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2024-07-12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共10篇)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1

文章标题: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同预防职务犯罪有机的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预防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县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创新载体,强化教育,筑牢预防职务犯罪思想防线

2007年1月3日,由宜阳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委员会、纪律检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局主办,我局协办,集阅览室、展览室、演播室“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我局落成揭牌。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我局把基地作为全体干部职工接受反腐倡廉教育的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局全体工作人员接受教育从而在思想根源上增强廉洁从政、拒绝商业贿赂的意识。一是强化主题教育。近年来,我们针对国土系统工作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办班培训等,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充分利用局域网优势,开设了预防职务犯罪专栏,在局域网上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发出了“远离职务犯罪,拒绝商业贿赂”的倡议书,并在网上播放正反典型录像,使全局干部职工受教育。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先后组织我局党员干部参加了普法考试,使他们充分了解罪与非罪的界线,掌握了基本的法律、法规常识,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强化案例教育。为达到警示作用,我们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听看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等腐败案例的书面材料和录像,深入分析其蜕化变质的过程、原因,剖析他们堕落的轨迹和思想根源,警戒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警惕职务犯罪,为此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强化“一把手”教育。我们以创建好班子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力保证,以开好党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中层干部会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局班子和各科、室、队、所负责人进行“三个代表”、职业道德、执政为民、依法行政、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同时,我局还严格按照上级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要求,采取听取汇报、专题检查、政务督查、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各科室的业务、管理运行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整改,有效地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三项新机制。一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机制。今年X月全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动员大会之后,我局立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县国土资源局预防职务犯罪领导组”,明确纪检组长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使每个环节有计划、有落实、有效果。二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预警机制。针对国土资源系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政务督查定期汇报制度,对全局的重大工作进行督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及不廉洁行为严肃追究;出台了《X县国土资源局廉政制度》和《X县国土资源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意见》,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和局中层以上干部签订了《廉政从政承诺书》,加强事前监督,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让红灯亮在越轨之前。三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监督机制。我们积极扩大纪检监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全程参与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集体会审,变事后查处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通过监督预警,形成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使我局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犯错误或少犯失职、渎职错误,从而营造出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干部成长的工作环境。

三、从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入手,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案件易发、多发领域。为此,我们根据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发案的情况和特点,及时调整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针对拆迁、征地及补偿、土地复垦开发、土地使用权出让、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认真进行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加强集体会审,规范审批行为,强化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通过建立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通过理顺各项业务流程,制定办事标准和法

定文本,使全局各项行政审批业务法定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以有效克服办事随意性和有效扼制“自由裁量权”。同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对全县各类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招、拍、挂”的笼子,进入市场统一操作,杜绝了协议出让现象。截止目前,没有发生过一起违规操作土地“招、拍、挂”行为。

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荣获“优秀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十余项荣誉称号,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部门的工作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有关部署,进一步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增加工作透明度,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2

由于国土资源交易的政策、法规、具体运行的细则都不甚系统完整, 导致全国的国土资源交易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 各自为政, 使得国土资源交易中的管理办法和交易流程差异性很大。对于山西这个正处于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重要时期的能源大省, 随着国土资源交易的业务量明显增多, 使得对国土资源交易系统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更具有现实而迫切的意义。在此前提下, 山西省社科院对国土资源系统制度化建设进行了调研, 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使山西省国土资源交易更加健康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结合以上两点, 山西省社科院课题研究组于2010年6月4日—2010年7月22日对除太原市以外的山西省10个市, 包括78个县区的交易机构 (以下简称88家机构) 进行了为期49天的工作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现状与成绩

经过多年努力, 所调研的88家机构除4家外均有机构;人员到位的有85家;名称规范的有69家;工作能开展的有72家。绝大多数机构基本能保证运行, 绝大多数工作人员能够恪尽职守, 尽心尽力, 积极发挥政策法规优势和个人主观能动性, 进行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由于法律及制度建设的滞后, 许多业务骨干为了不影响工作, 忍受着艰辛, 付出了心血, 成绩与贡献自不多言。

随着调研区域的扩大和调研思路的拓宽, 调研组在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和汇总的前提下, 客观地总结出部分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 现概述如下:

1. 机构设置方面。

调研中, 21%的机构名称不规范;21.4%的机构存在编制挪用占用, 人员长期外借的情况;28.2%的机构工作人员未按人事部门的规定落实;办公场所和设施不能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占41%;在危房、车库、外租房、合并在其他科 (股) 室办公的占20%;重复纳税的占18%;财务不独立的占58%;全额事业, 差额事业, 自收自支, 三种编制类别齐全。交易机构人员中不在岗的有127人。 (离岗的主要原因是:1.待遇低, 自收自支, 生活无法保障;2.业务时断时续, 荒废时光;3.违心工作, 违规操作, 无安全感) 。有许多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只收不支”的编制单位。有的说:我们是干儿子, 人家是湿儿子。这些不同的说法, 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工作人员的思想波动, 对于机制体制、人事制度、工作制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期许、抱怨。

2. 职能职责方面。

调研中, 83.2%的机构认为赋予交易机构的职能被行政科 (股) 室代替;实际工作中仅参与交易环节 (发布信息、公告和拍卖) 的占53.4%;连交易工作都不能正常参加的占2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认为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重视交易工作的机构仅仅有40.4%。在某个市甚至出现12家交易机构的业务工作群体性多年由拍卖公司进行, 视国土厅2010 (104) 号文件于空无。这12家机构还是主要依靠收取交易服务费维持现状, 而只有拥有省交易事务中心核发的交易资质证才能收取交易服务费, 行政干预与职责缺位相当明显。

3. 调查中许多同志对交易工作现状坦诚、坦率的表明了看法, 共性的有以下方面:

行政监管部门条块分割, 对国务院各部委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无实施细则, 职责划分不明确, 交易程序不规范, 机构编制不合理, 行政裁量难避免, 意向性交易泛滥, 工作不省心、不安心、不安全, 不干不行, 干也不行, 制度不健全, 信息不畅通, 办事不便利, 资源浪费, 效率低下, 交易工作行政监管“越位”与“缺位”并存, 违规操作与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二、深层次分析

我国建立土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时间较短, 尽管在设计交易程序时做了较前瞻的预见, 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多程序上的破绽, 在实施中出现了困境, 这主要表现为:

1. 法律层级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暂行条例》、《规定》连同中发 (97) 11号文件、国办发 (99) 39号文件, 均是粗线条的规定和准则, 法律规范和行政规则过于简单。《暂行条例》作为交易程序法规只规定了交易许可制度以及交易方式等, 缺乏可操作性。《规定》对交易程序做了较详细的操作指引, 但这种指引仍然是粗犷的。《规定》作为我国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律依据, 从法学原理上讲其法律层级仅是一个部委规章, 同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机制以及依法行政的要求严重不匹配。矿业权交易特别是矿业权二级市场, 制度建设甚为滞后, 矿业权转让在许多地方是空白状态, 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2. 缺乏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和惩治制度。

目前, 竞买人及个别领导在国土资源交易中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 如扰乱竞买秩序, 共进共退, 相互串通, 指令性交易, 事后交易等。对此类违法行为如何处置, 行政干扰证据很难取得, 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在调研时, 某市交易中心在一宗土地拍卖中, 当场制止了一起相互串通的事件, 按规则宣布拍卖无效中止, 虽然维护了土地交易的严肃性, 但因无具体法律依据, 无法采取进一步追究的措施, 这使得交易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3. 制度建设在某些环节严重滞后。

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制定的《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暂行条例》、《规定》等等系列相关法规, 都是粗糙的线条, 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没有制定出适时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于山西省这个资源和能源大省, 已经处于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 这些相关的法规、政策已远远落后于工作需要。目前山西省对土地的使用, 对矿产资源的使用明显增多, 交易工作量明显增大, 特别是对集体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使用。另外山西省的矿产资源不仅仅是煤炭资源, 有色金属及非煤矿产的储存和开采也即将拉开新的序幕。虽然制度和法规永远是滞后的, 但是在可以预测的工作范围内, 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山西省发展的国土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以改善目前国土资源交易工作的局面, 使之能够与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相一致, 甚至于引领和超越发展, 确保山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地方政府制定的《实施办法》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解释不到位, 修订不到位。有部分同志说:实际工作中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而“无抓手”, 出现能拖则拖, 能缓则缓。非交易不可的, 集体决议一致同意才敢去做。效率低下, 收益受损, 极大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调查中, 许多同志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转让房地产时, 必须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的规定在现实中该如何执行, 25%的比例如何界定, 对“国十九条”信息发布公示内容中的“开工、竣工、户型、套型”提出质疑——这些牵扯城建、规划、房地等部门的信息很难落实, 又无当地政府协调、协助的文件, 信息发布没有规定的时间, 常常因相关部门信息掌握不到, 迫使工作推迟, 各界怨声载道, 很无奈。对省政府 (2010) 4号文件, 土地竞买人资格的界定很多人认为是自相矛盾的, 时至今日, 相关部门也未明确解释和规范, 很茫然。类似的这些工作实际中不可避免的疑义不能及时解答形成定论, 严重影响交易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提到一点, 在调研中, 相当大比例的工作人员认为煤炭资源整合从法律角度讲应当进行矿业权转让交易程序。

三、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都系统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战略部署。从理论上分析土地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则是保障民生的催化剂。国土资源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事业。交易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其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根据山西省委袁纯清书记的讲话精神, 解放思想, 从根本上突破思维惯性,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 据此走出一条引领国土资源交易工作的新路子, 服务于山西大局。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 现就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交易市场, 促进国土资源制度化、法规化的有关现实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提高认识, 形成共识。

再次充分认识建立国土资源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虽然作为调研报告提出这个话题有些啰嗦, 但是在调研中, 认为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重视交易工作的机构仅有40.4%。这个选项和比例应当是反映出了这个话题的沉重。一针见血的讲, 建立国土资源交易市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建立政务公开的有力措施。温家宝总理多年来多次指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 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性的政府, 为市场主体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性政府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而现实中, 通过建立国土资源交易市场, 规范程序, 堵住漏洞, 恰恰能从制度上、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权力腐败。实际工作中能有力地促进机关行政管理部门由审批式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转变, 有效地使相关管理部门尽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 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 真正做到“政事分开”, 树立服务性政府的良好形象。

2. 完善机制, 夯实基础。

国土资源市场应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场地服务功能、办理土地交易业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交易代理功能。为此, 应当完善各级交易机构机制, 在体制、人员、编制、待遇、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等方面尽快优化, 一能安心工作, 二能高效工作。在实际调研中, 几乎所有机构的同志提出, 省交易事务中心应当强化行业监管和指导职能, 赞同者占到调研机构的99%。事实上根据管理学中统一性管理原则, 省交易事务中心对市县两级的监管职能, 应当认识到转变职能出效益是一条铁的定律。另外有41%的机构要求尽快改善办公场所, 优化办公设施设备, 以改变不能正常办公的困境。因此建议交易机构应该达到“六有”标准, 即:一有机构;二有场所, 特别是有交易大厅、办公场所和拍卖会场, 窗口就是形象。晋中市交易中心建设的很好, 在矿产资源相对不多的情3况下, 业务量持续增长;三是有专职人员, 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挪用占用编制的情况和长期借调的情况, 予以纠正。人员不专职不专岗, 积极性不高, 责任心不强, 很难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有规章制度, 机构管理, 业务流程, 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 学习培训, 监督机制等, 要形成科学系统的模式。独立事业单位法人的规定要严格执行, 特别是根据编办、人事、财政、审计、物价等行业部门要求, 应达到“三个必须”的标准:必须逐步落实机构负责人与法人代表身份相符, 责权匹配, 制止各级领导兼职现象;必须逐步落实财务独立管理制度;必须逐步落实业务工作独立开展, 避免行政干预, 避免人为干扰, 减少违规交易。五是有必要的交易设备, 信息管理系统, 触摸式电脑, 电子显示屏幕等设备, 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六是有必要的经费, 各级机构要有经济条件去加强业务培训, 参加各类相关资质的培训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确保交易质量。

3. 建章立制, 勇于创新。

公平和正义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更加注重利用法律程序在具体运作中实现价值目标。加快国土资源交易程序的法制化步伐,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合理有效保护资源, 利用资源, 开发资源, 造福社会和人民群众有着实实在在的益处。维护程序公正、流程严谨、制度合法势在必行。在调研中, 许多年以来困扰工作的政策法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释。从法理学角度讲, 有三个环节必须严肃统一:一是制定规范统一的国土资源交易制度规章;二是确立相应的针对双方的法律责任;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山西省现行交易程序主要是依据《暂行条例》、《规定》和省《实施细则》, 已远远落后于开展工作的要求。效力层级过低, 有必要提升其效力层级。至少应将交易程序上升到地方性《山西省国土资源交易条例》, 以弥补法律体系缺陷, 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偏差。国土资源交易程序极为严谨, 应当引入监督机制, 主要是法律部门和法律专业人士, 而不仅仅是纪检、监察、审计等党政部门。

建章立制, 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小平同志一言中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也强调, 解放思想, 突破桎梏。只要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敢于天下责任勇担当的良知, 管理出效益, 创新出管理, 所以要有解放思想, 敢于创新的责任意识。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在国际社会已运行200余年。1999年广东省已建立完善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2003年浙江省绍兴会议在没有规范性文件, 甚至没有国务院, 国家部委法律制度依据的情况下, 将招投标建成为全省统一平台, 包含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政府采购中心, 土地交易中心, 产权交易所四大合并。此举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 随后在工作中大力完善, 终于打造成“阳光工程”。2006年地处西部的贵州省, 大胆创新, 提出“矿业权储备与交易统一”的改革思路, 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集矿业权储备和交易管理与省级矿业权有形交易平台为一体的“贵州省矿权交易储备局”。创造了位居全国之首的“五个率先”改革思路, 与2007年相比, 2008年矿业权出让宗数下降了44.2%, 而矿业权出让价款却增长了5.49倍;与2006年相比, 矿业权出让宗数下降了55.1%, 矿业权出让价款增长了7.35倍, 年均增长189.0%。2007年9月, 辽宁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确立了“全国一流, 全省统一”的目标, 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矿业权一律实行市场取得, “三公开, 一透明”净化了政风, 遏制了腐败, 效益明显提高, 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因此, 对于山西这样的能源和资源大省, 对于处于大发展中的山西, 这些无不是鲜活而现实的样板。山西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验了近十年, 省政府应当抓紧制定一个基本的指导性意见。调研中“要求尽快制定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指导性意见”的有76家, 占86.3%。

4.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在调研中, 对于“要求省交易事务中心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的有77家, 占87.5%。如此高比例的呼声, 实为惊叹。同志们直言不讳地说, 天天就是干活, 越干越迷茫, 越干心中越没底。当然, 实践因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 但是只有学习能解决实践中的困惑。特别是国土资源交易工作, 仅法律知识就需要懂得和了解三十余部, 加上国务院,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等等及省政府, 省国土厅和相关厅局委, 数十个部委厅局, 法规、制度、章程、条例、规定、实施细则、暂行办法、补充意见等等达百部之多, 还不算不断出台修订的新的制度条例。许多同志说:昨天的规定今天不能用了, 新的没掌握就不敢干了。这就是自己要求学习的动力, 这就是需要加强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保护这种动力和意识, 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 就是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就是提高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在学习中长期与短期结合, 专业性与综合性结合, 重点问题与细节问题相结合, 省内与省外学习结合, 省内兄弟市县相互学习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 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搞好“七个结合”, 必将打造出一支具有理论水平高, 业务素质强, 社会形象好, 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山西国土资源交易工作队伍。

总之, 解放思想是前提, 科学管理是基础, 制度建设是保障, 深化改革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55号)

[4].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

[5].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中发 (97) 11号)

[6].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 (.国办发 (99) 39号)

[7].孝义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资料汇编

[8].晋中市国土产权交易工作调研汇编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3

一是强化责任抓龙头。该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各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部门的人财物实施监管,对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责任。局纪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工作,履行“监督、惩处教育、保护”的职能。局党政一把手认真履行职责,亲自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带头抓落实,带头做好廉洁自律各项工作。局主要负责人分别与机关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把该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二是强化教育抓源头。2013年该局与许昌市检察院建立预防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在市检察院职务预防犯罪局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促进和确保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保持勤政廉政,进一步完善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三是强化制度刹苗头。局党委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印发了《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管控工作方案》《关于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轮岗交流的通知》,认真制定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目录,查找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8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13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5项,形成了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向市纪委报送有关制度3项,被市纪委授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先进单位”称号。制定了《加强事业单位人财物管理的意见》,明确局班子成员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分管部门人财物的监管,在廉政建设上与分管部门负同样责任,督促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规章制度的落实。编印了《作风建设制度汇编》,汇集中央、省市、住建局有关制度33个,发给局系统认真学习。建立健全城建业务审核委员会制度,对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备案、行政处罚、行政听证、行政复议等行政行为,提交局城建业务审核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了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从今年开始,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制度,对局属事业单位每年底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巡查结果存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巡查结果作为干部表彰奖励、考核考察、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列为实施领导干部问责的重要内容,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4

7月14日,黔西县国土资源局邀请县检察院对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80余人参加讲座。

检察院专家从预防职务犯罪的特点、种类和危害等七个方面作具体阐述和讲解。同时,通过黔西县国土资源局林泉分局原负责人徐铸滥用职权、受贿和永燊分局原职工王鑫伙同他人贪污、行贿案等鲜活案例,分析当前反腐败总体形势和现阶段腐败现象的特点,就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作详细而精辟的陈述。

此次专题讲座,使全体干部职工对职务犯罪的基本概念、发生形式、防范措施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避免发生职务犯罪行为起到很好的预防犯罪和宣传教育作用。全体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一定要从这些鲜活典型的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坚决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励,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设 篇5

推动旬阳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验材料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旬阳县局)成立于1986年,现设办公室、计划财务股、烟叶生产技术服务部、烟叶技术推广站、专卖管理稽查队、卷烟客户服务部六个股室、一个客户服务中心、20个烟站和26个烟叶收购点。现有在岗员工370人,其中烟叶技术员292人。2011年,全县种植烤烟10万亩,收购烟叶24.12万担,烟农收入2.01亿元;销售卷烟13820.86大箱,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成功破获1.22”制售假烟网络案件,涉案金额1220余万元。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惩治与防患相结合,开展了形势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创新预防职务犯罪方式方法,以此全面促进全县系统党风、行风建设,推进“阳光烟草、廉洁烟草”工程,为建设山地优质烟叶强县、打造一流县级烟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源头预防筑牢预防犯罪“防火墙”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烟站站长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和正反典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2009年以来,1该县局积极与县检察院联手,制定《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成立全县烟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双方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目标、职责、流程等内容,并从廉政文化品牌建设、问责惩戒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线索移送及协查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初步建立了符合旬阳烟草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

同时,邀请县纪委、检察院领导干部,先后开展了廉洁教育进家庭等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每年烟叶收购期间,召集全体烟叶收购人员,专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同构建和谐廉洁烟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此外,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该县局的一大特色。2010年,开展以讲学习、讲团结、讲责任、讲规范、讲自律“五讲”为主题的作风纪律整顿年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做到四个结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2011年,深入开展“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和“三查三整顿”活动,对劳动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考核。同时,先后组织开展“四要”学习教育活动、“明示承诺制”活动和向龚俭籽同志学习活动,给每位员工购买《把工作做到出色》书籍,分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谈体会,写心得,班子成员全程参加,使企业发展目标、工作目标、纪律要求深入人心,员工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团结、忠诚履职、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2012年5月,赵湾烟站站长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检企共建常打警示教育“预防针”

2009年3月份,旬阳县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履任后,就认真思考如何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探索出一种针对性强、效果理想的检企共建教育模式。

2010年烟叶收购前期,该县局在县检察院的指导下,先后组织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各烟站站长赴安康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声泪俱下的忏悔、痛悔莫及的警醒、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员工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现场参观警示教育活动,大家学习更为直观,感受更为深刻,教育内容更是入脑入心。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该县局每年都在县检察院指导下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好几次。

同时,为了更直观的开展警示教育,该县局还同县纪委监察局联系,联合开展观看警示教育影片活动。先后组织员工观看了《忏悔录》、《职务与犯罪》等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片,教育干部员工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坚持对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常敲“警钟”,开展廉政谈话,日常谈话、任前谈话,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拒腐防变的自律之弦,保证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通过检企共建,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素质,使烟草的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实现经常化,切实加强了员工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及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在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把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党纪、政纪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起来,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动、示范、导向作用,在全县烟草员工队伍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统筹谋划狠抓制度建设促规范

近年来,旬阳县局把制度建设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一大抓手抓紧抓牢。围绕“注重效率、严格自律”这一课题,狠抓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与创新。先后制定了《员工奖惩条例》、《机关干部下基层纪律规定》、《烟叶收购工作人员廉政规定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烟叶收购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烟叶收购财务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制度落实。

同时,该县局严格按照《班子成员议事规则》、《局长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开展议事活动,规范议事程序。推行班子成员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

在全市系统率先试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办事公开形成了以“一栏”“两网”“三屏”“四会”(“一栏”即公开栏;“两网”即市局内、外网;“三屏”即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视显示屏; “四会”即局长经理办公会、全体职工大会、各民主管理委员会、员工座谈会 ;“X”即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大厅、短信公开等补充公开形式)为特点的“1234+X”公开体系,并累计

公开信息1200余条。

民主管理分别成立生活福利、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和薪酬三个委员会,累计决定职工生活事项12项,实施物资采购与招标36项,涉及资金6000余万元,确定员工薪酬3次,员工满意度达95.5%。

特别是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工作,县局制定了《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成立了物资采购招投标委员会和物资采购招投标纪检监察委员会,加强对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烟用物资购买、烟站建设、办公用品采购、技术比武等主要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专门召开班子成员和纪检组成员会议,对大型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和烟路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反复论证修改,严格了申报、审批、验收等程序,同时,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把握重点 筑牢拒腐防变“安全墙”

长期以来,旬阳烟叶收购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旬阳县局建立并坚持每年在烤烟收购期间集中开展防范和惩处涉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重点从流程控制上防范涉烟职务犯罪。

旬阳县共46个烟叶收购站(点),遍布全县20个乡镇,量大面广,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如何确保全县烟叶收购标准统一一致,如何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人心是一道大难题。该县局结合旬阳烟区实际,共成立三个烟叶收购指导组和一个综合协调组,以10天为一个周期,以定期或不定期、打招呼或不打招呼的形式,全方位、全覆盖、轮流交换,深入各烟站,对收购政策、收购管理、收购质量、收购秩序、收购账务、烟叶调拨及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的,现场记录处理。对构成警告或罚款条件的,一律现场办公,即时向被处理的相应岗位人员开具《烟叶收购监督检查工作办结单》;对重大违规违纪构成解聘条件的,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对违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11年烟叶收购期间,共印发烟叶收购督查考评通报6期,通报批评23人次,警告处分15人次,记过处分3人次,罚款36人次,免职1人,解除劳动合同1人。

通过扎实有力的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县烟叶收购人员形成了人人凝心聚力干工作,一门心思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烟叶收购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烟农、政府、企业、用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6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检察院,山东临沂276017)

罗庄区下辖7个街道,65个行政村、58个社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38万。“三农”建设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我们罗庄区检察院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坚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的同时,立足检察预防职能,积极做好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罗庄区和谐稳定发展,为推进“三农”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积极开展涉农预防调查,做好决策服务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我院成立了涉农专题调研小组,对辖区内涉农职务犯罪情况集中进行调研。通过深入研究近几年发生的案例,对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区实际,总结出容易被涉农部门特别是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进行经济犯罪的资金主要来源有土地征用补偿费、旧村改造拆迁补偿费、各类管理费和村办企业营利等,并完成了《罗庄区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的调查报告,所形成的调研情况,已向全区街道党委作了通报,同时对预防职务犯罪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加强对村居干部的思想政治、廉政和法制教育,加强宗旨教育,增强公仆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要使他们认识到村居干部的任务是要为群众办实事、造福于民;二是要在村支书和村主任的任免中实行近亲属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村主任负责,村支书领导监督的权力运作机制,明确权责分工,相互监督制约。三是要强化村务、财务管理,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使村(居)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是要完善监督机制,纪检、监察部门要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力度,遏制职务犯罪的滋生蔓延。

二、围绕惠农资金的流转,抓好重点“盯防”

近年来,我院坚持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出发,紧紧围绕惠农资金的流转等关键环节,抓好重点“盯防”。一是从区财政匹配源头看依据,重点监督总额。与区财政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计划项目报告,看上级实际批拨,重点检查入库总额,掌握和了解国家支农专项款的实际到位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协助财政局切实加强了对国家支农专项款的管理、监督和预防,做到表册有数据,支付有凭据,使用有依据,统筹有根据。二是从职能部门分配看操作,重点监督流向。深入涉及惠农资金分配的区农业局、林业局等10个职能部门,监督资金分配操作、监管制度及落实情况。三是从街道办事处实际发放看效果,重点监督分解。立足检察预防职能,协助街道办事处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体系,健全涉农资金发放规程,确保街道办事处在政策咨询、面积核实、信访案件初查等方面做好服务,确保操作流程规范、科学、有序。

三、围绕重点涉农工程,搞好同步预防

工程建设领域往往是诱发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为了切实预防重大涉农工程中的职务犯罪,我院配合有关部门从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给付、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同步监督,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资金安全,群众满意”,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近年来共参与关系农村群众生活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9个,涉及标的总额2000余万元,包括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和村居规范化卫生室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和廉政告知制度,规定招标单位必须对投标单位进行档案查询,发现有行贿犯罪记录的竞标单位,采取取消投标资格或者减少分数的方法,限制其投标资格,对中标的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进行重点介入预防。同时,在发放招标文书时发放“廉政告知卡”,在施工现场和有关场所设置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受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推行廉政承诺制度,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四、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

1、以案释法开展教育。立足检察职能,每年利用区委党校对农村“两委”成员进行培训的机会,精心准备法制宣传教育材料,作为培训的辅导教材,在选派经验丰富的检察干警对农村两委成员进行法制培训的同时,还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讲解预防职务犯罪和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2、坚持“送法下乡”开展教育。2006年,我院组织专人精心挑选近年来在全国、全省、全市有较大影响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典型案例30余件,收集了大量图片资料,制作成25块生动直观、通俗易懂,富有知识性、可视性、教育性和警示性的展板。然后,通过采取巡回展出等形式,送法上门,先后在12个行政执法机关、7个街道办事处、5个国有企业、35个村居开展展览59场次,促进了各级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使群众自觉进行监督的意识增强,深化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教育。为贯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我院创新工作方法,与区纪委监察局联合投资兴建了全区唯一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在“三农”建设进程中,我院分批组织下辖7个街(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5页)道的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及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会计等有关人员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生动详实的以案说法,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免疫力。

4、设立农村联系点开展教育。2006年以来,我院在各街道设立了一个农村联系点,确定专人负责,为农村群众积极开展预防咨询和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各村居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建立和完善便民举报、投诉机制,提高群众防范、识别和揭露职务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现通过农村联系点,受理各类诉求近百次,都得到妥善解决,深受群众欢迎。

5、利用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教育。与罗庄区有限电视台合作,利用近几年罗庄区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分析其发案原因及作案手段,拍摄成教育专题片,向罗庄区农村基层干部及广大群众开展警示教育,同时向广大群众开展普法宣传,让群众自觉监督农村基层干部,使其不敢犯、不想犯,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五、注意发现和掌握犯罪线索,加大查处职务犯罪力度

通过开展预防工作获取涉农职务犯罪线索并及时进行查处,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院注重在开展预防工作中发现案件线索,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强化预防工作,真正做到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尤其是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补偿、政策补偿资金等容易诱发职务犯罪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获取职务犯罪线索和查处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警示作用,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自2003年以来,我院反贪局及时查处农村基层干部在土地征用、租赁、承包过程中贪污受贿、挪用土地征用费和拆迁费的犯罪案件11件12人,反渎职侵权局查办了汤庄街道办事处建委徐某等人玩忽职守,导致基本农田被破坏20.25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8万元一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抓好检察建议,强化预防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7

案例一:孝感传销案例涉及全国26个省市, 发展传销会员42万人, 涉案资金12亿余元。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背后是一起全国罕见、湖北省迄今破获的最大非法传销案——湖北林枫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特大非法经营案。 (我国2009年2月通过“刑法修正案”增设“组织领导传销罪”之前, 是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案例二:湖北宜昌传销案例来源于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9年2月27日的报道湖北省宜昌伍家岗成传销重灾区, 伍家岗共有360户, 村内传销之风十分猖獗, 该村有20余个传销窝点, 约500多传销人员, 村庄几被占领。

案例三:湖北襄樊传销案例今年, 据襄樊市工商局12315举报中心统计, 4月1日至5月10日, 共接到举报传销的线索225件 (去年24件) , 最少的一天5起, 最多的一天13起, 是去年同期的837%。该中心负责人说, 传销举报近期达到最高峰, 表明襄樊正成为中部省市的传销集散地。

一、传销的危害

(一) 在经济学层面上,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

如果破坏了信用关系, 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 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而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 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 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 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建立起来。假如传销无限制发展下去, 社会上人与人的信任资源将无限流失, 终究会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二) 在社会学意义上, 传销瓦解

社会基本单元——家庭, 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传销活动参与者多有相同的经历, 就是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 骗到外省市。参与人员中, 多是弱势群体。最后结果往往许多人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 有的因“洗脑”过分投入, 精神接近崩溃边缘。传销和变相传销给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 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

(三) 心理学意义上, 突破了道德和法制约束, 危害人的思想信念基础。

传销的“洗脑”, 让人不以欺骗为辱, 反以为荣。传销培训出了不受道德约束的成员, 即便组织被取缔, 不再从事传销, 已经没有正常人做不道德事时的内疚感, 变得极端自私, 惟利是图。这样的社会成员如果达到一定规模, 对社会道德、诚信体系造成巨大破坏。

二、传销的预防

(一) 法律的完善。

对某种行为合法与违法、违法与犯罪、此罪与彼罪如果没有明确的界定, 人们对自己行为就会缺乏判断标准, 同时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会遭遇困惑。在2005年11月1日《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实施之前, 工商执法部门处罚传销的依据是《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而这部条例的发布时间是1987年9月, “投机倒把”这个罪名在新刑法里都已经删除了, 但我们的执法部门还依照20年前的这样一部法规, 根据传销的具体行为尽量往‘投机倒把’上靠。当然可喜的是随着2005年11月1日《禁止传销条例》的正式实施, 以及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 》的公布施行 (增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我国法律对市场经营行为的指引更为明确, 也为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二) 部门的合力。

工商与公安部门协作机制尚不够完善, 其他相关部门不作为, 是导致打击传销不力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举报传销者事先都拨打110, 110又通报或建议举报者拨打12315。许许多多外地举报者说不清传销窝点地址, 或仅知道一两名传销人员电话号码, 这让执法部门无法处理。

(三) 优化社区环境。

传销组织大都是外来人口, 每到一地首先要租房。如果我们能优化社区环境, 建立起社区、单位、个人防止传销工作责任制, 同时严格按照《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 “对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可查封房屋。那么就可有效在传销活动场所这一方面杜绝传销。

(四) 有效的宣传。

在湖北省综治委2009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我们可以了解到, 近年来, 湖北省传销活动呈搞法多发态势, 而且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 由大城市向县乡镇转移。传销组织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形势, 假借介绍生意、毕业招聘等名义, 诱骗学生和农民工参与传销。我省去年和今年查处的传销人员80%以上为在校学生和农民工。

参考文献

[1]陆诗忠:《论非法传销行为的司法定性与立法完善》, 《河北法学》, 2005年第6期。

强化宣传教育预防职务犯罪 篇8

一是要走出权小钱少,没有腐败条件的想法或误区。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非领导职务”或没有多少“实权”的同志,总认为自己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权小钱少,想搞腐败也没有条件。其实,有没有条件和会不会腐败这二者之间有联系,但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条件的不一定就搞腐败,没条件的也未必就不搞腐败。君不见许多位高权重的同志,在各种诱惑面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了应有的品格;而一些权力不大的工作人员,“没有条件贪,就创造条件贪”,甚至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铤而走险。事实证明,搞不搞腐败,最根本的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无偏差,思想觉悟、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的高低强弱。再说,条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权小钱少,不等于明天权小钱少,如果不从思想上筑牢防线,一旦具备了条件,就很容易发生腐败。

二是要走出不贪不贿,问题不大,侥幸过关的想法或误区。在一些人看来,只要“ 狮子不大开口”,吃点喝点,拿点沾点,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不闯“红灯”,打打“擦边球”谁也奈何不了。殊不知,私欲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开脱中逐渐膨胀,由量变到质变的。胡长清、成克杰之流,也并非一开始就大贪特贪,但一旦放松世界观改造,有了“第一次”,贪欲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从开始小打小敲,发展到伸手卡要,直至走向犯罪深渊。还要看到,不管是小打小敲,还是大捞大沾,虽然危害的程度有区别,但腐败的性质毫无二致。所以,我们决不可放过一丝邪念,一个疵点,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三是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党员干部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和各种利益诱惑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实践证明思想道德防线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都是从这道防线失守开始的。纵观腐败分子的道路他们都有其共同特点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新闻单位以及文化艺术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和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通过思想的灌输和教育力度的加大,筑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线,从而从根源上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形成企业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四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对预防和揭露腐败的作用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监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三重一大”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建立,推行各种公开制度、审批制度等等。但是,就目前而言企业的一些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对一些权利部门还缺少一定的监督,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企业而言要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就要在监督上加大力度,依靠与检察机关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和情况,了解新情况、新动态,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检察机关的支持、配合下,切实发挥企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党内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对程序监督、阳光采购、价格联审、集体决策、工程建设、财务制度执行等重要环节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采取全面介入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堵塞漏洞,防微杜渐,也是有效防止贪污、贿赂、挥霍浪费等职务犯罪发生的有效手段。

五是以警示人,发挥震慑作用。现在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要建设法治国家,这也是中央的纲领性目标,必须明确法治对政府而言,其实质意义在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泛滥。2008年山西省为进一步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处和预防制定下发了《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该条例是我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法规体系,使预防职务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对我省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意义重大。在职务犯罪高发期的现阶段,治乱要用重典,要加大惩罚的力度,量纪量刑要从重,要增加职务犯罪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政治和经济上要给予职务犯罪分子沉重的打击,使其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同时要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刑,以及贪赃枉法的职务犯罪问题发生。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公民。只要违法的都依法严惩,使犯罪分子感到无出可逃,以震慑职务犯罪分子。通过惩处力度的加大,以反面典型为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不以身试法,做到廉洁从业。

国土局强化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 篇9

专项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通知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建设管理局),河南、湖北省移民局(办),江苏、山东省治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工程的顺利实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3年开工建设的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通水,目前,工程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关键期。西线工程正在进一步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时间长,工程规模宏大,投资巨大,筹资渠道多样,涉及地域广,参建单位多,工程建设监管难度大,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的难度更大。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有效遏制和减少南水北调工程中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就检察机关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共同做好惩治和预防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联系机制各级检察机关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按照属地管辖规定和南水北调工程的管理权限,从有利于开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工作合力和效果出发,结合本地区和工程建设实际,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机制和协调配合制度,可通过确定相关联络部门或人员、建立定期会谈会商机制等形式,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监督管理职能优势,积极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及时发现、控制和防范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的能力。

二、严肃查办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案件

各级检察机关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必须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职务犯罪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加强配合,严肃查办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要依法重点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规避招标和在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的案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和违法转让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业务等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移民资金、征地资金、防治污染资金、文物保护资金等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特别是由此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案件等。严禁有案不报,压案不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对发现的案件线索,要及时报送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依法查办,力争突破一批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形成震慑效应。

三、加强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

在加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工程建设进展、监管制度完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等情况。检察机关应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通报查办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并结合查办案件,深入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手段和变化规律与趋势,积极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四、积极开展预防调查和对策研究,努力推进制度创新

检察机关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投标、政府采购、资金监管、征地移民、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可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分析,积极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的治本性措施和对策,从源头上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检察机关要及时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推荐有关工程建设中强化监督和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协助规范工作流程和建章立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要求,可向检察机关征求意见、进行法律咨询;检察机关在研究、提出有关涉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业务方面的预防对策和措施时,也可请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进行论证或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五、共同促进检察建议的落实

检察机关结合查办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应积极提出相关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并注意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协助发案单位及时落实,加强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回访。发案单位对检察建议提出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建议要积极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回复检察机关,发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检察建议的落实加强督促。因未及时落实检察建议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应当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积极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招标单位应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作为投标单位资质审查的硬性条件之一,并根据相关规定作出能否参加投标的决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招标或投标单位在招投标前,应到检察机关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检察机关应在受理查询申请后三天内,向申请查询单位提供查询结果。

七、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

检察机关要主动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对口联系,跟踪预防,积极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工作。要大力宣传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危害,以及双方有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经验;共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原材料采购、工程监理、资金支付、征地拆迁、移民资金管理、治理污染、文物保护等环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以及岗位预防知识、犯罪风险防范能力培训,强化工程建设参与人员的自我管控。南水北调工程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检察院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执行本通知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各自的领导机关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 篇10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权钱交易现象突出,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贿随权集,权钱交易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犯罪活动贯穿于从工程立项、设计、招标到工程施工、监理、质检、验收、决算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多个环节,并且集中到手握决策权的几个关键人物身上,行贿犯罪分子多是对这些“重量级”人物以钱为“敲门砖”,用钱打通“关节”后,再用同样的手段去“闯”下一关,整个过程进行的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并且这种交易的“行情”渐长,涉案金额逐年增高。如我院查办的原城建局局长荣某行贿案件时,200多万元的基建工程涉案总金额是5万元。

2、贿赂方法、手段多样化趋势。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贿赂犯罪的方法、手段不断翻新,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主要表现为:借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幌子,以“红包”“礼扎”等形式进行贿赂;以交朋友为名进行投资;以手头紧为名向承包商“借款”;以工程变更为名增加预算造价,为甲方领导建私室或居室装潢;以参观考察为名在承包商工程队报销“差旅费”等。

3、窝案、串案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县立案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中,在传统的“一对一”贿赂犯罪之外,窝案、串案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标的额较大的重点工程,牵扯制约环节较多,行贿犯罪分子往往是对决策者、主管者、具体办事环节(财务人员、监理人员等)分别行贿,从而形成查出一件带出一串的现象。另外还有的单位借工程建设之机,虚增工程量或虚报建材发票等手段,从一把手到会计人员,将骗取的公款私分,从而形成办理一件挖出一窝的现象。

4、招投标环节是行贿者进攻的重点,但行贿对象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随着《招标投标法》等法律的出台和全国范围内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力度的加大,建设领域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目标,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在这种新形势下,一些行贿者不再一味地把“宝”压在建设单位主要领导身上,而且还把行贿目标瞄准到招投标环节中对工程造价预决算等有抉择因素的人身上,对那些编制工程标底、审核标底、组织招标、参加评标的人,四面开花,大肆行贿。从而串通建设单位与上述人员共同作弊,暗箱操作,达到承揽工程的目的。

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

工程建筑领域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发生的时间、空间也各不相同,既可能发生在工程建设的某一环节,也可能发生在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中,诱发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在工程拆迁安置环节中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监管不力。工程拆迁安置资金,是国家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安置被拆迁居民的专项资金,对于该资金的使用,由于被拆迁户多,票据不正规,拆迁协议容易做手脚等特点,对该资金的监管比较复杂,审计的难度比较大,客观上漏洞较多,因而在这个环节出现违法犯罪问题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也是群众向检察机关举报较多的问题之一。

2、管理教育不力。由于一些开发单位在人员管理教育上存在着薄弱环节,有的拆迁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法制观念淡薄,面对经手的大把钞票,经不起考验,对经手的公款打起了歪脑筋,或作假帐,私吞公款;或与被拆迁人员勾结,侵吞公款;或利用职务之便,将拆迁资金挪用,手段形形色色。

(二)在招投标环节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从投标方来看,无论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无不把招标作为自己立身谋业,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面对竞争尤为激烈的建筑市场,相当一部分资质低下的建筑队伍为了获取利益,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加入竞标行列,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建设单位主管人员以权钱交易的方法来承接工程项目。

2、从招标方来看,作为实施招标的工程建设方,在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工程项目的下达到组织施工队伍均由国家安规划安排,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选择设计、施工、监理、采购单位等工作逐步脱离计划制定的框架束缚,直接进入建筑市场,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招标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而新的建筑领域 经济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尚且不能做到监管到位,少数放松世界观改造的招标单位人员就利用手中招标权力,收受竞标方财物,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三)在工程的设备、材料采购环节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制度不完善,缺少监督制约机制。国务院明文规定,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方面均应当落实招投标制度,但招投标制度在工程设备、材料的采购方面几乎还是空白,没有硬性规定,加上许多单位内部没有订立或者完善物资采购工作制度,缺少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往往导致采购人员和业务部门权力过大,不经过集体研究、集体决定,采购渠道、价格都由采购人员说了算,给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有机可乘。

2、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供货方大肆行贿。当今建筑市场设备材料与工程建设项目相比,僧多粥少,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那些外地企业,缺乏人际关系、地域关系,与当地企业相比,更没有什么优势,便采取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促销;而有些生产厂家、销售商家则是挂集体之名、实为私营企业,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通过贿买个别采购人员的非法手段,与负责采购的人员进行权钱交易,达到推销质量低劣的材料设备的目的。

三、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思想宣传教育,使其主观上“不想贪”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开展廉政教育中,用惩腐倡廉的法规引导人,用职务犯罪的典型警示人、用廉洁亲政的模范事迹鼓舞人。对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大力宣传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危害,以及开展预防经验和效果。经常组织管理、施工人员学习《刑法》、《建筑法》、《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建筑企业的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要经常进行法制教育培训,深入工地“以案释法”,或适时组织服刑罪犯“现身说法”做到警钟长鸣。同时要积极发挥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使腐败现象和不廉洁行为迅速曝光,公之于众。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减少、控制和预防建设系统的职务犯罪,关键要从人入手,从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把抓思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建设系统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教育、组织的培养、同志的帮助、社会环境的熏陶中逐渐提高建设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

(二)健全完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使其客观上“不能贪”

1、严把“廉政准入”的关口。在建筑企业、基础上经理、中介机构和职业人员等部门(机构)或人员中,实行并推广“廉政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对于行贿的建筑企业和项目经理,可降低其企业资质,暂停其在一定区域一定年限的投标权、承建工程权,清洁严重的还应永远逐出建筑市场、使其深刻认识到行贿的危害;对那些技术水平低、管理差、质量次、有违法违规的建筑企业实行淘汰制度。

2、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职能作用,共同做好招投标环节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是建立建筑工程交易中心,规范招投标行为。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是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从事建设工程交易的固定场所,它对规范招投标行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有着积极的意义。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要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信息公开、集中服务、程序透明功能,掌握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情况,促进有关部门加强对招投标的全程监督与管理,建立响应的配套制度,对招标、编标、审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积极推进在建筑工程招标中实行透明标底方式。尽可能缩短审标、评标等中间环节的时间。二是建立“编标、评标专家库”,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建立“编标、评标专家库”,由计算机或人工抽签随机来决定相关人员,以保证对编标、审标的单位和人员严格保密。要配合招投标的主管机关、参与单位、监管单位强化有形建筑市场意识,完善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杜绝招投标中的“暗箱操作”,及时发现和查处招投标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交易中心设立举报箱,鼓励群众对招投标过程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三)加大打击力度,使其工作中“不敢贪”

上一篇:汽车公司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熊妈妈收菜阅读答案