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观沧海》文学赏析

2024-10-24

古诗《观沧海》文学赏析(共14篇)

古诗《观沧海》文学赏析 篇1

《观沧海》古诗赏析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瞭望浩瀚的大海时吟咏的一首乐府古诗。

曹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文才了得的诗人。东汉末年,汉皇室羸弱,各路豪强为争夺政权,或明目张胆逼迫皇帝“禅让”(如董卓),或以“护驾勤王”之名聚兵割据一方(如袁绍、吕布、孙坚等)。他们互相间展开了殊死搏杀。曹操原是汉朝一校尉,他也以“护驾勤王”的名义,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他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能与各方豪强抗衡的力量;公元2,他在著名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中初败袁绍后,经过七年的努力,于2在今辽西一带的乌桓击败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为后来三国中鼎足一方的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歌,是曹操在征服乌桓后班师凯旋,路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当时,他登高观沧海,被波澜壮阔的浩瀚大海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篇气势磅礡的诗歌以言志。

据考证,曹操所游的碣石山,在河北昌黎,现在周围已被陆地包围,但曹操游山之时,无疑是东临大海的。但是,从诗中显示出来的的气势看,诗人游山时看来是想到了另一座“碣石”——秦皇汉武为宣示主权曾经登临的山东“碣石”了,所以才会在诗中流露出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来。

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显示出了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勒马碣石山上,居高临下地观看大海那种豪迈的气概。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诗人勒马山头见大海时的第一印象。长期生活在中原,为逐鹿中原而拼杀的曹操,见到大海,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必然的:水波荡漾的大海,高耸的“山岛”矗立在辽阔的`洋面上——在内陆生活的人是很难看到如此壮阔的场面的。

接着四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具体描画。“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竦峙的山岛的特写镜头,看来是诗人瞭望近处的一个“山岛”所见;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是对“水何澹澹”的景象的具体描写:看来水波澹澹的洋面,在萧瑟的秋风猛烈吹起的时候,大浪滔天了,惊涛拍岸了,大海的气势更令人震撼了。

再接着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对面前的浩瀚海洋的进一步遐想。在遐想中,他是站在“君临天下”的高度去鸟瞰大海的。他以巨人的眼光去看辽阔的洋面,辽阔洋面上的一切动静,仿佛都已在他的指掌之间。所以才能看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景象;才能看到灿烂的银河(“星汉灿烂”)在星转斗移时在海面升起、在海面沉降的壮丽情景(“若出其里”)。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这种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一般来说,不必关注。但在这首诗中,似乎还是有可注意之处:一是,他为能来到“碣石”感到“幸甚至哉”,——虽然这不是秦皇汉武到过的地方,但能到这个能勾起雄心壮志的联想的地方,也是“幸甚至哉”的;再一个是,能看到如此浩瀚的壮丽的海洋,那也是“幸甚至哉”的。至于“歌以咏志”四字,也道出了他写这首诗的目的是言志,并不是一般的写景而已。

古诗《观沧海》文学赏析 篇2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雄才崛起”, 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 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 (207) , 军阀逐鹿中原, 五月, 曹操率师北征乌桓, 七月, 出卢龙塞, 直指柳城, 一战告捷。九月, 胜利班师, 途中登临碣石, 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 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居高临海, 视野廖廓,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 登临。“以”, 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 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 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诗句, 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何”, 多么, 含叹美之意。“澹澹”, 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 “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 着此两字, 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 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 就显得过于平实, 又欠生动, 当真是一字千金, 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 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定神细看, 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 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 何等雄浑的境界, 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 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 (《思远人》) , 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 (《菩萨蛮》) , 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 独立寒秋, 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 岛的高耸挺拔, 草木的生机勃发, 一扫悲秋情调, 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 足见曹公“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 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 日、月、星、汉 (银河) 都显得格外渺小, 它们的运行, 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 好象。“星汉”, 银河。这四句诗, 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 大开大阖, 舒缓从容, 辞气直有干云之势, 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 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 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的雅称, 其诗悲壮慷慨, 震烁古今,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 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 震撼人心, 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 庆幸得很, 好极了。“咏志”, 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 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 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 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 气象万千, 诗行中站立的, 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 全篇气度正大严瑾, 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纵观此诗, 大处落笔, 宏观构象, 造境高敞;诗意深远, 格调高古, 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 不务铺排词藻, 不求使典用事, 音律婉转和谐, 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 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 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 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 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 因此诵读全诗, 觉声调铿锵, 雄整而浏亮。

此外, 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 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 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 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 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 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 可谓“景中寓情, 情因景兴, 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 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 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 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 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 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 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 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 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 值得借鉴。

此诗构思奇巧, 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 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 风格本色而朴直。

《观沧海》诗虽不长, 却五色斑斓, 异彩纷陈,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 络绎缤纷, 读之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 使人赏心悦目, 意绪留连。

摘要:《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 气象万千, 诗行中站立的, 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 全篇气度正大严谨, 诗体高华安雅。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 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 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 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 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 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 可谓“景中寓情, 情因景兴, 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 体味无穷。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古诗词赏析三法 篇3

“知人论世”,诗评术语;就是说学习前人的作品,必须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对一些作品,不知其人其世,就不能够理解,就看不出其佳致。“知其时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如子美《丽人行》,岂可不知五杨事乎'试看《本事诗》,则知篇篇有意,非漫然为之者也。”解读一些隐晦蕴藉的典故,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追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

杜甫在《兵车行》中借典故,既讽刺时政,又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借汉武帝穷兵齄武讽刺唐明皇的开边,“在这样强烈、尖锐的讽刺下,若不托之古人,而直言‘我皇,或‘今上,那就杀头有分”。辛弃疾在怀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一词中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五个典故,历来的评论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清楚这首词是65岁高龄的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力劝韩惦胄自立即北伐的主张不成,反被调离抗战前线,报国无门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后,才能对这些典故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李白则直接用典故来比况,突显诗人的“自我形象”。例如,意气高扬时,诗人自况为扶摇青云的鲲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典出《庄子·遣遥游》),尽显自信豪迈之气。遭罹打击时,诗人自况为受辱的韩信和蒙谗的贾谊,“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肝路难》,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长安放还之后,诗人心情苦闷,就将自己比作消极避世的楚狂接舆,“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典出《沦语·微子》),借对孔子的嘲笑,表达了诗人愤懑的心情和狂傲叛逆的精神。应募永王之前,诗人热情又起,矢志报国,就将自己比作“东山再起”的谢安,“但得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典出《世说新语·排调》),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秦军的谢安石自比。表达了他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敌人、平叛立功的心愿。由此看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政治、风俗民俗等情况,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用典和鉴赏诗词。

二、语境意会法

就是指赏析典故时要善于进入诗词的意境,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准确理解。从读者这方面来看,由于每个典故都凝聚着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沉淀着许多人类的文化意识,所以,当读者读到诗歌中的典故时,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在这一连串联想中,诗歌意境得到了凸现和丰富。在这里,典故已成为读者欣赏具体作品进入审美过程的一种重要导引。只要善于展开丰富想象,进A诗人创设的诗情画意,便能揣摩典故所包蕴的含义。《锦瑟》一诗通过“迷”、“托”、“思华年”,“情悄然”等漏表达了一种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创造了一种感伤凄美的艺术氛围,一个迷离、恍惚的意境。有了这一整体把握,对庄周梦蝶,望帝魂化杜鹃等典故化实为虚的创造性活用便有了深入的体悟。

诗人创作时并不是把典故生拉硬搬地放进诗里,或拘泥于典故原意,而是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使它与自己的诗情诗意浑融一体。如《贾生》这首诗表面上和典故类似而实则构成了反讽的效果,貌似合理的命题在主体意识的反思下被揭示出它的荒谬性。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贾谊深受皇帝的宠幸,只要领会“可怜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与贾生谈话到夜半时分,不是问他黎民百姓的疾苦,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是真正赏识和重用贾生,才会清楚这个典赦原来是反其意而用之。

三、源流鉴别法

诗人们常常以前人作品的语句为基础,加以增减改造,从而锤炼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富于表现力的句子,我们对这种原句与化用句加以比较鉴别,则更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

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其春旗一色”而成。与原句相比较,不仅语言更为优美,而且意境更为阔大,不愧为“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脱化自五代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比较两句诗,只改动了两个字,“竹影”改为“疏影”,“桂香”改为“暗香”,但它们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却不大相同。江为诗写的是竹子和桂花,但并未抓住它们的特点,并且两种事物之间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锤炼出的“桂香浮动月黄昏”却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艺术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用来咏梅就成了千古绝唱。因为竹影在水中只有黑糊的一片,只有梅影才具有稀疏横斜的姿态。桂香浓烈,梅香幽渺,只有梅香与月下的寂静环境有一致性,因此林通赋予诗句的新的形象、新的意境。

古诗观沧海的原文及翻译 篇4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波浪

(10)日月:太阳与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与百草一丛一丛,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波浪。

太阳与月亮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海洋中出发。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海洋中产生出来。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海上,最先映入眼帘是那突兀耸立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情调。这种新境界,新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描写,是从海平面去观察,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气势与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想象与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与“胸中”情交融而成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诗境来。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观沧海》赏析 篇5

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观沧海朗诵赏析 篇6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附:

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全文

▲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①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④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浅谈古诗赏析小技巧 篇7

一、品析题目,分类赏析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有些诗歌从题目上就可以把握诗歌的类别,由此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所以在读题目时一定要仔细、用心去品析。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管归京》,《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从题目上就可以辨别是送别诗,诗人表达的可能是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如《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望岳》、《钱塘湖春行》、《惠崇春江晚景》此类一般是咏景诗,这类诗多是描写景色,抒发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象《夜雨寄北》、《静夜思》、《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游子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存此寄》、《酬乐天出逢席上见赠》中“寄”“忆”“游子”标志着此类诗定是抒发作者思乡怀念亲人朋友的感情属于咏怀诗;再像《水调歌.中秋》、《元日》、《清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诗题中有节日体现,诗中是描写特定节日的风俗,反映节日特有的思想感情。还有怀古咏史类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还有的 诗从题目上就能读出写的是边塞生活:《出塞》、《凉州词》、《塞下曲》、《雁门太守行》属于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抒发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的思想感情;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二、识作者断文风

诗歌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家的不同风格。如陶渊明、孟浩然、王维、都是田园诗人的代表,诗风的恬淡生动;多描写田园风光,借景抒情,抒发隐居生活的闲适,淡泊,再如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多写忧国忧民之情;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苏轼的旷达豪迈;李清照词风的前期清新,后期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了解了诗人的诗风,就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懂象征品意象

虽然古诗是文言文写成,但仍细推敲词意,联系上下文句意,是可以能懂大概诗意,你甚至可以添枝加叶改为优美散文,进行猜测、理解诗意。这时你要能掌握诗歌中常见的象征形象:例 “鸿雁”“青鸟”象征思念;“鹧鸪”象征离愁别绪; “蝉”象征品行高洁;“柳树” 象征送别 ; “松”象征坚贞高洁,不畏严寒,不为环境所改变。“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伴;“梅”象征在逆境中傲立、高洁淡泊等等。诗意懂了,再把握思想内容那就轻而易举了。

四、借助注释

有的诗歌鉴赏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清楚理解诗的内容,往往对诗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作注释,有的介绍作者,有的解释词语,有的介绍背景等等,这些是咱们做题绝不能忽视,也是做题的窍门。有时这不起眼的注释,就是打开诗歌思想感情之门的重要钥匙,

五、利用诗歌形式

一般来说,律诗多写景抒情类的,前两联写景,后抒情议论;而绝句,则是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议论;而词多是上片叙事写景,下面多是抒情言志。这样题目考查何处,考查何内容,心里就有把握。

六、读透试题要求

有些试题不需要读懂诗意也可以把握做题,从试题要求中也许就有隐形提示,所以要多次阅读试题要求,读准读透,找出隐形条件。例;“阅读《秋词》(刘禹锡)回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秋的歌调都是悲凉寂寥的,而本诗中作者却不是这样的,诗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此题就是考查考生对诗作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借助题目要求就可以答题,隐形条件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秋的歌调都是悲凉寂寥的,而本诗中作者却不是这样的”,一个“却”字道出了答案应该是与“悲凉寂寥”词意相反的词,如“乐观”“坚强”“豁达”“心胸开阔”等此类的词都可以。这样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

曹操《观沧海》译文及赏析 篇8

水何5澹澹6,山岛竦峙7。

树木丛生8,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9,洪波10涌起。

日月11之行,若12出其中;

星汉13灿烂,若出其里。

幸14甚15至16哉,歌以咏志17。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

15.甚:非常。

16.至:极点。

17.咏志:即表达心志。[4]

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9.咏:歌吟。

20.志:理想。

古诗《观沧海》文学赏析 篇9

(一)“屋漏”不是屋子漏雨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甫草堂诗注》就说:“床头的屋顶漏雨,使整个卧室没有一点干的地方”。1988年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也说:“大雨屋漏床湿,夜不成眠……”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注》也说“床头屋漏,雨水沾湿被褥”。

这样解释,在字面上似乎没有问题,但从情理上分析,却问题不少。既然是大风卷走了“屋上三重茅”,那大雨之时怎么会只是床头漏雨而别处不漏呢?如果只是床头漏雨,那“无干处”应该只是说的床头,不能说是“使整个卧室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如果“无干处”真的只指“床头”,那“无干处”又成了废话,因为漏雨自然就会湿,只床头一个地方湿,不应该说是“无干处”。再说,只床头漏雨,还可以把床移动一下,躲开漏雨的地方,用容器接住漏雨,也不至于“床湿,夜不成眠”。又,从写作上说,如果“屋漏”是屋子漏雨,那下句的“雨脚如麻”开头又说雨,在意义上也是不无重复之嫌的。诗贵精炼,诗圣的名作出现这种欠精炼的地方,不得不令人深思。

“屋漏”二字,现在似乎很浅显,连小学生也知道是屋子漏雨。但是,根据一些工具书的释义,“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如《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①。”《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疏:‘屋漏者,室内处所之名,可施小帐而漏隐之处,正谓西北隅也。’后称不欺屋漏,即不欺暗室的意思。《礼中庸》‘尚不愧于屋漏’,唐孔颖达疏:‘言无人之处,尚不愧之,况有人之处,不愧之可知也。言君子无问有人无人,恒能畏惧也。’”

本诗中的“屋漏”也当是室内处所之名,指屋子的西北角。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从写作艺术上分析,这样理解也比较好。

也许有人会说,“床头”一作“床床”,那“屋漏”就只能解作屋子漏雨了。我们说,那是当然的。但是,近年来出版的选本,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注》,均不取床”而取“床头”,这自有其优劣之分。试想,一个小茅屋能摆得开多少张床?贫寒之家,大都缺铺少盖的,有可能几人分床而睡吗?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分析,很可能只有一床被子。有的版本作“床床”,或许是因为有人不明“屋漏”是指室内处所,觉得床头屋子漏雨不合情理,自作聪明将“床头”改为“床床”也未可知。

(二)“惶恐”并非惊慌害怕

文天祥诗《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古诗注本对“说惶恐”中的“惶恐”都解释为“惊慌害怕”义。如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宋诗一百首》注:“惶恐——惊慌害怕。公元1277年,作者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曾经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去。”在一般工具书如《辞源》、《辞海》等,“惶恐”也只有“惊慌害怕”一个义项,所以人们对这样的解释也信而不疑。

可是,认真思考起来,便会觉得这样解释似有于理未安之处。文天祥是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他在被俘之后还作了宁死不屈的《正气歌》,说“鼎@②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即使把我放在@②里去烹煮,我会觉得像喝糖浆一样甜)。他在被元蒙统治者囚禁的3年中, 受尽了各种折磨,经历了种种恶毒的威胁利诱,但他始终铁骨铮铮,坚定地选择了杀身报国的道路。正是由于他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才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怎么会因失败撤退就“惊慌害怕”呢?

“惶恐”在宋元时期的作品中有作“惭愧”解的。如:(1 )“白拿这利物,惶恐!”(《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2 )“自谓功名垂手可得,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竹叶舟》剧楔子)这两例中的“惶恐”都不能解作“惊慌害怕”,很明显有“惭愧”之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六介绍,有一个教官根据一本有文字错误的《易经》出题说:《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有一名考生觉得可疑,拿出善本《易经》查对,原来是“坤为釜”。教官因此“惶恐”,“乃谢曰:‘某当罚!’”教官在考生面前不至于“惊慌害怕”,“惶恐”只能解作“惭愧”。

文天祥诗中的“说惶恐”,应是“说惭愧”的意思。本来忠心报效国家,但却遭到失败,回忆起来总觉得惭愧。这正是英雄本质的一个方面。如果理解为“惊慌害怕”,那就与诗意大相径庭了。

(三)“沧海一粟”的“粟”并不是小米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周大璞等《古文观止注译》译为:“寄托蜉蝣一般的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说:“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将“粟”译为“谷粒”。

苏轼的话后来演变出成语“沧海一粟”。一些成语词典,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大辞典》等,也都将“粟”解为米粒、谷粒。

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解释不妥当。大海并不是农田,海里不生长谷子,哪里来的谷粒、米粒?成语有“九牛一毛”、“大海中的一滴水”,因为牛身上有毛,大海中有水,所以人们觉得合情理。大海与米粒根本没有内在联系,将二者扯在一起,是不合情理的。苏轼是名垂千古的大文学家,怎么会写出这样违背情理的话呢?即使写了,这样违背情理的话又怎能被概括为成语而流传呢?

实际上,“粟”由谷粒之类的意义可引申为指颗粒如粟之物。沙粒如粟,故粟可以指沙。《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郭璞注云:“细丹沙如粟也。”中华书局出版的《实用大字典》“粟”的第四义项是“沙也”,即以此为例。《康熙字典》“粟”字条也有“沙谓之粟”的解释。

据此,“沧海一粟”当是说大海中的一粒沙。海中是多沙的,一般海滩都是沙滩,这是人所共知的。

古诗词象征手法赏析例谈 篇10

古诗词也常用象征手法。有些意象由于反复使用,已经有了固定的象征义,如被人们称为“四君子”的竹、菊、梅、兰就有它固定的象征义:竹倔强向上,气节清逸;菊傲霜艳美,高洁脱俗;梅斗雪坚强,清香飘逸;兰高雅纯洁,幽香可人。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把握诗人在具体语境中临时赋予事物的象征义。

如黄巢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菊花一改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而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性的动态美,作者又称它为“我花”,可见此诗中的菊花成了广大被压迫民众的象征。

像《菊花》这类托物言志的诗篇,所托之物一般具有象征义,而借景叙事抒情的诗词中,有的意象被作者赋予了象征义,这就更需要悉心品读。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此诗用清幽雅洁的环境以及迷蒙弥漫的雨景,衬托出了对朋友思念的绵长。但此诗的内蕴又不仅限于怀人,作者宿于骆氏园亭,目视晚霜,耳听秋雨,却意外的发现了“枯荷听雨”的特殊情趣,发出了“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由衷赞美!枯荷,看似衰败之物却在欣喜地聆听秋雨之歌吟,这“听雨枯荷”不正是象征了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和对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深挚留恋吗?

同一意象的象征义可以是多义的,即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象征义。因此需要读者联系前后诗句联系写作背景,去认真领悟仔细分辨,不可一概而论。

如2008年湖北高考题就考查了两首《临江仙》词中“夕阳红”的不同象征义。其一是宋代侯蒙的《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其二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两个“夕阳红”的意象,其象征义有何不同?前词,读写作背景,紧扣“年长无成”“后一举登第”,再品读上下阙的尾句抒情,可悟出其中的“夕阳红”是象征时来运转,大器晚成。后词,紧扣第一句,联系苏轼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考虑“青山依旧在”的对比衬托,不难悟出,其中的“夕阳红”,应是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又如,2006年湖北高考题,下面两首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这里“寓意”也可理解为象征义)其一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其二是韩琮的《暮春泸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读前诗,紧扣诗题和第一句中的“送”字,再看第二句中的“秋”(心上有秋,愁也)和第三句中的“望”字,可悟出,“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见“参考答案”)读后诗,紧扣诗题“暮春”“送别”,再看“宫前水”前边的“古今情”(包含了人世沧桑之情、挚友离别之情等)和后边的“流尽年光”等词语,不难悟出,此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见“参考答案”)也可以说,此诗“宫前水”象征着古今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等。

象征手法常常跟拟人、比喻、对比、反衬等手法结合使用,从而增添审美情趣。品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倾向,同时细心体会这些手法的作用。

如裴潾的《裴给事宅白牡丹》:“长安富豪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注:给事,官职名;裴给事,即作者裴潾)此诗中的白牡丹是何形象?是何象征?第一、作者将它比作“玉盘”,多么精美;第二、它承接着冷露,沐浴着月光,即用月光、露珠烘托它的晶莹、冷艳;第三、作者用紫牡丹受富豪争赏宠爱与白牡丹在月夜虽无人观看却依旧开放进行对比,更突出了白牡丹虽遭冷遇却能保持冰清玉洁的本色的特征。可见本诗中的白牡丹象征着怀才不遇却能保持本色的士人形象。

再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此诗描写“幽竹”以清阴迎我归来,其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此诗用暮春时节鸟稀花飞之“改”,反衬幽竹“不改清阴”,是说幽竹具备坚贞不二始终忠诚的品性。“待我归”用拟人修辞,是说幽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亲情,胜似亲友。可见,此诗中的幽竹象征着亲情永在,象征着人生的真正知己,象征着坚贞的节操,表达了作者的清逸气节。苏轼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首诗,钱起将我的“怜”与竹的“待”相融合,创造了物我相亲的诗境,从而丰富了竹的象征内涵。

古诗《敕勒歌》古诗词赏析 篇11

原文

版本一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版本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整体赏析

这首民歌出色地描绘了当时祖国北方草原的辽阔壮美,前四句歌唱敕勒族的生活环境,后三句写敕勒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敕勒人歌唱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是以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作为背景的。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近取诸身,以人们所熟悉的“穹庐”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一望无碍的辽阔画卷。字面上虽无辽阔字样,但辽阔之景却收入眼前。“天苍苍,野茫茫”,写天、写野,但从另一角度进一步摹写草原的宽阔壮美。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这两句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为下一句作背景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是写景如画。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画龙点睛的一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里不仅呈现出的是自然风物,而且隐约可见的还有牧民们的活动,真是似静而有动,似动而有静。这些牛羊的主人,即勇敢豪爽的敕勒人,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古诗赏析(精选) 篇12

意象,主旨,情怀

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类比:以浅寓深,以近比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象征: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抑扬的作用: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对比: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强烈的反差;

衬托: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主次分明;

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等等。

另外,修辞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试大纲》规定了八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分别如下: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新颖别致,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层次清晰,增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写好这一部分,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三、文史延伸

作者的出身,流派,这首诗代表的风格,创作本身是否有典故。

相 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诗鉴赏

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

“观物微”而“托兴远 ”,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王维深解诗中三昧,因此《相思》在表现技巧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首句“红豆生南国 ”,落笔不俗,指出所咏之物及其生长环境,同时向读者托出了一颗由古代传说所凝成的爱情珍珠。它借遥远的南国与久远的传说,将人们思绪带到恋人所在的海角天涯。第二句“春来发几枝 ?”,这句发问,明为对相思木的关切,实则是诗人对对方爱情发展的关切。春天相思木适逢甘霖,新枝兢秀,爱情之花不也是在此时成长、开放的吗?这里尽管是发问,但一个“发”字却带有相当肯定的语气,充分表现了爱情的纯洁和蓬勃发 2

展。

一首咏物诗,仅有细致入微、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并不能表达主题,由此诗人由物及人地展开了心灵的刻划。“劝君多采撷”一句承上转入,希望恋人多多采撷殷红鲜亮的相思豆,让象征爱情的红豆充满衣兜,暗示他们的爱情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个“劝” 字胜过千言万语,一下子拓宽了诗境,为下句的飞跃作好了铺垫。末句“此物最相思”,笔锋陡转,点出相思主旨,意思是这颗颗红豆最能代表和传递我对你的相思。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诗鉴赏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将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

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

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 ”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一片 ”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 单薄 ”的意思。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羌笛何须怨杨柳”两句诗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杨柳 :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空旷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

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诗人劝慰他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盛唐山水田园 ——孟浩然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盛唐山水田园 王维

田园诗——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盛唐山水田园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辋川集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盛唐边塞诗派 王昌龄

旗亭画壁

第一曲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 第二曲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

《哭单父梁九少府》 第三曲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第四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立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咏史诗 龙池

——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集灵台·其一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其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宁哥来 ——张祜

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花间词人

温庭筠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花间词人 韦庄 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南唐词人 李璟,李煜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山花子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煜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士大夫词

欧阳修 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露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北宋市井词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眸!

北宋豪放词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南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宋陆游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婉约词人 李清照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基于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方法 篇13

关健词:中职 古诗 积累 策略

一.重新确定诗歌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这种表述中,我们发现它为我们诗歌教学的目标的重新确定指引了方向。传统的诗歌教学总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意味,教师也总是在诗歌或者诗人的经历中来寻找对学生进行说教的素材。可以说这是脱离了诗歌教学的本质的。而我们现今的诗歌教学应回归到其文学性方面,回归到其审美鉴赏性上来。我们诗歌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审美教育。

二.构建诗歌教学的新体系

1.重组诗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选择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的选择所要教的内容。同时,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可采取交互阅读的方式,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扩展性阅读的方式来重组。并且,教学内容不必局限与教科书,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的文本材料的掌握下,来自如的形成一套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一文的“前言”就开宗明义,批评以书本为中心,以强制学习和记忆背诵为手段,以获取书本知识为目的的狭义的教学方法。同时,他积极提倡实行以社会生活为中心,以扩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手段,以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良好习惯、态度和生活能力为目的的广义教学方法。对于诗歌教学,我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合理的、科学的。就像克伯屈所言,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教师一人主导的“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体感受。让他们在和谐、轻松、民主的氛围下学习。

3.合理编排教材。按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按学生心理、经验和能力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使教材心理化综合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尽量使使用的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录取各个流派,各个思潮,各个时期的作品。在学生在整体感知下,对诗歌的发展以及诗歌的价值有总体的认识。

4.延伸诗歌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外,组织读诗兴趣小组、朗诵会、诗社等。兴趣是学习的最大的助手。教师可以把课堂的诗歌教学扩展到课外,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实际中能真正的创作诗歌,欣赏诗歌。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运用这样的形式,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积极探索诗歌教学范式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复杂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对于教学范式的分类,陈晓端总结如下:艺术范式,科学范式,技能范式,反思范式和系统范式。面对这多元化的教学范式,我们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又该积极地去探索怎样的适合我们诗歌教学现状的范式呢?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而我们积极探索诗歌教学的范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诗歌教学也需要有着可以模仿的范本,需要科学的规范和原则。

诗歌教学是一种多元复合范式的活动,我们不可能运用单一的观点来解决诗歌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应该坚持用多种视角对教学进行整体把握,以便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情感和美感,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有规律的教学活动过程,从反思的角度去检讨教学理论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教授是从整个教学系统来谈教学范式的,而非从诗歌具体的范式研究来剖析的。但是,他的观点则是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来引导我们进行诗歌教学范式的探索。正如贝塞特所说:“教学范式的作用就好像一系列教学透镜或教学信仰,它可以用来过滤或支配人们的主观意向和实际行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策略研究》(GS[2016]GHB1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六年级古诗赏析 篇14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V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7、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六年级古诗赏析小练习(送友人)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1、解释加点词语

(1)孤蓬万里征 征()蓬((2)挥手自兹去 去()(3)萧萧班马鸣 班马((4)青山横北郭 郭()(5)此地一为别 为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填空:

(1)《送友人》的作者是 朝诗人,人称“ ”。他的诗歌具有 的特点。

(2)《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4、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5、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画线句子设喻巧妙,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8、此诗最后一联描写“马鸣”的目的是什么?请作分析?

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萧萧班马鸣。”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10、找出能体现作者送友人的诗句。

(1)(2)

参考答案:

5、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六年级古诗赏析(黄鹤楼)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作者 生活的时代是.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用了叠词“历历”“萋萋”,使作品朗读时呈现 的艺术特色。

3、请还原下列颠倒的语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5、解释加点词语

(1)此地空余黄鹤楼 余(2)黄鹤一去不复返 复(3)晴川历历汉阳树 历历(4)日暮乡关何处是 乡关

6、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7、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上一篇:提醒老师家长下一篇:清明时节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