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1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
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2
一、写作内容探究
(一) “写作导引”探究
教材“写作导引”告诉学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并指出,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应注意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察是写作的“铁门限”, 写作就是写生活。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不外乎4点:1、名称变化。在小学阶段, “新课标”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写话”和“习作”, 现在称之为“写作”, 目的就是告诉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增加, 教材对这方面的学习也有了更规范的要求。2、观察生活是“写生活”唯一正确的途径。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记叙内容抽象笼统,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是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使记叙的内容生动逼真。需要强调的是,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 更要用心去“感知”。3、只有观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观察有助于思考, 人们在观察时, 总是在脑子里进行排列组合,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 才能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才会产生“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冰心《荷叶母亲》) 这样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4、观察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础, 无论写作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都必须牢牢遵循观察这个基本原则。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二) “写作实践”探究
教材“写作实践”中的3个题目, 其实是两个方面: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和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比作室, 那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则是入“室”的“堂”。从内容上看, 200字可以写花草树木, 写作题材较为宽泛, 而两个500字的作文都是写人;从目的上看, 花草树木是练笔, 写人是综合能力的展示;从作用上看, 200字的写作片段是为写500字的作文服务的。仔细揣摩, 我们发现两个500字的作文也各不相同:第二个题目要求写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 写一个相识瞬间;第三个题目要求写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比较这些不同, 我们发现, 写作实践的3个题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也是“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精神的具体体现。
总之, “堂”是“室”的基础, “室”是“堂”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研究
(一) “写作导引”教学策略
教材“写作导引”中1、2自然段可由学生阅读、讨论并归纳,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3~7自然段比较重要, 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观察生活”这部分, 无论教师讲述还是学生合作探究, 效果都不会很好, 因为这一问题过于抽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先安排学生收集戴嵩画《斗牛图》的故事, 课堂上让学生讲述, 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 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画画需要认真观察, 写作也如此;写作就是写生活, 要写好作文, 就要认识生活;有时由于缺少观察, 不了解生活, 名家也会闹出笑话。
“感受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品读 (不是朗读) 《散步》这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 然后找出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初春的一天;地点———田野里池塘边的小路上;人物: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孩子;事件:散步) 。品读课文的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散步这件平常的小事中表现出的浓浓亲情, 之后由学生合作探究, 总结本文立意选材的技巧———以小见大。最后, 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看似平凡而实则韵味深刻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自己的习作结尾处可以仿照课文提炼出蕴含哲理的一两句话。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对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小故事。例如,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他之所以成功, 写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生活”———山东高密“东北乡”;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也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的就是自身的经历, 所以真实可信, 动人心魄……通过这些小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不会空洞、思想贫乏。
总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出发点。
(二) “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语) 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对事物还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教师不妨采用举例法, 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举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写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认真甄选;2.举例既可是全文, 也可是重点段落;3.举例的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
如“写作实践”的第一个题目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这个片段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眼睛观察到的事物, 而不是凭空想象拼凑的内容。教师可举下面甲、乙、丙3段文字进行对比, 让学生谈感想。
甲
春天到了。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每到春天, 万物苏醒, 到处都是万紫千红, 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草地上, 马路边, 公园里, 处处都可以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的、黄的, 各不相同。春天不但植物是多彩的, 人们的衣服也是花花绿绿, 显得潇洒万分。
春天更是动物们的天堂。小河身上那厚厚的冰融化了, 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鱼儿在河里自由地游着, 只见它们摇着尾巴, 一会儿游到这儿, 一会儿游到那儿, 欢快极了。在春天, 不仅鱼儿高兴, 鸟儿也很愉快。只见它们扑腾着翅膀, 嘴里还不停地放出叫声, 好像在说:“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乙
在学校的小花园里, 我也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干枯了几个月的树木终于又有了生机。梧桐树的枝头已挂满了嫩绿的树叶, 瓜子黄杨上也长满了新的芽苞, 云南黄桉的枝条上已簇拥着层层金黄的颜色。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垂柳了, 那随风拂动的枝条荡漾在水中, 轻轻地画着一圈又一圈的水纹。
丙
正是早春时候, 到处都生机勃勃。譬如, 我们小区的草地, 虽然还没有绿油油的一片, 像地毯似的覆盖着大地, 但那黑褐色的泥土里, 小草们分明已经探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 尽管若隐若现, 尽管他们的数量像星辰那般稀少, 但远远望去, 还是能让人感到春的脚步。
我们来比较这3段文字, 甲文虽然也写了花草鱼鸟等具体事物, 语言也流畅, 但文章写的是书本上的春天, 是别人眼里的春天, 是拼凑出来的春天, 所以是概念化的春天;而乙、丙两段文字则是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后, 描绘的自己亲眼看到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才是自己的, 才是形象生动的, 才是有生命力的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这3段文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 然后再去写这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的第二个题目, 是写一位升入初中之后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完成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写好“瞬间”这部分内容。那如何写好“瞬间”呢?写人的文章, 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具体要求如下:1.肖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 也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身形服饰、表情姿态的具体描写。因为人物的生活经历总要在人物肖像方面留下痕迹, 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总会在肖像方面有所流露。因此, 在人物塑造上, 我们应抓住人物肖像的细节特征, 加以描写和刻画。这样才能既绘其形, 又传其神, 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当然描写人物外貌, 不可泛泛描写, 一定要抓住特征, 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2.动作细节描写。人的所作所为甚至一举一动都是其思想性格、情感心境的表现, 绝没有凭空发生的。所以, 写人的作文, 必须重视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 这也是构成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3.语言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 是人物语言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描写人物的语言能揭示人物的个性、性格和情态等。一篇好的文章, 这些细节描写的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鲁迅在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 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相识瞬间”。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 戴着眼镜”“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肖像细节) ;“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动作细节)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一位生活简朴、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看来, 写好了“瞬间”这部分内容, 再加上开头、结尾, 以及相关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
“写作实践”的第三个题目, 要求从家庭成员中选择一位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物进行记叙。写好这个作文可引导学生利用《秋天的怀念》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作范文, 可借鉴这两文中任何一种写法。如借鉴《荷叶母亲》,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品读课文《荷叶母亲》, 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中什么事物曾触动了自己的情思, 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 触动自己的“物”是否与自己生活中的什么情景相类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把记叙要素交代清楚的基础上, 重点描写自己选择的“物”的特征, 并把自己抒发的感情有机地融合在叙述之中。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可以提醒学生描写事物时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传神。用课文作例文的好处:一是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二是减少教师课外搜集资料的劳苦;三是更为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3
3 4 5 6 7 8 9
二、比一比、填一填。(8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三、认认我的小手。(12分)
左手号码是( ) 右手号码是( )
四、选择正确的图形,在( )里画“√”。(8分)
1.宝宝用右手刷牙。 2.爸爸的手表戴在左手腕。
( ) ( ) ( ) ( )
3.叔叔是左手写字。 4.外婆用右手拿筷子。
( ) ( ) ( ) ( )
五、看图填一填。(6分)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六、我会走楼梯。(6分)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 )边走。
七、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16分)
汽车:○○ 花: 玉米: 人:
树: 小鸭: 辣椒: 房屋:
八、辨清物品架上的东西。(8分)
的( )面是 。 的( )面是 。
在 的( )面。 在( )的右面。
九、我当小司机(用“→”画出行车方向)。(6分)
向左转 向右转 向前走
十、辨认方向我再画。(12分)
在○的右边画 ,下边画,上边画□,左面画。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4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8课时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6及试一试.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2.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3.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根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板书:48×2=
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①学生估算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竖式计算.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4 8
×
6----------8×2
---------40×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6---------(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8
× 2
6(进位的表示什么?)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2 8 4 3 × 2 3 × 3
4 1 2 9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14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48×2=96(只)
一般这样写:
答:白天鹅有96只.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上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教学反思:
1.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乘法,而且刚刚学习过不进位乘法,所以学生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算出结果,但大部分学生都很难说清楚算理.2.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计算、组织交流、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达成共识,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案学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5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寄书。(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难点: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几天妙想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书,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情境图)
生:妙想需要付邮费给邮局,分别是1.6元和12.8元。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可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妙想算一算邮费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情境,让学生帮助妙想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在计算之前,同学们先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我觉得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这样一定比13元多。
应该比13元多一些,因为我们在估算的时候把1.6元和12.8元都看小了,实际结果应该大一些。
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最多不会超过15元。
师:算一算妙想到底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计算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可以先计算整“元”的钱数,1元+12元=13元;再计算“角”的钱数,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一共是13元+1元4角=14元4角=14.4元。
生2:因为1.6元=16角,12.8元=128角,这样就转化成了整数加法的计算(如下所示):
+
结果是144角=14.4元,所以一共需要14.4元。
生3:我们还可以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列成竖式笔算,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时候结合整数加法的“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结果是14.4元(如下所示):
1.6
+
4.4
师: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看谁能自己算出来。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我计算15元-14元=1元=10角,再算10角-4角=6角,6角就是0.6元,所以应该找回0.6元。
我们也可以把15元转化成150角,14.4元=144角,这样150角-144角=6角,可以用整数减法列竖式计算(如下所示):
0
6角就是0.6元,所以应该找回0.6元。
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列竖式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右面的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如下所示),即借1元相当于10角,减去4角,还剩6角。
.-
4.4
0.6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方法,然后交流汇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寄 书
教学反思
1.创设“妙想寄书”的情境,自然引出“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这一情境贯穿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6
(一)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探索“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能解决有关“找次品”的问题;能根据具体事例中的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并判断出结果。
2、在观察、实验、判断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获得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能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方法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对“找次品”和“逻辑推理”问题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乐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教材说明
本册教材“探索乐园”安排两个主题内容:一是“找次品”问题,二是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这两个主题活动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没有什么联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都有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本单元的两个主题内容,分别安排两个例题:“找次品”的第一个例题探索、了解找次品的方法,第二个例题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逻辑推理”的第一个例题用“排除法”进行推理判断,第二个例题用“假设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具体内容编排如下:
第1课时(教科书92页、93页),找次品。教材安排两个例题,例1,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健身球,用文字给出相关背景:有6个大小、图案完全一样的健身球,其中有一个轻一点,用手掂不出来。用兔博士的话提出问题:怎样用天平找出这个轻一点的健身球呢?接着,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三种找的方法,并给出了用天平称的示意图。红红的方法:两个两个地称(每边放一个),6个球,最多称3次就能找出来。亮亮的方法:天平两边各放2个,称2次就能找出来„„聪聪的方法:把6个球平均放在天平的两边,先找出轻的球在哪3个中„„例2,找机器零件中的次品。用文字给出:在9个同样的零件中,工人不小心混进去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用兔博士的话对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要保证找出次品,还要称的次数最少。教材设计了小组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称,再看哪种方法最好。接着,给出同学们研究讨论的情境图,用图中同学的话说出不同称法的提示,其中一个女同学说: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例2之后,“议一议”提出:在10个健身球中有一个次 1 品(次品轻一些),怎样用天平称?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讨论产品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时,怎样找次品。
“找次品”对学生来讲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又有挑战性的事情。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找次品”问题的研究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和问题解决方法优化的很好素材。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找次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用天平称最少的次数找出次品。难点是理解把产品分成三组称最好的道理。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例l,主要让学生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的问题,接着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说明用天平称的方法和过程。如,亮亮的方法,把6个球分成三组,天平两边各放2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天平不平衡,可以确定轻的球在哪2个中,再把这2个球放在天平两边各1个,就能找出轻的球;第二,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各放的2个球质量相等,可以确定轻的球在没称的2个球中,再用天平称剩下的2个球就可以了。例2,研究、探索用最少次数保证找出次品的方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理解“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的实际意义。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和总结。交流时,先说一说可以怎样称,列举出所有找的方法,并说明每一种方法称的过程和可能结果,最少称几次,最多称几次。再讨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把9个零件分成3份,天平两边各放3个,还剩3个,称一次就能确定不合格产品在哪3个中,再用天平把有次品的3个零件再称一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这种方法称的次数最少,而且能保证找出不合格产品。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把产品分成3份一次就能确定在哪一份中。然后教师启发:如果物品的总数不能正好平均分成3份,怎么办?接着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怎样称,学生可能说出不同方法。如,把10个球分成3、3、4;分成4、4、2;分成5和5等,使学生了解,不管用哪种方法,保证找出次品都至少称三次。最后形成共识:在若干个产品中找次品,都可以先分成三份来称。
第2课时(教科书94页、95页),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例3,选择了比较直观的正方体骰子作为素材,给出三幅从不同角度观察骰子看到的三个面的点数图。其中,分别有两个图上看到1点、4点和5点。提出判断要求:这个正方体骰子的每个面相对的面上是哪个点数?兔博士给出提示:先从看到两次的面开始推断。接着,教材以两个面都看到点数4为例,用文字表述的方式给出了判断4点的对面是3点的思路和过程。然后,聪聪说: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1点的对面是6点。给学生继续判断进行提示,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例4,设计了比较典型的根据语言描述进行推理判断的“逻辑推理”问题,选择了学生比较熟 悉的比赛排名次的事例,用文字给出问题的现实情境:同学们在观看四名同学参加的一百米赛跑,看台上同学们都在猜测比赛结果,并给出了书中的三个同伴猜测的话(他们每个人说出两个人的名次)。同时,用大头蛙的话告诉学生:比赛结束啦!他们都说对了一半。教材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接着,用红红和蓝灵鼠的话提示了用假设法判断的思路和过程。红红说:如果丫丫说的李明第一名正确,那么王欣第三名、张宏第一名、王欣第一名都不对„„蓝灵鼠说:赵亮第四名和赵亮第二名矛盾,所以李明第一名不对。进而根据大头蛙说的“只猜对了一半”,得出王欣第三名是对的。然后再判断其他人的名次就简单了。
本节课是本套教材第二次安排“逻辑推理”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册的“探索乐园”中,结合“猜属相”“猜国籍”等事例,研究过只涉及三个人,而且根据一条信息就能判断出一个结果的简单逻辑推理问题。本节课安排的两个例题,涉及到的个体和信息较多,都需要进行连续的、递进的逻辑推理,而且可以从多种信息中选择不同的信息为切人点。不同点是,推理的思路和方法不同。例3利用直观的正方体图呈现的信息,从两个面上有相同点数的开始,用“排除法”直接进行推理和判断;例4用“假设法”,先假设某个人说话的信息中有一句正确,根据“每个人只答对了一半”进行连续的推理,判断假设是否正确,再进行逻辑推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根据具体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并解释推理的过程和结果,难点是了解逻辑推理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两个例题的特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解答问题的活动经验。教学例3时,首先让学生理解要探索的问题,然后,教师选择都有4点的图(l)和图(2),用“排除法”推出“4点的对面是3点”。然后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从两个面都有1点或5点,进行推理和判断,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表述的是否清楚。教学例4时,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了解问题背景,明白三个人猜测的结果(可板书出来),然后讨论一下:根据“每个人只猜对一半”,你能想到哪些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表述自己想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每个人只猜对一半的意思,就是每个人猜的两个人的名次只有一个是对的,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是对的(或错的),另一个肯定是错的(或对的)。如果学生能进行连续的推理,要给予鼓励。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先假设丫丫说的“李明第一名”是正确的,并推出:王欣第三名是错的。接着看其他人说的话,推出两种结果:一是亮亮说的“张宏第一名”不对,“赵亮第四名”对;二是聪聪说的“王欣第一名”不对,“赵亮第二名”对。接着分析,根据李明第一名的假设,推出赵亮第四名和赵亮第二名,这两种结果矛盾,所以说,“李明第一名”的假设是错的。进而可以肯定丫丫说的“王欣第三名”是对的。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根据“王欣 第三名”推出其他几个人的名次。第四,提出:还可以怎样假设,并进行推断?鼓励学生从其他人说的话中选择一条进行假设、判断,然后全班交流,给学生充分表述白己假设和推理过程的机会。
(三)目标评价建议
●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说出自己“找次品”的方法,能否根据具体情况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找次品”的问题;能否根据立方体的直观图判断出每个点数对面是哪个点,能否根据语言描述的信息.推理并判断出问题的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目考查。
●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逻辑推理”的课堂活动考查,看学生是否理解从看到两个点数开始推断的方法,并能选择合适的图用“排除法”进行有条理地思考与判断;看学生能否选择语言描述中的背景信息,并用“假设法”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看学生能否清楚地表述推理的过程和结果,并获得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目标3的评价。主要通过解答“找次品”问题的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探索并总结出“找次品”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能否清楚地表述“找次品”的过程,说明称的可能结果的可靠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7
一、解读新教材———教学内容对比与变化
1. 新旧教材教学内容及课时对照表
从上表中, 我们发现在一年级新旧教材里共同的内容有: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数 (一) 、认识物体、分与合、加法和减法、认数 (二) 、加法。但部分单元的名称有所更改, 《认数 (一) 》改为《认识10以内的数》, 《认数 (二) 》改为《认识10-20各数》, 《加法和减法》改为《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认识物体》改为《认识图形》, 不难看出新教材的单元名称更为具体、指向性更强。
2.减少
通过比较, 旧教材共用了60课时, 新教材共用了57课时, 比旧教材少了整整3课时。除了几个单元练习课时的细微增减变化外,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最大的变化就是删去《统计》和《认识钟表》两个单元。
教材将原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相关内容移至二年级, 与《时、分、秒的认识》合并教学。第一学段不再安排《统计》教学单元, 本册中《统计》内容与《分一分》单元进行整合, 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为进一步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打好基础。
3. 增加
细细翻阅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 在共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中, 新教材在完成旧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还在练习中增加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
“思考题”原来从三年级开始安排, 本次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增设了思考题, 一年级上册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侧重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事实, 体会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作为数学文化一部分的“你知道吗”栏目也从一年级开始编排。本册新教材共安排了2则“你知道吗”, 侧重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 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理解生活现象的意识和习惯。这将有利于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初步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 欣赏数学的美;也有利于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或实际应用, 进一步拓宽视野, 体会数学的价值。
4. 调整
在新教材中, 例题的教学普遍增加了收集信息以及提出、发现问题的教学环节。新教材努力呈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潜能, 较为充分地感受不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获得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例, 新旧教材对比如下:
这是新教材第一次呈现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只是让学生看图列式, 而没有给过明确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 新教材在要求学生解决问题之前, 重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 并且在整理时注重对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区别对待, 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填出得数。学生所经历的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及通过计算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经之路。完整地经历这一过程,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无疑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像这样, 用图画、图文结合、对话、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比比皆是,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从开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达到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进而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体会新理念———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和发展的根本, 是数学活动最为本质的内核。修订后的新教材, 无论是新授例题还是课后练习, 都十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不断积累和逐步提升, 让学生在获得数学显性知识的同时, 能够形成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 我们所关注的与小学数学知识及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下面的三类: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
在“抽象、推理、模型”这三大思想下, 新教材关注的具体的方法有:分类、集合、数形结合、对应、符号意识、归纳、演绎、转化和化归、类比、简化、方程与函数、随机等。虽然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不都处于同一逻辑层面, 但是, 它们应该是小学生需要感悟, 也是能够有所感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主体, 是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1. 通过“抽象”产生数学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 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象性是数学最本质的特质之一。数学中的数、运算、概念、公式、定理等等无一不是抽象的产物。
在《认识1-5》一课, 以最简单的数字1为例:我们清晰地看到学生从具体情境中, 先将一个人去掉其中的具体的质的内容, 用一颗算珠表示, 仅剩下“量”的外衣, 再抽象出数量“一”, 最后用数字“1”把它表示出来。
新旧教材对比中, 我们清晰地看到新增的场景集合图, 更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到表象, 最后抽象成数字的过程, 不仅如此, 茄子的追问“1还可以表示什么”又将1具体化, 进而向一般事物推广。
通过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 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是一个已由前人经抽象概括而成的数学知识, 而且还能体会到形成这个知识的数学抽象方法。
2. 通过“推理”发展数学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也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二单元《比一比》在教学了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如比较长短 (高矮) 时要把物体一端对齐;比较物体轻重时, 可以借助简易天平进行判断。与此同时, 新教材中增加的几道习题, 不仅需要正确运用基本的比较方法, 而且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以及采用一些灵活的比较策略。
第3题可以让学生试着看图判断, 引出通过“数方格边的个数”比较长短的方法。第5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或者可以用实物演示, 引导学生从水面高度和杯子的粗细这两个角度综合思考。思考题蕴含了丰富的推理过程, 可以引导学生一次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幅图, 说说每幅图是比较哪两种水果的轻重, 比较的结果如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两幅图所表达的信息, 说清楚推理过程:因为1个菠萝比1个梨重, 一个梨又比1个桃重, 所以菠萝最重, 桃最轻。
推理能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力的发展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能力的形成既不是学生懂了, 也不是学生会了, 而是学生悟出了道理、规律或方法。
3. 通过“模型”应用数学
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 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 抽象出数学问题, 用数学符号, 建立算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然后求出结果, 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在《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 加法这个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如何从实际情境中抽象成3+2=5的呢?新教材所增加的“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这个环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弄清场景图所呈现的信息, 使学生认识到:原来3人和又来的2人合起来, 一共是5人;接着指出: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可以用加法算式3+2=5来表示。这个从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的符号运算的过程, 正是加法模型初步建立的过程。
尽管小学阶段的解决实际问题不具有足够的原始性和复杂性, 但它们显然蕴含了一些初步的数学模型思想,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也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 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材还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思维方法的多样性。《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练习五中的思考题, 结合加减法的教学, 呈现用简单图形表示的算式, 让学生根据算式中图形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推算出不同图形所表示的数, 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初步感受符号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这道例题所表现的, 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单一出现的, 各种思想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往往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 以密不可分的形式出现。像这样的习题教材中比比皆是。
与数学知识相比, 数学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和普遍的实用性, 它更是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 篇8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一年级上册数学8单元】推荐阅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10-18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海底世界》教案08-17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单元试卷07-03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06-30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09-23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11-2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范文10-1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试卷01-0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课件06-1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