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2024-09-11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共14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1

2012年秋季学期五年级数学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海子街小学 胡乾坤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领作用。

法制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教材中挖掘法制教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法制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因素,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第一、在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宇简便计算/3》中,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第二、在第九单元《总复习》中,第九题,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又了解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素材的。

三,多角度分析便于在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

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法制、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2012年9月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2

一、充分利用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 大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 小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新教材中选取了包括生活中、学习中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以及面对各种考验时我们应如何去做等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例如, 演情景剧、辩论、演讲比赛、军训、爬山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畏缩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才干, 教育也变得更加自然, 学生接受得也更加主动。因此, 一定要从多种丰富多彩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入手, 适时、有效地运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大力加强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思想品德课作为思想品德德教育的“主阵地”, 发挥了它应有的理论导向作用, 而要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一定要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应用。此时, 其他学科就承载了这样的使命。例如, 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无处不在, 课文中的人物优秀品质就是品德教育的最好素材, 而且这种教育不空洞, 有血有肉, 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再如, 在数学教学中,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三、正确认识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社会、家庭

品德教育必须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 有时候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正面的教育, 在家庭中或社会中却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相互矛盾, 学生不知所措。因此, 学校、家庭、社会要通力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品德教育的巨大作用。

总之, 我们不仅要把以上几项工作做好, 更要从点滴小事抓起, 为搞好品德教育工作而共同努力!

摘要:今天的小学生将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 要成为高素质的接班人, 品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 加强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 使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3

在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它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所以必须加强小学生法治教育,这是我们学校及教师的责任,是落实依法法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

前几年,学科教学渗透了安全法治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今年,我县把学科渗透法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各科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大不一样,现在是有目的地、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这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日积月累,就会懂得许多丰富的法治知识,促进他们向着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方向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要求,秉承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谈一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一、钻研教材,抓住各学科法治教育渗透点

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法治教育的方法、时机,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数学63页《解决问题》中向学生渗透交通法规中的不得超载的条款;六年级语文《索溪谷的“野”》中渗透《森林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四年级音乐《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中渗透《反分裂国家法》的有关条款;美术《家乡的古建筑》中渗透《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条款,等等。

二、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在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治教育。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索溪谷的“野”》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文字及描写的优美景色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图片和视频之后,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景色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忘记作为一个旅游者的责任;要想永远拥有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需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周老师趁机为学生介绍了《森林保护法》中有关保护森林不受破坏的相关条款,使学生对保护优美景色不受破坏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让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形成自觉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各册的教材中有许多都能渗透法治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潜移默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利用数学课本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利用数学教学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充分发掘数学课本中的法治教育渗透点,做到恰当渗透。如我校五年级数学教师彭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利用“组织旅游租车时,剩余的人不够坐一车,按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法也不能收尾的情况下,该这么办?”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机动车辆不得超载的规定和九十二条对机动车辆超载的处罚的规定,不但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且解决了收尾法应用的实际需要。

实践证明,法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要在其他学科中有所体现,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同时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来渗透法治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教學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陶行知先生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诠释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追求人生真理,学会真诚、诚实、正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法治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4

教师:敖灿

本学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本班共有学生34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学生的法律意识很淡泊,不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我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根据课文内容渗法制

1、第1课《秋天的图画》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第2课《黄山奇石》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3、第7课《活化石》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7、第29课《掌声》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

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每学期,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例如举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甚至是对一个社会的的严重危害;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阅读之中

学生读书阅读,这个看似是和法制教育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使之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经常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课堂名著。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讲讲不健康书籍给学生造成的巨大危害,并告诫学生要远离暴力、黄色等不健康书籍。通过讲述一些由于看了不健康书籍而走上邪路的反面事例来教育所有的学生切勿接触这类书籍。

上述法律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初步应用于学习生活中,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向家长宣传自己了解和学到的法律知识。紧密结合课文,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尊重教材,努力做到与教材有机统一,达到顺理成章、一箭双雕的效果。由于上学期成绩不够理想,力争在抓好班级的同时,让成绩会有新的突破,力争进入前四名。春节放假交一份让学校、家长满意的答卷。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5

2010.9李爱红

一、指导思想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校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小学生。

二、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德育渗透计划

2011.1李爱红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学校将邀请法制副校长、交警人员等到校举行安全教育讲座。加强行政领导、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护导工作,规范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梁伟俊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

“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6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教师:杨波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我越来越感觉到书上仅有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满足不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总结如下:

一、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奖励。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习字课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一)法制教育渗透点

1.第17课《孔子拜师》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法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第19课《赵州桥》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

森林法》。

6.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7.第29课《掌声》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教学要求

上述法律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初步应用于学习生活中,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向家长宣传自己了解和学到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课文,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尊重教材,努力做到与教材有机统一,达到顺理成章、一箭双雕的效果。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探析 篇7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当前德育工作问题突出, 受到制约, 德育现状与社会改革不适应。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有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反映到学生的道德上则是过分强调索取, 以自我为中心, 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上只讲求利益,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导致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泛滥。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思想上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成长与家庭教育不适应。

部分学生家长重智轻德, 急功近利, 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甚至把自己的“成人本位”社会价值取向直接传递给学生, 认为如果按传统教育孩子, 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谦让、乐于奉献的人, 那么孩子就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若按政治课讲的那一套去做, 孩子则非傻不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存在的思想问题比较忽视或偏袒, 造成学校的德育教育无法推进或效果大大降低。

3. 德育实施与学生现状不适应。

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工作虽讲究品德教育, 但脱离学生实际, 脱离社会实际, 依然是灌输空洞的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的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方法刻板, 大话连篇, 做表面文章, 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表现为学生的双重人格———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不一致。另外, 大多数教师“只管教书不负责育人”, 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根本不重视德育教育, 尤其是目前受升学压力的影响, 思想上轻视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辩证的思维去对待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 表现出对消极现象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二、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和方法

1.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 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直接的。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 有意无意地加以效仿。因此, 教师的品德、精神、举止都应不愧为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 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 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 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2. 德育教育要贴近教材。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 德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 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 应切实地使学科德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 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学科教学德育的渗透, 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一是要增加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新编的一些教材就十分注意这一点。比如在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近代史篇幅, 突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在地理教材中, 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 增加了国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数学则通过正文、习题向学生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 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 (如勾股定理等) ;理化生等教材中在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如此都为学科教学德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也是德育渗透的一条基本途径。二是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各种教材中除了明显的德育材料外, 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德育因素。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 寓德于教。在数、理、化等课本中, 都大量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杰出成就, 闪耀着我国科学文明史的光芒;史、地、政中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德教育的因素更多;物理学科中讲的第一宇宙速度, 可介绍我国人造卫星资料;讲回旋加速器, 可介绍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的产生, 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的情况, 等等。所有这一切, 只要每个教师做有心人, 注意研究, 努力挖掘, 就可以使德育渗透工作大有可为。

3. 德育教育要富有情感。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必须富有情感性, 必须讲究氛围,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 而且要有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德育的渗透十分有利, 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 知理明情, 达到“内化”的实效。德育要有其合适的载体, 来源生活的德育往往是最贴近人心的。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的一堂数学观摩课“用了多少钱”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堂课学生通过计算,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 大约用了父母多少钱, 再用多媒体展现贫穷地区的人均收入与故事案例, 让学生在强烈反差的数字对比中, 把自己的感想写下并读出来。当一个个学生说出发自内心的感人心声时, 许多同学和一些老师早已泪流满面。在这堂课的活动中, 老师始终没有进行明确的道德灌输, 而勤俭、爱心和孝心思想已悄然潜移默化地浸渗于孩子的心灵, 这就是润物无声, 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 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4. 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主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严格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 培养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诚实信用, 善于自律, 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业进取心, 主动学习, 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参与竞争, 而且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身心素质能充分发展、和谐统一。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 正确、积极地引导, 从一点一滴抓起, 既注意循序渐进, 又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吴翘哲.发挥教学德育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6, (9) .

[2]张先荣.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

小议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篇8

提到教育,我们一定会想到学校。是的,教育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工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一代新人。教育即教书育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则重点在于德育,因此在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之中,所有学科都负有德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政治科负有德育的任务。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等原因,学生思想品德认识水平较低,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就使得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众多科目中,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一、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的优越条件

1.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内容具体、形象,教材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 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因此成为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

2.语文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素材广泛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大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热爱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小到孝敬父母、尊重别人、坚强勇敢、团结向上,语言文字像无数条长长的敏感触角,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方面面。例如,小学语文中《开国大典》《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长城》《桂林山水》《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这些无疑为进行德育教育的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3.语文具有较强的工具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语言,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小学语文课本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本身就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它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产物。将思想品德教育融进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渗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既教会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又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思想去研究语文教学的特性,去揭示语文教学的规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蕴含着特定的德育因素,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每一篇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即教学中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确定文中的教育点,并精心设计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如果老师一味盲目地对学生进行生硬的德育教育,则会适得其反,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2.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意德育的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个性各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可一概而论。

低年级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年级,则应该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3.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结合生活实际,以达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此才能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思想道德基础。

五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音乐教案 篇9

教 学 设 计

教师范永波

教学内容:

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义务教育五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草原.天堂》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教师范永波

教学内容:

欣赏 《天堂》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1、5条。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XXX XX┃X -║

()X XX┃X X X║

()XXXX XX┃X-║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1、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1条规定为了加强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的繁荣,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法。第五条:遇有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调剂使用草原的,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双方协商解决;需要跨县临时调剂使用草原的,由有关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协商解决。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任教五年级数学,全班共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总体说来,上课时大部分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学困生方面,本班有一部分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课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总而言之,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以此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期教学任务: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八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课时安排: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11

小学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课堂自然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尤其是“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依托阅读教学,培养爱国的学生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调动学生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义务。

例如,教学长春版小学四年语文上册《长城》一课。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站在长城上,作者想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筑长城的?请同学们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到这样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交流中,学生们的爱国情、民族情油然而生。他们充分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打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巧用作文教学,培养自信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作文教学就成为最好的训练基地之一。小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兴奋。高兴时,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生气时,垂头丧气,甚至哭泣。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然而,老师、家长当中,有些人不一定会及时地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时,作文本就会成为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某某,我想对你说》《我的心里话》《为什么错的总是我》等。

针对学生不会写作文,反复修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提起作文,仿佛出门遇见一座大山的情况,我采取了“建立班级作文博客”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批改。当学生的作文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老师的点评赞美,同伴的欣赏鼓励,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不再害怕写作文。

2013年10月21日,长春地区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大雾天气,正好轮到杨晴写班级博客,当时我为她的《突如其来的大雾》博文,写了这样的评语:

亲爱的杨晴同学:

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成就了你一篇精彩绝伦的佳作!如果参赛,一定能获得大奖。你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出了雾中的奇景,你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语言,抓住雾的多姿多彩,写得那么生动有趣,让我们成年人望尘莫及!孩子,你真是才女啊!

可想而知,这样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战胜畏难心理的勇气和力量,他们由此不再害怕写作文。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和日记。使学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督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能力。面对学业的压力,面对父母的期待,面对同伴的竞争,学生总是“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困惑与矛盾。

教师可透过周记或日记这扇“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求异创新的人格。

三、借助口语交际,培养勇敢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战胜恐惧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站在讲台即兴演讲。

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让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即兴发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长春版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六一儿童节,你怎样度过?”这个话题学生很感兴趣,教师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发言,用热烈的掌声营造良好的倾诉氛围,先让学生不要紧张,然后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点评、赞美,学生因此变得勇敢、自信、乐观。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教育倘若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必能发挥语文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浅谈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 篇12

利用教材的编排渗透

教材的编排蕴含着丰富的显性和隐性的心育因素, 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 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育辅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内容, 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教学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音乐、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心理,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体育教学, 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 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竞争与协作的精神;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实验、小组探究、游戏等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严密的科学态度, 以及学生的合作心理和成功心理等。

利用开展的活动渗透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如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主动选择课题,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坚持和精细等科学态度,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调动其积极性, 明确目标, 激活思维, 从而达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

利用营造的环境渗透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是学科渗透的有力保证。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使用合适的课堂用语, 展现亲切的教态, 往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质疑, 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并将质疑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利用学生的兴趣渗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兴趣在学习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 是学习最好的营养剂和动力源。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对学习对象高度注意、认真观察、积极探究, 并且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 乐此不疲。相反的, 如果对学习毫无兴趣, 则很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 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策略,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觉地、快乐地学。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优化心理因素、明确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学科竞赛, 进而激活学生适度的学习动机, 达到最佳的动机水平。

利用评价的方式渗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的形成。”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应学习活动的信息, 而且还可能对后续学习的动机产生深刻的正向或负向影响。不少研究表明, 成功体验对动机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 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 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人而异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实际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 让更多学生迸发出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其次, 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感。此外, 还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培养其意志品质。

总之, 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心育辅导的重要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既能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又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心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13

析 本班全部学生均掌握了上期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象会不一样。

3.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中位数”。

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 8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14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2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3

解简易方程 10

整理和复习3

量一量找规律 1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三角形的面积 2

梯形的面积 2

组合图形的面积 2

整理和复习2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 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

3

第八单元:总复习总复习6

点 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施 1.教师要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高。

2.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进行每周一次的“星级挑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即使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4. 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施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教改

实验

课题

献课

研究课课

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14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理化初级中学中学:王会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学生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尤其面对山里的孩子,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但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造就祖国人才,在对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还可以使学生善于用法保护自己。因此,有必要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法制因素的开发,在教学中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渗透,唱响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旋律。

二、指导思想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法制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 第一章 证明二

1.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 2.图形的旋转 3.中心对称 4.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四章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2.提公因式法 3.运用公式法 第五章 分式

1.认识分式 2.分式的乘除法 3.分式的加减法 4.分式方程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3.三角形的中位线 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四、浸透法制教育的知识点: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

区的建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可以渗透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章《分式》,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A股上市与借壳上市详细流程图(DOC)下一篇: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