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影响(精选8篇)
网络语言的影响 篇1
论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
摘要: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产生的网络语言影响也越来越大,正确使用和理解网络语言变得尤为重要。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间的关系密切,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误解是其无法得到发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正面了解网络语言,并能试着接受网络带来的言论自由。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影响;网民情绪
2009年1月6日,在中国网民文化节启动典礼上,评选历时三个多月的“中国网民节”具体日期得以揭晓。2009年9月14日,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庆典将在北京中央电视塔隆重举行,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中国互联网协会领导、国际互联网专家、网民朋友及企业代表将集聚一堂,通过多种形式庆祝首个中国“网民节”。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网民将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收看庆典盛况。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民节的产生说明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交流平台,也有它独立的语言存在,这种用于网络交流,或者以网络为平台开始广泛流传的语言,我们通常称之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只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产生的,与互联网关系紧密的语汇和文化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应用中用来表示计算机各个部分,以及计算机常用工具,常识方面的语言,其中以名词,动词居多,例如cpu,硬盘,显示器等,这些是伴随着计
第 1 页(共 10 页)算机这个实体产生而产生的,肉眼可以见到的,手可以触摸到的具体名词。而ip,系统,网页,版主,防火墙,则是在网络发展后逐渐产生并不可代替,为大众接受的抽象名词。具体名词和首相名词共同构成了网络语言的名词类,这些名词在网络语言中,相当于中国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还有一些名词经常以形容词的身份出现,比较常见的有“猪头”,“恐龙”,这两个词汇在现代汉语里是名词,分别指一种动物的头部和一种已经灭亡的动物,而在网络语言中,他们通常被用来形容样貌丑陋的女网民。网络语言的动词中既包括在网络产生后运用到其中的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汇,又有被赋予新意义的已有现代汉语词汇,还有被随着网络产生的新词,安装,取消,删除等属于刚刚说到的第一种词汇,灌水则属于第二种,杀毒,下载,就应该属于第三种,动词相当于中国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词汇。
网络语言包括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语言方面主要谈的是名词中的抽象名词和绝大多数动词。
二、网络语言与社会语言的相互作用
中国汉语中包括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网络语言也可以认为是包含了这几个方面。比如上面提到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还有现在即将说起的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网络语言的基础是文字(不可否认,其中网络语言中包括的声音,图像,视频等资料)所以,网络语言中,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词,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现代汉语中的葡萄,咖啡,模特儿,伊妹儿,都是外来音译词,这些物品本身就不是中国本土的东西,伴随着这些物品的传入,他们的名字成为中国汉语的一部分也就理所应当了。
第 2 页(共 10 页)
(一)、网络语言中存在对现代汉语已有词汇的变异
2010年3月5日晚上19点52分58秒,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这说明,在这个时候,有100000000人在使用互联网交流,他们使用的文字,就是网络语言。如果此时一个网友给你发来一句话,里面有一个“亲”字,你需要认真研究它的意思。和这些拼音缩写相类似的汉语也有很多,其中“亲”字最为典型。一种情况下,亲是一个动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吻,它是以一个动作的名义,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狗狗好可爱呀,亲~”这句话里,主要表达的是小狗可爱之意,后面的亲表达出了说话人对小狗喜爱的程度,这种表达方式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为生动,更能让读者理解说话人所处情景的情感,让人能觉得到说话人的可爱。“亲~,这个yy真的是超值,不要犹豫了”这句话是经常光顾淘宝的mm们熟知的一句话,其中的“亲”是“亲爱的顾客”的缩写,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轻松亲切,又不乏俏皮的意味。说顾客显得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远,说亲爱的又不免有些轻佻,用一个“亲”字,即拉近了商家与顾客的距离,又保证了顾客至上的原则,给彼此留出了交流的空间。这种感觉也得益于亲字本身的含义。
首先,亲疏相对,亲字表示亲近,你是我的“亲”,说明你跟我的距离比其他不是“亲”的人距离要更近一些。其次,亲表示有血缘或者婚姻关系的亲属,亲友,这层关系也让人与人之间少了隔膜,第三,亲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亲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基于这三层意思,亲字无论怎么变形,也不会超出亲近这个范围,这说明,网络语言和社会语言之间存在这必然的联系,但似乎并非事事如此。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声音,雷还是百家姓之一,俗语中也有“不敢越雷池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军事中用于爆破的武
第 3 页(共 10 页)器也叫雷,2008年0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福清东瀚一男子为赖账,手持铁棍时不惜对天发誓,称如确实欠钱就遭天打雷劈,结果一分钟后就遭雷击,所幸最终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在网络语言中,雷则表示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令人惊讶的事物,感觉犹如“被雷击中”一样。无意中看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会感觉不舒服。其中还以受惊吓得程度分轻伤,中伤,重伤,对某种事物表示奇怪。雷源起于日本漫画,动漫人物被电波打到,受到强烈电波冲击,漫迷看到惊讶的事物时发出此类“强烈电波冲击”的言语,后经简化翻译成“被雷到”。某些时候雷也可以解释成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产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类似于“一萌必中”。①网络语言中,雷字和自然现象的雷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他表达的意思和产生的结果却和雷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词语的精简是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变异的另外一种体现。语言的精简都是以语音为基础的,一些词语精简是为了让语言更有趣味,还有一些词语精简是为了隐晦的表达出一些难以言表的意义和看法。上海人会用“十三点”用以形容那些傻里傻气或言行不合常理的人,有时也用来作为取笑、嗅怪或不伤感情的骂人话。网络流行的tmd则是通过甲A赛场红遍全国的京骂“他妈的”,并由此引申出了“tnnd”“nb”“nx”。虽然一直主张者构建文明社会,但是一些社会现象总是让有些人觉得愤慨,与其用实实在在的粗口来抒发这种情感,这种假托与汉语拼音缩写的方式反而更能贴近文明社会的宗旨。网友既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情,有没有违背社会文明的大方向。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词语,短语在各种输入法中都没有已有词汇与之相对应,想要找出能准确表达此意的词语需要逐字逐词的翻阅寻找,当输入法记住了这个词汇,那么当你下次使用这个词语是,只要输入这些词语的拼音开头,它们就会出现了。这种汉语拼音缩写的产生也是网络文明
第 4 页(共 10 页)的产物。一些敏感词汇,粗俗语言存在在网络中,经常会被管理员屏蔽以此来维持网络的和谐,为了避免自己的言论情感被管理员和谐掉,网友们开始用拼音加字母的方式表达这种愤慨。这种方式比汉字输入更快捷,更方便使用.①这种方式很快被网友运用到生活之中,但是当他们进入生活,就没有了第二层优势,因为说“tmd”这三个字母比“ta ma de”这个词更为拗口,从小被教育要使用文明语言的学生通过网络或他人之口,接受到了这种粗口的委婉表达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荣辱意识不断增强,对粗口的抗拒更为强烈,加之以新生事物的吸引,这种表达方式很快就在年轻人之间流传开来。使用比较多的,还是国骂“牛x”,“傻x”这种双音节词汇,“tmd”因为过于拗口被自然淘汰了。除了用字母表达,还有用谐音表示tmd的。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是将非文明语言文明化的表现。但也必须承认,还是会有小部分学生过早接触电脑,网络这些新科技的产物,接触网络语言,使其思想发生不该有的变化。
(二)、外来音译词在网络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网络语言将一部分外来音译语言简化,形成了新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在现代汉语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语法也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却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网络语言中,这种简化比较常见的形式就是外来词汇的音译,也就是,用中文形式的英文或者其他语言。比如前几年,网友在告别的时候比较喜欢用3166,88这些数字,3166是将日语中的”再见”(沙扬娜拉,さょぅなら),88比较容易理解,他是英语中bye-bye的音译,但是,这些音译词只有在现代汉语中才能用这些数字表示,在日语中,88读作はさじゅぅはち,英文中则读作eighty eight,无法将再见用如此简单的数字表达,但是网友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将这种看似复杂的语言压缩精炼。比如他们有时候会说 ①“雷人”==“被雷到了”----关于“雷”的来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ebe570100ec02.html
第 5 页(共 10 页)“R U O K?”就表示英文中“are you ok?”意为“你还好吗?”,还有“FT”表示英文中”晕(faint)”的意思。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是“pk”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网络游戏之中,指玩家相互战斗的模式,是player killing的缩写,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中用pk一词来表示两个待定者最后一战。这个平台,让pk这个网络游戏词汇为更多人所熟知。这些无论是数字的表达或者是字母的表达都是为了使语言变得简单,也让语言变得更有趣味性,细心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让使用者和接受者都能感受到交流的乐趣。与之类似的还有06年超级女声几个选手歌迷团的名字,何洁的歌迷自称为“河粉”,河粉是是中国广东、广西和东南亚一带常见的一种小吃主料,这里则代指“Hejie’s fans”两个词语或短语都是名词,这样表达既有深意,又显得亲切。
(三)、网络语言在社会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新词汇
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将“雷锋的传人”解释为“雷人”,只为博观众一笑。网络语言中也有为现代汉语的已有词汇赋予新意义的词语。一些新出现的词在网络产生之前并没有包含特别丰富的含义,但随着网络产生,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一种甚至集中新的意义就随之逐渐产生,为大多数网友所接受,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的出现频率也不断增加,还在一定人群中代替了先于此词产生的非网络语言,成为网民交流中影响深远的语言文字之一。“百度”一词是这种现象最具体的表现。“百度”最初的意思是取自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这里的意思是寻找意中人,这句词的意义是说为了自己定下的目标不懈努力,用心寻找,而百度作为搜索引擎,其职能就是在众多网络中寻找网友需要的有用信息,两者的意思如出一辙。2000年,百度公司用此域名注册了?fr=ala0_1_1
第 7 页(共 10 页)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所以当网友输人bz或者banzhu的时候两种输入法就会输出”斑竹”字样,为了追求速度,网友们也没有认真的去查找对应的正确书写,便用此两字代替。渐渐地,斑竹成为了版主的替身,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斑竹”的所指,接受了它约定俗成的意义。因为版主担任论坛里最重的工作,而且通常来讲,版主是没有工资的,所以说,用斑竹来代替版主也以一种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版主的辛苦和委屈。被智能abc和微软全拼“误会”网络语言还有“sf”这个词。Sf代表的是沙发一词。沙发是一个外来音译词,本意是装有弹簧或厚垫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沙发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但真正意义的软包沙发则出现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网络语言中沙发的意思是误读中产生的。当楼主或版主在论坛中发表帖子的时候,第一个回复的人被称作占了“沙发”。Bbs中,发帖的楼主和回帖的“住户”构成了楼状的对话窗口,这座楼里第一层是发表帖子的楼主,第二层就是第一个回复的人,第二层的英文表达方式是second floor,缩写就是sf,和沙发sofa的发音接近而得名;还有一种意思是表示对网友回帖速度快的感叹,so fast,so fast,也和沙发sofa发音接近,因此得名。当时正好在mop兴起了”抢楼”风,起初是抢百楼等,抢楼的时候因为也需要随便说句什么,也有用“搬个沙发”等等这种词来抢楼的。后来其中兴起了一种“抢1楼”的风气,就是第一个回复(主要原因是mop当时的页面是不会刷新的,所以除非自己手动刷新正好看到一个新帖,不然有了新帖不会被马上看到,所以能抢到第一个回复会被认为“运气很好”)。抢楼的时候如果说的太多,楼就会给别人抢走,所以往往抢1楼就只用1、2个字,所以慢慢“搬个沙发”等等的话就被简写“沙发”,甚至被简写为“SF”(沙发的首字母拼音,也是对自己
第 8 页(共 10 页)so fast的自豪表达)。而把抢到第一楼的行为称为“沙发被我坐了”简称“坐沙发”。2楼就是“板凳”3楼就是“地板”。①
网络语言是网络词汇和网络文化同时构成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词语文字,还有更多文化方面值得关注。2009年7月的某一天,一个网友在bbs上发表了一张非主流男子吃面的视频照,旁边标注的“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一句话在网上迅速流传起来,之后任何复制过这句话的网友都被称作“寂寞党”“哥”和“寂寞”这两个词开始无限被运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大明星小沈阳演唱了一首网络歌曲《我只是个传说》的歌词,就来源于此。寂寞一词的本意是表示冷清孤单人的形容词,这里则表示了一种生存状态,不少人还有乐在其中的感觉。网络文化之所以会有寂寞一词出现,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互联网的产生让地球变小了,人与身边的人交流反而少了,年轻男女开始过上了“宅”的生活,有些人忙于工作,有些人沉迷于网络,他们开始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因为缺少感情的沟通使人产生了孤独感和寂寞之情,这种感情被某一个人公开,马上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回应,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曝光。还有一些网络语言是对社会现象的嘲弄。
网友称“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是中国武学的三大大顶③尖绝学。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对艳照门的看法,谁知这位路人说:“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此语一出便在网络开始流传,现在确实是有不少的人,对社会的发展,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他人的生活活动都变得淡漠,缺少对于公众事件的参与激情,遇事总是“打打酱油”,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想到网络上不断被和谐的言语,以及管理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工作宗旨,还有什么可说呢?与其嘲笑酱油党冷漠,不如说说自由;“俯卧撑”与 ③沙发:百度百科.http:///s?tn=yxmaomao_pg&bs=%B0%DF%D6%F1&f=8&wd=%C9%B3%B7%A2
第 9 页(共 10 页)之类似,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时解释自己只是来做俯卧撑的。俯卧撑一词在中国民间俗语中有“性行为”的比喻义,王兴正的“俯卧撑”一说在当时的情境下缺乏合理的逻辑依据。因此,许多网民怀疑瓮安事件另有内情,然而,鉴于官方当前的态度,网民无法继续公开讨论此事,于是就用“俯卧撑”来戏谑,以表达内心的不满。
网络是一个开阔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网络语言一起开放,自由的特点是迅速为青年人所接受。因此,网络的语境就更为自由。网络的匿名方式使得网民说话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开放,一些人看到的事件的另外一面马上就能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到更多人的面前,让人对社会事实有了更全面的分析,更透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胡洪显 郑巧斐.规范青少年网络用语的思考.2009.5 【3】钢铁.怎样看待新的网络语言.文汇报.2006-6-27 【4】屈卫群,张怡,羌丽,钱娟.网络语言规范性的调查与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 【5】张研.网络语言直社会语言学视角探微.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9 【6】黄晓斌,余双双.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理论与探究.2007.3 【7】蒋原伦.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68 【8】韩梅.网络用语的文化现象透析.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9】浅探网络用语——以年轻人用于为中心.申亮.新那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第 10 页(共 10 页)
网络语言的影响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时代的来临, 在人们社会文化中网络语言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语言不仅体现出了众多网民们的聪明才智, 这也是从分体吸纳了时代的特征。例如, 在2009年中出现了一个有着很强的反讽含义的词语“被”字, 这个词语表达了人们对于我国现实社会种种的不满, 由此看出, 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发泄的渠道也是社会舆论反映的通道。现在,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语言就会了解到发生什么事件、新闻、娱乐人物等, 事实上, 网络语言起到一种舆论引导和关注的作用, 网络语言对建立全面监督体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某种权利不加以约束的话就会出现“被代表”等混乱现象的出现, 所以, 就会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质疑, 当然, 这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社会监督。
个性鲜明, 彰显社会心理
现在, 我国的网络语言为什么那么受到人们的爱戴?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个性, 网络语言不仅能够充分的反映人们的心理特征, 还能在实际中找寻一种可以自我归属的手段, 经过给予自身明确的区分标准, 找出与自己相同特征的其他人, 这就在某种情感上找到了寄托, 这正是我国现在网络环境下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在网络语言中“控”这个词更好地诠释了这个特点, 这个词源自于日本, “控”——“コン (kon) ”, 主要含义是指一种什么情节, 主要喜欢的东西。比如说, 有的女生喜欢花美男, 就叫做“棒子控”, 诸如此类, 他就是在社会上的心理归属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将这种网络语言运用到广播电视语言中去, 让广播电视跟现实社会结合, 这样就可以提现现实社会的特征, 还可以与时俱进。广播电视台可以大量运用此类词语, 引发出更多思考, 考虑现实社会心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样做可以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语言的表现了和作用。
缺乏规范, 造成语言的滥用
经过上文中的有效分析, 不难发现, 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具有积极地影响, 当然, 有积极影响也会存在消极影响。“广播电视台对提升公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有推广普及、教育示范的作用, 因此, 我们应该加大媒体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广播电视台应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尽可能的避免广播电视语言的不规范现象的出现”——李玉明教授。现在, 我国的广播电视语言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 广播电视自身具有权威性, 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把规范性的话考虑进去, 那么, 我国广播电视今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杀很大”、“伤不起”等词语, 这些词语虽然在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 但是, 这些话如果出现在广播电视语言中, 那么, 广播电视语言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肤浅过度, 降低节目深度
现在广播电视节目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可以共享信息,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舆论的引导和媒介的传播, 所以, 广播电视节目要有深度, 如果, 广播电视的节目没有深度性, 那么整个节目质量就会因此下降, 虽说收视率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但是这种哗众取宠的网络语言的广播语言方式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慢慢的推出舞台, 不利于广播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虽然, 网络语言有机枪的有模型和表现力, 但是网络语言都比较直接, 缺乏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就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中区, 就会对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严肃性等各种方面造成强大的冲击, 很不利于广播电视台今后的发展。
把握不够, 影响公正客观
虽然网络语言的内涵比较浅薄, 但是网络语言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背景性, 如果, 我们播音主持人员没有掌握网络语言的内涵之前, 就把他运用到工作中去, 就会改变原本客观的媒介语言标, 就会显得轻浮, 而且还表现出讽刺和调侃, 这就会对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思索就运用后, 因为理解范围是有局限性的, 局限在网络领域, 有的老人和小孩等接触网络比较少的人而言, 这个就比较不能理解, 就会间接在感知上造成错误, 就会导致社会价值和社会信息的混乱, 还会对整个社会文化传播领域带来影响、。除此之外, 如果网络语言不能使用得当, 那么, 整个广播节目的风格就不能掌握, 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区分产生极大的影响。
结束语
目前为止, 我国网络语言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运用网络语言也是诸多媒体之间相互竞争的一种策略, 但是, 广播电视语言的担子重大, 它不仅是语言的传播, 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因此, 我们只有树立强烈崇高的使命该, 对网络语言进行充分的掌握, 学会适当的运用, 让网络语言发挥积极地一面, 遁藏消极的一面,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积极作用。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2000年以后,发达的科技所带来的变化已经渗透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在网络这一方面,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网络已经在传播信息,做信息的媒介这一条路上带给了人们许多的变化,更加快速和便利。作为网络本身他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已经决定网络大部分可以体现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各种新兴的事物,它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从而丰富了、发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理所应当,规范网络语言的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发展情况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创造性。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出现了网络大世界,使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都有了非常之大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传统书面表达的作品来说,因为网络上的作品减少了来自外界的束缚,使作者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创作的自主表达性,这样他们在构思上就会更加精巧奇妙,在文章形式上也会更活跃,更加的反映出我们对于语言不同的创新能力。网络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感慨之余,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简省性。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是一件实时的交流活动,只有在交流时,交流者们及时接收或者发送信息,才能使得交流连续不断。因为这样,语言使用的简洁成为了网络交流可以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这样一来简洁性就成为了网络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这样的简洁性不但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易懂,言简意赅,同时也要求能够简便的输入,迅速的浏览。
3、依赖性。对于语言环境,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依赖,这里边有双层含义,第一,网络语言比较依赖于宏观网络环境,失去了网络环境,网络语言很有可能会被误解;第二,网络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强烈依赖性。
4、幽默性。除了要简单明了,新奇独特外,网络语言也需要幽默诙谐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构造一种放松的阅读氛围。轻松幽默的风格,让现代人更喜欢热爱,放松了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尽情的发言,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火花。
(二)网络语言发展情况
就像文章所提到的,不是网络上出现的所有语言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指的是起源于网络,在网络上广泛地使用,使用的规则和传统的汉语有所不同的词汇以及语法等等,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包含网名,网聊,网络信息等,和网络有关的语言一般都可以称为是网络语言。在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之下,在网上,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在相对宽松的境况下,网友们选择创造大量的创新性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同样是网络语言形成条件之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和软件,来达到创新的效果。
三、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与发展情况
(一)汉语言文学特点
1、文字的功能。汉语言文字是从远古壁画、岩画到甲骨文的诞生过程,在古人发明文字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表达与传播个人的思想,是一种可以代替动作与声音的表达形式。人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类思想的交流有重大意义。在《诗经》出现之后,标志着汉语言文学的诞生,这才是文字真正的起源点。文学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对人类智慧的开启有巨大推动效用。
2、独特文学形式。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文学,文学是文字表达的最高形式。汉语言文字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小说、散文、史记等等都是其的表现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诗、词、歌、赋形式。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成就了汉语言文学的优势。
3、文字的文学潜力。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的优点,汉语言文字优势如此。汉语言文学的诗词极其美妙,典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已经受到了众多人青睐。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学潜力,在唐诗的绮丽、各种各样的风格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虽然在宋朝中也有不少经典作用,但是还无法突破唐诗的巅峰。如果要展示文学潜力,那就必须要进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情况
在如今,汉语言文学已经发展的极其成熟。在信息社会当中,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文字已经渐渐恢复其交流与表达思想的功能。信息交流功能也是需要建立在汉语言文学成果的基础上。社会节奏的快速发展对汉语言文学造成阻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阶段中,文学边缘化现象已经渐渐突出。这虽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也是值得国人深思的问题。
四、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对于语言本质上的性质,功能等方面所归结出来的抽象规律。在这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抽象客体的语言,由于网络平台的存在,得到了比较形象的描绘,在今后,网络也会成为大家创新的一个大平台,并且不断的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网络语言还是具有很多与传统语言不同的方面,以及不规范性,所以人们应当用自己的正确是非观来判断。因为这些区别,网络语言在各个方面会更加灵活,传统的语言文学中,很多习惯会被颠覆,众多名著因此被解构,这样将会带来的更多消极的影响。因为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中,网络语言也发展的很快,所以加入一些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它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五、在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下,汉语言如何应对
信息时代是以网络为特征的,这样也就使得网络语言具有更加突出,重要的地位了,所以对于网络语言,人们不能都拒绝。那些不符合规范也没有实际的语言价值的语言,它们治理的本质并不是网络。第一体现了教育上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教育方式出现了许多问题,进行的是培养一名作家而不是一名优秀的语言使用者,这样无法让大家接受,在别的雨中的冲击下,也降低了人们期待的程度,这样教学不相长的局面下,很多中国学生越来越不会使用汉语言了。
六、结束语
网络语言有好也有坏,就是一把双刃剑。要想使汉语获得永远的发展,网络语言是离不开的,它可以用来促进更新,许多网络语言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他们积极向上,充满朝气。但是,网络语言的缺点也逐渐出现,让网络语言规范的行动变得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13,(3)
[2]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11,(6)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论文 篇4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内容
网络语言的应用基于网络环境发展开发,通过不同网络端口用户的参与,实现网络词汇的传导,进一步增加网络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使网络词汇内容更易于理解,为网络用户的网络交流创设有利的信息传输条件。例如在针对某新闻事件发表自身看法的过程中,选择传统语言词汇相对生硬,容易引起冲突或误会,而语言词汇的应用则可有效的化解矛盾,拉近评论者彼此间的距离。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语言传播存在一定的词汇歧义及误区,在网络语言定义方面环境适应性不足,因此网络语言可传播性较低。
现阶段自媒体网络发展有效的解决传统网络词汇传播性不足问题,使网络语言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加,成为现代汉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应用主要分为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网络语言应用是指利用社会资源及网络资源,对网络语言内容做深度解析,词汇内容深度更高,更符合汉语文学发展的应用需求,现阶段的网络文学发展主要得益于广义网络语言开发。
狭义网络语言应用则更大程度上用于网络社交,即利用网络文化交流方法,对部分流行的网络词语及网络热词加以运用,通过语义重叠及词汇重组实现提高词汇使用的可操控性及辨识度,例如传统词汇中乐呵、光秃、闹哄及轻飘等词汇,语言表述能力不足,而网络用于中的乐呵呵、光秃秃、闹哄哄、轻飘飘等,则可在有效理解作者表达词义内容的同时,提高语言辨识度。一般的网络语言包括网络新词、网络流行语及网络热词三个方面,其中包括旧词新义的词语。网络新词经过网民的广泛使用已不再局限于网络平台,而是深入到公众的实际生产生活。
二、网络语言的发展背景及应用特点
(一)社会网络环境发展背景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交流机会也随之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对汉语词汇的使用愈发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衍生出符合相关人物事件的多种网络新词汇。该类词汇的产生不仅是人类思维创新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对新鲜事物的不断尝试,使网络信息的传导由符号、数字信息及数据参数向文化信息转变。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促使网络新词传播速度不断加快,高强度的使用频次奠定了网络用词在社会环境中传播日益广泛的重要基础,使现代网络词汇传播更具有社会化及文化性特征。
(二)信息化网络普及应用特点
网络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是信息化集成板块,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自我评价的一种衍生品。现代信息化网络传播,更注重文化传导,而文化传导的基础恰好需要通过不同语言及语种的融合加以实现,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体系建设的形成,汉语在网络信息传导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逐步凸显,成为现代信息网络发展的实际构成。网络语言的应用更具良好的时效性及融入性特点,根据网络文化发展内容及社会事件热点话题等选择有关网络词汇,使网络信息的传播更为全面与通俗易懂。例如网络事件的产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普通用词对某一事件的形容已难以充分进行有效的表述,此时便需通过对字体的拆解及谐音的运用来创造新用词,从而替代旧词汇。
例如传统意义上表达愤怒一词,“我操”通过网络词汇发展的演变,从“我靠”到“我倒”语义用词更为文明,且较为生动,便于理解,有利于提升网络用户文化素养,与传统的汉语用词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网络新词的产生通常认可度较高,同时传播速度较快,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因此对相关词汇的使用也更容易进行记录,通过网络的不断发酵与扩散,新词汇逐步被大众所接受,此时相关词汇的运用便愈发广泛,成为各地区网络交流的主要用语,为更好的传播网络语言发展及对汉语言内容的深度整合夯实基础。
(三)年轻群体对于网络语言的运用的实际共鸣
年轻群体是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人群,相对于年轻受众群体而言,中老年群体对于网络新词的接受度较低,接收能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在对相关网络语言应用方面,网络词汇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年轻群体的社交发展方面则有明显的实际优势。对于年轻群体而言,网络语言信息应用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输,而是利用网络语言寻找网络归属感,使其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可找到与自身有文化共鸣的社会群体,所以网络语言应用是一种社会社交方式,对提高年轻一代信息网络交互及网络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自媒体对于网络语言的应用较为频繁,成为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导体,例如对新闻事件内容的阐述,多采用网络语言信息加以表述,部分网络新词需通过了解某些事件后方可理解,对于该类新词的选用主要针对年轻群体进行信息传导,使网络新词的运用更符合特定网络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通过网络新词的使用提高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吸引力,让其在年轻群体中更容易被接受。网络语言的选用必须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使其使用效益及适应性有所提升,保障新词选用不会使读者及阅读人群产生反感或异议,继而将网络语言应用编织成为一种信息化传播模板,以此为网络语言的合理选用创造良好的使用条件。
三、汉语发展环境下的网络语言的发展原则
(一)语言规范原则
网络语言使用虽能够有效提升词语运用的简便性,但其规范性在实际使用中却难以保障,对正常的信息传导易产生一定的信息偏差,因此网络语言运用规范便尤为重要。语言的规范化要从用词语义规范及语句规范等方面入手,使用词更符合汉语发展及使用规范,提高网络用户对汉语言运用的广泛性,避免网络用户在网络语言使用方面出现歧义及语言使用不合理问题。由于现代网络语言覆盖面积较广,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不应停留在小众范围内,应以汉语语言应用发展的大环境为核心,通过不断对网络语言内容的优化提升网络语言使用的精确性及规范性,保障网络语言用词处理处于较为合理的实际范围内。语言规范原则实际上是对网络语言应用的一种标准化管理,使网络语言的传播更为健康积极,其基础内容的设计也更易于被网络用户所接受。汉语应用发展历史久远,其形成语言传导体系较为完善,而网络语言的形成则相对较晚,相关的规范标准尚未形成,需要在我国现有的汉语词汇应用体系下,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加以约束,利用汉语使用语句、语义及词汇内容的原则分析,对现阶段的网络语言用词做深度管理。
(二)语言辨识与应用原则
语言辨识主要是指语句应用辨识度。网络语言的应用通常有特定的语义指向,语言辨识应用原则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网络语言的可理解能力,使网络语言的传播并不仅局限于年轻群体,一方面可以解决网络语言传播内容杂乱及不规范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汉语发展环境下的网络语言广泛使用提供良好契机。早期阶段的汉语文化发展主要以象形文字结构为主,其目的在于体现文字传播的广泛性,通过象形模拟实现对真实场景的还原,网络语言的辨识应用原则同样可结合象形文字发展特点,利用与汉语内容建立互通关系,使汉语象形概念应用更符合现代网络语言的使用需求,采用主动引导方法,潜移默化的改变网络语言传播形式,提升网络语言传播及汉语在网络环境发展应用方面的实际有效性。
四、网络语言发展对于汉语发展的实际影响
(一)积极影响
我国网络语言的传播基于汉语语言传承发展,其发展基础并非是单方面的文化运用,而是通过相互影响实现共同多语种融合发展,所以在网络语言对于汉语传播发展实际上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使汉语在现阶段世界发展环境下更贴近自然,环境可用性及适应性得以增强,更易于现有网络环境发展的使用。传统的汉语运用更多的处于被动使用环境条件,而网络环境的构架则要求网络信息的交互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主动性,因此传统汉语应用在网络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语义误区,网络语言的应用更为全面的将汉语语义进行阐述,使其语义的呈现更为直观,为汉语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推广发展创设有利的信息交互条件。1.网络语言发展弥补现代语言交际应用的不足传统汉语发展文化内涵丰富,但语气用词相对生硬,语句词汇不够柔软,在网络发展环境下高硬度的词汇运用及刻板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必然引起一定的矛盾冲突,而过于柔软的词汇修饰,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又显得较为突兀,因此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汉语网络运用的一种有效调和剂,在充分表达语言内容的同时,更为委婉的将语句信息做全面阐述,有效弥补传统汉语网络信息化发展模式下的基础性问题,使网络社交对于汉语的应用更为科学合理。例如传统汉语言文学中“果酱”一词主要代表由某种水果经化学发酵后,而形成具备可食用特点的调味品。在网络中该词则代表“过奖”反馈他人夸耀信息的一种谦虚表现,从语言表达形式上可有效的弥足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不足。2.网络语言发展进一步丰富汉语文化内容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词汇内容单一,在语言传播方面其权威性较高,但网络实用性不足,未能充分的满足网络多元化发展需求。,而信息网络语言的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运用加以完善,使其在网络平台应用方面更具有柔韧性,充分的解决语义表达不形象及语言表达内容不丰富问题。网络语言的运用环境适应性相比于传统的汉语应用模式优势更为突出,是现代网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构成,语句的使用拟人化特征明显,画面感十足,所以对现代汉语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文化的弥补,使传统汉语文化在网络环境发展传播下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
(二)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应用虽在现代汉语发展方面优势明显,但运用条件并不成熟,词汇内容充斥着诸多的不和谐及不稳定因素,且网络语言应用的时效性较高,对于网络设备使用频次相对较低的社会群体而言,网络语言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而基础传播途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对现代汉语文化的研究分析,对网络语言的运用加以控制及完善,并消除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不良影响,使现代汉语的传播发展具备更多元的民族魅力及特征。
1.网络语言发展使用规范性不高,破坏汉语言文化发展规则网络语言的传播应用较为注重对语义内容的控制,在语言的选择精确的方面相对较低,部分语句用词并不规范,在打破传统语言应用束缚的同时,也带来语言理解能力不足及语言分析能力有限问题,对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对于“美国”一词的用,网络语言将其表述为“米国”,用词内容较为含糊不清,语义内容的阐述与理解多局限于网络环境条件,现实条件下“米国”的概念更多与粮食内容有关,因而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文化并未遵循汉语文化应用规则,而是更多的参考网络语言应用条件,对于年轻一代的汉语教育及汉语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理解误区。
2.网络语言发展区域狭义,内容可理解性及可控性较低网络语言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加强沟通交流能力,解决语言交流障碍,网络语言的发展应用对字母、符号及新兴词汇的应用较为广泛,文字内容呈现更为直白,且隐含的含义较多,并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字面意思,所以网络语言的发展应用通常局限于某一网络信息圈,而无法得到全面性的延展运用。汉语由于囊括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包容性较高,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便捷的网络语言使用环境,同时也产生语义内容不可控及语言信息含义复杂问题,对于未来阶段的汉语文化发展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结语
网络语言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运用可有效提高公众对汉语内容的认知,并为汉语文化广泛传播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但由于网络语言主要基于网络发展环境开发,存在一定的规范性问题,因此对文字应用严谨性要求较高,不仅要充分的发挥出网络语言的运用优势,同时要根据汉语使用标准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加以限制,从而保障网络语言成为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肖慧.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郝韶瑛.谈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创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3):41-42.
[3]石真一.网络语言中单个生僻字的流行现状及成因分析[J].职大学报,2018(05):57-60.
网络语言的影响 篇5
现在,粉丝不是食品,钢丝不是建筑材料,炒作不局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无关……语言已经发展到和词典没有多少关系、类似猜谜和绕口令的时代,如:“一技以博,一机以造,一寂以收,一击以得。“谁能弄得懂这是什么话吗?还有,如斑竹一版主,菌男一俊男、霉女一美女、米国一美国、气死我乐一气死我了,我来乐一我来了等等,如今,这些网络语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已经侵入了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中。网络语言在作文中的使用究竟是利是弊,是否影响人们正确使用汉语。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怎样的影响,在社会上和学校里都有不同争议。对此,教师应该首先端正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识,将网络语言有选择性的、有效的运用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一、网络语言在写作中的运用现状
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具有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的特征,如直接使用数字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言简意赅、方便快捷、幽默诙谐,大大促进了网络交流的有趣性。网络语言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趋于口语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语序也不受限,因而受到众多青少年的追捧,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极大的影响着人们。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入侵写作。虽然中考作文没有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作出明文规定,但它实际上却影响着作文分数的评判,一些中考专家善意提醒广大考生慎用网络语言,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入侵”作文,直接影响汉语规范。在一篇文章中,一位学生在一篇记叙文中是这样写道的:“昨晚,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到我家吃饭。在饭桌上,他们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几口饭,就跟他们886,到QQ上给我的MM打帖子去了。”可见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摩擦日益明显,贸然把网络语言写进作文,把网络语言当成常用语,常常会引发了许多误 1
会和笑话。若长此以往,正规汉文学习实在堪忧,作文教学也将越来越难进行下去。
二、网络语言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
网络语言“入侵”了学生作文,许多人表达的是担心。据调查,一些人持有的观点是,写作文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在作文中使用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不利于学生学习规范用语。而网络语言的核心特点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快速口语”,很多情况下既不注重语法,对遣词造句也缺乏精心考虑,一味地追求简便、快捷。学生正处于语言文字的学习阶段,如果平时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随意省略、随意用错别字等,难免会对正确、规范的语言学习和使用造成影响,并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影响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和提高。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冲击。
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既然产生于网络,使用也应限于网络,如果非要带进现实生活中,则是荒谬的、不可行的,而对于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语言文字的作文,网络语言更应该被视为毒芥。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形成健康规范的语言文字习惯必定产生不良影响。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网络语言,有学者认为:“文体和字体的演进都是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相联系,网络出现后形成了网络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与时俱进的。”可见,这类学者对网络语言及其运用是基本肯定的,对待网络语言宽容、顺其发展,实际上是维护了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约定俗成的,在特定的群体内使用的,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味地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教育的动力源于学生的生活。要想让他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就不可能不让他们零距离接触社会,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实践,因此,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与策略
面对这一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味拒绝,也不能
全盘接受,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识。
(一)正视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出现遵循语言的发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让网民们能够运用更加简单易懂的符号和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它的诙谐性也无形中缓解了人们在网络之外的重大压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对于学生来说,赋予同样的词语以不同的意思,也是一种创新,如“恐龙”,原意是指一种已经灭绝的珍贵动物,但网络上赋予它指代“长得极丑的人”。虽然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不能普遍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它存在的利处。作为一个教育者,更应该对其一分为二,既要认识到它的弊处,也要承认它的利处。
(二)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了解网络语言,在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引导过程中激发学生潜能
网络语言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学会网络语言有助于和学生沟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也才可能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导。更多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能成为时髦语言的“菜鸟”,要成为精通学生网络语言的“大虾”,才有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如果处理得当,网络语言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关系,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学生当然会更愿意亲近与他们有共同语言的老师。
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多关注时事,了解潮流,才能理解孩子的语言,搭起沟通的桥梁。而不应该一昧的责怪批判网络语言毒害孩子。一个要看学生的作文用网络词语是不是用的恰当,如果是用的恰当的话,那么家长看不懂,不能因为家长看不懂就说他用的不恰当。那么,需要看懂的人看懂就行了,达到交际目的就行了。如果家长还需要关心这个事,也可以上上网,也了解了解,跟孩子共同的东西更多一点,就会起到引导孩子的作
用。当孩子有了教师和家长的的理解和认同感,才会放下自己的反抗,才有机会发掘出自己潜在的语言能力,使作文充满活力而不乏闪光点。
(三)加强学生的网络语言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
语言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在多方面作一些尝试,如利用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教育;开放校园绿色网吧,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网络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等等。
写作是讲究语言和技巧的,最终要靠深度、文采、灵气取胜,适当运用一些已经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网络语言也是为了突出作文的表达效果,我们不提倡中学生在作文中过度使用网络语言。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教会他们从网络语言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名篇佳作中汲取营养。
四、利用网络语言激发、培养写作能力
首先,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网络语言的新颖性本身就吸引着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模仿网络语言的特点,鼓励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搞笑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从旁协助取材和变通,如一位学生想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他看到由于抢占食堂位置事件而引发的群架而感到宽容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可以引导学生将事件诙谐化,并以此为话题让学生自由命题,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第二,重视作文写法的指导。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应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败笔和成功之处,如学生采用了一句通俗又诙谐的网络语言来替代了规范的比喻,批改时给我们映象很深刻,我们就应
该指出来,并鼓励学生创新。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写好作文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难了。素材的记忆可以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将要识记的素材简单化,让学生在记忆时能够快速有效。也可以将一些关键词转化成网络语言中常见的有趣、新奇的词语,来有效积累素材的效果。
总之,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尽量减少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养成灵活、规范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就是大家在聊天室里面约定俗成的,它不应该被完全否定。虽然网络语言出现在写作中,影响了规范文,但随着网络语言的盛行,越来越多人表示接受网络语言出现在写作中。无论是在教育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对待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一种语言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衡量规范的标准,就是看交际到位的程度,而网络语言明显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至于学生把它写进作文中也是未尝不可的,重要的是看他如何运用,用的度和效果如何。对此,教育者只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便可。
参考文献
网络流行的语言语录 篇6
2) 当我们带着理想在社会里转,所有的棱角都被磨了个遍!于是乎总结出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真理:生活将我们磨圆,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滚得更远啊!
3) 我那残破不堪的青春的爱情,一再的被我自己毫无忌惮的伤害着。怎样的疼痛,才会让我清醒认识到很多东西亦在我缅怀的时候,已经不存在了?我是否要真正的爱自己一次?
4) 在乎和伤心似乎是一个不分离的组合,在乎多了,伤的自然就多了。
5)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罪恶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
6) 我们要么使自己痛苦不堪,要么使自己强大无比,而这两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差不多的。
7) 过于悲痛的一切,只是有时候会非常怀念。
8) 如果你每天都在重复过去做过事情,那么你将只会获得已经拥有的东西。
9) 我就是我,没人非要你喜欢。
10)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 网络流行经典语录
★ 网络流行语录
★ 网络流行励志语录
★ 经典网络流行语录9
★ 网络流行词语盘点
★ 爆笑网络流行语录
★ 网络流行的经典个性签名
★ 当下流行的经典网络语录
★ 网络流行的唯美经典语句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网络语言,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 我国网络用户从1996年的15万到2011年已达5.13亿, 上网用户的这种爆炸性增长, 说明网络交流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衍生出了独特的网络语言文化景观, 这种全新的语言模式, 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语文生活。
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的新视野, 其大有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世界之势, “给力”一词蹿红网络后, 就曾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上。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出现, 可见网络语言走向日常生活的强烈趋势。一个新的网络语言时代已经到来, 网络语言给现代汉语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从刚兴起, 到如今的风靡一时, 表现出了持久的生命力, 网络语言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 就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也对汉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1、表达更生动
“网络语言的产生要从1982年9月20日说起, IBM公司的研究员斯科特·法尔曼在BBS上留言的时候, 突然灵机一动在文末附上一个‘:) ’。从此, 冷冰冰、技术化的电脑就‘笑’了起来。”[1]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符号语言, 由人们用各种字符连缀组成, 如^-^ (表示微笑) 等, 并扩展到了QQ表情、图片等, 这种类似脸谱的象形符号, 可谓是现代版的“象形文字”,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让人一目了然。这样“眉目传情”的表达比起文字更能传达出人们的情绪, 使网络交流更富有人情味, 也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2、表达更多样
语言是处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事物, 总会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就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
首先, 网络语言的形式多样, 有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聊天等, 这些形式给语言表达创造了多条快速、高效的渠道, 使语言表达更多样。
其次, 网络语言的多样性还在于新创了很多词。从广义的网络语言来说, 有些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专业新词如鼠标、点击、链接等已走进日常生活, 成为高频使用的词汇。
还有一些是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新词, 如数字谐音的词语, 像“88”代表“拜拜”, “55”代表“呜呜”等。还有字母词, 如“BT”是“变态”的缩略, “GG”指“哥哥”等。还有网民创造的汉语新词, 如“灌水”指随便写没价值的东西, 而“造砖”则指用心写好文章。这些创新的语词, 使语言表达更多样。
现代社会提倡的个性和创新在网络语言里有了极致的再现, 这些个性的表达无疑是对传统汉语表达的一种创新, “这种创新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 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重要动力和途径。”[2]这些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3、表达更有趣
网民把网络当做休闲的场所, 在网络上随意调侃, 故意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词, 使语言表达更具趣味性。
网络语言的新奇、幽默的特点, 深为网民所喜爱。如“拍砖”指提出反对的看法, “驴友”指自助游的朋友等, 不仅在网络上频繁出现, 在杂志、报纸等媒体中也风靡一时。网络语言能在青年朋友中广受欢迎, 并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渗透, 其趣味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4、表达更简约
有学者认为“作为信息载体, 语言文字必须具备简明精约的品质。”[3] (P45)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 网络世界里更是争分夺秒, 就要求网络语言更简洁, 才符合语言发展的基本特性。网民在网络交流中用字尽量节俭, 并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限制, 创造了新的形音义结合体, 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 提高了文字输入和交流的速度, 符合现代人追求快节奏的心态, 也符合文字发展简明精约的要求, 大大简化了语言的表达。
总之, 网络语言在诸多方面是对汉语言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也使汉语言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向更广阔的地域发展。
二、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新奇、个性的特征, 与传统汉语言的规范化大相径庭。虚拟空间里人们言说的随意性, 不注意规范等使网络语言对汉语言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词语畸型变异
网民们不再用传统的表达, 而倾向用英文、汉语拼音和数字来搞文字游戏, 如“反对”叫“拍”, “G8”指“GOODBYE”等, 这种杂糅的用法, 使交流就像游戏, 造成了语义表达不清的消极作用, 增加了人们交流的困难。
2、词语故意误解
网络的娱乐性使许多网民为了显示独特的创意, 而故意改变语词最初的意义, 大有调侃戏谑的意味。如“黄昏恋”故意说是“晚上去锻炼身体”, “贤惠”故意指“闲着什么都不会”等。人为地曲解词语, 造成了理解的混乱, 增加了交际的困难。
3、语音误读变异
网民为了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而故意改变语词的读音, 如把“人”叫“银”, “喜欢”叫“稀饭”等。语音连读词也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 如把“这样子”写成“酱紫”等。这种故意误读, 不仅不便交流, 更是对人们的误导。有些出于“娱乐”的目的, 但很可能就造成了“愚乐”的恶果。
4、语法使用失范
网络语言表现出对传统语法的背叛,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构词法, 各种语言元素混杂在一起, 语序也不受限制, 如“你走先”“人来了都”等。再如“I服了U”、“joking de”、“奋斗ing”, 这些中英混杂的网语更违反了汉语规范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则, 造成语法规范的混乱。
5、影响青少年的用语习惯
随着青少年网民不断增加, 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会使正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中小学生错误地理解和使用汉字。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出现大量火星文, 故意使用错别字和一些偏离传统语言习惯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短短几年已悄然改变了学生的说话和写作方式, 这种大杂烩式的语言, 已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规范用语。
从以上诸多方面, 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不规范, 确实给汉语言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 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 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 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西贝.世纪语言之战:网络语言VS规范汉语[N], 科学之友, 2005, 5.
[2]、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 (3)
网络语言的影响 篇8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语言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人群越来越广泛,网络语言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方便交流、节省时间、容易理解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互动性。网络语言的兴起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为了汉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要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以下是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的分析:
网络环境下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更加便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越来越普遍,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变得更加方便,一方面网络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的发展模式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阅读模式中以书刊、报纸、杂志等纸质书籍为主要阅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人们阅读的方式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人们阅读的时间、地点、方式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灵活多变的阅读方式既能节省时间,又提高了阅读效率。另一方面,传统阅读方式中,很多国外的文学作品大众人群很难接触到,而现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影响。网络语言是网友在聊天、吐槽、评论、留言等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网络语言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其表达方式能够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言简意赅的表达人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网络语言的使用人群大部分是青年人,青年人与网络接触频繁,且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是网络语言的重要传播和发明者。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多样化,通过数字、谐音、缩略词、拼音等形式赋予原有词汇新的内涵和意义,应用于不同语言环境和场合,打破了传统语言结构的组织形式,语言交流上更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语言文化交流得到了迅速发展。如网络语言“脑洞大开”,脑洞是脑补的衍生词,脑洞越大越需要脑补,指头脑中对某些未发生的情节进行想象,也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补充新知识的意思。再如,近几年一直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囵”,在网络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现实生活中还将其应用到电影作品中,如《一路囵途》、《泰囵》、《港囵》等一系列的囵类题材电影,生动、形象的将人的无奈、尴尬、窘迫表达出来,“囵”字因外形与人的表情很像,还产生了很多网络表情包,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囵”字具有不同含义。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迅速流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也加强了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尤其是在作文题材中教师会适当的引入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将网络语言发挥在汉语言文学中,加强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消极影响。网络语言在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同时,也带了一些消极影响。首先,网络语言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对词汇的创新打破了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和规范,甚至一部分网络语言歪曲了汉语言原本的涵义,一些网络语言为了追求新奇,会故意用错别字、谐音字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言文学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长期大量的使用和接触网络语言会养成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的坏习惯。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网络语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客观、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的应用。首先网络语言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要正确的区分网络语言的利弊,加强网络语言的正确和适当使用,避免因模仿网络用语,改变汉语言文学的规范,尤其是在青少年文化基础学习过程中,更要规范青少年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形式,谨慎使用网络语言,以便将二者混淆。其次,摒弃网络语言中负面的、落后的、不规范、低俗的网络用语,避免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带入到生活交流中,随着网络文化的公开性和互动性,人们应该具备分清网络语言使用利弊的慧眼。将这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发挥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和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实现语言文化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和扩大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力度,优化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净化汉语语言环境。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语言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环境,网络语言的创新为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言文学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推动汉语言文学走向国际化,与此同时对汉语言文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打破了汉语言文学的使用规范,所以,必须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