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校工作计划(共7篇)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 篇1
江南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创建合格省级示范农校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关于到2010年建设100个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的精神,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自2007年创建至今,已达到省级示范农校的标准,现将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职教资源,贴近农民需求,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市场规律,办学效益显著”的要求,转变办学观念,提高我镇农校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校办成集培训、生产、实验、示范服务为一体的兴农阵地,让我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进入省示范性乡镇农校行列,有序、有效地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加快新科技强镇的战略步伐。
二、项目建设基础情况
(一)项目建设现状
1、学校设置与管理
(1)江南镇农校由镇人民政府主办,江南中学协办,是我镇初等职业教育机构。
(2)农校现有领导班子
校长:何华光(江南镇镇长)
副校长:肖三清(江南镇副镇长)
副校长:陈雪平(江南镇副镇长)
常务副校长:张东成(江南中学副校长)
(3)镇农校独立设置,配备专职管理人员6人,聘请兼职教师6人,专职管理人员的编制,在本镇中小学教师编制中调剂解决。
2、办学任务与职能
(1)办学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镇农校办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本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普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稳定就业的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镇农校为依托,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2)工作职能
A、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a、镇政府制订“十一五”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镇农校按照政府制订的规划,逐年制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
b、全镇“订单”转移农民工达到外出务工人员的21%左右,镇农校对所有“订单”转移的农民进行 15天的技能培训。
c、85%以上的本镇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转移前的引导培训。
B、农村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
a、镇政府根据本镇的实际制订“十一五”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规划,镇农校根据镇政府的规划,每年制订年度培训规划。
b、每年成功推广一项新技术(或新品种)项目,进入农户的比例达到本镇农户的11%以上。
c、全镇每年开展10次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
d、实用技术项目推广所涉及的相关农户人员均接受1次项目技能培训,并基本掌握技术要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C、资源统筹与资源组织
a、镇农校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利用中、小学校、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科技站等部门的资源,建立江南镇农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各部门培训项目由镇农校编排实施。
b、每年根据培训需要镇政府出面到县、市农业部门或农业高等院校,请有关专家来农校给学员讲课2次。
c、根据本镇实际,镇有关部门根据时令特点适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及其它生产资料。
d、根据农民朋友的需要,镇政府每年组织农民到县、市等机构参加技能培训2次。
D、信息咨询与服务
a、镇农校制订信息咨询与服务制度,并初步形成职业培训与农业项目信息资源体系。
b、镇农校每年按季按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农户进行技术咨询和服务,每年20多次,年接受服务的对象1100人次以上。
c、镇农校坚持常年咨询服务,每年编发简报6期,每期发放300份,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销售信息,科技信息和劳务信息等方面。
E、农民维权与农民教育
a、镇农校每年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培训1期以上。
b、镇农校聘请司法顾问,并积极参与本镇司法机关对农民重大维权事件处理。
c、镇农校每年都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结合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事件和纪念日开展了宣传主题1个,专题活动4次以上。
3、办学条件
(1)教学用房:教学办公楼一栋,标准教室3间,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大教室1间,阅览室1间,会议室1间,计算机室1间,办公室3间。
(2)培训教学设施设备:现有计算机36台,其中有1台接入互联网,基本上能满足教职工的办公和培训教学的需要。数码照相机1部、打印机1台,电视、DVD、音响等配套设备1套。
(3)图书资料:9098余册,每年新订图书1000余册。
(4)网络资源库:独立网页、网页样本丰富,包含了人力资源、就业务工、产品销售、项目开发、培训需求和新产品新技术等专栏。
(5)试验基地和实习实训条件:养鸡基地1个,服装实习基地1个,种植实践基地3个,实验基地1个。
(6)培训教师:学校现有专职教师6人,均是我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调剂出来的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人员。兼职教师6人,均是相关方面的专业技师。
4、办学效益
(1)近三年来,我校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了农村实用技术“优质生态水稻种植”、“高效棉花栽培”、“大棚蔬菜栽培”、“网箱养鳝”、“网箱养蟹”、“无籽黄瓤西瓜栽培”、“淡水养鱼技术培训”等项目各一个,推广“网箱养鳝”、“ 网箱养蟹”、“ 大棚无公害蔬菜栽培与管理”、“ 高效棉花栽培与管理”、“杂交水稻栽培”项目等进入村场。
(2)全镇有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农户进入项目计划,并接受过项目培训,基本掌握该项目实用技术,并取得每户年增收100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3)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及农民工再就业项目11个以上,其中养猪专业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户,收入在20万以上。养鳝、养鱼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达50余户,高效棉花栽培与管理推广到各村场。
(4)近几年来,组织85%以上的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转移前的引导培训,“订单式”转移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达20%以上。“订单式”转移人员全部接受过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每人次超过两周时间。
(5)镇农校与职教股建立广泛联系,充分掌握相应专家资源,不断收集,研究和分析市场就业信息,农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信息,形成职业培训和农业生产项目相关咨询等资源体系,为我镇农民提供综合性的咨询服务,坚持常年咨询服务,定期编发有关农产品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方面的简报。
(6)开展农民维权工作。建立了帮助农民依法有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 法律法规培训,积极参与本镇农民重大或群体性的维权事件处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结合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事件和纪念日,如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奥运会等,我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每年都有宣传主题,每年举行专题活动3次。
5、办学经费
(1)所需经费
基本建设45万元,教学设备35万元,图书4万元,网络建设12万元,基地投资10万元,其它(含培训费、宣传费、交通费、资料费等)14万元,合计120万元。
(2)经费来源
争取上级拨款70万元,镇财政每年解决10万元,镇农校自身创收15万元,接受社会捐款及企业支助10万元。
(二)优势与特色
1、镇内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相对本市其它乡镇有一定基础,广大农民能吃苦耐劳,肯钻好学,接受新观念相对较快,辖区内经济活跃,有着广阔的用人天地。
2、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现有领导集体,有发展镇农校的强烈愿望,镇农校的全体职员有发展镇农校的决心和能力,这一双赢的优势互补,为我校的发展形成了动力。
3、实训基地资源充足。基地交通方便,离岳阳市中心近,产品销售便利,能及时、准确的获取市场信息。大棚蔬菜范围广,土质好,阳光充分,有利于生长与普及。
4、社会价值显著。通过教学与实践,会不断增强劳动观念,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强化,思想道德素质会不断提高,农民朋友通过劳动技术培训,每个人都会掌握多项致富实用技术,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技术骨干,农校也就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此外,农校充公利用实训基地,带动境内及周边致富项目开发。
5、培训班进村是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为了快捷高效地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送到千家万户,我们改变过去始终以镇培训的培训模式,把农校的培训班办到村里边,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有效解决了科技转化能力薄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
1、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费使用明显不足。
2、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专业教师的引进存在一定难度,兼任教师有待于加强管理,培训教师的任务还很艰巨。
3、内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4、技术推广空间巨大,广大农民致富心情迫切,但技术推广项目质量必须提高,数量有待增多。
5、农民思想观念有待提高,科技意识有待加强。
6、培训管理上条块分割时而出现,统筹管理还有待提高。
三、项目建设情况
(一)总体目标情况
通过几年的建设,到2011年,我校建成了相对稳定的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教学用房、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验基地和实习实训设备等均能满足学校需求,符合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要求。
(二)建设项目情况
1、硬件建设
(1)完善教学楼及生活配套设施。
(2)添置设备:桌椅100套,DVD、电视机音响等配套设施1套,微机房及36台电脑,图书9098册,多媒体教室一间。
(3)完善基地建设:创建条件,建立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是校内教学示范基地。本着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的原则,在校内建立了特色农业教学基地,以促进教学,示范社会。二是建立了校外科技开发基地。本着“建立一处校外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培养一批特色农业技术人才,造福了一方农民百姓”的原则,实行校地结合,加强特色农业科技开发,树立特色农业样板。
2、软件建设
建成了适用性较强的网络资源库,推介我地资源、收集外地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向全镇人员无偿提供服务,考虑到农户的计算机拥有量有限,对本镇农民普遍适用又有价值的信息,农校及时印发成简报发送到各村组。
3、队伍建设
建设了一支相当稳定的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除农校的几名专职教师外,在全镇12个行政村各聘请一名兼职教师,同时,还要聘请本镇农业科技、教育的专业人员,组成镇农校的基本教师队伍。根据培训需要,还将聘请农业科技部门及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培训教师。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建设。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何华光同志任组长,副镇长肖三清同志、中学副校长张东成同志担任副组长,镇政府办、中学、镇劳动和社
会保障所、镇国土所、镇财政所、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学分管职教的负责人及农校常务副校长为成员。
2、强化领导。镇农校在上级及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校长、副校长负责把握农校办学方向,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落实创办“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所需经费。常务副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硬件、软件的建设,各项目的培训,教育教学的管理,各项制度的制订等工作。制订好创办“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具体规划,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3、明确分工,负责到人。农校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常务副校长任主任,主任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费到位和办学任务的完成。肖三清同志负责教学用房、教学设备、图书、网络建设和各项目的培训工作及师资队伍建设,张东成同志负责资源统筹、基地建设、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咨询与服务、农民维权。
4、广泛宣传,全社会动员。通过各种会议、培训场所、传媒,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创办“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文化氛围,实现全镇全民办农校的态势。
5、统筹协调配合,全力支持。镇政府统筹各职能部门为建设工作相互协调。同时还将召开12个行政村的村支两委会议,落实培训场地,实验基地,示范基地及参加培训人员,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6、经费落实。
(1)镇财政每年安排农校办学经费10万元。
(2)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我镇农校通过校办基地创收,接受企业与社会团体的捐赠及上级调拨资助等方式,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3)严格执行财政制度,勤俭办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农校对接”,南工院
早在2009年11月5日, 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三部办公厅就联合发文《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发厅【2009】8号) , 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开展了“农校对接”的工作, 并且取得了成效, 北京、上海等地区高校的农校对接工作已经进入一个较高层次的阶段。但在我们学校才刚刚起步进行摸索, 进行试验性的实践和探索。这里我介绍一下我校的推进情况。
1 农校对接工作开始启动, 并取得了进展
探索一种学校后勤采购, 基地龙头农贸企业配送, 街道政府三方参与的“农校对接”方式。
1.1 形成共识、准确定位———学习文件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解决要不要开展农校对接工作的问题, 通过学习后勤系统的各级领导骨干形成了共识。确定2013年开展农校对接工作。并准确定位好“农校对接”工作在我校的发展方向, 规划好了发展步骤。
1.2 学习先进、找好基地———决定开展“农校对接”工作以后, 我们首先向先进的老大哥单位学习, 向他们取经充电, 我们后勤部门负责人到了南京工业大学进行调研, 了解他们已经取得的“农校对接”工作经验, 并且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对“农校对接”的基地进行调研, 在我校领导的亲自关心参与下, 经过多次交流和磋商, 最终确定将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作为“农校对接的”蔬菜基地。
1.3 快速进入、稳妥推进———确定了“农校对接”基地我们就立即从落实好的蔬菜基地实际情况出发, 先由一个学生餐厅与基地进行蔬菜供销对接, 先做试验, 经过一个月的合作, 双方都比较满意, 标志着合作的成功。目前已经有2个餐厅施行了蔬菜的“农校对接”。在经过充分的合作和磨合, 条件成熟时我校将全面铺开。
1.4 依托政府、保障合作———依托地方政府进行农校对接的合作工作, 和政府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 政府负责对农产品基地及农户的监督, 使我们的供应工作得到保障。
1.5 形成机制、不断改善———经过一段时期的实际运营, 相互间达成了一个共识, 建立了制度化的协商机制, 确定每月底召开一次碰头会, 总结前一个月的工作情况, 制定下个月的工作计划, 通过经常性的交流, 协调了供销间的矛盾, 改善了运营的质量。
2 通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1 在推进“农校对接”工作方面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这是思想进步的文化成果, 后勤系统能够接受新理念、新事物这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表现。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农校对接”是利国家、利学校、利学生、利农民的一件大好事, 是稳定校园秩序、是提供更多社会就业机会的一项较好举措, 也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政策的重要表现。
2.2 蔬菜质量得到了安全保障。原来我们到市场上采购, 出了问题也不好查, 现在和蔬菜基地“对接”, 直接可以找到责任人。实现了蔬菜质量问题可溯源。
2.3 食堂和学生都得到了实惠。由于没有中间环节, 采购成本降低了;我校第四、第五两个学生餐厅, 自从使用了蔬菜基地配送的蔬菜以后, 价格平均下浮5%左右, 还节约了采购人员的工资和蔬菜配送车辆的费用。由于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使得菜价也有所下浮, 相反餐厅营业额却大大增长了。
2.4 蔬菜基地所提供的蔬菜净菜率高、利用率高、浪费少, 配送及时到位, 经营者使用便捷, 从而提高了他的效益。
2.5 使用了蔬菜基地配送的蔬菜以后, 师生对参加“农校对接”的食堂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从农民的菜园子直接到学校的菜篮子, 从农民的田头到师生的餐桌无缝对接, 保证了新鲜口感, 很受师生的欢迎。部分师生就是为去吃蔬菜基地的有机蔬菜而到第四、第五学生餐厅就餐的。很多老师下班回家时还购买很多由蔬菜基地提供的蔬菜及其他农产品。
3 从“农校对接”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不足
3.1 要求农民的多, 支持农民的少。
作为“农校对接”的需求方承受着政治上、社会物价上和服务水平上多方面的压力, 作为服务对象的学校师生对餐饮服务的需求水平日益增长, 因此后勤服务人员总有想找到一个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表现在“农校对接”问题上面, 就总希望农民能够把所有要求的原材料都能够廉价的生产出来、配送过来, 这是不可能的。而作为需求方的学校, 以及起引导作用的地方政府都没有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
3.2 政府喊的多, 政策少。
自从三部委推出“农校对接”试行工作以来, 我省各级政府都在强调重视和要求积极推进“农校对接”工作, 但到目前为止政府任然没有明确“农校对接”工作由哪个部门牵头, 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施, 给予怎样的财政政策都没有明确的落实, 还是未知数。
3.3 地方政府有信心, 农民不放心。
地方政府通过我们与多个街道、乡镇的政府部门进行调研, 都希望促成这项工作, 而且对本辖区的生产能力、供应能力怀有足够的信息。但是农民对此不放心。因为, 我们还没有形成长期订单式生产, 对农民没有补偿措施, 没有让农民吃定心丸。
4 对“农校对接”的“农方”还存有困惑
4.1 政府有困难, 扶持政策少。地方政府也有实际的困难, 上级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 对“农校对接”工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2 路政有优惠, 但是仍然不到位, 就拿物流收费来讲满载蔬菜的车辆是免费的, 而回程的车辆确仍然要收费, 对于蔬菜运输来讲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4.3 成立了合作社, 但是缺引导。合作社作为生产和供应方, 他需要有一个平台来确定自己的生产任务, 但是没有这样的平台, 目前也没有可靠、有效的引导。表现在, 高校原材料订单的计划性、多样性、有序性与农产品种植的无序性、单一性、自由性形成了供需矛盾。
4.4 农村有蔬菜, 但是品种少。学校的需求品种很多很齐全, 但是我们南京地区由于地域和季节的原因, 当下只能生产十个品种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食堂七十到八十个品种的需求。
4.5 农民有业, 但是不专。农民经过街道的统筹安排, 有了自己的种植任务, 可谓“有业”了, 但是由于农民化水平科技偏低, 信息化水平也较低, 有时还有小农意识, 导致了“不专”不能发展现代农业, 因此满足不了规模化、现代化“农校对接”的需求。
5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 提出几点建议
5.1 建议教育厅牵头整合优质资源, 搭建“农校对接”平台, 建立冷链物流中心。
作为江苏高校后勤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高校伙专会招采中心已经运作十年了, 积累了丰富的采购供应经验和协调能力。建议在此基础上, 组建采配中心, 通过实现“五个统一”: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和统一结算, 发挥团购优势和规模效应, 构建了“农校对接”的平台。
建议成立冷链物流加工基地, 它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形成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信息管理系统, 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追溯从原材料至销售过程中的产品信息, 包括生产场所、生产日期、生产环境等信息。其次, 全体高校食堂共同的验货、检疫、计量与交易平台, 放大规模效应, 进一步降低成本, 惠及师生。第三, 将形成冷链加工中心变农副产品原材料为半成品成为全体高校食堂的中心厨房, 节约生产成本, 推进建立学生食堂的长效保障机制。高校学生食堂冷链物流加工基地主要包括:农副食品的“农校对接”中转平台仓储、初加工基地、冷链加工系统、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六个组成部分。
5.2 建议省政府要实际推动, 建议明确推进“农校对接”中的牵头部门、操作方法和细则以及实施步骤等, 特别是财政扶持的资金和渠道。
5.3 要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要有规划, 学校应在省厅搭建的“农校对接”信息平台上提前一年下订单, 农民根据信息平台上的订单进行种植。同时提高订货、配送整体物流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5.4 对于学校来讲, 建议实行“一校多地对接, 地产和代购相结合”的方针。校方要和多个、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基地进行对接。要有蔬菜基地、禽蛋基地、猪副基地、粮油基地等多个农校对接对象。这是必要的, 就拿蔬菜一个项目来讲, 也要建立多个基地, 因为高校的需求品种是多样的, 一般食堂每天需要70个到80个蔬菜品种, 而任何一家蔬菜基地都无法提供全这么多的品种, 而且也不能每天都能供全, 再加上地区的局限、气候的影响, 决定某一地区蔬菜生产品种的局限性, 不可能全面满足学校食堂品种上的需求。所以必须和多个基地进行对接。就是这样, 一些本地区不能生产出来的品种还必须校方到蔬菜市场自采。如果校方不愿意自采或者没有自采能力, 那就必须由牵头企业实行配送地产蔬菜和代购外来品种相结合的模式, 才能够满足食堂需求。
“农校对接”工作在我院刚刚起步, 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国安, 吴全宏.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农校对接”的实践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6) .
[2]解成威, 王姗姗, 杨方.基于农校对接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1) .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 篇3
为适应新形势对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促进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结合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印发《县区委市直党工委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学校党建工作考核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以促进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目标,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和各项工作纪律,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我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
考核共分重点工作、基本工作、创新工作三大项8个考核项目,共计100分(见《党建目标责任书》)。
三、考核工作程序
第一步:自查自评。各党支部根据考核评估标准和内容,全面认真地总结工作,逐项对照检查评估内容和要求,形成书面自查报告。
第二步:考核评估
(1)考核小组听取各党支部工作总结和自检情况汇报;
(2)召开党员和群众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进行民主测评;
(3)查阅工作原始记录,如支部会议和工作记录、学习园地等;
(4)根据评估标准和要求对所考核评估党支部的工作进行打分(包括领导打分),并提出综合评估意见。
第三步:通报考核结果,评选先进。在考核的基础上,评选出党建工作先进党支部,考核结果作为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先进称号的主要依据。
第四步:落实整改措施。考核小组对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各党支部要对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整改项目作为下次考核的重点检查对象。
四、组织领导和要求
学校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党支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每年对学校党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时间安排与考核同时进行。在考核评估过程中,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监督与考核相结合。以考促建,通过考核切实提高学校党建整体工作水平,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附件
天水农校党委党建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米万平
副组长:张银虎
谢
鸣
李世锋 成 员:皇甫满喜 张丹宏 张西珍
春游--参观农校作文 篇4
春游--参观农校昨天老师说,今天春游是去参观农校,许多同学在座位上小声嘀咕,一年级都去过农校了,再去有啥意思。
今天,去农校的路上,我发现变化非常大:原来往小路走,不知有多远,今天是走大路,非常的宽阔,非常的近。从前一进农校看见的是低矮的.平房,现在可就不同了,有高耸的教学楼、试验楼...有七八幢了,而且每一幢都很大,大的我都看不过来了。
临夏州农校“双联”简报第5期 篇5
简 报
第五期
州农校“双联”行动办公室 2012年6月6日
合理安排驻村干部 扎实推进双联工作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学校严格按照省州双联行动对干部驻村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干部驻村工作作为搞好双联行动的长期性基础工作,结合学校和联系村实际,不断研究摸索,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有效的开展干部驻村工作。
在联系形式上,学校形成了领导小组重点联系、干部分期分批轮流驻村、联户干部常联系以及重点工作按计划推进等几种形式相结合的长效联系机制。一是学校双联办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下村,和村干部共同研究推动村上的工作,平均每周不少于1次。二是驻村干部采取分批轮流的方式,驻村小组由1名中层干部担任组长,每组3—4人,不分节假日,根据双联行动开展实际,前一阶段每3天派一组,每组4人,共派出12批48人次,近期调整为每周一组,每组3人,已派出6组18人次。三是联户干部不定期联系,按照驻村干部驻村不少于15天的要求,37 名联户干部不定期到50户联系户家中,开展双联行动,共谋致富之路。四是注重双联行动的计划安排,制定全年产业培训计划,结合农时和村民实际,开展种养产业培训,培育壮大村上的产业水平。
在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上,一是要求驻村干部严格遵守《联系干部“八不准”规定》,落实交接班制度,每天认真填写驻村日志和交接班纪录,交接班时召开碰头会。二是驻村干部紧紧围绕宣传落实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法制教育、化解矛盾纠纷、劝返失学儿童、动员劳务输出等10项工作任务,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确保双联行动取得实效,前期已经完成村社产业化和富民产业发展诉求的调查,近期正在开展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汇总。三是结合“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工作思路,将驻村工作作为锻炼干部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水平,促进教学成果转化的大好机会,驻村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掌握群众诉求,在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撰稿:宋平审稿:向建平报:州委办公室 州政府办公室 州“双联”行动办公室
州委宣传部 州委信息科 州政府信息科 州教育局 送:本校各校长
存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 篇6
12月2日,白雪皑皑,北风刺骨,原平市石河村农民夜校的教室内却暖意浓浓,欢声阵阵。原平农校下乡住村工作队组织的农技知识培训正在认真热烈地进行着,原平农校教师田增瑞老师以他朴实诙谐的语言给村民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植物保护技术课。针对石河村以种植玉米为主的特点,介绍了玉米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特别强调村民要树立“高效低毒无残留”的使用原则,合理科学使用农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本次培训活动计划为期一周,原平农校将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师授课。今年年初,原平农校就为石河村捐建了一所农民夜校,根据农时需要,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普及农业知识,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深受农民的欢迎。同时,为配合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原平农校下乡住村工作队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在去年援建图书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教师指导石河村组建了威风锣鼓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大家参加农技培训的积极性。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 篇7
班庆聚会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班庆三十年聚会,组委会的同学们都秉承儒家仁义谦让的美德,把主持聚会露脸的机会都给了我,在此谢谢大家。
首先介绍一下今年聚会的老师和同学:(略)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三十春秋,弹指挥间。三十年前,我们班39名同学相聚在*水江畔,开始了久旱逢喜雨的求学生涯。30年是多么漫长的时光,当年我们是父亲的孩子,现在已成为孩子的父亲,有的还做了爷爷,当了外公。30年又是多么短暂的时光,像流星一划而过,我们重新相聚,好象从来没有分开,又回到了青春飞扬、激情澎湃的学生时代。
30年后的今天,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几多往事,几多感慨;又想起有的同学和我们再也不能相见,又有几多悲伤,我提议,现在让我们一起为英年早逝的***同学、***同学默哀。
这次班庆三十年聚会是经各位同学的倡仪,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由***、***、***几位小同学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并在***、***、***等同学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今天
1的聚会,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学向为这次聚会精心策划、组织安排、付出大量心血的老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对同学们的家属和因故没有参加聚会的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官至何位,老师,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就只带我们**班,在学校时,*老师、*老师象哥嫂一样对我们关怀备至,离开学校后,又象父母一样牵挂我们每一个同学。因此,我们要向老师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内心真挚的谢意,并祝愿老师身体安康,幸福长寿,下面请*老师、*老师、*老师讲话。
我们的班长***同学是我们班党龄最长的人,在班上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模范行为影响我们,现在给他一次机会找回当年班长的感觉。请班长讲话。
***同学是我们班的骄子,由乡干部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足迹踏遍了**大地,汗水洒在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请***讲话。
***同学是我们班的奇人,一个农学中专生,居然成长为数学博士、大学教授,不难想像,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艰辛。请***讲话。
还有***、***、***。。。
同学们,这次聚会就是为大家提供一次重叙旧情、互述衷肠、回顾当年的烂漫岁月的机会,让大家畅谈人生的酸甜
苦辣,分享彼此的幸福和喜悦,达到促进沟通、增进友谊、互勉共进的目的。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但由于时间关系,这里请各县的联系人把本县同学情况介绍一下:。。。
表演节目:
1、***小提琴独奏
2、***独唱
3、合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相聚总是短暂,思念的日子总是很长,同学的情谊象陈年的老酒,越久越醇,越久越香,值得回味,值得珍藏,在离别分手的时刻,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方,请记住同学的祝愿,老同学多珍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岁月悠悠,前程烂漫,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携手同行,温情永伴。请各位同学保重身体,珍爱自己,快乐过好每一天,让我们把千万个祝福汇成一句话:青山苍苍,碧水泱泱,同学情谊,山高水长。
【乡镇农校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桃水镇农校工作计划10-02
中路铺镇农校2012年度工作总结06-06
农校同学聚会致辞09-07
农校建设规划汇报材料05-17
乡镇工作05-29
乡镇文化工作07-15
乡镇农机工作08-27
乡镇 工作鉴定07-20
乡镇普法工作08-02
乡镇工作特点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