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2024-11-13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共9篇)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1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摘要: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学习中的一门主要学科。而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好汉语拼音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拼音已经走过了50多年,或许由于自身过于简单而被人们熟知,它的重要性已经渐渐被忽视了,这便导致了很多人在发音的时候都会出错。为了能够掌握好汉语拼音,我们必须改变认识,抓好拼音的教学。本文就目前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拼音教学的意义和地位。

关键词:拼音教学、小学语文、意义、地位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major subject of study.And phonetic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refore, can teach Chinese pinyin for the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future.Since 1958, the Chinese pinyin plan announced, pinyin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50 years, perhaps because its too simple and known by people, it has gradually been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has led to a lot of people make mistakes in pronunciation.In order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Chinese pinyin, we must change the understanding,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honetic teaching.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pinyin i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ping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and status of the phonetic teaching.Keywords:Phonetic teach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significance、status

一、序言

拼音是汉字的一种记音符号,也是一种规范的发音体系。它不仅是我们用来认识汉字的工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缺一不可的基础内容。然而,想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拼准却又是十分困难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识字量做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要求,即一二年级水平达到1600至1800个。为了能够很好地了解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多次教育实习的机会展开了深入的调查。通过对几所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并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研究讨论出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

二、拼音教学的现状

由于小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笔者发现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总是要求十分的严格,这高于了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但是,很多时候都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只能听的似懂非懂。在实习听课期间笔者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授课进度较快

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来说,一年级拼音学习所用的时长大概是5到6周,但有些老师的拼音教学时间很短,有的仅仅只有2周,学生的拼读和书写教学都马马虎虎,做练习与示范也都是点到为止。再加上课后对学生也是不管不问,不了解学生的具体吸收情况,只要上完这学期所要教学的内容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些老师认为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十分的简单,只要认真看书就可以了,所以就一概而过。

(二)拼读标准过高

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拼读要求超出了这个范围,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其注意力还无法集起来,过高的要求,就会使得学生们无法掌握透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读,当出现错误时在进行纠正。笔者在课后随机问了10位学生的接受状况,5位表示只能跟着学生一起读,3位学生能够发音,但发音还是不够标准,2位同学不会拼读。从这可以看出,要求过严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接受的越多,久而久之,学的多了,就很难跟上步伐了。

(三)书写要求过难

课程标规定:第一学段“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但很多的老师要求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当堂默写。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到,之后就是老师的罚抄写任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跟得上老师授课的思路进行学习就已经很好了,默写对于他们来说的却有很大的难度。不过,也不能否认教师的方法错误,这也是为了学生牢固的掌握,只是超出了学生能力范围。

三、拼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得知,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因此,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拼音学习本身的复杂性、教师综合素质欠缺以及学生自身素质较低三方面。

(一)拼音学习自身的复杂性

拼音本身就很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的确是很难掌握的。如果老师再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学生就很难发现自身的错误。笔者在实习期间批改学生作业时,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在声母中,很多读音书写容易混淆的字母,如b和d,f和t等。这就需要老师在拼读是尽可能的准确,书写时也要工整无误。还有一些声母和韵母读音虽然相同,但写法却不同。如声母y和单韵母i,学生们很容易通过读音把yú误写成iú,把yè误写成iè,把yóu误写成yióu等。老师如果发现了这些问题,就要及时纠正,给学生们讲清楚原因。最后,声调的学习也是相当困难的,学生很容易分不清。汉语拼音中的音调只有四个,即:平调(ˉ),升调(ˊ),上声(ˇ),去音(ˋ)。一些学生总是读不准确第二声和第四声,在书写时也经常标错位置,如把huī写成hūi,yóu写成yoú等。

(二)教师综合素质欠缺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着,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死板的讲解知识,学生并不能明白其内在的含义,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学习效果必定很差。如在讲解拼音xù时,老师仅仅告诉学生不能写û上面的两点,标上声调就可以了,要是写错了,就罚写,这就使得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着,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掉。

同时,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的单一。由于拼音本身比较枯燥,因此,很多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拼音没有一点兴趣,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教学的重点没有明确。老师每节课总是重复着同一种教学方法和游戏,长时间如此,学生就会对其厌烦,学习效率就很低。

(三)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也层次不齐。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也坐不住,总是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做小动作,睡觉等。另外,虽然每个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对拼音有所接触,但都只是皮毛而已。那么,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而言,没有问题,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跟上教学进度,这就影响了总体的效果。

四、拼音教学的意义

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重要前提。加上我国目前的很多地方都使用着方言,要想更好的交流,就要从小学开始学好普通话,而学好普通话的基础就是学好拼音。

(一)拼音教学有助于识字

小学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字,拼音教学是帮助学生识字的过程。掌握了拼音,看到汉字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读出来,这对学习多音字也有一定的好处。在平时的阅读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可以通过标音来帮助阅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经过大量的实践得出,汉语拼音对于阅读来说有十分大的帮助,并且十分方便,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来。

(二)拼音教学有助于写作

写作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一直都是重点和难点。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在写一句话时,不会写字就是最大的困难。所以,在我们进行写作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出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学生就可以准确无语的表达自己想要描述的意思。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经过不断的积累,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写出一段话,一篇文章,这给将来的写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拼音教学有助于阅读

小学生所认识的字比较少,在阅读的时候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就是不识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拼音。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所依靠的就是汉语拼音,他们识字量少,当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拼音,就能应用它来给汉字注音,然后在拼读。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大量的阅读,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字,积累人多的知识,同样,其拼音水平也在阅读中得到了提升。

(四)拼音教学有助于说好普通话

人类的交流离不开一种共同的语言,而我国地大物博,各种地区的方言也比比皆是,如果大家在交流时都使用各自的语言,就会出现困难。普通话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多年老的人都因为不会普通话出现了交流不便,所以从小学开始就必须学习普通话。拼音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会普通话,这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受益匪浅。

综上有,拼音的学好有利而无害,不仅受益于学生的阅读,识字以及普通话水平,还能够顺利引导学生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拼音对于学生的作用无法忽视。

五、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

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而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前提就是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前提。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加上拼音本身比较枯燥不易学,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拼音教学方法。可以这样说,学好了拼音,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对于今后的各方面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指路明灯,那么,在给学生教授汉语拼音时,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普通话能力都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德、智、体、美各方面朝着健康的发展。

六、改善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清楚的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要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是根据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自身能力来制定的。教师对于拼音的教学,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不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一节课后的接受状况来确定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要照顾学习好的学生,更要考虑一些后进生。同时,教学时,要有耐心,对待后进生,要加大引导,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大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他们就能对其更感兴趣。在教师布置作业时,不能只强求多,而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要"精",而不是"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充满乐趣。在学习字母的时候,要利用字母的象形来引导学生。如,用橡皮泥来让学生们认识字母"A",还可以用各种卡牌和小纸片来加深学生们对字母的认识。如此下去,刚入学的学生面对烦躁的字母就不会失去兴趣,也就提高勒学习的效率。

(二)方法

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的。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利用按年龄段的学生爱玩的天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习的过程中,笔者也采用了很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效果都不怎么样。以下就是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所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1、游戏法。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会感觉十分困难,这是由于拼音自身的枯燥无味,他们天性好动好玩,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那么,就需要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去解决,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就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一般的主要方法有:用儿歌和小故事来导入。儿歌和小故事都比较简单,特别是儿歌,押韵,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2、演示法。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实物来演示,如铅笔等,有时候可以做一些纸片。还可以用手指来演示,在教学生们读拼音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来摆出一些形状,帮助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们两人一起合作表演,一个演示,一个发音,能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效果十分的可观。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把淡然无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是很值得提倡的。

七、结论

拼音的教学意义不可以忽视。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拼音教学和学习拼音时都要高度重视。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中存在多大问题以及拼音教学本身的特点,采取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教授学生。笔者在实习期间,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发现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拼音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达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能够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者们的重视,积极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抓好小学拼音教学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莘乃珍.正确认识汉语拼音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小学语文教学,2002(3)[2]孙英菊.汉语拼音有“章”可循[J].小学教学研究,2007(2)[3]吕保桦.汉语拼音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2012(4)

[4]张香竹.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综述,2009(1)

[5]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2

一、拼音教学的意义

1.拼音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和途径

汉字对于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形, 意和音都完全陌生, 若学会了拼音, 学生就可以通过拼音对不认识的字发音, 同时还能在发音的同时认识到多音字, 纠正错字, 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 也可助学生对陌生的汉字进行查阅和了解。写造句、段落、作文的时候, 若遇到不会的字或者忘记怎么写的字, 学生可通过字词典用拼音查找。通过发音加强了学生在识字时的记忆能力, 小学生没有学习方式, 死记硬记往往遇到相似的字时依然分不清, 有了拼音可借助发音并朗读, 加快学生记忆能力。实践证明, 汉语拼音可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可帮助学生查字典, 是加快识字速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提高识字质量的有效工具。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是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 同时也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 学生写作的能力是学生字词积累、表达方式、阅读数量等多方面的表现, 从中可以直接观察出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 对于小学生而言, 写作文需要从认字、组词、造句、段落, 最后成一篇作文, 而这个过程中都需将拼音作为基本工具, 而在这个环节中遇到不会写的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拼音将字标出来。例如:一位小学生要跟其他同学去看一个住院的同学, 父母不在家, 他需要写留言, 他就可以写:妈妈, 我bɑn上的同学zhu yuɑn了, 我yɑo和qi tɑ 同学一qi去kɑn他, deng会儿gen他们一qi回jiɑ, 可neng会wɑn一点。这样父母回家也不至于担心孩子, 同时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将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可以为未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只要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想法能写出来, 就能激发其对写作的兴趣。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累积, 在这个累积的过程中拼音是少不了的道具。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 想要了解这些陌生的字词就需要会拼拼音。学会拼音, 学生就可以通过拼音来对汉字注拼音, 同时了解陌生字词的其他词、相关句以及对应短文, 还有阅读注音课文。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即使识字不多, 也可以开展比较丰富的阅读内容。不仅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巩固了拼音识字能力,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读熟课文, 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将学生视野逐渐开阔开来, 丰富学生的知识。

4.提高学生发音能力

拼音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 对于学生从小联系普通话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普通话的标准较高, 而我国是个少数民族的国家, 同时各种地方语言都会使得标准普通话变味, 学生需要从小学会一口标准普通话, 但是如何学习是一个重点, 在中国汉字的发音中, 从拼音角度出发就能发现其中包括声调符号、声母和韵母。拼读过程中的句群和音节等知识点也可以从中详细掌握, 小学最初的课本中也有全文注音, 这些方式都希望学生通过拼音说出一口最为规范、最为流利和最为标准的普通话。

二、拼音教学的地位

1.教学层面

教师在教学拼音时, 需要为学生指导正确拼音的重要性, 正确熟练地应用汉语拼音, 长期积累丰富的语言, 积极培养语感, 从而拓展思维, 让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学习层面

小学教学科目中, 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语文教学的基础则是拼音, 既是重点, 还是难点, 同时拼音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只有把基础学好了, 才能进一步更好地学习语文, 并利用拼音识字、学普通话、查字典等。因此, 如果说小学教育是基础, 那么, 拼音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须抓好拼音的教学, 这样做意义深远, 不仅为以后的识字打好基础, 更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但由于拼音中存在的字母自身比较抽象, 且十分枯燥, 教学的对象都是刚进入校门、学习认知能力非常薄弱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一年级小学生, 这使得拼音的有效教学立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大难题, 教师常烦恼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而学生则将拼音视作一大障碍和困难, 入校时的斗志也遭遇逆境, 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被严重打击。尽管如此, 拼音教学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该方面不可动摇。

参考文献

[1]桑哲.汉语拼音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综述[J].现代语文, 2014, 3 (01) :106-107.

[2]萧世民, 彭泽润.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和中国语言教育观念的更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01) :151-153.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汉语;合作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81-01

小学汉语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学习需要一个能够交流与表达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得到锻炼,取得学习和表達等各方面的进步。下面阐述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建议。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教师难以全面顾及。其结果是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

2、刚开始时,学生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于是小组讨论让少数人“垄断”。这样合作造成的后果是: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深入思考。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4、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

二、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合理分组。如何做到合理分组,就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足。将学习层次,性别,性格以及民族等方面不同的同学分成一组。而且还要考虑到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差不多。可以避免小组中个别同学不满意分组情况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同学之间可以互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避免出现小组学习“走过场”的局面。

2、明确分工。小组学习中要做好明确分工,可分为操作者和检查者。小组中首先要选定一个小组长,其他人或者是监督员,记录员或者是发言人等角色,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去定夺。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角色进行互换,方便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不同的工作,也提高能力。

3、教师教学要灵活,调动小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上课发言的权利。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抢答加分的方式,到最后期末考试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讲课的方式,由小组轮流讲课,每个小组做好整理总结之后,推选一名同学上讲台讲解,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这样既可以营造课堂积极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都能够参与其中。

三、小学汉语教学中怎样应用小组学习

1、在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首先,教师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圈做好,教师将预先准备的阅读任务分配下去。而在此时,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开始学习,而是应该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具体的要求告知给学生。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学生选派一个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划分。

2、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汉语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其重点的教学内容。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完本课堂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互相听写,在听写之后,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生字,默记5分钟后,再进行听写,进而通过反复的记忆和听写,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教师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合理的分配时间,通过小组其他学生的听写,能够快速的了解到在生字掌握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快速的解决在生字掌握方面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3、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作文教学是小学汉语教学的一项难点内容,很多学生非常惧怕写作文,导致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作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写作的水平。在写作兴趣激发方面,教师布置的写作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游戏性,例如,教师可以先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做游戏或者是开展比赛,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将游戏的过程或者是比赛的过程写入作文中,题目可以设定为:“记一次小游戏”、“记一次小比赛”等等。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方面,小组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写作方法、写作思路等能够学习其他学生游戏的写作方法,这对于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一定能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也必将勃发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友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 新课程(上), 2015年06期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4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后续语文水平与语文素养提升的基础,而拼音的学习则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基础性内容,与学生今后的语文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低年级小学生拼音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谈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低年级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实践应用

在中国语言的组成元素中,拼音是重要的语言形式,也是确保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拼音教学课堂上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单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严重阻碍学生拼音知识的学习。趣味教学法是当前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有效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应该成为小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拼音学习也应该以兴趣为向导,开展更广泛而深入的趣味性语文拼音学习。因此,教师要自行加强对拼音教学趣味性的发掘,更深化拼音学习的意义,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全面调动学生拼音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道具,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对教学道具的观察和应用中,并被带入拼音的学习环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j、q、x时,由于j的读音与“鸡”一样,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画画,将母鸡伸长脖子啄高处菜叶的图画形象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要求学生在读出“公鸡”时缩短“鸡”的发音,于是就成为了j。图片在课堂上的即时绘画与表现,有助于为单调的拼音教学课堂增添活跃的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从枯燥的拼音学习转化到有趣的画画中,又从画面转化为识图上,最终落实到字母的发音中,实现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保证学生将所学知识学透,比如通过一些游戏引入字母来加深印象和强化理解。2.确保拼音教学的生活化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见识与阅历受到限制,所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身边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化进行拼音教学,积极引入生活常见事物,让学生通过联想与认知,更快速地强化联想记忆,从而加强拼音字母背诵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b与d,p与q见的区别时,教师以手势教授知识:“学生们都知道,在夸赞别人时就要竖起大拇指,如果用左手竖起大拇指则像一个b,用右手竖起大拇指就是一个d,将左手竖

[2][1]起的大拇指朝下变成了p,将右手大拇指朝下则成为了q”。为了深化记忆,教师还可以将其改变为生活化的顺口溜,比如学习b时,由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广播形状与b相似,那么顺口溜就可以解读为“拉开天线听广播,左手夸赞读作b”,以两者结合的趣味性形式让学生以创新产生联想,以联想深化记忆,进而更好地掌握拼音知识。这个引导过程趣味横生,肢体语言的利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同时引入日常生活所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保障学习效果。3.强化书写趣味性

小学生拼音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注重阅读,还要注重书写,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式的书写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书写规范性,尽管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却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严重削弱拼音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课堂上的广泛应用,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知识演示为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采用更直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促进其拼音记忆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再加以简单的口诀,来提高课堂上的拼音教学效率。比如很多学生容易混淆h与b,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来强化区分能力,如动画中首先出现了一把很像h的椅子,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坐在椅子上喝水”,随后,视频中的h摇身一变,一只脚缩了回来成为b,没有支撑点的情况下就成为了一把会摇的椅子,那么视频动态表现为摇篮椅,解读为“没有两只脚的椅子变成为摇篮椅”,以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h与b的认知和书写,简单地将容易混淆的两个字母区分开来,并保证学生对其正确书写形式的重视。4.应用故事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喜爱听故事的年龄,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与兴趣,展开趣味性教学。比如在学习i、u、ü时,教师可以将这三个字母编成一个简短的有效的故事进行描述:“i是一只小蚂蚁,有着黑黑的脑袋和长长的身体。u是一条小金鱼,露出了一点小尾巴。ü则是一条大金鱼,头顶两只大眼睛,还有一条小尾巴。在他们三个好朋友发展一段故事前,同学们先来为他们画一幅图画好吗?”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作图,通过图文的结合,让学生对图画和字母外形的相似性及特点有了更深的印象。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学生描述故事的画面:“同学们都听说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那么接下来老师的故事就发生在两只大小金鱼和一只蚂蚁身上„„”学生本身钟爱故事的年龄特性很容易将其情绪与注意力带入到教师营造的故事情境中去,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穿插性跳脱出来,引出i、u、ü的区别化学习,不能因故事的讲述而导致本末倒置的情况。以故事的趣味生动性以及故事和拼音字母的学习关联性来进行教学,丰富学习课堂的教学形式,增添拼[3]音课堂学习趣味性,并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教学目的。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中,拼音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且基础的部分,要想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与优化。当前小学语文拼音学习课堂上最欠缺的就是趣味性,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引入并探索趣味性教学,丰富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延伸拓展出更多更有效的趣味教学法,提高拼音教学效率。【参考文献】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5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常态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课堂为研究阵地,坚持“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重视学习、强化实践、扎实研究、勤于反思,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教师调控层面: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障碍等手段,触动学生心理,激发并拉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需要;及时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合作问题,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明确并提出一些合作学习的要求(含操作要求),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正常、有序进行。

学生自主层面:就是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达到“三自”要求,一是自主思考问题,力争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二是自发参与交流,把自己的认识与想法说给组内成员听,与大家共享;三是自动综合组内意见,小组内形成初步答案。

师生参与层面:就是通过组际交流——横向交流、师生交流——纵向交流,形成多向交流局面,进而对探究问题达成共识。

(二)初步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及匹配类型。

从组织结构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好差搭配、同桌同伴合作(一般为2个人),多方兼顾、前后临里合作(一般为4个人),满足需要、自由成组合作(一般为5—8个人);从合作内容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合作交流想法、合作探究知识和合作解决问题,这三种形式与类型是相互匹配的。

合作交流想法对应的形式是“好差搭配、同桌同伴合作(一般为2个人)”。合作交流想法是自我理解的表述(或倾诉),可以理解为对话式交流,是同桌互说、互议、互启、互助的合作方式,是表达与交流的合作。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类型,是交流与启发、互补与完善、理解与记忆的有机结合。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小范围——同伴式(即同桌)交流,可以运用于生活现象的列举、简单概念的表述、解题思路的陈述和思考过程的呈现等。

合作探究知识对应的形式是“多方兼顾、前后临里合作(一般为4个人)”。合作探究知识(规律)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的整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集众人(组员)的智慧共同寻求、获得知识(规律)的合作方式,是知识和思想的合作。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类型,是探究与交流、灵性与启迪、辩论与整合的有机结合。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前后四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运用于对一些原始数学概念和部分数学规律的探究等。

合作解决问题对应的形式是“满足需要、自由成组合作(一般为5—8个人)”。合作解决问题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凭借个人力量无法完成,而必须寻求力量和帮手协作的合作方式,是力量和智慧的合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发自内心的、自我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类型,是现实与问题、分工与合作、解决与需要的有机结合。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较多人(或自由组合)组成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基本数学操作、实验活动等。

(三)探究、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操作策略。

1、合作小组构建策略。

小组构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原则,依据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和性别等要素组建合作小组(一般为同桌同伴组和前后邻里组),“组内异质”是为了让优等生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为组内学生提供优势互补的可能;“组间同质”是为了使小组之间的合理、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并促进组内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提高,使组际达到力量均衡的状态。并通过游戏、竞赛、活动等促进磨合,促使小组成员达成相互依赖(关系)、协同共进(方向)和齐商共会(策略),适时进行组员调整(使每个人都有和其他人合作的机会)和岗位轮换(使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和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达到增进磨合、加深了解和提升质态的目标。

2、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就是“四先四后”:先思考后交流——独立思考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路,它是合作的前奏、交流的基础,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不依赖他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缺少独立思考的交流是苍白的甚至无效的,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宣读;先交流后讨论——交流是为了让组员了解各自想法,讨论是对各自想法进行辩论、生发直至整合结论,没有交流,谈不上讨论,那就是一种空论;先弱生后优生——只有平等的互动,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让弱等生先说,一方面可以克服弱等生怕说、不敢说的心理,另一方面(主要目的)主要是暴露、显现他们的思维和思路,让优等生后说,目的是弥补、启发、帮助弱等生形成自己的思路,此种安排,可以控制优生一言堂、切断弱生的依赖心理,促进优弱学生互启、互补、互助;先组内后组际——先让小组内成员形成认识,再进行组际、全班交流,拓展思路,碰撞思维,进而形成较全面、完整、合理的结论,这样安排,不仅是组员人数的突破,更是思维广度、深度的突破。

3、提高合作技能的策略。

合作技能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听、表达、讨论、质疑、整合和组织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正常、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培养、训练、达成“三个学会”合作学习技能即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学会倾听”训练学生做到:专心听——听清楚,虚心听——不插言,耐心听——听到底;“学会交流”训练学生做到:有序交流——守规则,完整交流——说具体,有条理交流——讲清楚;“学会整合”训练学生做到:接纳——单向接受,融合——思想碰撞,综合——形成结论。

4、提高交流平等性的策略。

只有平等的交流,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实践说明:交流的不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优等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等方面。针对此结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机会均等“原则即“控制优等生,拉动差等生,促进中等生。”一是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不要讥笑、讽刺同伴,要学会谦让——让比自己差的学生先交流、先发表意见;二是用组长控制局面,按照先若等生后优等生的顺序进行有序交流。

5、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我们初步认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改善学习关系,创设宽松环境。学习关系是指客观存在于课堂学习流程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其中师生关系在学习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要建立民主、祥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宽容、接纳的生生关系,这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2)设计科学问题,指明研究方向。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合作的基石。没有问题的合作是无主题的吵闹、是无方向的游弋、是盲目的合作。教师要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3)给足合作时空,搭建活动平台。时间和空间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合作学习)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做到优化合作小组、先思考后合作和给足合作时间,这是提高小许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证;(4)交给合作方法,提供技能支撑。合作方法(合作技能)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听、表达、讨论、整合和组织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正常、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合作方法主要包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和学会整合,这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核心。

(四)基本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综合效果评价方式。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学习成绩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每个方面又分成三个等级——优秀、良好和一般。通过测评(每学期末测评),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学习成绩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平行班,这充分说明研究工作是有效果的。

(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实践——探索——研讨等渠道,不断锻炼、锤炼、磨练自我,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六)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技能。

一年来的研究,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学生与人合作倾向明显、合作欲望强烈,都能积极主动与组内成员合作交流;合作技能有了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会独立思考、会组织安排、乐于交流、虚心倾听、巧于争论、善于整合。

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我们地处农村,教学设施简陋,信息不够通畅,理论水平有限,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虽然及时吸纳了一些先进的理论和做法,但缺少高层次的引领和指导,一度阶段,研究工作出现了“高原期”——停滞不前,总认为许多认识和做法都成了定论,都研究过了,我们没什么研究了,缺乏切合实际、注重实践、易于操作的深层次思考。

2、课题研究是一个不断渐进和不断创新的攻坚工程,需要毅力和耐心。部分研究人员有浮躁和畏难情绪——怕吃苦、怕花时、怕学习,导致研究工作不够细致和精致,如相关数据收集、表格记载不能及时完成,课题研究总结不能按时上交,课题研究论文质量不高等。

3、受教育教学等因素影响,学校虽然制订了一些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还存在学习理论不系统、不深刻,研究例会不正常、不深入的不正常现象。

(二)今后的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注意边研究边推广,让课题研究和实施新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启示 篇6

三明市实验小学罗灵燕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学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中应该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会拼音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在拼音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一、让学生在童话环境中记忆拼音规则。

拼音教学其实是一项单调、枯燥的学习活动,而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按一定规则记忆并要能灵活运用。如果教师课堂上总是一味地单一地进行灌输,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结合起来,学生便学得有趣、主动。

1、使用童话性语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童话性语言能使他们倍感亲切。如教学标调规则时,我把六个单韵母说成是拼音妈妈的六个孩子,其中“a”是大哥,“o”是二哥,“e”是三哥,“i”和“u”是双胞胎。标调时告诉学生,谁最大,声调就戴在谁的头上,“i”和“u”是双胞胎,一样大,他俩在一起时谁排在后面,声调就标在谁头上。同时便乘机教给学生标调歌:有a找a,没a找o e,i u 并列标在后。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很快就学会了标调规则。

2.、编说童话故事。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很难记忆。在教学“小ü碰到j g x,去掉两点还读“ü”的拼写规则时,我针对书中的插图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j g x 是好兄弟。有一天,小鱼(ü)戴了一幅漂亮的墨镜到j g x 家玩,刚见面,小鱼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不行,我戴着眼镜和别人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鱼赶忙摘下眼镜。从此,小鱼(ü)每次见到j g x,总是要先摘掉眼镜再拉手。”通过这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学生就牢固掌握了j g x 与ü 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教学,能使学生把知识记得更牢。

二、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形象化、生动化,在趣味教学中区别字母。

汉语拼音字母中有许多抽象的字母,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容易混淆,也很容易引起学习上的厌烦情绪。教学中,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1、抽象的字母形象化。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字母接受能力有限,如果采用简单的机械记忆法,学生一时很难掌握,即使一时记住了,很快也会忘记的。如何让学生很快记住并记牢这些抽象的字母呢? 在教学中,我把抽象的字母形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声母“b”时,插图上有个小女孩在听广播,收音机的形状

就像一个“b”;教“p”时,利用文中插图一个小男孩举着一面小红旗在爬山坡,引出这个字母的音和形,启发学生找规律,最后总结出,这个字母的音念山坡的坡,而小红旗的形状就如同 “p”。再如教学声母“m”时,先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两个孩子在两个门洞中玩“瞎子摸人”的游戏,摸的动作记“m”的音,这样,学生就能根据教师的讲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快记住了。这样把抽象的字母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

2、易混的字母儿歌化。在汉语拼音字母中,形状相似的比较多,如 b—d p—q f—t n—m—h等。这些字母,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为了使学生对这些字母区分得清楚,记得准确,在教学中,我编了一些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如b—d: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记p—q: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上钩“f”,下钩“t”;记n—m—h: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一把椅子h h h。.j—q—x与ü相拼的规律我也编了顺口溜: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这种方法学生愿意记,记得牢。

三、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巩固知识。

课堂上教学与游戏活动并存。教学新的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记忆,单靠硬邦邦的读与背,学生会很被动,教学的效果也不见效。尤其是在一节课的后半节课时,学生往往感到疲惫,若把巩固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对儿童便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能快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如,教学声母g k h,加入一个拍手游戏,老师找一个学生上来跟老师一起玩,后同桌的一起玩,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巩固知识。游戏如下:你拍一我拍一,小白鸽ggg;你拍二我拍二,小蝌蚪kkk;你拍三我拍三,小椅子hhh。

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游戏。如:

1、拍手游戏。教完23个声母后,引导学生背诵时,可让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互相击掌,每击两次掌各人说一个字母,谁接不下去或说错了,就输了。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必定促使他们积极读书。教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也可采用这一游戏让学生背诵。

2、取字游戏。在教完一定量的声母之后,可把这些声母的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读哪个声母的音,学生就取下该卡片,如果取对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贺,如果取错了大家帮助他找出来。

3、找朋友游戏。复习巩固音节时,把合成音节的声母韵母卡片分给学生。(以mǎ为例)教师出示图片“马”,拿到声母“m”的同学举着卡片走上讲台,读“mmm,我是m,我的朋友请上来。”拿到韵母“ǎ”的学生也举着卡片走上讲台,读“ǎǎǎ我是ǎ,我愿和你做朋友。”然后两位同学齐读“mǎ、mǎ、mǎ”。这一游戏,既巩固了声母、韵母,又进行了拼读练习。

四、在听说读写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读准字音,纠正地方方言,推广普通话。当学生具有一定拼音能力时,就要借助拼音的“拐棍”作用,引导学生尝试阅读,提早说、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有裨益。

1、加强听的训练。读准音节是拼音教学的一大任务。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学生易把“开水壶”读成“开水fú”,“老师”读成“老sī”,“海带”读成“huǎ dà”,“老鹰”读成“老yīn”等,针对这些语言状况,我们要让学生多听磁带、多听课文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正音,达到讲好普通话的目的,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进行听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因此练前可出示明确目标,如(1)仔细听,听准字音。(2)重点听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的字。(3)可放一句、听一句,再让学生试尝练读。有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就会听得兴致勃勃。在课前加入5分钟的听写训练效果更佳。长此下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将大有提高。

2、与阅读有机结合学习音节是为了提早进行阅读训练,又可以提高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在儿童刚入学的这段时间内,凭借汉语拼音提前阅读,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完拼音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介绍一些通俗有趣的拼音读物或注音读物,如儿歌、寓言等,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刚开始时,让学生慢慢读,只求读正确、通顺;然后逐渐要求提高速度,读得流利、有感情,并可在适当时开展朗读比赛,评出“朗读小能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说写结合。学生熟练了朗读音节后,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他们可以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说话写文章,为了表达运用。那学汉语拼音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运用。但不仅是会借此识字,会说普通话,还要会用拼音写音节词、写句子。也许有人会说,教了字后,不就会写了吗,现在不必写。再说,以后写文章根本不用拼音写。可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年级孩子的语言是那么有活力、有生机。如果能让他们用拼音记下他们这些亮丽的语言,这对于未来的作文教学,不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吗?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高中汉语文写作教学,教学应用

一、引言

长期以来, 写作教学备受关注, 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教育学者从未停止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旨在寻求汉语文理论与写作实际相结合的和谐之路。但在高考压力下, 从学校到教师, 从家长到学生, 普遍认为写作教学就是破解汉语文高考的密码, 对写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自主学习策略是新课改的产物, 其真实用意在于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自己擅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从点到面, 全面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文海无涯, 相较于其他学科, 自主学习策略更能在汉语文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探究写作教育的内涵

写作, 其实就是运用文字能力表达内心情感、真实想法、逻辑关系的一种能力。它能够真实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进行创造性的认知。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 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起点对创新新思维进行表达。与数学、化学、物理科目不同, 写作教学非常抽象且难以捉摸, 没有具体的公式、符号量化教学。所以说, 写作教学一直是汉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难就难在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致使写作出来的成果有高低之分。因此, 进行写作教学就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着手, 努力与现实社会发展相接轨, 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把握好写作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遵循教育的本质, 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 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正确认识自主学习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能力训练, 下笔如有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进行写作训练不是简单的数量训练, 而是抽象化的思维训练。培养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 能够正确辨别社会上好的现象, 学会区分善恶美丑; 培养思考能力, 能够主动进行思考, 有意识地探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除此之外, 还需要文字敏感力, 主要包括加强立意能力、审题能力、修改能力、遣词造句能力、谋篇布局能力等方面, 这就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 多阅读, 勤练习。

自主学习, 通俗地讲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由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大局, 对自己的命运运筹帷幄。这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和自信心。因为自主学习有着严苛的要求, 它要求对学习整体进行有机分割, 对学习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它需要审查学习内容并对之做出客观评价;它需要有节奏地控制学习的步伐, 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

其实, 写作教学中的观察训练、思维训练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依靠平时的观察和积累, 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具有相互扶持的积极作用。能够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地加以运用, 是迈向素质教育的成功之门。

四、将自主学习融入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 以写作热情为起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才能使他们发挥出巨大能量, 真正爱上这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 全程没有交流。学生会把这样的教学过程理解为接受任务, 很难提起兴趣。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鼓励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 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只有爱写, 才能会写。只有敢说, 才能会表达。

(二) 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分界点, 发现学生的特长。

现在高中生的年龄在16岁~18岁之间, 处于少年末期青年初期, 性格特征已经基本成型, 个体差异也已经建立。反观应试教育, 就是在极力打击个体差异, 似乎是从一个磨子里把所有学生加工出来。教育部倡导素质教育, 就是在极力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行特定的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多愁善感, 有的学生英勇善战, 有的学生天马行空, 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想法进行积极引导, 从个体实际情况出发,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 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 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五、结语

小学认拼音, 初中认汉字, 高中才是真正意义上培养写作能力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 建立互动的交流沟通关系。应用自主学习策略就是积极响应综合能力培养的号召, 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秦叔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微[J].现代汉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8 (02) .

[2]郭寿良, 秦小艳.语文写作教学策略集思[J].江西教育, 2007 (06) .

[3]刘颖.语文写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内江科技, 2005 (S1) .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篇8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普通话

一、帮助识字

小学语文学习中,识字是基础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就是既能够读准该字的字音,又能够理解该字的字义,记住该字的字形。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其所学的字都属于较为常用的字体,字义简单明了,这样读音就显得格外重要。小学生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以自行学习汉语,进而无师自通。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其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要远远超过其书面的语文能力(学说话早于学字)。这些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是知道一些话怎么说,却不认识字。而拼音恰恰就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要求。掌握了拼音,读出了拼音,就好像听到人讲话一样,剩下的就是记住字形了。

常见的识字工具有两套:其一,认识拼音,读出字音,明白字义,记住字形;其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很显然,利用第二套识字工具必须是在掌握了基本汉字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故第一套识字工具是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最先使用的方法。

二、帮助学习普通话

学习普通话是教学大纲规定各年级共同的目标。普通话教学的重点是读音。儿童掌握了拼音,就能够准确地读出汉字,也就可以说出标准的普通话。儿童在入学前已经说了几年的话,由于地方方言的影响导致很多读音非常不标准,上学后为学习普通话而纠正习惯读音就非常重要。学习普通话不光靠耳朵和嘴巴,还要靠一个标准读物或者字典,供人考察纠正自己的发音,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汉语拼音对于学习普通话非常重要。

三、帮助阅读

在进行阅读时如果一句话中有很多字不认识,那该句就无法读下去。而现在的儿童教科书、课外辅导书、儿童电视节目等,很多都注有拼音,这样不懂的字就可以根据拼音读下去,儿童可以提前阅读一些书籍,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面。这样一年级或二年的学生就可以借助拼音将书中的一些故事讲给他们父母听,家长就会特别高兴,认为汉语拼音特别好,还要求老师给孩子们补拼音。

儿童学习语文首先要识字,而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从而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样阅读也可以巩固所学的字。学生学会了拼音,就会认识更多的字,更好地阅读,而阅读又可以巩固所学字。这样学会了拼音就等于给学生增加了双翼,可以让他们在字的海洋里遨游。

我在这里举一个有趣的事情,在一次上课时,教师写了一个生字:镪。问学生这个字的结构时,学生答:左右结构,金字旁。但是问到右边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语。只有一个学生说是金字旁强字边。老师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我看《熊出没》里面有光头强”。所以说拼音对于提前阅读是大有裨益的。

四、有益于写作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写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学生所会说的话要远远比他们认识的字多得多,而且认识的字也不一定都会写。这个矛盾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难题,被叫作“以文阻语”。正是由于汉语字形的繁难,课文只能较为简单,所学的词语也远远落后于儿童的口语发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写作基本都在小学三年级才进入小学的语文教学任务中。这就给训练和提高我国儿童的写作水平带来了很多损失。现在有了汉语拼音,就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可以用全是拼音写作,或在写作时将不会写的文字用拼音代替。这样就可以从全拼音到半拼音半汉字,再到全汉字,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目前在汉语拼音这一有力的工具帮助下,小学拼音写作已经列入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故我认为语文这一改革能够极大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帮助使用工具

在小学中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拼音作为查找汉字的重要手段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本领。而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本领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须认真对待。”同时由于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中汉语拼音是进行电脑操作的一个重要工具。为此学习汉语拼音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使用网络工具的能力。

帮助学生识字是汉语拼音最为主要的作用,但不唯一。利用汉语拼音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水平,纠正汉语读音,可以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认为汉语拼音是帮助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要充分利用该工具。

参考文献:

[1]何国英.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9(12).

[2]閆文静.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J].才智,2009(30).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温日明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组织下,学生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成果的过程。合作学习的目标指向全体,特别是对中后进学生最为有效。它是实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的有效途径,并且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又为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共处、通力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训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我们也经常看到课堂内出现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但由于学生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技能较低,往往导致合作活动的形式主义。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安排了一次合作学习。教师在参与某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时,发现学生理解“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有困难,便提供给学生一份资料,(教学论文 )让学生借助资料共同探讨;教师参与另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时,发现学生对“伯父叹气”那句话理解有困难,便进行了适当的点拨:人的行动往往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伯父这一叹气,你们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教师这样指导,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应当循序渐进,专门训练。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时,也应当相机指导些技能和品质,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训练也是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二、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不可滥用。开展合作学习,不能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愿望的时候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有一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课题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用后要归还,可课文中的箭既未征得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所以课题中不能用‘借箭’而应当用‘骗箭’。”这名学生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师感到这名学生提出的观点很有价值,同时觉察到同学们有合作学习的愿望,立刻抓住时机,安排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讨论,相互辩论。

2.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

例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弄清狼是怎样找碴的,狼为什么要找碴。当学生通过自读,明白了狼找碴是为了吃掉小羊时,我及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狼不找碴也能把小羊吃掉,但它为什么还要找碴儿呢?这种问题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质疑,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

例如,我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写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的事,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请了两个学生回答,但思路都不开阔。针对这种情况,我安排了一次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4.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例如,我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这样分段,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那样分段,意见很不一致。教师没有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安排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里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弄清课文的结构,感悟分段的方法。

5.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你们认为这样好吗?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好,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好。我抓住这一时机,把认为好的学生作为正方,把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反方,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为了在辩论中取胜,正方和反方分别组成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从不同的`途径去搜集证明自己小组观点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证明自己小组的观点。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内容的确定都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总之,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

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收到实效,“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深入其中。

三、在课堂内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1.创设情景、呈现问题

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教师首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一起来呈现问题。教师加以具体化、系统化,明确学习目标。

2.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所呈现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师生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组长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学习活动,鼓励各成员积极参与。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重点讨论,达成共识。

3.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组间再质疑。教师善于调控,对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提供变式(或材料、或观点)帮助学生解疑。

4.引进竞争、巩固合作

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或解决的方法,或学习效果在组内进行交流时,可通过组间竞赛展开。巩固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调动了学生寻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研讨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因此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最关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实际需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组内、组际间展开讨论、交流,使人人都能贡献思维成果。

四、合作学习的评价

当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应当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强化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今后更加有效地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小组成员同合作学习小组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评价方法首先从是否真正合作来判断,使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或学习的具体任务均有认同感;成员之间能够积极、相互依靠;小组中的个体责任能够明确并能得到落实;小组合作中成员能够运用一些基本合作技能,如听取别人的发言,能够向别人求助,能够向别人建议,能够和别人协调活动等。其次从合作学习具体操作上判断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正常确定,是否很有必要;小组的划分是否是以合作而分组,为合作本身而培育小组;小组合作中是否有纠正“合作的问题者”,合作的“小权威”是否被遏制;对学习滞后者是否有具体的帮助;在合作中合作意识,交往技能是否得到培育。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只有不断地探究学习,发掘潜力,调动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境界。

上一篇:志愿感想下一篇:致敬革命先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