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2024-06-03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精选14篇)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现状

做饭、扫地、洗衣、刷碗,当许多城市小学生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的时候,这些外来我市读书的孩子,却已经在帮父母撑起这个家了。

由于家庭贫困,这些孩子都非常成熟、懂事。他们很少向父母提要求,书包破了,笔袋坏了,补补再接着用;过冬的衣服不暖和了,就在里面多穿几层。帮父母做家务,甚至在假期里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在许多孩子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家长在身边的孩子,一旦成绩下降,老师可以找家长,可是这些孩子课后作业往往没人辅导,家里也买不起学习用具。”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低,又忙于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辅导孩子们的功课。而照顾孩子们的老人,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文化。由于家庭贫困,许多孩子也没有条件到课外辅导班或特长班参加学习,甚至连书本以外的课外读物都很少能看到。

学习机、MP3、布娃娃、篮球„„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却被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视为新年梦想。

由于家庭贫困,许多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都非常俭朴。除了学习课本外,他们没有更多的课外图书;从没用过MP3,许多孩子把这叫做“PM3”或是“AP3”。没有一张学习的课桌,许多孩子就趴在炕上写作业。在问他们新年的心愿时,书包、笔袋、童话书、布娃娃、学习桌、台灯、自行车等在城里孩子看来是最平常的东西,却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可是,知道自己家庭贫困,知道父母打工辛苦,这些孩子大多把心愿埋藏在心底,生怕这小小要求,会增加父母身上的重担。

狼山街道陆洪社区2011年7月11日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2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现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相比于小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较差, 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不够了解。针对这一情况,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这些学生的培养, 尽量减少由于学生自身基础能力水平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目前,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 教师对学生是否进行足够的课外阅读, 毫不关心, 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直接导致了学生不会去自主的阅读课外书籍, 这对小学时期的教学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教师要想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完善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由于许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不重视, 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够了解, 甚至是根本不会去阅读课外书籍, 这样的情况对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十分不利, 也就使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价值。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课外书籍阅读的重要性, 因为阅读能力才是小学时期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如果没有阅读能力, 那么他很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就会停留在基础的阶段, 严重抑制其各项能力的正常发展, 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十分不利。

二、小学院校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小学生自主的阅读课外书籍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强调课外阅读重要性

阅读能力作为人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对人们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利用各种实例来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 使自己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对自身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 学生也会养成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一举多得。

(二) 利用情境创设让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许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够了解, 许多学生不愿意去阅读书籍, 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来吸引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养成一个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为学生日后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将课外阅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 应该将生活实际和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利用生活实际来吸引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自主地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这就达到了教师的目的, 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 课外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生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开始, 大部分孩子都不太适应, 所以课外活动就在这时展现了其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外活动的进行当中, 可以放松身心, 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养成课外书籍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对小学生课外书籍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贯彻进来, 使学生在无意之间就可以养成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对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这个习惯的同时, 可以每周一次的组织学生去图书馆读书, 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对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图书馆内安静的气氛对学生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让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之后能自觉的挑选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这就是对学生课外书籍能力的培养方式之一, 对培养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 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学生要想使自身的知识面不断的扩宽就需要养成一个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而这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鼓励与肯定, 因为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可以使自身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养成是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课外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就要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提升自己的见解, 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的宽广, 为日后有着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福根.中学语文教学热点探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51-01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举家涌入,在我市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也呈阶梯式上升。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环境较差,在语言、家庭教育、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与本地的孩子有着明显差异,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及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已然成为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共识。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现状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过程中缺乏相对稳定的环境,其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多愁善感;学习基础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而在行为上出现了吸烟、喝酒、打架、骂人、说谎、厌学、逃学、甚至是自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不利。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常年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疏于关心,家庭教育成为“真空”: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子女缺乏家庭温暖,导致个性孤僻;有的不顾家庭,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和学习;有的则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蛮横任性的性格;有的教育方法粗暴野蛮,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庭残缺或再婚,人际关系复杂,孩子内心消沉,无心学习。

2、学校教育失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子女学习环境的流动性很大。面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教材和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所以,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校教育也存在“唯成绩论”的误区,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疏导和道德帮教,使他们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有些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师生关系对立,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

3、社会导向偏差。因为家庭背景和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中,常被贴上“外地生”、“打工子女”的标签,严重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在与人交往中,常会因自卑而过于敏感,产生不良的心理偏差。再者,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影视等不良传播媒介和一些丑恶现象,也直接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非模糊,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往往产生一些不道德和违反纪律的行为。

二、转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日益凸现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适应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科学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努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的品行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1、家校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避免家庭环境和家长因素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消极心理形成的罪魁祸首,学校要注意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掌握孩子的成长特点,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是要加强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对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辅导和指点一些家庭亲子沟通方法,使他们认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逐步学会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一些心理疏导。二是要加强家校互动。通过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开通家教咨询热线、电话联系、发放资料以及组织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周)等活动,不断提高家长家教的整体水平。只有家校之间形成联动教育网络,家庭教育的良性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也才可以更持久、可续和完善。

2、有效疏导,构建和谐学习环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心是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心的法宝。作为教师,应做到“三心”:耐心教育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细心辅导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热心资助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一是关心帮助,挖掘亮点。教师应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缺失,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个别辅导,用赏识的眼光挖掘亮点,“多一把尺子衡量”,重视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二是心理干预,打开心结。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用写信或谈心的方式进行咨询,帮助他们倾诉心声,平衡情绪,排解抑郁。同时,借助学生活动、心灵日记、心理讲座、课堂教学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心理和德育档案,及时矫治其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鼓励交往,创设快乐成长氛围。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衡量整个社会融合度的标志。只有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流入地和就读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学校这一大集体。一是消除歧视,学会自我欣赏。通过出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演讲等活动,使学生明白“人生而平等” 的道理;通过开展如何正确看待贫穷和富裕的辩论会,并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出身苦寒却功成名就的典型事例,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过勤奋学习改变命运,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二是同学互助,共同快乐成长。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中,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慢慢矫正不良心理,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中,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小手拉小手”活动,让本地优秀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对互助。通过加强同学间的互助和联系,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同伴和小帮手,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工作 篇4

外来务工人员进司时工作前教育

为了预防、杜绝和减少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凡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司时上岗前都必须接受教育。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及相关的安全作业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文明施工,坚定“作业必须安全、不安全不得作业”的理念,安全施工应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切实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自始至终做到高高兴兴来工作,平平安安回家去。

1、本公司是以化工原料为主,生产岗位有使用危化品,大部分作业区是有易燃易爆化学品,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窒息、中毒、腐蚀、触电、机械伤害、烫伤、冻伤以及高空坠落危险等危险。

2、重大危险源的岗位是我公司的XX区,那里主要是易燃易爆的XXXX和XXXX。如在此区域动火和施工,必须经过安环部门的特殊处理和认可方可施工。

3、有腐蚀灼伤的作业区是XX车间,那里是盐酸。盐酸是腐蚀性强的危化品,在此区域施工必须要有防酸的自我保护措施。如防酸衣、裤、鞋、手套、面罩等防护保护。否则不准施工。

4、其他作业区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安全规程。没有措施和允许不准随意去摸、擦、靠、按和搬动等动作和行为,否则后果自

负。

5、在我公司各个作业区均有行车吊物,在施工中必须时刻注意头顶、四周的吊钩,物件的移动,以防碰撞。自身不精心而造成的一切事故均由自己负责。

6、外来施工人员进、出门卫时必须限速慢行,自觉接受检查并登记。

7、在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帽,严禁烟火。

8、施工人员的任何车辆禁止驶入或停放在车间、仓库或消防通道上。

9、未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严禁擅自动用司内的任何设备、设施。

10、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要求。

11、服从本公司相关职能的人员正常管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3、对动火作业、高空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都必须按公司安全制度的要求,办理审批手续,在得到批准后,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佩戴安全帽、护目镜,系上安全带,切断电源等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

14、在作业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现场安全和环境整洁。

15、此教育内容如果是外包工头或外包公司代表签字,教育内容由代表自行给所属外包人员传达。如因未传达或不清楚的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外包工头或外包公司自行负责。

若违反公司有关制度的施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司将按有关规定

进行处罚。

受教育人或代表:

浙江XXXX有限公司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5

为了加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同胞的管理工作,今年1月以来,仁和区民宗局对在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式的走访调查。

一、基本情况

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约有400人,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其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这些少数民族中做重体力、零工的(给装修房子的业主背沙石材料为主)占50%左右,建筑业占30%左右,工业占8%左右,服务业占5%左右,其他仅占7%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水平低,务工时间短。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95%的人没文化或者仅有小学文化,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数仅占5%左右。大部分务工少数民族同胞到仁和区打工时间都不长,务工三年及三年以下的占了80%左右,五年以上的仅有10%。

2、务工途径少,工作时间长。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中,自己找工作的占59%,熟人介绍的占41%。其中,未婚的占30%,已婚的占70%,已婚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子女的占80%。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所干工作以体力活为主,平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占80%,20%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3、收入较低,动机单纯。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87%的人

月平均工资在800元~1100元之间,月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的仅占13%。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打工的目的都比较单纯,多数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只有很少的人考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发展。

三、意见建

1、加强引导。少数民族同胞找工作普遍存在盲目性,对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充发挥劳务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招聘会、广播、电视、当地政府组织,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用工岗位,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能够较顺利地找到工作。

2、加强培训。建议少数民族同胞所在的当地政府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少数民族通报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3、加强宣传。用工单位和民宗部门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少数民族同胞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聚众闹事或家族上访的方法解决问题。

4、通力合作。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用工方应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登记用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减小治安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活动 篇6

1.活动主题:粤学粤精彩

2.活动时间:周日9:00—11:00

3.活动地点:

4.服务对象:广东威仕嘉服装有限公司的外来务工人员

5.服务提供者:中心社工(策划方案、安排活动)社工学生社工学生(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和观察)志愿者(协助活动)

6.活动类型: 教授粤语

7.服务内容:教会外来务工人员一些日常粤语,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粤语培训,令他们能学会基本日常的粤语交流,更容易融入广东。

心理调试及咨询服务

1.活动主题:健康心理,快乐人生

2.活动时间:周末8:00—16:00

3.活动地点:

4.服务对象:广东威仕嘉服装有限公司的外来务工人员

5.服务提供者:中心社工(策划方案、安排活动)社工学生社工学生(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和观察)志愿者(协助活动)

6.活动类型:提供心理方面的调试以及咨询服务

7.服务内容: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部分外来工由于家庭、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心理压力大,无处诉说心里话,通过心理调试及咨询服务,缓解外来工心理压力,使之能积极乐观生活。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活动

1.活动主题:无分你我他,先行暖人间

2.活动时间:周六19:30—21:00

3.活动地点:

4.服务对象:广东威仕嘉服装有限公司的外来务工人员

5.服务提供者:中心社工(策划方案、安排活动)社工学生社工学生(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和观察)志愿者(协助活动)

6.活动类型:棋艺比赛、有奖竞猜、乒乓比赛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7

关键词:外来务工,住房保障,现状

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是20世纪70年代末, 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这些剩余劳动力转而进入城市务工, 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从全国范围来看, 他们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科技含量低,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这一群体逐渐壮大, 已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 2012年全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量达到26261万人, 比上年增加983万人, 增长3.9%, 其中外出务工16336万人, 增加473万人, 增长3%, 本地务工9925万人, 增加510万人, 增长5.4%。 (1) 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 每年为国家, 为城市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据胡兵 (2) (2005年) 等人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17.26%, 这只是2005年的数据, 时至今日, 这个比重还在扩大。就广东省而言, 外来务工人员对GDP增长贡献高达25%以上, 一年贡献397.3亿元以上。他们在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的同时, 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4:4:2, 变为当前的2:5:3。此外, 对城市的消费, 城乡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所获得的报酬却难与其贡献成正比, 子女教育问题、劳动用工问题、社会保险问题、住房等问题也都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实际困难。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合理安排和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据此,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国内外的相关制度与举措, 以便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有利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的良策。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在同一阶段进行, 使得其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出现类似我国这种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现象, 由此国外就没有针对这一群体的住房保障研究。但是在快速的发展中,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贫民窟问题、环境问题、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也都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关注。

在对贫民窟问题的研究当中, 有些学者认为, 贫民窟通常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的第一个目的地, 认为选择居住贫民窟是这些迁移人口的理性行为。因为大多流向城市的农民缺乏技术, 很难马上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满意的报酬, 其生活方式和习俗由于地域差异也往往遭到当地人的歧视和不理解, 难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只好聚集在贫民窟生活。 (3) 贫民窟的存在具有其存在合理性, 它为刚进入城市的迁移人口提供了一个调整和适应的场所。而且“充满希望的”贫民窟是可以自行自己消除的, 有能力自己进行社会改善并最终与社会整合融入社会;需要关注的是“失望的”贫民窟, 由于普遍受到社会歧视而不积极进取, 这些不利因素将对社会构成威胁, 是国家发展的障碍, 应该采取监视、控制和抚慰的策略。 (4)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移民安置研究渐渐取代了对贫民窟问题的单纯研究。二战后, 国际上普遍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公共住房来解决低收入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兴建“永久的出租房”。 (Harris R.&C.Giles, 2003) 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是特纳的“两阶段说”。特纳在他的首创模型中, 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移民安置的两个阶段, 即在城市边缘区域非法占地临时搭建或自行建造住房的再安排和城市中心区域贫民区租房的初步安排, 并且提出移民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过程是棚户的所有者取代贫民区的房客身份。他反对当时政府的一般处理办法, 认为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所建住房的标准和成本太高, 致使城市贫困人口难以负担, 因而提出主要以“使用动机”为目的进行住房建设的“第三部门”概念。 (5)

Loo Lee Sim (2003) 认为集中建设公共住房, 容易出现种族隔离的现象, 并且不同阶层和消费群体容易分割开, 从而产生更多不稳定因素。因此, 对于公共住房的选址要考虑到族群与阶层的合理安排, 考虑到邻里的布局影响, 这样有利于族群和阶层融合、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避免“贫民窟”的大量出现。 (6)

对于进城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方面的事宜,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策略及建议。刘纯彬 (2005) 在做了大量的考察调研后, 指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位列其亟需解决的十个问题中的第四位, 仅次于劳动工资、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保护这三个学术界和舆论界热点问题之后。李琳 (2007) 将住房问题列为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的不公的七大表现之一, 认为这一群体住房条件恶劣,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陆海深 (2007) 认为农民工在城市是融合还是隔离, 首先取决于能否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其次就是住房问题。 (7) 在住房状况及原因方面, 吴维平、王汉生 (2002) 对北京和上海流动人口的住房进行研究之后, 发现这个群体在城市住房的主要类型是租赁屋、工棚和单位宿舍三种, 他们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 超过三分之二的流动人口住在无厕所无厨房的住房里, 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不满意。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 他们的住房条件也就可想而知。 (8)

吴炜和朱力认为, 我国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福利获得的渠道过于单一, 主要来自于市场, 这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差, 住房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负面影响显著。因此, 要加强政府在提供住房方面的责任, 改革现有的一些政策, 松开一些束缚和局限,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 限价房, 并且鼓励和刺激非政府部门在提供住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9)

王星把眼光放到了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上, 认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化的需求更加的强烈, “职业非农化———居所城市化———生活市民化”是他们融入城市的基本步骤, 住房是其中一大难题,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 是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 为了缓解这一状况, 解决好这一问题, 必须创新社会的管理体制, 鼓励全社会参与, 构建住房资源的动态配置体系。 (10)

综上所述, 学术界对于进城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度很高, 并且对其进行各个角度的阐述和论证, 学者们涉猎了很多问题, 并指出存在的种种困境, 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这都将对我国进城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产生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注释

1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二元机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7) ;9-13.

3李帅.我国进城农民工住房及其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 2009:2-3.

4Costello, MiehaelA.Slums and squatter areas as entrepots for rural-urban migrants in a less developed society[J].Social Forees, 1987, (66) :2.

5Abu-Lughod, Janet.Migrant adjustment to city life:the Enyptian Cas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ny, 1961, (7) :1.

6刘菲.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3) .

7王晓营.农民工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D].山东经济学院, 2010 (5) .

8曹莹.苏南外来农民工住房状况德尔调查和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5) .

9吴炜, 朱力.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J].长白学刊, 2012 (2) .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8

但是,这些外来孩子同样有权利接受早期教育,有权利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有权利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他们的父母为我们城市建设在贡献力量,我们就有责任为他们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做好后勤工作。为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融入城市,我们专门成立了外来务工子女健康教育专题组,由原最有经验的老师任组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网上搜索资料学习,在实践中一步下探索,找到了打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突破口,打开了通往外来孩子心灵的捷径,精心呵护他们,使他们茁壮成长。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打造温暖家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大家分享。

一、走出去,了解外来孩子生活现状

每到学期期末即将结束时,我们幼儿园都要进行新生报名登记,掌握下学期入园人数,为新学期分班、人员安排等管理工作做好准备。我们组织招生小组,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协助,主动出击,走进社区在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子女教育方法指导的同时,深入了解他子女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户籍地、性格特征、语言现状、爱好脾气等各个方面,特别要填写清楚的是孩子和父母的语言状况,如果孩子听不懂普通话或不会讲普通话的,我们就进一步要求填写备注:是什么地域的孩子,常用语的方言是如何表述的等,摸底结束后,把全部外来孩子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完成孩子成长状况分布图,在走访中,针对这些孩子的独特情况,对老师进行培训,比如孩子生活地区的语言习惯,生活情况,举行止行为表述等等,做到能和孩子进行对话,能当好孩子的临时父母。

二、请进来,让外来孩子适应园里氛围

每年的假期,我们都会请即将入园的务工子女进园免费体验幼儿园生活,参观园内设施,由专门老师按平时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课间休息、盥洗、饭后散步、区角活动等等的适应,教会他们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还对广大家长开放,让他们进园和孩子一起体验幼儿生活,让他们放心,园里不会因为他们是乡下的孩子而对他们有一点点的歧视。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生活,孩子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行为规范上也得了一定的锻炼和培养,这样方便在开学后的正常教学中,和城市孩子齐步走。

三、心贴心,不冷落一个孩子

正常开学后,园里有专门的爱心小组,针对对一些短时间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的外来务员人员子女进行开小灶,选拔一些懂方言的老师和他们沟通交流,改善他们的因为语言不通而造成自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通过沟通,指导生活,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让他们放下戒备的心,积极引导孩子现同伴交流、玩耍,并参与集体活动。经过多次交流后,老师的“巧嘴”鼓足了外来孩子的勇气,敞开了外来孩子的心扉,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很快就相互成了好朋友。外来孩子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迅速开启,攻击性行为很快减少,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迅速得到提高。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在精心倍至关怀好孩子的同时,针对这些进城孩子的薄弱环节,我们还建立了家园合作课堂,每一个月开展一次家园合作课,利用家长开放日时间,请他们进园,感受孩子一个月的成长变化,同时也辅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我们要求家长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每天问问孩子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引导他们讲话;不大声训斥孩子,提高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健康成长;做好大人不在家的孩子安全工作;不吃变质的剩饭菜,生病即时就诊等等,这过家园合作、提醒式服务,这些孩子们的心灵、健康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下一步融入大家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融入大家庭。走向成功未来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当初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地域,在性格、气质、智力、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来到我们园里,经过三个学期的培养和锻炼,他们语言水平,个人卫生能力、行为习惯、自控能力、集体感都已经与城市孩子没有多大差别,根据我们调查了解,这些孩子在放暑假时,再回到乡下的爷爷奶奶身边度假,他们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越了在他们身边生活的孩子们,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这些孩子在园里经过三年到学习,到大班毕业时,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我们的城市大家庭,和我们本地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很多外来孩子在劳动方面有他们自己的特长,都非常优秀。我们的贴心教育解除了他们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在在我们幼儿园的这些孩子们个个开朗、活泼,乐于与人交往。文明礼貌,喜欢上幼儿同,和我们老师打成一片,还成为我们老师的小助手。

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 篇9

兴泰中心小学顾宏林

兴泰中心小学 位于闻名遐迩的里下河鱼米之乡——姜堰区兴泰镇。随着兴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批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兴泰来打工。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都携妻带子,作为这些弱势群体, 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心理氛围的改变, 他们的子女成长及教育已经成为十分突出和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校研究的新课题。

一、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和心理后进的原因

在不断的观察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了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和心理后进的原因集中体现在家庭和自身两大方面。

(一)家庭原因

1、生活贫困,经济拮据。外来人员的收入普遍比较低,扣除掉每天必需的衣食花费后通常所剩无几。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劳动时间都比较长,劳动强度也较重,这样每天回到家里后几乎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小孩的学习方面的情况也就不了解,与孩子进行沟通和辅导的机会几乎没有。因此,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完全得靠自己。

2、家长文化程度低。部分外来人员家长,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通常都把对孩子的培养完全寄托给学校,寄托给老师,在孩子学习上极少能给予帮助。我们班许多家长跟我诉苦,不是我们不重视家庭教育,确实是因为我们文化水平低,孩子问的问题我们都答不上来,孩子的作业我们也没有能力辅导。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家长本身知识水平不高,不能采取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他们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不打不成才”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凝聚在这棍棒上。家长的这种粗暴教育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父子(母子)之间的行为关系更加对立。

4、思想观念滞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员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即使读了书上了学,今后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打工,早点赚钱,还能趁早结婚生子。

(二)、孩子自身原因

1、学习习惯差,不善学习。课前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胆小怕回答

问题。课后作业马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少数同学从来不做家庭作业,课后从不读书复习。根据调查,能主动读书的不多,自觉复习的几乎没有。知识无法巩固,学习成绩不理想。

2、卫生习惯差。个人卫生习惯不佳,不剪指甲,不常洗澡、不勤换衣服,甚至有几个学生还戴着“黑项圈”,影响了学生的精神风貌。果皮、纸屑乱扔,每天都在清扫,但保持不了一会儿,导致教室环境差。

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方法

面对这样的学生,身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又该如何尽自己所能,为创造和谐校园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呢?

1、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学习和生活的成功乐趣。比如,从他们的作业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是很有灵气的。我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贴在展板上,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效果,这些学生被自己的作品吸引了,停留在前面不肯离开。某位同学一次考试成绩比以前有一些进步,我会在全班表扬他,把他作为榜样,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他在今后的学习中比以前更加努力了。

2、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当孩子的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3、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所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外来务工人员如何教育子女 篇10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原有的城市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业需求,于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随之出现的是高房价、高支出以及城市教育的歧视政策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滞留在原籍。这是中国的特有现象,所以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本人通过多年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目前中国的现象是农村还不太富裕,所以大多孩子家长选择把孩子寄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亲朋代管。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代管人大多是隔代教育,文化程度偏低,他们与孩子思想上缺乏沟通,无法对留守孩子思想上、学习上进行教育。监管孩子的祖辈们大多年老体弱,往往只负责孩子吃饱穿暖,不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动向,而且对留守孩子放任自流甚至娇纵溺爱,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和督促,严重影响了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充分重视,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及时与监管人进行沟通。父母将孩子委托给监管人,并不是不管不问,只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相反,应和监管人一道,密切注意留守孩子的思想、行为,及时和监管人一起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加强思想修养。

二、多与留守孩子的老师交流。外出务工父母要和留守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密切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特别是让老师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有一种父母虽不在身边,却仍能得到父母之爱的感觉,以免孩子失控了,才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三、多和留守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外出务工父母可以用电脑、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孩子多交流;还要经常给孩子买一些有益的图书,通过积极向上的书籍来教育和影响孩子。朋友、同事或亲戚回去的,给孩子带点礼物,代问候一下孩子,使子女感到温暖。

四,条件允许的可给孩子选择稍好的寄宿制学校。这样的好处是老师与家长大多是同龄人,家长可将部分代管义务转嫁给学校老师或班主任,现在内地大多寄宿制学校从孩子的吃饭、睡觉、上课、上学、回家等均有老师负责,消除了孩子安全隐患。

五利用寒暑假将孩子接到身边生活,借以弥补亲情的缺失。1,可将孩子领导车间看一看,让他们感受一下,父母的坚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2,利用节假日或不加班的时间领孩子到街上转一转,使他们懂得如何过马路,如何购物,如何乘车等,以提高他们的城市生活技能。3,漫长的寒暑假,父母还要上班,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一个较好的培训机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城市的良好教育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因此在为孩子选择辅导班时要多考察,那怕牺牲一点工作时间,看培训机构不能

只盯着大牌子以及老牌子,一定要看这个学校的实力及你孩子要去班级教师的水平,大学生啥都会但啥都不精,老教师知识专业扎实,但过老的教师又不会操作现代教学设备。因此选择有一定教龄但又不太年老的教师是各位家长的理想选择。再者选择辅导班不能收费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太高对于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经济上难以承受,太低的辅导班一定有他低的道理,要么师资、场地不行,要么是一师多科的家庭辅导班。正规的辅导班一定有它自己一套从教学、卫生、安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11

关键词:外地学生;数学;习惯;培养

一、注重兴趣引导,促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课上认真学习,同时也应要求他们在课余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课下学习条件并不好,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自发学习。例如,学生假期可以结伴去图书馆做练习,或去书店看书,这样可以避免在家学习受干扰的不利因素。

二、加强方法指导,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1.通过课堂督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开始时,每节课布置预习任务,明确要求,做到有布置、有任务、有检查,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之后可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都会养成预习的习惯。

2.以课后作业与辅导为载体,逐渐养成学生复习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水平,才能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在两个平行班,其中一个班要求上数学的那天必须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认真复习。另一个班则没有明确要求。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复习的班級能很快吸收,学习的兴趣更浓,感受成功的喜悦更明显;而没有要求复习的班级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很弱,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课堂纪律与效率都不如有复习的班。这说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不管以小组长领着组员复习的形式、优差生结对子互助复习的形式,还是由教师亲自督促学生复习的形式,都得坚持学生在校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复习一遍。开始时教师较辛苦,待学生养成一定习惯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作业要求,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师应怎样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作业,培养良好习惯呢?当然,教师应尽量在课内安排作业,结合课上的内容指导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完成作业。课内小练习将课后部分作业或练习有机地设计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加强了课堂训练,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课堂上进行练习有利于分类指导学生,在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可重点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提前做完了规定的作业,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适当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综合题去做,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满足了优秀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体现了分层推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注重学习细节,形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解答的问题进行“检验”,这是培养学生检验能力与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检验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广,思维也就越灵活。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从小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不负责任的态度。自我检查习惯的养成对于生活环境复杂、学习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女学生来说其作用不仅仅在学习上,更会影响今后他们自身的发展。培养学生自省自查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实践中摸索一套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中学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校都能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12

一、外来员工子女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一) 家庭教育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计,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缺乏应有的管控和教育, 也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时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 由于长期疏于管理,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差。 尤其是英语学科, 学生既起步晚, 又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困生较多。

(二) 环境教育问题

大部分学生住在出租房里, 本身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再加上社区环境的不尽如人意, 网吧、游戏厅、影视等无不影响、干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 使得他们的理想、道德观念每天都在沿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 完全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 产生逃学、厌学情绪。 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教育的合作意识, 学校与家庭没有形成合力, 甚至产生教育冲突。

(三)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由于受到当前大环境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学习任务普遍比较繁重。 外来员工子女所在学校通常在小学中高年级才开始英语教学, 流于形式, 教学质量堪忧。 因为这样, 这些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学科产生畏难情绪提不起兴趣。 另外, 目前英语教材普遍词汇量大, 对于听说的要求都很高, 内容贴切当代世界各地的生活, 而这些学生很少接触、了解它们, 普遍滞后于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些因素更增加了英语学困生的数量。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 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力量需要协调一致, 要求全员德育, 是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职责。在英语学科教学中, 也要注重习惯的培养。 如:预习复习, 敢开口说英语, 经常使用英语与人交流, 认真书写, 仔细检查的习惯等。 另外, 要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 这一点对于英语科的学习尤其有利, 通过学习交流思想。 在日常课堂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操练对话、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 不要流于形式。 对于学生而言, 要积极融入、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每一次合作学习, 对他们都是一种进步。

(二) 情感沟通的策略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 从知识和技能上指导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把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给争取过来。 若掉队生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他们当中有些人就会觉得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 我何必勉强跟着学, 多花时间学数学、语文, 效果更好, 学习英语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 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 就会影响一大片, 有些本来想好好学习英语的学生也遭殃。 对这些学生, 要多关爱, 多鼓励, 多赞赏。 师生的关系是朋友关系, 坚持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谈心。 对于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的学生, 认真分析原因, 提出明确的循序渐进的严格要求;对于学习上脱节的学生, 有空就进行补习, 上课多给予机会; 对于学习用功但成绩进步慢的学生, 给予自信, 指导学习方法。

(三) 符合英语教育教学规律

当前初中英语教材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 听说读写都得具备, 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 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 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 需要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促进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协调。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既要讲, 又要引导学生练。 对于那些学习英语的学困生, 要考虑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 由于教学容量大, 课时是有限的, 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整个班英语整体面貌不容乐观。 那么,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有的老师加课时, 有的赶进度, 学困生与优等生一个样, 造成学困生消化不良。所以, 英语教学一定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不能为了升学考试, 脱离大纲要求安排教学。

(四)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

时代在变化,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不断更新的信息, 它们一直在影响我们。 英语学科更是如此, 它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科技前沿, 对于这些有着新思想的新一代学生, 我们要不断学习, 研究英语教育教改方法, 也要研究新一代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学生一段时间不喜欢英语这门学科, 可能是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所接受, 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达不到要求。 这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策略, 寻求符合他们要求的教学方法, 不可以一刀切, 而要因材施教。

总之, 在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中, 不论遇到学科不断更新还是成分复杂的学生, 都要适应这种新变化, 不断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 使知识不断更新, 哪怕转化他们一小步, 也很值得。

摘要:外来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困难, 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从习惯养成教育、英语学习兴趣、思想教育、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外来子女,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外来务工人员问卷调查 篇13

A 女B 男您的年龄

A 15-25B 25-35C 35-45D45以上您的职业您的学历

A 小学以下 B 初中C 高中D 高中以上您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人相比,最不公平的是

A子女上学B看病C社会保障D收入工作时间

A 8小时以内B 8-10小时,C 10小时以上您目前的月收入

A 1000以下 B 1000-1500C 1500-2000D 2000-2500 E3000以上 8 您觉得您的工资水平同城里的人比起来算是

A 很低B 比较低C 还行D 比较高企业工厂是否对你们进行了一定的培训学习

A 有,次数很多B 有,但是次数很少C 没有老板有拖欠你们工资吗

A 一直都有B 以前有,现在没有了C 没有用人单位是否会跟你签定劳动合同

A不会B不会主动,除非你提出C 会D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12 用人单位是否给你们进行工伤保险

A 有B没有C 没想过这个问题对自己的居住地满意程度

A 非常满意B满意C凑合D不满意E极度不满生病选择如何治疗

A正规大医院B小诊所C自己买药吃D忍住,托一阵子看看 16知道什么是职业病么

A知道B知道一点C不知道D完全没听说过这个概念 17有没有购买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

A有B没有C没听说过这个事情

18您认为外来工最需要当地政府提供哪些帮助?(可填二项)

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篇14

提案人:顾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大批务工农民涌入我市,为我市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要做到教育起点公平,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城区校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

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置。我市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城市,城市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校闲置的现象。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务工人员剧增,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小学初中生就学难尤其突出。大班额现象突出,有的学校班学生人数高达100人。

(二)学生人均用地、绿化面积等指标低下,未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

(三)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还须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

1、科学规划。根据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缓解城区、集镇学校的招生压力。我市部分乡校校舍闲置,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议将这些闲置学校可以由城区学校实行“一制多校,名校领办”的管理模式,如由内江六中,资中二中等领办几所乡镇初中,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规范管理,因材施教,让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工作。

2、民工子女评优考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实行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班是“和谐共进”的基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的学校教学用地,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校布局新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校园。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其义务教育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创内江教育新辉煌。

上一篇:武汉所有大学下一篇:汽车,改变了生活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