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精选10篇)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1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能进一步熟悉学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课更深层次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难点: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归纳小能手
(1)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乘法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2)同桌互查,并用语言概括乘法运算定律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知识挑战。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二、挑战基础
1、下面这些算式分别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17×3+117×7=117×(3+7)()35×46=46×35()(4+5)×a=4×a+5×a()45×5×4=45×(5×4)()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35×16=16×35()(2)110×(20 + 9)=110×20 + 9()(3)12×4×4×13= 4×(12 + 13)()(4)78×101=78×(100 + 1)()3.填一填,在○里填上适当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 ×30(2)a×4 + 6×a= ×(○)(3)85×(100-2)=85× ○ 85×(4)13×25×4=13×(×)
三、智慧宫殿 1.想一想:下面的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
44×25(你喜欢哪一种,说明理由)
小结:进行乘法计算时,结合具体数的特征,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2.算一算:125×25×4 75×299+75 32×(200+3)25×101 57×99 125×32×25 3.说一说(小组交流):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认为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结:
(1)在连乘算式中,如果某两个因数的积正好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运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
(2)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如果每个乘法算式都有共同的因数,那么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注意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接近整百的数101可以变成(100+1),99可以变成(100-1)等。注意观察数字特点,多动脑思考,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进行简便运算。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南县玉潭小学部新建教学楼一共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桌椅。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桌椅?
(2)四年级要购置课外阅读书籍充实班级图书架,《笑猫日记》每本13元,刘老师买了4本;《格林童话》每本12元,罗老师也买了4本,刘老师和罗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
(2)董老师买了篮球和排球各8个,篮球每个70元,排球每个45元。买篮球比买排球多用了多少元?
五、拓展练习
(1)56×386-286×56-56×95(2)666×444+333×112
六、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2
一、课前复习(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讨论并明确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1.2×0.7
(2.4+3.6)×0.5○2.4×0.5+3.6×0.5
通过亲自计算出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或者直接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左右两边是相等的。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学习例7(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巡视
2.交流看法,为什么这样做,比一般做法有什么优点?
这样做,可以使计算简便。数字由繁到简,便于口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数字特点、运算符号的良好习惯,学会寻找和探索数学规律。
三、练习
(一)基本性练习
1.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4.2×1.69=____×____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7.2×8.4+2.8×8.4=(____+____)×__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律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二)总结提高性练习
要求:请把练习三中的一些计算题按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归纳成两类,比较两类后发现什么规律?
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
比较两类简算发现:乘法结合律算式中,只有乘号一种运算符号,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连乘法;乘法分配律算式中,有乘加或乘减,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乘加或乘减。例如:
(三)作业展示、优化算法
把0.38看成(0.4-0.02),0.4和0.02都可以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
第一组两种拆法:9.8=9+0.8,9=10-0.2;第二组两种拆法25=5×5,25=20+5,都可以把拆成的数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可见,数学计算方法灵活多样,学生掌握了要领,计算时就可以百花齐放。
(四)纠错练习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如此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了乘法运算定律,并且把整数的相应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的运算来;区分了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两个易混淆的知识,并且在脑子里形成了清晰的概念,为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当然,数学方法多种多样,这一内容只是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希望这些见解能给繁忙的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摘要:小数乘法的运算是从整数乘法的运算迁移过来的,因此,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编排了“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的这一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如果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扎实、牢固,教学时完全可以设计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我们老师只需要在课前稍做组织安排,课末适当做总结就可以,学生完全可以从学习过程和总结中提高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认知和感悟。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3
教材简析:“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在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二是要学会怎样在小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准确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3.体会乘法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1.引探准备。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口算题略)
(2)看谁算得巧:25×73×4 68×125×8 125×(10+8)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
2.问题导入。
师:从下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理解题意。题中每组两个算式中间的“○”要求填入“<”、“>”或“=”,算出两边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4.探究规律。(1)学生独立算一算;(2)指明学生说一说;(3)让学生任意举一些例子进行观察。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1.教学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刚才通过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解题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在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算法。
师:观察0.25×4.78×4这个算式,我们发现0.25与4相乘得1,是一个特殊的数,你还能举出两个特殊的数吗?
师:找到了特殊的数,再与4.78相乘就简便了,计算时只需运用乘法交换律,4.78和4调换位置。
师: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能使计算简便。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怎样能使下面算式计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
师:谁能把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指名2~3个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师:在0.65×201算式中,201可变换为200+1,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利用乘法分配进行计算。
三、总结全课。
小数简算并不难,认真审题不怕烦;
认真分析再计算,运算规律莫记乱;
交换、分配和结合,算完还要仔细看;
确保正确不失误,顺利闯关本领强。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4
一、口算。
245=100-23.56=1.50.4=0.850=
8125=1-0.48=2.651=0.2500=
2.54=3225=1216+816=
二、运用运算定律填空。
0.42.1=○0.4
(12.34)2.5=○(2.5)
(8+0.4)25=25+25
9.8124=(-)124=-
三、简便计算。
0.125640.681013.265.7-3.260.7
55.699+55.61.252130.819.625-(4.379+9.625)
3.425.7+4.33.428.7511-8.759.9212
四、用数学。
1、王叔叔买了梨和苹果各45千克,梨每千克0.8元,苹果每千克4.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游乐园的成人票每张4.5元,儿童票每张2.5元,成人票和儿童票各买12张需要多少钱?
3、张阿姨家平均每月用电25千瓦时,照这样计算,她一年用电多少千瓦时?
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各自的特点,通过体验、感悟,熟练、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聪明的小猴子最爱动脑筋了,他正在思考谁能给这个数字找个好朋友,与它相乘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像这样的好朋友,还有哪些?
教师板书: 25×4 125×8 15×2 „„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些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二、新课讲授
1.回忆,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定律的内容。
我们怎样应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2.情境一:导游设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子都成熟了,你们想到果园去采摘吗?但在出发前,导游想考考同学们,必须先闯过她设的一道关。比一比,男生和女生谁先坐上车?
符合定律形式的基本题:
8×(125+7)19×37+19×63 教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想到了应用什么定律? 19×37+19×63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个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1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整百数乘19比较容易。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37与63的和再乘19比较简便。)3.出示教材例8情景图。
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上内容,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12×25,请同学用自己最快方法算出结果,然后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学生1: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学生2: 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三、课堂小结
乘法运算定律(一)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4页例1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的学习。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 生:植树节。
师: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同学们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瞧,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1.教学34页例1:(1)寻找数学信息:
谁来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1列式:4×25=100(人)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参加种树的一共是25个小组,就是求25个4是多少。所以用4×25)生2列式:25×4=100(人)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有25个小组参加种树,每组里都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也就是25的4倍是多少。所以用25×4)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5×4=4×25
(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25×4 ○ 4×25 47×12 ○ 12×4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的乘积相等。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5)总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生:a×b=b×a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乘法交换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34页把例题1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1、填空:
1)交换两个()的位置,()。这叫做乘法交换律。2)4×25=25 ×4,用字母表示为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P37页)15×16=16×
25×7×4=
×
× 7
(师:为什么把7和4交换位置?交换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因为25×4=100,这样计算更简便)2 6×6 5 = 65 ×()1 5 × 1 7 × 4=()×()×17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34×16 126×37(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验算的根据是什么?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b×a。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2)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小朋友们再见!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篇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24~25页内容。
【学情分析】
乘法运算定律与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类似,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本班有三名学困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他们,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不仅有助于加深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还能使计算简便,所以需要学生理解并注意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区别。本节课的讲授注重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充分利用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由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来类比归纳乘法运算定律,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
【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这节课利用例子,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确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选择,同时,对今后整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学好乘法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练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困生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困生2:a+b=b+a
学困生3:(a+b)+c=a+(b+c)
师:其实乘法也满足一些运算定律,你想知道乘法满足哪些运算定律吗?(想)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1、教学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困生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要求什么问题?
学困生2: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么列式?
学困生1:4×25
生:还可以这样列式25×4
【设计意图:图片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植树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师: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积是多少?
生:都是100
师:4×25=25×4(板书)
师:你能仿照这个式子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让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因数位置变化。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计算,观察,比较,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进而发现规律。这样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交换律的验证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学习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你自己尝试总结乘法交换律。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很好,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学困生2回答。
【设计意图: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字母表示定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中会不会也有结合律呢?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景图。
(课件出示植树情景图)
师: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怎么列式?
学困生1:(25×5)×2 生:25×(5×2)
师:你能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学困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生: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寻找要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把它计算在练习纸上。
做完后让学困生3和其他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什么?
生:积相等。
师:(25×5)×2=25×(5×2)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学困生2和其他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运算顺序不同。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生一起概括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交换律的方法来总结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学生用字母表示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对知识的概括和运用能力。】
师:比较(25×5)×2和25×(5×2)的算法,哪种计算简便?为什么?
学困生1:第二种,后两个数先乘是整十,容易计算。
师: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也可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发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能够简便运算,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作用。】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我们来比较一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同点:交换律是交换两数的位置,数和结果不变;结合律是改变运算顺序,数和结果不变。不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中的数之间是加号连接,数叫加数,结果叫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之间是乘号连接,数叫因数,结果叫积。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基本功,教学中,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熟知两种定律的区别,对两种定律认识更清晰,应用更熟练。】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或“=”。
36×1919×36 27×4×2527×(4×25)
125×24125×8×3 67×868×7
学困生2回答。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___ 108×75=___×___
学困生3回答。
30×6×7=30×(6×___)
125×(8×40)=(___×___)×___
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作用。】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生2: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五、课堂检测
完成后对答案,互判。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
课本27页练习七第1、2、3题。
【设计意图:巩固乘法运算定律。】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25×4=4×25
(25×5)×2=25×(5×2)
a×b=b×a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8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的行为,即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呈现出新课程的所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这节课,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首先以复习题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紧接着让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应用,如在小数乘法的简算,为新知学习打下基础。以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新授课时,我从两个环节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是在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说,你还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热情,如谈到想研究一下乘法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他们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我先前的预料;二是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用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能简便计算吗?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得更加强烈了,于是他们又投入到简算的探究中去。一节课下来,他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需要改进之处:
①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在开始情境导入中,学生除了出现4×(2+3)4×2+4×3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4×2×2+4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同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如:学生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乘法。这里要给予了肯定,评价要适时,适当,但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思维积极性。
②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使得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因此今后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9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兴城华山九年制学校 王波
一、概述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课堂学习的信息交流,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发现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全过程。学习“猜想—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运算定律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感知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进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使用网络,利用BBS进行讨论交流,所以电脑操作比较 熟练,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等相关知识,对乘法运算定律也应让学生自己在叙述过程中形成,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能准确地阐述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不同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利用生活实际及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巩固认识乘法运算定律,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再次将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出谜语来考我,现在我也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可以吗?课件出示:教师读题: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符号。32+56○56+32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89+72○72+89
学生举手抢答。(逐个出示学生答一个出一个)师问:你为什么算得这样快呢? 学生回答:应用加法交换律。师:怪不得呢。(课件出示 a+b=b+a)
师问:再来看这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12+39+28= 23+34+27=(学生举手回答)(逐个出示学生答一个出一个)
问: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应用加法结合律)
师: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算得这么快呢。看来我还真没有难住你们,你们真聪明。(课件出示:(a+b)+c=a+(b+c))(设计说明: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这种复习形式,将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出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大胆猜想(学习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的计算,那么,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呢?会不会也有交换律?猜想一下?(学生:应该也有)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根据乘法口诀,也可能想到根据加法交换律想到乘法也有交换律)举例说明。(如:3×2=2×3)多找学生举例并且板书出来 2.验证
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那么我们的这个设想成立吗?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分组计算:(课件出示)教师读题:用计算器计算,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分组计算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每个小组计算一组算式)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计算完后,分组汇报结果。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是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看看等号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吧)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明确:左右两边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调换了顺序,其结果相同。)(两个同学)
师:你们和他发现的一样吗?我还有点不太相信,要不我随便说一个乘法算式,再帮我验证一下。例如:398×96()96×398 学生用计算器分组计算证明两个算式相等。
师:这下我相信了,原来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谁能把我们这个伟大发现再说一说?(一个学生)
师:你说的真好。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乘法交换律内容)谁能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一遍?(一个学生)
问:我们自己也能总结出定律了,真了不起。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a×b=b×a齐读一便。
3、小组学习讨论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猜想验证我们总结出乘法有交换律,很了不起。那么乘法还会不会有结合律?我们先来看这幅图。出示课件:饮料箱,学生看图。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看一看这些饮料箱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有几排? 学生回答。
师:你们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饮料箱吗? 自主计算。
师: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师:这个算式中你先算的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如果学生只列出了一种算式,教师加以引导。比如:大家请看从侧面(或正面)看,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有几排呢?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出两种算法:(6×4)×5=6×(4×5)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和先算后两个数,积却没有发生改变。师:真是太神奇了。我们再找两组算式来试一试。出示试一试中两组式题(1)(36×4)×25(2)(28×5)×6 36×(4×25)28×(5×6)
学生分组计算。(每一组算式分两组做)
每人举出一个这样的算式来算一算是不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归纳 汇报计算结果,师:同学们观察每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小组里先交流交流。
指名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将学生的话做一下梳理,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谁能再说说这句话?(课件出示定律内容)(一个学生)问: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思考回答。师:板书(a×b)×c=a×(b×c)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验证得出了结论,都很聪明。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
5、例
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25×35×
2125×8
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
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
1、例
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5)归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25×5)×2=25×(5×2)
你还能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面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b×c)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4+2)×25 = 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3+2)×4
○
3×4+2×4
(5+10)×2 ○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 a×c+ 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3×4×8×5=(3×4)×(×)
117×13+117×7=117×(+)
167×2+167×3+167×5=167×(+)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 画“×”。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56×(19+28)=56×19+28
()
32×(8×2)=32×8+32×2
()
87×87+13×87=(87+13)×87()1+2×3=1+3×2
()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推荐阅读: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教案11-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教学设计01-08
乘法运算定律11-16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教案08-28
分数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0-07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6-2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09-2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