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财产

2024-09-23

私有财产(通用9篇)

私有财产 篇1

财产权利是我国公民非常重要的权利之一,公民合法的财产是不容被侵犯的,而财产的所有权是可以处置个人财产的,例如转让、赠与等,那么转移私有财产是不是属于非法转移财产?

转移私有财产属于非法转移财产吗

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财产的所有权是有权处置个人合法财产的,如果么有财产是合法的,转移私有财产是不会构成非法转移财产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十九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四十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什么是恶意转移财产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三)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五)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个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的。

这其中,“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

私有财产 篇2

一、为什么要修改有关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

(一) 修改有关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向前发展的需要

宪法中首次提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说明了保护所有的财产权, 私有的财产权就不会你以前一样不受重视, 从而获得了和公有财产权一样的法律地位。私有财产权单独提出是要和公有财产得到同等保护。1、保护私有财产就是保护人权的体现。私有财产的安全是人身自由的前提。如果得不到保护, 别的权利和自由就保不住了。另一方面, 财产权利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物质基础, 构成了全部人权的基础。2、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是政治文明——民主宪政权制的突出表现。3、私有财产有的保护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二) 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完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规范

从改革开放到我国加入世贸易, 中国的经济开始融入到全球一体化之中, 而要与全球经验接轨, 首先要保证财产权利的平等。财产权利是公平的市场交易的基础。要是财产权利不平等平交易和公平竞争就得不到保证。

二、我国现在的法律对私有财产保护的不足

我国现在的法律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正在足步加强, 但仍然存在一些缺位的地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方面存在区别。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以及公民的财产, 在当今社会, 国家和集体、公民的财产是受法律保护, 但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一些社会团体法人等这些组织的财产保护的力度还不够。

(二) 有关私有财产权的保障规范体系不完整

相比西方国家, 我国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缺乏规范性, 《中外合资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都有国家对合营及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 在特殊情况下, 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对合营及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 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在对私有财产和企业等组织及实行征收也应给予补偿, 在宪法中没有提到。使私有企业等组织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不利于社会之稳定。

我国普通法律有关征用私有财产予以补偿的规定, 也存在缺陷, 比如对外商投资征用予以补偿的法律和国际不能有效接轨;而国内法律相互之间的有关规定也不一样。现行法律对公民私有财产征用予以损害补偿的条款也不够系统。

(三) 国家赔偿制度和完善且具体的司法救济

放眼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在社会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发生矛盾时都会采取社会公共利益为上的原则, 在社会公共利益确实需要时, 应当允许实行征收私有财产权。但是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健全, 对公共利益的定位不够准确, 现实生活中政府借社会利益需要之名侵犯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在不时发生, 比如强制和集体土地征用虽然现以经引起政府重视并提出了禁止但法律上的保护还不够完善。另外, 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的素质的高低也是私有财产权受侵害的重要原因。权利得不到救济就不再是权利, “私权利和公权利的碰撞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公权利相比, 私权利也总是脆弱的, 难以对抗强大的公权力”。所以, 有效的司法救济和赔偿制度是公民在财产权遭受公权侵害之后可以得到保护和恢复。与此同时进一步有效的阻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

(四) 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位不清楚, 私有财产的宪法地位有待提高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 是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布来克斯提出:“财产、生命和自由, 这是每个英国人所固有的权利”他把财产权看成是人的固有的权利。1789年《人权宣言》第2条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自然的、不可消灭的人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权, 安全和反抗压迫。所以,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宪法中, 有关财产权保障的规定一般都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之中。我国宪法有关公民财产权保障规定是置于第一章总纲部分, 融入宪法有关社会经济制度的规范体系之中。从这一点来看, 我国宪法并没有把财产权以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给予保障, 这就难以防止国家权力对公民财产权的不当侵害。再有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与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地位高低不同。我国宪法第12条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与宪法第13条相比较, 现行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评价更为积极, 就保障的程度而言, 两种保障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倾斜性。这种保障机制反而对公共财产的保护不利。

综上所述:只有给两者的宪法地位平等时, 市场竞争机制才会相对平衡, 各市场主体才能基于对利益的合理期待而焕发出创造财富的精神, 最终使国有资产不流失的状态下得到增值, 对公共财产的法律保护的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当前, 我国私有财产法律制度依然存在缺陷,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完善我国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法律对私有财产规定的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具体方法:除了对私有财产的最高层次的宪法保护外, 还应有第二层次的民法、行政法、刑法保护, 第三层次的单行法保护。以期完善我国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 真正落实了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真正的保证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孩子不是私有财产 篇3

上次数学考试,小桐考砸了。我看着那个鲜红的80分,再一细看,有几道题明显是因为粗心导致出错,便火冒三丈:“你看看你,这样的题都出错,以后怎么考大学?要是你像我一样当会计,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财产……”小桐不服气地顶撞:“粗心了我承认,但哪有人不犯错的?”看到她振振有词的模样,我顿时失去了斗志。

后来她把错题全部改了过来,不会的上网请教了同学。虽然她是和我斗气,偏不找我这个当会计的妈妈教,但看在她积极改正的态度上,我又感到欣慰不少。哪知,我建议她去上数学补习班,她又跟我顶撞起来:“妈,拜托您掂量下我的书包,多重您知道吗?我每天放学回家,有多累您知道吗?还去上补习班,您是不是想让您的女儿爆炸啊?”我傻眼了,这还是那个温顺乖巧的女儿吗,怎么像头愤怒的小狮子?

于是,我们达成了协议,下次考试考90分以上,就不用去上补习班;反之,一定得去。看得出来,她对这个协议还是颇为满意。

令我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我们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她开开心心地与同学约好去买衣服,然后伸手向我要钱。我赶紧换好衣服,准备带她去买。于是,她的嘴撅起来了,说:“我都多大了?我和同学一起去买,就是为了放松,你为什么要跟着呀?”我解释说怕她们买不好。结果她大叫起来:“妈妈,我是您的私有财产吗?我做什么您都要管着我,让我感觉一点自由都没有。您能不能退一步,信任我,就像那个协议一样,我做不好时,再按您的方法办?”

浅议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刑法保护 篇4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浅议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刑法保护

摘要:财产权利是个人权利的基础,私有财产权已成为现代人权的重要内容,物权作为财产权的两大基石之一,应加强其刑法保护力度,从而切实地保护好公民的私有财产。本文从物权上的所有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的现状,指出其缺陷所在,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对象的,能带来社会生活利益的全部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其他财产权(如知识产权等)。财产权中的物权主要是为大陆法系的民法所采纳的概念,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的有体物的财产权利,和债权一起构成财产权的两大基石。所谓直接支配是指权利人无须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就能够依自己的意志依法直接占有、使用其物,或采取其它的支配方式,所有人和使用权人在依法行使其权利时,一般不需要取得义务人的同意,也不需要义务人的辅助。物权一般分为三类,即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相对于权利内容受到限制的其它物权而言(如土地使用权等),所有权是“完全物权”,而其它物权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所有权的权能,没有法律的依据和所有人的授权,其他物权人不能行使处分权。

从这三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所有权是财产权的核心,新宪法修正后,要想将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落到实处,加强对所有权的刑法保护无疑对整个私有财产的全面、充分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在整个财产权的保护面前竖立起一道最坚实的屏障。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一、刑法保护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正当性理由

《宪法》赋予了公民在政治、社会、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权利,而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并称为公民三大基本权利的财产权作为公民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权利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现行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作出了重要修改,进一步明确规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此举在笔者看来至少具有以下二点意义:第一,肯定了私有财产应有的法律地位。以前的宪法仅仅停留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的层面,而比合法收入含义更为广泛的私有财产被忽略了,从而使得大量而普遍的私有财产在宪法和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这次宪法修正案使得这种尴尬的状况有所改观。第二,将使我国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并因此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私有财产已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使我国经济获得更长久的发展。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科学内涵,充分地保护好公民的私有财产。但私有财产并非一个空泛的概念,物权就是它最主要的法律内涵。物权正式付诸于成文法典是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第307条:“物权,是属于个人财产上的权利,可以对抗任何人。”可见,它一出现就进一步明确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而所有权作为物权的核心权力更应受到保护。然而与欧陆国家在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方面走过的道路不同,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几千年的奴隶制统治,在这种封建统治中对公权益相当重视,而对私权利、对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则缺乏严格的制度予以调整和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权益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由于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走了不少弯路。公民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生活中公民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屡屡遭受不同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方面的侵犯更凸显出法律对其保护的苍白无力,甚至经常出现以社会公共利益需求为理由,借政府公权力之手为商业利益群体违法征用农民土地和滥拆居民住房事件,将公民财产所有权遭受侵害的一幕幕演绎到了极致。在第一次规范(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不能进行强有力的保障的情况下,刑法这作为其它部门法的补充法和保障法的第二次规范应挺身而出,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有权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所说的“恒产”是指稳定的私有财产,假如没有稳定的私产,一般人就会心神动摇,社会就不会稳定。可如果有私产却得不到国家法律充分地予以保护,社会也不会稳定。作为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刑法为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责无旁贷。所以,在当前私有财产还得不到充分保护的情形下,修改完善刑法,加强对其刑法保护乃当务之急。

二、我国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的状况

犯罪是侵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就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保护。从我国历代的立法来看,都注重于用刑法来维护社会的统治。由于古代民法极不发达,而且对侵犯财产的形态也比较单一,在立法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财产权就等同于所有权。古代统治阶级通过刑法来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也就是对其所有权的保护,来维护其阶级统治,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刑法对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历史沿革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也就有了相关的规定,我国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当时的《夏书》说:“昏墨贼条,皋陶之刑也。”这里的“昏”指“恶而掠美为昏”可见夏代已有强盗罪的规定。到了西周,奴录制社会的统治阶级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更为重视。《品刑》和《尚书·大传》都对侵犯财产罪有相关规定。

春秋战国时期,李悝认为:“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在他制定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中,以《盗》为首篇,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对惩治私有财产犯罪的重视,这也对后世立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汉代,刘邦著名的《约法三章》就有“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规定来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三国二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规定对侵犯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处以严刑,并且株连九族。如北周明确规定:“持杖群盗,一匹以上,不持杖群盗五匹以上,皆死”。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法律发展得相当完备。《唐律疏议》不仅为后世立法的楷模,更远达日、朝等国为其立法所借鉴。在侵犯财产罪方面,《唐律疏议》专设《贼盗律》一篇,依《贼盗律》规定,侵犯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盗”,即“公取、窃取皆为盗”。《唐律疏议》规定:“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窃取,谓方便私窃其财,皆名为盗。”除盗罪外,唐律还规定有其它的侵犯财产罪,如《唐律》规定了对执持人质求赎财物、恐吓取人财物的惩处,前者重于强盗罪,后者重于窃盗罪;对以诈骗、隐瞒等手段侵犯私有财产的,对私自挪用受寄财物、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遗失物等侵占他人财物的,《唐律》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可见,《唐律》的立法技术已达很高的水准。

宋朝也承袭了唐朝的制度,贼盗罪也分为强盗和窃盗两种。《宋刑统·贼盗律》规定:“擒获强盗,不论有赃无赃,并集众决杀。”“对窃盗,赃满五贯,处死。”并且,对贼盗共同犯罪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处罚原则。《贼盗律》规定“诸共盗者,并赃论。”

元代对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采取重刑原则,但到明代立法,则对侵犯财产罪注意根据情节(包括数额)等轻重来进行处罚。如《大明律·刑律》规定:“凡强盗已行而不得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对于窃盗,一般依得财多少惩治,监守自盗以及盗制书、印信、内府财物等情节严重者可以处死,盗亲属财物和本家同居之人财物可减轻处罚;毁坏财物根据毁坏程度决定刑罚,诈欺官私财物者,“计赃准窃盗论,免剌”,侵占财物的,依侵占财物数量多少确定刑罚。

清代的侵犯财产罪的立法更具有现代意义,制定了强盗罪、窃盗罪、诈欺官私取财罪、白昼抢夺罪、恐吓取财罪一系列罪名来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对新中国的刑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可以看出历朝以来的立法表明统治阶级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甚为重视,统治阶级通过严刑峻罚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现行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的立法状况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新刑法为了加强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在分则的第5章侵犯财产罪整章都做了规定,对种种侵犯私有财产所有权的行为进行惩罚。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就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是一种支配权,其4项权能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一起构成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侵犯财产罪多数情况下是对财产所有权全部权能的侵犯,但由于所有权能与所有权整体之间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所有权任一权能的侵犯同样是对所有权的侵犯。

在侵犯财产罪这章里,规定了12种侵犯财产罪,对抢劫、盗窃、诈骗、抢夺、聚众哄抢、侵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挪用特定款物、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等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可以适用除剥夺政治权利之外的其它所有主刑和附加刑,这些都体现出刑法对所有权的保护。

三、外国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与我国现行刑法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规定不同,外国刑法在保护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当中,对其犯罪对象作了动产与不动产的明确的规定,既对其作了概括性区分,还对不动产犯罪对象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了具体的指明,表述主要有建筑物、房屋、住宅等。在有的国家的刑法典里虽然没有“不动产”的概念表述,却规定了具体的不动产形式。各国刑法对不动产犯罪对象的规定散见于其刑法典分则,对财产所有权的侵害都涉及到不动产所有权的占有、处分、使用、收益四个权能。具体列举如下: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瑞士刑法典对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对象明确区分为动产与不动产。第137条盗窃罪,和138条轻微盗窃罪,第140条侵占罪,第141条侵占自己取得或发现之物罪,第143物之夺取罪中,都明文规定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而在第147条侵占或夺取质物留置中,其规定的犯罪对象既有动产也有不动产。

西班牙刑法典在侵犯财产之罪序列中使用了动产概念。如第500条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没有使用不动产概念,但从有关罪名的具体表述中可以清楚地加以辨别。如在篡夺罪中,第517条规定“对别人使用暴力或恐吓占据其动产、或篡夺所有权属于别人房地产的行为,房地产明显为不动产。第547-556条规定的纵火罪中,在犯罪对象中明列了如造船厂、军火库、博物馆、村庄、戏院、教堂、公共建筑物、住宅等不动产的具体形式。

巴西刑法典在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中使用了动产、不动产和财产三个概念。偷盗罪、抢劫罪和非法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篡夺罪则明确规定有不动产的犯罪对象,损坏罪的犯罪对象为财产,财产可以理解包括动产和产。

德国刑法典也对动产与不动产作了明确区分。如第242条盗窃罪只能盗窃他人动产,第246条侵占罪既可以侵占他人动产,也可以侵占他人不动产。

意大利刑法典在第13章“侵犯财产罪”中将犯罪对象明确区分为动产与不动产。盗窃和抢劫都只能针对动产,而专门针对不动产犯罪有第631条侵占罪,第 632条改变水道和和改变地点状态罪,第633条侵入土地或建筑物罪,第634条以暴力干扰对不动产的占有罪,第636条在他人土地上引入或遗弃动物和随意放牧罪,第637条擅自进入他人土地罪等。既可以针对动产也可以针对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不动产的有第635条损坏罪,即“毁坏,损耗,破坏他人的动产或不动产的或者使之完全或部分不可使用的行为”。

国外刑法典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是既充分又全面的,使得日常生活中种种侵犯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都有机应的罪名予以惩治,值得我国立法很好地借签。随着犯罪现象的愈演愈烈,犯罪对象的多样化,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应随之加大。所以现行刑法应相应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自身才能很好地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不受侵犯。

四、现行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方面的缺陷

(一)与公共财产相比,私有财产所有权没有受到刑法的平等保护

我国现行《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虽然与《宪法》第十二条的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相比,只是少了神圣两个字,但在立法上则明显地表现出对二者的保护有所侧重,笔者就以《刑法》第271条、第272条为例,加以阐述说明。

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法定最高刑为15年有期徒刑和并处没收财产。而同一部刑法中对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共财物的,按贪污罪定罪处罚,法定最高刑却为死刑。根据有权的司法解释规定,涉嫌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至10000元之间的,应予追诉,在沿海经济发在地位,涉嫌职务侵占罪的,追究诉起点是8000到 10000元;而贪污罪的追究起点是5000元,如果情节严重(如多次贪污不思悔改等)不足5000元也可以被起诉。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换句话说,如果是职务侵占私有财产的,数额为7000元也有可能不被追诉,如果是贪污公共财产,数额为4000元的话也有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

同样,根据《刑法》第272条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挪用公款罪的最高期限为无期徒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公私财产保护的不平等性程度可见一斑了。

(二)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没有明确区分地产和不动产,从而导致对不动产所有权的保护远远不够

动产与不动产作为物权法中对“物”的一种分类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罗马法学家彼得罗·彭梵得在《罗马法教科书》中说“在每一种法中都有一个对物的最基本的划分„„这种基本的划分在现代法中表现为动产和不动产之分”。法国物权法继承了罗马法关于物权的这种划分方法,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动产与不动产是法国民法上对财产最为重要的基本分类,这一分类是《法国民法典》编撰时期法国统治者有关物权的立法思想的重要反映。即使在法国现代物权法,其仍然不失为财产的主要分类之一。动产和不动产的划分对整个《德国民法典》,尤其是对德国民法物权体系也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动产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一般不存在疑问,但不动产能否成为侵犯财产罪对象而受到刑法保护呢?各国刑法理论和立法规定不尽一致。自罗马法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盗罪(盗取罪)的客体只限于动产,联邦德国、瑞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的学说,立法均如此认为或规定,但现在赞同盗窃不动产具有可罚性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陈朴生认为:“夺取罪(包括盗窃、抢夺、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强盗、恐吓等罪),重在排除他人对于其物的支配,而移置于其自己或第三人支配之下,其行为之本质,在于移转其物之支配,并不以移转其物或变动其物之处所为必需,称物,本包括动产与不动产,虽其犯罪动机并不相同,而其客体之财物则无二致”。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盗窃、抢劫罪的犯罪对象一般说来不能包括房屋等不动产,而诈骗罪、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则包括不动产。笔者认为,不动产可以成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受刑法保护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受侵犯财产罪行为的性质、特点的限制,抢劫、抢夺、挪用资金、聚众哄抢、挪用特定款物等的对象只能是动产,不包括不动产,即不动产不能成为所有侵犯财产罪的对象。

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动产与不动产的概念,从而使得刑法对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也没有明确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在侵犯财产罪一章的12个罪名中有9个罪名将犯罪对象明文规定为财物,各有1个罪名将犯罪对象规定为“资金”、“财物”、“机器设备及耕畜”。在这些犯罪对象中“资金”、“耕畜”是典型的动产,“款物”是资金和财物的结合,具有动产色彩,也可以勉强把房屋和设施等不动产包含进去,但恐怕不能包含全部。至于“机器设备”包括在工具,农(副)业、渔(养殖)业、林业、牧业及手工业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各种机器、仪器、仪表、交通工具等,也很难理解不动产。可见,使用“财物”概念没有很好地全面反映侵犯财产所有权的实际情况。

由于犯罪对象没有明确规定动产和不动产,从而出现了类似于抢劫罪对象是否包括不动产的争议,也使得对不动产所有权的保护甚为不力。实践中,已经出现种种严重侵犯公民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如公然强占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房屋甚至采用暴力、胁迫、勒索手段逼其交出产权证书,盗窃、抢劫、抢夺和毁灭他人房产证书,故意毁灭、损坏或污损他人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房屋等。即使在2004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保护私有财产写进宪法后,以房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屋拆迁为主要方式侵犯公民不动产所有权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从湖南嘉禾的野蛮拆迁到沈阳公民董国明被拆迁公司困在自己家中27个日夜,从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拿到合法房产证的业主被强制拆迁到浙江滥岭市松门镇的非法拆迁,一个个悲剧在世人面前上演,而刑法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加以保护,使得不动产所有权的保护成为了当前刑法的软肋。

(三)现行刑法对所有权内容的保护面过于狭窄

即使侵犯财产罪的一些犯罪对象可以被理解成包括不动产,有关的罪名也表现出重处分权轻其他权能、对不动产所有权内容的保护面狭窄的缺陷。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以“非法占有当为目的”,这里的占有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财产所有权能之一的“占有”,即对财产的实际控制;二是作为财产所有权核心权能的处分,即使得所有权人实际丧失对财产的处分权。行为人并不是为了占有而占有,而是为了使用、收益或为了取得处分权,或单纯为了使所有权人丧失处分权。无论哪一种情况,行为人都在客观上使所有权人实际丧失了处分财产的权能。所以,上述犯罪直接侵犯的实际是所有权中的占有和处分两项权能,使得现行刑法对这些罪名的设置而加以保护的不动产所有权权能自然也仅限于这两项权能,对那些强住他人房屋、强行将他人房屋出租获利等只是非法使用或非法收益而不“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况不能通过刑法的相关规定加以惩治。

企业私有云建设方案 篇5

随着云计算发展越来越迅速,IT企业是不进则退,日新月异的速度很快,逼得你不得不时刻创新,这是由资料站为您准备的企业私有云建设方案,鉴于云计算技术本身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但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各种IT问题又是每天当你睁开眼睛就会扑面而来。对于大企业来讲,他们所面临的这样一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把企业的IT问题,直接归置到一个运维上来讲,首先我们会看到对于新的业务需求来讲,协作或授权的用户,这些都是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越来越大,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在IT环境当中会共享你的资源,怎么样这些用户在网络当中既参与又保证安全。在企业发展当中,特别是中国企业,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SLA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对企业要求会越来越高,特别是500强企业,或者强的企业。

第二就是合作。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聚焦在物联网大旗下,这样的认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移动的企业方案。你只有把所有的应用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云的能力。因为同样有一些基本信息将是简单易懂的。比如我现在在这里讲我的PPT,但是正好我有一个电话过来,我需要到外面去。但如果在未来我不想丢失这些信息的话,我在手机上按一个扭,这个PPT就到我的手机里,或者我到汽车上,大会的演讲可以通过汽车喇叭讲出来,当我走向公司电梯的时候,这些信息还在我的手机当中,到了我公司的桌面上,然后我通过一个按纽,我公司的电脑屏幕上,我这边所有的场景还继续保留,那这些无缝连接背后所要求的`是巨大的运算能力,它要支撑软件运行,要支撑存储的快速转移,以及在不同的曲折网格当中变化,所有这些都是对云计算击打的输出。

有可能在往后几年,对这种需求我们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看的还是同样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在潜移默化当中会更加的便利。技术快速发展将远远超过我们生活对它的要求。

这些核心理念将会主导我们的生活,对企业来讲同样的安全与管理,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领域。

德国电信T-Syetems,专门负责为企业提供端对端的供应商。今年IDC把德国电信评价为在欧洲领先的云服务供应商。我们到目前为止是SAP云服务供应商,在全球有90多个数据中心。

德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们一直说云平台有三层,有物理层、虚拟化层、应用层、从德国来讲有一层叫动态服务层,这层是具有德电IT特定的领域,我们基于这样的能力,可以整合所有的产品和软件,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可整体运维的环境。

目前我们在全球也架构了,我们称之为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在这个中心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数据中心功能,通过降低50-70%传统的设备,也就是说服务器可以打幅度降低,但是继续保持它原来的功能,这是我们认为在目前云计算发展历史当中一个比较大的贡献,将是未来的一个巨大方向。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也知道很多电信运营商在很多地方选地建数据中心,现在我们很多数据中心,即使我们用有云功能的产品,但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中心,如果我们把数据中心规模降低60%,但它还能提供原有规模功能的话,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不管对设备,还是投入和金融成本,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私有房屋买卖合同书范本 篇6

出卖方: 以下简称甲方)购买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国家有关房产的规定,甲、乙双方协商,达成本合同,具体规定如下:

一、乙方购买甲方坐落在 号房屋,建筑面积为______平方米。

二、上述房产的交易价格为人民币 元。

三、付款时间及方法:

1、乙方于合同签订之日一次性付清房款。

2、分期付款方式,乙方于 年 月 日先预付甲方购房定金 元,其余款项应在 日前全部还清。

四、随同房屋出售的物品有 不另计价。

五、房款付清之日,甲方将房产证及 全部交给乙方。买方即时拥有本房屋的所有权利,卖方同时对该房屋不在有任何权利,也不再尽任何义务。

六、甲方房屋在买卖之前如有其它纠纷,达成本合同后,由甲方负责处理与乙方无关。

七、过户税费的分担:

乙方承担房产交易中房产管理局征收乙方的交易费,甲方须无条件提供乙方过户所需的有关证件,并亲自到场。

八、违约责任: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生效后,任意一方不得违约,如果甲方违约,双倍返还乙方所交定金;如果乙方违约,所交定金概不退还。如果乙方因贷款等特殊原因违约,甲方退还定金。

九、其它补充协议:。

十、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中介方各一份,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浅谈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 篇7

关键词:私有财产,民商,法律实践

《物权法》第3条规定,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第4条规定,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民法通则》第75条第2款规定: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1]

由此表明, 我国的民商法领域在对待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问题上是极度重视的, 在《物权法》和《民法通则》中都有相关规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一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受法律保护”主要包含刑法和民法两方面的归责保护, 如果公民的私有财产遭受不法侵害的时候, 若不主动诉请法律保护则法律不会干预, 但诉请法律保护时, 则法律才会干预, 对当事人造成的侵犯财产罪的刑事责任由其向我国司法承担, 对受害人造成的民事责任由其向当事人赔偿。所以分析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对于保护公民财产, 保障我国司法体系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的重要地位

民法, 以人为本, 规范人的行为, 确定其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权益的合理性, 保护私有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即为法律对私有财产保护的体现, 但私有财产的本身, 如获得、行使等方面内容主要源自民商法的规范。

二、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的重要特征

平等性。《民法通则》中平等基本原则的体现为民商法对各私有财产主体、各私有财产主体之间都平等的给予保护。[2]平等原则的含义是在所有民事活动中, 民事主体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的原则不管经济能力如何、身处何地, 均需遵循民法基本准则, 保证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私有财产的平等性, 受到一致的保护。

被动性。民商法对私有财产主体的行为、产权保护进行了法律规定, 但不主动干预, 当私有财产、产权等受到侵害必须请求公力救济、法律保护时, 民商法才会对相应财产权益进行保护, 例如确认合同有效、产权确认、侵权责任等。所以, 在民商法领域, 如何处理私有财产、如何运营私有经济都由当事人自行安排, 自我负责。

补偿性。民商法上通常以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实际损失多少补偿多少来确定责任, 力求将权利人的利益最大限度恢复到原始状态, 保障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此种补偿是对受害人最直接的、最合适的救济, 不具有任何惩罚性措施, 这是合同法领域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指导的最高准则, 虽不像刑事责任那般手段严厉, 但却是最直观的, 也是最公平的。

广泛性。民商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非常广泛, 不但包括财产性权利, 如合法收入, 还包括知识性权利, 例如商标权、著作权等。另外, 随市场经济的进步, 民法上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集体制厂房等也可以用作抵押。随着经济类型的变化, 民商法保护的私有财产范围将越来越广, 责任也越来越大。

三、健全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体系

全面健全我国的私有财产权保护体系。我国的《物权法》对物权的种类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现实存在的所有财产所有权都给予的平等的法律保护。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法律对个人合法的财产、合法的存款、风险投资等给予保护; 对个人的不动产所有权、动产所有权给予法律保护。对业主在建筑物内享有的部分享有所有权, 建筑物外享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给予保护。以上都是按照法律保护私人财产、私人合法权益的体现。《物权法》还规定, 因国家征收、征用不动产或动产的, 应给予权利人相应的补偿。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变迁, 因房地产商拆迁、商业征用等引发的“钉子户”“强制拆迁”等纠纷愈演愈烈, 不仅牵涉到赔偿问题, 严重的牵涉到了人身问题, 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尽管民商法对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保护, 但是真正落实到现实中却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甚是微妙, 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悲剧。所以我国务必要尽可能的平衡私有财产保护的利益与国家、政府利益的冲突,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冲突, 立足国情, 和谐共存。

落实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实践。一是刑法上规定对待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要有差别, 在破坏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的量刑上要有差距, 加强法律监督, 避免权力滥用。;二是民商法层面明确规定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 补偿个人利益的方式和额度。

四、结语

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私有财产保护法律体系, 大力加强法律监督, 落实司法实践, 充分重视私有财产在民商法体系中保护的重要性, 进而净化我国的立法、执法环境, 维护我国公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 同时稳定司法和经济的运行秩序, 全面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铺建宽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燕.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探讨[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4, 02:180+175.

[2]赵辉.论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08, 22:107

四问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篇8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听取和审议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其中,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私有产权保护问题?它将对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带来哪些影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去完善?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的经济学家。

为何将保护私有产权写入宪法?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保护私有财产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的话,产权制度就无从说起。”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范恒山对本刊记者说:“20多年来,我们在改革过程中间碰到的一些问题,许多直接涉及到产权,有的表面上并不是产权问题,但实际上或者说从根本上说就是产权问题。所以说,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改到深处是产权。可以说,我们改革速度快慢和质量好坏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产权制度改革相关。”

而现在我们的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深水域,保护私有产权成为加速改革进程最核心的问题。

范恒山说,如果私有产权受不到保护,那么就不能规范政府与投资者的关系,就会出现政府侵犯投资者权益的事情,因此也无法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无论对海外投资者还是国内的投资者,稳定其投资信心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范恒山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投资者的信心稳定,他们会以长远的眼光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过去的那种“赚一把就跑”、“打一枪换一炮”的投机行为。而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培育适宜投资与企业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私有财产为何屡屡遭侵犯?

正因为如此,在非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在政府侵犯私有财产屡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的时候,中国政府开始把私有财产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去年的中共中央修宪小组专家座谈会上,吴敬琏曾经建议说,简并现行宪法第12条和第13条的文字,取消“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2条)的规定,代之“以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国家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用私人财产时,必须依据合法程序并给予公平和充分的补偿”。

吴敬琏有些无奈地说,虽然宪法里面一直没有明确写上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是实际上在1999年修改宪法的时候,中央领导层及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已经无可争议地承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样的概念。但是在司法领域里,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有些具体的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出现侵犯人们私有财产的事情。“所以,我估计,在今年修宪时取消公有和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对待,对执法人员思想意识的转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对中国来说,私有产权的问题不是宪法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法律上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执法的层次上。”吴敬琏反复向记者说明这一观点。

吴老还向记者澄清了人们对政府的误解。一般人习惯地把政府简单地定义为中央机构之下的各级地方组织机构。实际上,政府不仅包括省市等行政部门,应该还包括司法机构。所谓的限制政府权力,实际上就是健全司法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茅于轼告诉本刊记者,一般的小偷小摸是限制普通人的,因此不可能写入宪法。而私产入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约束政府这个主体的行为规范。因为政府是所有主体中最强大、最强势的主体。它既要制定政策,还要执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国家不是说不保护私人财产的。但在许多国家政府随便侵犯私人财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包括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的大规模的抄家,都是历史的惨痛教训。“现在我们已清楚意识到,要搞市场经济必须要明确产权,承认私有财产,保护私有财产。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怎样界定合法财产?

日前,在《财经》与《经济学人》杂志联合召开的《世界2004中国年会:预测与展望》上,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宪法即将把保护合法私人财产、保障人权写入修正草案。这对企业家,对全体劳动者是极大的鼓舞。问题在于如何落实。依法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何谓合法的私人财产? 现在冒出一个“原罪”问题,实际上是冲着‘合法’二字来的。“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保育钧一直是修宪的积极推动者,连续多次在人大、政协会议上,保育钧都极力向大会提交关于修改宪法、完善私有财产法律制度的提案。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保育钧有些激动地说:“现在有人又在提什么‘原罪’问题。什么是‘原罪’?所谓‘原罪’,是一个宗教概念,指人一出生就天然有罪。前几年,有的企业家有感于受到的种种歧视,对这种不公平待遇发出无奈的慨叹,用所谓‘原罪’来自嘲。现在却被一些人偷换了概念,认为民营企业家有‘原罪’,意思是说,民营企业家的财富来源不合法。这本身就不公平。”

保育钧认为,有些人的所谓“原罪”论,指一批民营企业家的“第一桶金”来路不正,或者是官商勾结、权力寻租,或者是偷逃税收,或者是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或者是走私诈骗等等。总之,他们的财富来源不合法。对于这些问题,应当作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保育钧说,要看到民营企业成长初期所面临的法律法规是维护公有制企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它本身就不合理,早就应当突破的。

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和全国工商联的连续5次全国性抽样调查,90%以上的私营企业的创业资金来自个体经营的积累和亲友之间的借贷。他们的初始资本是干净的。

让保育钧感到欣慰的是,2003年12月31日,河北省政法委出台了《关于政法机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环境的决定》。在《决定》第七条规定:对民营企业经营者创业初期的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得启动刑事追诉程序;在追诉期内的,要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悔罪表现和所在企业在当前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依法减轻、免除处罚或判处缓刑。

保育钧很高兴地说:“河北省的《決定》,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启示。可以说,《决定》为完善保护私有财产制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决定》里面的法律原则和基本精神,应当延伸到‘合法’财产的界定上。”

私产入宪之后,中国还会完善哪些制度?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25年,市场经济制度的很多子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为什么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转中还有这么多问题?目前中国经济现状距离经济学家们的预期还相差较远?吴敬琏认为,“主要就在于缺乏规矩。” 缺乏基本的制度建设。而本次宪法的修订,就是将这个规矩的主体部分给予完善。

范恒山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法律环境是最高层次的,保护私有财产,从法律上规范了政府与投资者的关系,净化了投资环境,稳定了投资信心,规范了投资行为,这必然推动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向好的方向发展。”

私有财产 篇9

读这文章之前我一直觉家庭之类的东西就从古至今应该都不会有很大变化,而且家庭的结构变化应该也是独立的、和外界关系不大的,而且我最觉得家庭的组建应该是以爱为基础的。结果以上观念全都被这本书打破了,基本上我认为的没有一个是准确的,本人还是太幼稚了。

这本书从家庭入手,从家庭的演变讲起,把家庭与私有制和国家串联在一起,让人觉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虽然本人还没有看到这本书讲国家的部分,但是前两个部分已经是让人觉得逻辑缜密、叙述严谨、极有见地的了。如从某些现存家庭制度中家庭成员的称呼、成员亲近程度就可以推出一种早已不存在的家庭结构的存在。应该说是直觉敏锐好呢,还是说注重观察、方法科学好呢?我觉得应该是两者兼有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这种社科类的研究就相当看重研究者的素质,面对这种细微又难解的似是而非的线索,能把握到多少真相,能够把结论推到多远多深,真的就全靠研究者自己的本事。

还有在说说恩格斯文中的一句话“我以为,只要还戴着妓院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便永远都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理解。”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啊。带着偏见去研究是绝对不行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会把人引上歧途。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2

看完本书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科学的分析了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首先,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作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氏族在蒙昧时代中产生,伴随的是群婚制。氏族内部没有统治和奴役,这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局限性。在这个时代,人类还要为食物的匮乏而殚精竭虑。人口是极其稀少的,甚至说人口的增多是一种负担,两性之间的分工是自然纯粹产生的:男子出外打猎,女子从事家庭起居。财产是共有的,也因为如此,妇女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家中的地位比男性要高。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兴起,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众分离出来,男子能够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女子还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慢慢的男性的地位提升,形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野蛮时代伴随的婚姻制度是对偶婚制。

然而,也因为畜牧业的发展,食物出现了剩余,这就出现了交换的可能。同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同时兴起,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需求,这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阶级也就慢慢产生了。男子在财产方面的极大控制权进一步提高了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女子因为在家庭中的早期优势,后面反而无法脱身慢慢成为了男子的财产。也由此,对偶婚制慢慢的逐步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可以说剩余财产的急速膨胀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商人,作为第三次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也同期产生。作为一个连接者慢慢的在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货币,这个神奇的社会资源分配中介也应运而生。但是商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周期性的商业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另外,国家也并非是特立独行,她是伴随着财产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阶段而必然产生的,她有她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但作为一个社会工具(公共权力),既可能帮助社会生产力提升,也有可能变成社会发展的阻碍,那么以生产者为基础发展的自由平等的自由联合体就有可能成为在国家之后的新的工具。

那么这也产生了另一个设想: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否有可能复活?但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活,而是更加富足,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更高形式上的复活?

本书即便历经百年,却对现代社会还是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3

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的,而不是一夫一妻制这种封闭式的。

开放性关系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共产主义之前的阶段,特点是:开放性关系与其它关系并存、爱情不纯粹、受经济利益等影响。

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下的开放性关系,特点是:纯粹的爱情、无外因影响。

理由如下

首先

婚姻不是一直都有,也不会一直存在,《共产宣言》“消灭家庭”,消灭家庭是因为家庭不自由。你不能选择你的家庭,但却必须为这个家庭付出义务,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不自由的。马克思主义的想法是取消婚姻,大家不必为彼此负责,子女由社会统一教育,不由个人管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性关系就可以充分自由,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一方不愿意,就不再有关系,这就像现在的自由恋爱关系。

其次

自古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未来男子不再必要女子来做家务,女子也不必要依赖男子生存,双方没有必须结合的必要。

最后

维持婚姻的并不完全是爱情,更多是经济利益。当下很多妻子和二奶小三争,也无非是害怕丈夫的财产被瓜分而已。过去我们强调在一段恋爱中,婚姻中要身体和精神的忠诚,但是几十年来,现实一次次告诉人们,这基本上不可能。

相反,在开放性关系中,维持关系以爱情为绝对主导。第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伴侣关系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双方的全部需求了。简单来说,伴侣对伴侣关系的需求分成三个大类:物质,精神,性。单一的伴侣很难同时满足这三类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会令伴侣关系产生矛盾,导致伴侣分开。这样的情形循环往复自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在经过了大量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之后,社会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关系模型:开放式关系。原理很简单,一位伴侣很难同时满足三类需求,但是满足单一需求却简单的多。

需要强调的是,开放性关系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和坦诚。否则就会出现压迫。《共产党宣言》中揭露了如今的婚姻家庭是资本主义公妻制,"家庭是必然会消亡的,既然家庭(还包括国家)必定消亡,人类注定要建立起更为广泛的自由联合体,那么再强调封闭关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4

《起源》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谓史家之绝唱。我看了之后收获很大。

其中有些观点还是挺精彩的:

1。最初的家庭是群婚制

2。现代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维持性秩序

3。野蛮时代的人并不野蛮,只是比起现代人,那时的人类还不自知。结婚红包祝福语

4。不能带着妓院的眼光观看原始社会。

5。一夫一妻制绝不是性爱的结果

6。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7。共产主义实现后,国家机器也会消亡。国家是个历史范畴,随着阶级的消失,终究也会被放到古物陈列馆去。。真!

不错不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一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5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探析了人类历史的起源,专业性较强,文字稍显枯燥,尝试很多次都读不下来,今天耐着性子读下来,在阅读中始终从唯物史观视角进行理解,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人类发展至今,文字可考的不过五千年。关于史前史的著作越来越多,但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史前史,恩格斯这本小册子当属经典。唯物主义总是能自觉地从当时的生产力、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等方面来判断、审视人类生存史上每一寸艰难的前进,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因此,唯物主义者,如作者恩格斯,在文中随处可以发现其对于史前发展的客观评价与崇敬之情。

是的,从最初的语言(蒙昧时代低级阶段主要成就),到以鱼类为食物及火的使用(蒙昧时代中极阶段标志)、再到弓箭的发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的标志,从制陶术的开始(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标志)、到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种植(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开始,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东西两个大陆发展进程开始分化)、再到铁矿石的冶炼、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仅限于东半球),恩格斯在此根据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中描绘了这幅人类经过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达到文明时代的开端的发展图景。

而其中蕴含着的最重要的讯息是:它们(以上所有划时代的进步)都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神造,也不仅仅是传说,它们都是先人经历漫长的生存探索和难以想象的艰辛实践才创造出来的。对,我想强调的是,这是创造,一如我们今天任何一项惊天动地的发明和变革。甚至,它们对于彼时的史前人类的意义超过了今天多数伟大创新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意义。历史没有捷径,生存从来不易,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做一个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位曾经为了生存而奋斗不息的先人,尊重每一次历史的重大突破、人类的小小进步。

本月还尝试读了两本哲学书,一本康德的小册子——《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未读下来;一本托马斯。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十讲》,正在阅读。另外,听了一场不错的儒学讲座《儒学的价值系统与当代挑战》。以上这些读或未读下来的,都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方之间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行为选择的差异,更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的发生、发展、走向独特、包容与融合。总得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十一月,除了阅读哲学专业书外,我计划阅读一本与和君第六次大课以及本月跬步阅读小组主题相关的书籍,根据预习书单,暂定《一本书读通金融史》。阅读时间至少每日抽出一小时,安排在一天闲时尽早的时候,并花半小时回顾、思考、写读书笔记。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朴素小记,纪念在跬步读书小组十月的成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家庭成就孩子读后感

2.《家庭教育》读后感

3.家庭教育读后感

4.《家庭官司》读后感

5.书香家庭读后感

6.和美家庭读后感

7.《和美家庭》读后感

8.家庭为话题的作文:我与家庭

上一篇:(体育理论)课程考试试卷下一篇:荆轲刺秦列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