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务知识点

2024-10-11

统计实务知识点(通用10篇)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1

统计实务知识点整理

1、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是三大职能;

2、a经济普查:5年,尾数3和8;时间12月31日(第二三产业);

b农业普查:10年,尾数6,时间12月31日24时;

c人口普查:10年,尾数0, 时间11月1日零时

3、a重点调查:能代表总体情况,有代表性;

b典型调查:有一定倾向性,结果不宜用作推算整体。

4、统计设计环节:设计指标体系、建立元数据标准,设计统计报表,编制审核规则,制定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

5、统计分类标准化:制定标准、发布标准、实施标准、管理标准

6、统计分类标准化作用:建立规范统计秩序;为统计指标分组提供依据;为实现统计信息化提供保障;是统计数据可比性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7、统计单位: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法人单位的条件:a:依法成立,有自己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承担民事责任;b、独立拥有资产或者经费,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c、具有包括资产负债在内的账号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编制账户。个体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组织机构代码:8为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校验码组成。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9、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前6位代表省、中间3位代表乡镇,后3位代表村居委会。

10、国民经济分类: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1094个小类。

11、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不含四种服务业);第二产业: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其他未涵盖的12、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划分: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8个中类。大型工业:从业人员大于1000人,营业收入大于40000万元。

13、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14、调查对象: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

15、调查表:综合表和基层表。基层表尽可能利用调查单位会计材料、管理记录和各种原始资料,避免需要复杂运算得出的结果。

调查表格式:左上角是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名和报告其别,右上角是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依次列出标号、制表机关、批准机关、批准或备案文号。左面一栏是主栏,列出调查指标,右面一栏是宾栏,列出统计分组标志等。下面是责任标志,依次企业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实际报出日期。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2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统计实务最早可追溯到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人口、土地统计。就近代而言,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试验的动作时间研究,到法约尔管理理念下的统计职能发挥,从巴纳德的一般组织论及其整体绩效评价指标,到梅奥的人际关系和人本学说下核算效率的劳动统计,从行为科学的行为频数统计,到经验管理理论下的经验统计分布,统计实务穿越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时空,蓬勃地发展、成熟,至今形成了数理统计和社会经济两大流派。

众所周知,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的各种尖端技术的“军用转民用”产生,应用统计的浪潮此伏彼起,迭代递进,一路高歌,直上高峰。近年来,解释性统计方法、质量控制、计量模型和不确定型决策等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使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英美等国企业统计人员对统计方法的成功运用;所以,在西方,企业统计人员有较高地位、收入和声望。概括起来,可以认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统计实务基本上是数理统计。

与之不同,前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为了配合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的需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分为: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商业统计等,统称社会经济统计。此时,统计实务是指专业统计,这种苏式统计实务对世界各国的统计实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稍后,也给我国带来了苏式统计实务。我国建国以来,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的做法,按行业分类开设专业统计,制定了统计实务的基础工作规范、报表制度和调查制度等规范。

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数理统计开始被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也有一些应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企业统计实务的主流还是社会经济统计,对数理统计的广泛运用则大多在应用统计中加以介绍。当然也有人尝试将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加以“调和”,但是,两者有无可能融合?即使可能融合,实现两者实质意义上的融合仍有待时日。因此,本文所指统计实务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社会经济专业统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统计实务随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目标的不断演进,其内容虽然说不是“日新月异”,但也是“年年有新意”,更新该门课程的内容势在必行。

二、企业统计实务的两大体系

笔者认为,我国的企业统计实务可分两大体系,一个是国家和部门的统计体系,以国家和部门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为代表,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调查和企业调查等。国家和部门要求企业按规定填制和上报报表,旨在为国家社会提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显然,这是一项指令性的工作任务,企业必须按规定完成。另一个体系是企业统计报表体系,以企业内部管理统计报表制度为代表。这是一种内部管理体系,目的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现实中,用于支持宏观经济管理的企业统计实务和用于企业管理的企业统计实务往往产生内容交叉,甚至复合。事实上,两者的目标是不同的。前者在于完成国家下达的工作任务,后者在于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近年来,企业统计实务有了一些新发展,增加了企业资源调查与规划(ERP模块)、投入产出核算、市场调查与预测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内容,形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框架下的企业统计实务”。

三、企业统计岗位职能与知识技能描述

统计的职能之一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重在提供真实、正确无误、相对完整且符合要求的统计信息, 包括由统计凭证体系、台账体系和报表体系, 不仅提供原始信息, 而且提供对报表体系进行分析的二次信息, 以实现统计的职能。

为确定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 笔者运用需求分析法, 首先将各行业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分析, 其次提出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 在考虑岗位工作方式、岗位管理目标和管理架构的基础上, 归纳出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笔者经过对企业各相关岗位较全面的梳理, 形成的各行业一般企业统计实务的八大相关岗位及其知识和技能要点, 见表1:

四、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

企业岗位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导向使经营所必须,在不同的组织设计下会有不同的岗位。但从企业统计实务的视角看, 上述的职业岗位已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特别针对近年来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风险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提高,以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增加了财务统计和能源统计两个岗位。按以上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企业统计实务教学内容包括共同基础和不共同应用两部分。共同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主要取材于2010年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统计资格———统计实务教材。因为,这套教材基本上覆盖了以上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并且它作为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比较及时地反映和归纳了企业统计实务的主要内容和企业统计实务的新发展,具有政府部门和统计行业认可的权威性。但是,必须看到:

第一,这套教材并不能完全概括企业统计实务的全部内容,比如:企业统计实务的不共同应用部分的内容———案例分析,其素材必须从实际工作中归纳和提炼。

第二,中级统计资格———企业统计实务教材定位于中级统计资格,理论已较为深奥,方法也比较复杂。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并对各章节按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规范适当改编。

第三,国民经济有20个大的行业、913个小类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其行业特征和企业的特点,企业统计实务必须契合行业特征和企业的特点。上述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难以包罗万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行业特征和企业特点作一些补充。

第四,对企业而言,国民经济综合核算部分属于宏观经济统计的内容,可以在宏观经济中详讲,在企业统计实务中可以暂时不讲;但是,如果没有给学生开设宏观经济统计课程,则要在这里对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一些介绍。同样,统计实务和统计分析本应是不同的课程;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开设统计分析课程,这样,一些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也要在企业统计实务中介绍。

关于企业统计实务的课时安排,从需要和可能两个角度考虑,建议安排72课时。其中,共同基础部分主要是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清楚,可分配课程课时的40%;而不共同应用部分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取材于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案例库,包括岗位认知、岗位管理目标和管理架构等背景资料,可分配课程课时的60%。

在具体实施企业统计实务教学时,按项目教学理念实施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选择企业统计实务教学内容时,考虑了教学内容与完成工作任务的关系,教学内容是面向工作的,只不过面向工作项目更加具体而已。

建议采用上述教学内容时,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提出项目工作目标,制订项目计划,检查项目实施方向和进度,解决项目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完成规定项目后,总结讲评,提炼升华。好的内容配套上好的方法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企业统计实务专业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统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摘要:企业统计实务具有鲜明的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文章在对企业统计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出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 认为: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共同基础和不共同应用两部分。共同基础可取材于全国中级统计资格考试统计实务科目教材;不共同应用取材于从实际工作中提炼而形成的案例库, 企业统计实务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理念下实施。

关键词:高校,企业统计实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燎隆.会计专业统计学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专家学者论坛, 2007, (1) .

[2]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级统计资格——统计业务知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级统计资格——统计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级统计资格——统计法规[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3

试题分布特点

对近年来《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题进行研究,我们总结如下特点:

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分值比重相当。从篇幅上看,基础知识部分约占整本书的65%,统计实务约占35%,而实际考试中,分值在章节上的分布却并不遵循这样的比例关系。对历年试题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两部分分值基本上各占50%。2006年~2010年考题中各部分分值分布情况参见下表:

80%的指标理解题、20%的计算题。指标理解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材中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指标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求解。两种题型交错分布于整张试卷,随着试卷结构的改革,其分值比重也发生了变化,指标理解题分值增加,计算题分值减少。2006年~2010年考题中两种题型的分值分布情况参见下表:

备考学习方法

考场如战场,了解了“敌方”的布防特点,接下来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武器、制定作战方案了。

制定并执行严密的“作战”计划。在正式学习前,要熟悉教材的章节分布,将学习任务与复习时间紧密结合,把任务分解到月、到周、到每一天,甚至到每一天的早晨、晚上或上午、下午。总体而言,考试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统计基础知识的第三章至第七章、统计实务的第四章至第八章,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厚此薄彼”。

计划的实现程度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在有限的时间里,考生不能迁就自己,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必须严格执行计划,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扩大战果,直至取得胜利。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复习指导思想。“正确的方针+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的基本组合,在备考《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的过程中,务必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和学习指导,即我们所说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复习指导思想。

对于指标理解类问题,要在大纲的指导下,遵循教材——练习题——教材——练习题——教材的学习过程,即先熟悉教材内容(分章节进行),然后做练习题。如果做题过程中发现有不会做或做错的,通过再看教材来答疑解惑,之后再重新做练习题,经过这两个回合后,再看教材,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方法对准确把握指标是非常有效的。计算题大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数据不会很复杂,计算题之所以难就难在计算过程的繁琐,对付计算题,除了上述复习方法外,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有耐心,亲自动手多做题,只有通过做题才能熟练公式及步骤,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如。练习题可以参考学习指导及历年考试题。

统计实务 篇4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指标、分类标准和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它的任务是取得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加工,形成规范的统计数据。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统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的系统整理和研究,从数量方面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变化,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预测未来发展。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统计监督的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状态。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 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形式。4出版物形式。

统计的基本方法: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普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其主要用来收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的全面调查报表收集的信息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三项:即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年份 ,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6年份实施 ,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实施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在我国,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双重抽样、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其他非全面调查:1重点调查 2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的调查。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典型调查的优点: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典型调查的不足: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而且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可能会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倾向性,且典型调查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统计调查制度及其管理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国家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较广,基本上包括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及其所属的单位。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调查的项目为本部门或本行业管辖的单位。根据本条的规定,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这类调查的范围,基本上为本地方管辖内的单位。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位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对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统计调查设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界定我国各级政府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统计数据 6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全面系统的金融统计数据 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统计数据 10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数据。

企业统计需求:1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决策需要2 反映市场信息需求3 可持续发展信息需求

统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1统计设计要坚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2正确处理政府、部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3要坚持“有所不为,方可有为”的原则 4正确处理会计、统计核算指标的统一

统计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发布标准、实施标准与管理标准等环节或过程。

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以下作用:1 建立规范统计秩序,取得良好统计效益;2 为统计指标分组提供依据;3 为实现统计信息化提供保障;4 是统计数据可比性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统计基本单位划分: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是指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单位:1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组成部分,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2 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认定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能否掌握业务核算资料很重要,不能做到这一点,原则上不单独划分为产业活动单位。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提出并制定,经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的。它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规则,其目的是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5

1、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

A.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B.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

C.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答案:D

2、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

答案:A

【解析】这是抽样调查的概念。

3、《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明确,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为()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独资企业

D.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答案:D

【解析】《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是从企业组织形式和财产组织方式的角度来反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其中3个大类主要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4、了解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则调查单位为()

A.所有规模以上每一个工业法人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答案:A

【解析】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需注意调查单位与调查对象的区别。

5、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托罗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B.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C.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D.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答案:B

【解析】根据常住单位的基本概念,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两个理解点,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

6、关于中间投入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B.它们是一次性的或短期的运用于生产过程

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

答案:A

【解析】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注意概念的混淆)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本期一次性使用;增加值,是指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为固定资产。

7、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总产出为15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的中间投入为()

A.2500亿元B.400亿元C.900亿元D.500亿元

答案:D

【解析】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法核算方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此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产出已经,故由公式得到中间投入=总产出-增加值=1500-1000。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投入的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故本题和固定资产折旧无关。

8、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进行核算的角度为()

A.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B.货物和服务的分配

C.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D.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答案:C

【解析】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因此,核算的角度为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9、作为农业基础,在农业中占特殊重要地位的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答案:A

【解析】种植业是指狭义的农业,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整个农业的基础。

10、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

A.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B.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

C.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

D.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D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6

一、单选题:

1、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

A.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B.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

C.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标准答案:D

解析: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预测职能

标准答案:A

解析: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对统计整体效能的提高。

3、经济普查的对象是()

A.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

B.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

C.具有中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自然人

D.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标准答案:B

解析:经济普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农业普查以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为对象。人口普查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自然人为对象。

二、多选题:

4、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A.投入少

B.调查速度快

C.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D.可推断总体

E.数据精确度高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5、典型调查的优点有()。

A.调查范围小

B.调查单位少

C.具体深入

统计师考试辅导:http://edu.21cn.com/kcnet2040/

D.灵活机动

E.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

标准答案:A, B, C, D, E

解析:典型调查的优点是: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

6、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统计表

B.统计报告

C.电讯

D.出版物

E.磁介质

标准答案:A, B, C, D, E7、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A.经济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普查

E.基本单位普查

标准答案:A, B, C8、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A.经济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普查

E.基本单位普查

标准答案:A, B, C9、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可分为()。

A.国际统计调查项目

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C.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E.综合统计调查项目

标准答案:B, C, D10、典型调查结果的特点有()。

A.没有倾向性

B.可以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C.有一定的倾向性

D.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E.可以计算调查误差

标准答案:C, D

解析:典型调查可能会导致调查的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典型调查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11、重点调查的适用场合是()。

A.通常用于定期调查

B.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

C.通常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D.有时用于经常性连续调查

E.用于了解全面情况的调查

标准答案:B, D

解析: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三、判断题:

12、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工具,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13、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咨询意见,实施行统计监督。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14、统计资料就是指原始调查资料。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调查所取得的、以数据形式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各种统计信息的总称。它是统计调查工作的成果,包括原始调查资料和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15、统计数据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料,都应当及时地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数据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料,除了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应当保密外,其他的统计资料都应当及时地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16、统计的信息职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标准答案:正确

17、经济普查第10年进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实施。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经济普查第10年进行两次,在逢3、8的年份实施。

18、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在逢1和6的年份实施。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19、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标准答案:正确

20、经济普查对个体经营户采用全面调查方法。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经济普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个体经营户则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1、人口普查短表要求按10%的比例抽选调查户后,逐户逐人调查填写。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人口普查长表要求按10%的比例抽选调查户后,逐户逐人调查填写。

22、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非常普遍。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因为它在理论上最容易处理,而且当总体部位数N不太大时,实施起来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应用中,若N相当大时,简单随机抽样就不是很容易办到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23、在社会经济的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

24、重点调查通常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25、进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

26、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27、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标准答案:正确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7

关键词: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多媒体,资源库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人才都将面临国际竞争, 我国现在产品的质量情况和经济发展要求还远落后与国际水平, 企业难以对质量有所保证, 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 没有专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支撑。我院紧跟市场需求, 开设了《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 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校园网优势, 设计开发“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 教师的备课, 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作为一种代替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兴教育模式, 打破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普遍存在“个性不突出、开放性不够、柔性差”等方面的问题[1], 将对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代表着科技进步的潮流。

1 资源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平台

1.1 资源库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设计和开发资源库的基础和前提[2]。本课程所考取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 (初级) 证书是机电一体化专业 (光学加工与检测方向) 的就业岗位证书, 是专业必修课。课程的任务为通过系统的学习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和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掌握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以及计量基础的有关知识, 能够根据概率统计知识、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的有关知识发现并处理实际生产中的异常, 能够结合所学的质量改进的有关知识, 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参与质量改进。通过参加“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初级) ”, 取得质量专业技术人员 (初级) 证书, 既可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也可以作为质量专业岗位的上岗证。本课程实用性强, 做为新兴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资源库主要考虑教师和学生方便使用, 资源的搜集、整理和调用方便快捷。未解决数据库大容量问题而对数据库重新设计, 可以在硬盘上储存数据 (图片、图表、Flash等) , 只将数的储存相对路径存于数据库。数据表结构构成了数据库。对应储存单元模型相关数据、图片图表相关数据、PPT和文档素材。查询和文件归档的时候使用标的数据库章节字段进行。

1.2 功能模块

将操作界面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成树状网页结构, 这样添加、修改、删除、查询以及浏览资源等功能得以实现。主要功能模块分为三种:图片图表库、单元模型库及电子教材库等。图片图表资源主要储存英语图片图表模块, Flash素材主要储存于单元模型模块, PPT和文档素材则主要储存在电子教材模块, 将各模块按照章节进一步划分。

1.3 开发平台

系统主要应用J 2 E E的开发平台和Server SQL 2000数据库。

2 后台主要功能模块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后台管理主要包括文件管理、资源库、教师登陆、新闻管理、论坛管理5个模块。

2.1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模块包括文件的上传和删除。文件上传用于实现HTML课件、视频、试题、练习题、作业、疑难问题等文件的上传, 在上传没有写数据库的文件时, 操作为覆盖已有文件。在数据库中对所有文件全部用数据表存储, 并且用“类型”字段进行区分文件类型, 当要增加和删除文件时, 为了保证硬盘和数据库数据的一致, 首先要判断硬盘上是否有该文件。在进行文件增加时, 要先上传文件, 对于Office文档需要通过后台先将文件传到服务器, 然后通过服务器将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当文件上传且转换成功数据库才会执行数据写入;在进行文件删除时, 首先删除硬盘上的文件, 对于Office文档源上传文件和转换后的HTML格式的文件, 都会被删除掉, 当所有相关文件都删除后才会执行数据库数据删除。

2.2 资源库

资源库文件管理主要是对课程资源的上传和删除, 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包含两个主要子模块, 主要进行资源的添加和删除操作。例如, 要添加或删除图片图表、单元模型。教师登陆页面后会显示上传的文件, 为了防止出现误删除, 删除功能里有预览操作。每一个模块都有一张对应的数据表, 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的增加和删除和文件管理相同。

2.3 用户登陆管理

用户管理账户的时候需要用户登录管理, 可以使用分配的相对应的网络资源权限, 可以添加和删除用户账户。使用用户名以及密码登录账户。删除账户就是将用户的资源使用权限取消。从安全的角度来说, 各种操作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 而非法用户则可通过这些漏洞未经授权访问系统。考虑到用户权限、以及文件的安全性, 因此选用MD5加密技术。

2.4 新闻管理

新闻管理主要是发布“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相关领域资讯, 使学生及教师紧随学科前沿。包含新闻添加、新闻编辑、新闻修改和新闻删除等操作。将学科相关领域资讯发布在“学习参考”页面。在数据库中, 具有一张单独的数据表专门存储新闻, 存储类型为“类型”。数据表同时包含并存储新闻发布的日期、来源和点击量等。

2.5 论坛管理

对“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的论坛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块。

(1) 板块管理。包括分区和版面管理, 分区管理做为论坛最大的板块, 主要是添加和删除版块, 只要删除一个区, 属于这个区的所有帖子都将被删除。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增加区块, 比如增加一个实践版块等等。版面管理是对每个分区下面的版面进行管理, 比如说“难点分区”里面就有8个版面“第一章难点、第二章难点”等, 可以进行添加和删除操作, 同样当删除一个区后, 属于这个区所有帖子都将被删除。教师同样可以根据情况增加版面。

(2) 用户管理。主要是对分区、版面的管理人员进行授权, 使其对论坛进行管理。按照权限划分为2级, 为区长管理、版主管理, 区长和版主均可对用户进行删除操作。

(3) 帖子管理。主要是管理论坛中的帖子, 主要是删帖子, 假如用户拥有权限, 可以在论坛中直接删除帖子。按照删除对象的性质, 删除分为主题删除和帖子删除。主题删除就是删除发起的一个话题。删除主题后, 属于该主题的所有帖子都将被删除, 比如该主题的跟帖等。帖子删除就是删除回复的帖子。删除的是每一个回复帖子, 不会影响其他的主题或者帖子。

3 结论

建立“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是个性化的、有针对性地、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工作, 希望给其他相近课程资建库建设一些指导。

参考文献

[1]裘建新.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及其素材库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3) :54-55.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8

人教版六下第96至97页,例1至例4。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 整理回顾统计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2. 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调查表,在运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统计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形成统计知识结构。

2.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计提纲,布置预习

课前设计并分发预习提纲。

1. 请你回顾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知识。

2. 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你的理解,整理设计出一个关于统计知识的结构图。

3. 填写“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经由“整理什么,怎样整理,为什么这样整理,填写表格”等步骤,为复习统计知识作铺垫。

二、谈话引入,教学例1

1. 教师举例说明统计的广泛应用,揭示课题后提问:什么是统计?课件展示:统计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与方法。

2. 课件展示课本第96页例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3. 指名汇报预习成果(预习提纲第2题)。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表格式知识结构图展示后,出示表1:

4. 师:谁能简要地说一说,平均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反馈展示─互补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把分散的统计知识串成线,并借助表格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整理统计知识的能力。

三、重现知识,教学例2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2: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学生答后,教师展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下适用。

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情况下适用。

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便于反映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情况下适用。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整理数据,教学例3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前半部)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 教师小结并出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纸、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3. 教师指导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体验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

①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填好的调查表(表2)。先按项目剪开,然后9个小组的组长将你们要整理的项目条收集起来,先整理分类,再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想一想,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按小组收集项目条,教师重点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

②计算统计量和分析数据。

师:各个小组的统计表已经整理好了,请组长到台前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1:第一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师: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2:第二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③其余各小组分别展示统计表后,教师提问:根据上面两个表中的信息你能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吗?用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长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认为用平均数能够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

4.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后半部):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

师:设计一张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④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

⑤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表表示数据。

⑥根据统计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5. 让学生独立填写第96页中的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设计选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调查项目内容,便于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学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能从统计表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整个过程以小组合作和交流汇报的形式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引导观察,教学例4

1. 出示第97页例4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这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想一想,用怎样的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预设: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因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据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想一想,用什么的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预设: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因为能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

师:观察书中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设计意图】从课本提供的素材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获取统计数据,让学生既懂得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又树立他们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和提高用数据分析实际情况的思想。

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学生做题后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七、教学总结,强化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整理回顾了统计的知识。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注意:第一,需要全组所有的数据来计算,尤其0是一个数据时,计算中数据的个数一定要包含它;第二,求和的计算要准确。同学们还要记住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要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既教给学生一饭之需之“鱼”,又授给学生终身受用之“渔”。

八、课外作业,实践应用

1. 根据预习表格中的信息,请你提出问题让小组里同学解答。

2. 想一想、做一做: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请自主选择一个调查项目开展实践。

【设计意图】布置有弹性的练习,学生可根据统计需要,体验数据分析的多样性,巩固、活用所学的统计知识。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9

1.目前我国工业统计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公式。

A.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B.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C.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本年提取折旧+营业盈余

2.建筑业总产值(即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的总和。不包括()。

A.建筑工程产值 B.设备安装工程产值

C.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D.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

3.商品销售总额是指从事批发零售活动的企业(单位)对其他单位和个人出售商品总额。不包括()。

A.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

B.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

C.对国(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D.出售本企业(单位)自用的废旧物资

4.现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房地产开发业统计调查单位不仅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还包括()。

A.其他法人附营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

B.专门从事房地产管理的企业和单位

C.专门从事房地产代理的企业和单位

D.专门从事房地产经纪的企业和单位

5.下列关于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谁消费、谁统计

B.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C.循环使用,重复计算

D.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统计

6.下列不能直接从企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取得数据的指标是()。

A.资产总额

B.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

C.负债合计

D.所有者权益合计

7.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A.半 B.1

C.2 D.3

8.在财务统计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其中餐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

A.产品销售收入 B.工程结算收入

C.营运业务收入 D.营业收入

9.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一般按照()计算。

A.预算价格 B.中标价格

C.结算价格 D.全部费用

10.人口总迁移率是指迁移的总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千分比。计算公式为()。

A.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B.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C.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0‰

D.总迁移率=(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总人口×1000‰

统计实务知识点 篇10

1.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

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2.下列关于统计执法检查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B、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C、具有严肃性、权威性

D、被检查对象可以拒绝

3.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在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由()负责查处。

A、湖北省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C、国家统计局

D、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4.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是()。

A、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B、立案、调查、审理、结案

C、立案、调查、处罚、结案

D、立案、调查、处罚、决定

5.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同时

B、之前

C、之前或同时

D、之后

6.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

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

D、通报批评

7.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应当事人要求,统计执法机关应当组织()。

A、听证

B、结案

C、销案

D、重新调查

8.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A、强制执行

B、起诉

C、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9.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A、15日

B、30日

C、60日

D、10日

10.根据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属于统计行政许可的项目是()。

A.统计从业资格认定

B.统计执法检查

C.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

D.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11.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2.已具备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务专业大专,统计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人员,申请统计从业资格时,可免于参加()科目的考试。

A.统计法基础知识

B.统计实务

C.统计基础知识

D.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13.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的人员,应当自收到领取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通知之日起()内,向承办机关提出统计从业资格申请,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14.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涉外调查机构需要延续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满30日前向原颁发机关提出申请。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15.()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进行统计调查活动。

A.任何个人

B.境外组织

C.未经统计部门批准的组织

D.境外的组织和个人

16.下列()不是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7.下列()不是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18.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19.违反()的统计违法行为不适用统计行政处罚。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规定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D.《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20.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以下的罚款。

A.五万元

B.十万元

C.十五万元

D.二十万元

21.个体工商户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五千元

B.一万元

C.二万元

D.三万元

22.()属于统计行政处罚的范畴。

A.责令停产停业

B.记大过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任改正

23.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统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主要责任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24.《刑法》第255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以下有期造型或者拘役。”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25.下列()不是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26.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27.违反()的统计违法行为不适用统计行政处罚。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规定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D.《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28.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以下的罚款。

A.五万元

B.十万元

C.十五万元

D.二十万元

29.个体工商户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五千元

B.一万元

C.二万元

D.三万元

30.()属于统计行政处罚的范畴。

A.责令停产停业

B.记大过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任改正

31.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统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主要责任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32.《刑法》第255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以下有期造型或者拘役。”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33.为了解全国大豆产量的情况,应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34.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为了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应采取的抽样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35.在统计分析中,使用饼图的主要任务是()。

A.对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行研究

B.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 C.看一组数据分布的密集程度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

36.为了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问题,应该采用的图表方式是()。

A.环形图

B.折线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37.直方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

A.频数

B.频率

C.变量分组

D.组限

38.已知某中学一个班级的8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170、163、169、171、170、175、165、171,则这些学生的众数是()。

A.175

B.163

C.170和171

D.169

39、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以下的罚款。

A.五万元

B.十万元

C.十五万元

D.二十万元

40、违反()的统计违法行为不适用统计行政处罚。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规定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D.《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41.下列有权颁发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是()。

A.国家统计局

B.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C.洛阳市统计局

D.广州市统计局

E.北京市统计局

42.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承办机关是()。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乡镇统计机构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E.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决定)

43.下列有权颁发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是()。

A.国家统计局

B.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C.洛阳市统计局

D.广州市统计局

E.北京市统计局

44.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不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E.极差

45.时间序列影响因素分解较常用的形式有()。

A.加法模式

B.乘法模式

C.直线模式

D.指数模式

E.多项式模式

46.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包括()。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信贷条件

C.消费者偏好

D.相关商品的价格

E.政府的消费政策

47.下列经济活动中具有正外部性的有()。

A.林业公司盗伐林木

B.林业公司种植次生林

C.物资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D.农民放火烧荒

E.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4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利率水平,将导致()。

A.投资需求增加

B.失业增加

C.失业减少

D.国民收入减少

E.国民收入增加

49.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主要有()。

A.GDP缩减指数

B.消费者价格指数

C.生产者价格指数

D.进口价格指数

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0.经济发展是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的内容有()。

A.技术进步

B.结构优化

C.制度变迁

D.福利改善

E.经济增长

51、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是指()。

A.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处罚依据法定

B.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 C.实施统计行政处罚主体享有的职权是法定的 D.统计行政处罚要“过罚相当”

E.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法定的

52、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包括()。

A.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B.违反《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C.违反《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D.违反《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E.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等有关统计规章关于处罚规定的行为

53、依据《统计法》第41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54、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罚款

B.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任停产停业

E.责令改正

55、《统计法》第41条规定罚款可以适用的主体是()。

A.企业事业单位

B.其他组织

C.个人

D.个体工商户

E.国家机关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范畴,是非全面调查。

57.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5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显著性水平有关。

59.假设检验的结果能证明原假设成立。

60.相关系数的大小与数据的计量尺度无关。

61.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62.若时间序列存在自然周期,在对其移动平均时,应根据周期确定移动步长。

63.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64.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6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GDP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GDP总量。

66.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6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68.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69.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其中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对应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70.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1.企业应该统一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不允许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72.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固定的,不随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73.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74.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如果发现现金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短款或溢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75.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金额,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1.C

【答案解析】: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是指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

2.D

【答案解析】:统计执法检查有四个特征分别是:①1.统计执法检查是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②.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③.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④.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3.B

【答案解析】:《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二十八条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关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违法案件。其中,在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由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管辖。由此可知,湖北调查总队是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统计违法案件由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负责查处。

4.A

5.B

【答案解析】: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前,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统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

6.C

【答案解析】: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统计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7.A

8.C

9.A

10.B

统计行政许可项目有三项: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和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11.B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

12.D

13.B

14.C

15.D

《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涉外统计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16.C

【答案解析】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17.B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和公正、公开的原则。

18.C

【答案解析】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19.A

【答案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

20.D

【答案解析】《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1.B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故B正确。

22.C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措施各类有: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行。故C正确。

23.D

【答案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故D正确。

24.B

25.B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和公正、公开的原则。

26.C

【答案解析】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27.A

【答案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

28.D

【答案解析】《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9.B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故B正确。

30.C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措施各类有: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行。故C正确。

31.D

【答案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故D正确。

32.B

33.D

【答案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随机原则要求所有调查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取。对全国大豆产量进行调查,属于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数值的总体现象的调查,因此应运用抽样调查方法。

34.A

【答案解析】使用抽样的方式采集数据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其中,调查的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概率抽样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完全随机地选择样本;②分层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系统抽样等。

35.A

【答案解析】饼图又称圆饼图、圆形图等,它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饼图主要用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研究。

36.A

【答案解析】饼图只能显示一个变量(如年龄变量)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如果我们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就可以通过画环形图来实现。

37.A

【答案解析】对于一个定量数据,直方图是一个常见的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

38.C

【答案解析】在这组数据中,170和171都出现两次,其余的出现一次,所以众数为170和171

39、D

【答案解析】《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0、A

【答案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41.ABE

【答案解析】根据《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为涉外调查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机关。

42.DE

【答案解析】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承办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省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机关,包含了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关的职责。即可以是实施机关,也可是以承办机关。

43.ABE

【答案解析】根据《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为涉外调查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机关。

44.CD

【答案解析】中位数是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样本量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目的平均(如果样本量为偶数)。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来确定的平均数,也称作位置平均数,它们不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45.AB

【答案解析】时间序列分解较常用的模式有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两种,其中 加法模式为:Yt=Tt+St+Ct+It;乘法模式为:Yt=Tt×St×Ct×It。

46.BCDE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②消费者的偏好;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此外,消费信贷条件的改变、政府的消费政策以及厂商推销费用的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对商品的需求。

47.BC

【答案解析】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当市场主体的活动对其他成员的影响为正面影响,即其他成员从中获得好处时,这种活动导致的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而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亦称“外部不经济”。ADE三项经济活动都具有负的外部性。

48.BD

【答案解析】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降低利率水平,将导致投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增加。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和失业减少;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提高利率水平,将导致投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减少。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和失业增加。

49.ABC

【答案解析】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率通常是用各种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减缩指数三种。其中,消费者价格指数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或购买市场菜篮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表示的是不同时期多种商品在生产或批发环节的价格水平,它主要反映了生产企业销售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表示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50.ABCDE

【答案解析】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的外延,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51、ABCE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包括三个方面: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是法定的,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故ABCE正确

52、A, B, C, D, E

【答案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

53、ABCDE

54、ABC

【答案解析】统计行政处罚措施各类有: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行。故ABC正确。

55、ABD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上一篇:黄冈市事业单位面试下一篇:测绘资质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