴奋也将带来高度的好奇与关注,让他们与螃蟹亲密接触,此时教师没有冗长细致的问题设置,而是通过一个宽泛的问题,让幼儿带着自己的好奇从外观去观察螃蟹的外形,因为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他们是无法细细去探究问题的。

二、第一次观察后的发现……

“你看,它有八条腿。”“它有两个大钳子。”“它的壳硬硬的……”孩子们凭自己的直接感官发现着螃蟹的秘密。

“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吧。”

当大家的观察逐步开始涣散的时候,我及时组织孩子们离开桌子围在中间讨论。--空间的转换能让孩子们静下来细细交流。

幼:“我发现螃蟹的脚上有毛。”

师:“它的脚有几节?除了脚上有毛,哪儿也有毛?”--两个问题一个指向细致的观察能力;一个进行螃蟹身上共同点的提炼,并为下面的雌雄蟹的辨别打下伏笔。

幼:“大钳子上有很多毛。”“有的大钳子上毛少一点。”“我知道,(大钳子上)毛多的是雄的,少的是雌的。”--幼儿进行着经验的分享。

师:“雌雄螃蟹除了大钳子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老师将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

幼:“我发现它们的肚子也不同,雄的……”

分析:看似闹哄哄的场景,实则为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他们尽情地观察与交流,进行着人与蟹、人与人的互动,教师适时的点播让自主的探究变得更有意义。

三、第二次的观察与交流……

师:“你们看得都很仔细,有的小朋友还发现了螃蟹的眼睛,那么它的眼睛能动吗?有什么用?它的嘴巴又藏在哪里?”--在第二次的探究中,教师直接用问题将探究向纵深挺进。

再次的观察之后,幼儿发现螃蟹的眼睛虽然小小的,但是却长在最前面,它的嘴巴藏在眼睛下面的一堆小毛毛中。

幼:“我发现它还吐泡泡呢?一个一个圆圆的。”“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

幼:“因为它要喝水。”

幼:“因为它掉到水里了,它在呼吸。”

分析:细致的观察过后,孩子们由对螃蟹的外形特征的关注转移到对它生活习性的大胆推测。此时目标中提到的“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已在悄无声息中步步落实了。

四、感悟:

浅谈中国画教学 篇7

其实,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只不过是两种绘画方式。中国画重在笔墨, 讲究的是意境和神韵, 同时还配以诗文、篆刻、题拓等, 古香古色。而油画重在写实, 光影与色彩是其主要表现内容。两种绘画方式各有各的长处, 并不可强行对比。这里暂且不论油画的讲授方法, 只对如何教好中国画的几点看法加以阐述。

一、要教好中国画, 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画

了解中国画就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人文背景。中国画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强调绘画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一幅好的作品, 必须有其时代性, 要反映时态, 反映生活, 中国画更是如此。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那些不朽之作, 无不体现了这一点。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 全卷以全景式构图, 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的风貌, 至今为止仍是反映时代气息的传世经典。还有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如此。而近代的作品中也不乏类似的好作品, 我们以《转战陕北》 (石鲁) 为例, 当时的中国时局动荡, 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正面临着重要的考验, 在这个决战的前夕, 毛主席作为党的领导人, 更是思绪万千。画家通过深邃的意境和浑厚的气势, 将这种波澜壮阔的场面传达给每一个人。使每一位观者都随画面而心潮汹涌, 无比震撼。这些都是作者对时代和生活的完美塑造。所以, 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时, 先要了解中国画透过纸张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厚文化底蕴, 让他们了解这种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应该以学习中国画为荣, 正确地对待中国画, 从而树立将中国画发扬光大的远大理想。

二、对意境的培养

中国画最讲究的是意境和神韵, 对意境的正确把握无疑是一名国画学习者首先应具备的条件。但是, 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境呢?这种对意境的培养是长期的, 循序渐进的。特别是中国画, 十分讲究这种意境, 因为中国画常常是“诗情画意”, 诗配画, 画衬诗。而诗也是讲究意境的, 所以画者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能够感受并投入到这种意境中。以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为例, 整张画面仅有几个骑马的人, 除此之外并无他物, 但整个画面却无处不充满着暖暖的春意。这是因为画面里的人物服饰、神态等等已经把浓浓的春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真的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这也正是中国画所独有的魅力。正如古人的泼墨挥毫, 这是一种情绪的寄托, 是一种心灵的抒发, 这种意境是转瞬即逝的, 但同时也是永恒的。中国画中的“意”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一笔下去都要“意存笔先”, “意”, 也就是构思立意, 包含画家的情感和对物象的认知等等方面的意向。正如《图画见闻志·论用笔得失》 (宋代, 郭若虚) 中所说:“凡画, 气韵本乎游心, 神彩生于用笔……所以意存笔先, 笔周意内, 画尽意在, 像应神全。”[1]可见“意”之对于中国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学生的“意”, 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自我思考, 观山河而知壮阔, 观景物而知秀美, 观花鸟而知情趣, 观气象而知其势, 融汇其中, 寄于笔下。同时, 平淡之处见真章, 以意传神, 这才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三、品德和修养的提高

中国画十分讲究个人的修为, 纵观古今名家, 无不是德才兼备者, 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决定着作画者的境界。绘画作为一门艺术, 是作画者情感的抒发, 画者的品行也随其画笔跃然于纸上, 观者一目了然。以徐悲鸿的《风雨鸡鸣》为例, 这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作品,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每一位爱国人士无不为当时政府的软弱和侵略者的嚣张而愤慨。而这幅作品表现了一只雄鸡立于岩石之上, 亢声鸣啼, 暗喻了“雄鸡一唱天下白”之意, 旨在唤起国人快快觉醒,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古人为何提倡修正品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同时, 学中国画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因为中国画是诗与画的结合, 虽然诗属文学范畴, 画属艺术范畴, 但在中国画里二者却完美地结合了,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诗赋予画以语言, 画赋予诗以形态。正是这样, 中国画才留下了众多的传世之作让人惊叹。这些都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画何种题材, 配以何种诗文, 好的诗文可以画龙点睛, 扬长避短, 如若不然, 则画蛇添足, 贻笑大方。所以, 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可以使作品更加完美。古时有许多的画家也喜好将一些事物比做自身品行的写照, 如郑板桥之画竹, 八大山人之画鸟等等。虽毋庸效仿, 但由此可见中国画对品行修养之一斑。因此, 要想做画, 先要立人, 也就是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 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四、画功的训练

中国画绘画的工具是毛笔, 这与书法所用的是一样的, 所以要求绘画者一定要熟于书法。中国画在其运笔技法上也和书法一样, 要求有很高的水准, 这也是为何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的画家都是书法家的缘由。毛笔有别于其他书写工具, 它可以将汉字等一些文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以龙跃天门, 可以气吞山河, 可以悲悲切切, 可以神采飞扬。中国画和书法用笔都讲究“力”, 要求用笔有力, 气运笔行, 将全部精力贯至笔端, 才能随心所欲地勾勒出优美的线条。但是, 中国画中的运笔也有别于书法之处。就像书法上有小篆和草书, 中国画里则体现为工笔画和写意。中国画以墨为主采用勾、皴、点、染等手段, 另加以描绘、点缀、聚作等手法, 可见中国画中的书写性已经超出了原有的书法范畴。同时, 由于中国画是平面的, 对远近虚实的描绘就尤为考究了。何处留白, 何处用枯等等, 都需要画者坚实的基本功, 想到就能做到, 收放自如, 只有这样才能使作者的意境得到最理想的体现。在教学当中, 我们在教学生中国画的同时, 一定要时常地督促他们练习书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手中的画笔全为我用。

五、充分发挥想象力, 大胆创新

现在, 随经济高度发展, 许多新鲜的事物已经取代了传统。在中国画中, 如何使传统与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 是现今国画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我认为, 中国画应当更有效地利用现时的一些高科技手段, 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扬做更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画传统的教授理念是师徒方式的言传身教, 但随着一些开明人士的创新, 已经由一脉相承转变为取百家之长了, 这使得中国画更具有了艺术生命力。但取百家之长必须要揣摩名家的原作才能研究, 单凭听闻是不可能了解的, 在过去这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适时机缘, 普通人是无法实现的。但如今信息的高速发达, 我们随意在网上就可以搜索到名家名作以供参考, 教师授课的素材也因多媒体的发展而得到了更好的完善, 以往仅凭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这种多方位的新型方法所替代。伴随这些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国画界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事物, 数字中国画就是一个典型。这种新兴的产物就是将传统的中国画与高科技有效地进行了结合, 利用专业的软件处理, 用电脑取代了画笔。我们暂且不讨论围绕这种数字中国画的是与非, 起码这不可不谓一种大胆的创新。我们就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画的优势的同时,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敢于思考, 敢于创新。

总之,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在继承的同时, 我们更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在我们实际教学中, 由于受地域、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中国画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国画教育做得更好, 使这门富含东方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情结的国粹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锋.丹青意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9:94.

[2]赵运虎.传统中国画笔墨情结释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4) .

[3]赵晶.中国画教学中意境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 .

[4]仰芸.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0) .

[5]姜福林.试论中国画造型艺术的形式与精神内容的完美统一[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 .

[6]王子林.中国画教学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谈谈小学国画教学的教学形式 篇8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二、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三、故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知识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四、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五、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六、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只螃蟹网。

活动过程:

1、学习A段动作。

(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

(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

2、创编、学习B段动作。

(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

(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

3、创编、学习C段音乐。

(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

(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

(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

(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

(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

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

(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

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1)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

(2)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3)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教学反思:

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

国画螃蟹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画出螃蟹身体并添加出八条腿等螃蟹其他的基本特征。

2、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能够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及其简单的生活环境。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螃蟹范画图。PPT图片2、5米长的白纸上画好海底背景、蜡笔、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掌握螃蟹的绘画步骤。

活动难点:

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即两边的四只脚要对称。身体是各种形状的。

活动过程:

一、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做客,它还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是谁?

教师读谜面: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螃蟹)

(我班幼儿对猜谜语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角色,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以及对其特征的理解。)

二、教师出示图片螃蟹(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它长的怎么样?(观察螃蟹的身体和它的脚)有几只脚(8只),一边有几只?(4只)每边都有4只,它们是对称的。那螃蟹生活在哪里呢?(海里)你们看:它长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螃蟹有一对大钳子,还有八只脚,螃蟹是横着走路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走路的样子)教师:是的,这是一只神气的大螃蟹,今天它把他的朋友们也请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螃蟹长得什么样。

(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出示图片二)

1、幼儿看图片二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特征,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发现海底还有形状各异的螃蟹,不仅身体不一样,连脚也不一样,发散幼儿思维,展开想象。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范画

1、师:海底里还有好多螃蟹没有来,你们猜猜看,海底里的螃蟹会是怎样的?(幼儿说身体的形状,老师画)接着要画螃蟹的脚,螃蟹有几只脚?是怎么样的(8 只)一边有几只?(4只)你们和老师一起数1、2、3、4,两边的脚是对齐的哦!还有两只大夹子;别忘了(要给他画上两只眼睛)嗯,最后给他添上漂亮的花纹。哦!一只螃蟹宝宝就出现了!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知道画螃蟹的基本步骤)

2、他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找出自己喜欢的红色,给他穿上,先拿起蜡笔宝宝沿着身体内侧涂一圈,(注意不要涂到线的外面)接着在里面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这样一件漂亮的衣服就穿好了。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螃蟹宝宝了?请一幼儿上来示范。

四、幼儿绘画

师:那你们还知道海里面还有哪些螃蟹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提出绘画要求:

1、请小朋友先想好你的螃蟹身体是什么形状的,8只脚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开始画,要和别的小朋友画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有八只脚,左边四只,右边四只。(发挥幼儿的想象,有目的的进行创作)

2、幼儿自己绘画,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涂色均匀,不涂到外面。

3、幼儿围在桌子四周在整张长纸上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让幼儿用这种方法作画,这是整堂课的靓点,虽然孩子们站着画,但孩子们乐在其中,画得也很认真,由于孩子们站的方位不同,整幅画上画出来的螃蟹方向也不同,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功感。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螃蟹跃然纸上。整幅海底世界里的螃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五、展示作品

师:你们画的螃蟹宝宝真好看,现在请小朋友讲讲你们画得是怎么样的螃蟹,它在干什么?

(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体验到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螃蟹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吃过螃蟹,捉过螃蟹。小朋友对螃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节美术活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引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猜,激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看一看范画,说一说常见的螃蟹,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为欣赏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础。这样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海底螃蟹,孩子们缺乏观察,需要老师及时引导,给他们观察的目的,指导他们观察的正确方法,从而准确的迁移到观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赏这一环节中,我如果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有关螃蟹的知识经验,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没有让孩子用动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势,也没有出示大螃蟹实物,让幼儿观察横着爬是什么样的?和幼儿一起学一学大螃蟹走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这个环节没有是比较有缺憾的。

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儿绘画的大螃蟹还有了情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上动态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画的螃蟹动态也不同),本活动在细节处理上还是不够,比如身体的和脚的连接。在教师示范画时,没有明确提出大钳子要画大一点,以致于有些幼儿绘画时会将大钳子画得很小,导致比例有些失调。在涂色方面我没有加强指导,因为幼儿已有经验,幼儿颜色涂得比较均匀。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作能力,整幅画面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于初中中国画的教学 篇11

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情感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爱国名言和爱国事迹,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徐悲鸿1943年创作的《会狮东京》一画,表现群狮将富士山踏于足下,期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使学生加深对画的理解和印象,再衬以徐悲鸿事迹简介,徐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济祖国受苦受难人民,使学生看其画、闻其人,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以中国画不同的表现形式,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浓郁醇厚、明艳诱人。画家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之壮美。通过欣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通过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开始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待学生对用笔、用墨、用色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因为藤蔓植物的叶子、藤都有相似之处,只在果实上改动一下即可,有利于学生掌握。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完成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内,也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例如:定期举办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和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因为在此类美展中,作者是学生本人或自己的同学,同学们看了倍感亲切。通过美展互相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交流感受,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反馈教学信息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一篇:虎跳峡的作文下一篇:会计求职面试的几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